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接財神范文
時間:2023-04-04 14:0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正月初五接財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何時開始接財神?
上海正月初五接財神習俗的發展演變可以分為3個階段:從清道光年闖到(1821~1911年)是其流行擴張階段,以后到“”(1912~1976年)是逐漸衰落乃至停頓的階段,“”結束直到今天(1977~現在)是逐步恢復興盛的階段。
上海諸生張春華在道光十九年(1840年)刊刻《滬城歲時衢歌》,其中有一首寫道:“三日新年息曳裾,覓閑窗下覺顏舒。忽聞吉語聽來切,元寶一雙金鯉魚。”他在詩后的自注中解釋道:“俗于初五子分,備寶馬牲醴極豐盛,為接財神。必用鮮鯉極活潑者,為元寶魚。”這是對上海接財神習俗的最早記載。從這首詩和詩注可知,到1840年,正月初五接財神習俗已經在上海流行了。
此后,上海竹枝詞、地方志、新聞報道、文學作品多次對這一習俗進行記載、報道和描述。最初主要是商家接財神,不,短短幾十年間就迅速轉變成一種全民性的接財神習俗。1871年本《上海縣志》栽:“(正月)初五,接財神,用鮮鯉,擔魚呼賣,日送元寶魚,至暮轟飲,日財神酒。”所謂“轟飲“,即多人聚集在一起狂飲。在接財神時,狂飲財神酒,燃放大量煙花鞭炮,可見接財神活動帶有某種民間狂歡的性質。
進入民國以后,正月初耳接財神習俗不斷受到文化批判乃至于政治干預,最終造成了接財神習俗在上海完全消失,正月初五聽不到任何鞭炮聲。
隨著傳統民俗生活的回歸,新年接財神也開始復蘇。20世紀80年代,一批著名道觀(如欽賜仰殿、白云觀、崇福道院等)陸續恢復開放,趙公明、關公、文昌帝君等武財神、文財神香火興旺。1994年,上海城隍廟也恢復道教活動。這里去是接財神最集中、最熱鬧的地方,而今新年期間又聚集了大批燒頭香的、接財神的信眾。為了順應信眾的需要,從2001年起,上海城隍廟每年都舉行隆重的財神開光及接財神儀式。每年新開光的財神都有名字,如2001年和2002年叫“四季財神”,2003年叫“武財神”,2004年叫“金財神”,2006年叫“聚寶財神”。其他道觀也有類似的開光、接財神活動。
在哪里接財神?
上海市民接財神的地方有兩個:家里和廟里。有的人先在家里接財神,然后再到廟里接財神,還參加財神出巡活動,表現出很高的熱情。
文人竹枝詞對~在家里”接財神的描寫很多,如海上鈞侶《年竹枝詞》道:“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共爭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道:“拜年未了接財神,爆竹通宵鬧比鄰。”由于接財神時要燒掉財神畫像,還會燃放大量煙花爆竹,如不注意安全,會引起磚木結構的住宅著火。1873年農歷新年期間,《申報》于正月初六報道了一個由市民接財神引發的火災事故,有意思的是《申報》接下來的評論:“火者,旺相。敬財神而得旺氣。知令歲申地生意各行必旺相加倍矣!”發生火災本來是壞事,經《申報》這么一評說,反倒成了接著了財神、預示發財的好事。實際上,近代上海每年都會因為正月初五子時接財神引發火災,僅1910年引發的火災就達十幾起之多。不,這似乎絲毫沒有影響上海市民接財神的熱情。
“到廟里”接財神的人也很多,特別是城隍廟、白云觀、紅廟等幾個市區中心的道觀,更是人潮涌動。紅廟也稱“虹廟”、“司徒廟”,位于租界內最繁華的南京路上,新年期間前來燒香的人特別多,曾發生“因擁擠蹈斃人命”的慘劇,為此紅廟被取締;后來放大山門,重新開放,前來接財神的人依舊很多。因為紅廟附近多青樓楚館,所以接財神的人中間多。李默庵的《申江雜詠》道:“香燭些些費莫猜,非關祈子乃求財。鬢邊黃紙簽條插,知向司徒廟里來。”藤蔭歌席詞人的《洋場新年竹枝詞》道:“燒香紅廟前門因,但祝慈航渡我身。非惟纏頭多博得,阿儂原不拜財神。”由于艷妝來得多,吸引一批浪蕩少年流連忘返,于是紅廟內外更加紛擾而熱鬧。
上海白云觀也是市民接財神的地方,這里的財神是趙公明和關公,前來拜財神的多是貧苦人家和幫會人物。
來上海城隍廟燒香接財神的以商人和普通市民為主,人數相當可觀。上海城隍廟東偏殿有財帛司,以前供奉的財神據說名叫杜學文。蔣通夫《上海城隍廟竹枝詞》道:“侯封護國裕如宜,廟邑東偏財帛司。杜氏學文兩字諱,出巡舊日一同馳。”詩后小注日:“城隍廟東偏財帛司,神姓杜,諱學文,敕封護國公,何時敕封未考。”詩中提到的“出巡”,在近代報刊上也有報道。1876年農歷正月初七,《申報》報道了財神出巡活動:“正月初四日,上海城隍廟前財神出會。此財神白面黑鬢紅袍,即財帛司也。……神高六七尺,坐顯轎,執事威備。初四夜財神出會,此風他處所無。”實際上,財神出巡活動在上海周邊地區并不少見。
現在上海市民接財神的地方仍有“在家里”和“到廟里”兩種,不財神出巡活動早已不復存在。如何接財神?
上海接財神在時間、祭品、祭法上都有一定的講究。首先,接財神要搶早。蔡云《昊獻》中有竹枝詞:“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本來是正月初五子時接財神,人們在初四的晚上就開始行動了。距離初五子時還有兩三個時辰呢。清光緒年間的《松江府續志》載:“正月四日夜,市肆祀財神,通衢遍列燈火,喧闐競夕,曰接五路。”圓為怕別人行動更旱,把財神搶先接走了,影響了自己的財運,所以家家都往前趕,于是形成了在初四前半夜甚至傍晚就開始“搶”財神的局面。
其次,接財神要懸掛財神畫像,像前設一座神臺,上面擺設多種祭品,其中鮮活鯉魚不可缺少。多部文獻都描寫接財神要用鮮鯉魚,如1921年的《法華鄉志》栽:“(正月)初五日,雞初鳴接財神,必用鮮鯉,曰‘元寶魚’。”接財神用的鯉魚又稱作,“元寶魚”。正月初四那天,有魚販擔著鯉魚沿街叫賣,叫‘!送元寶魚”。袁翔甫《海上竹枝詞》道:“元寶高呼送進來,財東今夜又招財。鯉魚不跳龍門去,也運金銀上供臺。”聽到門口有人叫“賣元寶魚”,東家立即就叫“送進來”。東家把鯉魚擺上神臺,再擺上豬頭(或羊頭)、雄雞,合稱“三牲”;此外神臺上還有蜜
棗、蘋果、桂圓等果品。去;這些祭品要按照一定方法裝飾并擺放:活鯉魚的前胸后背及雙眼均貼上紅紙剪成的元寶,再用紅線系住背刺,空懸在梁上,鯉魚頭朝里,取招財進寶之意;雄雞頸上貼一紅紙卷,嘴中銜青蒜苗一支;豬頭(或羊頭)臉朝外放在盆子里,頭上也要貼上紅紙;神臺上還要放置一把菜刀,刀上也粘上紅紙。接財神用的活鯉魚,祭完神后大多被放生。
在家里接財神,祭品擺上神’臺后,先是東家叩拜財神,禱告財神保佑自己生意興隆,財源茂盛;接著他請家人拜財神,最后請家里的伙計一起拜財神。未被邀請來拜財神的伙計,就意味著新的一年不再續用,要卷鋪蓋走人了。接財神后,大家都認為財神已經接到家了,于是燃放鞭炮,暢飲狂歡。
舉行接財神儀式之后,東家把財神畫像放在炭盆里燒掉,這叫“送財神”。財神像燒、得正旺時,東家將少許荼或酒澆到火上,看火勢的反應一,如果火勢上竄,就是今年財運大發的好兆頭;反之,如果茶酒澆上去,火勢變衰或者熄滅;就預示這一年財運不旺。
到廟里接財神,一般來說只要上香、叩拜即可,不也有人攜帶豐盛的祭品,在財神殿擺供,隆重祭拜。到城隍廟接財神,先要叩拜城隍老爺,再到財帛’司擺供,叩拜祈禱。南京路上的紅廟,廟內主要供奉觀音和關公,關公是武財神,所以接財神的香火極盛。前來接財神的常常出手大方,雇人抬著豬、羊,擺在關公神殿,也擺在觀音殿,然后燒香跪拜,禱告發財。上海接財神習俗的現狀
篇2
正月初二祭財神上午還是下午2022
民間正月初二這天祭財神一般會選擇在清晨或者上午的時候,最晚不能超過中午。迎接財神爺的儀式在中午12點前舉行,子時(凌晨0-1點)比較好;人們一般會燃放鞭炮來迎接財神,越是講究的放得越早。財神是財富的象征,是能給人帶來財富的神。 因此,人們在大年初二祭祀財神。另外,年初五清晨人們也會接財神。
初二拜財神有什么講究
正月初二,各家都要祭祀他們在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爺,而且當天中午吃餛飩,俗稱“元寶湯”。此外,放鞭炮迎接財神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放的越早、越多越好,最遲不要在中午以上起床燃放鞭炮。鞭炮聲越大,財運越旺。普通人通常會拿出幾掛紅鞭意思一下,圖個彩頭。做生意的商人不一樣,他們會買幾千塊錢的紅鞭。或許他們認為這更能體現他們對財神爺的尊重和重視。而供奉財神的供品主要分為魚肉和羊肉。較貴供品有“五大供”的說法,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以求今年發財。若是普通家庭,沒有辦法準備貴重的供品也無所謂。人們可以用豬羊肉個一方,三碗饅頭,每碗五個,三盅湯,一杯茶代替貢品。
供奉財神要注意什么
篇3
2、財神到好運到,升職發財雙響炮。
3、今天是大年初五,接財神的好日子,把財神爺早早接到家里來,財運與你永不分離,一年到頭都會財源廣進,好運連連。
4、祝你生意發大財,事業很順利,掙錢掙到不想掙。
5、財神到,財神秒,財神來了呱呱叫。五路財神齊上陣,東南西北中皆受。福祿壽喜財相伴,財神助您財富來,財神財神早進門,財神跟在您身后!財神到!
6、荷包滿滿腰包鼓,幸福甜蜜萬年長!
7、幸福不論多少,心意滿滿就好,全家團圓就好,財神已到你家,開門接財就好,愿你2021,一切好上加好!
8、收下五路財神,愿你2021,財運滾滾、好運連連,發大財。
9、全體錦鯉為你護體,愿你暴富、暴瘦、暴甜!
篇4
2、跪拜財神爺,財源滾滾來,恭喜我們全家發大財,財源廣進,事業有成!身體健康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勝意!
3、財神節這一天,眾神關照你,天公青睞你,唐僧庇護你,觀音保佑你,如來欣賞你,妖魔鬼怪屈從你,就連我都得祝福你!
4、牛年初五,財神日,大吉大利,諸事皆宜,祝福你:發家,神龍護法;發財,神來之筆;發達,神采奕奕;發善,福澤天下。
5、正月初五接財神,發展大契機,聰明察天機,輕松理萬機,聚財獲商機,晉升占先機,愛情添生機,成功遇良機。
6、財神除夕到,獎金滿錢包;開春撞桃花,美女入懷抱;盛夏日炎炎,歐美任逍遙;金秋重陽節,仕途步步高!
7、財神節這一天好時機,發展大契機,聰明察天機,輕松理萬機,聚財獲商機,晉升占先機,愛情添生機,成功遇良機!
8、風雨送春歸,飛雪迎財到,已有祝福千萬言,不知從哪道,財也不爭先,只等吉時到,待到破五零點時,錢隨鞭炮到。
9、五路財神最愛你,爭著搶著送財來,正財偏財外財、大財和小財,都來溫暖你心懷,年是財富的一年,不要錯過喲!
篇5
春節習俗看過來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掃塵 吃灶糖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涂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
掃塵 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是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趕亂歲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 貼春聯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云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內。
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居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里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正月初五 迎財神 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財神,開市貿易。
迎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七 攤煎餅 吃七寶羹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吃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用來食用,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地區、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正月十五 元宵節 走百病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篇6
節氣,從小寒起,太陽黃經每增加30°,便是另一個節氣。計有: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個節氣,連同十二個中氣,總稱為二十四節氣。
節令,也就是節氣時令。
有節令,就有節令食品,特別是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在講究吃喝,吃得精細、合理的上海。上海節令食品,不但能應時、當令,而且和人在不同時令的身體狀況有關,更是十分美味的。故自小至今,對許多節令食品記憶猶新,思之口水暗流。
春節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吃喝最多,最好吃,最講究的時節。除了雞、魚、肉、蛋等佳肴之外,還有赤豆紅棗年糕湯,寓意早出頭,年年高。年糕有白年糕,也有糖年糕。年糕也可炒來吃,最常見的有塌菜肉絲冬筍炒年糕。但這并不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第一件食事是喝茶。我小時候也盼望這一天,可以欣賞一下姆媽的嫁妝――蓋碗。噢,也許是外婆的嫁妝了。古色古香的彩繪薄胎瓷器,一套有十個。這一天恩準各人泡一碗(平日里沖了“茶頭”后,每人倒一點后稀釋),而且蓋子上有兩個橄欖,稱之為“元寶茶”。有一次去金山山陽鎮,聽老伯伯講,此地年初一早上喝糖茶,茶中放兩個紅棗,殷實人家放蜜棗。有吃早茶習慣的男人,年初一早上去茶館喝早茶,老板遞上一碗糖茶,蓋上有倆橄欖,稱“元寶茶”,茶客要給紅包,是平常茶資的兩倍,稱為喜錢。
有時客人下午來,留吃晚飯。一坐下就敬茶,還請吃湯團(甜的為黑洋酥、豆沙,咸的是肉餡),取“團團圓圓”之意。
正月初五接財神。時下是初四晚上攀比放爆竹,而接財神時更重要的是要供“元寶魚”。所謂“斤頭蠟燭煌煌亮,齋供羊頭元寶魚”。大約羊者“陽(上海話‘陽’意即‘旺’)”也,而鯉者“利”也。有求即有應,接財神必用鮮鯉,有以紅絲髻扣踵門而來者,謂送元寶。也不像現在那樣幾乎家家戶戶放爆竹,只是商家接。自忖發不了財的,何必去費那個事?舊時請財神保佑,有求還要有舍,就是要擺酒席。即“伙友要吃開張酒”。如果真發財了,當然明年酒席更豐盛,以示感謝。
正月十五是元宵,又叫“上元節”。元宵節,連同兩天前的“上燈”和三天后的“落燈”,總之是個“燈節”,吃當然是題中應有之義。舊時上海,白天吃餛飩,晚上吃小湯圓,也稱“珍珠圓”。珍珠圓一般是實心的,用甜酒釀燒,叫酒釀圓子。有的里面有百果餡,是百果餡搓成小團,在糯米粉里一滾而成。我在城隍廟桂花廳買到過這樣的圓子,拿回家下來吃。俗稱“薺菜圓子肉餛飩”,為“財亨餛飩”。也有吃大元宵的。金山山陽鎮,元宵吃“稻浦”圓子,以斬碎的薺菜為餡;另一種“荷包”圓子,以蘿卜絲為餡。兩種圓子是開口的,不封口,分別象征水稻和棉花豐收,是一種良好愿望。據說吃了這兩種圓子,可以消除體內因正月里來多吃豬肉而積存的豬毛,所以又叫“打豬毛”。
農歷二月初二,俗謂“龍抬頭”,家家戶戶吃“撐腰糕”。據說這一天吃了撐腰糕,一年無腰痛之病。
公歷4月5日前后,是清明。此時農歷多在三月間,掃墓的人們往往借此而郊游,作為節令食品的青團自然也可充任郊游的干糧。此時天氣還不太熱,青團又將艾葉揉進米粉為皮子,所以青團可以吃幾天而不壞。上海的青團甜者多為豆沙,咸者有薺菜豆腐干、雪菜筍丁,也有自制臘肉筍丁,以及臘肉丁的,稱為“清明”。
清明也有吃蛋的習俗。除吃之外,還有畫蛋和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可玩。畫蛋是用茜草取汁,在蛋殼上畫花卉。初則無色,繼則漸顯淺藍、深藍、紫色,一直到呈紅色。剝去蛋殼,顯現紅色。雕蛋是在生蛋殼上畫好圖案后,用刀雕刻,將整只蛋鏤空,蛋白、蛋黃流出,以至蛋殼成為精美的工藝品。清末,畫蛋、雕蛋還比較普遍,此后就日漸稀少。
立夏在公歷的5月上旬,農歷就在三月下旬四月初。未雨綢繆,將麥粉和糖制成寸許長條形食物“麥蠶”,小孩吃了可防疰夏。還有煎食“草頭攤粞”。立夏時的草頭最為青嫩,加入米粉,油煎成餅,就叫“攤粞”,也有叫“草頭塌餅”的,浦東各縣及上海城區比較流行,嘉定、青浦則以棗泥為餡煎餅。《申江諺歌》云:“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粞試寶秤。”這是說“立夏稱人”。立夏櫻桃、蠶豆、竹筍也是時鮮,大家喜歡取而嘗新,謂之“嘗三鮮”。此外,(白糖)梅子、(甜)酒釀、咸蛋也是時令食品。大人還喜歡編織“蛋絡”,將咸蛋裝在蛋絡中,套在小孩頭頸里。
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于飯中加黑草,曰“吃烏飯”,名用“報娘恩”。相傳活佛節乃目蓮救母之節,故以吃烏飯紀念目蓮救母之舉。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個大節,現已定為國定假日。端午吃粽子,是那天最大的食事。粽子有甜有咸,有方形,有長形,還有三角形、四角形(并非正方、長方),也有幾斤一個的“裹蒸粽”,也有一兩一個的迷你粽。除了粽子之外,端午“五黃”,也很流行,即吃黃豆芽、黃瓜、黃鱔、黃魚,飲雄黃酒。現在,因為雄黃有毒,沒人再飲雄黃酒,不過,還可看到有在小孩頭上抹“王”字,祝福孩子虎頭虎腦的。除此之外,也有吃鯽魚、枇杷、大蒜的。這些食品,一是當令時鮮貨,二是對除穢、防病、健身有利。
農歷六月初六天貺節,人們多曝曬書帙衣裘,去潮濕,放霉蛀。城隍廟曬神衣,稱為“曬袍”。郊區農村這天要吃餛飩,為防“疰夏”。還有歌謠曰:“六月火熱最難熬,止渴吃點大麥茶。黃醬塌餅吃到珍珠米,黃金瓜吃到大西瓜。”
篇7
這些關于過年的民俗,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提起過年,絕大多數人首先都會想到吃,而與吃相關的民俗或是說習俗,也是人們最看重與關心的。
一般來講,春節(春節原指正月初一,即夏歷[今農歷]一年開始第一個月的頭一天,稱為“夏正”。直到1912年后采用了陽歷,變1月1日為元旦,夏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從農歷臘月初八開始,至次年正月十六結束,歷時37~40天,也可以說是從喝臘八粥開始,到吃元宵結束。美食作為春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使得春節更加有滋有味。
古語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農歷春節的飲食風俗亦是如此。各個地域風俗不同,吃什么也就千差萬別。
中國地大物博,關于過年吃喝的習俗若是細講起來,絕對是項大工程,沒個三五部《康熙字典》的量是講不完全的,我們也只能是以點代面地粗略講述。
其實說到底,吃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過年要有年味,“年味”是喜慶、是吉祥、是平安、是團圓……這些美好的“年”的意蘊,通過吃來貫穿始終,凝聚了人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老北京怎么過年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吃食。雖說今日這些都已是家常便飯,但在過去,這些都是只有過年時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此外,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如蜜供、薩其馬等,不僅是北京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過去,北京人過年走親訪友手里拎著兩三個點心匣子那是很體面的事情;隨著時代變遷,點心匣子逐漸被果籃、禮盒等代替。令人欣喜的是,北京稻香村近些年推出的復古“京八件”點心匣子,不覺中讓人找回失去的記憶的同時,更體現出了濃濃的年味。
至于除夕之夜的餃子,要有葷有素,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序”也是不會少的。
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干、黃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于“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要備糖果、干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不可或缺的美味。
海派春節必吃湯圓
農歷臘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灶神像的廚房灶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菰以及好魚、好肉。
臘月廿五,是諸神下界之日。按傳統,各家各戶里里外外撣塵掃除,清除一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也就從此日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過年的各方面的緊張張羅。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戶還必磨粉,為包湯圓,有些家庭還摶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團團圓圓”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興興”、“年年高”。
除夕夜各家長幼燈火下團坐一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這是一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合家歡”。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后,不去就寢,圍爐守歲。也是邊說邊笑,邊吃雜食。大家不會覺此夜夜深更長。到子夜時,有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
上海人習慣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頓飯一定要吃湯圓,意味新年圓圓滿滿,而且要有湯水,寓意有財有勢。而北方人則更習慣正月十五吃湯圓,并把湯圓叫元宵,新年第一個月圓之日,也算過年的收官。可見著力點一個在開頭,一個在收尾,習俗不一樣。
過去上海人過年最忙的是磨水磨粉,糯米是配給的,只有過年才會有,然后擁有石磨的人家成了香餑餑,周圍鄰居、親戚好友都排隊登記租借。磨糯米粉也有講究,必須水磨,這樣質地柔和,口感好。磨糯米前先要用水泡上一個晚上,讓米漲漲透,磨出來可以更細膩。然后就是連水帶粉放在米袋里滴干。滴干也有講究,要放在陰干處,尤其不能曬太陽,否則容易變味,水磨粉甚至泛紅。
湯圓的餡料也有多種,黑洋酥、豆沙,豬肉糜,最受歡迎的是黑洋酥,其實就是黑芝麻打成粉狀,然后加豬油相拌,這大概和上海人受蘇州影響大、口味歡喜甜的緣故。本地農村人生活條件差,胃口好,通常都是拿山芋囊做餡,用當地話說,很實力。而且經常作為餐前菜上來,滿滿一大碗,足以把城里人都鎮住。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還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則說“恭喜多如意”。
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接“五路財神(取東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頭神”之舉。財神統“財”,人人有關,尤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商家接財神多供三牲:生豬頭、鯉魚、雄雞。鯉魚因諧音“利余”,尤其受歡迎。
廣東過年好彩頭
自古就有“食在廣東”的諺語,廣東的美食豐富且美味,同時粵人是極其看重“好彩頭”的,寓意吉祥的菜肴數不勝數,就連極普通的菜式亦會賦予美好的名稱,使人樂意享用。當然,過年的菜肴自然就更加隆重了。
如發菜豬手稱“發財就手”,發菜蠔豉叫做“發財好事”,成酸菜炒豬舌(廣州人稱豬利)叫“一本萬利”,炒鮮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膽扒冬菇叫“滿地金錢”,魚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還有各種雞類制品,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不一而足。
雞在廣東春節菜肴里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燒豬肉,除婚嫁中象征貞潔外,新春則寓意壯旺。年初一午飯時,還必備一味素菜,俗稱“羅漢齋”,用各類菌類、豆芽、發菜、蝦米等配制。
篇8
在融融的守歲燭光之中,舊年悄悄地溜走,新年的輕步走人了人間。在報曉的雞鳴聲中,圍爐守歲的人們,收拾起期待的心情,投入了新的興奮之中。老上海的人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在心中充滿了希望,想著:啊,元旦到了!(此處指的是農歷元旦,即春節。本文所指月份,均系農歷――編者注)
聽啊,誰家已經開門,燃放起爆竹來了?接著――您再聽啊!――有多少人家都燃放著爆竹了?遠遠近近,先先后后,爆竹聲響遍了老上海了!
家家都忙了起來。人人都把衣冠穿戴得那么整齊,虔誠地燃起蠟燭,點好線香,獻貢出隔年預備好的茶果和新煮的粉圓,依著長幼的輩份,拜過天地,又拜過家廟,然后小輩向尊長“拜年”。十二三歲以內的孩子們,不僅藉此博得若干口頭的稱贊,還有實實惠惠的“壓歲錢”可拿哩!長輩們隔年用紅繩穿好的這一串串“壓歲錢”,每一個錢都會經過精密的選擇,不僅輪廓完美,而且肉地厚,大小均勻。
正午時分起,街上漸漸熱鬧起來了。轎子啦,行人啦,他們已經開始向鄰里“賀年”了。拱拱手,道賀幾聲的,或在人家閉著的門前,投進一張梅紅色的名片罷了。若問何以見得,這里有詩為證:
滿城裙屐此匆匆,賓主循環一例同;
卓午出門歸路晚,繞階名紙拾梅紅。
張春華:滬城歲事行衢
這樣的鄰里交賀,要三四天才完畢。
新出嫁的女兒,到年初三才回娘家去拜年,可是不宿夜,當天便得回到夫家,因為俗語說的好,叫做“正月不空房”。
從初一到初三,家家都禁止室內掃除。孩子們都打敲鼓鑼,樂個盡致。
立春上一日,擺起彩仗,到東城外去迎春,城中人都出城去“看春”。一到立春的時刻,便祭芒神啦,鞭土牛啦,熱鬧得不得了。設春宴啦,嘗春餅啦,生菜作成的春盤啦,那口福可也不小。
初四日,街上巷里,憑空多了許多魚擔子,都是賣新鮮活潑的鯉魚。原來老上海接起財神來,必須要用鮮鯉魚,越活潑的越好;因為“鯉”跟“利”聲音相近,稱為“元寶魚”,以元寶魚接財神,當然再適當也沒有了。于是有些人想出“花樣”,用紅絲扣了魚髻,一家家的來“送”,稱為“送元寶”。等到一交初五子時,接財神的儀式便開始舉行起來,爆竹之聲,一直要響到天明。這真是所謂:
拜年未了接財神,爆竹通宵鬧比鄰;
鯉尾羊頭增價倍,那知窮漢甑生塵!
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
另一方面,在親友連日招飲的所謂“年酒”之外,人們還在接財神這一天吃“財神酒”哩。
各業相繼著演起戲來,稱為“年規戲”。豫園里的熱鬧,是到了極點。人們在新年的忙碌之中“相約破工夫,早到廟樓,日日有年規”。(張春華句)
到了正月十三日,家人在炊前,用糯米或珍珠米投入煮沸的鑊水中去,占卜一下這一年的“流年”可好;如果投下去的東西開了花又碎為粉末,那便是大吉大利的先兆,稱為“卜流花”,俗名“爆孛婁”。
正月十五日,元宵,是熱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吃著作為“節食”的“珍珠圓”啦,接回隔年送上天去的灶神啦,婦女們邀請廁姑(或稱紫姑)來問吉兇啦,這些雖是家家都做的事,然而真正的熱鬧還不在家門之內,而在街頭田間。
去看一看元宵的燈市罷!家家人家的門口都掛起了燈來,有鱉山燈、走馬燈、荷花燈、薺菜燈,種種燈樣,爭美斗亮。大街上,還有用竹柏結蓋的燈棚。黃浦江邊,船桅上也都點起了燈。寺院前面,扎成塔形的竹竿,作為燈架,這稱為“塔燎”。城外的農人,大家在竹竿的梢頭掛起燈來,這寓有特別的意思,稱為“望田燈”。
還有煙火,這煙火是非常盛的。西園里格外“出色”。假山上,特別是高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里放。
而最不該叫人忘去的,也許是“龍燈”。人們用竹扎成龍型,糊了紙,畫好鱗甲,下面各接以柄,上面用布連了起來。年輕力壯的人,舉龍旋舞于街頭巷尾。龍前面,則有燈牌為道。燈牌上寫些“五谷豐登”啦,“官清民樂”啦,這一類好聽的話兒。另外的人,卻編扎好非常大的球,中間也像燈一樣點起了火,這叫做“滾燈”。滾燈遇到了龍燈,可就成為“狹路相逢”,非斗不可,因為“龍”需要“珠”,而“珠”當然不肯給“龍”要去。這一場惡斗稱為“龍搶珠。”
十六日的深夜,有些人家,要坐在床沿上用芝麻裹餛飩,名為“包蚤虱”,想來因為芝麻形似蚤虱。說起餛飩,元宵除了以“珍珠圓”為正式節食以外,也裹肉餛飩的,不過餛飩可不能祀灶神,俗語說得好:“顛顛倒倒,餛飩獻灶。”
二十左右,師塾都開館了。新年的景象,這才逐漸成為過去。二十四日,有風,名“落燈風”;“塔燈”也卸落了。
二十七日相傳是三官菩薩的生日,三官堂里是擠滿了善男信女。鄉下人也都趕到,買了些木器才回去。
二月
二月十二日是“花朝”,俗稱“百花生日”。這也是老上海很熱鬧的日子。花木上都系了五色綢,這可不必細說,我們還有“花神燈”哩,俗稱“涼傘燈”。“涼傘燈”大概都是六角形的,間或也有圓形的,上面鏤刻著人物、花卉、珍禽、異獸,看起來細于繭絲,實際卻不過用土產“談箋”這一種紙頭做的;而燈的纓絡須帶,也無不精妙異常,與燈相配。“出燈”時,用十番鑼鼓,又有紙扎花枝花籃,擊細腰鼓,后面還有“臺閣”,上面坐著穿五顏六色衣服的孩子。
二月十九日相傳是觀音大士的生日,燒香的人又得忙一天,沈香閣同善堂是格外熱鬧。
三月
三月,桃花開了。老上海的人們忙著看桃花,到西城名為“大境”的城樓上,去眺望桃花如錦。有的興致更好,索性趕到南城外三里多的俗稱“望大橋”的望塔橋去,因為那里遍種桃花雜樹,人稱“小西湖”。
三月也是一個忙月。首先,自然是清明節。清明節須祀先掃墓。新喪的,必于清明日設祭,老墳則或有先后,但總不出前七后八,俗稱“前七后八陰司放假”,過早過時都不會靈。掃墓燒化的紙箔盛在草壇之中,壇形如壅圓、方、六角、大小不一。凡掃過的墳,都以竹懸紙錢,插墳上,名為“標墓”。
三月十五日龍華寺香泛極盛。至晚多風雨,名“龍華暴”。二十三日天后生日,東門外搭燈棚,遍懸燈彩;到二十八日燈彩移進城內,因為這一天又是城隍夫人生日了。人們日夜游觀,前后差不多有十天的樣子。
四月
立夏日進新麥于城隍。正午懸秤,合一家老小記其輕重,說是可免暑天啾唧,即不“蛀夏”。人們吃草頭攤棲、酒釀、梅子、櫻桃。草頭攤棲是用金花頭和人米粉煎成,味甚香脆。又取麥穗磨之,黏如蠶,名“麥蠶”,給小兒吃了可不“蛀夏”。
四月八日釋迦降生日,群稱“大佛誕”,各寺作“浴佛會”。靜安寺香市最盛,城內則推廣福寺。
四月十四日呂純陽生日,致祭。
四月是農事方面非常重要的月份,所以有許多關于天時喜忌,不妨附記于此。四日為稻熟日,喜晴。八日雨則傷小
麥。十六日夜忌陰黑,語云:“此夜鳥鹿禿,西鄉村子繞田哭”,是十白多雨水的意思;又云:“四月十六亮悠悠,鯉魚游到灶前頭”。二十一喜雨忌虹,語云:“二十分龍念一雨,破車閣在弄堂里;二十分龍念一鱟,拔起黃秧便種豆”。
五月
五月五日,貼門符。親鄰以粽子、枇杷相贈。午時,縛艾人,采藥物,吃粽子,飲菖蒲雄黃酒。小孩子們以雄黃抹額上,以彩絲縛大蒜,系于胸前,為辟邪之用。女人以色綢制成人形,插發髻上,名曰“健人”。黃浦江中則龍舟競渡;上海縣竹枝詞云:
鼓角聲中煥彩游,浦江午日鬧龍舟;
紅兒綠女沿著攤看,看客多登丹鳳樓。
丹鳳樓是東北角上的城樓,即“萬軍臺”。夏至,祀先。夏至至立秋,逢四祭灶。
十三日為關帝生日,致祭。俗以竹為弓矢,以紙為(韋蜀),掛于神座,說是為小兒解將軍剪,易養易長。有雨,為“磨刀水”,可去疫癘,但不利農事,語云:“五月念三落了麻花雨,紅粉嬌娘出踏車”。
六月
六月六日天貺節,曬書帙、衣裘。城隍廟有曬袍會,由全邑衣匠為之。滌器于河。食餛飩,所以免“蛀夏”。
六月十九日,又逢觀音生日,這一天是觀音生日中最盛的。二十三日火神生日,至祭。二十四日雷祖生日,香火以丹鳳樓下名為“小穹窿”的雷祖殿為最盛。
又關于天時,六月初一日雨,主旱。初二三日雨,主雨。小暑日雷,亦主雨,所謂“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三伏宜大熱,否則“六月不熱,五谷不結”。
七月
七月七日晚上,陳瓜果,作乞巧會。婦女以鳳仙花汁染指甲,向月下穿針。
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放水陸蓮花。家祭多以素食,說是祖先亦當去看盂蘭盆會的緣故。城隍舉行“三巡會”。
二十七日,三官菩薩誕日,進香。
三十日是地藏王生日,俗稱大月開眼,小月不開眼,夜間街衢遍燃炬燭,插棒香,名為“地燈”。
八月
八月初一日,黎明拂花枝露水,以古墨研勻,取凈筆蘸墨,點小兒太陽穴及四肢諸穴,名曰“天灸,可免百病云”。
八月十五日中秋,燒香斗;吃月餅梨藕等,亦饋送親戚;賞月,婦女夜游謂之“踏月”。燒香斗,向以南園為最盛。
十八日俗稱潮生日,浦口觀潮最盛。上海縣竹枝詞云:
十八潮頭最壯觀,觀潮第一浦江灘;
銀濤萬疊如山涌,兩岸花飛卷雪湍。
明顧或亦有竹枝詞云:
南蹌東邊水接天,黿鼉出沒蜃樓連;
柴客魚商休早發,大泛潮頭要覆船。
九月
九月九日重陽節,蒸重陽糕粽,以五色紙旗供神佛,祀先。對菊嘗新酒,或遨游寺閣曰登高。丹鳳樓有奎宿閣,聳立三層,遠眺及數里,故登高于此者最多。
十九日,觀音生日,進香。
十月
十月初一日,俗呼十月朝,祀先,祭掃新墳。開爐做餅,獻于家祠,故亦稱爐節。城隍出巡。
立冬起五風信,五日一風;有雨,名“濕五風”。
二十七日,三官菩薩生日,進香。
十一月
“冬至大于年”。冬至前一夜,有“冬除夕”之稱。做花糕粉圓祀先。親朋冠帶相賀,名“分冬酒”,熱鬧僅比元旦稍差。
十二月
十二月八日,各寺和尚備豆糜雜榛菱棗栗于中,名曰“臘八粥”。尼姑先期煮糯米,風干之,倍大于米粒,名曰“兜湊”,以饋檀施,博厚賞。上海縣竹枝詞云:
庵寺僧徒日打齊,粥分臘八按門排;
干菱炒栗煎兜湊,更有庵尼送滿街。
十五日以后,大家已經預備以“年禮”相饋贈了。二十日左右,官署封印,師塾“散學”,老上海于是接轉直下的現出殘年的急景來了。
二十四日“送灶”,用酒果粉圓,又恐灶神到天上去說出人們的過失,所以另用糖和茨菇糖,作元寶形,俗稱“廿四糖”,為膠住灶神牙齒之用;茨菇音近“是個”(是的),意在請說好話。這真是:
柏子冬青插遍檐,
灶神酒果送朝天;
膠牙買得糖元寶,
更薦茨菇免奏愆。
上海縣竹枝詞
二十五日俗謂諸佛下降,掃屋塵,稱為“除殘”。合家吃赤豆粥,出外的家人亦必如數留出,說是可以辟瘟,無非祈祝全家人口安全的意思。
從十五日以后,一直到除夕,先后不一,有“做年”的儀節。做年時,祭祀祖先,祭祀畢,全家圍坐宴樂,名為“合家歡”,也稱“吃年夜飯”。
一到除夕,供祖先遺像,像前陳果品,名為“齊真”。室內用灰散地上,畫出弓矢戈矛等形象,足以“辟邪”又取冬青柏枝芝梗等物插在前,取其冬夏長青,含有期望康健的意思。門上更換門神、桃符,貼春聯,無非寓辟邪和除舊更新之意。鑼鼓敲了起來,爆竹也放了起來。各室均點燈,名“照虛耗”,農人以長竹竿縛稻草,燃照田地,名為“照田蠶”。有詞云:
鑼鼓年除夜鬧街,
照田蠶燭列村排,
抱兒有個貧家婦,
此夕還忙手做鞋。
俗語也說:
年三十夜敲鑼鼓,
不曉得窮爺苦不苦!
有井的人家,須備神馬,設酒果,置井欄上,祀井神,稱為“封井”;既封之后,不再汲水,要到新正三日再開。
炒白豆分食,鄉鄰互擎炒豆,迎而相投,一邊吃,一邊祈禱,這叫做“湊投”(投去聲),又名“兜湊”。
篇9
關鍵詞:商洛 春節 傳統習俗 特色
Abstract: The special mountainous area of Shangluo city makes it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parts 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of Shangluo city is a miniature among Shangluo city's customs. It consists of getting ready early, having family reunion dinner on the lunar New Year's Eve, observing the sky and so on. It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in Shangluo.
Key word: Shangluo city; the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custom; features
民俗即民間風俗是由民間創造并在民間世代相習的傳承性事象。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族群,會形成和流衍各具特色的民俗及民俗文化。處于秦巴山區的商洛,昔日交通不暢,山壑縱橫,構成了眾多相對獨立的村落與民俗小單元,形成了具有秦巴山地特征的民間節日風俗及其文化,其集大成者便是春節傳統習俗。
一、商洛概況
商洛是“陜西省境內從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一個龐大山地,它位于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之間的秦嶺、巴山地區”,原名商縣,古稱商州。《史記•殷本紀》載,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國名也。又因境內有商山洛水,故而得名。隨著朝代的更替,該地稱謂不一,隸屬各異。后,設立陜南行署商洛分區,后改為商洛專區、商洛地區,2002年升格為地級市。全市面積19292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9.36%,轄商州、洛南、丹鳳、商南、山陽、鎮安、柞水1區6縣,總人口235.78萬,非農業人口22.73萬。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商州區,距省會西安110千米。
歷史上,商洛受地殼構造運動影響強烈,境內山稠嶺密,群峰阻隔,漢、回、滿、蒙、壯、侗、土家、苗、藏、布依、朝鮮、瑤、白、哈尼等14個民族散居其間;河流密布,山川迤邐,形成大小不一的若干山間盆地和崎嶇山谷,構成眾多相對獨立的村落和民俗小單元。商洛地處秦頭楚尾,其風土民情、春節習俗,既受秦晉、關中文化之砥礪,有北國秦風之粗獷;又受巫楚文化之影響,有南國楚韻之靈秀。
二、春節習俗
所謂“節”,是對一年的氣候變化而言的。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認識自然環境的變化,總結寒來暑往的規律,將一年分為“四時八節”,其中最重要的節日為元旦,亦即正月初一。元旦作為我國最古老、最隆重的農歷節日,已有四千余年的歷史;又因其為歲之首、季之首、月之首,俗稱“三元”,是春節中至為重要的一天。春節作為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內涵博大豐富:春節前夕,人們要掃污除垢,祛病防災;年三十要貼門神,張對聯,放鞭炮,吃餃子,除夕守夜,初一拜年,長輩給小孩壓歲錢等。居于秦巴腹地的商洛民眾,其春節習俗卻同中有異。
1.準備。在商洛,正月初一至初五為春節,俗稱“過年”,民眾對之十分重視。一般從上年臘月初開始,家家戶戶就忙著置年貨、迎新春。當地普遍流行著“過了五豆(臘月初五),糊里糊涂;過了臘八,見啥買啥”的俗說。二十以后,男人們歇住地里農活,聚集在一起,總結、交流一年的生產、生活經驗與體會,享受豐收的喜悅,播種來年的希望。家庭主婦們則進入了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期,她們既要做豆腐、熬菜,又要煮肉、蒸饃,還要擇日洗滌衣褥,置辦過年服飾,直忙到臘月三十。過年便從這一天正式開始。
臘月三十日中午前,當地還有一種“掃塵”習俗,士庶人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庭,去塵穢、凈門戶,以祈新歲之安。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掃干凈,收拾清潔,貼好大紅對聯(喪服人家貼藍色春聯)、窗花、門神;客廳、臥室、灶房、大門內外、牛欄豬圈等處,均要貼上用紅紙條寫就的諸如“千祥云集”、“春光滿院”、“糧堆如山”、“人畜平安”等祝愿、祈福的“賢條”。此一風俗反映了商洛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2.吃年飯。一切準備就緒,戶主便開始點燃紅燭,燒香獻祭,祀祖敬神。事畢,全家大小共聚一桌,海吃山喝,謂之“過年",俗稱吃“團圓飯”,取一家人團圓之意。商洛人吃年飯多在大年夜開始,往往時間較長,個別地方一直吃到天亮,以示“越吃越亮堂”、“新年財源廣”之意。主食常為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一家人在吃餃子時,每人要先咬一口生蘿卜,叫“咬春”。有些地方餃子里面包有硬幣、糖果、花生之類東西,若吃到硬幣,意味新的一年財運亨通;吃到糖果,則意味著日子越過越甜;吃到花生就會延年益壽。此頓年飯是一年中級別最高的飯食,當地民謠“寧窮一年,不窮一餐”即為佐證。
在大部分人酒足飯飽之時,商洛仍有一部分人“有家不能歸”,這就是山陽的“黃州人”。在商洛,山陽縣黃州人年俗獨異,大年早舉家外出,日暮才歸,入夜才進午餐。可能是其先輩初來商時甚貧,大年三十無奈外出躲債,后沿襲成習,意在富不忘本。
3.守歲。臘月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炭紅燈明,全家大小徹底不眠,俗稱“守歲”。商洛民間認為,除夕晚上如果通宵不睡,“高堂擺長宴,紅燭照通宵”,歡樂達旦,即可預兆來年家興業旺,萬事如意。又因習慣在正月初一不打水、不掃地、不動刀,故在守歲之時,家庭成員還要再掃一遍地,再挑一次水,切好菜肴,備足酒食。諸事就緒,最后才洗漱、沐浴,更換新衣,喜氣洋洋,迎接新春。是夜11時至凌晨1時,即春節的首個時辰――子時,家家燃放炮竹,老幼穿戴齊整,神情肅穆,在長者安排下,迎喜神、接財神及上界諸仙下凡,并在庭院擺好供桌,跪點香燭,叩拜四方,先祭天地,后敬祖先,人稱“出天方”,意在慎終追遠,寄望后裔繁昌。敬神活動結束后,小孩們依輩次給大人們磕頭拜年,長輩們將事先準備好的錢幣賞賜給孩子們,并讓他們把錢壓于枕頭底下,是為“壓歲錢”,意味年年有余錢。接下來便是吃水餃,輔以米飯,食畢,即可自行活動。
4.拜年。拜年是春節期間一種極富人情味的和諧禮儀習俗,因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差異,各地拜年習俗不盡相同。在湘、鄂、浙、贛等江南地區,盛行“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團坊”之說,即大年初一全家依次由晚輩向長輩們拜年;初二女、婿領著兒女去岳父母家探望;初三起親友、鄰居街坊交相走動,互賀新春。而商洛拜年習俗有所不同,正月初一,各家掩門閉戶,人們則在自家過年,少有到別人家去。若遇天公作美,城里人則領上自家孩子到城外沐浴新春陽光,鄉下人則走上山崗或來到川道,盡情游享,回家時還不忘捎帶些柴薪或柏樹之葉,圖個“招財進寶,四季常青”之吉。初二開始,方走動親戚,先岳父,后舅家,再姑姨。去時須帶上各色禮品,一般為點心、蒸饃、掛面及釀酒,俗稱“四色禮”。此即當地民俗“初一不出門,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訪老鄰”。“過了初四、五,少肉沒豆腐”,拜年活動基本結束。
歷史上,“湖廣填陜西”,清代康、乾年間,江南人稠地少的廣東、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貧苦民眾,受政府“招墾”政策的吸引,不遠千里,輾轉播遷,來到商洛,多分布于商洛的邊遠山區,如今之商州黑龍口、油磨河、牧護關、北寬坪。他們墾荒、落戶、定居,成為商洛的“下戶人”。“下戶人”恐年代久遠,子孫“數典忘宗”,仍世代沿用江南舊俗。逢年過節吃自產的香米,喝自釀的玉米酒。正月初一,“下戶人”由德高望重者(一般為族長)執族譜率領族人輪流到族中某家吃年飯,講家史,傳禮儀,增強凝聚力,頗有南國遺風。以至移民歷史數百年過去,迄今多數商洛客民仍鄉音不改,風俗依舊。
5.“破五”。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取“破土動工”之意。百姓人家是日早上高懸紅燈,燃放鞭炮,吃頓圓形面葉餛飩,以示年節過畢,各司其事。同日官府也開印上班,店鋪次第開門,營做生意,農家也開始下地干活,各行各業又重新開始了一年的活路。
6.“觀天象”。商洛偏居秦嶺南隅,長期有農無工,人們靠天吃飯,天象的好壞決定一年的收成。正月初一至初十,當地人要天天觀察天氣的好壞以定農事。相傳這十天天氣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年中家禽、家畜及果菜的豐欠與否。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豕,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初九觀果,初十觀菜。人是百靈之長,過(初七)人日時,當地要剪彩人,互贈華勝,這是一種當地婦女頭飾,戴在頭上象征人入新年,面目一新;還要吃七菜羹、長面條,祝愿人壽年豐。據當地一些老人講,如果這十天天象純正,是年則會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正月二十三,多數人家會用金紙剪成的耕牛圖案,粘在大紅紙上,貼于大門、二門之上。“牛”旁寫有“新正二十三,老君去煉丹;門上貼金牛,四季保平安”等詞句。到了正月三十,人們謂之“年盡月滿”,又要吃一頓美味佳肴,以示集民間百俗之大成的綜合性傳統節日――春節(“過年”)完全結束。
參考文獻:
[1]陳桂芝:《中國傳統文化教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陳良學:《湖廣移民與陜南開發》,三秦出版社,1998.2。
[3]商洛市志編委會:《商洛地區志》,方志出版社,2006.1。
篇10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常見的春節習俗吧!
新年十日歌
年初一
一寤覺(音告)來太陽照東窗,起身忙換新衣裳;家堂君親天香點,祖宗尊像掛中堂。九子果盤裝齊整,預備客人來來往;今朝叮囑傭人莫掃地,小兒吃飲莫淘湯。
年初二
兒童更歡喜,昨口初一不出戶,今日要到親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牽,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臨到走,還有二百壓歲錢。
年初三
去拜丈母哉。姑爺帶仔姑娘———同來,人得門。笑口開。拜見文人權道恭喜。拜見丈母說發財。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問姑娘。啥時候。踏月養個小寶寶。
年初四
夜不眠,家家接財神,處處放吉鞭。五路正神當中坐,招財利市分兩邊。斤頭蠟燭煌煌亮,齊供羊頭元寶魚。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辦至矣。嗚乎,哪有千萬財神爺,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
伙友要吃開張酒。酒酣快猜拳;五對八馬不離口。有個朋友聊下去,有個朋友要分手。來來去去各自忙。來者心歡喜,去者心悲傷。勸君莫悲傷,以后須要巴巴結結爭個好面光。
年初六
仍窮新衣服。鑼鼓聲喧震耳聾。預借元宵習練熟。元宵鬧花燈。各處有風俗。龍燈身裊裊,虹燈芒族族;叮囑小兒勿買糖。省下錢來買蠟燭。狀元及弟舊名詞。要換共和稱五族。
年初七
人生日。早餐餐畢取秤來,稱出輕重最劃一。哥哥稱了六十斤,弟朗稱了四十七,開口向哥道,休發詡。明年弟弟多吃肉。發個大塊頭超過你。
年初八
麥生日,農戶家家祈豐年。世間一日沒了麥。將有何物柬充饑。一粒麥,種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費了氣力幾多許,才得摔摜稻吃新米。
年初九
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華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災星,好行方便發善心。
年初十
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谷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1.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我國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禮記·禮器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認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報告的事,在晉代早已有之。晉葛洪《抱樸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東京夢華錄》:『都人至除夜,備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門上,謂之醉司命。后來祭灶移至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范成大《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中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將舊像焚之,謂之送灶;除夕又買新灶王畫像供上,謂之迎灶。民間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風習,故祭灶僅限男子。
舊俗農歷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春節的序曲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僅次于中秋節,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祭灶日有詳盡描述:“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詩寫得真實細致饒有情趣,足見古代民風對祭灶的重視、食品的豐盈。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2.掃房、撣塵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傳統習俗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其中,臘月二十三為傳統小年,也稱“祭灶日”,臘月二十四則為“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除舊布新、迎接新年。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由來已久。《呂氏春秋》記載,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迎新”的涵義,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尸神是個喜歡阿庾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
一次三尸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仇諸神、褻瀆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于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大帝又命王靈官司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 三尸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的屋檐墻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司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尸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于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于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司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司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廷,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后大為震驚,隱藏旨押審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動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幸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降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后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3.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4.割年肉
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各地就有了“臘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之說。關于臘月二十六,民間還流傳著“臘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在各地鄉村,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
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六,按老理講“臘月二十六燉大肉”相信這天是所有孩子們的節日,終于可以吃到“年肉”了。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講這個臘月二十六燉大肉的民俗。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較窮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條件稍微好點的,也不過是能吃上點窩頭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家里的勞力們紛紛開始殺豬,沒有養豬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塊肉回家,因此,臘月二十六燉大肉也被稱為“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同時,由于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多少人在臘月二十六這天期盼的。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過越紅火,但是在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成為了許多人都沒有忘記的老傳統。
5.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6.貼花花
月二十八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后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花花是泛稱,包括春聯、門錢、門神、春條、斗方、窗花、墻花、吉祥畫等多種。春聯是一種對聯,因在過年時貼用,內容便多含有辭舊迎新、驅邪避穢、祈福納祥的意思。寫春聯,雅稱“揮春”、“書紅”、“點染年華”。春聯講究用紅紙,若有人家貼藍、綠、紫或黃等素色紙聯,必是在守孝居喪。
門戶是臉面,也是與外界溝通的道路,邪魔戾氣、吉祥福氣均由此出入,所以對它的裝飾歷來是重點,貼春聯外,還要貼門神和門錢。門神有文武之分,一般大門貼“武”的,如神荼、郁壘或秦瓊、尉遲敬德,都一身甲胄,威武勇猛;二門貼“文”的,如天官賜福、狀元及第等,雍容華貴,喜氣盈盈。門錢也叫“喜錢”、“福掛”,掛于門楣上,多有鏤空的吉祥圖案。
窗要貼窗花,墻要貼墻花,頂棚要貼頂棚花,糧囤、廁所、牲畜圈等處也都貼上寫著吉祥祝語的春條,或者寫有“福”字、“合體字”(也叫團結字,是將一句吉祥話合成一字,如招財進寶、日進斗金、黃金萬兩等)的斗方。
在蕭索的冬日,那些大紅的顏色,喜慶的詞語,為辭舊迎新營造了一個紅紅火火的節日空間。
7.祭祖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后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后人。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是在除夕午后,進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種鬼神二類。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認為鬼神有很大的權威,能夠決定人們的命運,所以他們十分崇敬鬼神。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且以人鬼-祖先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然死了,靈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禍、賜福與子孫,因此他們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誠祭祀。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我國文化的特色。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于驚慌之余,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一木,于是以之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舉流傳民間,亦形成日后人們祭祖之習俗的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8.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 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9.除夕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 等史籍。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歷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鐘"。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后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象征。
除夕在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后,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對長者辭歲。接著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為除夕帶來,遠在他鄉的游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后,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為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10.貼門神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所以,我國的門神永遠都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怒目圓睜,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后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郁壟,俗謂門神。”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茶、郁 壟,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 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游記》中敘述就更加詳細于:徑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廠夭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征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征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征下著下著, 打了一個脯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貴道:愿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于門上。后代人相沿下來,于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郁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將,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锏。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锏者是秦瓊。
農村的院子,院門貼武門神,如神荼、郁壘,秦瓊、敬德,趙匡胤、李克用,張飛、關羽等武將;有影壁的要在影壁沖街門的一面貼鐘馗;堂屋的門上則貼上文門神,如加冠進祿、五子登科等文官。室內,老人的屋門上要貼壽星;新婚夫妻的屋門上要貼和合二仙,或者麒麟送子;兒童的門上要貼劉海戲蟾、連中三元等兒童題材畫,也有的地方在兒童門上貼趙云在長坂坡單騎救主的畫,希冀保護兒童。床頭可以貼一些戲曲題材的小畫。從前農村炕頭有兩個小壁龕,放一些針線油燈之物,這兩個小壁龕上要貼一種正方形的拂塵紙,遮住龕口。窗框兩邊要貼長條的花瓶畫,上下要貼長條的戲曲畫。至于神像畫,正月初一早上要在廚房東墻或南墻請灶王爺,晌午在堂屋中心請天地全神,做生意的在店里請財神。還要在谷倉請倉神,在井圈上請井神,馬廄里請牛、馬王爺。年畫上的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 文財神:福 祿 壽不可對門窗。武財神:關公、趙公必須對正門。重新掛是可以的。
11.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