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15:03: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垃圾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垃圾

垃圾收運論文:當代農村垃圾的收運透析

本文作者:陳群楊麗麗伍琳瑛張培進王素梅工作單位: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垃圾圍村”問題嚴重,農村財政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垃圾收集大多處于“三無”狀態(無管理部門、無經費投入、無保潔隊伍),一些地方“垃圾靠風刮”、“垃圾圍村”現象普遍存在。全省約0.8萬t•d-1的農村生活垃圾沒得到有效收集,其亂丟亂放占用了道路或農田土地,或是使得河流、池塘清水變污水;約1.8萬t•d-1的農村生活垃圾只得到簡易處理,大部分僅集中堆放在距離村、鎮不遠的簡易堆放場。農村生活垃圾的隨意堆放、亂扔和簡易填埋,造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擴散,惡化了農村環境[5]。財政投入不足使得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運營資金嚴重不足,尤其是鄉鎮一級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這對于收運設施建設一直處于落后水平的鄉鎮顯然無法提高其收運系統的建設水平。收運體系缺乏系統規劃和統一標準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站的建設缺乏系統規劃,導致新建轉運站選址困難,而周邊居民對新建轉運站的強烈反對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轉運站的新建。現有轉運站的建設標準各異,差異很大,部分地區嚴格按照《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17—2009)進行建設,而多數地區由于各種原因并未嚴格按照該標準進行建設,導致噪聲與惡臭問題突出,影響周邊居民日常生活。為指導和規范全省各地轉運站的建設與運營管理,廣東省編制了《廣東省生活垃圾收運設施建設技術指引》。此外,很多農村地區并未配置規范的計量系統,致使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得不到較為精確的計量,僅能根據運輸車輛載重來估算垃圾量。轉運站配套不足,建設標準低全省約1000多個鎮街,共有約3400座轉運站,其中約1700座帶壓縮設備,其余的僅為平臺式轉運站,不帶壓縮設備。農村生活垃圾運輸方式較為落后,人力運輸仍是多數農村主要的站前收運方式;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工具不配套且數量不足,尚有許多村沒有垃圾收集點,鎮沒有符合標準的轉運站和運輸車,沒有保潔隊伍收集垃圾,以至農村生活垃圾大量積存。收運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部分地區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推行市場化運作,然而由于市場化運作的不規范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如部分農村生活垃圾運輸工作由私人單位低價承包,由于受利益驅逐,這些不具備相應資質的私人單位往往將垃圾直接偷排,這就很大程度上促使“垃圾圍村”現象的產生,影響了農村環境。無害化處理場建設滯后,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截至2011年底,全省正在運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56座,總處理規模4.83萬t•d-1,其中,填埋場36座,處理規模3.10萬t•d-1;焚燒廠20座,處理規模1.73萬t•d-1,市(縣)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約為75%。由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不足,全省大多地區,尤其是粵東西北地區,仍采用簡易處理方式,其處理效果差,對周邊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相比于城市,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受關注程度相對較低[6]。廣東省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沒有明確的縣(市)、鎮、村管理機構,責任不明確。多數鎮、村沒有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缺少專職管理人員。目前,政府對生活垃圾的管理范圍一般為建成區,而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并未納入公共服務體系中。此外,縣(市)、鎮、村對保潔工作大多認識不足,對保潔隊伍管理不夠重視,然而隨著城鎮化的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保潔范圍和要求相應提高,保潔力量缺口將繼續增大,這將嚴重制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收運處理系統建設規劃未先行,設施建設不到位由于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建設屬于厭惡性市政設施,居民對此類設施的建設普遍持反對意見。因此,必須規劃先行,編制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專項規劃,對設施的布局和建設進行統籌考慮、系統規劃;在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嚴格要求按照國家現行的規范標準進行建設。只有規劃先行和規范建設,才能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水平,進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收運處理系統不完善在收運系統上,全省各地重視的往往是城市生活垃圾,農村生活垃圾往往未納入其管理體系,這就導致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系統未能系統建立起來。在處理系統上,截至2011年底,全省正在運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56座,總處理規模4.83萬t•d-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滯后,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而在設施建設上未能做到區域共享和城鄉統籌。資金投入不足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原因。一是財政投入不足,省財政沒有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2012年起,僅在全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縣)財政垃圾處理專項資金,重點補貼本級垃圾處理工作,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補貼較少;二是投資方式單一,各地垃圾處理工作經費主要靠財政支付,來源單一。多數縣(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沒有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對社會資金參與設施建設和運營缺乏引導;三是收費困難,垃圾處理資金另一個重要來源是收取垃圾處理費,但大多數縣(市)城區仍未開征垃圾處理費,特別是農村,基本不收費,全省67個縣(市)城區,只有29個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開征率僅為43.28%,且收繳率普遍不高。

對策與建議

結合廣東省生活垃圾治理的實際和存在的問題,廣東省提出了“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從2009年開始,廣東省開始探索建立統籌城鄉、以城帶鄉的城鄉生活垃圾治理方式。2011年,選擇了鶴山、從化、增城、乳源、興寧和新興6個縣(市)作為第一批縣域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試點,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清運,將無害化處理場的服務范圍輻射到周邊農村,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覆蓋面達72.5%以上,基本形成“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該模式是以從化、增城、乳源、興寧、鶴山和新興6個縣(市)為試點,歸納總結出的一套符合廣東省實際、行之有效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基本做法為:(1)戶收集。一是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動員群眾做好房前屋后的垃圾清理工作;二是聘請保潔人員負責村道等公共場所的保潔工作;三是因地制宜地采用住戶自行收集、村民輪流收集、保潔員上門收集等方式,定點、定人、定責解決垃圾收集的問題。(2)村集中。每個自然村建設1個以上垃圾收集池,每個行政村配置1臺拖拉機等機動車,將自然村的垃圾集中到行政村,并運送到鎮轉運站,解決垃圾集中的問題。(3)鎮轉運。每個建制鎮建設1個以上壓縮轉運站,并按片區配置的原則,合理配備垃圾壓縮車等機動車,將行政村的垃圾運到縣處理場,解決垃圾轉運的問題。(4)縣處理。建設縣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全省每個縣建設1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解決垃圾無害化處理問題。結合廣東省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現狀和“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對廣東省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理工作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政府主導,完善機制在一個有效的垃圾收運處理系統中,政府通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7],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是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核心,因此,需明確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的各級責任主體,建立起“省、市、縣、鎮、村”5級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市、縣、鎮三級政府和村委會為“縣處理”、“鎮轉運”、“村集中”、“戶收集”的責任主體,通過層層簽訂城鄉生活垃圾治理責任狀,將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在具體管理上,要打破城鄉分割二元體制,將政府生活垃圾管理職能向農村延伸,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生活垃圾管理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遵循“市組織、生活垃圾主管部門指導督促、鎮村實施”的推進機制,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各鎮(街)對轄區城鄉生活垃圾日常管理負總責。此外,還應制定環境衛生工作制度,實施制度化、常態化的環境衛生作業制度,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規劃先行,完善布局各縣(市)要組織編制各自行政轄區范圍內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規劃,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以縣(市)和連片鄉鎮組團式建設的無害化處理場為節點,不斷擴大服務輻射范圍,連片治理、區域共享,實現縣(市)域收運處理全覆蓋。通過設施規劃,統籌安排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的規模、布局和用地,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應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并在經批準生效后及時向社會公開。設施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并預留足夠的建設用地和防護距離,禁止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加強宣傳,全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大理支持,需要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來共同參與和管理。因此,需要把優化整合各方面資源,發揮各方面優勢和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作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利用農村宣傳陣地,大力宣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意義,使之家喻戶曉;其次,充分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通過電視、報紙和廣播等新聞傳媒開設專欄的形式,分步驟向廣大群眾宣傳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通過宣傳教育,使得群眾對垃圾轉運站和終端處理設施的認可度與支持度提高,進而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選址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多方籌措,保障資金資金是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的首要保障,各地需要采取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保證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經費投入。建議由省財政設立專項補助資金,按照“省以獎代補、地級市固定補貼、縣和鎮保底”的原則,以獎代補支持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地充分發揮設施建設的主體作用,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動員知名企業或人員捐助,引導廣大群眾“出錢、出力”和采取BOT或TOT投資模式等方式,爭取各方面資金投入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用地保證,審批“綠道”優先供應,確保設施建設的用地,把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作為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重點,優先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確保設施建設用地的供應。優先審批,提高設施建設效率,加大組織協調力度,依法簡化項目前期審批程序,采取開辟綠色通道或集中審批等形式優先審批,提高設施建設效率。

查看全文

規范垃圾車輛進麥園垃圾處理場通知

為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和迎接即將到來的七城會,突出城市的亮點與風采,展現魅力,為市民和各方來客呈現一個嶄新、美觀、大氣的市容風貌,全面科學的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現就生活垃圾運輸車輛進入麥園垃圾場提出相關要求如下:

一、所有垃圾清運車輛應當密閉運輸,防止垃圾泄漏。司機應對車輛定時進行清洗和維護,保持車容車貌的整潔。所有清運車輛不得在楓林大道通行。

二、進出庫區車輛必須過磅,過磅時應勻速通過。嚴禁剎磅、吸磅。過磅時應做到一車一落桿,前車計量時,后車不得壓在磅體上,否則重新計量。

三、無牌照車輛不予計量,同時禁止進入庫區。

四、車輛進入庫區傾倒垃圾時,必須遵守填埋作業規范。司機應服從庫區工作人員的調度。

五、取票時間為上午磅單13:00前領取,下午19:30前領取,錯過時段不再領票。

查看全文

鄉村垃圾處置方案

為了加強我縣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市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咸政辦發〔2011〕9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提高廣大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長效機制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多方聯動、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的思路,大力推廣“村收集、鎮、社區運輸、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模式,健全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生活垃圾處置管理工作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發展的軌道。

二、工作目標

到2011年底,“村收集、鎮、社區運輸、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規范化處置模式全面推廣,“一村一站、一鎮、社區一車、一縣一場(其中,城關鎮、赤道社區的農村生活垃圾全部運往縣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集中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歸集處置設施全部建成并規范運行,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規范處置”,農村環境衛生狀況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環境意識明顯提升。

三、重點工作

查看全文

垃圾信息立法論文

一、控制垃圾信息的立法模式

總體上說,目前國際社會主要通過兩種方法解決垃圾信息的實踐及其后果,一是根據垃圾信息“未經請求”的特點,要求信息傳播者設立定出選擇或定人選擇模式獲得信息接收者的同意。二是通過阻止信息傳播者使用試圖隱藏其身份和偽裝其郵件內容的性質,打擊垃圾信息傳播者的欺騙性行為。前者試圖保障接收者的選擇權,后者試圖規制發送者的違法行為。

根據定出選擇模式,垃圾信息傳播者可以向任何個人或組織發送信息,直到信息接收者要求他們停止發送為止。由于定出選擇模式實際上使大量發送垃圾信息的行為合法化了,并把發起通信的權利給了發送者,故深受發送者和產品直銷商的追捧和歡迎。美國的反垃圾郵件法(CANSPAMACT2003)采取的就是這種模式。即,要求發送者在發送未經用戶請求的信息時,提供準確的郵件地址或有效的實際通信地址和有效在線裝置,使接收者有機會及時拒絕發送者繼續給他們發送未經請求的信息。新加坡垃圾信息控制法(SPAMControlAct2007)附件2規定,商業信息發送者必須提供有效的回復地址,以便用戶可以通過回復傳達自己撤銷請求的意思表示。

理論上講,如果垃圾信息傳播者能夠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提供簡單、易行、有效的定出選擇裝置并尊重信息接收者的意愿,垃圾信息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遺憾的是,現實中,網絡用戶的個人定出選擇要求很少得到尊重。此外。發送者為了逃避懲罰,經常變換身份和地址,使收件人的定出選擇要求無法送達,也給法律執行設置了巨大障礙。由此可見,如果垃圾信息發送者有意采取規避對策,定出選擇模式的社會效益就會大打折扣。

根據定人選擇模式,信息發送者在未征得信息接收者同意之前無權向其發送信息,發送者首先必須通過其他途徑吸引潛在用戶主動發出請求。在這種模式下,只有當潛在接收者認為某信息可能對其有用時才會請求發送,即使收到的信息與其期望的相差太遠,他們還可通過定出選擇模式取消其請求。因此,為了有效發揮定入選擇模式的社會功能,必須同時規定定人選擇與定出選擇模式。歐盟2002,年頒布實施的“隱私和電子通訊指令”,充分體現了定人選擇模式。該指令要求信息傳播者在向個人傳播電子商業廣告前必須獲得消費者的同意,禁止發送偽裝或隱藏發送者身份的商業信息,要求所有商業信息都包含有效的回復地址;該法允許企業向與其有貿易關系的客戶發送未經請求的信息,但在發送信息的同時,要給客戶提供拒絕此類信息的機會。

與定出選擇模式相比,定人選擇模式更受通訊用戶尤其是電子郵件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商的青睞。一方面,由于信息接收者在接受信息之前有機會了解信息的性質和內容,并請求發送對其有益的信息,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其郵箱里的垃圾信息,而垃圾郵件的減少相應地減輕了網絡服務提供商過濾或阻擋垃圾信息的負擔,從而降低了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管理費用和經營成本。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使信息發送者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和買賣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變得沒有必要而且浪費,這從另一角度保護了個人隱私權。然而,無論采取哪種模式,立法之前都有必要對垃圾信息的性質和認定標準進行界定。

查看全文

城市垃圾綠化論文

城市垃圾的大量出現,是困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難題,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又因處理不當,就會造成潛在的危害。如污染空氣、污染地下水等。

據媒體報道: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目前經分揀、焚燒、制肥等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只占生活垃圾的百分之三十多,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實行衛生填埋或向市外任意傾倒。現在我們以石家莊市2001年的統計數字為例:210萬常住人口,日產生活垃圾2310噸左右,并且生活垃圾還以每年百分之九左右的速度增長。由此可推算出石家莊市平均每天可達200多輛車次的清運任務。建造綠色垃圾山早已具備條件。現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垃圾圍城現象也相當嚴重,雖然每年都要進行幾次大規模的清除整治,但新的垃圾又會大量出現,早已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一大頑癥。

據2002年經濟日報報道:“今年天津市將用4年多時間把城區改造所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堆山,并且要在上面覆土,然后進行整體造景綠化---------”。但在這里我所要談的是生活垃圾也可以采用堆山的方法進行綠化處理。

一、采用堆山的好處

把各類垃圾向高空發展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資源,而且其有害物質很難向外或向下滲漏。尤其是我們北方地區,因常年降水量偏少,一般情況下整個山體是比較干燥的,即使下雨天,垃圾山的陰濕部分主要在山體的覆土層,不會濕透幾十米以上的垃圾,因此,也就不會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

二、綠色垃圾山的設計

查看全文

鄉村垃圾運轉指導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政府引導,以村為主,村民自治”的總原則,以人居環境為工作重點,加大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整治力度和農村垃圾收集體系建設,努力形成生產發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農村新面貌。

二、工作目標

重點解決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問題,主要治理道路、河道的歷史垃圾,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集桶(池),中轉站和垃圾清運設施建設,健全完善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實現鄉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好蕉溪人民的幸福家園”。

三、收集模式

1、全面推行農村垃圾“桶裝分類、上戶收集、村民自治”的處理模式,每個村設置垃圾分類固定收集點,要求農戶除政府統一配置的垃圾桶外,再自備2個垃圾桶,實行分類投放,分類處理,可回收利用的廢品送回收點,有毒有害不可利用垃圾進大桶,可無害化處理的砂石、煤查、剩飯菜、果皮、廢菜葉、柴灰等農戶自行處理。

查看全文

處理生活垃圾制度

一、總則

1.1為了引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發展,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防治環境污染,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技術政策。

1.2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簡稱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1.3本技術政策適用于垃圾從收集、運輸,到處置全過程的管理和技術選擇應用,指導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立項、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引導相關產業的發展。

1.4應在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指導下,制訂與垃圾處理相關的專業規劃,合理確定垃圾處理設施布局和規模。有條件的地區,鼓勵進行區域性設施規劃和垃圾集中處理。

1.5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加強對垃圾產生的全過程管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對已經產生的垃圾,要積極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環境。

查看全文

垃圾廣告綜治方案

為認真貫徹辦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圍剿戶外垃圾廣告行動的實施方案》和市委王書記關于城市管理工作“一新一亮”的要求,在“兩大戰役、六大工程、十項整治”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為突出“創建辦會”工作主題,根據市領導7月6日在城市管理工作協調會議上的要求,為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對戶外垃圾廣告進行整治工作,特擬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貫徹踐行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圍繞城市管理“一新一亮”工作要求,以“創建辦會”為契機,強力開展垃圾廣告整治工作,堅持“廣泛發動、群策群力、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源頭打擊端窩點、現場抓堵嚴執法、清理覆蓋見本色”等措施,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打贏圍剿垃圾廣告攻堅戰。

二、目標任務

通過組織專項整治行動和實施長效管理,采取標本兼治的辦法,規范“小廣告”張貼。杜絕非法信息,使垃圾廣告現象在全區范圍內得到有效遏制直至消除,達到凈化市容環境,提高城市現代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品位,進一步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的目標,為迎接第七屆城市運動會在我市召開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營造整潔、優美、有序的市容環境。

三、組織機構

查看全文

垃圾處理調查小結

調查了本市垃圾堆放、清運和處理的情況。這里我把調查的材料分兩項說明。最近我走訪了市環衛處。

一、從垃圾的危害來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

市每人每天要生產一公斤多的生活垃圾,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僅就生活垃圾來說。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公斤的生活垃圾要處理。從整個市來看,每天將有八十萬公斤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占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蒼蠅、昆蟲及鼠類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并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第一,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本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為主,煤灰占垃圾總量的四分之三,市場及廚房有機廢物約15%20%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葉塵土等,總量是無機垃圾施肥,并且還混有一定數量的玻璃、塑料、壞金屬等雜質,難于燃燒銷毀。第二,用這種含有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碴化。據調查,施用這種肥料碴化的土地,已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五點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點五,問題很嚴重。再說我市郊區在落實分田到戶后,肥源立足自給,含雜質成分的垃圾,愈來愈不受歡迎。第三,過去處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垃圾埋在地下會破壞地下水,填埋后的場地也派不了大用場。何況在遠郊和市區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洼地大都用完,尋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還有本市雖以做出保護環境衛生的一些規定,但由于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還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好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二、如何處理好垃圾

城市建設需要綜和處理,第一。服務設施需要配套成龍,垃圾處理應當在綜合處理之中。本市設有環衛處,市領導親自過問,對垃圾處理,也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市里已建有五十噸無害化處理工廠,不久還將建立二百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工廠;還有本市研制的垃圾滲浸糞便的顆粒有機肥料,肥料好,成本低。本市已把垃圾資源化納入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

處理垃圾前景廣闊,第二。但目前還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桿、采根、黃葉等除掉,不要帶進城市,蔬菜公司則應該做好蔬菜保管工作,避免蔬菜黃爛,減少垃圾量。收購舊貨處要適當提高廢紙、塑料片、玻璃等物品的收購價格,這樣可以減少人們丟棄這些東西的數量。

查看全文

城市垃圾調查論文

眾所周知,垃圾污染城市環境,損害城市形象,是國內及至國際上的一大難題,而治理垃圾又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看似簡單,其實涉及的問題錯綜復雜。作為一名從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員,近年來,我先后到過*、寧波兩城市學習考察,圍繞兩城市如何治理城市垃圾,為什么能使城市保持如此干凈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就學習借鑒*、寧波經驗,盡快提高我市環境衛生作出了一些思考。

一、*治理城市垃圾的基本做法

改革開放以來,*市經濟迅速發展,進入九十年代城市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城市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從96年以后加大了城市環境建設和管理的力度,狠抓城市垃圾的治理,對垃圾的管理和掃保、收集、除運作業方式進行了改革,對垃圾的處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有效成果,使城市環境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促進了城市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其基本做法是:

(一)建立系統的城市垃圾行政管理體系

首先,理順管理關系,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三級管理體制。城市環境衛生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體制。市城市建設局是市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垃圾實行統一管理,具體負責城市垃圾管理的規劃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檢查等管理工作,負責城市垃圾處理的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所屬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全市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區城市建設局是同級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轄區內的垃圾管理,所屬區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轄區內的垃圾收運作業及管理。街道辦事處在區政府領導下和區環境衛生管理處指導下,負責轄區內垃圾的管理和部分收集作業工作,開展對市民的宣傳教育工作。

其二,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完備的垃圾管理法規體系。城市垃圾管理涉及到每一個單位和每一個人,且具有動態性、反復性的特點,需要時刻不間斷地進行管理,難度很大。*市通過法制手段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使城市垃圾管理有法可依。從1993年起,*相繼制定和出臺了《*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市市容管理條例》、《*市城市廢棄物排放管理規定》、《*市城市毒菌廢棄物管理規定》、《*市生活廢棄物袋裝化收集管理規定》、《*市環境衛生質量檢查評比標準》等幾十部法規,由于法制建設得到加強,有效地約束了市民的行為,強化了市民的環境意識。同時也規范了政府的行政行為,使垃圾管理走上了法治軌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