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淺談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利用

時間:2022-07-09 11:07:00

導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淺談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淺談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的利用

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給教育帶來一系列的新變化。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日臻成熟,多媒體網絡教學以資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樣化,活動的交互性等優勢使語文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語文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發現、獲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創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整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了當務之急。

一、聽說教學

語文的工具性不僅體現在文字的可以記載和流傳,更體現在日常的口語交際中。但傳統教學中“聽”和“說”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新課程標準對于聽有“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①等要求;對于說話,有“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不離話題”②、“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③等6條要求。網絡資源的廣泛和豐富讓語文的聽說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性。

1.教學時空:從有限到無限

聽說教學有必要傳授有關知識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模仿和鍛煉實踐的機會。模仿,教師要起到好示范作用。實踐,我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演講,初一時重視講故事,如自我介紹,介紹家庭、親戚、朋友、愛好、興趣或講述童話、幻想故事等;初二介紹一些說明事理性的文章,如向他人推薦一本好書,介紹科普知識等;適當開展辯論會,圍繞一些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辯論,如“排名次好不好”、“做班干部好不好”等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過去由于條件有限,可供學生模仿、借鑒的聽說材料不多,但現在網絡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介紹聽說的有關知識時,鼓勵學生參考“說網”()的相關資料,掌握演講的技巧和講話稿的寫法等。指導學生朗誦,網絡給我們提供廣闊的天地,突破過去錄音帶的單調局面。“聲音”()“文音畫”(/index.html)“中華朗誦網”(/dvbbs/index.asp)等網站提供了大量關于朗誦的知識,有朗誦材料、有圖文并茂的動畫朗誦,優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朗誦結合,學生自然受到感染,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順德,大部分學生還是講方言較多,課堂上,挑選比較精美的詩歌、散文朗誦讓學生欣賞,課后鼓勵學生自己欣賞和練習。

2.教學方式:從單調到生動

學校課室已經有了多媒體平臺和網絡,這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聽說的訓練和考查都可以多樣化,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看圖說話,情景說話,觀察對話,操作介紹等。

二.閱讀教學

1.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

網絡提供了大量與語文相關的文字、音樂、圖片、影像等資料,恰當運用可緩解過去閱讀教學的單調性。如“中學語文資源站”(/)、“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還有常用的“k12”、“三槐居”等都用很多圖文、影像并茂的資料。

音樂、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想象和聯想,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語文課注入活力。例如,在教《紫藤羅瀑布》時,播放樂曲《清晨》做背景音樂,導入新課,我們仿佛聽到了鳥鳴的聲音、花開的聲音、微風舞動的聲音,感受到了溫馨、優美、和諧。這就是音樂的魅力,聲音的精華。這種恬靜、美好的氛圍,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再次播放樂曲,師生配合了進行配樂朗誦,再現語文文字的本色,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達到對作品個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創造。

再如教《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配合著王菲略帶憂傷、凄美的聲音,屏幕上出現一輪金黃的滿月,月色如水清冷的照著人間,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超然物外的才情與達觀的個性,展現無遺。法國作家雨果認為:“開啟人類智慧的有三把鑰匙,一是文字,一把是數字,一把是音符。”④音樂是抽象性藝術,學生欣賞時能產生一系列的記憶、觀察、分析、和判斷等心智活動。所以音樂配合圖片,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刺激學生的感官,這樣一個被胡仔贊為“中獲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發”的意境,也就讓學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2.圖文并茂,大信息解讀

信息時代人們的閱讀必須迎接三個挑戰,即: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空間;成幾何級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的理解能力。計算機給閱讀帶來最大變革是高效率檢索式閱讀方式的出現。譬如我們想研究魯迅,利用多媒體和因特網技術,只需要鍵入“魯迅”或者“魯迅評論”等關鍵詞,瞬間就可以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語文的教學也不例外,課文只是一類文本或者文體的提示,如果學習只局限于教材的解讀,勢必導致視野狹窄,知識貧乏,像缺乏活水之池,毫不生機。網絡為閱讀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幾乎每種文體或者話題有無數相關的文章和觀點,多方面借鑒、比較才學有所獲,才能學會思考。如教《敬業和樂業》時,學生利用網絡合作找了很多關于敬業和樂業的名言諺語、成語和古今中外的故事,學生從中自然體會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師不需再羅嗦教學中的觀點,學生都能夠頭頭是道而且有根有據的講述。《多一些寬容》、《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等文章利用網絡資源大可如此。再如在《鳥的專題》的教學中,網絡給我們提供許多關于鳥的各類問題的文章,關于鳥的知識,還有圖片、聲音、記錄片等。豐富的材料給我們學習帶來便利,只要適當、適量的使用,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的。

三、寫作教學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給我們幾點啟示:1.教會學生利用網絡搜集信息,查找有用的資料,2.寫作要有新鮮的血液,學會利用網絡中貼近社會和現實的內容。3.重視交流,讓學生明白寫作文的最終意圖,作文是一種與別人交流的媒介,是一種溝通思想的手段,要真實的表白自己的感情,與別人去進行思想的交鋒,辯明道理。

平時的寫作教學,除了常規的基本問題知識的介紹和訓練,我更多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具體指導學生多參考,多交流,多發表,因此介紹幾個適合他們的網站,如:“易動網絡寫作平臺-寫吧”()、“作文島”()袁志勇作文網校(/y_school/)等,這些網站有范文,有評改,有理論,也有交流對話新觀點和話題,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和視野。

除了專業性強和針對性強的網站可以學習外,給學生介紹幾個綜合網站,每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去參與建設,不要貪多,經常去幾個就可以了,比如“三槐居”(/)“秋雁南回”(/gdwenxue/)等。

作文的評改方式可以借助網絡,可以讓學生直接把寫好的文章通過郵箱發給老師,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寫好就交。老師修改后馬上返回,老師可以集中較好的文章,展現給全體學生,以供交流。同時鼓勵學會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到網絡上,讓其他同學、老師,甚至一些文學愛好者加以評論,很有裨益。陳鐘樑認為“網絡能有效的搞好作文,因為它讓學生覺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覺”。⑤網絡有助于作文平等交流。我利用學校的網絡建立一個可供交流的板塊,老師和學生一起建設,一起進步。

四、網絡教學

網絡的介入,使學習的主體變成學生,為了避免學生上網的盲目性,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好網絡,要結社實際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適于網絡交際的語言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利用網絡資源,有必要引導學生利用網絡。

1.鼓勵學生寫作中運用“電腦”語言。

傳統的寫作是以文字表述為主,而在以多媒體為手段形成了電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號、聲音及二維動畫,都成了構成電子文本的"表情語言"。尤其在電子郵件和"聊大室"中,人們適時采用創造出的“臉譜”語言,表情達意,眉目傳情。這種“臉譜”簡潔、含蓄、形象、幽默,給電子文本增添了無限情趣,并與文字語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網上交際任務。我在學校的網頁中有學生自編的刊物“二樓風景”就很好體現了這個特點。

2.善于提煉“關鍵詞”

傳統文章用紙張書寫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節的標題,而在計算機屏幕上寫作和調閱的文意,則需要把每個句子或段落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塊,并使之相互之間建立起多種網絡化聯系妥點,從而以各種不同的順序提供給讀者。尤其重要的是,對每篇文章乃至章節都應選擇最適當的“關鍵詞”來概括其內容,以便給讀者提供迅速解決的檢索方式,這實際上是將文章納入信息社會中巨大的“文意數據庫”。人適應電子文本的這一要求,語文教學必須加強提示性詞語的錘煉,著力于言語信息篩選、鑒別的教學。如“用三個形容詞準確描述你自己,并連詞成段”可提供一個練習范例。

3.善于掌握學習利器

網絡有很多軟件和工具非常實用,只要利用妥當,會事半功倍。關于語文的就如“中華詩詞”、“智能成語詞典”、“中華燈謎”“成語大全”“文狀元寶典”、“詩詞快車”“遣詞魔典”“中華成語掌中寶”、“煙雨閣詩詞庫”等,這些軟件的優點在于集成性強,查閱方便。比如“中華詩詞”幾乎集中了中國的詩詞,而且查閱方式多,可按作者、題目、關鍵字等來查找需要的詩詞。

網絡和多媒體集文字、圖片、影像、聲音于一體,能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從聽覺、視覺多方面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體驗,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給我們語文老師增強了教改的信心和勇氣,只要運用得當,網絡資源將給語文教學開創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