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患者循證護理效果評價

時間:2022-06-29 10:56:49

導語:腦出血患者循證護理效果評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腦出血患者循證護理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探討在預防腦出血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中應用循證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腦出血患者共54例,根據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對照組(按常規開展護理)與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加以循證護理),各27例,觀察兩組VAP發生率、呼吸機使用時間和醫療費用。結果:觀察組的VAP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呼吸機使用時間較對照組短,醫療費用比對照組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出血實施患者循證護理能減少VAP出現,縮短其呼吸機使用時間,減少醫療費用,值得采用。

關鍵詞:腦出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循證護理;呼吸機使用時間

腦出血是臨床上一種多發且常見的疾病,具有發病急、致殘率和病死率高等特點。伴隨老齡化日漸加劇,腦出血發病率也在日漸攀升,已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出血量大的患者昏迷程度較深,且病情較重,需行機械通氣,應用呼吸機能為呼衰患者提供有效生命支持,贏得治療時機,但因此帶來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給原發病治療造成較大困難,使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使用呼吸機后對患者加強護理十分必要[1]。有研究表明[2],循證護理將研究資源、專家研究和患者意愿整合在一起,制定出針對性的衛生保健計劃,對預防VAP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循證護理在預防腦出血患者VAP中的效果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腦出血患者54例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取得知情同意,根據數字表法隨機分成兩組,各27例,對照組男16例,女11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64.03±12.04)歲。18例是高血壓腦出血,3例是動脈瘤出血,6例是其他原因出血。觀察組男17例,女10例,年齡43~89歲,平均年齡(65.59±13.21)歲。19例是高血壓腦出血,2例是動脈瘤出血,6例是其他原因出血。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機械通氣,對照組按常規開展護理,包括環境護理、病情觀察以及口腔護理等。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之上加以循證護理,內容如下:(1)循證問題:成立專門循證小組,主要由接受過相關專業培訓的骨干護士與護士長組成,小組成員在8~10人,且所有人員均進行循證護理有關培訓,充分掌握循證護理方式,嚴格遵守循證護理的基本原則。(2)循證支持:在數據庫中搜索文獻并選擇權威性高及有價值的文獻當作循證支持,從患者臨床表現、呼吸道感染發生原因、危險因素等方面對腦出血患者VAP預防護理進行總結。(3)循證實踐:①對于留置胃管的患者,應采取半臥位,在喂食前應翻身拍背,將痰液吸凈,避免鼻飼流質后1h內吸痰導致反流。做好口腔護理,每天行口腔沖洗4次,減少細菌定植,以防口腔感染及唾液反流進入氣道。對于嘔吐者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并將其口鼻部分泌物及時清除,以防誤吸。對于無禁忌證者,無論是否行機械通氣與腸內營養,均應采取30°~45°半臥位;②配合醫生開展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行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必要時留取痰培養標本,依據培養結果合理應用抗生素。同時依據痰液顏色、性質、量和味道采取合理護理措施,遵醫囑定時予以霧化吸入。吸痰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選擇合適吸痰管。每天4次定時清除氣管插管聲門下和氣管導管氣囊間間隙分泌物積液;③對患者體溫加強監測,出現發熱及時通報醫師予以處理;④每班測量氣囊壓并維持合理氣管導管氣囊壓,氣囊壓在25~30cmH2O(1cmH2O=0.098kPa);⑤給患者開展護理前搖低床頭,做好呼吸機管路的擺放,確保呼吸機管路的位置低于患者人工氣道,集水杯處于垂直最低位,利于盛接冷凝水。及時傾倒管道及集水杯內的冷凝水,以防反流進入氣道。使用輸液器將滅菌用水滴入濕化罐中,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道,污染后及時更換;每班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呼吸機表面;⑥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手衛生,以防交叉感染;⑦加強患者的營養支持,做好腸內營養護理,熟練掌握營養泵使用方法,按照醫囑計劃對營養液的輸入速度及量進行設置。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并將營養泵故障排除,對患者24h進出量進行仔細記錄,并注意觀察其尿量、皮膚黏膜彈性變化和有無口干等。輸注前后選擇溫開水對胃管進行沖洗,以防殘留營養液使管腔堵塞。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VAP發生率、呼吸機使用時間與醫療費用。1.4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和計數資料分別用(x±s)和%表示,分別行t、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VAP發生率對比觀察組出現VAP1例,發生率是3.70%(1/27),對照組出現VAP5例,發生率是18.52%(5/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120,P<0.05)。2.2兩組呼吸機使用時間與醫療費用對比觀察組的呼吸機使用時間較對照組短,醫療費用較對照組少(P<0.05)。見表1。

3討論

VAP屬于機械通氣治療中的一類常見并發癥,死亡率可達到33%~71%[3]。對于昏迷、病情嚴重的腦出血患者,伴隨機械通氣時間延長,其病原菌定植可能性也在相應增加,最終會引發VAP,而VAP出現后會使原治療難度增加,患者病死率升高,同時極易導致護患糾紛的出現。循證護理將循證醫學作為自身基礎,針對目前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有關資料收集,獲取循證支持,給患者提供出相應護理,其按照循證問題、循證支持與循證實踐幾個步驟實施,依據不同患者具體情況使得護理措施有著更強的科學性與針對性,其能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消耗,使得護理工作獲得效益與效率雙方面收益。周雪松等研究發現[4],對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開展循證護理能有效減少VAP出現。

本文發現,觀察組VAP發生率為3.70%比對照組的18.52%低,此外,觀察組呼吸機使用時間短于對照組,醫療費用少于對照組,說明將循證護理應用到腦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減少VAP的出現,縮短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使其盡早脫機,減少醫療費用。分析原因可能是從腦出血機械通氣患者臨床需要出發,利用最佳數據指導臨床實踐,并制定出針對每位患者的完整護理計劃,隨后組織實施,確保患者得到有效及時護理,因此,取得了良好臨床效果。此外,循證護理在提升護理質量的同時還能豐富護士的知識,使其改變以往以經驗和感覺為主的行為與習慣,能提升其觀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綜合素質。總之,循證護理對預防腦出血患者VAP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亓劍鳳.循證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規范化治療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8):35-37.

[2]柏玉畢,姜富容,曾勇,等.循證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4):497-499.

[3]齊麗娜.循證護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2014,9(8):868-869.

[4]周雪松,劉英麗,賈磊,等.循證護理對神經外科長期昏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65-68.

作者:謝云 單位:廣西北流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