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訊電視新聞價值把握原則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13 09:51:00
導語:死訊電視新聞價值把握原則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民生類電視新聞中有關“死”的報道過多過濫,畫面過于直露等問題,及其對社會,對人們心靈的負面影響,指出新聞從業人員要有強烈的生命意識,電視新聞要回歸新聞本位,而不能靠血淋淋的畫面和“死訊”提高收視率。
關鍵詞:電視新聞生命意識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說,有關死人的信息,往往對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緒等,沖擊刺激最大。在社會越來越關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有關死人的新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其中一些新聞,對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死觀,確立尊重愛惜生命的意識,注重生活中的自我防護,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與此同時,一些價值不大,社會意義不強,過多展示恐怖、暴力、壓抑、心理不健康,有可能對某些人群特別是青少年具有暗示作用,容易引起他們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有關死人的新聞,也頻頻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在我們應對這些現象引起足夠重視的同時,我們不能不呼吁:電視人要有生命意識,電視新聞要報道好有關“死”的消息和它的價值所在。
生命意識,就是充分地尊重生命的意識。生命意識帶給新聞人的是在自己的傳播活動中自始至終保持對生命的尊重。電視新聞由于具有直觀的畫面,更應該從每一個畫面每一段文字細微之處著手,體現對生命的尊重,保持對人性的關懷。而在目前的電視新聞(主要是民生類新聞)中,恰恰就是由于生命意識的缺失,導致有關死人的新聞出現了過多過濫,畫面過于直露,文字過于輕率的不良傾向。
一、“死訊”過多過濫,“死訊”價值開掘不深,把握不準
雖說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媒體傳播什么樣的“死訊”,如何傳播“死訊”,卻值得三思而行。在一些電視臺,現在隨便打開一檔民生類的電視新聞欄目,進入眼球的少不了由事故、兇殺、自殺、疾病等引發的,或者是還沒有查明原因的“死訊”,還有就是“驚現”一類的報道。幾乎到了死人即新聞,每檔民生類電視新聞必有“死訊”的地步,有的一檔節目里甚至多達幾條。
當然,關注生命是新聞人的天職,但是在關注生命的過程中一旦忽視生命意識,那么它的傳播也就變得毫無價值,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死訊”過多過濫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因為充其量我們關注的僅僅是一個生命的終結與否的淺表象,說通俗一點,就是采訪報道一些沒有價值或者價值不大的“死訊”;更重要的,過多過濫的“死訊”,往往會談化或弱化對相關生命與個體尊嚴的新聞事件報道,或者無視新聞當事人及新聞受眾的感情和需求;在事關個人隱私或情感的報道中,不注重尊重和保護當事人,或由于敘述角度、語氣等的不當,造成對新聞當事人情感的傷害和隱私的侵犯;甚至,在文字解釋中將新聞娛樂化,以調侃的口吻對待一些本該嚴肅對待的“死訊”等等。
一個外地拾荒人,在拆遷工地被倒塌下來的房梁壓死了,畫面血淋淋,慘不忍睹。記者在報道這件事時,批評拾荒人“要錢不要命”。這件事曾在本地網上引起了熱議。網友們認為,記者批評嘲弄拾荒人是缺少人文關懷,與心何忍,更多的應該關注拾荒人為什么“要錢不要命”和拾荒人群體的生存狀態,以及拆遷工地的管理等等。事實上,在這新聞事件里,苦難不僅沒有被同情,反而成了被嘲弄指責的對象,自然,與拾荒人之死相關的深層次問題,也就難以得到發現或關注了。
可以說,“死訊”的傳播實際上對活著的人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毫無疑問,過多過濫,少有新聞價值的特別是把握不準的“死訊”,將有可能影響到人們的感情情緒、生活工作和生死觀人生觀的正確培養,甚至對社會主流的判斷,更令人擔心的是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二、“死訊”畫面過于直露,畫面屢有鮮血和恐怖的現場
有這樣一條新聞片:某年夏天,一個小女孩不慎溺水身亡。記者在趕往事發地拍攝時,女孩的遺體已經放進了殯儀館的冷柜里。大概記者為了強調女孩落水身亡的真實性,竟然請工作人員把女孩的遺體拉出來又拍攝了一通。還有一條片子,把人們打撈一個溺水身亡者的全過程,用長鏡頭赤裸裸的展示出來。而大量車禍中的血淋淋場面就更多了。這種冠以“記實手法”的自然主義表現手法,且不說缺少對死者和死者家屬起碼的人格尊重,和對他們的情感傷害及隱私侵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畫面也缺乏對受眾的情感尊重,給人以厭惡、恐怖的心理感覺。因此,拍下真實的死亡畫面固然不違背新聞人道的倫理要求,但選取這樣的畫面放到新聞中播出,則理應首先考慮對死難者及其家人的尊重,以及是否存在過度渲染死亡的濫用危險。
過多過濫的“死訊”報道,使觀眾沒有獲得自己需求的、有益的信息,卻成為淺薄、無聊的看客;而電視新聞則演化為專業的“窺私者”,小市民茶余飯后談資的提供者。如果說,剛開始時,觀眾還被一些有關死的新聞所吸引,所震撼,那么,現在,越來越多的觀眾,面對過多的“死訊”和血淋淋的畫面,已經是麻木、厭惡和反感了。還有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一些“死訊”新聞當事人的家屬,其實并非愿意把不幸特別是一些畫面,讓媒體廣為傳播。那樣對逝者是種不恭,對生者,永遠都是種心靈上的傷害。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期間,央視白巖松看到一組畫面:50個遇難的孩子躺在操場上,他們的老師在鞠躬。白巖松說,場景“的確感人,但堅決不播!有些東西播出之后,給人的打擊確實太大了。我跟你說實話,真不是領導決定的,是我們自己決定的。”美國“911”和倫敦地鐵爆炸事件發生后,當地的電視媒體在作報道時,畫面中沒有出現過一具尸體。這足以說明,媒體在自己的傳播活動中,自始至終保持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關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牢牢地守住這一點,新聞報道才不會走上漠視生命、違反人性的岐途。正如誰也無法阻擋大自然的災難一樣,誰也無法讓逝去的生命復活,但生命的尊嚴還要繼續。活著的人要記住的,永遠是他們燦爛的笑臉。而不會愿意在電視屏幕上看到遇難者的慘狀,它也體現了人類追求和平、愛心、和諧生活的愿望,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意義所在。公務員之家
電視新聞要回歸新聞本位。要糾正“死訊”過多過濫的不良傾向,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要以強烈的生命意識為出發點,來關注生命,報道“死訊”,從而真正提高新聞的信息含量,而不是單純靠血淋淋的畫面和“死訊”吸引人。
- 上一篇:優秀學生創先爭優大會講話
- 下一篇:十七屆五中全會幾大要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