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7 04:53:0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區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增刊與正刊和專刊的區別

一、增刊信息介紹

增刊是報刊逢紀念日或有某種需要時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冊子。根據新聞出版總署規定,每本合法期刊,一年可以出兩期增刊,增刊的主管單位、主辦單位和刊號都是與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完全一致的,不能稱之為非法或違規出版物。大眾期刊的增刊一般用來出版專輯、合集或紀念特刊。學術期刊通常把一些具有相當水準,但又無法在正常周期的刊物上發表的文稿安排在增刊上,因此增刊的學術影響力較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為弱。增刊文章一般不被中國期刊網收錄,而增刊與正刊相比,雖然其不為非法刊物,但在質量上遠遠不如正刊物。因此增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學校,事業單位等評定職稱時不被認可。一般來說,在評定中級以下職稱時,省級期刊的增刊大多不被承認。但國家級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增刊往往會被降級使用,相當于省級期刊或普通學術期刊。增刊:會議利用期刊名譽來吸引投稿。然后期刊又怕這樣的會議文章影響雜志的聲譽,所以取了名叫增刊。『有些增刊上的文章也很牛,如果會議很牛的話』,外文增刊用“ONS”表示。

二、增刊與正刊和專刊的區別

正刊:這個就是文章被正式評審錄用,然后排隊發表的。根正苗紅,當然沒有問題。

專刊:用英文來說就是Specialissue.許多國際上著名的雜志(如IEEETrans)都搞這個。不能說專刊就比正刊差了。專刊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某一個熱點研究話題來一次華山論劍,以便引起重視。在專刊上的,一般都是這個領域做的比較好的。目前,國內的計算機學報和軟件學報都搞這個,效果也不錯,錄取率也就十分之一左右。專刊與正刊的不同是論文發的周期要短一些,主要圍繞某一個專題。由于占出版空間,所以也算是根正苗紅。

1、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規定》(新聞出版總署令,第31號)中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每種期刊每年可以出版兩期增刊。”,

查看全文

期刊國內刊號和國際刊號的區別

一、刊號簡介與區別

國內統一刊號是指我國報刊的代號,是報刊管理部門為了便于報刊統計、管理而按一定規則進行編排的號碼總稱。凡通過新聞出版署和國家科委審批的正式期刊均編入了"國內統一刊號",正式期刊期刊的刊號是由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兩部分組成,"CN"是中國國別代碼,缺少"國內統一刊號"或"內部報刊準印證"都可認為是中國國內的非法期刊,國家不認可,也不準在中國國內發行的。

國內公開發行的期刊允許在國內外發行,有國內刊號,其刊號結構式為:CN報刊登記號/分類號,只有ISSN國際刊號而無國內統一刊號不允許在國內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是指我國報刊的代號,是報刊管理部門為了便于報刊統計、管理而按一定規則進行編排的號碼總稱。

國際刊號ISSN即國際標準期刊號(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簡稱ISSN),是根據國際標準組織1975年制訂之ISO-3297的規定,由設于法國巴黎的國際期刊資料系統中心(InternationalSerialDataSystem-ISDSInternationalCentre)所賦予申請登記的每一種刊物一個具有識別作用且通行國際間的統一編號。

申請CN非常難,ISSN申請只是履行公開發行的一個程序,算是順帶吧。ISSN開頭這是出版的一個規范,CN、ISSN可以印(也是必須)在封面、版權頁或封底上,也可以CN在封面,ISSN在封底。至于用ISBN出雜志那是違規的,當然如果它不說自己是雜志,也沒有期刊的表現形式(比如寫XX年XX期,XX月刊,XX雜志等),而且每本的書號都是新的,這也是無可非議的。

二、查詢方式

查看全文

地勘企業管理區別

1層次化管理

企業管理有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基層管理和操作層管理;或者說有決策層、監督層、執行層和操作層之分,企業中不同的管理層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對員工的管理,我們經常說的就是“管理員工一視同仁”。這句話聽起來似乎頗為公平、公正。企業內的相關制度就是企業的法律,它是企業開展管理工作的工具。為避免人際關系、管理者芻身因素左右企業發展,可以通過制度加以規范,但要注意不同的層次管理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對高層的管理。管理者注重把握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的總體目標、方向,符合國家的政策法規。把目標和任務分解到下屬所分管的領導者身上,由他們組織實施和落實。管理者注重審核:分管領導為完成目標任務所采取的措施的可行性,是否符合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決策;主要是平衡分管領導問為完成各自承擔目標任務所采取措施容易引起分歧的點或面上。因為高層管理者的個人修養、個人素質、專業能力相對較高。能承擔責任,對組織忠誠度也高,很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對他們要充分放權(決策權、處置權)最大限度地給予其施展才能的空間。并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中層的管理。管理者(行政上一般是高層副職)除了給他們明確目標任務外,還要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政治動員,以及工作容易出現偏差的提醒、提示等。管理者注重檢查他們的目標任務完成的進度情況,幫助解決制約完成目標任務,而他們自身很難協調的一些問題,同時給予必要的信任和激勵,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注重一把手能力的發揮,由他們帶動一般人發揮團隊的力量。因為中層管理者相對于高層來說,個人素質、能力相對會低一些,全局觀念淡一些。為了小團體的利益,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所承擔的目標任務,有時甚至會傷害到其他部門或工序的利益,這需要高層管理者來協調,未雨綢繆。對基層的管理。管理者(一般是中層管理者)就要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具體的目標任務,來細分每個技術員、每個機臺班組,每個品種的具體任務(數量、長度)、質量、消耗等指標。明確每個機臺班組每天或短時間的目標,以及完成目標所得到的獎勵。被管理者主要是技術員、班組長。這要求管理者必須具有親和力,能夠及時調節勞動氣氛,增強機臺班組的榮譽感、凝聚力。對于基層管理者來說,他們是兵頭將尾,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需要的除了完成任務得到獎勵滿足生活所需外,還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視、工作能力的認可。他們的思想波動很大。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心勁”。對操作層的管理。管理者(一般是技術員、班組長、工段長)主要是籠絡本班組或工段職工,使他們樂意跟著你干。實干加巧干,不落別的班組后面,得到更大的實惠。其中也不妨使用些“哥們義氣”,勁往一處使。主要是看技術員、班組長的品行是否端正。對操作者來說,他們可以為完成工作任務努力工作,工作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不會過多的關心其他的一些情況,他們關心更多的是自己或本班組完成任務能拿到的工資獎金和激勵情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們的收入在小范圍來說,在一定的水平上不怕少就怕不均。以上所說的四個層次中,每個層次都會有出類拔萃者,他們會得到更多晉升的機會。

2差異化管理

而對同一層次的管理者來說,要根據人才的差異性采取相應的管理辦法。只有只有做到因才施管,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管理績效。人才管理要因才施管,首先要會識別人才。所謂人才,是指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或能力超群,出類拔萃,適合于部門或企業發展的人。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將一個組織內的人才分為四類:開拓型:勤奮向上,吃苦耐勞,適應性強。能擔當,對組織忠誠度高。是可造之人。創新型:博學多識,思維敏捷,有明確目標并為之奮斗的人。富于想象,不安于現狀。對組織忠誠度較低。J頓則留,不順則溜。實用型:在既定條件下,能按照上級目標、步驟努力完成任務的人。循規蹈矩,穩定性強,有較高的忠誠度。平庸型:指的是推推動動,難勝任工作,不敢承擔責任。也難完成任務的人。忠誠度低。對這四種類型人的管理,關鍵是激勵。美國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對激勵問題的研究結論是: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揮不過20%一30%,實施激勵后,其能力則可發揮到8O%一90%。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根據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恰當的、適度的激勵措施是管理成功的關鍵。對于開拓型,管理者應為他們創造機會,給他們施展的舞臺。同時,幫助他們擬定一個體現企業和個人共同發展的規劃。使其看到自己的發展前景。對于創新型,管理者要經常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為其創造發揮特長的良好的條件,使其克服浮躁心理,增強穩定性。做到“用好人、留住人、吸引人”。對于實用型,要發揮其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的優點,進一步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尤其是注重其創造性的發掘。對于平庸型,要學會關心和愛護他們,努力使其項實用型靠攏。他們需要領導重視他們的存在和價值。改善落后的比提高先進的更利于提高整體績效。當然,各級領導著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都要有一種較高的期望和要求。“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給他們創造一定的條件,努力實現較高水平的目標。

3對管理者的要求

現代管理區別于傳統管理的本質在于,人是企業中決定性因素。管理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人能受到激勵為企業做出積極的貢獻,又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體現自己的價值。既能保持良好的進取和競爭意識,又能有成就感。同時一個企業要有自己的文化氛圍,對待工作要有激情、對待同志要有熱情、對克服困難要有勇氣、對解決問題要有韌勁。創造民主、自由、寬松、和諧的企業環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個性自由的企業文化氛圍。用心換心、用愛換愛、用信任換信任、用尊重換尊重,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競爭的浪潮中留住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地勘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多種不同的經營方式,根據專業不同,成立多個不同專業的經營公司和業務部。在制度管理上,除了有統一的管理制度做為企業法律外;還要與時俱進,根據不同的經營領域,制定與之相對應的不同的管理方法。包括人員、設備、財務等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做到,既不違反企業的制度法規,又能動性地開展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查看全文

中法禮儀文化區別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以禮待人,這是所有家長教小孩子的話。法國也是一個講文明重禮貌的國家,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能見到。中國傳統的禮儀是對長輩叩首請安,平輩中拱手作揖或打千問安,現代禮儀則是握手問好。西人則是擁抱親吻,已人人習知。但比較一下中西在公共場合的不同禮儀,仍能見出一些文化傳統的分野。

法國人重視社交禮儀。無論購物辦事,不相識的人,總要先互道您好,笑臉相向,離開時道聲“再見”。開門出地鐵口,前面的人出了門,總要繼續側身用手撐著門讓后面的人出來,后面的又重復同一動作,以方便他人。進電梯出電梯亦如是。如遇女士,男士會側身請女士先進或者先出,這已是公共場所的禮貌習慣。下班換班,下班的人總要一一向同事道聲再見。接班的人也會依次與正在上班的同事先打招呼。筆者有次去盧森堡公園的上議院參觀,親見一男子換班,即先與其他值班同事一一握手,然后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樣的禮儀無疑加強了集體觀念,我以為是值得仿效的。這或許是西方人獨到的禮儀,中國人也有獨到的禮儀,那就是尊老愛幼。無論在地鐵或公共汽車上,如遇有老邁的人或年幼小孩,中國人大多會自然起立讓座。稍留心你就會發現,如是老太太,會欣然接受,并用贊賞的目光看著你。若是老先生,則擺手婉拒。也許是老太太理解成“女士優先”的禮儀。公共汽車上有給老弱病殘的專座,空間多些。你可常看到一些年青法國人坐在那兒,遇有老弱病殘,并不理會,旁若無人。這種場合,中國人一般是看不下去的,因為這不符合中國人的禮儀。家人聚會,中國人習慣是先請老人坐下,方才落座。遇有出行,或請長輩先行,或前呼后擁。敬老尊老,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世代相襲的禮儀。西人在這些方面并不考慮,滿屋子人,各人自擇座位。一家三代人出行,也并沒有長輩在前在后的問題,各人隨性。

查看全文

國家、省級刊物的區別

從嚴格意義上說,期刊雜志并無國家級、省級的區分標準。因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早就聲明:中國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沒有所謂國家級、省級等的等級區分。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通常將某刊物說成是國家級的,某刊物是省級的或市級的。這種劃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一些用處。這種劃分的標準,大致是:

國家級期刊:

一般說來,“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省級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

核心期刊:

查看全文

低調與高調區別

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一、在姿態上要低調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斗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于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機未成熟時,要挺住:人非圣賢,誰都無法甩掉七情六欲,離不開柴米油鹽,即使遁入空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寬大為懷,善哉!善哉!”不離口。所以,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大小遠近,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從而實現理想,成就大事,創建大業。

查看全文

中外會計報告區別原因

中國入世后,作為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其作用和影響范圍越來越大。但我國目前的會計準則及會計報告與國際慣例還有不少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融通,不利于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商業競爭。本文主要從會計觀念、會計環境及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對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會計觀念

1“.實質重于形式”還是“形式重于實質”。“實質”就是經濟實質,“形式”就是法律形式。“實質重于形式”是企業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是僅僅按照他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核算的依據。“形式重于實質”就是企業會計對交易的核算是把法律作為核算的依據。我國采用的是“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而許多的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德等都采用的是“形式重于實質”的原則。它們之間的差異我們用融資租賃的資本化問題予以說明。在我國與英美等國,往往根據融資租賃的經濟實質,要同時確認資產與負債,即采用資本化處理。而在歐洲大陸法德等國家往往考慮的是融資租賃的法律形式,故主張不視為相應的資產和負債予以確認。

2.對經濟業務中不確定風險的態度。在經濟業務往來中,將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不可預見的風險,如地震,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交易企業的不守信等人為因素。正是由于這些風險具有不可預見性,不能直接的對這些風險進行業務處理,因此對這些風險的態度決定了對會計不確定性的處理。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鼓勵冒險的國家,但仍對不確定事項采用的是適度的穩健性的處理;而在歐洲國家對風險的態度過于審慎,表現在會計上,會采取計提大量的準備的方法來對待不確定事項;在中國采用的是輕微的穩健原則。

3.收益確定的概念。收益的確定有“總括收益觀”和“當期收益觀”之分。所謂總括收益觀就是認為收益主要包括業主交易事項外的資產變化,如果用公式可以表示為:全面收益=期末資產-期初凈資產-與業主之間的交易項目。而當期收益觀則主張以當期的經營成果來確認收益。同時,前者不能把非常損益和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作為對業主權益的直接調整;而后者可以把非常損益和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對權益進行直接的調整。

二、會計環境

查看全文

旅游宣傳材料翻譯英漢區別

對外宣傳在促進我國旅游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外宣資料的撰寫和翻譯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下面將從英漢篇章的對比和英美讀者的期望度入手,探討旅游外宣資料的翻譯策略。

一、旅游外宣資料及目前英譯本存在的問題

旅游外宣資料覆蓋面較廣,主要包括旅游景點中的英文解說詞,旅游產品中的英文說明書,中英文廣告和企事業單位介紹以及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的英文介紹(紀錄片、畫報、雜志和報紙),[2]這些英譯資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點介紹的翻譯尤為重要,以下將以此為重點進行探討。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外宣資料不同于文學作品,它具有強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譯的意圖就是要讓國外旅游者讀懂看懂,從中獲取相關的自然地理、文化風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國的旅游資料,英語旅游宣傳材料大多行文簡明實用、語言直觀、詞語樸實,因此翻譯中文材料時應注意內外有別,注重譯文的實用性和特殊性。其次旅游資料還具有感召功能,即通過對旅游景點的細致描寫,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使讀者產生“為之神往”的感覺。但較之國外的旅游手冊,我國的宣傳資料喜歡借景抒情、表達對仗工整、行文整齊、節奏鏗鏘、充滿了詩情畫意,翻譯時如一味講究英漢的“等值”,將會給外來游客“云霧之中”,不知所云的感覺,正如Pinkham(2000)所發現的,中式英語在中國的各類問題中極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詞語(冗余的修飾詞、同意復指)和異常的句子結構(名詞泛濫型、邏輯混亂型等),使宣傳的預期功能難以實現。由于英美讀者對旅游英譯本的期待與本國讀者不同,漢英篇章上也存在極大差異,目前旅游外宣資料的英譯本還存在諸多問題,有的譯文甚至錯誤百出,損害了中國的對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資料翻譯中的英漢對比

(一)英漢用詞對比

中英旅游宣傳資料中的用詞不同主要受兩種思維方式和審美標準的影響,中國人重整體,偏重綜合性思維,英美人重個體,偏重分析性思維,這使得中國人在用詞造句上崇尚和諧對稱,給人一種視覺美和聽覺美,如現代詞語中有大量的四字詞語,它們在語音上平仄相間,在語義上相同、相對或相反,[3]這一點在旅游宣傳資料中尤為突出——多運用抽象、夸張、華麗的詞藻,對仗工整的詩句、對聯或典故等來描述景觀,渲染氣氛,如“旖旎秀美”、“撲朔迷離”等等。但對于西方人而言,他們更偏向于簡潔、清楚而平實的語言,以便于讀者能獲取更多信息,少用空洞不實、過分華麗的形容詞及復雜的句型。[4]以下例子分別取自于中國和美國的旅游宣傳資料:例1:泰山拔起于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云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九游網)例2:CentralAmericaboastsofvolcanoes,rainforestsandbeaches.Andvariousmountainrangesaresurroundingfertilevalleywheremostofthepopulationlives.Theuniquehospitalityofitspeople,thegorgeousnatureoftheentireisthmusandthemystiqueofseveraldifferentcultureswillinspireyoursenses(.WebsiteofEnjoytheCentralAmerica)由此可見,中文的旅游資料更重視感召的功能,善用同義形容詞的排比來增加景觀的美感,用主觀詞語加深印象,但有時在浮華辭藻的堆砌下又顯得華而不實,讓人期望值過高,相比之下,英文的宣傳更看重信息功能,即便用到修飾詞,也是常用的,文字簡單平實,易于理解。因而翻譯中文宣傳資料時,不能逐字逐句,一一對等,如果照搬中文模式,會在景色細節上給人華而不實之感,引起讀者的反感和懷疑。

查看全文

論文前言與摘要的區別

很多初寫論文的作者對論文中的“摘要”和“前言”部分搞不清楚,覺得兩者差別不大,其實不然。

摘要是一篇文章最簡短的小結,寫在一篇學術論文或論文的開頭,講述論文的目的及其主要結論。前言則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篇文章的開始部分,吸引讀者進一步閱讀,讓讀者了解其余部分的內容。論文摘要是全文的精華,是對一項科學研究工作或技術實踐的總結,對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結果的概括。

摘要的特點:

①目的

節約時間和金錢。閱讀學術期刊的人通常會進行大量專業閱讀,因此想要充分利用時間。摘要可以告訴他們是否值得繼續閱讀60頁論文的其余內容。

②格式

查看全文

請示與報告的寫作區別

在公文處理時,經常能夠看到請示與報告不分的現象,其實請示與報告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文種。

一、請示與報告的含義和異同

關于“請示”與“報告”的含義,《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都有明確的規定: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報告,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請示與報告都屬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的功用,但也有其明顯的不同:

1.內容要求不同。請示的內容要求一文一事;報告的內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數事。

2.側重點不同。請示屬于請示性公文,側重于提出司題和請求指示、批準;報告屬于陳述性公文,側重于匯報工作,陳述意見或者建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