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8 11:39:51
導語:內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對其進行傳統的護理管理,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則在此基礎上加入風險管理,即進行護理中風險因素的評估、實施相應管理措施等。內科護理中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如下:
1.1.1對患者的管理:首先,在患者入住我院后,要保證其不發生意外傷害。可以通過在醫院洗手間或走廊設統一扶手、保證地面干燥、安裝夜間照明燈等措施來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其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初入我院的患者介紹我院的具體情況以及其病情狀況,讓其擺正心態,增強自信心,緩解甚至消除焦慮、悲觀的情緒,進而提高在治療過程中的積極配合度。
1.1.2對疾病的評估:護理人員每日進行病房巡視,對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和記錄,對于潛在的風險因素事先制定相應的對策,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平穩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對于那些存在安全隱患的患者(瘋癲癥、智障、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等)要進行重點監控。
1.1.3對醫護人員的管理:首先,要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培訓使護理人員了解相關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日常操作程序(無菌消毒、靜脈采血等),提高心理素質及對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對于那些剛進入醫院,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新護士,就采取“老帶新”的制度,讓有多年豐富實踐經驗的護理人員指導新護士工作,幫助新護士成長。
1.1.4對相關護理制度的管理:完善內科護理人員日常工作準則,對內科護理的相關制度進行完善,要求護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使其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提高風險意識,提升自身護理水平,避免風險的發生。
1.1.5對醫療器械、環境的管理:對于治療藥物和醫療用品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補給,確保資料設備運行正常、急救藥物準備充分。同時,還要保持病房內的整潔衛生,護理人員應定期進行打掃,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降低疾病的感染率。
1.2觀察指標:此次兩組對比的指標有風險事件發生率、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投訴率等。
1.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P<0.05即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常規護理管理的實驗組的風險事件發生例數為15例,發生概率為30%,而經過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后,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的例數為4例,發生的概率為8%;實驗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有38例,滿意度為76%,對照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有患者48例,滿意度高達96%;實驗組患者中進行投訴的有10例,投訴率為20%,對照組中進行投訴的有1例,投訴率為2%。以上數據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護理風險是指由于護理人員在護理時操作不當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導致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等發生的可能性。它具有不確定性、后果嚴重等特性,因而在內科的臨床護理過程中要注意防范護理風險,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我院就對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進行了探究,總結出了以患者、疾病、醫護人員、相關護理制度、醫療器械及環境等為管理內容的管理措施。經過實驗研究發現:經過風險管理護理后的對照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8%)和患者投訴率(2%)都明顯比只采用傳統方式護理的實驗組的風險發生率(30%)和投訴率(20%)低,患者滿意度(96%)明顯比實驗組(76%)高,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加入風險管理的護理相對于傳統的護理模式有著更多的優勢。將風險管理應用于內科護理中,可以有效規避護理風險,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同時還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因而值得在內科臨床護理中加以推廣應用.
作者:李晶於翠文張麗敏李冰單位:大慶市人民醫院
- 上一篇: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 下一篇:信息系統項目風險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