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教案
時間:2022-03-02 09:49:00
導語:哀江南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沈陽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有著名的沈陽故宮,有福陵與昭陵,葬著清王朝的兩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沈陽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三省淪陷。許多東北人民流落關內,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當年東北人民國破家之痛,流離失所之悲。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樣反映亡國之悲的曲子,這座名城是南京,而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上關于《哀江南》的介紹。《哀江南》選自《桃花扇》續四十出《余韻》。這個“余韻”相當于現代戲劇或小說里的“尾聲”。既然課文選自“尾聲”,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劇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
師:同學們通過預習了解到,《桃花扇》這個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著愛情。《桃花扇》也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我們剛剛學過《長亭送別》,現在就來比較一下《桃花扇》與《西廂記》在故事情節上的異同。我們一起來看投影。(投影1)
師:古典戲劇在愛情題材上基本都遵循著一個基本的故事情節模式。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見鐘情”。《西廂記》里的張生與崔鶯鶯是這樣,《桃花扇》里的侯方域與李香君也是如此。侯方是明末名士、復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會上都有一定的影響。李香君是秦淮河邊的名妓,色藝雙全,才藝俱佳,兩人果然是一見鐘情。第二步是“風云突變,節外生枝”。美好的愛情注定要經受更多的磨難。侯李二人生不逢時。明末崇禎皇帝即位后著力整頓朝政,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代中興之主。他清除魏忠賢,魏忠賢余孽四處流。有一個流竄到南京來的阮大鋮,如喪家之犬,急著要與以復社文人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群體修復關系。明末知識分子在社會上是很有影響力的。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機會,給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禮,但是卻遭到李香君的拒絕。句古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這話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個很有氣節和見識的女子。李香君的拒絕在侯李與閹黨余孽之間埋下了矛盾的伏筆。正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入京,崇禎皇帝帶著他的后妃女眷自盡了。作為陪都的南京,就上演了一出立新主子的鬧劇,結果阮大鋮這些閹黨占了上風。他們成了一個偏安朝廷。歷史上的東晉和南宋都是偏安朝廷,畢竟還做了一些復國土的努力。這南明王朝卻只顧窩里斗,只顧爭權奪利,醉生夢死。于是,侯李的苦難也就開始了。侯方域被逼逃亡,李香君先是被逼改嫁他人,不從,以死相拼,血灑宮扇。這扇子便是侯方域送給李香君的定情之物。有人稍加點染,勾勒成“桃花”樣子,這便是“桃花扇”的來歷。這就是第三個階段,我把它叫做“一波三折,苦苦相爭”。侯李二人對愛情忠貞不屈,苦苦相思,與張生崔鶯鶯無二。
師:大家知道,張生與崔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這就是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大團圓”結局。那么,《桃花扇》是這嗎?
生1:不是。侯方域與李香君最后雖然相見,最后卻又分手,兩個人雙雙入道了。
教師:知道為什么嗎?
生1:好像是國家滅亡了。有一個世外高人指點他們,他們意識到連國家都沒有了,愛情還有什么意義呢?所以醒悟了,就出家了。
師:是啊。我們一起來看看那個高人是怎樣點撥這一對男女的。(投影2)
師:就是這句話叫兩個癡情男女幡然醒悟。原來,正當侯李二人雙雙淪落的時候,清兵南下,南京岌岌可危。閹黨和他們的主子倉皇逃亡。國家亡的時候,侯李二人卻大團圓了。從愛情的角度來看,他們終于修成正果,但是孔尚任卻讓這一對男女雙雙入道,可見作者另有寄托。這就是“課文導讀”里提到的“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戲劇表現的重點是“興亡之感”。
師:知道了故事梗概,我們就來看課文。課文由賓白與曲詞兩部分構成。中國古典戲曲以唱為主,所以“白”叫做“賓白”,“賓”就把“”的作用講得很清楚。這與西方尤其是古希臘戲劇不同。古希臘戲劇以“白”為主,而“唱”(合唱隊)往往作背景而出現。但是,“賓白”是戲劇的有機部分,讀曲品曲必須注意賓白。我們來讀這段賓白。我想請三位同學來誦讀這段賓白。大家想一想,什么樣的聲音比較適合朗讀這段賓白?
眾生:滄桑的/悲傷的/低沉的/成熟的……
師:是啊,雖然我們都還不夠成熟,也沒有經歷過什么滄桑,但我們可以揣摩人物的心態,體驗人物的情感。情感的體驗是可以超越時空和年齡的。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支配樂,名字叫“哀郢”這是根據一首同名詩譜寫的曲子。這是誰的詩作?
生2:屈原。“郢”是楚國的故都。這是屈原在秦國滅亡了楚國后因懷念祖國而寫的詩歌。師:這個同學知識面很廣。曲子表達的也是深沉的亡國之悲。曲子用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塤”演奏。當代作家賈平凹說過“塤”能表現曠古的悲涼與滄桑。現在我們就在配樂朗誦中體驗這曠古的悲哀和絕世的傷感。(生分角色朗誦)
師:在朗誦中我們可以體驗出人物的心情。讀賓白,我們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這段對白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的身份分別是什么?
生3:蘇昆生,樵夫;柳敬亭,漁翁。還有一個老贊禮。
師:要注意“漁樵”二字的組合。你們在哪篇文章里見到過這種組合?
生4:《赤壁賦》。“漁樵于江渚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師:對,“漁樵”在漢語里本來就有隱逸的意味。推薦一支古曲《漁樵對話》,也是表達逍遙、遁世、逸的。值得一聽。
師:第二個問題:蘇昆生訴說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在南京究竟過哪些地方?
生5:明孝陵,明故宮,長橋、舊院等秦淮河一帶。
師:他的情是什么樣的?
生6:哀,慟,還有傷心。
師明白了這些,我們就來讀以下七支曲詞,看看下面這些曲子是怎樣與賓白的這些信息對應的,又是怎樣表現這種“哀”“慟”與“傷心”的?我們先來一起朗讀,讀的時候思考一下,這七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樣。
(齊讀七支曲詞)
生7:前六支曲子是間接抒情是寓情于景,第七支則是直抒胸臆,所謂“放悲聲唱到老”,也就說明了抒情時不加掩飾,痛快淋漓。
師:很好。既然是“放悲聲唱到老”,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放聲朗讀第七支曲子,如何?
(生齊聲再讀第七支曲詞)
師: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
生8:“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師:這是“誰”在“看”?
生8:蘇昆生。
師:好像是一個冷眼旁觀的人。他以這樣一個局外人的語氣來表達,說明他對南明王朝的極端恨和失望。
生8:統治者忙著醉生夢死,忙著大興土木,忙著窮奢極欲,揮霍享樂,也正是這些忙碌,決定了他們必然滅亡,諷刺了南明這個短命王朝的必然命運。排比句給人一種很急促的感覺,好像歷史盛衰在一瞬間發生。
生9:“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最讓我感慨。我想起了劉禹錫的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物是人非。莫愁湖是那時南京的繁華市區,現在卻了無人煙,晚上只有鬼哭了,很恐怖,很陰森。前后對比,叫人感慨。
師:兩位同學的分析很到位,讓我們心里很有感觸,我們再來讀一遍吧。
(生齊讀)
師: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前六段,鑒于時間關系,我們做一個分工。每個人選取自己最欣賞的一段來談談,作者是怎樣表達那個“哀”“慟”與“傷心”的?
(學生讀書。思考。組織表達語言。)
生10:我特別欣賞《駐馬聽》這支曲子。古代社會地位最尊貴的是皇帝,皇帝最尊重的人是他的父親,是他父親的父親,是他父親的父親的父親……可是現在,埋葬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卻成了牧場,山羊在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其中一個“群”字說明了不是一只偶爾來此,而是經常有許多羊來,可見這里荒無人煙啊。“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中的“拋”,說明鳥兒根本沒有忌諱,膽子很,沒人照看。還有“罩”字,說明枯枝敗葉積聚得很厚。
師:說得真好。最后一句“牧兒打碎龍碑帽”其實也同樣很精妙。這位同學很注意達技巧。他特別強調了明孝陵墓主的身份:皇帝。他的話揭示了宗法社會的一個重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