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安仁古詩范文

時間:2023-03-26 10:3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舟過安仁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舟過安仁古詩

篇1

有一次,宋朝詩人楊萬里坐著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于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著這春天賜于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只小漁船,船頭坐著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干什么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么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著腦袋,天真無邪地說:“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們倆太聰明了,居然能想出這么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后,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五年級:疏駿

篇2

一天,宋代詩人楊萬里吃飽飯后,正悠閑地劃船。這里的船真多呀!一條,兩條,三條......數也數不清。而且,船上的人都穿著五顏六色的衣裳,使人眼花。楊萬里向前劃,突然看見了一對小辮子,只是人太多沒看見。楊萬里靠近一看,原來是兩個小孩。他們的船上沒有大人,就他們兩個。

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怎么船還會動呢?楊萬里迷惑不解。他再看看那兩個小孩。他們撐著傘,可是又沒下雨。一陣風吹到傘上,船就動了。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利用傘使風推船前進呀!他們還是小孩,哪有多少力氣推動竹竿和船槳。隨后,他們想出了這個方法。真是兩個小機靈鬼。楊萬里心想:多么可愛、機靈的小孩呀!不如寫一首詩吧:

“一葉漁船兩小童,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篇3

一、踩準聊天節點――在無痕遷移中豐富語言詞匯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訓練呢?就是要使學生學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 葉老講的訓練應該是指語言訓練。語文學習的核心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把語言變為工具的唯一途徑就是訓練。而看似毫無章法實則有的放矢的“聊”是訓練途徑中最為輕松也是最有效的。“聊課”在無形中豐富了語言,讓學生學會了完整的、恰如其分的表達,有質量的“聊課”還能引導學生一步步梳理語言的層次。在課堂中,筆者刻意設計語言的訓練環節,力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無拘無束地表達,實現語言能力的無痕遷移。

教學《夜書所見》這一首詩時,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一句詩,從學生各自不同的表達可以看出他們對詩文的理解、想象和對語言的妙用。

生:一個小孩提著燈籠,在捉蟋蟀。(基本事實清楚)

生:天晚了,孩子打起燈籠,在院子里捉蟋蟀呢,哈哈,一只蟋蟀上鉤了。(適度聯想點綴)

生:一群孩子提著燈籠在院子里干什么呢?哦,他們在捉蟋蟀啊,瞧,他們多神氣!真有本事,了不起!(用心投入文本)

師生“聊課”中體現的是平等對話基礎上的碰撞,這種輕松的認知交流,能最大可能地吸引學生、啟發學生、開導學生,使學生真正地將語言學到手,只要聊起來,學生就會妙語連珠,就能營造出精彩紛呈的課堂氛圍。

二、創設聊天情境――在動靜結合中生發語言要素

精心創設運用語言的情境和時機,再現生活情境進行語言訓練,聊著上課,學生會感到輕松愉悅。課堂語言訓練若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情趣為出發點,教師與學生的“聊課”話題就水到渠成。

學習《舟過安仁》時,一開課,筆者這樣引入:“同學們,古詩中,和孩子相關的詩句俯拾皆來: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些孩子,和你們一樣,靈動而可愛。告訴你們,大詩人楊萬里也很喜愛孩子。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看看楊萬里筆下的孩子。”

教師的開課語言拉近了學生與古詩的距離,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激發了學生的認同感。聊天是令人放松的事,對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可以在寬松的氛圍里毫無顧忌地說出心中的理解感受而不用擔心答錯被嘲笑被批評。讓學生徜徉在文本的境界里,再去細細品味詩歌,動靜結合是教師課堂掌控的最佳火候。

在教學《望天門山》一課時,筆者也用同樣的情境引入法,在前面聊課的鋪墊下,一動一靜將學生帶入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認同。學生靜靜思考后給每一句詩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天門中斷楚江開――(真壯觀)

碧水東流至此回――(好神奇)

兩岸青山相對出――(是奇跡)

孤帆一片日邊來――(真浪漫)

在批注中,學生憑著自己的知識、情感、體驗,深悟文本內涵,與文本深入對話,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催生了語言新要素。教師牢牢鎖住動與靜的轉換點,以文本信息豐富了語言符號。

三、挖掘聊天背景――在對比透射中抓住文本特點

詩歌大多反映作者的心境、性格,具有作者獨特的人物個性。與學生聊文本背景、聊作者可以使學生更直接地感悟詩歌語言,理解詩意,快速逾越“文本鴻溝”。同時,“聊課”中學生會將所學的詩歌與拓展詩歌進行比對,進而加深對詩歌作者寫作風格、寫作特點以及作者的深入了解。

如在學習了《四時田園雜興》一詩后引入一首拓展古詩,“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教師以讀一讀、想一想,猜猜這首古詩的作者會是誰”引入聊課話題。一學生說:“哎,誰不知道,還用猜嗎?肯定是范成大了,除了他,誰還會寫這樣的詩呀?”另一個學生說:“今天我們學的是《四時田園雜興》其一,這應該是其二,作者還是范成大,這兩首詩的風格是一樣的!”

“熟讀深思子自知”,可見,古詩教學中,文本和作者都是教師不可忽視的。在兩首詩的“斷點”拋出話題,學生根據學習經驗進行信息加工鏈接,學習實現自我遷移。

四、善作“聊后”文章――在感懷體悟中創作兒童詩歌

“聊課”是互動的,不斷生發的。學生的情感想象甚至理解和再創作都會無限量地放大。學生的感情是豐富的、純真的,想象創作也是充滿童趣的,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大膽想象往往超乎我們的課前預設。正基于此,才有詩意碰撞的火花顯現,才會留下動人心扉的奇思妙語。

在我們聊課后都有一個寫和畫的設計,只要教師把詩歌真正聊到學生心里,那他們就會真正走進詩歌,對詩歌作品進行再創造,品悟詩歌的真諦。

篇4

一、根據詩歌類型,把握思想情感方向

我國古代詩歌眾多,類型多樣,而同一題材的詩歌往往有著相同或類似的情感表達。

1.詠物詩。詠物詩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2.詠史懷古詩。詠史懷古詩以歷史為主要內容,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的成敗、朝代的興衰發表評論,抒發感慨。

3.山水田園詩。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表達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邊塞征戰詩。邊塞征戰詩主要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抒發愛國情懷。

5.惜別送別詩。因為各人的情況不同,所以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①直接表達詩人的深情厚誼;②間接寫離別之情;③坦陳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長的勉勵;⑤回憶相聚歡娛,遙想分別后的孤寂;⑥對別后友人的擔憂和思念。

6.思鄉懷遠詩。思鄉懷遠詩主要包括羈旅詩和閨怨詩。羈旅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思念,對家鄉的憧憬。閨怨詩一般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學會精細解讀,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詩歌是美的藝術,考生在鑒賞古代詩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時候,要學會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詩歌中的人性美。人性美,是對人的本性的贊美和歌頌。古代詩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詩歌借助具體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內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嚴,弘揚的人性中的質樸、堅韌、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達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誠、樂觀、豁達、寬容、崇高、純樸等特性,顯示著詩人對真、善、美的堅守。

例1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舟過安仁 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請簡要賞析本詩體現的人性之美。

參考答案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無憂無慮的兩個小孩充滿童稚的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兒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達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同時也贊美兩個小孩的聰明伶俐。生活的純真,盡顯其中。

2.品味詩中的人情美。詩歌以情為本,情是詩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動的心。把握詩歌當中的情,讓讀者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心隨文跳,情隨文動,便能輕而易舉地讀出古代詩歌的人情美。詩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親情、友情、愛情、對祖國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例2 閱讀下面這首清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請簡要賞析本詞蘊含的情感。

參考答案 這首詞為悼念亡妻之作:最憐愛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環般的圓滿,其他的夜晚則如玉玦般殘缺。如果月亮始終皎潔,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為你夜夜送去溫暖。無奈塵世的情緣最易斷絕,只有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縱使哀悼過了亡靈,但是滿懷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叢中的蝴蝶可以成雙成對,人卻生死分離,不能團聚。

這種無窮無盡的哀悼之情,纏綿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詩歌的哲理美。什么是詩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詩意升華成一種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詩化語言。中國古代詩歌中,那些經典的名句,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等,無不充滿著哲理的智慧,無不閃耀著打動人心的靈光,顯示出美的語言的魅力。

例3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論詩三十首 元好問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請簡要賞析本詩體現的哲理美。

參考答案 這首詩的前兩句很容易明白:眼見的真實情景激發心頭的真切感情,就能寫出意境神妙的詩句;閉門造車,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東西,總要失真。后兩句則說:靠臨摹前人作品,畫出秦川景色的畫家,親自去長安的能有幾人?詩人省略了一句話,即難怪那些人畫不好。本詩告訴我們:沒有現實生活的感受,沒有親身體驗,是不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題要領,應對詩歌鑒賞

考生了解高考命題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題模式,更有助于準確把握古代詩歌的情感。

1.高考常見的提問方式:①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②詩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③詩歌表現了怎樣的情趣?④詩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聯)表達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題:①通過什么內容+抒發(寄寓)什么感情。②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什么情感+評價。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術語:迷戀、憂愁、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惜春悲秋、熱愛自然、憂國憂民、蔑視權貴、壯志難酬、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憶友懷舊、別恨離愁、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 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③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8.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9.(略)

參考答案 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篇5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方法能力

中國的古詩具有優良的傳統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殿堂里一顆奪目的明珠。對于當代小學生來說,開展古典詩歌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水平,而且可以把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散到幼稚的心田,讓孩子成長的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讓積淀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精華的經典詩歌伴隨學生成長。

一、以讀為主,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朗讀,整體感知古詩內容。

朗讀是指抑揚頓挫有節奏有感情地讀,它重視聲音的輕重緩急,高低起伏以及詩的基調。朗讀是增強對古詩感性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語感積累語言資料的重要過程。朗讀強調讀準讀通,讀出古詩固有的節奏和韻味。首先,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排除字、詞障礙,了解古詩形成的文化歷史、背景,初步把握詩歌內容;其次,教師高質量而富有激情的范讀,或者是課文錄音,都可奠定詩的基調,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練讀;最后,可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直到讀得滾瓜爛熟為止。朗讀比較適合初學古詩時,可以提起學生的興趣,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二)誦讀,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

誦讀有著古老的歷史,它是識記背誦,重整體感悟,邊讀邊背邊體悟。誦讀的方式自由、靈活、輕松,可讀、可唱、可吟詠,聲音可低可高,一切均隨誦讀者喜好而定,其間抑揚頓挫,韻味無窮,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容則需誦讀感知。這一讀法,放在初步懂得古詩內容之后運用較好,此時學生對內容有了淺層次的理解,有待于深層次的與文本交流。此時的誦讀就是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的過程。

(三)美讀,品味作品深層的美。

在對古詩的內涵充分理解之后,可以采取美讀的方式。這時的讀,讀者往往能深刻體會古詩的思想、意境、藝術手法,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美讀能引領語文課走向比較高的教學境界,美讀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對品味所學詩歌的精美語言起到強有力的支持作用。例如楊萬里的《小池》,教學中可聯系并運用句調和重音等知識來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適合用一種同樣高低的調子,并重讀“惜”和“愛”,很快就讀出詩人對小池幽靜明麗特點的喜愛。再用一種有平到高的句調讀“小荷才露尖尖角”,并重讀“才”,就能感受到詩人是在驚異小荷姍姍來遲。這樣美讀古詩,讀者也多了幾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投向美麗大自然的亢奮情趣。

二、改進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提倡“模糊理解”,注重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古詩的教學當然也應體現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越俎代庖,而應讓學生自己理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學習古詩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內容的深度,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能“模糊解讀”即可,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誦讀,感受。詩詞中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

(二)淡化“標準答案”,鼓勵大膽創新。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生活環境、經歷和遭遇的不同,他們對古詩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也許他們有時的理解與正確觀點有所出入甚至是錯誤的,但這卻是他們獨自思考的結果,是智慧碰撞的火花,教師要大膽鼓勵,積極肯定。教師要嘗試走下講臺,把講臺還給學生,允許有不同的理解、見地,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

(三)善于總結規律,重視橫向遷移。

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古詩的教學,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法橫向的遷移運用。學習了一首五言或七言的朗讀節奏,就可以利用這種節奏去朗讀其他的五言或七言。又如,學了《江上漁者》知道了“但”字古意常作“只,僅”講,那么在《出塞》(王昌齡)中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但”字理解時,便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三、巧用“留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一)形象“留白”

凡是藝術,都有引發想象的功能,而古詩則引發力更強。它有空闊的余地,讓師生共同去想象那渾然天成、空靈激蕩的藝術境界。如《舟過安仁》(宋.楊萬里)這首詩的前兩句“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通過詩中對兩小孩行動的描寫,讓人不免生疑,寂寥平靜江面上,兩小孩坐在船頭停下船槳要干什么?詩的后兩句“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為什么張傘呢,是為了遮陽嗎?不,原來這兩個小頑童用傘當帆呢!那到底成功了沒有?一系列的想象空間把孩童的天真、童趣刻畫的惟妙惟肖,格外形象。

(二)情感“留白”

語言是傳達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懷,卻不能為語言所直抒盡傳,而為讀者設置下感情上的留白。《春望》一詩中,作者在安史之亂中見到國破家散的慘象,內心創傷不可言狀,然而杜甫這首五言律,感情蘊飽,寓情于景,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樣子?為什么“花濺淚”、“鳥驚心”呢?作者是采用擬人之筆,反襯出內心痛苦之至。結聯的“搔更短”“不勝簪”是什么形象?詩中多處“留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補,師生共同把作者那樣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描繪出來。

(三)哲理“留白”

富有哲理的古詩,往往是以寫物象而寓于哲理,其“留白”地帶更闊。小學語文課本所選古詩多從兒童的實際接受能力出發,選了著墨素淡,不事雕飾,在淺顯樸實的語言中深含哲理,啟人思想,耐人尋味。蘇軾《題西林壁》是一首深蘊哲理的古詩,作者的意圖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這就要指導學生體味詩句,深刻思考,加上真摯的感情去體會,從而由詩的物象提煉和升華為一種普通的哲理。廬山本是千姿百態的,從不同的距離,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觀看廬山,其景色都會不同,不可能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姿態。教師在備課中只要重視挖掘詩的深層底蘊,去進行再造想象,就會領略詩中的真意。而在教學時,也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文良 張亮.《課堂教學行為創新》.新華出版社2005.4.168頁.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歌;審美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中選入的詩歌,往往都是千古流傳、意義深遠的名篇佳作,每首詩歌都瑯瑯上口,適宜背誦,并且都蘊涵著美的情感。美學大家朱光潛曾經說過:世間是有真、善和美三種不同的價值,人類心理有知、情和意三種不同的活動。這三種心理活動恰和三種事物的價值相當;真關乎知,善關乎意,美關乎情。教師通過審美教學,可以將小學生處于自然狀態的情緒、情感升華,變為高尚的感情,進而帶來內心世界的平靜、和諧與完美。古詩歌對仗工整、講究平仄,語言文字的選用和組合本身也是一種美,詩歌是詩人面對外在環境時,內心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具有豐富的個人情感和內在美。教師應當在詩歌的教學中,抓住詩歌的各種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并培B學生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淺析小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學。

一、淺嘗輒止,發現詩歌的文字美

古詩歌的文字凝練、用詞精準,往往具有嚴格工整的格式,詩人進行填詞,由于字數限制,詩人在選詞時也十分考究,因此一字一詞一句,都是詩人匠心獨運的成果,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帶領小學生朗讀、背誦,體會文字美,古詩歌具有豐富的音韻美,對仗工整、抑揚頓挫、韻律和諧,學生通過反復吟誦、仔細品味,就可以自然而然發現文字的韻律美,進而將其背誦下來。

例如:詩歌《一去二三里》,宋代詩人邵康節的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通讀全文發現,第二句和第四句“花”和“家”押韻,平仄對仗,充分體現了詩歌的音韻美,朗讀起來十分通順。又如,唐代大詩人立白的詩《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首詩的第一句“斷”字,描繪出了天門山的陡峭險峻;“開”寫出了水流的洶涌湍急。第二句的“流”和“回”展示了水流的浩浩蕩蕩奔騰而過,又回旋北上,奔流而下。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的“出”、“來”由動轉靜,巧妙地描繪出了山勢的險峻。教師在教學中,主動指引學生注意這些字和詞的用法精妙之處,并向小學生講解詩詞的音韻美,讓小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歌文字的精準美和韻律美。

二、內外兼修,發現詩歌的意境美

詩歌往往是詩人內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文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到:“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詩歌講究文字體現的“意境”。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聯想,首先閱讀文字,通過文字的描述在腦海中聯想出畫面, 然后再結合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和精神生活狀態,完全理解詩歌的涵義。

例如:楊萬里的《舟過安仁》:“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閱讀這篇詩文,眼前呈現的是湖面上飄著一艘漁船,船上兩個小童不去劃船卻坐在船中間,撐著傘不是為了避雨而是為了借用風的力量前進。這是一幕富有童趣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輕松自由的孩童世界。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夜下門。”描繪出了夜晚的安靜與祥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行落九天。”采用夸張的手法,寫盡了瀑布的氣勢磅波、色澤鮮明,豪放明快地反映了瀑布之大、之猛。教師通過指導小學生不要局限于事物的表象,培養學生的審美力量,領略詩歌里的意境美,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從而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審美情趣。

三、由淺入深,發現詩歌的情感美

情感是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審美的能力,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才能由表面的文字,由淺入深地去發掘詩歌蘊涵的情感美。教師要從文字入手,引導學生在賞析詩歌文字的基礎上感受情感美。

例如:《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通過清新歡快的語言描述了初夏的荷塘,表達了詩人對夏之荷塘的熱愛。通過“泉眼”、“樹”、“小荷”和“蜻蜓”這些事物的描述,加之情感用詞“惜”、“愛”、“晴”、“柔”、“早”,反映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又如: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反復誦讀,學生就會感悟生命,感悟國家的團結一致,進而可以聯想至香港、澳門的回歸,無疑會讓學生胸中回蕩著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以及為祖國的統一感到自豪和驕傲。這樣就能讓學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詩歌的情感之美,將審美教學落到現實生活中去。

四、舉一反三,發現詩歌的創造美

發現美和欣賞美并不是審美教學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創造美,將從詩歌鑒賞中學習到的經驗和感悟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表達出來,創造出美。例如,將在課堂中學習的詩歌《尋隱者不遇》等進行改編,排成劇本表現出來,這樣就可以將理論的情感體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形成物我合一的最高境界,再造和擴展藝術形象。再如學完《如夢令》和《漁歌子》后,可以讓學生想象詞中描繪的景象,寫成文章,配上自繪的插圖,在班中進行展覽,完成對詩歌的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