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科護理管理質量提升
時間:2022-06-28 08:35:06
導語:手外科護理管理質量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并且對護理工作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因此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無疑是護理工作在發展上面臨的重大考驗[1]。無縫隙護理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新型護理管理模式,此種護理模式是將護理工作細節化,將常規護理中存在的所有護理縫隙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一一列出,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2]。護理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而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則是在堅守此原則的基礎上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系統化的服務。該文選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間于該院手外科進行治療的共1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對手外科護理管理質量的提升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匯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于該院手外科治療的患者共170例為研究對象。將符合標準的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女性44例,男性41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6.0±2.07)歲;觀察組患者女性43例,男性42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8.0±3.5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大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采取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2.1成立無縫隙護理管理工作組統計手外科所有護理人員的年齡、家庭情況、工作年限、職稱等級等,測評所有護理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技能、對科室患者病歷了解程度等,根據以上內容并結合護理人員自身的性格特征進行分組,每小組最少由5名護理人員組成,選舉1名組長,1名副組長,1名主要責任人,其余則為組員,將整個護理工作劃分為幾部分或幾類,每部分工作都要具體到個人,將工作內容與職責范疇量化,注重護理縫隙,制定責任負責表格,明確每位護理人員應承擔的責任。主要責任人要對患者進行全程陪同,包括入院后對醫院環境、制度的熟悉,每次檢查、初次用藥或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的內容介紹、正確用藥方法與注意事項以及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宣講等;組長與副組長對該組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所用到的儀器設備做到心中有數,記錄該組組員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提出改進意見,避免出現不良事件,在每次晨會中對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與點評,并對當日工作提出要求;組內成員之間互相監督,嚴格要求自己,每項護理工作都要力求做到最好。1.2.2合理排班優化護理管理模式優化排班制度,制定人性化的排班制度,保證護理人員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確保小組工作正常優質進行為最低標準,將醫護人員的調班需求考慮在內。由組長和副組長按照該組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工作年限等制定排班表并提前1周進行公示,每班次人員應進行老、中、青搭配,在護理需求高峰時間、薄弱時間段以及夜班班次中則按需求適當調整護理人員的配置比例[3]。當護理人員有調班需求時,應至少提前3d提出報告,以便及時進行班次調整,避免出現崗位空缺、值班人數不足的現象,尤其注意交班時間段患者的護理情況,做好交接班記錄,以便日后需要。1.2.3完善無縫隙護理管理體系構建科學完善的無縫隙護理管理體系,醫院設置專門的領導小組負責無縫隙管理工作,工作內容包括:①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與護理技能的培訓與考核、定期舉行最新護理知識講座,注重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更新護理知識與技能;②制定與護理人員工作完成情況掛鉤的獎懲制度,通過調查護理質量與患者滿意度評價以及每次培訓的考核成績等對醫護人員進行綜合評分,同時進行組間評比,對評分高的護理人員或小組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以帶動其他護理人員的積極性;③鼓勵患者與醫護人員對無縫隙護理管理體系提出意見與要求,對這些意見與要求進行總結分析,從而使無縫隙護理管理發展為一個更加科學、個性化、系統性的護理體系。1.3指標評價。研究結束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管理的滿意程度調查,滿意程度評價標準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100.00%。1.4統計方法。分析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總滿意度,對照組總滿意度為69.41%,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2.94%,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常規護理模式雖然能夠滿足患者對護理的基礎要求,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并且對護理工作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因此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無疑是護理工作在發展上面臨的重大考驗。為了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應運而生,護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而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則是在堅守此原則的基礎上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統化的服務[4-6]。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無縫隙護理管理是一種現代化的新型護理管理模式,此種護理模式是將護理工作細節化,將常規護理中存在的所有護理縫隙與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一一列出,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該院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成立無縫隙優質護理小組,組內成員分工明確,責任關系清晰,不僅做到對患者的連續性動態觀察與完整性護理,而且提升了每位醫護工作者的責任感和團結意識[7-8];優化排班制度,一方面能夠保證護理過程的完整性與靈活性,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醫護人員的休息時間,使他們以更充沛的體力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從醫院整體發展的層面上看,將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工作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完善護理體系、優化排班制度、培養護理人才不僅是對患者的生命健康負責,也是對所有醫護工作者負責,更是為了使醫院的整體護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該文為分析探討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對手外科護理管理質量的提升效果,選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間于該院手外科治療的患者共17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結束時,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為69.41%,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2.94%,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顯著提升了手外科的整體護理管理水平,有效避免了患者治療縫隙中出現的問題,明顯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凌朝靈.無縫隙護理策略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17):191-192.
[2]李琳.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20):154-156.
[3]王小婷.無縫隙護理管理在門診采血室質量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包頭醫學,2015(1):64,57.
[4]楊柳,吳蓓茸,周建秋.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對手外科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61-62,85.
[5]胡紅霞.無縫隙優質護理管理對手外科護理質量的提升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1):237-238.
[6]閆莉,王書芹,閆新鳳.人性化護理管理在手外科患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7,31(1):130-131.
[7]李曉芳.顯微手外科護理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醫藥科學,2013(12):133-134.
[8]程玉靜.顯微手外科患者的護理管理要點及護理方法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4(1下旬刊):17-18.
作者:王琰 單位:吉林省人民醫院手足外科
- 上一篇:門診輸液室護理管理分析
- 下一篇:電子政務系統信息安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