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1 08:30: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山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山藥種植氣候因素

河南省虞城縣位于豫東地區,縣內地形平坦,農業十分發達。虞城縣種植山藥有400多年的歷史,其山藥產量高,質量好,有“一品山藥”的美譽。虞城縣山藥種植戶一般在3月中下旬培育山藥幼苗,4月中旬為山藥幼苗定植培土,經過4、5月的幼苗培育生長后,6月開始長出地上葉子和根蔓,7月中旬山藥的地下根莖開始發育長大,8、9月為山藥的主要發育膨大期,10月中下旬成熟收獲[1-3]。雖然虞城縣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適宜,但不同的氣象條件對山藥的品質和產量影響較大。該文對虞城縣山藥種植的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對當地山藥的科學種植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1虞城縣山藥種植的氣候條件

1.1溫度

山藥種植對氣溫有較高的要求。一般山藥幼苗的生長和發育要求地面氣溫不低于9~10℃,山藥后期生長時的最適宜溫度在22~30℃。虞城縣的多年平均氣溫為14℃,極端最低溫度和極端最高氣溫分別在0、40℃左右,而極端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冬季,對山藥的影響較小。虞城縣春季氣溫回升比較快,地面氣溫也通常超過9℃,因而比較有利于山藥幼苗的培育。4月下旬進行大田定植移栽后,虞城縣當地的氣溫一般在16℃以上,能夠保證山藥生長的溫度條件。從山藥生長的積溫條件來看,虞城縣超過10℃的年平均積溫為5132℃,超過15℃的年均積溫為3670℃,十分適合山藥的生長。注意事項:當氣溫低于15℃時,不利于山藥開花接種。因此,如果在山藥花期遭遇連續低溫,要采取人工干涉,防止開花不利而影響山藥產量[4]。

1.2水分

山藥是一種對水分十分敏感的經濟作物。連續干旱會導致山藥發育減緩,產量降低,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絕收;而降水過多后若不及時排澇,又會導致田間積水,并影響土壤的空氣流通,導致山藥植株抗病蟲害能力差,嚴重影響山藥的品質和產量。從虞城縣的降水條件來看,當地春季一般降水量較少,夏季降水充沛,秋季降水最少,冬季有降雪天氣發生。虞城縣的多年均降水量為726mm。虞城縣的春季正好處于山藥幼苗的生長期,對水分的要求不高,比較有利于山藥的幼苗生長;虞城縣的夏季降水十分充沛,6—8月降水量超過380mm,常有短時強降水出現。因此,要注意田間的排水和疏通,盡量減少田間漬水[5];虞城縣的秋季降水量較少,若遇到夏末的高溫伏旱,應采用田間開溝引水的辦法進行灌溉,防止長時間干旱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查看全文

山藥生產情況的考察報告

焦作,夏時稱“覃懷”,后稱“懷州”,元稱“懷孟路”,明清為“懷慶府”。這里的氣候環境被專家總結為“春不過旱、夏不過熱、秋不過澇、冬不過冷”,特別適合山藥的生長。由于此地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被山河懷抱,得名為“懷”,又稱“三百里懷川”。此處土壤的形成以黃河沖積為主,并吸納了太行山巖溶地貌經雨水沖刷滲透而來的成分,形成了疏松肥沃、與眾不同的黃土地,特別適合山藥、地黃、牛膝等根莖類中藥材的生長。獨一無二的天時、地利,是懷山藥能夠冠絕天下的基本條件。

為全面及時了解全市山藥生產和市場情況,為黨和政府制定農業發展政策,加強對山藥生產發展的監測和預警工作,促進懷藥生產,拉長懷藥產業鏈條,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根據上級領導指示和要求,近期我們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以及相關企業開展了對全市山藥生產情況的快速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山藥種植歷史沿革

我國最早的藥物學經典《神農本草經》,把“覃懷地”(懷川)所產的山藥(《神農本草經》稱為薯蕷、山芋;《名醫別錄》稱為土薯、山薯;《山海經》又稱為薯、署預。)、地黃、牛膝、菊花都列為上品。之后歷代醫藥名家由表入里、去粗存精中進一步發現了四大懷藥的優秀原始本性。焦作地區種植懷山藥已有近30的歷史,因焦作古屬懷慶府管轄,所以史稱“四大懷藥”。據專家考證,四大懷藥是由焦作北部太行山中的野生種馴化而來,在沁陽神農山的老君洼、正北溝、大月溝一帶,至今仍遍布著野生山藥、地黃、菊花、牛膝,仍保留著山藥溝、地黃坡、牛膝川、菊花嶺等自然地名。

“夏商周時已開始在沿山一帶和丹河沿岸村莊由野生變為家種,距今有三四千年的種植歷史”(馬汴梁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四大懷藥養生與臨證妙用》);公元前734年諸侯衛桓公以懷山藥為貢品進獻周王室;公元前6,魯宣公又以懷地黃向周王室進貢;后又將懷牛膝、懷菊花列入貢品。古懷慶府的人民,用其勤勞和智慧把四大懷藥培育成獨有的外觀和質地,再加以精式炮制一脈相傳,把四大懷藥的歷史演繹了近30,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懷藥一直作為貢品鑒獻歷代王朝,被譽為“國藥之寶”。

二、山藥的種類以及食用、醫用價值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特性研究論文

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豐產培育技術探究論文

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一、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二、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栽培技術試析論文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當前栽培的山藥品種主要有2類:一是普通種,通常又叫家山藥,二是大薯又叫田薯。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種有淮之、農大短山藥1號等。

2.2土地選擇

查看全文

山藥飲料生產工藝論文

1.山藥飲料的制備工藝

(1)全漿型。該工藝以生鮮山藥為原料,通過蒸煮熟化、打漿調配而成,具體工藝路線為:山藥→清洗→去皮→(切片)→護色→蒸(煮)→打漿→過濾→調配→精濾→均質→滅菌→脫氣→灌裝→(滅菌→冷卻)→成品。該工藝能保留山藥的營養和香味,穩定性差、易高溫褐變。張馳等以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紅皮山藥為原料,對生產工藝條件等進行探討。飲料的懸浮狀況影響產品的外觀、口感等。觀察結果,淀粉本身即為穩定劑,在其中能起一定的穩定作用。符德學用河北小白嘴山藥為原料研制成全漿型白山藥飲料。

(2)酶解型。山藥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全漿型飲料存在淀粉返生問題、容易造成飲料成品分層、結塊沉淀,影響飲料感官。對山藥淀粉進行酶解,使其轉化為低分子糖類,從而避免了山藥淀粉返生沉淀的問題,從而提高了飲料的穩定性,但也存在山藥風味丟失的缺點。汪倫記等研究了酶解法制山藥飲料的工藝條件。具體工藝是山藥→去皮→護色→蒸煮熟化→打漿→酶解→過濾→調配→精濾→均質→(滅菌)→脫氣→灌裝→滅菌→冷卻→成品。結果表明,經過淀粉酶酶解和不經過酶解處理相比,制成的山藥飲料沉淀明顯減少,但山藥特有的香氣明顯減弱,且外觀色澤發暗。孔瑾等以懷山藥為原料,將懷山藥漿料加熱至80℃保溫10min左右進行糊化,升溫至90~95℃,加入α-淀粉酶進行酶解,完成后煮沸滅酶,通過配料灌裝滅菌制成酶解型懷山藥飲料,具有很好的穩定性。蘭社益等通過使用耐高溫α-淀粉酶水解山藥淀粉和食品增稠劑來解決山藥飲料易發生分層和沉淀的問題,從而提高山藥飲料的穩定性和感官品質。酶解條件為:溫度90℃,酶用量0.005%,酶解時間40分鐘,配以增稠劑,制得穩定性很好的山藥飲料。趙靜等以鮮山藥為主要原料,用耐高溫淀粉酶酶解山藥漿中的淀粉,酶添加量為原料的0.005%、酶解時間40分鐘、酶解溫度為70℃;酶解后離心分離,離心液加入增稠劑,能得到感官較好且幾乎沒有沉淀的飲料。

(3)提取型。焦作大學符德學等利用提取技術研制清汁型懷山藥飲料,該工藝是去除山藥的纖維、淀粉,僅保留粘蛋白、粘多糖和山藥中的可溶性成分。具體做法是:山藥挑選,清洗去皮,切段(粒),護色,粉碎、提取、過濾去渣,離心去淀粉。去除粗纖維和淀粉,可提高飲料的穩定性,利口不黏口。但為保護材料的風味,山藥的用量必然增大,粘蛋白的含量必然升高,蛋白質熱變性問題又凸顯出來,必須配以合適的穩定劑和滅菌溫度、時間,以防蛋白質變性。該技術能保留和濃縮山藥營養精華部分和香味,穩定性好,不需或少加穩定劑,可獲得穩定性好、口感清爽的懷山藥飲料,但存在操作復雜、制作成本高的缺點,適應大規模生產。

(4)復合型山藥飲料。為豐富山藥飲料的風味和營養,也可將山藥與其他原料復配成飲料,一般先把山藥煮熟打漿、其他原料蒸煮取汁,二者混合后再加入穩定劑均質而成,如山藥紅棗復合飲料、山藥枸杞復合飲料、山藥胡蘿卜復合飲料、山藥菠蘿復合飲料、山藥銀耳復合飲料、山藥杏仁復合飲料、山藥、葡萄、梨復合運動飲料等。具體做法是:將新鮮山藥先制成熟山藥漿汁,將其他原料洗凈后分別與水混合熬兩次,濾液與山藥漿汁混合配以穩定劑,通過均質、灌裝、滅菌而成。

(5)發酵軟飲料。將山藥和其他原料熟化后制漿,加入菌種,在一定條件下發酵,再加入穩定劑均質而成,如山藥黑豆發酵飲料。將山藥漿和黑豆漿混合加入嗜熱鏈球菌、嗜酸乳桿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在42℃下發酵5個小時,然后再加輔料進行調配、均質、灌裝、殺菌而成,該飲料具有黑豆及山藥復合香氣,無分層、沉淀,無肉眼可見雜質。山藥與南瓜發酵型飲料是將山藥和南瓜分別去皮護色后煮沸5~8分鐘,用膠體磨制取混合漿液,經糊化后添加0.5%糖化酶在pH4.5時加熱至60℃糖化30分鐘,再加入6%蔗糖和穩定劑混合均質,經滅菌冷卻后再接種雙歧桿菌發酵而成。該飲料色澤乳黃鮮亮,質地均勻穩定,具有特殊宜人的風味。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高產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生物學特性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查看全文

山藥組織培養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組織培養外植體褐化抗氧化劑培養基質

論文摘要:筆者從山藥不同外植體(葉、莖段、零余子)、培養基中添加抗氧化劑和不同培養基質3個方面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山藥不同外植體的褐化程度也不一樣,莖段褐化程度最輕;MS培養基中添加15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抑制外植體的褐化;在山藥組培苗的快繁階段采用液體基質培養方式能顯著降低褐化程度,提高山藥組培苗成活率。

山藥(Chineseyam)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及營養價值,主要食用器官為地下塊莖,為大眾化的滋補食品,通過組織培養技術不僅可進行快速繁殖,而且能使優良品種種性得以保存延續[1,2]。但山藥在組織培養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褐化發應,經常發現山藥組培苗或外植體枯死及其基部培養基顏色黑褐化,這種褐化現象又稱為酚污染,嚴重影響外植體的脫分化和培養物的再分化[3]。因此,為了山藥組織培養工廠化育苗的順利進行,筆者就山藥組織培養過程中的褐化現象及有效控制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材料為寸金薯葉片、莖段、零余子等常用組培外植體為材料[2],山藥品種寸金薯來自福建龍巖大池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