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工業企業論文

時間:2022-03-06 02:52:39

導語:節能減排工業企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能減排工業企業論文

一、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稅收政策的內涵

第一,從外部性理論看,按照市場原則,企業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所產生的成本不能完全體現在企業產品的價格之中,即存在著嚴重的負外部性。所以,在外部性理論上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是將企業能源消耗與污染物排放的負外部性內在化的有效途徑。第二,從代際公平視角看,一方面不可再生性能源和人類可生存環境的供給具有有限性;另一方面,人類世代繁衍對資源和環境的需求卻是無限的。如果按市場原則配置資源則會因為當代人對資源與環境的透支而加劇資源與環境的供需矛盾,并造成嚴重的代際不公平問題。所以,從代際公平角度看,構建促進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體系,有助于企業形成高效利用資源能源和根本降低有害物排放的長效機制。第三,從公共產品的特性看,節能減排是緩解能源與環境危機的有效手段,而能源與環境危機又是典型的公共問題,所以節能減排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公共產品所具有的“免費搭車”和“信息不對稱”等現象在節能減排中同樣存在,具體表現在:對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追求使得企業總是具有“免費搭車”的企圖,對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節能減排技術開發投資嚴重不足;買者與賣者之間對具有節能減排效能的生產設備(或消費品),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如設備購買者或消費者對設備或消費品的節能性能和效率不了解),使節能減排產品在與非節能減排產品的競爭中缺乏競爭力。針對節能減排生產技術研發、應用與節能環保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輔之以必要的財政補貼政策)能有效降低節能減排企業生產成本,使之在與非節能減排企業的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力,從而在根本上改善節能減排企業的收益水平。綜上所述,從解決“外部性”、“代際公平”、“公共產品特性”等角度看,稅收政策在工業企業節能減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應從社會整體和長遠發展的角度,制定促進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并與其他政策共同形成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

二、稅收促進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機理

外部性與庇古稅稅收作為直接作用于微觀經濟主體的政策工具,主要通過矯正企業經濟行為的成本與收益狀況,引導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趨于一致。節能減排稅收政策是促使企業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行為的外部性內在化的重要經濟手段。從成本—收益分析看,企業節能減排的成本一般全部由企業承擔(即無外部性),而節能減排的收益則較復雜。節能減排的收益可分為經濟性收益和資源環境性收益。經濟性收益,是指節能減排能給實施企業帶來的直接經濟收入,如節能收益、資源和廢棄物再利用收益等;資源環境性收益,是指企業節能減排帶來的資源環境狀況的改善,如大氣、水和土壤中污染物的減少,生態平衡的有效維持和改善,資源環境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等。對企業來說,經濟性收益是內在的,但資源環境性收益則存在著明顯的外在性,但企業卻未得到額外的補償。由此可見,企業節能減排的成本付出與收益獲取是不對稱的,正外部性明顯。節能減排的正外部性將導致實施企業的不作為,尤其在控排污方面,將導致污染排放量超過社會最優水平。對此,庇古在《福利經濟學》(1920)中就提出了政府應對排污者征收與其排放污染物量和外在危害程度相適應的稅收,即庇古稅(Pigou’stax)。對生產企業來說,單位產量的庇古稅應至少等于其外在邊際成本,才會抑制生產者的污染排放行為。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是對庇古稅進行科學的制度化設計,目的是為了有效降低企業的節能減排成本,增強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達到其與行業內非節能減排企業競爭中的有力地位,從而引導整個行業的節能減排化。能源稅、資源稅、環保稅等稅制對企業節能減排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稅收通過影響工業企業收入,對企業生產的節能減排化間接發揮作用。例如,企業所得再投資項目是否是節能減排項目,決定著能否享受所得稅的減免,這會大大影響企業在節能減排項目與非節能減排項目上的決策取舍;足夠高的排污稅通過加大企業排污成本降低了企業收益,迫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第二,在實行節能減排的企業中,節能減排的效果有著明顯的差異。針對不同節能減排水平的企業實行有差別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節能減排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第三,對不同資源稀缺程度與環境效應的能源實行不同的資源稅率,會引導企業盡量使用低污染能源、可再生能源,以緩解能源與環境危機。

三、稅收政策的局限性與財政支出政策的配套作用

稅收政策只有與財政支出政策相結合,才能有效激勵企業節能減排。如果將激勵企業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與財政支出政策作為一個整體予以考察,促進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政策的基本作用機制是:在取得稅收收入的環節,應讓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承擔盡可能多的稅負,讓低能耗、低污染企業承擔盡量少的稅負;而在政府支出環節,政府投資、財政補貼、政府消費等支持手段應盡量向實施節能減排的企業傾斜。這樣通過對節能減排企業與非節能減排企業實行有差別的財稅政策,通過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雙重手段,引導工業企業整體提升節能減排化水平。

作者:任曾錢光磊單位:浙江萬里學院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