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煤企作業成本管理

時間:2022-12-05 11:30:00

導語:淺議煤企作業成本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煤企作業成本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降低商品綜合成本,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同樣的生產企業,誰的成本低誰就有競爭力,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煤炭市場化的今天,煤炭企業只有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才能夠真正在競爭中獲得發展。

一、煤炭企業成本構成的特殊性

煤炭企業屬于地下開采業,成本構成復雜且變化大,一是原材料不構成產品實體,用于煤炭開采的主要是輔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專用工具等都不構成產品實體;二是煤炭生產受地質構造、儲存等條件限制,不同的礦井煤層開采難度、工藝過程都有所不同,采煤方法的選擇、工作面布置、設備配備、機械化程度等都會影響成本水平。四是人工成本比重較大,煤炭開采業在我國一直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用人多且效率相對比較低,同時,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勞動強度大,各種補貼、津貼較高,工資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3%。五是生產組織和成本管理復雜。原因是煤炭生產的全過程遍布井上井下,點多、面廣、線長,并且大部分都在井下,因此生產組織和成本管理非常困難。煤炭成本除固有的特殊性外,還有物價上漲、員工收入增加等客觀增支因素也是成本增加、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二、當前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煤炭企業經濟增長方式開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內部大力推行目標成本管理,逐步分解成本,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隨著安全生產,技術投入,人員安置等方面的支出的加大,煤炭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雖然建立了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所組成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卻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簡單的成本分析上,而對其他方法運用較少。成本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對成本管理沒有依據市場信息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和決策。

三、更新管理理念,引入作業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法是高新技術環境下的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念。它認為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企業是一個為最終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業的集合體。即以作業為中介,把資源消耗和產品形成緊密聯系起來,作業是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對象,產品就是所有消耗作業的集合體。它依據不同成本動因即決定作業的工作負擔和作業所需資源的因素。在核算中分別設立成本庫,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為基礎的。所謂作業是指企業為提供一定量的產品或勞務所消耗的人力、技術、資源、方法和環境的集合體。作業成本法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不是就成本論成本,而是把重點放在產品生產的前因(成本動因)和后果(作業耗費)上,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動態跟蹤分析,可以更好地發揮會計決策、計劃和成本管理、控制、分析的作用,把企業管理深入到作業水平,是一種實現成本前饋控制與反饋控制相結合,成本計算與成本管理相結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統”。

鑒于煤炭生產的特殊性,作業成本法在煤炭行業運用是可行的:(1)生產過程清晰,便于確定作業成本核算對象。煤炭企業生產過程包括開拓、掘進、回采三個主導工序,運輸、供電、通風、排水等幾個輔助生產環節,每個環節及其內部班組都可以作為作業中心進行成本核算。(2)成本結構穩定,有利于作業成本核算。煤炭企業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工資、材料、電力、維修等主要固定項目,塌陷補償費、安全費用、綠化費相對變化較小,變動因素較少,便于分作業進行成本核算。(3)現有生產技術水平較高。目前,我國煤炭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造,加強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推廣,網絡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實施作業成本法核算創造了良好基礎。四是企業管理觀念發生了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煤炭企業不僅逐步改變了傳統的成本管理思想而且了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如引入了內部市場化機制,模擬內部市場,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思想的轉變,為推行作業成本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煤炭企業推行作業成本法,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煤炭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一般步驟包括:

(一)識別資源成本

資源成本是為完成各個作業而發生的,包括職工薪酬、材料、電費、折舊、修理費、安全費、維簡費、資源使用費、塌陷補償費等項目,這些項目是現有原煤核算的主要成本項目。目前,完成各個作業的成本沒有在會計賬目中直接反映,需要識別,詳細劃分。

(二)確認主要作業,劃分作業中心

一個作業中心就是生產程序的一部分,每一個作業就是一個成本核算對象。進行作業分析,確認主要作業,是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基礎。作業成本系統根據煤炭生產工藝和作業流程劃分作業,確定作業中心。首先,先按各個生產部門如開拓隊、掘進隊、采煤隊、通風隊、安裝隊、機電隊等進行歸集。再按煤炭生產的主要生產環節和工藝劃分為開拓作業中心、掘進作業中心、采煤作業中心等。對輔助作業部門可劃分為機電、運輸、通風、巷修、堵水、機修、皮帶作業中心等。這樣,向企業集團匯總時只反映流程作業的成本信息,而對煤礦內部可提供詳細的信息。

(三)歸集資源成本,細化成本核算

將歸集起來的資源或投入成本分配到每一個作業中心的成本庫中,成本庫是指以某一成本動因解釋其成本變動的成本。成本庫是按作業中心設置的,每一個成本庫代表它所屬的作業中心所引發的成本。在煤炭企業中,由于開拓、掘進、回采三個主導工序分別由不同的區隊組成,因此,同質作業的區隊可以歸入同一成本庫即同質成本庫。通過同質成本庫的設立,可以解釋成本動因變化的原因,在成本分析過程中,通過同行業、歷史數據對比,提供可靠依據。

(四)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歸集到原煤成本

月未,根據各個作業中心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計算出各作業中心的成本。然后將各作業中心的成本結轉到原煤,計算出原煤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四、管理機制上創新推行內部市場管理

推行作業成本核算,還需有效的控制和激勵機制,推行內部市場管理,變原來的行政管理為市場機制調節,各作業中心之間,互為市場主體,互為結算單位。企業根據倒算法在每月給各作業中心下達成本指標,各作業中心內部在月初組織生產時,就能有計劃地把成本指標分解到生產班組中去。從月初生產就開始控制成本,在生產的同時算經濟賬,計算本單位的投入產出比是多少。這樣一個各作業中心就形成了一個小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單元,各個小單元的成本控制住了,礦上自然就控制住了成本。針對這種管理機制,一些任務量不飽滿的作業中心在月初根據生產任務計算本單位投入產出比時,一旦發現可能虧損,就想方設法找活干,以多余的工作量來彌補虧損額,從而提高本單位職工收入。主觀思想由被動轉化為主動,使長期以來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得到了創新。

通過以上機制的實施,使成本管理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全體職工成本意識、競爭意識、節約意識,從而促進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