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縮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3:36: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粗縮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玉米粗縮病綜防策略論文

摘要: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情況與危害癥狀,分析了粗縮病發生的原因,提出了播種及出苗后的預防措施和發病后應采取的治療措施。

關鍵詞:玉米粗縮??;癥狀;發病原因;綜合防治

玉米粗縮病俗稱“萬年青”或“坐坡”,最早于1929年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燕麥上被發現。該病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飛虱傳播危害。帶病毒的灰飛虱吸食玉米后,病毒就傳播到玉米植株內。病毒在玉米植株內發生繁殖,繁殖一定數量后植株開始表現癥狀。一旦發生,無法治療,導致產量損失嚴重。

一、玉米粗縮病發病癥狀診斷

(1)心葉比較。玉米粗縮病發病初期,在心葉基部的中脈兩側出現透明的虛線斑點,后逐漸擴展到整個葉片。

(2)葉背、葉鞘等部位比較。病株的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不平感。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發源以及預防

我國是玉米生產的大國,常年種植面積約2.0×107km2,總產達7.5×107t,玉米產量達23.31t/hm2。由于病害的發生,對玉米造成極大的危害,特別是玉米粗縮病。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病害,意大利、法國、瑞典、以色列和阿根廷等許多國家都有發生。20世紀50年代,我國新疆南部、甘肅西部曾嚴重發生,70年代在河北省流行,90年代以來,在華北、西北和東北的部分地區,危害逐年加重,特別是玉米的繁種、制種田,局部地區爆發成災,甚至出現絕產。因此,盡快控制解決玉米粗縮病的危害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MRDV)所引起的一種病毒病,經灰飛虱以持久性方式傳播,發生比較普遍,嚴重的田塊發病率可達45%以上,成為制約玉米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應引起高度重視。

1危害癥狀

玉米粗縮病俗稱“萬年青”或“坐坡”,感染病株的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葉片寬短僵直,葉色濃綠,節間粗短,植株矮化,頂葉簇生如君子蘭,輕病株雄穗發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絲少,結實少。重病株不結實,減產嚴重。

2影響發病的因素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論文

1發病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葉即可顯癥。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葉色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九至十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1/2,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2發病因素

一是毒源量。第1代灰飛虱是玉米粗縮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飛虱帶毒率及其發生數量與玉米粗縮病發生輕重呈顯著正相關。在生產中,田間、田埂雜草多,生產管理粗放的玉米田發生較重。二是播期。不同播期玉米的發病程度差異顯著。播期決定了第1代灰飛虱成蟲遷飛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玉米植株6葉前)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長,病害越嚴重。本地區5月中旬播種的玉米,苗期與第1代灰飛虱成蟲高峰期相吻合,病株率和發病程度明顯高于其他類型,因此應推遲播期,避開灰飛虱遷飛高峰期。三是品種。不同品種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近年來的調查情況看,鄭單系列品種田間病株率平均為6%,發病率為10%左右,平均減產5%~10%;而掖單系列抗性很差,發病率為50%以上,減產達7成以上,因此在生產上應選擇鄭單系列等抗病品系。四是氣候條件。氣候是影響玉米粗縮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秋冬季氣溫偏高,春季干旱的年份,灰飛虱越冬死亡率低,增大了灰飛虱的發生基數與帶毒率,有利于玉米粗縮病的發生。五是耕作制度。由于不同茬口和播種方式會影響玉米的播期,間接地影響到玉米粗縮病發生的輕重。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發現,耕作制度簡單的發病輕,耕作制度相對復雜的發病較重。

3綜合防治措施

3.1加強監測與預報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論文

1發病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6片葉即可顯癥。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葉色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九至十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1/2,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

2發病因素

一是毒源量。第1代灰飛虱是玉米粗縮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灰飛虱帶毒率及其發生數量與玉米粗縮病發生輕重呈顯著正相關。在生產中,田間、田埂雜草多,生產管理粗放的玉米田發生較重。二是播期。不同播期玉米的發病程度差異顯著。播期決定了第1代灰飛虱成蟲遷飛高峰期和玉米敏感期(玉米植株6葉前)的吻合程度,吻合期越長,病害越嚴重。本地區5月中旬播種的玉米,苗期與第1代灰飛虱成蟲高峰期相吻合,病株率和發病程度明顯高于其他類型,因此應推遲播期,避開灰飛虱遷飛高峰期。三是品種。不同品種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近年來的調查情況看,鄭單系列品種田間病株率平均為6%,發病率為10%左右,平均減產5%~10%;而掖單系列抗性很差,發病率為50%以上,減產達7成以上,因此在生產上應選擇鄭單系列等抗病品系。四是氣候條件。氣候是影響玉米粗縮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秋冬季氣溫偏高,春季干旱的年份,灰飛虱越冬死亡率低,增大了灰飛虱的發生基數與帶毒率,有利于玉米粗縮病的發生。五是耕作制度。由于不同茬口和播種方式會影響玉米的播期,間接地影響到玉米粗縮病發生的輕重。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發現,耕作制度簡單的發病輕,耕作制度相對復雜的發病較重。

3綜合防治措施

3.1加強監測與預報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粗縮??;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毒的一種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縮病毒很難根治。防治上應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采取治蟲控病,切斷毒源傳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帶毒傳播引起的一種病毒病,是目前威脅我市玉米生產最嚴重的病害。2004年以來,玉米粗縮病連年偏重發生,發病田塊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麥茬玉米)田大發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毀田重新種植,對我市玉米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1發生規律及特點

玉米粗縮病毒在大麥、小麥和看麥娘、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越冬,而灰飛虱主要在麥苗、雜草等根際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縮病毒隨灰飛虱一起輾轉傳播危害。灰飛虱在帶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獲毒,病毒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經10d以上循回期即可傳毒,病害潛伏期一般15~20d,若氣溫高則潛伏期縮短。玉米五葉期前易感病,十葉期后抗病性增強。玉米出苗至五葉期若與灰飛虱轉移遷飛高峰期相遇,發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種,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飛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遷移高峰期,灰飛虱大量轉移至玉米苗上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嚴重。

2危害特征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發生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毒的一種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縮病毒很難根治。防治上應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采取治蟲控病,切斷毒源傳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關鍵詞:玉米粗縮??;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帶毒傳播引起的一種病毒病,是目前威脅我市玉米生產最嚴重的病害。2004年以來,玉米粗縮病連年偏重發生,發病田塊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麥茬玉米)田大發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毀田重新種植,對我市玉米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1發生規律及特點

玉米粗縮病毒在大麥、小麥和看麥娘、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越冬,而灰飛虱主要在麥苗、雜草等根際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縮病毒隨灰飛虱一起輾轉傳播危害?;绎w虱在帶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獲毒,病毒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經10d以上循回期即可傳毒,病害潛伏期一般15~20d,若氣溫高則潛伏期縮短。玉米五葉期前易感病,十葉期后抗病性增強。玉米出苗至五葉期若與灰飛虱轉移遷飛高峰期相遇,發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種,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飛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遷移高峰期,灰飛虱大量轉移至玉米苗上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嚴重。

2危害特征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粗縮病;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毒的一種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縮病毒很難根治。防治上應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采取治蟲控病,切斷毒源傳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帶毒傳播引起的一種病毒病,是目前威脅我市玉米生產最嚴重的病害。2004年以來,玉米粗縮病連年偏重發生,發病田塊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麥茬玉米)田大發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毀田重新種植,對我市玉米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1發生規律及特點

玉米粗縮病毒在大麥、小麥和看麥娘、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越冬,而灰飛虱主要在麥苗、雜草等根際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縮病毒隨灰飛虱一起輾轉傳播危害。灰飛虱在帶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獲毒,病毒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經10d以上循回期即可傳毒,病害潛伏期一般15~20d,若氣溫高則潛伏期縮短。玉米五葉期前易感病,十葉期后抗病性增強。玉米出苗至五葉期若與灰飛虱轉移遷飛高峰期相遇,發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種,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飛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遷移高峰期,灰飛虱大量轉移至玉米苗上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嚴重。

2危害特征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措施論文

摘要: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毒的一種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縮病毒很難根治。防治上應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采取治蟲控病,切斷毒源傳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關鍵詞:玉米粗縮??;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帶毒傳播引起的一種病毒病,是目前威脅我市玉米生產最嚴重的病害。2004年以來,玉米粗縮病連年偏重發生,發病田塊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麥茬玉米)田大發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毀田重新種植,對我市玉米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1發生規律及特點

玉米粗縮病毒在大麥、小麥和看麥娘、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越冬,而灰飛虱主要在麥苗、雜草等根際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縮病毒隨灰飛虱一起輾轉傳播危害。灰飛虱在帶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獲毒,病毒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經10d以上循回期即可傳毒,病害潛伏期一般15~20d,若氣溫高則潛伏期縮短。玉米五葉期前易感病,十葉期后抗病性增強。玉米出苗至五葉期若與灰飛虱轉移遷飛高峰期相遇,發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種,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飛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遷移高峰期,灰飛虱大量轉移至玉米苗上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嚴重。

2危害特征

查看全文

玉米粗縮病防治措施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玉米粗縮病;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毒的一種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縮病毒很難根治。防治上應加強玉米田間管理,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采取治蟲控病,切斷毒源傳播,防止植株被感染。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帶毒傳播引起的一種病毒病,是目前威脅我市玉米生產最嚴重的病害。2004年以來,玉米粗縮病連年偏重發生,發病田塊一般病株率5%~15%,其中半夏玉米(大蒜茬、大麥茬玉米)田大發生,病株率一般30%~60%,3成以上半夏玉米需毀田重新種植,對我市玉米生產構成較大威脅。

1發生規律及特點

玉米粗縮病毒在大麥、小麥和看麥娘、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上越冬,也可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越冬,而灰飛虱主要在麥苗、雜草等根際越冬,第2年出土后,粗縮病毒隨灰飛虱一起輾轉傳播危害。灰飛虱在帶毒寄主上吸毒3h以上即可獲毒,病毒在傳毒昆蟲灰飛虱體內經10d以上循回期即可傳毒,病害潛伏期一般15~20d,若氣溫高則潛伏期縮短。玉米五葉期前易感病,十葉期后抗病性增強。玉米出苗至五葉期若與灰飛虱轉移遷飛高峰期相遇,發病就重。由于我市半夏玉米5月中旬播種,易感病的苗期正好遇上灰飛虱大量自水稻秧田向外遷移高峰期,灰飛虱大量轉移至玉米苗上為害,造成玉米苗染病嚴重。

2危害特征

查看全文

玉米關鍵病蟲害發源以及預防

近年來,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縮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紋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蟲等多種病蟲害普遍發生,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與品質。要做好玉米生產,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蟲害。根據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消長規律,現將其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發生在葉鞘和苞葉上,病斑多由中下部葉片發生,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葉片迅速干枯,影響灌漿,減產可達15%~30%。玉米粗縮病是由傳毒介體昆蟲灰飛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遲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葉期,為易感粗縮病敏感生育期,與灰飛虱成蟲發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發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葉卷曲、萎蔫,嚴重時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及莖稈上,最初為淡黃色逐漸變為黃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當地一年發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發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其他病蟲害還有玉米繡病、玉米紋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蟲等。

2防治技術

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種植抗(耐)病品種和健身栽培為基礎,采用生態控制、物理誘殺防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