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示范區

時間:2022-05-30 08:46:00

導語: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示范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生態示范區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環境就是造福人類。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當前環境保護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應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我區環保工作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鞏固創模成果,全面開展生態示范區建設,大力推進區域經濟向生態化、知識化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京口和鎮江的“兩個率先”服務。

一、科學編制生態規劃,強化生態宣傳力度。依照全市建設生態示范城市的總體規劃要求,緊密結合本地實際,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導向,以樹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著重發展技術含量高、起點高、環保基礎設施標準、經濟效益高的項目為重點,編制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和輿論陣地,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進行科學發展觀、環境保護知識、生態示范區建設的宣傳教育。通過在區電臺開設“談天說地話環保”專欄、在《京口周刊》開設環保之窗專欄、開展環保知識競賽、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宣傳活動、推進領導干部及中小學生環保滲透教育、舉辦培訓班對法人代表進行宣教等活動,在全社會增強環境意識,確立環保先行的理念,形成全社會自覺投入、共同參與生態示范區建設的良好氛圍。引導人民群眾和生產企業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取向,樹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態道德觀,注重資源節約、科技先導、質量效益,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友好消費行為。以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創建活動為載體,樹立生態價值觀念,鼓勵綠色消費,引導清潔消費,節約消費。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區域經濟有序發展。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物要高出10倍以上。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每年由生態和環境破壞帶來的損失,要占到GDP的8%以上。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成為保證中國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循環經濟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要爭取在實踐中領先一步,積極開展企業產品生產的小循環。通過調查了解,宣傳引導,選擇2—3家條件好的企業進行試點,按照清潔生產的要求,采用新的設計和技術,建立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將單位產品的各項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標準許可的范圍之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益。推動一批有條件的企業參加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由點及面,逐步推開,向區域經濟即包括工業園乃至城鄉建設的中循環延伸。這一階段將以京口科技工業園為重點,按照生態產業發展鏈發展的要求,將一系列彼此關聯的生態產業鏈組合在一起,通過企業和產業間的廢物交換、循環利用和清潔生產,減少或杜絕廢棄物的排放。通過企業的小循環和區域經濟的中循環為逐步實現整個社會的大循環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三、嚴格建設項目管理,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實現環境影響評價由建設項目向建設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區域環評相結合的轉變。嚴格實施項目“三同時”的環境監察和建設項目環保設施驗收的規范化管理。應用好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建立建設項目跟蹤監管制度和“一廠一檔、一項一檔”的動態管理系統,穩步推進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從源頭控制污染。同時,加大對擅建項目的查處力度,確保建設項目環保預審率達100%,杜絕新污染源產生。

四、強化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做好區長環保目標責任狀的年度任務分解和考核落實工作;加強對清潔能源區的管理及聲控區、煙控區的建設和管理,保持建成區煙控覆蓋率和聲控覆蓋率100%;切實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控,確保其設施正常運行,鞏固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成果;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大城市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治理力度,積極防治二氧化硫污染,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實施綠化、美化、凈化,大力提高全區綠化覆蓋率,不斷創新綠化方式、綠化設計手法,由平面綠化向立體綠化、空間綠化發展,豐富綠化品種,增加綠化層次,形成綠化體系。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改善環境質量。

五、加強環境執法監督,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在強化執法力度、開拓執法領域、規范執法上下功夫。繼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積極開展全區聯合執法大檢查,增加節假日和夜間檢查頻次;堅持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相結合,強化對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的管理,督促企業管理好、運行好、維護好、保養好污染防治設施;完善排污申報登記及年審工作,提高排污申報的準確性,建立動態的污染數據庫,全面掌握污染總量的變化情況;加大排污收費征收力度,進一步規范收費程序,拓寬征收面,嚴格按照以管理促收費,以收費促管理的原則,依法、全面、足額地征收排污費;加強環境信訪調處工作。繼續實行環保110聯動,進一步規范環保信訪工作程序,及時、妥善處理好各類環境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