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中學英語教材比較和教法、考法改革初探

時間:2022-06-05 07:40:00

導語:新舊中學英語教材比較和教法、考法改革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舊中學英語教材比較和教法、考法改革初探

上海市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組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材自91年起在上海市部分課程教材改革試點中學開始使用,至今已有四年。本文擬將這新教材與人教社根據78年大綱編寫、而后又根據81年大綱修訂的全國通用初高中英語教材作一比較,以揭示新教材的特點,供使用新教材的同行們參考。

一、兩套教材的比較

1.理論基礎不同

每一套教材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教育科研的水平。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基本上沿用的是“語法翻譯法”。它本質上是把語言看作一門知識,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教材以語法為綱,思想教育滲透于教材之中。初中低年級以句型教學為主,中、高年級以課文培養閱讀能力為主。

新教材以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理論為基礎,吸收了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借鑒了聽說法和功能法的實踐經驗,博采同類中外教材包括通用教材的長處,采用結構功能體系編寫,既注意結構循序漸進安排,又按功能體系,密切結合社會交際活動,著重培養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通用教材以語法為綱,十分注意語法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語法知識講述詳盡。新教材則將語法刪繁就簡,降低難度和坡度,而把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2.編寫體例不同

通用教材以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教學內容圍繞語法展開。每一課大多包括課文(Text),語法(Crammar)和練習(Exercises)三個組成部分。初中教材每篇課文前大多還有操練(Drills)部分。操練部分圍繞該課所要教授的語法項目;課文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盡可能體現該課的語法項目。練習緊密聯系該課的語法和詞匯,用以鞏固學生在該課中所學的新語法結構和詞匯。十多年的實踐證明,在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語法知識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面,通用教材功不可抹,不失為是一套較好的教材。但在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方面,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對學生聽說寫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新教材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初中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兼顧讀寫能力的發展,注意語法歸納。每一課包括課文(Text)、操練(Drills)和課外作業(Homework)。涉及的范圍不僅限于語法結構操練,而且包括會話、聽能、閱讀及語音等操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聽說寫的操練均圍繞作為該課教學重點的結構、功能和詞匯。語法項目以句型形式出現,每2-3課歸納一項。高中新教材在繼續重視聽說能力的同時,加強讀寫能力的培養,增加閱讀量,適當深化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自學能力。每個單元安排一篇課文。每兩個單元中,間隔安排引出語法結構的對話和介紹語言功能的對話以及寫作指導和聽力理解,并配有適量的練習。每冊書末附有補充閱讀材料若干篇,供教師選擇使用。

3.語言輸入量、課文內容不同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特別重視語言輸入,認為向學生提供的語言輸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他們日后形成輸出能力(即復用、表達的能力)。由此,新教材所提供的語言材料量大大增加。以初二、高二年級的教材為例,通用教材分別是19.2萬字與22萬字,而新教材是34萬字和37萬字,平均增加了80%的以理解內容和尋求信息為目的的語言材料。

新教材增多課文數量,降低長度。再以初二、高二年級的教材為例,通用教材課文數量分別是29和14,每篇課文平均長度分別約250詞和550詞。新教材里篇數分別是32和28,課文長度平均175詞和260詞,從而增加了信息總量。

課文內容貼近現代生活,題材廣泛,諸如中外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衛生與體育、飲食與健康、行為規范、人際關系、環境保護、名人傳記、娛樂與嗜好、科學常識、超市購物等。

二、使用新教材后的教法考法改革初探

我校在使用新教材的三年試點工作中,在教學方法和測試方面作了大膽的改革與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歸納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1.貫徹交際性原則,運用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以傳統教材為依據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的要求,在課堂組織的練習活動大致有:句型轉換或替換練習,跟讀模仿,用所給句型、詞組完成句子,句子翻譯,朗讀和根據課本上的語言材料進行嚴格控制的問答練習。這些練多從語言的結構形式出發。新教材教"Thisis…"這個結構時,改變僅讓學生學會說"Thisisapen.""Thisisabook."等,而用"Thisis…"來介紹人,例如"Thisismyfriend,John.""ThisisMary."老師在組織學生操練這一結構時,就可創設很多模擬的情景,讓學生互相介紹,把單純的形式操練與表達實際意義的練習和交際功能結合起來。又如通用教材在介紹被動語態時,采用機械的句型轉換練習形式出現,完全脫離了語言的交際功能,而高一新教材則用"Somanycarsarebeingheldup.""Anotherbridgeisbeingbuilt."自然地出現在一段議論交通擁擠的對話中。句型轉換練習,我們不只是停留在讓學生了解這結構的構成形式,而是緊密聯系目前到處可見的城市改造、舊房拆除、道路拓寬、高樓興建等,讓學生展開交際性議論和會話練習。學生用了"Someroadsandstreetsarebeingwidened.""Alotofoldhousesarebeingpulleddown.""Newbuildingsarebeingputupeverywhere."等類似的句子。學生在這種有實際意義的操練中,就不知不覺掌握了一個新的語言結構。

2.加大學生的參與率與實踐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使用新教材,再沿用過去的授課方式,就無法達到《課程標準》所確定的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標。在實踐中,大家創造了許多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操練方法,例如雙人活動(pairwork),小小組活動(groupwork),橫行活動(rowwork),縱行活動(teamwork)等,增加了課堂語言實踐的廣度和密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課堂上應該以真實或半真實的交際性活動為主。例如在教初一第九冊第八課時,我們就可以圍繞Holidays(假日)這個話題,讓學生就各自如何度過假日,暢所欲言。又如在教高一第二冊第十一單元時,我們完全可以圍繞Music這個話題,組織學生展開議論,就音樂的作用和音樂對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事物的影響各抒己見。只要在上下文中沒有影響表達意思,即使有些錯誤,我們也不要打斷學生加以糾正,以保護和鼓勵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改革以往的測試和評價方法。

1)調整筆試的內容和重點,刪除傳統筆試中的語音知識題,將其納入聽力測試中,減少筆試中單純考查語法知識試題的比例,將筆試的重點轉移到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上來,將考查語法結構的試題與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聯系起來。另外,以往的以考查語法結構為主的選擇填空題,題干大多是沒有上下文的一個句子。現在我們盡可能將這類試題以對話形式出現,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系起來。例如:

1."Wouldyouliketoplaytennistomorrow?"

"Yes,iftheweather__________good."

A.willbeB.were

C.woulebeD.is(D)

2."WhatcanwedotohelpHarry?"

"Allwecandoistry___________thatheoughttostudymore."

A.makinghimtorealize

B.makinghimrealizing

C.tomakehimrealize

D.tomakehimtorealize(C)

3."Ithoughtyouweregoingtogetahaircutbeforethedance."

"Iwouldhaveif__________enoughtime."

A.IwouldhavehadB.I''''dhad

C.IhadD.I''''dhave(B)

4."DidTomtellyoutowatertheflowers?"

"Hedid.And____________."

A.soIdidB.sodidI

C.soIdoD.sodoI(A)

2)在筆試的基礎上,增加聽力,比例為8:2或7:3。

增加單獨的口語能力測試,可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至二周隨堂進行,平均每個學生的測試時間3-5分鐘??谠囈话憧砂ǎ?.朗讀。要求學生朗讀一篇短文,語音、語調、句子重音、連讀和停頓基本正確。著重考查學生的朗讀能力。2.會話。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情景進行簡短的對話。會話可在師生間、也可在學生間進行。著重考查學生運用《語言功能表》中的表達法進行簡單交談的能力。在高中,還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話題說一段話,以考查學生連貫表達的能力??谠嚦煽兊脑u定因主觀隨意性較大,不易采用百分制,可采用等第制,設優良、及格、不及格三個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