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諾酮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16:06: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喹諾酮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索喹諾酮新型合成抗菌藥的應用前景
摘要:喹諾酮類藥物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新型的合成抗菌藥。本文闡述了40多年來喹諾酮類藥物的發展歷史,并參考國內文獻報道,介紹了該類藥物在臨床的合理應用及主要的一些注意事項。此類藥物正以其獨特的高效殺菌能力和低毒副作用,逐步確立了它們在抗菌領域的主導地位。
關鍵詞:喹諾酮;發展;合理;應用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抗菌力強、口服吸收好,組織濃度高、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不良反應少等特點,已成為臨床細菌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
1962年,美國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發現的第一個含有4-喹諾酮母核的藥物——萘啶酸,以其與其他抗菌藥物不同的作用特點,開辟了抗菌藥物研究和使用的新途徑。40多年來,國內外對喹諾酮類藥物的結構不斷進行修飾,并對其含氟集團加以變革,陸續開發出多種新藥物投入臨床使用。該類藥物的抗菌譜逐漸拓寬,從單一抗革蘭陰性菌的窄菌譜,發展到抗革蘭陽性菌、厭氧菌、分支桿菌、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的廣譜抗菌藥。
一、諾酮類藥物的發展
1.1第一代藥物為萘啶酸、吡哌酸,20世紀60年代上市應用,僅對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藥代動力學及安全性不理想,已屬淘汰藥物。
藥學干預對喹諾酮藥物的影響
喹諾酮類藥物屬于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之一,具有價格低廉、毒副作用小、殺菌種類多、殺菌效果強等優勢,且在使用前不需進行皮試,安全性較高,目前,已被廣泛大量用于臨床治療,但臨床發現,過度大量使用該藥物易使患者產生耐藥性,從而使抗菌效果下降。為保證抗菌效果,有必要實施干預措施[1~2]。我院對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患者采取藥學干預。
1資料與方式
1.1基本資料: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來本院就診的88例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32.69±3.14)歲。對照組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32.74±3.20)歲。對比兩組年齡同性別,發現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1.2方式:對照組不采取藥學干預,單純由臨床醫師制定用藥方案并指導患者用藥;實驗組實施藥學干預,具體為:①醫院的相關部門應制定喹諾酮類藥物使用(例如使用療程、劑量、范圍等)的規章制度,并組織相關人員針對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要求進行討論,提升藥師和醫師的重視程度。②臨床藥師應了解醫院關于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情況,隨機抽取臨床資料以及處方情況,結合調查結果分析判斷藥物的使用合理性并對其進行統計,并將其發給醫院相關部門和臨床醫師,使其意識到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重要性。③臨床藥師應主動和臨床醫師溝通交流,對醫師開出的處方進行審核,對不恰當的地方進行標注,并結合實際情況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和科學性。1.3評估指標:分析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處方用藥率、不合理用藥率、耐藥率及醫師對藥物使用要求的知曉率。1.4統計學方法:數據均借助SPSS19.0統計學軟件加以處理,計數資料借助(%)表示,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處方用藥率、不合理用藥率、耐藥率分別為11.36%、6.82%、22.73%,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醫師對藥物使用要求的知曉率為93.18%,明顯超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藥學干預對喹諾酮臨床應用分析
喹諾酮類藥物為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臨床應用頻率較高,使用范圍較大,故而藥物濫用、不合理應用的問題時有發生。藥物合理應用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能夠發揮重要影響,故而加強喹諾酮類藥物干預價值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治療的124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其納入干預組與參照組。基于數據比較的結果,分析藥學干預方式的應用價值,現總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治療的124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其納入干預組與參照組(n=62)。參照組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在23-76歲,平均(35.06±4.51)歲。干預組患者中男31例,女31例,年齡在22-76歲,平均(35.11±4.45)歲。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區別,可以實施分組討論(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參照組未實施藥學干預,干預組實施藥學干預,具體方式為:①根據《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明確喹諾酮類藥物應用相關準則等,明確藥物應用的療程、應用范圍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各類不良反應等[1]。②構建醫院內部藥房與各科室協調工作機制,嚴格審核處方,且為患者實施耐心的用藥指導[2]。基于患者的診斷結果、病情變化情況以及藥物服用情況等進行分析,統計處方應用情況。③展開健康教育活動:構建用藥咨詢平臺,由專人實施藥物應用知識的講解、問題的解答等,且可以展開用藥知識講座,也可以推薦微信公眾平臺的方式,提升患者對藥物知識的掌握程度。1.3評價標準。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及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顯效即為患者癥狀消失,好轉即為患者癥狀改善,無效即為患者癥狀無改善或者加重(癥狀改善率=顯效率+好轉率)[3]。1.4統計學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實施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應用卡方予以檢驗,差異性比較應用P值予以評價,P<0.05則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參照組與干預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對比。參照組不合理用藥13例,干預組不合理用藥2例。相較于參照組患者,干預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相對較低,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2.2參照組與干預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對比。干預組患者癥狀改善率為96.77%,參照組患者癥狀改善率為83.87%,組間數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作用論文
摘要:喹諾酮類藥物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新型的合成抗菌藥。本文闡述了40多年來喹諾酮類藥物的發展歷史,并參考國內文獻報道,介紹了該類藥物在臨床的合理應用及主要的一些注意事項。此類藥物正以其獨特的高效殺菌能力和低毒副作用,逐步確立了它們在抗菌領域的主導地位。
關鍵詞:喹諾酮;發展;合理;應用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具有抗菌譜廣、抗菌力強、口服吸收好,組織濃度高、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不良反應少等特點,已成為臨床細菌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
1962年,美國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發現的第一個含有4-喹諾酮母核的藥物——萘啶酸,以其與其他抗菌藥物不同的作用特點,開辟了抗菌藥物研究和使用的新途徑。40多年來,國內外對喹諾酮類藥物的結構不斷進行修飾,并對其含氟集團加以變革,陸續開發出多種新藥物投入臨床使用。該類藥物的抗菌譜逐漸拓寬,從單一抗革蘭陰性菌的窄菌譜,發展到抗革蘭陽性菌、厭氧菌、分支桿菌、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的廣譜抗菌藥。
一、諾酮類藥物的發展
1.1第一代藥物為萘啶酸、吡哌酸,20世紀60年代上市應用,僅對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尿路感染,藥代動力學及安全性不理想,已屬淘汰藥物。
藥學干預藥物合理應用價值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藥學干預對于提高喹諾酮類藥物合理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210張喹諾酮處方研究,其中進行藥學干預前119張,藥學干預后91張,分析干預前后處方不合格率、藥物使用頻率及藥物利用指數.結果經過藥學干預后,喹諾酮類藥物處方不合格率、藥物使用頻率及藥物利用指數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結論藥學干預可促進喹諾酮類藥物合理應用,提高藥物利用率。
【關鍵詞】喹諾酮;藥學干預;臨床合理用藥
喹諾酮類藥物以細菌DNA為靶點,通過抑制DNA回旋酶造成細菌DNA不可逆損害從而達到抑菌效果[1]。該種藥物與多種抗菌藥物交叉耐藥,因此臨床獲得廣泛使用。雖然喹諾酮類藥物抑菌效果理想但具有較多潛在風險,比如耐藥性、肝臟損傷等,在臨床應用中加入藥學干預可提高藥物利用率,規范藥物使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210張喹諾酮處方研究,其中進行藥學干預前119張,藥學干預后91張。1.2方法。藥學干預前喹諾酮處方使用主要參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藥學干預后按照喹諾酮類藥物應用標準,對藥物使用情況開展調查并點評處方,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充分落實藥學干預措施,具體應用內容如下:(1)用藥指導。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嚴格規定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方法。制定藥學方案是需要充分考慮醫院具體情況,結合人藥物用途、特點等確保應用具有合理性、規范應及可行性。(2)藥物使用情況調查。采取隨機方法統計我院處方藥使用情況,包括類別、科室以及總處方用量等,并篩選出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用藥情況,然后進行點評。(3)處方點評。選擇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應用地典型案例進行分析,點評時需要根據患者診斷結果、病情狀態以及使用情況,然后分析藥物安全性等。(4)用藥培訓。定期開展藥學講座,向醫務人員介紹喹諾酮類藥物適應癥、藥物特點、注意事項等,強調與不合理用藥藥師的交流,提高醫務人員重視度。(5)可持續改進。沒有調查分析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情況,藥學相關人員按照不合理使用情況持續性改善,從根本上杜絕藥物不合理應用。1.3觀察項目。分析用藥不合理性包括禁忌癥、超適應癥用藥、藥物用法用量不當等,記錄用藥頻率,頻率越高說明使用越廣泛;藥物指數中≤1表示用藥合理。1.4數據分析。數據之間比較采取統計軟件SPSS22.0,(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分析,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分析,組間數據比較后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藥廠市場調研報告
一、公司概貌
京新藥業(002020)位于浙江省新昌縣境內,與浙江醫藥(600216)新昌藥廠、新和成(002001)同處一地。20世紀90年代后期,京新藥業以“環丙沙星”起家,經過7、8年時間的發展,京新藥業已經成為國內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物生產的龍頭企業。公司在國內確立喹諾酮藥物領先地位過程中,積累了喹諾酮原料藥生產工藝和規模的絕對優勢,形成了高效的制劑藥醫院營銷網絡。目前,京新藥業在新昌有兩個生產廠區:一為老廠區生產原料藥,二為位于青山工業區的京新藥業現代化制劑生產基地、研發基地及員工生活區,青山廠區總占地約400畝,目前已經完成生活區和部分制劑車間建設。而即將在毗鄰新昌的上虞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設立新的原料藥生產基地,一期為400噸左氧氟沙星原料藥項目。
二、公司特點
京新藥業最大的特色是“小而精、小而強”。這一點與華海藥業(600521)非常相似。公司的發展歷史只有十年左右,但已經在國內、國際市場確立了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物原料藥生產領先企業的地位。這一點與海正藥業(600267)、華海藥業在他汀類、普利類原料藥上的全球地位是相當的:海正以其在生物發酵技術上多年積累之創新能力,突破他汀類專利藥物的工藝路線的保護,從而享受到近幾年他汀類專利藥通用名化的碩果;而華海在普利類原料藥合成路線和工藝上的積累同樣是其成功的最大原因。他汀類、普利類屬于心腦血管藥物,是世界第一大用藥種類,而京新的主攻方向為世界第二大用藥種類抗感染藥物中發展最快的子品種――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發展至今,京新取得了世界喹諾酮原料藥生產的絕對領先地位,2002年京新環丙沙星原料藥生產量占全國57.7%,左氧氟沙星原料藥占全國44.36%。
京新喹諾酮原料藥的工藝路線,完全避開了專利藥物的路線保護范圍,具備了相關藥物通用名化后大舉占領市場的能力。2003年年末,德國拜耳的環丙沙星專利到期(環丙沙星2000年世界銷售額為16.48億美元,排暢銷藥物第22位),國際市場上正處于環丙沙星的通用名化階段,京新目前正在積極進行鹽酸環丙沙星FDA認證的技術改造,而COS的DMF注冊已經完成,真等待EDQM審批,我們預期一年之后,京新環丙沙星原料藥在規范市場將出現突破。
最值得期待的是:左氧氟沙星原料藥方面,印度沒有生產歷史。規范市場目前的原料藥供應仍然是來自當地廠商,2002年左氧成為世界喹諾酮類藥物銷售額第一。我們認為,隨著2006年左氧氟沙星專利到期,京新上虞400噸左氧原料藥項目的建成、京新FDA、COS認證的完成,“左氧”將使京新介入規范市場該專利藥物通用名化的早期階段,成為京新藥業發展歷史上的戰略機會點,恰如“辛伐他汀”之于海正藥業,“依那普利”之于華海藥業。
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效果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擇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治療的40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在使用該類藥物前后是否實施臨床藥學干預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00例。對照組男患者1040例,女患者960例;年齡為18.3~75.6歲,平均年齡為(48.7±5.7)歲。觀察組男患者1010例,女患者990例;年齡為19.4~78.4歲,平均年齡為(47.8±4.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患者以實際病情為依據,常規遵循醫囑,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實施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使用藥物前、后均實施藥學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處方評價與干預方式。本研究依照WHO最近制定的“關于不合理用藥原因與干預研究”思想體系,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創建科學化藥學干預與處方評估法則,相關流程為:結合本研究專家小組制定的評價標準,對于已經制定的處方實施回顧性分析,對于實際工作環節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對實際問題加以整理分析,找出發生原因,結合具體化分析結果,制定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并將制定好的措施在全院范圍內普及。定期召開會議,向院內醫護人員宣傳合理用藥的必要性,并對干預措施進行定期化評估,對具體措施加以改進。強化藥學監督,對于不合理用藥情況實施持續性改進政策,對患者使用藥物后的實際狀態進行觀察,若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2)系統化處方評價標準。在院內創建專家小組,其中包含呼吸科、感染科、重癥監護科、外科等專家,專家小組成員進行指導,結合藥物資料及衛生部制定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當前院內喹諾酮類藥物制定出統一、合理化評價標準[2]。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①統計兩組藥物使用頻率和藥物利用指數。藥物使用頻率=總劑量/每日劑量,數值越高,證實臨床對于這種藥物的選擇性越強,藥物使用越為廣泛。藥物利用指數=藥物使用頻率/用藥時長,當該值在1以上時表明存在藥物濫用現象,接近1時表明用藥合理。②比較兩組處方合理性評價,包括禁忌證用藥和超適應證用藥。③比較兩組用藥不合理情況,包括嚴重問題:禁忌證用藥,超適應證用藥,錯誤用藥;中度問題:未及時給予安全性高藥物,使用藥效可疑或未經證實藥物;一般問題:未按照規定劑量用藥。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軃±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藥物使用頻率和利用指數比較。兩組患者使用藥物按照頻率高低依次為洛美沙星片、左氧氟沙星片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觀察組藥物利用指數>1的有5種藥品,對照組有7種,觀察組各類藥物利用指數均低于對照組,見表1。2.2兩組患者處方合理性比較。觀察組患者無喹諾酮藥物禁忌證用藥情況,觀察組諾氟沙星片、加替沙星注射液、洛美沙星片和加替沙星片的超適應證用藥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2)。2.3兩組患者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藥物不合理使用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3)。
3討論
喹諾酮類藥物被稱之為吡啶酮酸或吡酮酸類藥物,主要以細菌的DNA為作用靶位,抑制DNA旋轉酶。喹諾酮類藥物和絕大部分抗菌藥物不存在交叉耐藥性,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在控制感染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但這種藥物依在潛在威脅,例如肝臟受損、耐藥性等,尤其是最近幾年喹諾酮耐藥性呈現出了較為顯著的增長趨勢。有文獻證實,和其他同門類藥物相比,環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較高[3]。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較為輕微,通常患者可耐受,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和胃腸道反應為常見不良反應,皮損、關節腫脹等現象較為少見。經過口服產生不良反應極低,靜滴第三代高濃度喹諾酮類藥物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對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實施治療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合理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擇取合適給藥途徑,嚴格控制給藥速度和濃度,預防不合理用藥,可促進患者疾病轉歸。當前,臨床上已經發現喹諾酮類耐藥細菌[4],這與藥物濫用有關,所以按照標準化規范使用抗菌藥物很重要。藥學干預可提高藥物利用合理性,表現為臨床藥師能夠對院內醫護人員實施合理化用藥宣教,全面提升其用藥安全意識[5];專家小組指導與藥物管理規范和監督管理對于喹諾酮使用起到了良性約束效果[6]。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不動桿菌的耐藥性,為治療提供依據。方法查閱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微生物室有關不動桿菌感染的臨床資料與數據,采用WHONET5軟件統計分析。結果不動桿菌對青霉素類藥物、三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超過84%,對第四代頭孢菌素中頭孢吡肟耐藥率為43%,對氟喹諾酮表現出極高的耐藥性。但對阿米卡星比較敏感,敏感率為62.5%。結論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不動桿菌逐漸增加,且耐藥菌株亦有增加趨勢,對輕、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議首選氨基甙類。
【關鍵詞】呼吸道感染;耐藥分析
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呼吸道感染菌群在不斷變遷,耐藥性亦日益嚴重。近年來,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AhC)導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日趨增多,引起的院內感染及爆發流行在國外屢有報道,且病死率很高。為合理選用抗生素,減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死率,并最大限度降低AC的耐藥性,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們對本院64株不動桿菌進行了藥敏測定和分折。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64株鮑曼不動桿菌均由我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胸外科泌外科住院患者痰檢標本分離所得,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齡50~89歲。
1.213種藥敏紙片復方新諾明(SXT)、頭孢噻肟(CTX)、環丙沙星(CIP)、慶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MK)、亞胺培南(泰能IPM)、頭孢他啶(CAZ)、氨曲南(AZT)、哌拉西林(PIP)、四環素(TET)、頭孢吡肟(FEP)、頭孢哌酮/克拉維酸(CSF)、頭孢曲松(CRO)。
藥學干預對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藥學干預對臨床合理應用喹諾酮類藥物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的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其藥物使用前后是否進行藥學干預分為兩組,每組均為100例,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用藥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耐藥情況、喹諾酮類藥物不合理使用率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藥學干預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喹諾酮藥物的不合理應用率分別為5.0%和28.0%,用藥后的治愈率分別為91.0%和74.0%,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0%和14.0%,耐藥率分別為16.0%和40.0%,藥學干預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應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給予積極的藥學干預有利于降低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藥效,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藥學干預;喹諾酮類藥物;效果
喹諾酮類藥物是臨床上使用率較高的一類抗生素,其主要通過抑制細菌的基因復制與表達來對細菌的生長進行抑制或者破壞,進而實現抗菌的目的[1]。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的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藥學干預的應用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的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藥物使用前后是否進行藥學干預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的年齡在18歲到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3±3.4)歲。干預組患者中,男5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齡在19歲到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3.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抗結核藥物研究分析論文
抗結核藥物是結核病化學治療(簡稱化療)的基礎,而結核病的化學治療是人類控制結核病的主要手段。結核病化療的出現使結核病的控制有了劃時代的改變,全球結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論文。最早出現的有效抗結核藥物當數鏈霉素(SM)。它發現于20世紀40年代,當時單用SM治療肺結核2~3個月后就可使臨床癥狀和X線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暫獲痰菌陰轉。對氨水楊酸(PAS)被應用于臨床后發現,SM加PAS的治療效果優于單一用藥,而且可以防止結核分支桿菌產生耐藥性[1]。發明異煙肼(INH)后,有人單用INH和聯用INH+PAS或SM進行對比治療試驗,再一次證明了聯合用藥的優勢[2]。于是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著名的結核病“標準”化療方案,即SM+INH+PAS,療程18個月~2年,并可根據藥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將PAS替換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脲(TB1),俗稱“老三化”[3]。70年代隨著利福平(RFP)在臨床上的應用以及對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認識,在經過大量的實驗后,短程化療成為結核病治療的最大熱點,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4,5]。當人類邁入2000年的今天,抗結核藥物的研究已經獲得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諾酮這兩大類藥物,尤以后者更為突出。
一、利福霉素類
在結核病的化療史上,利福霉素類藥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躍。隨著RFP的發現,世界各國出現了研制本類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繼產生了數個具有抗結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殺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類藥物中最經典的抗結核藥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對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是低的(<0.06μg/ml),而對RFP耐藥菌株的MIC明顯增高(0.25~16.0μg/ml)。此結果顯示RFP與RBU存在交叉耐藥;這么寬的MIC范圍,又提示RFP耐藥菌株對RBU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比例高達31%。在MIC<0.5μg/ml的結核分支桿菌株,或許可把RBU考慮為中度敏感[6]。RBU的親脂性、透過細胞壁和干擾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RFP,使之能夠集中分布在巨噬細胞內而具有較強的活性。
RBU也有其不足之處。如RBU的早期殺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與其血漿濃度低有關。有研究結果表明,RBU口服劑量300mg4h后的峰值濃度僅為0.49μg/ml,比同劑量RFP的峰值約低10倍。究其原因,可能與RBU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清蛋白結合率均低有關,前者只有12%~20%,后者僅為RFP的25%。
臨床上已將RBU試用于不同類型的結核病人。香港胸腔協會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同時耐INH、SM和RFP的結核病患者中,RBU和RFP的效果幾乎相等[8]。但已有研究表明,RBU對鳥分支桿菌復合群有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