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03:29: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灰斑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玉米灰斑病問題調研報告

根據我國玉米灰斑病發生愈來愈嚴重的趨勢,受華中農業大學、州農科院玉米專家的邀請,于年8月23日至8月28日及今年的8月下旬對州的等我省二高山玉米主產區的玉米灰斑病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情況令人十分震驚和擔憂:

一、灰斑病已經成為我省二高山地區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有愈演愈烈、迅速蔓延的趨勢。

在州,我們調查了大田,參觀了中國玉米體系建設首席專家張世煌教授在鶴峰燕子、市三岔布置的兩個灰斑病觀測點,從中了解到:從我省市場上流通或審定的品種中抽取60個品種進行灰斑病的鑒定觀測,絕大多數品種不抗灰斑病,相當多的品種高感灰斑病,僅有少數幾個品種對灰斑病表現一定的抗病性和耐病性。在農戶種植的大田中,部分品種大面積發病達到大幅度減產的7級,有的品種大面積發病達到毀滅性的最高病級9級。在州農科院引種試驗地看到,絕大部分品種尤其是相當部分北方品種均不抗灰斑。

在建始縣海拔1100米的二高山,灰斑病已經入境,大田調查中發現個別品種已經發展到5-7級;在宜昌縣海拔900米的下堡坪,灰斑病比年更為普遍,個別品種發病已達9級;在十堰和房縣的二高山地區,灰斑病已經普遍存在,個別品種發病已達9級。

在五峰長樂坪的調查情況不容樂觀:從玉米試驗地觀察,灰斑病在年的個別試驗品種上開始發現,最近兩年呈急劇上升趨勢,病級指數從年的1級發展到2009年的9級;對在我縣種子管理局登記備案的38個品種進行灰斑病調查,現已發現有19個品種不抗灰斑病,有幾個品種屬高感灰斑病。在我縣主推的品種“三北2號”已在多個觀察點發現不抗灰斑(同時有青枯病發生)。

由以上調查可以得出結論:灰斑病已經成為我省二高山地區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有愈演愈烈、迅速蔓延的趨勢。

查看全文

大豆根腐病防治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豆;根腐病;灰斑病;發生;防治

論文摘要介紹大豆根腐病及灰斑病的危害癥狀,針對影響兩種病害的發病因素,提出防治方法。

1大豆根腐病

1.1為害癥狀

根腐病主要發生于幼苗期,成株期較抗病。病株的根及莖基部形成褐色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略凹陷,繼而發展成環繞主莖的大斑塊,甚至為害側根。病菌主要侵害皮層,很少進入維管束組織。病株后期根部變黑褐色,表皮腐爛,側根少或壞死。病株矮黃,下部葉片提早脫落,除少數苗期嚴重發病外,病株一般不枯死,但莢少、粒小,影響產量。

1.2影響發病因素

查看全文

大豆灰斑病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豆;根腐病;灰斑病;發生;防治

論文摘要介紹大豆根腐病及灰斑病的危害癥狀,針對影響兩種病害的發病因素,提出防治方法。

1大豆根腐病

1.1為害癥狀

根腐病主要發生于幼苗期,成株期較抗病。病株的根及莖基部形成褐色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略凹陷,繼而發展成環繞主莖的大斑塊,甚至為害側根。病菌主要侵害皮層,很少進入維管束組織。病株后期根部變黑褐色,表皮腐爛,側根少或壞死。病株矮黃,下部葉片提早脫落,除少數苗期嚴重發病外,病株一般不枯死,但莢少、粒小,影響產量。

1.2影響發病因素

查看全文

玉米關鍵病蟲害發源以及預防

近年來,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縮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紋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蟲等多種病蟲害普遍發生,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與品質。要做好玉米生產,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蟲害。根據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消長規律,現將其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發生在葉鞘和苞葉上,病斑多由中下部葉片發生,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葉片迅速干枯,影響灌漿,減產可達15%~30%。玉米粗縮病是由傳毒介體昆蟲灰飛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遲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葉期,為易感粗縮病敏感生育期,與灰飛虱成蟲發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發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葉卷曲、萎蔫,嚴重時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及莖稈上,最初為淡黃色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當地一年發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發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其他病蟲害還有玉米繡病、玉米紋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蟲等。

2防治技術

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種植抗(耐)病品種和健身栽培為基礎,采用生態控制、物理誘殺防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查看全文

探究玉米病蟲害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介紹了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針對不同生育時期提出防治技術,以期為玉米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發生特點防治技術

近年來,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縮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紋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蟲等多種病蟲害普遍發生,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與品質。要做好玉米生產,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蟲害。根據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消長規律,現將其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一、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發生在葉鞘和苞葉上,病斑多由中下部葉片發生,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葉片迅速干枯,影響灌漿,減產可達15%~30%[1]。玉米粗縮病是由傳毒介體昆蟲灰飛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遲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葉期,為易感粗縮病敏感生育期,與灰飛虱成蟲發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發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葉卷曲、萎蔫,嚴重時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及莖稈上,最初為淡黃色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當地一年發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發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2]。其他病蟲害還有玉米繡病、玉米紋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蟲等。

二、防治技術

查看全文

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探索

摘要:總結了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癥狀、發病規律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玉米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癥狀;發病規律;防治方法

玉米病蟲害種類眾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青枯病和絲黑穗病等;主要蟲害有玉米螟、蚜蟲、紅蜘蛛、地下害蟲等。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總結了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癥狀、發病規律及其防治方法,以期為提高玉米產量提供參考。

1主要病害

1.1玉米大斑病

(1)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波及葉鞘和包葉。田間發病始于下部葉片,逐漸向上發展。發病初期為水漬狀青灰色小點,后沿葉脈向兩邊發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深褐色的梭形或紡錘形的大斑。濕度大時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產生黑灰色霉狀物,致病部縱裂或枯黃萎蔫;果穗、包葉染病,病斑不規則[1]。

查看全文

大豆病害防治研究論文

1大豆孢囊線蟲病

大豆孢囊病,俗稱“火龍秧子”。

主要癥狀:在大豆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苗期發病,子葉及真葉變黃,發育遲緩。成株期發病,植株矮小,葉片變黃,嚴重地塊大面積枯黃,葉柄及莖頂部也呈淡黃色,花遲,結莢小而少,發病嚴重的葉片干枯、脫落,全株枯死。

孢囊線蟲的發生與危害:孢囊線蟲是由線蟲侵染大豆根部引起,根部被線蟲寄生后根系不發達,側根減少,須根增多,根瘤顯著減少或沒有根瘤并在根系上著生許多白色或黃白色突起的小顆粒,大小約0.5毫米,即孢囊,內藏的卵、胚胎卵和少數幼蟲以孢囊在土壤里和寄主根茬內土壤中越冬,還以含線蟲的土混雜于種子內或附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發病侵染來源。越冬線蟲在大豆開花前后侵入大豆根內,7月間形成第二代進行再傳染,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葉片由下向上黃化,生育停滯,結莢減少甚至不結莢,使大豆產量顯著降低,嚴重時可造成大豆在生長前期即干枯死亡,或全株枯死。

傳播途徑:孢囊線蟲主要通過田間耕作,農作物殘枝、糞肥及風雨、農機具和帶菌種子傳播,越冬孢囊對低溫、干旱抵抗能力強,在土中可存活10年之久。孢囊線蟲病的發生與土壤環境、土壤內線蟲數量有關。土壤溫度高、土壤濕度適中、通氣良好以及砂質土壤及偏堿土壤有利于線蟲的生長發育與繁殖,則發病重。

防治方法

查看全文

蔬菜病害癥狀診治

準確迅速地診斷蔬菜病害,是蔬菜病害綜合防治的關鍵技術,也是菜農和蔬菜從業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在正確診斷蔬菜病害種類的前提下,才能采用適時對路的防治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1蔬菜病害的癥狀

診斷的基礎是病害的癥狀,即病征和病狀。病征是指病原物的群體或器官著生在寄主病部表面所構成的特征特性表現,它直接暴露了病原物在質上的特點。病狀是指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相互作用結果的外部表現,即生長發育的異常狀態,這種外部表現各有其特異性和穩定性。

1.1病狀

1.1.1變色由于病組織細胞內的葉綠素形成受阻或被破壞,以及其他色素形成過多而使植株失去正常的綠色,統稱為變色。變色可細分為花葉、黃化、褪綠、白化等。

1.1.2斑點病株局部組織和細胞受到破壞而死亡,表現出形狀和顏色不一的病斑,稱為斑點或局部壞死。斑點按形狀可分為圓斑、角斑、網斑、條斑、輪紋斑、云紋斑、虎斑等;按顏色可分為褐斑、黑斑、灰斑、赤斑、紫斑、白斑等。斑點有的病健分界明晰,有的病健部界限不明、邊緣模糊不清。斑點周圍有的出現黃暈,有的無黃暈。斑點可發生于根、莖、葉、葉柄、葉鞘、果或種子等各部位,造成葉枯、莖枯、枝枯、落葉、落果等。有的斑點后期會局部或全部脫落,形成“穿孔”。

查看全文

水稻種子處理工作意見

近年來,我市水稻多年不見的干尖線蟲病在田間已有發生,并有蔓延趨勢,水稻惡苗病也有加重態勢。多年的實踐證明,藥劑浸種是防治水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細菌性條斑病等病害的最有效途徑,同時也可減輕早期遷入秧田的灰飛虱數量,減輕水稻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的發生。因此,各地要大力宣傳好當前水稻藥劑浸種技術,從而達到一次浸種防治多種病蟲的目的。

一、防治對象

主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兼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條紋葉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等病害。

二、種子處理的藥種及方法

1、藥種:今年應大力推廣用氰烯菌酯、殺螟丹再加吡蚜酮三元復配進行浸種,從而達到控制多種病蟲的目的。

2、種子處理方法

查看全文

花卉灰霉病發病狀況以及預防

花卉灰霉病是花卉生產中常見的病害之一,在多種花卉的生長季節經常發生,尤其在冬春棚室內的花卉生長期間,病菌可以侵染植株地上任何部分。如果栽培管理粗放,更有利于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嚴重時可引起大量落花、落葉,影響開花,降低觀賞價值,對花卉品質和產量造成很大危害。

1寄主及其為害癥狀

灰霉病可為害50種以上的草本、木本花卉,如:麗格海棠、仙客來、瓜葉菊、蝴蝶蘭、一品紅、牡丹、翠菊、山茶、菊花、秋海棠、大麗花、天竺葵、唐菖蒲等。灰霉病為害花卉葉片、花、花梗、葉柄以及嫩莖,也為害果實。受害葉片往往在葉緣或葉尖處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并不斷向葉片中心擴展,濕度大時造成褐色腐爛,其上長滿灰色霉狀物;濕度低時,因花卉種類不同,病部呈褐色、淺褐色、枯黃色等干枯狀。花瓣上癥狀也因花卉種類不同,可出現褐色、淺褐色、白色等水漬狀斑塊,繼而腐爛。嫩莖或含水量高的莖上出現褐色斑塊,溫濕度合適,病斑擴展很快,病部腐爛,枝、莖折斷或倒伏,病部以上部分萎蔫、枯萎死亡,發病嚴重時整株死亡。在高溫條件下,病部長出灰色霉狀物是灰霉病在各種花卉上的共同特征,也是該病的重要癥狀。

2病原菌及發生特點

病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Pers.),屬半知菌灰葡萄孢屬真菌,病部出現的灰苞粉狀物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著在病殘體上,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該菌發育溫度最高32℃,最低4℃,適宜溫度18~23℃,相對濕度要求保持90%以上。

病部所產生的大量分生孢子是再侵染的主要病源,溫暖、潮濕是灰霉病流行的主要條件。成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灌溉水、棚室滴水和農事操作等傳播。病菌對花器及葉片致病力較強,主要通過植株傷口侵染,也可由開敗的花器、壞死組織和表皮直接侵染引起發病。空氣濕度大時,病害發展迅速;空氣干燥,發展緩慢,灰霉少;花盆放置過密、通風不良的溫室中發生嚴重;氮肥過多、植株組織嫩弱,發病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