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00:31: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天主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天主教宗教活動規定

第一條

為保障天主教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社會安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各教區及其所舉辦的神學院、修生班、修女院,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未經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和教區批準,不得建立教務組織和修女院、修生班等,已經建立的應予解散。

第三條

經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認定的主教、神甫及其教務活動受法律保護。未經認定的主教、神甫不予承認,不得以主教、神甫身份從事宗教活動。

查看全文

省天主教宗教活動規定

第一條

為保障天主教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社會安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各教區及其所舉辦的神學院、修生班、修女院,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未經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和教區批準,不得建立教務組織和修女院、修生班等,已經建立的應予解散。

第三條

經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認定的主教、神甫及其教務活動受法律保護。未經認定的主教、神甫不予承認,不得以主教、神甫身份從事宗教活動。

查看全文

天主教傳華史研究論文

2003年10月,中華書局出版了《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史料》一書。這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歷史檔案文件匯編,是研究清代中西關系、西學東漸、清廷宗教政策等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自明清檔案由皇室密藏公諸于世起,學術界便把它與殷墟甲骨和敦煌藏經并譽為20世紀中國的三大文獻發現。明清檔案的價值,隨著利用工作的不斷擴展,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重視。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明清檔案文獻1千多萬件,其中有不少涉及到清代前期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情況。

當時來華的主要是天主教傳教士。他們的東來是在歐洲早期殖民國家極力向海外擴張的背景下發生的,來華的目的是傳播天主教。而中國的強大實力、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又使他們不得不采取“適應策略”,以西方的科學技術作為敲門磚。因此,他們又充當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他們的在華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成為一個研究的熱點。

理論是歷史研究的指導,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有關清代前期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檔案史料編輯出版工作,早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前身故宮博物院文獻館時期就已開始。1930年,故宮博物院出版了《文獻叢編》,其中第15輯、16輯為《天主教流傳中國史料》。1932年,故宮博物院出版了《康熙與羅馬使節關系文書》。1933年至1948年,又先后出版了《清代外交史料》、《清季教案史料》等。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陸續出版的《康熙起居注》、《雍正朝起居注冊》、《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等書中,都包括有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檔案,為研究者利用這些檔案提供了方便。

《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史料》是第一次將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以專題形式編輯出版的大型檔案史料匯編,凝聚著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美國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研究所、北京語言文化中心的專家學者的辛勤勞動。所選檔案全部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漢文檔案,共1230件。其中多數的檔案史料是首次公布。檔案形成的時間,從順治元年(1644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檔案的文種有:皇帝的親筆朱諭和以皇帝名義下發的諭旨、官員的奏折和題本、官衙之間的咨呈文書、官衙內部存抄備查的薄冊、傳教士進獻的禮品清單、傳教士的奏折和甘結等。全書共4冊,分上下兩編。上編3冊,名為《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主要內容為清中前期天主教在華傳播的情況。下編1冊,名為《清中前期西洋傳教士在清宮活動檔案》,全部檔案來源于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主要內容為雍正、乾隆時期西方傳教士以技藝為清廷服務的情況。

本文依據這部新出版的清代檔案,結合其它的中外文史料,就天主教傳華史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查看全文

美國電影宗教文化研討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是社會文化的載體和映像。好萊塢之所以能在世界電影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同美國自身“文化熔爐”的特性是不無關系的。好萊塢拍攝的電影內容豐富多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倫理、道德、藝術、歷史等等,幾乎無一例外地躋身于電影的故事與形式之中,幾乎涵蓋了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電影逐漸成為從不同角度解讀美國社會文化的上佳文本。宗教是美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電影中也少不了對宗教相關內容的關注及呈現。“宗教電影”(religiousfilm)是美國社會宗教文化特征的生動表現。

一、美國社會的宗教現狀及特征

美國是整個西方社會中宗教性最強的國家。美國人認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價值觀行事,并非受經濟和心理因素驅動”①,美國有別于其他工業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民眾對組織性宗教團體的承諾。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絕大多數是在英國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蘭地區。這些基督新教徒(The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陸視為自己的宗教避難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勞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紀末,在洛克的“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思想的影響之下,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們首先打響了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并最終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也由此確立了其作為美國本土主義宗教牢固的基礎性地位。19世紀的兩次移民潮給美國帶來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國社會宗教多元化的局面。這些隨移民而來的“外來宗教”中對美國社會及民眾影響較大的是天主教和猶太教。“二戰”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國中產階級行列,并逐漸融入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中。然而,基于美國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這樣一個強大的事實,天主教徒在美國可謂是命運多舛。早期新教移民中的很多人對于歐洲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和宗教迫害都無比痛恨。因此,他們反抗教會專制,要摒棄天主教繁瑣的宗教儀式并尋求一種能和上帝直接對話的新教模式,并把這種愿望和主張當成了美國這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對本土主義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國家政治生態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在美國自建國以來的四十四任總統之中,除約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擠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是無從談起。但是,隨著近年來不斷涌入美國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數量的增加,美國國內天主教徒的數量也逐漸超過基督新教徒,其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狀況也得到改善。2008年,奧巴馬總統的當選被認為是美國社會在種族觀點問題上的大轉變,傳統宗教觀念也向前邁了一大步,比如現任副總統喬•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與電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會堂并不是美國人接觸宗教、獲取宗教知識的唯一途徑,對于許多美國人來說,不管他們是不是教徒,無論他們信仰哪種宗教,他們知道的“所有關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電影”②。許多早期的電影制作人和基督教教士、牧師等神職人員都認為,基于《圣經》內容的影片能夠將“娛樂”和“宗教信仰”這兩個原本毫無關系的概念相融合。一部拍攝正規、內容嚴肅的宗教題材影片,既能起到教化的作用,還能給人們啟迪。通過電影來“影響人們的人生態度、宗教信仰和行為方式”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以《圣經》故事為藍本的歷史片、愛情片以及探險片大量涌現。影片中的情節和人物成為后來許多人心目中認定的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史實再現,影片中的對白取代《圣經》中的文字成為人們通用的“宗教語言”。基于電影比宗教文本和傳統的傳教更為直觀、易懂的特性,宗教電影逐漸成為教會認可的“極具教化作用的窮人的圣經”;與此同時,電影也成為學者們探究美國社會宗教文化的上佳渠道:電影向人們展示當前的社會價值所在,并告訴人們如何去改變。學者們宣稱,若想知道美國人信仰什么,就去電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盡管對宗教電影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滿,各宗教團體還是會通過電影來傳述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并自行創作了數量可觀的影片。早在1918年,天主教藝術協會(CatholicArtAssociation)就制作了一部表現勞工階層天主教徒的電影《罪人》(TheTransgressors)。20世紀50年代,基督教電影委員會(ProtestantFilmCommission)資助了一個系列短片的拍攝和制作,目的是通過這些短片來提出有關道德及宗教的問題。從票房的角度而言,這些影片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值一提,然而卻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徒們對于自身及其周圍世界的看法,社會文化價值堪稱典范。

三、美國宗教電影的特點

查看全文

黃宗羲上帝觀的研究論文

摘要:黃宗羲繼承了儒家傳統中“天”的觀念,“天”是一個非人格的至善至高之存在,不可以人事事天,任何人格或神格的“天”都是對“天”的降格。而“上帝”則是接近人格或鬼神之存在,已經喪失了至高無上性。所以,黃宗羲不會接受西方“天主”或“上帝”之本質,直斥之為謬言邪說。

關鍵詞:黃宗羲;天;上帝;天主教

一黃宗羲與天主教的接觸

據考證,黃宗羲的幾位好友如魏學濂、瞿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魏學濂受其父魏大中及其東林黨同志影響,對傳教士有好感。而且他還與著名的天主教徒朱宗元共同校正耶穌會士孟儒望所述的《天學略義》,據說魏氏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加入了天主教,否則不會擁有編校耶穌會士著作的資格。[1]南明重臣、大學士瞿式耜(1590—1651)也同傳教士過從甚密,他本身就是天主教徒。[2]瞿式耜是與利瑪竇最親近的中國友人之一——瞿汝夔的侄子。在一定意義上,正是瞿汝夔推動了天主教在華傳教策略的轉變,即建議利瑪竇最好穿儒服而不是和尚服去傳教。并且瞿汝夔還利用他在官場上的關系為利瑪竇宣傳引薦,為利瑪竇進京鋪平了道路。[3]而瞿式耜卻比他這個伯父名氣還大,他先是萬歷進士、崇禎戶科給事中,后為南明吏、兵兩部尚書,臨桂伯、武英殿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他與傳教士素來交好,可能在天啟間受洗入教。[4]而黃宗羲與他交情甚厚,當瞿氏南下出任廣西巡撫,匡扶南明時,黃氏親自送他至金陵湖頭。[5]

除了這些接觸西學的途徑,黃宗羲還同耶穌會士有過直接的交往。據考證,黃宗羲曾與湯若望相識于北京,一番交談,令黃宗羲對湯若望的歷算知識大為折服,大有將湯氏視為自己歷算學啟蒙老師之意。并且湯若望還送了一個日冕給黃氏,黃氏甚是珍愛。[6]

此外,黃宗羲還從梅郎中那里得到一個傳教士轉贈給他的龍尾硯。黃氏將之看成“絕品”,后來不小心遺失,大為痛心,但十年后,又戲劇性地復得,并贈與呂留良。足見黃宗羲對此硯之重視。[7]

查看全文

外國資產階級革命研究論文

摘要: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斗爭以宗教派別之爭的形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而且貫穿始終。從革命前的反封建啟蒙運動,到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對革命進程的影響,直到“光榮革命”也離不開宗教的因素。

關鍵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天主教;國教;清教

恩格斯認為:宗教對于具有世界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來說,是“當時資產階級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是從清教反對國教開始的,宗教之爭成為了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它對革命進程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16世紀30年代,歐洲新教運動興起,羅馬教皇及天主教勢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維護自己政治、經濟和宗教統治的目的,與羅馬教皇決裂⑵。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和決定教義的權力,宗教法庭改為國王法庭,召集宗教會議的權力屬于國王,從而使英國教會成為國王手中的工具。同時,英國教會接受了加爾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等許多傳統,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稱圣公會,即英國國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瑪麗(1553-1558)繼位,她恢復天主教,殘酷迫害新教徒,燒死異端達300多人,被稱為“血腥瑪麗”。

查看全文

外國資產階級革命探究論文

摘要: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斗爭以宗教派別之爭的形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而且貫穿始終。從革命前的反封建啟蒙運動,到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對革命進程的影響,直到“光榮革命”也離不開宗教的因素。

關鍵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天主教;國教;清教

恩格斯認為:宗教對于具有世界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來說,是“當時資產階級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是從清教反對國教開始的,宗教之爭成為了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它對革命進程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16世紀30年代,歐洲新教運動興起,羅馬教皇及天主教勢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維護自己政治、經濟和宗教統治的目的,與羅馬教皇決裂⑵。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和決定教義的權力,宗教法庭改為國王法庭,召集宗教會議的權力屬于國王,從而使英國教會成為國王手中的工具。同時,英國教會接受了加爾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等許多傳統,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稱圣公會,即英國國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瑪麗(1553-1558)繼位,她恢復天主教,殘酷迫害新教徒,燒死異端達300多人,被稱為“血腥瑪麗”。

查看全文

宗教與資產階級革命論文

摘要: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斗爭以宗教派別之爭的形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而且貫穿始終。從革命前的反封建啟蒙運動,到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對革命進程的影響,直到“光榮革命”也離不開宗教的因素。

關鍵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天主教;國教;清教

恩格斯認為:宗教對于具有世界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來說,是“當時資產階級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是從清教反對國教開始的,宗教之爭成為了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它對革命進程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16世紀30年代,歐洲新教運動興起,羅馬教皇及天主教勢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維護自己政治、經濟和宗教統治的目的,與羅馬教皇決裂⑵。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和決定教義的權力,宗教法庭改為國王法庭,召集宗教會議的權力屬于國王,從而使英國教會成為國王手中的工具。同時,英國教會接受了加爾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等許多傳統,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稱圣公會,即英國國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瑪麗(1553-1558)繼位,她恢復天主教,殘酷迫害新教徒,燒死異端達300多人,被稱為“血腥瑪麗”。

查看全文

基督教教堂建筑論文

唐朝以來,基督教曾四次入華,基督教教堂建筑也在中國建筑歷史中占一定地位。

唐初“景教”從波斯傳到中國,為基督教第一次入華,其傳教最初利用了佛法的外衣,此時的景教教堂也采取了佛寺建筑的名稱和樣式。元朝的“也里可溫教”為基督教第二次放華,使中國出現了最早的東正教堂和天主教堂,但它們基本上采取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型制。

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入華,導致了西洋建筑在澳門的大規模出現了“大三巴”教堂(1638年)的建成。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人利瑪竇(字西泰,atthieuRicci,1552-1610)入京,萬歷皇帝準其留居北京。1605年,利瑪竇在宣武門住處建“禮拜堂”。雖然澳門“大三巴”教堂表現了12-15世紀法國哥特教堂的特征,但宣武門“禮拜堂”則由于地處北京仍采取了中國傳統樣式,且沿用一百多年,直至1712年重修后才易為“洋風”(西洋樣式)。

自利瑪竇1605年建宣武門“禮拜堂”到1904年南堂第五次重建,其間基督教教堂建筑在北京300年的演變,可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一、17世紀:初始期——基本為中國傳統樣式

1517年,德國宗教改革運動之后,新教在北歐取得優勢地位,天主教則在南歐進行“革新”,并借助于葡萄牙、西班牙的炮艦向東方擴展宗教勢力。因此,由天主教東進開始了基督教第三次傳入中國。

查看全文

試論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宗教

恩格斯認為:宗教對于具有世界影響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來說,是“當時資產階級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是從清教反對國教開始的,宗教之爭成為了革命的直接導火線,它對革命進程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16世紀30年代,歐洲新教運動興起,羅馬教皇及天主教勢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維護自己政治、經濟和宗教統治的目的,與羅馬教皇決裂⑵。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和決定教義的權力,宗教法庭改為國王法庭,召集宗教會議的權力屬于國王,從而使英國教會成為國王手中的工具。同時,英國教會接受了加爾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等許多傳統,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稱圣公會,即英國國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瑪麗(1553-1558)繼位,她恢復天主教,殘酷迫害新教徒,燒死異端達300多人,被稱為“血腥瑪麗”。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麗莎白(1558-1603)成為女王,并恢復了國教,在“血腥瑪麗”時代逃往歐洲大陸的新教徒紛紛回國。

開始于16世紀30年代的英國宗教改革,在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封建專制統治的不斷加強勢必成為資本主義繼續發展的重要障礙,而此時的英國國教會作為封建專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反對。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