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教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8:2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多種教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教學內容
因為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是相互制約的關系,只有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本源性知識適合采用觀察、探索或者實驗的教學方法,而派生性知識適合采用自學、講授或者討論的教學方法.
2.教學設施
學校所設物理實驗室中的教學儀器或者實驗設施是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的物質基礎,教師應該對學校中現有的教學設施進行充分利用,還要學會就地取材或者自制教具以確保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時都能達到理想效果.
3.教學時間
由于高中物理課的教學時數是固定的,但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需要的時間各不相同,比如采用實驗法或者探索法需要的課堂時間就比講授法要多,所以應該根據教學計劃對時間的限定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4.學生特點
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征、學習習慣以及知識基礎等都影響著不同教學方法的運用效果,所以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之中,分析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以及心理特征,選用最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
二、高中物理課堂中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
目前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以及基本實現了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傳統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本文就以高二物理課程中“光的折射”這一課來說明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求.
(一)傳統教學方法的繼續使用
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的傳遞主要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比如物理教材中各章節的原理或者公式主要應用講授法、展示法、問答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光的折射”這一課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明確指出光的介質的定義,即“能夠傳播光的物質,例如空氣、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質”,奠定深入學習其他相關知識的基礎.
(二)創新教學方法的積極引入
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入各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與水平,比如為了深入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做這么一個實驗:將一束激光射入空杯底,記下光斑的位置,保持入射光線方向不變,慢慢向杯中倒水.觀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變?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既需要掌握基礎概念知識還要進行資料的收集與總結以及親自動手做實驗獲取對知識的直觀理解,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參觀教學法以及探究教學法兩種創新教學方法,學生的自主探究水平和競爭合作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并且鞏固和運用了所學知識,實現了知識的遷移.
(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利用
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利用一般都應用在物理知識點的復習中,在學習完“光的折射”這一課后,教師可以為了鞏固教學效果,讓學生解釋成語“海市蜃樓”蘊含的物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把探究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綜合利用展示法與討論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搜集教學資料,加深其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三、結語
篇2
關鍵詞:多媒體;法學;教學
一、多媒體在法學教學中運用的優勢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演變成文字、圖形、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信息,按照新的概念組合、鏈接而形成的教學模式。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向學生迅速的傳遞集文字、圖形、聲音、視頻、動畫于一體的信息,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豐富、多樣化的教學內容,達到交互共享,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結構的目的。目前,這一模式在法學教學中已逐漸顯示出它的優越性。
1、豐富法學教學內容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法學課堂上,存在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的知識內容少,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十分有限,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法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社會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傳授理論知識,也承擔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給學生傳授法律知識,同時還要進行法律精神、法律思維和法律頭腦的訓練,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分析案例,來達到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目的。近幾年來,隨著立法工作的日益完善,國家頒布實施了一些新的法律,并對舊法律進行了修改與補充,法學課程內容也隨之不斷增加。由于教學時數有限,教學容量過大,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完成教學目標。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出現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由于多媒體傳輸的信息量大、速度快,還可實現在法理、法條、案情之間進行切換,能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如: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個案例視頻,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在屏幕的顯示效果上也比口述更加規范和直觀生動,易于學生接受理解。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多媒體手段的使用,不僅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色彩繽紛的學習情境,還能讓法學教學內容形聲化、表現手法多樣化,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維刺激,使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起來,使抽象的法學理論形象化。如:講《民事訴訟法》中的條件時,就能通過形象地展示案例,插播一段視頻,像電影一樣將案情中的原告人、被告人、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通過生動、豐富的畫面,美妙動聽的音樂效果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3、優化法學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很難一一溝通,而多媒體教學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智能化。通過這一平臺,實行雙向教學,讓機器及時提供高質量的反饋,教師能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經常溝通,答疑解惑。這樣,既保證了教學的規范性、系統性、條理性,又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性。如:《合同法》中的合同效力問題,是合同法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為了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和應用,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將案情展示后,事先設成幾個步驟,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向前分析,分析對時,有笑臉或禮物等出現,如果分析錯了,會有相關的提示信息,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學到手。
4、提高教師綜合素質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育,是一種高技術的教學活動,為法學教學開辟了一條新路。它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師要在教學理念上緊跟時展的變化,促進教師在自身素質方面的提升,否則,就會面臨著被社會的邊緣化。教師在接觸多媒體法學教學中,可以加深對法學專業知識的理解,拓寬法律知識的視野,了解最新的法律信息。同時,也提高了自身運用計算機的水平和能力,培養了刻苦研究精神與謙虛謹慎的學風。另外,多媒體技術對獲取信息有快捷性和信息的長期保存性,這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省出更多的備課時間去不斷學習研究新的法律知識,探索新的法學教學方法,提高授課水平。
5、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互聯網技術和功能的充分利用,能使無限的教育資源,發揮出最佳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具有可復制性,所以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采眾家之長,并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極大地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質量與效率。特別是平臺軟件的利用,可以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節約教師的教學時間和學校的教學實踐成本。
二、多媒體在法學教學中運用的不足目前,法學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向全球化、多樣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但其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效能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存在一定的隱患。
1、形式大于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由于忽視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求,所做的課件背景畫面過于復雜,過多地使用動畫、視頻、圖片和聲音,使學生光顧著看影片和圖片了,不能集中精力學習知識、分析問題,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法學是一個邏輯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在進行邏輯判斷、推理的過程中,視頻、圖片過多,會喧賓奪主,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2、課件制作簡單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手段教學,但有的教師制作的課件,基本上是電子講義,黑板搬家,把所講內容的提綱展現在大屏幕上,或是文字、圖畫的簡單拼合,界面與流程過于單調,沒能體現出多媒體教學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等優勢。
3、案例選取粗糙法學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案例的使用量較大,有的教師在案例選擇上,只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忽視了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沖淡了教學內容,丟了西瓜撿芝麻,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還有的教師選擇的案例不能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問題難度過大,沒有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難以當堂消化理解。
三、多媒體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應當注意的問題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教學效果,尚需要對多媒體法學教學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
只有不斷完善,揚長避短,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法學教學的先進作用。筆者根據承擔多媒體法學教學任務的實踐,認為在法學多媒體教學中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重視教學設計教師要運用好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必須重視教學設計,因為教學設計是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關鍵元素。每位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之前,必須按照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教材為依據,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對法學教學的整個過程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和有關層面做出行之有效的系統性策劃。良好的教學設計有利于構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亦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2、明確教學目的教師必須明確所承擔課程的教學目的。多媒體本身只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使用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法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為實現法治奠定基礎。具體是培養學生學會用法律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法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手段,必須為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服務。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當好學生自主學習的導演,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際參與度,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與自主能力。
3、選擇教學方法傳統的法學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發現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法、診所教學法等等。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只是一種手段,并不能替代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選擇適合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以模擬法庭法為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向每一個參加者介紹案情,有的案情比較復雜,為了使學生明確案情,教師還要對關鍵人物和情節進行板書。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在網上可以提供案情以及真實法庭開庭的視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角色查找案情,還可以重復收看,使每個參加者都能吃透案情。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動畫、圖片、錄音、錄像等展示法庭的現場及相關的觀點及證據,通過相關鏈接查找相關的法理知識、條文和互動等方式,使學生在扮演相關角色的同時學到相關的知識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總之,多媒體在法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需要有一個完善的過程,法學教師應當從實現教學目的角度,對教學過程進行認真分析和精心設計,正確處理教學手段與教學目的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法學教學中的先進作用,以適應正在發展的現代遠程教育。
參考文獻:
[1]李莉.高校多媒體教學的優劣與對策[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2).
[2]魏波,鄧勇勝.實踐性法學教學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2008,(1).
[3]毛清芳.法學多媒體教學的調查分析[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4]鄭麗華,李正栓,潘炳信.在遠程教學中運用關鍵教學設計元素[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8,(6).
篇3
由于傳統教學有許多限制,一些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事物和現象無法直接呈現給學生,這些都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利用多媒體的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綜合功能,及其交互式特點,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置身其中,把抽象靜態的內容變得直觀、生動、具體,縮短了學生與認知材料之間的距離,容易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某些事物與詞語之間的聯系。因此,多媒體技術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的單調模式,起到了激趣導學的作用,有利于“好學”“樂學”落到實處。
二、提供豐富課外閱讀素材,擴大學生的視野
按照新課程標準五級目標中對“讀”的要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本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由以上可知,英語教師在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的同時,更應該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優勢,在閱讀課中適當地出示形式不同、難度各異的練習短文,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多媒體技術也給學生提供了較多的語言實踐的機會,有利于他們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再者,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閱讀課中的“讀”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完成了課內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些與所學知識相符的課外閱讀材料。另外,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查詢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如故事發生的背景,主人公所屬國家的文化與社會習俗等。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與課堂上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語篇,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又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創設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英語教學中,往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大多時候都是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然而多媒體技術打破了教師作為唯一知識傳播者的格局,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的良好學習環境。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教學情景,設計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并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使學生掌握不同文章的閱讀方法與技巧,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光是教給他們怎樣答題,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欲望。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考,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大膽質疑,允許他們有不同的見解,同時要鼓勵他們充分利用豐富的詞匯和句型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例如,學習Goforit!八年級下Unit1Willpeoplehaverobots?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未來生活、工作的圖片,然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未來,讓他們展開聯想,預測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的情形,這個過程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的時候,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尋求和發現新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鍛煉自己的思維,進而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
五、結語
篇4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之外,還應當注意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說中學語文閱讀理解在教學時,語文教師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讓學生通讀文章,然后再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大意。在理解分析課文中心大意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在分析同一個觀點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提醒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有正面論據,也可以有反面論據。另外在作文寫作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注意發散思維,從不同的切入點進行分析,這樣相同的題目由于側入點不同,寫出的文章也各式各樣,這就是思維的多元化。為了讓學生逐漸養成這樣的習慣、具備這樣的能力,中學語文教師要通過講解、指導、分析這樣的步驟去培養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相同的事物,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中學語文教學多元化應如何實施
(一)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是提高學生思維發散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保證。為了保證學生對語文學習不間斷地充滿激情,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好奇心。比如說,中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有機會可以帶領學生到郊外去郊游,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在那種放松的環境中十分有利于解放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的方法比在教室中冥思苦想要理想的多。
(二)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語文教學多元化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想。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教師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提出自己希望的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然后結合教師自身擅長的教學手法,最終確定幾種比較好的教學方式。
(三)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
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學生遇到學習難題時適時地加以點撥和指導,往往這種恰到好處的點撥可以讓學生頓時感到茅塞大開,對于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能力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點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直觀點撥。語文教師就學生提出的問題直觀地進行解答,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夠順暢進行。第二,情境點撥。教師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或者是利用周邊的環境,來給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情境,這樣環境下的學生思維可以變得更加開闊。第三,聯想想象點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縱向思考,透過問題的表面現象看到實質內容,從而達到刨根究底、融會貫通的目的。
三、教學評價應盡可能的多元化
篇5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培養多元化的人才成為我國教育的主要任務,多元音樂文化是在培養學生熟悉本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尊重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文化認同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多元文化音樂的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音樂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它認為學校應該拋棄、壓制其他國家音樂文化的做法,正確面對多元文化這一事實,并且積極回應這一現狀,從而達到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對文化差異的誤解和恐懼感。培養學生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同時,還要學會合理的鑒別和取舍,學習其他國家先進、優秀的文化,從而不斷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2 我國中學音樂教學現狀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大多數中學音樂教學活動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進行示范,學生跟著練習發聲,然后教師對上一節課的內容進行回顧,提出本節課的要求,然后進行教學,缺乏相應的引導式教學。此外,在教學模式上,教師缺乏一定的創新精神,常常運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趣味不高,降低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通過研究發現,目前許多中學的音樂課程設置還停留在音樂鑒賞的層面,還有部分音樂課程是傳授歌曲,學唱歌成了上音樂課的主要教學目的,缺乏音樂演奏、創作以及表演的內容,在課程安排上缺乏多樣性。這種情況在很多中學院校中都普遍存在,相關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爭取不斷創新音樂教育的課程內容,加強多元音樂文化的推廣和傳播,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3 多元文化在中學音樂中的運用
3.1 我國傳統音樂
由于我國自身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在文化構成上也具有多元性,因而,我國的音樂文化也具有多元性的特點,要想在中學的音樂教學中推廣多元化的教學理念,首先應該發掘自身的音樂文化,提倡學生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積極學習各民族的音樂文化,比如可以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民歌融入教材,例如酒歌、勞動號子等,還有一些地區的民族舞蹈,例如傣族舞、竹竿舞等,此外,在教材中還可以介紹一部分民族樂器,比如葫蘆絲、竹笛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還能觸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到自己喜愛的樂器、歌曲類型等。
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中,音樂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因此我國在對中學音樂體系進行改革時,應該加強對傳統音樂的重視,不斷了解自己的民族音樂文化、吸收其中的精華,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充分體現本民族音樂的價值。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才藝表演、介紹自己喜歡的音樂歌曲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 本土音樂
本土音樂是指與本土居民息息相關的音樂,是本土居民在生存和發展中不斷發展起來的音樂,能夠體現民族歷史發展的過程和時代精神。作為音樂教師,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地方特色,將地方的鄉土音樂引入音樂課堂之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還能夠弘揚本土的音樂文化,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知度、認可度,增強自身的音樂表現力。
本土音樂不僅包括本土的民間音樂,有的還包括某些地方戲曲種類,比如江蘇無錫地區的音樂教學,在對音樂教材進行學習和賞析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感受無錫本土的民間音樂,比如著名的《二泉映月》、《良宵》等,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錫劇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熱愛。再比如,浙江地區的中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融入越劇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欣賞,還可以組織模仿大賽,培養學生對昆劇的興趣和愛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展示了個人的潛力和才華。本土文化是中學音樂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加深學生對家鄉民俗文化、風土人情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具有重要作用。
3.3 世界音樂
世界音樂文化不僅包含了歐洲音樂文化,它還應該包含世界上各個民族的音樂文化,在實際的中學音樂教學中,不可能涵蓋世界上所有的音樂種類。目前來說,我國現有的教材僅僅局限在對中國本土音樂和部分西方音樂的鑒賞之上,缺乏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比如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等,加強世界不同地區音樂文化的重視,可以讓學生對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進行認識和了解,讓學生意識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差異性,培養多元文化的思維和認識,加強自身對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進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學的音樂教育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其他國家的音樂視頻、民族舞蹈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了解喜歡的歌手、音樂歌曲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添自己的課外知識。
篇6
關鍵詞 多媒體 教學情境 教學結構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運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對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片段等素材進行綜合處理,以達到文、圖、聲、影并茂的情景教學效果;通過對時間、空間的多維創新及利用,使抽象復雜的問題直觀化、形象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改變了傳統的注重認知、灌輸、封閉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具感染力、直觀性和啟示性。教師通過對傳統和多媒體教學資源和教學行為進行有機整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1運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使內容更加直觀和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的最有效的途徑,是刺激學生學習的最有力的方法。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口若懸河的獨白,將要傳授的知識和技能展示給學生。久而久之,這種形式枯燥單調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這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趣味性、新穎性,利用投影、視頻、音樂、動畫等手段,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會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它可以化靜態為動感,化單調為活潑,化抽象為具體,文、圖、聲、影四位一體,形象生動,色彩鮮艷,感染力強,可以對人的視聽以及心理產生全方位的綜合刺激,這很符合學生的接受特點,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缺少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即使是口才再好的教師,再賣力的講解,也無法達到這種效果。
學習《黃河頌》一課時,在播放展示黃河風采的錄像的過程中,雄壯的旋律也激蕩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學生們看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恬靜,壺口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以及黃河在平原上像長蛇一樣蜿蜒東流的壯麗。這些畫面展示下來,學生們會從中得到很多啟示,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萬里之外的場景,從而對母親河深刻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大地拓寬了視野。
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古詩文的課堂教學,對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文章意境和人物性格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學《天凈沙q秋思》時,在屏幕上呈現出如下畫面: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古道旁,枯藤纏繞的老樹上,鴉雀繞巢低旋,不時鳴叫幾聲;不遠處,稀疏的村舍旁,小橋下的流水潺潺流過,人們正在準備晚餐,炊煙裊裊。這時,一個文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看裝束,這是個異鄉人。他望著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生發出“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讓學生通過展示的場景展開聯想,由異鄉人的感慨聯想到他的離愁。
2運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使教與學節奏更加緊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布魯納說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我們應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空間,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很容易地實現這一個目標。
在傳統課堂上,由于時間以及黑板版面的限制,許多學生感興趣的習題和課文補充資料無法展現出來,多媒體技術的引入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詩詞,可以在學習課本篇目的基礎上補充幾首課外名篇。如學習了《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給學生補充《芙蓉樓送辛漸》《送友人》,讓學生欣賞。
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把原來要在黑板上進行板書的內容預先整合進多媒體課件中,可以在課堂上從容展示,這既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又使教師和學生的精力集中在知識本身,從而使四十五分鐘得到充分利用,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深入講解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大大加快了教學進程;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再現性的特點,可以把抽象的事物、難以演示的動作、不易觀察的現象等,通過聲音、動畫、錄像等方式進行輸出,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降低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方式來進行意識建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質。
初中語文教材的知識內容極為豐富,課文中一些比較復雜的說明、描寫部分,過去要費許多口舌也不一定說清楚,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斑羚飛渡》一課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老斑羚用自己的身體為小斑羚做“踏板”,以自己的犧牲成就小斑羚的生存,是課文中最關鍵的情節。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用Flas展示這悲壯的一幕。小斑羚連續不斷的成功飛渡伴隨著老斑羚在令人心碎的咩咩聲中跌落深谷,學生們的心靈為老斑羚們無私的犧牲精神所折服。這種驚心動魄的效果是單純用口頭語言描述無法實現的。
篇7
一、單一教學模式的利與弊
1.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一般叫做“注入式”或“填鴨式”。這種教學模式,如果教師組織得法,調配得當,經驗豐富,知識廣博,在知識傳播的系統性、扎實性、快速性上就會擁有獨到之處。在我國大多數的課堂上,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注入式”都是主流的教育方法。但不可否認,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從長時期看來,易導致學生產生學習疲憊感,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這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杜郎口中學和洋思中學等都有這種提法,教師成了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這種教學模式在理論上是一種進步,強調了學生這一主體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但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傳授的系統性、扎實性和快速性上卻存在嚴重的不足,我們無法將課堂和知識完全交由學生支配,這樣就失去了課堂本身的意義。
二、中學教學方法的分類
李秉德先生在《教學論》中對課堂做過系統的分類,我們參照可以得出五種形式:
(1)以語言文字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主要是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這是主要的一種形式。(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即實驗法、演示法、參觀法等。(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比如練習法、作業法、操作法等。(4)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方法,比如陶冶法等。(5)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三、多元化教學活動的探索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社會各方面都在不斷革新與變化,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在發生著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各自的個性特征,他們更加渴望參與到教學中,不再愿意完全被動地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地調整,用多元的方法來引導、刺激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多元化教學活動的定義
多元化教學活動,即摒棄單一的、模式化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傳遞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性為根本,運用多種授課方式、多種教學工具,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形象的、趣味的生活化內容。
2.建立多元化教學活動的原則
根據不同的校情構建教學模式。校情的分析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2)考慮教師的專業水平;(3)考慮講授的課型即講授課程本身的內容。
3.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討論
(1)說明文課型:參與式教學法
比如,在講授《中國古代建筑》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就近找到一處古式建筑進行參觀、學習,現場講授。在參觀之前,我采用學案的方法指導學生先自學課文,了解古代建筑的特征、術語。其次,學生在參觀時通過手繪部分結構圖加深了解。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課題組,復原本市古城部分建筑并繪出圖紙,當做假期作業。假期回來,我們召開了研討會,許多小組做得都非常精妙。可以說,在學習中將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既使學生看到了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又有了學以致用的意識。
(2)文言文課型:讀誦法、寫作法、基礎知識競賽法。
雖文言文產生的時代較遠,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法來了解它,比如:讀誦法能使學生很好地把握節奏,了解內容。講《項脊軒志》的時候,第一步先讓學生通過學案疏通文義,然后引導學生重視三讀,一讀生字詞,二讀文義,三讀感情。第二步是讓學生寫作,以文言的形式寫一件自己難忘的事,要求不超過50字。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寫,在寫中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使文言成為語言的習慣。通過朗誦會的形式,引起學生文言學習的興趣。最后運用競賽法強化基礎知識,寓教于樂。
(3)詩歌課型:品讀法、表演法。
“文之難,而詩之難又難。古之喻多矣。而愚以為辯于味而后可以言詩。”司空圖把品味語言的韻味作為學詩的前提。那么,我們該如何品味?如果是單一的模式,久之必會生厭。《邶風·靜女》寫的是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細節描寫很突出。我讓學生用啞劇的形式即興表演,學生用夸張的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心理,在歡快的氣氛中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
在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我發給學生畫筆和紙,讓他們在充分體會詩意后給詩歌配一幅插圖,要求最大限度地展示作者的情感,這一方式啟發學生去認真思考作者的心境、情感。
篇8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校已經實現了光纖到班。學校為每個教學樓安裝了無線網絡終端,在樓道為學生安裝了電子白板,學生通過觸摸白板上的網絡地址就可以實現網絡鏈接。這些教學手段的出現,極大地刺激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基本上每個家庭都能夠實現網絡鏈接。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這些網絡資源進行課下學習,豐富學習內容。對課上的疑難問題,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再學習,直到弄懂弄通為止。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感知歷史學習不是那么枯燥無味,而是貼近生活,感覺就在身邊,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教學“失誤與挫折”一課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讓學生自己看書,從書本中了解“、化運動、”中的相關信息,從中感悟如何正確面對失誤與挫折。教材上的資源是很有限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教師可在課前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上查詢,了解我國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復雜性,了解導致各種運動出現的原因和結果。教師可要求學生把查詢的結果記錄下來,整理到筆記本上,上課時進行交流。通過學生的交流,我發現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很高,并且所列舉的實例很經典,很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教材情境,渲染課堂氛圍,通過視覺刺激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程的感悟能力
初中歷史教學也承載這一種教學功能,那就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初中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對歷史的學習感覺力不從心,其主要原因是歷史教材時代性、專業性、理論性和邏輯性很強,學生理解起來感覺很抽象。為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歷史知識,體驗歷史教材的生活化、趣味化,教師可在歷史教學中從網絡上下載相關資源,或利用教材配套的數字資源包,選出適合本節課使用的視頻資源,利用多媒體進行形象直觀、趣味生動的展示,從而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內涵,理解歷史教材的現實意義。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新知,提高了對歷史課程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牢固樹立了歷史責任感。
比如,在進行“初中歷史大事年表”的教學時,教師應改變以往的讀書教學法,在課前從網絡上查找大量的教學資源,主要是視頻資料和圖片信息。上課時,教師可出示相應的資料,結合歷史事件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承擔對社會的責任”這一話題。教師除了對照教材上的歷史大事年表進行承擔責任感的教育外,還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歷史大事件,如展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大地震及震后救災的視頻畫面,展示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成功的視頻,展示馬航MH370客機失聯的視頻等。這樣,學生就能根據現實中的歷史事件談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社會上要敢于承擔責任,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通過視覺刺激啟迪學生思維,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悟能力。
三、利用電腦軟件制作“思維導圖”,通過多媒體展示引領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突破教學難點
歷史課程知識點相對比較繁多,很多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不是很緊密,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這些知識點又具有對比性。基于這些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法進行對比教學,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上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思維導圖”,展示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學生通過對“思維導圖”的理解,理解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自主學習和分析,提高了總結歸納能力,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比如,在進行“”的復習課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喪權辱國的“、、、、”等“思維導圖”,對每個模塊進行詳細解讀。待每個知識模塊學完后,教師再進行對比教學,可使學生準確了解每個不平等條約簽訂的日期、原因、內容等知識,感悟那段屈辱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通過這一教學方法,既使學生學會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又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總結
篇9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教師引導和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的過程,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和研究,從而找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設置各種情境都是為了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索,發現數學的解題思路。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推廣與應用為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設置情境提供了有力的先決條件。因為,多媒體技術蘊含了豐富的情境資源。比如,在講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內容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圖文教學中,理解了平面向量坐標表示的意義及作用,而且記憶非常深刻。再比如,在講授《空間四邊形》所涉及的問題時,學生理解有些失誤,總認為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是相交的,即便我給學生展示模型效果也不明顯。我又在黑板上畫出了平面圖,學生還是似懂非懂。為了更深入地讓學生認識空間四邊形的形象,我在班里現場給學生制作了一個可以旋轉的空間四邊形圖形,利用三維立體幾何畫板,現場給學生演示如何添加幾何線條,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察能力。學生通過生動的講解和親身實踐,普遍懂得了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不會相交的道理,而且記憶非常牢固,印象非常深刻。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還了解了異面直線的概念,為今后的異面直線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培養學生做題的技能和經驗
數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數學是一門復雜的“數字藝術”,它具有鮮明的邏輯性和精確性。教會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進行思考是數學學科的重要要求。多媒體技術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做題技能和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思維,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解《極限的概念》時,讓學生通過網絡技術收集極限的資料,并提出一些有關極限的問題。在講授中,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有關極限的動畫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總結出了極限的概念,以及極限的內涵,而且在通過網絡查找資料的時候,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三、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巧妙融入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減輕教師負擔
教師為了講好一節課需要付出的勞動是很大的。為了備好一節課要翻閱很多的參考書,查閱大量與教學有關的資料,不僅需要消耗教師很多的時間,還要消耗教師很多的精力去進行整理,而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出現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多媒體教學軟件中蘊含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的上課、備課提供了很多有利的信息。教師只要將要查找的內容輸入到網上,立刻就會搜索出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方式很方便、快捷,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教學的效率。遠程教育平臺是為教師教學服務的智能信息平臺,里面蘊含了大量的教育資源,為教師的教學、交流提供了方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育資源為教學服務,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因此,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出現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課業負擔,提高了教學質量,是教師必備的輔助工具。
四、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巧妙融入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計算機操作技能
國家教育網站和遠程培訓網校的出現,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全國各地的教育精英們通過網絡平臺相互交流、探討,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斷地涌現了出來。教師在這里學到了很多平時根本學不到的東西,其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經常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軟件,其計算機操作技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五、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融入多媒體技術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篇10
教師在中學多媒體實踐中缺乏正確客觀的認識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實踐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是非常頻繁的,但只是做到了“用”,卻不是真正地在“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備課準備幻燈片課件時,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過于精美的PPT課件及教學材料。然而,學生在課堂上聽課時,注意力都被那些華麗的外表吸引了,對于所要領會的知識卻是接收的少之又少,繼而忽視了教學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教師在選擇教學資料的時候,有時候選的過于高于生活,學生又不愛提問,且教師在教學時只注重課件的變換、在形式上的表現,最終把多媒體教學弄成傳統教學,毫無新意可言。過于注重多媒體教學,無視傳統板書的妙用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師大多在運用多媒體教學后,就只是側重多媒體教學,把傳統的課堂教學板書給徹底替換掉了。多媒體教學是非常有優勢,一方面,它比傳統的教學涵蓋的信息量更加全面;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把想要講解的內容全部展現在教學課件里面,這樣就可以大量節省教學時間。但是,這樣的教學也存在不足。教師運用PPT教學,放電影似的,這些不具備可重復性,學生在記筆記上沒有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效果好。為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也要結合傳統的板書,這樣學生對于重難點的把握會更加到位。中學思想政治多媒體教學缺乏科學化、標準化、統一化的評價標準教學改革進行的十幾年間,中學思想政治多媒體教學始終沒有一個科學化、標準化、統一化的評價標準,這就使得學校在是否采用多媒體教學方面產生遲疑,且采用多媒體教學產生的教學效果也無法得到充分的肯定,教師精心設計的課件也不能得到科學化的評定,對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極其不利。為此,教育部門必須對中學思想政治多媒體教學進行科學化管理,制定一套科學化、標準化、系統化的評價標準。對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學校、學科都要進行獨立的評價,給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分值。
2中學思想政治多媒體教學優化研究措施
保持課堂新鮮感,研究社會時事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時事性強的學科,它的更新速度是極其迅速的,對其教學內容的變革也要迅速。雖然說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采納以前陳舊的知識也可以進行教學,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就缺乏新鮮感,讓學生覺得缺少使用氣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多多提供一些社會時事給學生研究探討,這樣更加具備引人入勝的效果,讓課堂的氣氛更加熱烈。思想政治課的知識更新速度決定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正因為如此,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起其他學科的教師來說更加繁重些,因為他們要對于社會時事進行緊密的關注,這樣課堂新鮮感才能永久保存下去,學生也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多媒體運用要適度,演示材料要恰當運用到教學中思想政治課的多媒體演示材料大多數都是用在教學的開始,這樣更加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講解到教材的重難點時,多媒體在此時也還可以發揮一個畫龍點睛的功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講時事政治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放一段短片,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在講解經濟時,中間放一些圖片,來增加學生的理解,也是非常有效果;等等。制定統一科學的多媒體評價標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在中學思想政治課多媒體教學進行的這么多年間,還沒有形成比較統一的標準評價模式,這對多媒體教學的模式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教育的相關部門要進行商討決議,再結合學校的相關情況制定相關的標準評價模式。對思想政治課多媒體教學進行單獨評價,并給予相對應的鼓勵。而且每個地區的幾所學校之間,也要建立起互相學習的網站,分享自己的課件及教學心得,讓教師有那么一個平臺來進行相互之間的學習與交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學思想政治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3中學思想政治課進行多媒體教學應該處理好的關系
- 上一篇:冬季房屋建筑論文
- 下一篇: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