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問題研究
時間:2022-07-14 03:05:38
導語: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之中和的最佳平衡荷載等的關鍵原因,以及關于論題的一些概念性題目做了研究和討論,并且,做出很多建議。
關鍵詞:后張預應力;平衡荷載;扁梁效應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建筑工程之中對后張預應力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有一些高層建筑的時候,后張預應力的功能不可估量,為其帶來了明顯的效應。后張預應力結構在設計上運用了很多特殊的方式,這也是它與普通混凝土所不一樣的地方,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專業概念。在實踐中發現,有的工作人員對于關于后張預應力的專業知識不是很了解的時候,會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而不是關于后張預應力的只是所進行操作,那么,這樣做就會導致一些工程的準確和合理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下文就是對于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問題說說自己的探討。
1平衡荷載的方法
在后張預應力結構設計中一般用的方法是平衡荷載法,它可以使得結構的內力研究獲得很顯著的弱化,通過把預應力變成是給結構上的外力來完成。要想得到最佳的平衡荷載,需要注意很多變量,比如說是結構的類型、尺寸和邊界條件,或者是活載與恒載的比值等等。所以,關于后張預應力的最佳平衡荷載是不能夠很準的確定的,如果是在還沒有設計的時候。如果從比較嚴謹的方面來說,平衡荷載必須要從平衡荷載效應中等量的變化而來。那么如果是這樣的話,平衡荷載就還可以當做是結構預應力的計量檢測來用。
2跟平板樓蓋上面設計變量有關的事宜
在平板樓蓋之中,有很多因素都對樓蓋的內力計算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是邊界、形狀、厚度等等因素。所以,為了能夠保證效果可以很好地把真實的情況公布出來,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運用相應的官方知識進行分析和運算,從而得到較為準確的扁梁的內力結果。在做完一系列的分析與計算之后,除了能夠得到變量的內力結果之外,還可以算出比較準確的扁梁和兩側平板的內力分配的關系。在真正的實踐中,如果扁梁的高度增大的話,并且高過兩側的厚度,那么這時候,扁梁支座處就會有很大的固端彎矩所被分配到。所以這時候,扁梁內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必須要有很多預應力筋來被它所裝置,而且還必須要增大扁梁截面的尺寸,這是為了改善扁梁內因為預應力筋之間的距離太小的問題。這個時候,扁梁要用的預應力不多,這是因為彎矩比較小。這種問題如果出現的話,可以恰當的把高度等等因素調整一下,這么做,可以很好的使得配筋等問題變得沒那么嚴重。
3預應力筋的狀態和形狀應該是什么樣的
一般來說,工作人員或者說是專業人員,他們有時會在有的后張預應力混凝土設計的建筑之中,會用一些方法,就像是部分或者是全部直線型預應力鋼筋,這種決定,一般是考下面這些原因做的決定,比如說:(1)在預留金屬波紋管內插進預應力筋比較容易,這是相較于曲線配筋來說的。對于連續多跨框架梁來說,要用帶有粘結預應力的手藝;(2)為了使得結構張拉施工的時候以及活載沒有做工的時候操控的截面拉應力和反拱變形能夠變小,從而應該讓結構荷載之中的活載變得很多;(3)為了可以使得框架邊柱或者是角柱上面的次彎矩能夠變小很多。很小的張拉反拱變形或者是產生結構桿件不能夠由直線預應力來實現,所以,如果想要讓結構得到平衡荷載效應,而且還不是很嚴格的話,就可以用直線預應力來實現。在施工的時候,每個工藝要求以及荷載條件都不相同,所以,選擇直線預應力并不是僅僅一個條件,所以,如果想要把直線預應力給排開的話,就可以用一下的種種方式,比如說:(1)機械牽引來替換人工把預應力筋插到曲線形金屬波紋管里,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在連續多跨框架中有粘結預應力鋼筋所配置;(2)把無粘結預應力筋和非預應力普通鋼筋混合配筋運用到連續多跨框架梁中,而且還要恰當的把鋼筋的比例所進行一下調整;(3)受彎構建的截面高度在結構荷載之中的活載的比例加大的時候,可以加大,針對所處情況來適當的把預應力筋的矢高來減小;(4)結構的抗控制標準要再恰當的范圍內適當的放寬,但是要在設計規范以及規程的限制范圍之內;(5)預應力配筋的計算不必思考結構上面的水平荷載效應,只用計入水平荷載效應到普通受力鋼筋配筋之中就好,這是相對混合配筋的受彎桿件來說的;(6)在結構的控制截面處要增加普通鋼筋的用量,但是必須要適量;(7)在混凝土材料的選材上,必須要選擇比較高的強度的材料,以保證建筑比較安全;(8)為了能夠使得計算截面的位置能夠得到控制,可以運用結構起拱,以及把結構邊界的約束條件調整得到放松,當然,這是在可能的前提下。
4結語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我國的工程建筑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這是由于我國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快,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的原因。通過對上述所論述論點的研究之后發現,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技術越來越高,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所以,我們要充分了解國內外后張預應力結構的發展情況,研究并且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相適合的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并且要掌握好關于它的一系列計算方法和專業知識,從而為了國家的富強和繁榮做最大的貢獻,并且推動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以便于在施工的時候能夠進行足夠的處理和修復。對于我國的建筑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
作者:林洋 單位:江西洪城水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周威.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三個基本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5.
[2]顧煒.超長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時變分析關鍵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09.
[3]孫建淵,李國平,范立礎等.后張預應力鋼骨混凝土拉彎梁承載力試驗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17-21.
[4]馮大斌,董建偉,孟履祥等.后張預應力孔道灌漿現狀[J].施工技術,2006,35(4):49-51.
[5]王軍文,張偉光,李建中等.搖擺式預應力混凝土橋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4(24):106-111.
[6]劉航,華少鋒.后張預應力加固磚砌體墻體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3,35(5):71-78.
[7]朱傳斌,陸瑾,谷坤鵬等.氯鹽侵蝕環境下后張預應力灌漿料耐久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3,40(9):19-23.
[8]趙明時,申立明,鄭建民等.后張預應力地連墻的探討[J].中國港灣建設,2015,35(3):45-48.
- 上一篇:電力工程造價管理探討
- 下一篇:機電工程造價控制問題及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