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化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2 01:05: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表面化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表面化學論文

篇1

關鍵詞:課堂教學 主體地位 創新培養

1993年中國政府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對人才素質給予高度重視,并在大學生本科教育中開始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國內現行本科培養方案中教學計劃里多數學分都是大學生通過課程教學修得的,這意味著應該充分發揮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課程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的統一。筆者在“應用表面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課堂教學觀念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服務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同時還要注重課內外結合,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創新能力,進而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

一、形成課程教學服務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觀念

1.確定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課堂教學觀念

就課堂而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與主人,是主動的求知者。大學生的學習最終是要由他們自己去踐行而完成的。要構建主體性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力圖使學生主體處于激活狀態,能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積極動腦、動眼、動口、動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自覺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合作學習的空間和創設探究的情境。要體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會導、善導,創設民主教學氛圍,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就會樂學、會學、善學,學生就始終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做學習的主人。

2.確立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作為專業課的教師,要考慮如何把素質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要反映學科的新發展,要有前瞻性。要讓學生了解學科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用發展的觀點來學習專業知識,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更好地達到上述教學要求,主講專業課的教師其科研方向要與授課內容相關,以教研深化教學,以科研豐富教學。為此,我們吸納了從事表面化學科研方向的教師,組建了“應用表面化學”課程組,其成員均有與表面科學相關的研究課題,教師科研成果向專業直接轉化,既突出了專業方向,又保證了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二、課內外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綜合創新能力

授課教師除了轉變教育觀念外,還要注重課內外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課外的資源和條件為教學服務,使知識傳授與提高綜合創新能力培養融于一體。在課內外結合方面,我們的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從表面現象存在的普遍性(固固界面――摩擦、液液界面――牛奶、氣液界面――雨滴、氣固界面――雪花、固液界面――鋰離子電池,等等)和學科發展(多尺度非均相體系中界面是基本科學問題之一)對以線性尺寸在1~100nm范圍為研究對象更加重視,讓學生對開設本課程的意義、目的及建立界面觀點是化學、化工專業學生知識結構中的知識點內容。如人們常用“一盤散沙”一詞,干沙子是散的,若有適量的水就會成型。為什么要水“適量”?從而引出表面張力的問題或將表面張力應用于生活實際。洗滌劑為什么能洗凈衣服上的油污?從而引出潤濕、乳化和洗滌等問題。還有當前的研究熱點仿生微納結構具有超疏水性等。這些實用和趣味性強的例子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通過激發興趣,使部分學生對這些問題在正式學習課程內容之前就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查尋和進一步了解這些表面現象和問題。

2.課程教學與科研工作相結合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科專業和“應用化學”理科專業都開設應用表面化學類課程。根據本課程的已有基礎,按學科、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系,并吸納了負責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師形成理工結合的大課程教學組,并把課程組老師的科研成果進行比較分析和選擇,將其中與表面化學相關的研究成果吸收進教學內容。這些科研項目的實施有利地保證了科研成果及時向教學內容的轉化,既突出了專業方向,又保證了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例如,在對表面科學前沿和研究進行介紹時,我們選擇二氧化光催化材料和低維納米材料,這樣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表面化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還能夠對表面科學的前沿和研究現狀有所了解。

3.學生科技創新實驗與課程教學相結合

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實驗是本課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啟發科研思路,增強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意識,啟發學術思維。針對學生的科研熱情和新的想法,向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并鼓勵和引導學生申請學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目前本課程組教師指導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從08年起已申請國家級立項目1項,學生參加近二十余人次。校級立項7項,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目前還有部分項目正實施之中。除了參加科技創新外,還有部分同學直接進入老師的實驗室進行相關科研實驗工作。從已畢業的同學反饋發現,參加學校科研創新的同學進行畢業實驗的全過程都比較順利,并且畢業論文都取得較好的成績。有的同學還在畢業過程中發表了相關科研論文。

4.學科綜合性實驗與課程教學相互配套

依據課程建設需要,我們內容在學科綜合實驗中加入與課程相關的實驗,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設計能力以及研究能力。通過實驗環節,使學生加深了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了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如洗發香波配方設計及配制的實驗,學生自己做出樣品并使用,感到本課內容與日常生活貼近,使學生加深了對表面科學前沿內容的印象,激發了繼續探索的興趣。如溶膠-凝膠法制備鈦酸鋇納米粉的實驗,同學掌握了該技術后制備其他納米粉,并獲得了學生創新實驗立項資助。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在對實驗現象的解釋過程中,調動了學生進一步查閱文獻的積極性,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讓學生既要掌握好理論知識,又要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要從反常現象中產生新思維,開創新領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結束語

篇2

關鍵詞: 鎂鋁合金, 復合鍍層,腐蝕性

中圖分類號:TF7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作者簡介:陸穎,女,1985 - ,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從事冶金應用設計研究。

概述

鎂及其合金:是工程應用中最輕的結構金屬材料;比強度和比剛度高,優于鋁合金和一些高強鋼;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熱成型性能,產品具有良好的外觀和強烈的金屬質感;優良的導熱性能,作為電子設備的外殼使用時可較好的解決電子元件散熱的問題;具有優良的吸振性能和阻尼性能,能承受較大的沖擊,且無毒無污染,符合現階段的環保要求,是開發新一代高科技材料的理想基體。

實驗原料及工藝

2.1 實驗原料

本文采用自制的鎂鋰合金為基體材料, 此合金化學組成為:Li 10%,Zn 1%,余量為Mg。

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和實驗的可重復性,實驗過程中所用的化學藥品有硫酸鎳、次磷酸鈉、檸檬酸鈉、乳酸、氟化氫氨、氟化氫、磷酸、硝酸、氟化鈉、磷酸鈉、氨水、Al2O3粉, 其等級均為分析純。

2.2實驗工藝

2.2.1 復合鍍工藝參數的確定

(1)溶液的組成及其作用

化學鍍鎳液的主要成分是主鹽(可溶性鎳鹽)、還原劑、緩沖劑、絡合劑、穩定劑等。

綜合考慮鎳鹽的沉積速率和工件成本,本實驗采用硫酸鎳作為主鹽。鎳離子與次磷酸鹽濃度的最佳摩爾比約在0.4左右;還原劑是化學鍍鎳的主要成分,它能提供還原鎳離子所需要的電子,在酸性鍍液中采用的還原劑主要是次磷酸鹽。在一定范圍內鎳沉積的反應速度與次磷酸鹽的濃度成正比,綜合考慮次磷酸鹽濃度、反應沉積速率和鍍層質量,本實驗采用次磷酸鈉作為還原劑,濃度為30g/L;隨著反應的進行,氫離子逐漸產生,溶液的PH值不斷降低,沉積速率也隨之降低,所以應加入緩沖劑以維持鍍液PH值。

(2)工藝條件的影響

1)PH值的影響:在酸性化學復合鍍的過程中,隨著PH值的上升,鎳的沉積速度加快,鍍層含磷量下降。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及時調整,維持鍍液的PH值。本實驗初定的PH值為6;2)溫度的影響:溫度是影響化學鍍鎳反應活化能的主要參數。溫度過高鍍液不穩定,容易分解;溫度過低,反應不進行。本實驗初定的溫度為80±1℃。

實驗分析

3.1 Al2O3裝載量的影響

3.1.1 Al2O3裝載量對鍍層成分形貌的影響

在化學復合鍍中,第二相顆粒在鍍層中的實際復合量將直接影響鍍層的性能。試驗中選定1g/L、3g/L、5g/L、7g/L、10g/L Al2O3裝載量的鍍液進行施鍍。當裝載量為1g/L時 ,鍍層中Al2O3含量很低。而當裝載量增加至3g/L時,鍍層中的復合量迅速升高,至5g/L時達到最大,此后,繼續增加鍍液裝載量,鍍層中Al2O3含量反而出現了降低。

3.1.2 Al2O3裝載量對鍍層硬度的影響

為了研究鍍液裝載量對鍍層的性能的影響,首先對制備好的不同粉含量樣品進行了顯微硬度測試,相比于沒有添加Al2O3粉的單純鍍鎳而言,所有不同Al2O3裝載量的復合鍍層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復合鍍層的硬度隨鍍液裝載量的增加也是先升高后平緩降低,在5g/L時達到最高值730HV。這個變化趨勢與鍍層復合量的情形一致,說明鍍層的硬度主要受Al2O3粉末復合量的影響,鍍液裝載量決定著鍍層中實際Al2O3粉復合量從而間接導致鍍層硬度的變化。

3.2 性能檢測

由以上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鎂鋰合金化學復合鍍Ni-P-Al2O3的最佳粉含量是5g/L。在5g/L時,鍍層的耐蝕性耐磨性和各方面性能均達到最優。現我們就對最佳粉含量的鍍層進行結構和性能的研究。

3.2.1 Ni-P-Al2O3復合鍍層的沉積過程

圖3.5為復合鍍Ni-P-Al2O3過程中樣品增重隨時間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復合鍍的動力學曲線分為兩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在施鍍20min前,樣品幾乎未發生明顯增重,沉積速率很小。說明此時處于孕育期階段。此后樣品增重隨時間延長逐漸增大,沉積速率遠高于孕育期,動力學遵從直線規律,說明此時處于自催化反應階段,樣品表面發生了快速沉積。

圖3.5沉積速率曲線

3.2.2 Ni-P-Al2O3復合鍍層的硬度研究

對鎂鋰合金基體、化學鍍Ni-P和復合鍍Ni-P- Al2O3試樣分別采用410MVDTM數顯顯微維氏硬度計測試鍍層的顯微硬度,施加載荷為5g,加載時間為10s。每個樣品至少測量5個點,取其平均值為最終結果。實驗證明,基體的硬度為68HV,而化學鍍鎳的硬度達到了531HV,復合鍍的硬度更是高達730HV。復合鍍Ni-P-Al2O3的硬度值遠遠高于基體合金和化學鍍Ni-P的硬度。綜上分析,隨著鍍層中Al2O3粉含量的增加,彌散強化作用和結晶細化作用增強,兩者綜合作用,使復合鍍層的顯微硬度也隨之增加。

5.結論

本論文在鎂鋰合金表面成功制備了高硬度、高耐磨性、且具有良好耐蝕性的Ni-P-Al2O3復合鍍層,得出以下結論:

(1)Al2O3粉裝載量影響鍍層復合量及鍍層的顯微硬度。隨著Al2O3裝載量的增加,鍍層復合量和顯微硬度值均出現先增加而后緩慢降低的變化規律。而且,分別在裝載量為5g/L時,達到最大值。Al2O3粉裝載量對所制備復合鍍層的耐蝕性能無明顯影響。

(2)最佳Al2O3粉裝載量所制備的復合鍍層的沉積過程分為孕育期和自催化反應兩個階段。此Ni-P-Al2O3復合鍍層呈現典型的非晶結構。涂層結構致密、Al2O3粉分布均勻,與基體結合力良好。其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均優于單獨化學鍍Ni-P涂層。復合鍍Ni-P-Al2O3涂層和單獨化學鍍Ni-P涂層均能明顯改善鎂鋰合金的抗腐蝕能力,而且不和督促較單獨化學鍍層有更優異的耐蝕性。

參考文獻

[1] 梁春林.Mg9Li合金表面化學鍍鎳的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7,2-3.

篇3

關鍵詞:表面處理技術;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9-0090-02

《表面處理技術》課程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拓展課,簡要介紹有關材料表面的基本概念和某些重要理論,闡述現代表面技術的形成、分類、涵義和內容,然后通過一些典型的表面技術來說明主要設備、技術路線、工藝路線、分析檢驗和具體應用等,從而使學生對表面技術的形成、現狀和發展有一些基本了解。該門課程是跨學科、跨行業的綜合課程,包括表面物理、表面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電化學、冶金學和材料學科等學科技術。由于在高職院校對于這門課程的各方面投入相對較少,學生難免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有效的教學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是檢驗教學是否有效益的標準。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是否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學習內容是否有效。如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凡是能有效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有效教學。下面以“緒論”部分為例談談該門課程的教學設計。

課前系統

課前準備包括教材、學生、目標、教法、教具等內容,這些都是上好每一節課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表面處理技術》在我院是焊接、質檢和機制三個專業的專業拓展課,學生總體學習比較認真,但是對該門課程缺乏學習興趣。該課程內容簡單、知識面廣、工藝繁瑣、應用廣泛,尤其在高、精、尖領域應用率較高。針對這些特點,教師在第一節課就應用一些前沿的成果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來吸引學生。“緒論”從總體上給學生講述這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相關領域的發展概況等。該課程內容包括:表面處理技術的涵義;表面處理技術的目的和意義;表面處理技術的分類;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表面處理技術的現狀和發展。學好該課程可以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并且培養學生撰寫技術論文的方法。第一節課重點需展現自己較有特色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選擇的恰當與否也直接影響后續課程的教學效果。經過大量搜集資料,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盡量減少文字描述,大量采用生動的畫面、視頻等來展現課程的信息。由于關于表面處理相關的工藝較多,同樣為了增加基體表面的耐蝕性,可以通過電鍍、化學鍍、熱噴涂、堆焊等工藝來實現,具體使用什么工藝,要結合實際條件恰當選擇,但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不同的工藝做比較,了解各種工藝的優缺點、在實際工作中才能正確選擇,所以建議學生多看資料、做讀書筆記,采用橫向比較的方法來學習。

課堂系統

《表面處理技術》課程緒論教學過程包括導入、講授、總結、作業等四部分。導入部分筆者借助兩個問題:(1)磨損、腐蝕和斷裂是機件的三種主要失效形式,每年鋼材因腐蝕和磨損而造成的損失約占鋼材總產量的10%,損失金額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2%~4%。如果將因金屬腐蝕和磨損而造成的停工、停車和相應引起的各種事故等損失統計在內的話,其數值則更加驚人。(2)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對機械工業產品質量的要求更高,這就必然對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蝕等性能以及表面裝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發展金屬表面防護和強化技術,是各國普遍關心的重大課題(具體講授過程如圖1所示)。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案例教學法和分組討論法(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見下頁表1)。

課后系統

這門課程采用過程考核的方法全方位地考查學生(課程總評成績構成見下頁表2)。課后要及時輔導,了解學生對所講內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同事進行交流,請專家進行評課,分析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看有沒有創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教育、教學理念是否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么,存在的問題和癥結在哪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

總之,通過以上的教學設計真正使教師從講解員轉變為教練員,最終才能實現教師會教與學生會學兩者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錢苗根.現代表面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陸群.表面處理技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學武.金屬表面處理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4]萬福,曾國英.國外高校課堂教學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學),2012(2).

[5]范雪蕾,錢坤.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存在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6).

篇4

關鍵詞:混凝土外加劑,適應性,混凝土性能

 

0. 前言

隨著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水泥混凝土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混凝土可調凝、早強、高強、大流動度、高密實性、高耐久性、低水化熱,而且要求制備成本低、成型容易、養護簡單……。為達到這些目的,混凝土外加劑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已經成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組份。

混凝土外加劑是一種在混凝土攪拌之前或攪拌過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攪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它的特點是品種多、摻量少,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與塌落度損失;后期強度有較大的增長;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對混凝土的抗滲、抗凍、抗碳化等耐久性指標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硬化混凝土有較好的體積穩定性等。自水泥新標準實施之后,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及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出現了不少問題。科技論文。因此了解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外加劑對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響,對更好的使用外加劑,充分發揮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 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

水泥新標準自2008年6月1日正式施行后,各水泥廠已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技術措施,主要是提高水泥早期強度、細度、混合料的質量等,但對外加劑的適應性卻增加了不少問題。

雖然外加劑廠為達到與新水泥指標的兼容性,對外加劑性能的調整作了不少的努力,但從工程實踐的情況來看,問題仍然很多,比如同品種同摻量的外加劑,對不同品種的水泥,效果差異很大。甚至同一種水泥,不同時期效果也有差別,使用同一批外加劑的水泥凈漿流動度時大時小,其混凝土的塌落損失也忽大忽小,甚至有時泌水、有時不泌水、凝結時間差異大,時而還會出現促凝現象等,這些都是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問題。

1.1 外加劑與水泥不相適應

主要表現在減水劑效果低下或增加流動度的效果不好、凝結速度太快或緩凝、塌落度損失快,甚至降低混凝土強度等,這種不適應的問題與外加劑的品種、作用機理、原材料的選用與制造工藝、膠凝材料的成份、細度、水泥磨細階段工藝的差異有關,其他如環境溫度、加料方式和外加劑用量也會產生影響。

1.2 外加劑品種與性能的影響

外加劑特別是化學合成的高效減水劑性能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的影響。如萘系高效減水劑的性能涉及磺化程度與磺化產物,縮合工藝與程度,分子量大小,平衡離子,分子結構等各種因素,水泥等無機礦物顆粒由于范德華力、不同電荷的靜電互相作用、水化顆粒的表面化學作用,導致粒子形成聚集結構,束縛一部分水,不能用于滑潤水泥粒子,也不能立即用于水化。加入高效減水劑等外加劑后,由于吸附作用和電荷斥力,使水泥粒子分散,絮凝結構解體,釋放束縛水并阻止粒子的表面相互作用,使水泥漿體的流動性增大,其增加的大小與其技術性能及摻量有關。

1.3 水泥礦物組份與化學成份的影響

水泥膠結料的礦物成份和化學成份對外加劑吸附量的多少,對于流動性及強度增長有很大的影響。科技論文。外加劑吸附量越少的水泥漿體的流動度值越大。

1.4 水泥細度與顆粒形狀的影響

為滿足水泥新標準的強度要求,提高水泥細度是最有效的辦法,但水泥過細,表面積增加,需水量大,更加降低了液相中殘留外加劑的濃度,增加了液體粘度,塑化效果變差,混凝土塌落度損失更快;水泥過細水化速度快,水化熱高,容易產生裂縫。

1.5 摻合料的影響

根據國家標準,允許在水泥中摻入一定量的摻合料,常用的摻合料有水淬高爐礦渣、粉煤灰、沸石粉、火山灰、煤堿石等,由于摻合料的性能不同,也會影響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火山灰、煤堿石最差。

1.6 堿含量的影響

水泥中的堿主要來源于所用的原材料,特別是石灰和粘土。含堿量越低,相容性越好,高含堿量則會加速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導致需水量增大并且加快工作度損失,塑性效果變差。

1.7 新鮮水泥存放時間與溫度的影響

由于新鮮水泥干燥度高,而且溫度相當高(80℃~90℃),早期水化快、水化時發熱量大,所以需水量大,而且對外加劑的吸附量也大。在外加劑已供施工現場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整摻量來解決新鮮水泥與外加劑不兼容的問題,其調整幅度視水泥新鮮的程度和對外加劑的適應性而定。

2. 混凝土外加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2.1 選擇與水泥相適應,并能滿足設計與施工要求的外加劑

不同生產工藝、種類或配方與摻量的外加劑對水泥適應性有差別,應通過試驗確定,選用質量穩定、適應性好的外加劑;同時根據不同設計與施工要求,選擇相應的各類外加劑,如高效減水劑、泵送劑、防水劑、防凍劑等;根據設計與施工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材料,進行試配,確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與外加劑的適宜摻量。

2.2 大劑量高效減水劑對新拌混凝土穩定性的影響

隨著高強混凝土和泵送工藝日益廣泛的應用,原來摻量不僅減水率達不到要求,而且由于水灰比減小、澆筑時工作度要求增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損失加劇,不能滿足較長距離運輸的施工要求,因此高效減水劑的摻量逐漸增大。研究與應用的實踐表明:大摻量高效減水劑使混凝土在水膠比很低的條件下,仍能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可以成型密實,生產強度與耐久性良好的高強和高性能混凝土。

每一種高效減水劑與水泥之間的搭配,都有一相應的飽和濃度。對于大多數高效減水劑,其飽和濃度約為0.8%~1.2%。在配制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時,要特別注意高效減水劑的適宜摻量,需要與其外加劑和礦物摻和料使用,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2.3 其他因素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2.3.1 水泥的礦物組份和化學成份以及物理技術指標

選擇滿足設計與施工技術要求的水泥品種。

2.3.2 保證砂、石質量,原材料用量準確

砂的含泥量與細度模數必須符合要求,碎石的含泥量與針片狀含量不超標,最好選用連續級配的石子;原材料質量保證,用量準確。

2.3.3 通過設計與試配,確定合理的配合比,必要時需進行適當調整

施工配合比是影響混凝土性能的關鍵因素,如泵送混凝土適當提高砂率可提高混凝土的可泵送性。降低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強度,而在降低水灰比條件下配制外加劑混凝土應有一最低用水量,這不但是保證混凝土有一定工作性,更重要的是保證水泥在水化時,石膏有足夠的溶解用水,石膏在缺水時會大大影響溶解度,影響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高效減水劑摻量過多時,水泥漿的流動度大,漿體稀薄,不足以維持與集料的粘聚,往往會引起混凝土離析、泌水,此時可以適量增加用砂量,增加膠凝材料用量或是適量減少高效減水劑用量或用水量,產生離析的混凝土拌合物有害于工程質量。

2.3.4 注意水泥出廠及進貨時間

砂、石、水泥及外界的溫度對水泥與外加劑適應性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科技論文。特別是剛出廠的水泥溫度有時高達80℃~90℃,在高溫情況下,需水量與外加劑吸附量增大,塌落度減少,適當增加外加劑的摻量也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2.3.5 摻入部分活性摻合料

試驗證明具有一定活性的水硬性材料或自硬性材料,如磨細礦渣粉、粉煤灰等在滿足一定的技術要求條件下與外加劑同摻,不但節約水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混凝土強度,還能改善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2.3.6 保證施工質量

保證制模質量、防止漏漿與支架變形;施工中混凝土要振搗密實,防止漏振或振搗過度;及時利用原漿收光面層,在初凝前再進行二次壓實收面,可減少塑性裂縫;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泛白或8小時內及時澆水養護或噴養護劑,最好加薄膜密封或覆蓋濕麻袋養護,養護日期不少于14天,以免因施工質量不佳而引起與外加劑無關的異常現象。

3. 結束語

今后的混凝土外加劑會朝著復合多功能型、品種系列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應用的廣泛和研究的深入,混凝土外加劑定會在建筑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和良好的效益。

篇5

關鍵詞:實踐;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O 6-33, G 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812-2485(2011)07-020-02

隨著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培養創新型的環保人才成為了迫切而現實問題。但是在我國,普通高校的環境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還比較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的大學生缺乏創新觀念與興趣;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很多高校的環境專業缺乏系統的創新教育,尤其是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諸多的問題,制約了創新型環保人才的培養。

1 目前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由于各校的歷史沿革和專業設置的特點不同,使得各校在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不盡相同,但是普遍存在著實踐教學環節內容重復率高、實習基地單一化等問題,嚴重制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

1.1 設計教學環節欠整合,內容重復率高

為了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各高校已經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大多的做法是增加實踐環節的課時與種類,如有的高校僅課程設計就開設了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環境工程設計實踐、專業設計和畢業設計等,與同類專業相比,在學時上是比較多的,但是由于沒有有效地整合、協調各個設計的層次、內容,使這些設計變成了簡單的重復,沒有真正地起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1.2 實習過程流于形式,基地單一化

目前企業為了自身的安全問題與生產秩序,不太愿意接受在校生的實習,更談不上讓學生動手操作。正因為如此,多數的實習基地都是教師通過私人關系聯系,很難保證實習的深入進行,往往是走過場,所以雖然有些高校在招生等方面為實習基地提供了一些優惠政策,但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環境工程專業的實習基地一般都是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或者垃圾填埋場等,單一化嚴重,沒有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

1.3 實驗教學偏重驗證,創新性內容少

實驗教學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鞏固書本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了解學科前沿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由于許多高校忙于擴大招生規模,所以在宿舍、食堂等方面投入的經費很多,而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投入明顯不足。這導致了許多高校對待學生實驗的態度就是應付,只讓學生做一些成熟的、花費低的驗證性實驗,制定的創新性實驗只是停留在應付檢查的材料上,并沒有落實到位,從而使學生實驗的價值大打折扣,沒有起到應該發揮的作用。

2 整合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方法

作為培養創新型環境保護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己任,根據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切實地加強實習基地的聯系,不斷改善設計環節的內容,通過實踐環節的教學把基礎知識與工程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1 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增加設計型實驗內容

環境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環節主要包括無機化學等化學類實驗課,大學物理等相關實驗課,環境監測實驗等專業基礎課實驗以及專業實驗等專業方向實驗。[3]這些課程開設對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很有幫助,為了切實培養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還必須從實驗教學模式和內容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方式。學生實驗之前,指導老師從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過程逐一地給學生講解,這樣不但養成學生疏于預習的惰性,也把學生變成了機械執行的操作工具,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危害很大。指導教師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起的作用應該是指導、督促,而不是步驟的發令槍,學生進入實驗室那一刻起就把他們當成實驗的主導者,指導教師要從臺前自覺地退到幕后,把傳授實驗知識變為真正的指導實驗,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汲取營養。

其次,指導教師要必須堅持不解地研究、創新實驗教學的內容,把自己科研工作中的一些新知識、新發現有效地植入學生實驗中,增加學生對學科發展方向的了解,在創新能力與求知欲望上都會得到鍛煉。

2.2 實習基地多樣化,切實加強校企合作

為了加強使理論與工程實踐充分的結合,環境工程專業的實了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外,還增加了監測實習,但是教學的內容得增加并沒有改變傳統的實習教學“走馬觀花”模式,為了切實提高實習效果,可以從實習基地多樣化,切實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加以改進。

首先,實習基地要多樣化。認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實習地點只能是污染物處理的企業的觀點是錯誤的,其實環境工程的面很廣泛,不僅包括污染物的處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從源頭上制止、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了解污染物是如何產生的,所以環境工程專業的實習基地不但要有直接處理污染物的工廠,更要的是選擇一些化工企業,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讓學生對污染物的產生、危害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對清潔生產、環境影響評價等知識也可以加強鞏固,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樣促進作用。

其次,在實習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企業的運行于管理中很重要,這不但要有時間上的保證,還要求企業能夠派出足夠的指導人員,把學生分到不同工段,手把手地指導學生操作。

2.3 調整畢業設計方案,整合課程設計內容

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也是培養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對其整合。

第一,調整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時間和內容。在時間上,各高校已經將四年制大學生的第八學期專門作為學生的畢業設計(畢業論文)時間,但是由于有些工程環節時間比較長,短時間內對工程技術進展等無法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真正用于畢業設計(畢業論文)時間其實很少,因此提交的畢業設計(畢業論文)時間經常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所以我們可以提前一年或更長時間把學生分配給專業教師,在學生的周末或假期就可以跟隨前面的畢業生進行一些工作,也可以跟隨教師參加一些工程實際,對培養學生的工作技能、工程設計能力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第二,有效整合課程設計的層次與內容。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課程設計比較多,如何有效整合就顯得異常重要,所以在制定設計計劃時要通盤考慮,既要保證設計內容不重復,又要相互銜接。化工原理的課程設計主要以塔塔為主,進行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時可以考慮以顆粒物的去除為主;水污染控制工程設計應該主要以單體構筑物為主要設計對象,必要時增加一些生物化學反應的計算;而環境工程設計實踐的內容應該主要針對建設污染物處理工廠的設計,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了解建設污染物處理工廠的整套程序上;而專業設計是將前面的幾個設計綜合的過程,通過前面的訓練,能夠對污染物的處理有一個通盤的考慮,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結 論

作為培養創新型環境保護人才的重要陣地,開設環境工程專業高等院校應鼓勵相關準予的教師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己任,通過從事環境工程老師的共同努力,不斷改革與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使我國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更加系統和完整,一定能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性的環保人才。

參考文獻

1 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30(1):47-49.

2 彭永臻,曾薇.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6(6):36-37.

篇6

藥學專業學生通過學習物理化學課程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后續專業課程,物理化學的許多理論在藥學實踐中都有所應用,但是,現有的大部分物理化學教材,仍然是以解決化學化工問題的角度來講述物理化學的理論,部分教材即使對藥學相關方面有所涉及也僅僅是以知識拓展或習題的形式展開,學生對物理化學和藥學的關系感受不深,導致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因此,我們在物理化學教學內容方面做了許多改動:熱力學基本定律是化學熱力學的基礎[3],但其中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導致學生望而生畏,為此,在教學中,我們只要求學生理解基本原理,了解公式的意義,掌握基本公式的應用即可。但是,對于在藥學專業中有所應用的幾個重要的概念,我們則特別加以強調,比如,熵函數是熱力學的基本函數,在藥學領域,也經常使用熵函數表征藥物結構特性,確定合成條件,分析藥物代謝機理,輔助藥物劑型設計等,而傳統教學中仍沿用了化學專業的講授思路,沒有體現出其在藥學專業中的特殊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簡單的通過卡諾循環引入熵函數之后,便從統計熱力學開始,以微觀的角度,從熵函數的物理意義出發,介紹熵函數,并進一步的通過學習掌握熵函數的應用。

化學平衡和相平衡是熱力學的基本應用,學生通常會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意識到物理化學和藥學的密切聯系,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和掌握這種聯系,為此,在教學中,我們通常選擇以現實中存在的藥物合成反應為例子,向學生講解相關公式的應用,而在相平衡中,我們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還會向學生解釋冷凍干燥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水蒸氣蒸餾等相關藥物提取技術,特別是在學元相圖時,我們會引導學生思考,低共熔點的存在,對于藥物劑型設計有何影響,如何利用和避免這種影響,并向學生展示其具體應用。相比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與藥學的關系更加明顯[4],其基本理論在藥物穩定性、藥物體內代謝等方面具有顯而易見的應用,在教學中,我們強化了這種聯系,通過設計習題,以具體藥物的代謝速率、藥物貯存期預測等相關案例為載體,讓學生親自動手應用動力學理論,解決專業問題,這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于物理化學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采用這種以專業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能夠明顯的提高教學效果。同樣的,在講授表面化學、膠體化學部分內容時,我們也以滿足專業需求為出發點調整了相關教學內容。根據我校藥學專業培養計劃,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已經開始了藥劑學課程的學習,部分知識學生其實已經有所了解,比如表面張力、表面活性劑等內容,為避免重復,在授課時,我們更加側重于在理論的高度去分析、解釋相關的內容,這樣會更加有助于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結合學生實際,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所傳授的知識,然而,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對知識的理解、領悟能力也有所差別,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的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筆者所在學校為地方本科院校,學生數理基礎較差,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對公式繁多、邏輯性強的物理化學課程有明顯的畏難情緒,有較多的學生認識不到物理化學與藥學專業的聯系,因此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同時,學校有大專和本科兩個不同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有所差別,對于物理化學課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這些具體的現狀,既是我們在教學中所面臨的困難,也是我們把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

針對這些現狀,我們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問題引入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展示具體的藥學或生活實踐案例,引出其背后隱藏的物理化學原理,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學生思考,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比如,在講解動力學部分時,分析藥物在人體內的吸收、代謝過程,分析其動力學特性對于藥物劑型設計的影響。活用講授法這一基礎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以適應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需求。對于物理化學繁多的公式,講授時可以弱化公式的推導過程,對于專科生則可以完全取消公式推導的講解,轉而強調公式的應用條件,并通過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其具體應用。熟練和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出現,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靈活有效,方便快捷,通過圖像、視頻,學生可以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體會。比如,在學習固體的潤濕這部分內容時,通過展示大量豐富的相關圖像和視頻,比如,原油泄漏環境中的海鳥、“魔法砂”的神奇現象、荷葉上的水滴等,教師可以靈活的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用理論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既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又活躍了課堂氛圍。

3以應用為導向,重視實驗教學

物理化學實驗是物理化學教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和數據處理能力,學會利用物理化學理論解決藥學專業問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和解決未知問題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為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們主要作了如下努力:注重實驗操作細節,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發現,許多本該在其他課程中掌握的基本操作,學生掌握的并不夠牢固,比如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滴定操作,甚至某些專科學生配制特定濃度溶液都無法獨立完成,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物理化學實驗的完成,還會對學生后續專業實驗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除了集中講解、演示之外,實驗教學人員還全程對學生進行觀察,一旦發現學生有操作問題,則立即對其進行講解和指導,直到確認其掌握為止。針對藥學專業需求開設物理化學實驗。

篇7

關鍵詞:熱穩定性;絕熱復合材料;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

1 引言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領域對隔熱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隔熱材料,如:無機纖維、有機泡沫等已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的需求。因此,現代工業隔熱材料的新的發展方向氣凝膠復合隔熱材料應運而生,其主要是由于氣凝膠具有高空隙率,而且其孔為納米尺寸,可以有效地抑制熱傳導和熱對流,是目前最理想的隔熱材料[1-4]。但純SiO2氣凝膠強度低、韌性差,不能作為單獨的塊體材料用于保溫隔熱工程[5-6]。氣凝膠/纖維復合材料憑借其自身獨特的性能優勢,在現代航空、軍工、化工、冶金等高新技術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7-8]。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本文所采用的試劑為正硅酸乙酯(TEOS)、乙醇、三甲基氯硅烷、正丁醇、正己烷、甲酰胺等均為分析純試劑;鹽酸濃度為 0.1mol/L、氨水濃度為 1mol/L ;水為蒸餾水;纖維為一般工業用莫來石陶瓷纖維。

本文所采用的儀器為JB-2型磁力攪拌器、DZKW-D-1型電熱恒溫水浴鍋、DZF-6020B型曲線控制真空干燥箱、PHS-3型pH酸度計、STA 449 C型熱重分析儀等。

2.2 樣品制備

取一定體積的正硅酸乙酯、甲酰胺、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混合攪拌;數分鐘后用加入分散好的莫來石陶瓷纖維,繼續攪拌;數分鐘后再調節鹽酸pH至酸性條件下某一恰當值,將其放入水浴鍋中水浴加熱保溫半小時左右;待其充分水解后加入一定量的氨水作催化劑,調節pH至恰當值,使其發生凝膠化,加入母液,并老化48h以上;將老化后有一定剛性的醇凝膠/纖維復合材料取出,放入無水乙醇中浸泡1h,倒掉溶液;用正丁醇浸泡2次,放在烘箱里面烘干,每次烘24h,以使醇凝膠中的水全部被正丁醇替代,倒掉溶液;加入不同比例的三甲基氯硅烷的正丁醇溶液,50℃下恒溫24h,對濕凝膠進行表面化學改性;用不同濃度的三甲基氯硅烷和正己烷對混合溶液進行表面改性3d左右,改性后將凝膠用正己烷洗滌;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數小時,得到氣凝膠纖維復合材料。

3 結果分析與討論

圖1為純SiO2氣凝膠的熱重-差熱掃描譜線圖。

由圖1可以看出,從室溫到1100℃的整個加熱過程中,氣凝膠的質量一直在減少,總失重達24.13%,其中,大部分的失重發生在800℃以下。在450~600℃區間內TG曲線變化非常陡峭,其失重率約為13.21%。從DSC曲線上看,在該溫度處有個較大的放熱峰。P.B.Wagh等人認為[9],在450℃左右為SiO2氣凝膠表面疏水有機基團(—CH3)的熱穩定溫度,超過此閥值溫度,疏水性消失。因此,可以推斷在450~600℃區間對應的失重為疏水有機基團的氧化熱分解。

圖2為純SiO2氣凝膠與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的熱重掃描譜線圖。

從圖2中可以看出,兩者都在20~200℃之間有一定質量的損失,這主要是由于純氣凝膠以及復合材料中的物理吸附狀態的水和乙醇的揮發引起的,在450~600℃區間對應的失重為疏水有機基團的氧化熱分解。從圖中還可以看到,純SiO2氣凝膠的TG失重為24.13%,加入10%的莫來石纖維后失重為16.71%,并且差別主要發生在550℃左右。還可以看出,質量損失的溫度大約一致,只是損失的比例不等,主要是因為莫來石纖維的加入,改變了SiO2氣凝膠的組成結構,而莫來石纖維質量不會改變。

圖3為純SiO2氣凝膠與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的DSC掃描譜線圖。

由圖3可知,純氣凝膠在450~600℃,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放熱峰,結合圖1的DSC曲線可以看出,該處為有機疏水基團(—CH3)的氧化引起的。在800~1000℃處,出現一個放熱峰,就純氣凝膠而言,不是因為相變引起的。通過X衍射分析,該溫度下,氣凝膠呈現的是非晶態。因此,可能是因為氣凝膠結構空隙太小,里面存在的有機物被SiO2骨架保護著,在低溫下很難被氧化,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通過熱量慢慢沿著孔道傳遞,當熱量積聚到一定程度,致使有機物被氧化放出熱量。

從圖中還也可以看出,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在800~1000℃之間的放熱峰比較大,在450~600℃之間沒有放熱峰,這是因為纖維加入后,氣凝膠中的孔徑變得更小,里面存在的有機物被SiO2骨架保護得更加嚴實,在450~600℃,該氧化一直存在。因此,產生的放熱峰比純SiO2氣凝膠要大。

4 結論(下轉第18頁)

(1) 純SiO2氣凝膠與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在450~600℃之間有機疏水基團(—CH3)發生氧化,使得材料有較大的失重,有明顯的放熱峰;

(2) 純SiO2氣凝膠與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中,450~600℃未完全氧化的有機基團在800~1000℃的時候,繼續氧化,使得材料有失重,DSC有放熱峰;

(3) 莫來石陶瓷纖維的加入,使得氣凝膠的內部孔徑變的更小,導致SiO2氣凝膠/莫來石纖維復合材料在450~600℃時候氧化的有機物比純氣凝膠少,在800~1000℃才發生氧化反應。

參考文獻

[1] 高富強,曾令可,王慧,程小蘇,劉平安.溶膠凝膠法制備SiO2氣

凝膠/纖維復合材料及其性能的表征[J].陶瓷學報,2010,31(3):

368-371.

[2] 高富強,曾令可,王慧,程小蘇,劉平安.SiO2氣凝膠/纖維復合材

料制備工藝的研究[J].中國陶瓷, 2010,46(8)17-19.

[3] 董文輝.SiO 納米孔超級絕熱材料[J].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06(2):10-13.

[4] 忤亞紅,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強化、韌化機制[J].北京石

油化工學院學報,2003,11(3):36-37.

[5] 董志軍,李軒科,袁觀明.莫來石纖維增強SiO2氣凝膠復合材料

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6,34(7):58-61.

[6] 楊麗麗.硅氣凝膠常壓制備及增強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6:65-67.

[7] 董志軍,李軒科,袁觀明.莫來石纖維增強SiO2氣凝膠隔熱材料

的制備工藝研究[J]. 當代化工.2006,35(6):440-442.

[8] 高慶福,馮堅等.陶瓷纖維增強氧化硅氣凝膠隔熱復合材料的

力學性能.[J].硅酸鹽學報.2009,37(1):1-5.

[9] P.B.Wagh, parison of some physico-chemical

篇8

關鍵詞:高校學生,組織活力,激發

 

高校學生組織,作為大學教育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機構,是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動學風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促進和諧校園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的生力軍,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平臺。在實際工作中高校學生組織往往容易出現諸如隊伍龐大,學生活動缺乏統籌,特色不鮮明,學生干部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創新精神,組織文化弱化甚至缺失等問題,使學生組織活性不足,吸引力下降,嚴重影響到其作用的有效發揮,甚至會給學生組織干部梯隊培養帶來壓力。通過實際工作中指導學生組織的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激發學生組織活力,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完善制度,規范體系,優化學生組織結構

古語云: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制度化管理是任何一個組織正常運作,產生效益的基本保證。在高校,為了保證人才培養和組織工作的長期性、連續性,同時也結合學生流動的周期性特點,高校學生組織每年都要吸收新鮮血液,學生在某個組織的最長任期為三年,而大多數學生在學生組織僅僅工作一年,人員更替相對頻繁是高校學生組織的一大特點。“每一個學生干部的工作理念是有差別的,做事風格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換屆前后的學生組織在校園文化的理解、職能的表述、活動的側重、工作的具體要求上都會有差異。論文格式。”在這樣的前提下,為了保證學生組織長期目標的實現和價值觀念的傳承,保證組織運作的效率,除了教師在指導時要把握方向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工作體系,使學生組織每一階段的工作重心明確,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能夠在學生組織換屆時保證各項工作的平穩過渡和組織精髓的良好傳承。例如學生組織的章程,會議制度,財務制度,干部選拔任免、培養教育、監督考核、獎懲制度,規范學生活動流程的團學活動管理辦法等等,能夠保證在人員頻繁更替的前提下,學生組織工作高效有序的進行。其次,為了保證學生組織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實效性,要特別注意制度出臺的需要性、科學規范性、公正合理性以及制度執行的嚴肅性。第三,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并不是一刀切,學生是學生組織的根本,隨著社會變革速度的加快,每一屆學生的特點也越來越突出,學生組織的制度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據前期發現的問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發展和完善,另一方面要注意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其潛力。在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必須對學生組織進行結構優化。根據學校或學院學生工作的整體安排,對主要學生組織的架構進行調整,將各組織的資源進行整合;明確各學生組織及其下屬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功能定位,對功能重復部門進行合并精簡,取締功能不明確,存在意義不大的組織,避免機構設置過于臃腫,人浮于事的情況出現。保證各學生組織工作的協調,使組織各部門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也保證組織內學生干部有足夠的鍛煉機會和成長空間,積極性提高,便于組織和管理。

二、整合資源,結合特色,全力打造品牌學生活動

品牌這一理念自提出至今,發展幾十年,現已被社會各界廣泛應用于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品牌一旦形成,它所代表的特殊意義就遠遠超越了其作為一種符號本身的價值,它作為一種形象認知和品質認知是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權威性的無形資產。品牌建設,是各種組織發展壯大、擴大影響的有效途徑,學生組織也不例外,作為學生組織的重要“產品”,打造品牌學生活動,首當其沖。

學生活動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思源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是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生鍛煉自我、成長成才的良好平臺。如果學生活動缺乏統籌、沒有特色,不僅會牽扯學生過多精力,影響學習成績,也會影響活動質量,無法得到學子的廣泛參與和認可,不僅打擊學生干部的積極性,更無法實現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活動培養人教育人的目的,通過建設品牌學生活動,能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把握學生組織及其組織活動的功能價值,目的明確,有的放矢,而不是為了組織活動而組織活動;統籌安排主題一致內容相近的活動,確保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有序、高效地投入在精品學生活動中。例如在基層團組織建設方面,著力將基層團校打造成品牌,將對團學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服務意識等各方面的教育要素整合進團校培訓內容,有計劃有步驟、持續性地展開形式多樣的課程和活動,能有效改善基層團組織建設中容易出現的表面化,隨意性和不連貫等問題。其次,品牌學生活動必須有鮮明的主題,突出的特色和較高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使活動具有專有性和可識別性。可結合學生組織所在院、系的特色,充分發揮學生專業優勢,引導專業學習興趣,也可結合時代性主題,打造教育意義突出,傳承性強的品牌。例如藝術類院系的“百米長卷”繪畫大賽,理工類院系的大學生科技節,以重塑青年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為主線的“一二·九”文化藝術節等等。品牌活動一旦形成,能有效整合資源,實現組織有序,內容充實,影響深遠,不僅能夠擴大學生組織的影響,鍛煉學生干部隊伍,提升學生組織文化價值,更能讓學生干部從廣大同學對這些活動的喜愛和參與中獲得認同感的成就感,進而極大地調動工作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開展工作。

三、積極引導,挖掘潛質,著力培養學生骨干的創新能力

學生骨干是各學生組織的核心和關鍵,他們是高校學生工作部門聯系學生的重要紐帶和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組織的形象和作用的發揮。論文格式。但當前高校受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很多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越來越復雜,學生骨干也受到影響,出現工作熱情不高,官僚作風滋長,創新意識缺乏,創新能力低下等問題。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創新意識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樹立的教育目標。學生骨干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的執行能力,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工作方法,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是我們培養學生骨干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是學生組織充滿活力的基本保證。

培養學生骨干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要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和民主自由的寬松環境,盡量消除可能阻礙創新的思維慣性和固定模式。以“宏觀指導,微觀放手”的思想,在堅持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學生骨干們“改變陳舊的活動形式,用新形式展現經典活動,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時代和同學的需求出發,不斷開拓學生活動的新領域”。另外,要特別注意個性化培養和針對性指導在創新思維培養中的重要地位。根據每個學生的特質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在實際工作中因勢利導地進行引導,因人而宜地安排適合學生潛質的工作內容,更有利于創新意識的激發。在平時的日常教育管理和具體活動的指導中,以精英化培養思路,對學生骨干高標準,嚴要求,通過培訓、參觀、討論、團隊破冰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骨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儲備,要求他們在工作中杜絕模仿抄襲,努力學習新知識,發現新情況,開動新思維,運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使“在積極思考的基礎上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成為學生干部高度認同和擁護的工作準則,使學生組織成為有生命力的創新團隊。論文格式。

四、凝神聚力,濃厚氛圍,加強學生組織文化建設

高校學生組織文化,是指學生組織在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所創造或逐步形成的,組織中的學生干部所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團隊意識、思維方式、工作作風、心理預期和團體歸屬感等群體意識的總稱。它為該組織所特有,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并直接決定了該組織的精神風貌和成員的行為方式,對學生組織力量的凝聚和作用的發揮起著決定性作用。

建設高品質的學生組織文化已成為目前高校學生工作的一項非常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開創性工作。加強學生組織文化建設,要明確高校學生組織的功能定位,結合院、系發展總體規劃和專業特點,適應時代特色和學生需求,凝練學生組織的精神內核,緊密圍繞這個精神內核,形成明確的組織文化建設思路和合理的組織文化建設政策,以此為指導建設學生組織的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努力形成完善的學生組織文化體系。同時通過擴大宣傳,爭取輿論支持,來幫助組織文化擴大影響力,實現外部認知和認同;通過實現組織文化有形化等各種途徑和手段,增強組織文化的內部感知和傳承創新。高品質的學生組織文化,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組織在思想教育,學風建設方面的導向作用,促進各項主題校園文化活動取得最大成效和影響;能夠把學生干部與學生組織緊密聯系在一起,鼓舞其精神、培養其情感,提高其思想,激發學生干部對組織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激勵他們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凝聚一切力量為學生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承和組織目標的實現努力工作。同時,組織文化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會對學生干部產生潛移默化的約束作用,實現學生組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周賢群.王位,從執行力到公信力[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8.12

[2]瞿彥劍.張清政,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J].懷化學院學報,2008.10

[3]彭小孟.龔利明,文化視角下的高校學生組織文化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0

篇9

【關鍵詞】應用化學 專業定位

【中圖分類號】O434.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8(b)-0089-01

地方性高等院校應用化學專業定位應符合地方經濟的總體規劃和發展目標,滿足地方和社會對應用性人才的培養需要,培養具有特點鮮明、與時俱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

1 應用化學專業定位應符合地方經濟總體發展規劃

根據有關資料,在化學工業領域,上海市將以醫藥工業、生物化工、精細化工、新材料和環保工程作為發展重點,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品更新換代為目標,加大產、學、研力度。因此在人才質量要求上,需要培養更多的應用化學人才。另外,根據教育部對未來人才需求預測,工科應用性人才將名列第一。應用化學正是培養此類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出于上述考慮,并結合我校自身條件,將應用化學專業發展的方向定位為:商品檢驗和環境監測與治理;為中小型企業及外貿、海關、衛生部門培養商品檢驗、環境檢測與治理等專業應用型人才;不僅要符合上海市和周邊地區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面向全國,培養能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還要與其他高校形成錯位競爭、優勢互補。

本校自2001年應用化學專業開始招生以來,為使本專業的發展定位符合21世紀上海未來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需要,經過幾年來的不斷實踐和完善,本專業在專業建設、師資力量、課程改革、社會實踐、教學設備、國際交流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專業所屬的環境監測及治理和商品檢驗方向不僅與其他高校形成錯位競爭、優勢互補,而且近幾年來已經畢業學生的就業和發展的實踐證明,本校應用化學專業的辦學方向和定位是符合上海市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需要的,并于2007年獲得第二期上海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

2 應用化學專業定位應符合應用化學專業應用性的特點

應用化學涉及化學、化工、材料、生化、環境、檢測技術等諸多方面,是強調應用性的化學專業之一。國內外設有應用化學專業的高校,一般都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當前應用化學專業人才的發展趨勢是“專才”與“通才”的結合。地方性高等院校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興辦的地方大校,地方性決定了地方高校必須置身于地方經濟建設的主戰場,與社會經濟緊密結合,全方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1]。根據上海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的需要,金融貿易、先進制造技術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化工新材料、綠色化學技術、新型環保技術和商品檢測技術將是未來開發的重點。尤其在進入WTO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對上海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將會顯得更加迫切,需要培養更多的應用化學實用人才。本校作為上海地方重點高等院校,應用化學專業定位與發展應當與上海地方經濟發展的趨勢緊密相結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必須突出應用性,使本專業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所學知識能夠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畢業后能直接應用于地方經濟建設;為地方培養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技術人才,更好地為上海未來的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服務。

3 應用化學專業定位應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

應用化學專業是介于化學與化工工藝工程之間的一個應用性理科專業,是培養理工結合型的“用”化學的人才,與化學專業培養“做”化學的人才在知識能力結構上是不盡相同的[2]。為使培養的應用性人才充分地“用”好化學,應用化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除使學生學習好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化學操作技能,具有較強的化工基礎知識外,還應緊緊圍繞專業定位方向設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同時在應用化學專業學生所學的知識結構上應體現: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厚基礎、專業技能突出、知識廣、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3],其知識培養要符合專業定位方向,又要適應地方經濟及社會經濟發展對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此,我們就當前較為突出的環境保護、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等問題,在學生知識培養上開設綠色化學和環境監測及商品檢驗等專業課程,以保障本專業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能學以之用。

同時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四年本科學習中能接受多形式、多層次的實踐技能訓練。其中包括(1)綜合性社會實踐,是學生在低年級進行的一項廣泛性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體驗社會,豐富學生社會生活經驗,使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所需要的各種素質,讓其具有基本的社會生活技能。(2)基本實驗技能培訓,通過此環節的技能培養,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學基本原理、基本理論的同時,又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實驗室安全等基本知識,使其初步具備科學實驗態度及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3)綜合設計性技能培訓,是學生在具備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內容及要求,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獨立操作得出實驗結果的過程。此環節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也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態度及勇于創新的精神。(4)畢業實習,通過實習環節的實踐,能使學生充分地發揮聰明才智、創新精神,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工作精神和對社會的責任感。(5)畢業論文,是對學生在校四年學習的總評價,通過此過程可充分檢驗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能、學習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寫作能力;同時又是學生今后在工作崗位上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6)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利用我系是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所設的“化學分析工”考核點的有利條件,經過培訓讓本專業學生在畢業前獲得化學分析工職業技能中級證書,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4 應用化學專業定位應充分體現產、學、研一體化的特色

應用化學專業定位不僅要符合地方經濟的總體規劃和發展目標,而且還應與地方上相關的單位或部門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充分體現應用化學專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特色。幾年來,本專業與上海桃浦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上海市環境檢測中心、上海科創色譜儀器有限公司、奉賢區環境保護局、寶鋼環境監測站、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上海農藥研究所、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等建有校級合作教育基地,并與上海市通用通標公司(SGS)聯合建立了商品檢驗和食品安全實驗室(已經取得了CMA和CNAL認證);與上海市科委聯合建立了上海市緊缺人才――納米人才培訓基地,與上海市科協聯合建立了上海市青少年納米科普實踐基地;與上海市納米中心聯合建立了環境計劃實驗室;與上海市經委建立了稀土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與上海市教委聯合建立了部門開放的現代電化學和表面化學測量技術實驗室,與上海市金山化工園區建立了應用化學人才培訓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另外還具有上海市勞動局批準建立的分析中級工和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考核點。本專業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使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得到提升,近幾屆畢業學生都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率都達98%以上。

參考文獻

[1] 向紀明.應用化學專業發展的改革與實踐[J].安康師專學報,2005,17(2):114-116.

篇10

關鍵詞:教育;中職;提高;改變

【中圖分類號】G712

一、當前我國中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在現代中職教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還是無法擺脫過去傳統的教學手段C板書,在課堂上,依舊以板書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導致的不良結果有兩點:一是在45分鐘的課堂時間內,寫字和擦黑板會占用過多的時間,極大的影響了課堂課程內容的進行,從而影響了課堂容量和課堂質量的提高;第二,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在某些課堂內容的教授時會顯得非常吃力,比如,在建筑設計課程上,板書是無法形象化的將立體化的建筑圖像展現給學生的,這對于一些立體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接受的,這也會影響課堂質量的提高,所以,當前中職教師單一的教學手段是最需要進行改革的內容。

(二)使用教材傳統,沒有結合實際情況

中職教師使用的教材比較傳統,傳統的教材內容過于學科化,難度較高,而且缺乏實用性,沒有與中職教育的目標和實際相結合,在教材內容的組織方面,這些教材仍舊停留在傳統的、靜態的闡述知識,很多內容都比較陳舊,缺乏時代感。教材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發現,這些課程內容學了也沒用,因為中職教育的教育目標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這樣傳統的教材安排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久而久之,也會泯滅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教學質量的提高了。

(三)課堂教學理念落后

在當前中職教育的教學形勢下,教師沒有理解“以人為本”的根本概念,導致課堂教學模式表面化,不管學生做的對還是錯,在教學過程中基本都對學生無底線的服從,對學生進行一味的鼓勵,以為這樣就能讓學生對課堂提起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其實不然,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學生慢慢感到自己無論做的好還是壞,反正都是正確的,長此以往,學生對課堂慢慢失去一種尊敬的心理,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的個人發展都沒有實際性的幫助。

二、如何有效促進中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

(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要對中職教育模式進行改革,首先就要從教師的教學方式上開始,在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比如,可以盡可能多的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傳統的板書教學已經跟不上當代大容量、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步伐,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多種專業教學軟件可以更好的展示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通過音頻、視頻等工具進行學,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實際情況改變教材內容

受我國多年來應試教育的總體形勢的影響,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大多數都表現為基礎能力不高、學習成績較差的特點,而傳統的教材更多的注重對課程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對這些中職學生來說,過于專業化,教師講起課來比較費勁,學生聽起來也感覺吃力,沒有起到教學的目的。所以,中職院校要對這些教材內容進行改革,可以大膽的將一些不必要的課程刪減掉,對一些與自己專業結合較緊密的課程要加大教學力度,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要突出實用性這一主要教學原則,另外,課程的設置要結合當前時展的要求,同時還應該增加一些實踐操作課程,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重在培養一批能夠服從于市場需求的就業型人才,中職院校深化教育改革,要依附于教材,但是不能停留在教材,要通過對教材的改革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關鍵環節,課堂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程實施的成敗,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在課堂上機械化的去灌輸知識,而學生在講臺下面被動的去接受,去學習,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互相結合。所以,在教學改革中,應該改變這樣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給學生們設計一些學習任務,讓他們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首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能夠有所收獲,在課后,他們可以繼續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自己的主動動手實踐去找出答案,改變以往單純聽講的學習方式。另外,在專業技能的教學中,主要以項目教學為主,讓學生們能達到一種“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一體化學習模式,專業技能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這樣的教學改革恰恰與教學目標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未來就業能力。

(四)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之間的這種差異,可以在教學中對他們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把他們分成A、B、C、D四個不同的能力層次,在教學中,可以對他們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課程設計,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理解“以人為本”的深刻含義,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重在激發起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三、小結

近些年來,中職教育慢慢成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被社會學者所關注,如何通過對其教學模式的改革來有效提高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是本文所闡述的重點內容,但由于本人學歷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能給同行和社會熱心人士帶來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