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愛情文章范文
時間:2023-03-24 17:0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悲傷愛情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只有蕓知道》:該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蕓之間跨越15年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
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該片講述了唱片制作人張哲凱因重病而深怕自己不久人世,因此他決定為自己喜愛的人宋媛媛找個可以托付終身的男人的故事。
4、《相愛相親》:該片講述了講述三位不同年齡段的女人的愛情故事,母親因各種生活巨變而焦慮不堪,在眾人為外婆的身后事四處奔波的過程中,三代女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也逐漸認識并理解了彼此的故事。
5、《滾蛋吧!腫瘤君》:影片根據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身患癌癥的熊頓在與病魔抗爭的日子里依然笑對人生的故事。
6、《時間都去哪了》:該片主要講述了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戀人由于種種原因而錯失彼此,在多年后相遇而發生情感抉擇的故事。
7、《山楂樹之戀》:是由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于2010年9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靜秋、老三之間相識、相戀,最后天人永隔的故事。該片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和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并獲得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8、《七月與安生》:是由極客影業、嘉映影業、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陳可辛監制,曾國祥執導,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該片根據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9、《歸來》:是2014年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劇情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尾點,由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該片于2014年5月16日在全國上映并入選為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影片,截止到6月30日該片在中國內地收獲2.95億票房,刷新國產文藝片票房紀錄;10月8日該片在韓國上映。
篇2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情感因素 開發利用
情感是人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體現出人的精神面貌。情感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一方面,情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原動力。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情感,才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語文學習。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才能準確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各種寫法,才能細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出情文并茂的文章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因素。
那么教師應怎樣在教學中充分開發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注重教師自身對學生的情感影響,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優秀的教師往往是影響學生學習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生心中有著崇高、神圣的地位。這除了優秀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正確的教學方法外,還因為他們能正確運用自己的情感影響力,激發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信任感,從而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首先,教師不要歧視學生,對所有學生都要有愛心。
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果學生厭惡甚至憎恨教師,那么對其所教學科也自然沒有學習熱情。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在回顧自己童年時代的學習生活時曾談到,他出生于山區的一個貧民家庭,上學時常受富家子弟的欺侮,最使他苦惱的是,就連老師也對他屢加歧視。一次他的作文中出現了兩個精彩的句子,老師竟懷疑不是他寫的,給他判了個“差”。他深感委屈,從此便以不聽課的方式對抗老師的蠻不講理。這一年,他的成績倒數第一,差點不及格。第二年,新換了一位正直可親的老師,這位老師對他既熱情又耐心。他當年就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蘇老在回顧這些往事時說:“兒童是祖國的花朵,青年是祖國的希望,但花朵結什么果,希望能否實現,關鍵操在老師手里。”因此,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滿腔熱情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要傾注更多的愛。時時給學生以微笑、期待和贊許,與學生進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學生會感到教師可信、可親、可敬,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喜愛之情。
其次,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熱烈高漲的情緒,絕不把個人不健康的情緒帶進課堂,以免影響學生。
教師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難免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但作為一名好的教師應在進入教室前調整好心態,醞釀好感情,拋棄一切“俗世雜念”,進入教室的一瞬間就要進入一個“演員”的狀態,并要盡力確保整個教學過程的情緒飽滿。這是教師進入“角色”,調動學生情感,“演出”成功的前提。有的教師在上課時情緒不高,面無表情,自己講得無趣,學生也會聽得如同嚼蠟;有的教師常在課堂上發牢騷,說些不負責任的話,結果把錯誤的情感傾向和情緒表達方式教給了學生,影響了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最后,教師要拋棄在教學過程中主宰一切、決定一切的舊觀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因而,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特別是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思維出現障礙或錯誤時,更要多方引導、啟發,盡量讓其完成學習過程,使其充分享受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僅能重新認識自我,而且會更加佩服教師,從而在語文學習中表現出更大的學習和參與熱情。
二、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情感,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包括喜歡、憤怒、悲傷、愛慕、恐懼和厭惡等基本情緒,有激情、心境、熱情三種方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促使學生實現良好的情感體驗,使之有利于語文教學。
首先,要抓好課堂教學的開頭,激發學生熱愛語文學習的情感。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熱情,就要上好新生入學的第一節語文課:精心設計開場白,靈活地選擇教學內容,采用“茶館”、“書場”式的教學方式,講故事、說典故、談軼事、讀美文,縱橫幾萬里,上下幾千年,用豐富的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把學生引入廣闊的語文天地,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開始,采用情境導入、懸念激活、朗讀激情、聯想引發、感情渲染、氣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學生心弦,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使學生“想知”、“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在教學中應采用直觀形象的教法,增強教學的藝術性,講出形象、講出趣味、講出感情,吸引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沉浸于課文所展示的境界。并在此基礎上,滲透思想教育內容,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把學習語文由“興趣”變為“愛好”,并進一步轉化為“志趣”,從而產生學好語文的持久動力。
其次,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語文學科的特點就是發散性和可塑性強,學生個人的態度、情緒、心境、審美情趣甚至人生觀、價值觀等,無不影響語文的學習效果。語文教師必須堅持“文道統一”的原則,既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又要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以促進語文學習。教師要教育學生時刻以積極的生活態度,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高尚的審美情趣,面對生活和學習;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正確認識社會、人生和自我,這對于學生閱讀和寫作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因為說讀寫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學生個人主觀傾向性。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親情、友情、愛情、人道情等基礎情感上升為利他情、愛國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情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語文有深層次理解,避免寫作中認識片面、格調不高、觀點偏激的現象。《邊城》、《囚綠記》、《故都的秋》等課文都便于進行這一類的情感教育。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視的,語文教師必須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一非智力因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變單純的知識教育為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