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護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2 02:50:30

導語:白內障護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白內障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1-2012年收治的5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10例,女290例,年齡44~97歲,平均(72.04±6.28)歲;我院自2013-2014年收治的800例白內障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50例,女450例,年齡40~94歲,平均(71.05±6.54)歲。兩組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白內障,在局麻狀態下進行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或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排除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手術方法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入院后護士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入院介紹、評估、指導等,并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術前檢查,手術前及手術后給予患者健康知識宣教、出院指導等。具體如下。

(1)術前風險管理:術前患者接受心電圖、DR、血壓、出凝血時間、血尿常規、腎功能、血糖及肝功能等常規檢查,之后接受眼壓測試、眼部A超、眼部B超、角膜曲率、色覺和光定位等眼部專科檢查。手術前3d給予患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藥物,術前2h在病房行結膜囊沖洗,散瞳,手術眼部予無菌紗布覆蓋。術前所有器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再次測量。

(2)術中風險控制。眼周皮膚常規消毒,鋪孔巾,盡量避免睫毛對手術的干擾,減少污染的發生。每天用紫外線對手術間進行常規照射,手術當天消毒次數增加。專人管理手術器械、設備,定期進行保養檢修。

(3)術后風險控制。手術后指導患者正確滴眼藥,同時注意眼周衛生或者瓶口衛生,告知患者嚴禁用手揉眼、用力大便、劇烈運動及頭部碰撞等,從而有效預防眼部傷口裂傷及出血的發生。手術后若出現持續低熱、疼痛等現象,則需要觀察患者眼部是否出現充血,視力是否下降、畏光、流淚、眼瞼是否腫脹等,若出現較多分泌物則需要懷疑是否為傷口感染。患者康復出院時,告知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接受如下醫院感染護理管理:入院后在沖洗間行淚道沖洗,術前2h用沐浴露清洗顏面部,術前1h在沖洗間進行結膜囊沖洗,穿手術衣,術中限制參觀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盡量減少各種侵襲性操作;每月定期進行微生物監測,監測內容包括空氣、物體表面、手衛生、無菌物品的消毒滅菌效果等;加強護理管理,對患者圍手術期各環節實行二級監控(一級:科室自行監控;二級:護理部協同醫院感染管理科隨機抽查),及時發現各個環節中的問題,及時改進,保證醫療安全。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出現感染0例,感染發生率為0%,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出現感染20例,感染發生率為4.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白內障患者多采用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或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患者能夠較快康復,視力恢復良好,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手術后患者可出現眼內炎等嚴重并發癥,不利于患者康復,同時患者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易導致醫療糾紛等現象的發生,因此在圍手術期給予必要的感染護理管理作用顯著。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行醫院感染護理管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在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給予醫院感染護理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患者的良好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軍華單位:廣西省桂林市平樂縣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