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范文
時間:2023-03-30 21:25: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貞觀政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膝關節 骨關節 針藥配合 辨證施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68
資料與方法
2002~2009年運用針藥辨證施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病(OA)患者76例,其中男25例,女51例,年齡52~78歲,平均66歲。
診斷標準:①關節疼痛,活動障礙;②關節活動時可聞及磨擦音,髕骨研磨試驗陽性;③X線或CT 、MRI攝片顯示膝關節而凹凸不平,骼尖隆突變尖,關節間隙變窄,甚至骨贅形成;④血沉、抗鏈“O”、類風濕因子、周圍血象基本正常。
辨證分型:①肝腎不足,偏陽虛型,35例。②肝腎不足,偏血虛型,41例。
治療方法:以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疏通絡為基本治法,偏陽虛者加強溫陽散寒除濕,偏血虛者加強養血清熱除濕。1劑/日,15天為1個療程。
肝腎不足,偏陽虛型:以二仙湯合獨活寄生湯類化裁,輔以活血通絡。基本藥物:羊藿10g,仙茅6g,杜仲20g,桑寄生20g,獨活10g,骨碎補10g,當歸l0g,川芎10g,牛膝10g,制附片10g,蒼白術各15g,黃芪20g,伸筋草6g。基本取穴:命門、腎俞、內外膝眼、血海、梁丘、陰陵泉、陽陵泉、三陰交。
肝腎不足,偏血虛型:以四物湯合三妙丸化裁,輔以活血通絡。基本藥物:生熟地各10g,當歸10g,丹皮10g,赤白芍各10g,澤瀉15g,茯苓15g,黃柏10g,蒼術10g,牛膝15g,秦艽10g,伸筋草10g,地龍10g,杜仲15g,骨碎補10g,土茯苓30g。基本取穴:中脘,關元,內外膝眼,血海,梁丘,陰陵泉,三陰交,陽陵泉,太溪,曲泉。
以上方藥均予以第三煎外洗泡足或外敷膝蓋。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疼痛癥狀消失,關節活動自如;②好轉:疼痛消失,關節活動屈伸不利;③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改善。
結 果
治療效果:顯效35例,好轉33例,無效8例,有效率89%。
討 論
篇2
【關鍵詞】 小針刀;整脊療法;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2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245-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腰腿痛最常見的病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門診腰腿痛患者中有15%是因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本病的發病發病率有逐年增高趨勢,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其臨床主要表現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部分合并神經功能損傷。根據本病的臨床癥狀、體征可將其歸屬于祖國醫學“腰腿痛”、“偏痹”的范疇。筆者于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間采用小針刀配合整脊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92例,臨床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入組的92例患者均為于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間來我院針灸推拿科、康復科門診或病房診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腰椎間盤CT或MRI檢查,且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將9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7例和對照組4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及病變性質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及排除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訂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排除髓核脫入椎管或患肢足下垂需行手術治療者,其他不適合應用針刀及整脊療法的疾病,合并有Ⅱ級以上腰椎滑脫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及Ⅱ級以上高血壓而不能耐受小針刀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45例患者采用整脊復位法。根據病情及具體情況先用松腰腿法、定位斜扳復位法、屈膝屈髖法對患者進行手法整脊復位。
1.3.2 治療組 治療組47例患者,在給予和對照組相同的整脊復位法的同時,加用小針刀療法對側突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和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神經根和椎間逸出的瘢痕組織黏連松解術進行針刀治療,中間松解棘間韌帶。治療組每隔5d進行1次小針刀治療,10d為1個療程。
1.4 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療效標準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訂的《中醫病證診斷及療效標準》評定療效。將療效分為治愈、顯效、好轉、無效。其中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好轉率,優良率=痊愈率+顯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臨床收集的所有資料與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 果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3 討 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常見病,研究發現,人體自20開始,椎間盤自然開始退化,椎間盤退變和損傷達到一定程度時,椎間盤內的髓核便會突出,壓迫神經根。同時腰椎周圍的肌肉、韌帶、筋膜牽張勞損,產生粘連、疤痕、激惹、鈣化及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等周邊問題[1]。進而使腰椎小關節紊亂。神經根受到牽拉,與周圍組織產生粘連,出現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部分合并神經功能損傷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神經壓迫致痛常說,在長時期內被醫學界重視,并設計了各種以摘除椎間盤為目的的術式。但長期的臨床觀察治療效果發現,療效并不像理論所想象的那樣滿意,常見復發率高,疼痛癥狀緩解不明顯或有所加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腰椎間盤突出在大多數人中出現,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表現出臨床癥狀,只有其中一部分人表現出臨床癥狀。因而提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概念,并指出,我們大多數時候應該治療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表現出來的癥狀,而非“突出的腰椎間盤”[2]。許多患者經非手術治療,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復,但做影像學檢查,突出的椎間盤仍然突出。
針刀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原理,是通過解除粘連、疤痕等病理因素,使脊柱內外的動態平衡得到恢復。具體施術過程是最先找到軟組織粘連、結疤處形成的壓痛點。在壓痛最明顯處利用針刀行閉合松解術、切割、剝離松解操作軟件組織,解除引起疼痛的病理因素,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整脊療法中的松腰腿法等方法能改善腰部組織的血液循環,能使受損部位的代謝產物及時清除運走,減少代謝廢物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從而充分緩解局部軟組織的緊張、痙攣,解除患者的疼痛[3]。
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小針刀配合整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顯著,且疼痛小,治療方便,花費少,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郭長表,張義,李石良.實用針刀療法[M].第1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221.
篇3
[主題詞]溫針灸法;腰椎;椎間盤移位/針灸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在腰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因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神經根受壓而引起的以腰腿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本病屬中醫學“腰痛”“腰腿痛”“痹癥”范疇。筆者近年來采用溫針灸激發循經感傳現象為主要手段治療該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78例患者系我科門診和住院病人。按患者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成兩組。溫針灸組(簡稱試驗組)39例,其中住院病人21例,門診病人18例;男20例,女19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70歲,平均46.8歲;首次發病者10例,反復發作者29例,本次發病病程3~35天,平均9.7天;椎間盤突出位置在L3/L4者2例,L1/L5者19例,L53/S1者18例,其中有11例患者為2個椎間盤突出。單純針刺組(簡稱對照組)39例,其中住院病人17例,門診病人22例;男22例,女17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68歲,平均43.6歲;首次發病者12例,反復發作者27例,本次發病病程3~31天,平均10.6天;椎間盤突出位置在L3/L4者2例,L4/L5者22例,L5/S1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為2個椎間盤突出。兩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病程、椎間盤突出位置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3納入(或排除)標準
①符合中醫腰腿痛或痹癥診斷,西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②所有病例均需經腰椎間盤CT掃描或腰椎MRI掃描,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③年齡小于70歲,男女均可;④不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者,如腰椎椎管狹窄癥、馬尾腫瘤、強直性脊柱炎、腰椎滑脫等疾病所致的腰腿痛均需排除;⑤反復發作患者,如處于緩解期,腰腿痛癥狀不明顯者需排除;⑥中醫辨證為濕熱閉阻者需排除。凡符合以上各項的住院或門診病人均可納入本研究。
2 治療方法
2.1 試驗組
穴取腎俞、腰夾脊(L2~s1)、秩邊、次、環跳、風市、委中、陽陵泉、三陰交、昆侖、后溪、阿是穴。兼氣虛者加足三里;兼陰虛者加太溪、太沖;寒濕閉阻者加陰陵泉、足三里;有腰部損傷史者加血海;腎虛精虧、肢體痿弱者加懸鐘、足三里、太溪。以上諸穴除腰部穴取雙側外,余穴均取患肢穴。囑患者取側臥位,患肢在上。上述諸穴均以25~75 mm毫針針
刺。命門、腰陽關、委中進針得氣后施以捻轉補法2~3分鐘,繼之施以艾條溫和灸(艾火須靠近針柄),以患者自覺有溫熱感沿針體傳人穴位深層為度,每間隔5分鐘去除1次艾火灰燼,以防灰燼燙傷皮膚,并確保施灸穴位有持續溫熱感,每次施灸30分鐘。其余諸穴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5大為一療程。
2.2 對照組
除不采用灸法外,取穴、針刺操作、療程均與試驗組相同。
兩組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 療效觀察
3.1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原工作;好轉: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
3.2 觀察指標
①癥狀體征:腰腿痛程度,直腿抬高程度,腰部活動狀況。②循經感傳現象:主要觀察沿足太陽膀胱經的循經感傳現象,試驗組以出現溫熱灸感為準,對照組以出現酸麻脹感為準(需排除放射狀神經傳導現象)。感傳沿足太陽膀胱經貫穿腰部、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者為全程感傳;感傳連貫了兩個關節以上者為部分感傳;未達到以上目的者為無感傳。
3.3 治療結果
(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Ridit分析表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μ=3.13,P
(2)兩組患者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率比較見表2。
Ridit分析表明,兩組患者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率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μ=2.60,P
4 討論
4.1 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理論依據
古代中醫學中盡管無腰椎間盤突出癥這一病名,但對腰腿痛的發病機理已有較深刻的認識,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至真要大論》亦謂:“陰痹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病本于腎”,即已明確指出了腰部病變,其本在腎。腎氣虧虛、精髓不足是腰腿痛發病基礎,外邪侵襲、跌仆損傷是其發病誘因。
此外,督脈循行于背部正中,“貫脊屬腎”,為陽脈之海,并具有運行氣血、轉輸精髓之功能,而腎主藏精,腎主骨生髓,因此,腎與督脈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構成了密切聯系。一方面腎生之“骨髓”和“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靈樞?五癃津液別》),可通過督脈脈氣將其輸布全身骨骼以充養“骨空”;另一方面,腎為水火之臟,腎中真陽之氣,有賴督脈輸布全身以濡養臟腑和筋肉骨節,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謂:“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因此,當督脈空虛或跌仆損傷督脈,則必將導致督脈脈氣閉阻,總督諸陽功能失司,而出現腰腿疼痛、肢體痿弱無力等癥狀,正如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所云:“脊痛,督脈病也……脊以髓滿為正,房欲過度,脊髓空則痛,宜補腎,宜六味丸……背佝僂,年老佝僂者甚多,皆督脈虛而精髓不充之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腎虛精虧、督脈閉阻應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機關鍵,而風寒濕邪外襲和跌仆閃挫損傷則為其發病之重要誘因。
4.2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機理探討
如前所述,腎虛精虧、督脈閉阻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的病機關鍵。為此,筆者在治療該病時從溫腎填精、疏通督脈、通絡止痛立法施治,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筆者認為,療效的取得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本研究在針刺命門、腰陽關、委中后,同時施以艾條溫針灸,借助艾火的溫熱效應易于激發經絡感傳現象以實現“氣至而有效”之目的,一方面可加強其溫陽補腎作用,另一方面可溫通經絡、祛風化濕、散寒止痛。②通過針刺腎俞、太溪、三陰交等穴則可溫腎補虛、填精益髓,調整機體腎虛精虧的功能狀態。③通過溫針灸命門、腰陽關,針刺后溪、腰夾脊等穴以疏通督脈,進而重建督脈統攝諸陽、轉輸氣血精髓之功能,使筋肉骨節濡養充足,疼痛得除。④通過針刺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等肢體穴位,可益氣活血、通絡止痛。至于本法的現代作用機理,筆者認為,一方面可能與針灸治療改善了椎間盤突出病灶局部微循環,促進局部炎性水腫消除,進而解除了神經根受壓狀態有關;另一方面則可能與針灸治療抑制了椎間盤突出所導致的蛋白多糖和組織胺等化學物質的釋放,進而促使化學性神經根炎癥改善或消除有關。
篇4
【關鍵詞】重癥藥疹 護理 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139-02
重癥藥疹包括重癥多型紅斑型、大皰性表皮松解型、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是嚴重的藥物反應。不僅皮損嚴重、廣泛,往往還伴有內臟損傷及全身中毒癥狀,易出現并發癥,死亡率較高。最常發生藥疹的藥物類型主要有:抗生素類、解熱鎮痛劑、心腦血管藥、鎮靜催眠藥、抗癲癇藥、生物制品、疫苗及中藥。我科從2005年1月~2010年8月共收治64例重癥藥疹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64例重癥藥疹患者三型均有,其中重癥多形紅斑型26例,大皰性表皮松解性28例,剝脫性皮炎/紅皮病型10例。所有患者發病前均有明確用藥史,并具有重癥藥疹典型的皮膚損害,幾乎所有患者同時伴有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異常,符合重癥藥疹診斷標準[1]。其中抗生素28例,解熱鎮痛類19例,心腦血管藥9例,抗癲癇藥3例,疫苗2例、中藥3例。
2 治療方法
確診入院后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藥物,給予糖皮質激素(甲基強的松龍80~120mg/d或地塞米松10~15mg/d)靜脈滴注。待病情穩定,各種癥狀明顯好轉時,開始逐漸減量,減量速度不宜過快,后改為潑尼松口服至停藥[2],同時根據病人病情給予抗生素、丙種球蛋白、血漿置換療法,全身營養支持等治療。
3 護理措施
3.1 保護性隔離
3.1.1 要求病室內保持清潔,單獨一室進行隔離,病室要安靜,保持室溫20℃左右為宜,以患者剛好不發生寒戰的程度為準,進行換藥等處置時注意保暖,室溫28-30℃為宜。保持空氣流通。
3.1.2 減少創面感染與損傷,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及消毒隔離制度。各種操作動作要輕柔,輸液時,應盡量避開水皰處,并在扎止血帶的皮膚表面先墊多層無菌紗布,減少因反復穿刺而加重皮膚病損,注意留置針處的皮膚有無靜脈炎的發生[3]
3.1.3 保持床褥清潔干燥,鋪無菌床單和紗布墊,病床上放置離被架,離被架內安裝白熾燈泡4-6個,燈泡24小時照射,離被架外蓋棉被, 形成一個無菌干燥的空間。
3.2 藥物護理
3.2.1 因有大量的體液丟失,應特別注意病人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尤其是K+的變化。低K+時,早期出現肌無力,以四肢軟弱無力為主,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嚴重時可因呼吸肌麻痹而出現呼吸驟停。高K+時可出現口周、四肢麻木,甚至腹瀉。對危重患者遵醫囑每3~4天復查一次血離子。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根據患者的進食量、水攝入量、大小便量及抽取皰液量等綜合數值,為醫生提供準確補液依據。
3.2.2 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同時,合并應用大劑量高效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可以減少激素用量,快速控制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的過程中需要定期觀察病人的一般狀態和生命體征,如出現一過性頭痛、心慌、惡心等不良反應,立即減慢輸液速度,必要時停止輸注。
3.2.3 血漿置換其主要機理可能為通過免疫球蛋白IgG和細胞因子的作用使體內的毒素如病理性自身抗體、藥物等得到清除[5]。血漿置換過程中易出現低血壓、高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過敏反應、低鈣、低鎂、低鉀血癥、感染、發熱反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出血傾向等,應隨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醫生進行處置。
3.3 皮膚護理
3.3.1 采用暴露療法,直徑1厘米水皰,經碘伏消毒后,可用無菌注射器穿刺抽取皰液。
3.3.2 對于尚未剝離的殘留皮膚,因其仍有很好的防止感染作用,故在皮膚護理過程中應盡量保護,同時避免糜爛瘡面長時間受壓,應給予定時翻身并避免拖、拉、推等動作。
3.3.3 對于已結痂的干涸皮損,大片痂皮脫落時,應注意及時清除干凈;痂皮不易脫落時,告知患者不可強行撕扯,可用剪刀剪掉或外涂軟膏潤澤后再處理。
3.3.4 根據皮損的性質、部位及范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外用藥物。原則上選用無刺激性并有收斂、消炎和殺菌作用的藥物。對于破潰伴大量滲液者,可用中藥濕敷或生理鹽水250毫升加慶大霉素16萬單位局部濕敷,不僅能夠達到消炎、殺菌的作用,而且對皮膚無刺激性,又能促進滲液盡快干涸結痂脫落。濕敷時,紗布必須保證4~6層,敷料浸液要適中,取出稍加擰干,以不滴水為度。濕敷紗布覆蓋于缺損皮膚表面,應緊貼創面不留空間,15~30分鐘/次, 2次/日(或根據醫囑),注意保暖。
3.4 眼部護理 及時松解患者上下眼瞼粘連,瞼球結膜粘連,方法可3~4次/天用球頭玻璃棒分離瞼結膜和球結膜。對于眼瞼粘連過于嚴重患者可以給予生理鹽水洗眼或濕敷。預防感染可在充分清除分泌物后,白天遵醫囑用0.25%氯霉素眼藥水或氫化可的松眼藥水交替點眼3~4次/天,嚴重者2~3小時1次,睡前遵醫囑可給予紅霉素或金霉素眼膏涂眼。進行處置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3.5 口腔、口唇護理分別于每日飯后30分鐘和睡前進行口腔護理。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時要注意觀察口腔黏膜的變化及了解口腔分泌物培養結果,合理選擇漱口液,一般用 2%碳酸氫鈉溶液飯后漱口,再用生理鹽水棉球清理口腔。建議患者飲水在2000毫升/日以上,有利于保持口腔清潔、藥物的排泄和大量滲液后體液的補給。口腔護理后,用石蠟油滋潤口唇,以防口唇粘連,或用浸有生理鹽水的紗布濕敷2次/日。
3.6 鼻腔護理鼻腔有糜爛面易結痂者,可先用少許香油將痂浸軟,輕輕取出,再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鼻腔。
3.7 會陰護理患者的會及肛周皮膚出現糜爛、水皰,需用0.02%洗必泰溶液或1:8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者會陰2次/日。動作應輕柔,以防擦破皮膚,清洗消毒后局部涂以5%百多邦或紅霉素軟膏。排尿困難者可考慮留置導尿,以防尿液刺激及沾染皮損。男患者可用無菌油紗布墊于下方,防止與陰囊粘連。患者大便后,避免用力擦拭肛周皮膚,可采用消毒的柔軟濕紗布沾凈,防止損傷皮膚,污染創面。
3.8 心理護理 全身皮膚病損嚴重、面積廣泛,患者及家屬均表示恐懼擔憂。對此護士應熱情接待,妥善安置,安撫情緒,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向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9 飲食護理 宜進高熱量、高蛋白、含多種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口腔粘膜損傷者可進流質,好轉后進半流質食物,鼓勵多飲水,不能進食者可鼻飼或遵醫囑靜脈給中長鏈脂肪乳等,補充足夠熱量。
4 健康教育
根據臨床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入院宣教,讓患者知曉負責醫生、管床護士、護士長等,盡快消除陌生感,解除思想顧慮;住院期間告知患者及家屬病室內的溫、濕度,保持空氣流通的重要性;勤與患者溝通交流,向其講解疾病發生、發展過程及相關知識,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指導患者出院后應合理休息,保持情緒穩定,穿清潔棉質內衣,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出院帶藥應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說明并寫清楚服藥方法、時間、劑量,特別是糖皮質激素的減量速度,以免出現反跳現象。
5 討論
近年來,隨著合成及半合成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藥疹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由于重癥藥疹病情兇險且死亡率高,發病后必須緊急處理,因此,制定有計劃性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十分重要。通過上述病例實施以上護理措施,其中嚴格執行保護性隔離,預防感染,對此類疾病至關重要,藥物治療也是防止感染和預防并發癥的重要保證。同時予以有效的心理、飲食護理等多方面、多手段的治療護理方法,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辯.主編.臨床皮膚病學.第三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色,2001.620.
[2]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1-115
[3]曹春玲,王小媛,姚靜.1例剝脫性皮炎型藥疹的皮膚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A):43-44
篇5
[摘 要] 方法:將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2組,采用浮針治療的46例為治療組,常規針刺治療50例為對照組,觀察和比較2組癥狀及體征改變情況。
結果:治療組痊愈率為58.7%,對照組為34.0%,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主題詞] 椎間盤移位/針灸療法;浮針TherapeuticEffectofFloatingAcupuctureon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
ebralDiscLiChangsheng(SectionofRehabilitation,HuizhuoMunicipalHospitalofTCM,Guan
gdong516001)[Abstract] Methods Ninetysixcasesof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weredividedatrandomintothetreatmentgroup(46cases)treatedwithfloatingacupunctureandthecontrolgroup(50cases)treatedwithroutineacupuncture,andthechangesofsymptomsandsignsinthe2groupswereobserved.Results Thecuredratewas58.7%inthetreatmentgroupand34.0%inthecontrolgroup,with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rvertebraldiscissuperiortothatofroutineacupuncture.
[Keywords] 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acupther;Floating
Acupuncture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病率高,病程長,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從臨床上觀察,按常規針刺治療,止痛緩慢,不能有效解除病人痛苦。根據浮針理論,運用浮針療法能克服以上不足,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起到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自1998年2月~2000年5月,筆者用浮針和常規針刺分別治療了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下是對治療該病的臨床觀察。
1 臨床資料
腰椎間盤突出癥96例,全部為住院病例,均經CT檢查而確診。治療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齡最小26歲,最大78歲,平均45歲;病程最短3天,最長18年。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72歲,平均43歲;病程最短4天,最長16年。兩組一般情況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病人俯臥位,在其腰部病變痛點處做一記號,采用中號浮針在痛點旁開6~10cm處(已用75%酒精消毒)與皮膚呈15~25度角快速刺入皮下(針尖向痛點),然后運針,單用右手沿皮下向前緩慢推進,可做掃散動作(即以進針點為圓心,針尖劃弧線運動),操作應柔和,不致引起強烈刺激。當痛點疼痛消失或減輕后抽出針芯,用膠布固定皮下的軟套管,留置24小時后拔出。隔日1次,30日為一療程。
2.2 對照組
病人俯臥位,根據中醫經絡腧穴理論辨證取穴進行針刺治療,主穴取腎俞、命門、委中、三陰交、阿是穴,配穴取腰陽關、志室、陽陵泉、太溪,每次取3~5穴,平補平瀉,加拔火罐,每日1次。30日為一療程。
兩組均每日記錄病人癥狀及體征情況,連續治療并記錄1個月,隨訪1年。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痊愈:癥狀及體征(直腿抬高試驗,屈頸試驗,挺腹試驗,腰椎旁壓痛及放射痛)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好轉:癥狀減輕和體征有2項以上較前好轉;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3.2 治療結果
按上述標準統計,兩組病人臨床療效對比見表1。
從表1可見,兩組經治1個療程,均能改善癥狀及體征,痊愈率經卡方檢驗χ2=5.886,P
治療組療效高于對照組,浮針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4 討論
浮針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主要是因在皮下針刺,與皮膚的關系很密切,"肺合皮毛"且"肺朝百脈",肺氣通過宣發機能把衛氣和津液輸布于體表,故浮針能促使經脈氣血運行,將體內的病邪從皮膚驅除。《素問?湯液醪醴論》曰:"夫病之始生也,極精極微,必先結于皮膚"。所以皮膚是人體的門戶,也是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路徑,故浮針作用于皮下可疏通三條經脈經氣,行氣活血而止痛(此三條經脈包括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及其相表里的足少陰腎經)。
從現代醫學來看,人體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以體節為基礎,其中神經節段將軀體與內臟聯系在一起,而浮針進針點和病部在節段支配上是一致的,故浮針療法能治相應節段的深部組織或內臟的病變。另外,浮針療法進針后疼痛即減輕或消失,但若隨即起針,疼痛有復作現象,而留針可延長鎮痛效應等,說明浮針療法效應的取得不能排除體液因素的參與。浮針作用腰部痛點旁,激發神經節段和體液系統,從而改善其癥狀和體征。但具體調節機制,還需今后大量的研究。
篇6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 針灸治療 腰八針溫針灸 溫陽通絡膠囊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簡稱LDH)所引起的神經根性疼痛是導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本病好發于20-50歲的青壯年,男多于女,據統計男性占1.9-7.6%,女性占2.2-5.0。Zarskit21認為此病有自愈傾向,應首選非手術治療,文獻報道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眾多,療效不一,我們采用溫陽通絡膠囊配合腰八針溫針灸治療LDH獲得滿意療效,茲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源均為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門診患者,按SAS8.0軟件隨機分為溫陽通絡膠囊配合腰八針溫針灸治療組和壯腰健腎丸對照組。試驗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6歲,平均47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1天,平均2.7個月。突(膨)出部位:節段25例,s,節段13例。節段5例,其中有二個節段18例,三個節段3例;側后方突出37例,中央型突出6例。發病有明顯外傷史者24例,突然發病者29例,癥狀逐漸加重者14例,有緩解史者25例。癥狀體征:腰痛明顯者36例,腰椎棘突旁有明顯放射性壓痛者33例,坐骨神經痛者26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者31例,有相應神經功能障礙者34例。對照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65歲,平均39歲;病程最長4年,最短2天,平均3.1月。突(膨)出部位:k節段30例,k、s,節段11例,Io.4節段2例,其中有二個節段15例,--+節段3例。側后方突出36例,中央型突出7例。有明顯外傷史者22例,突然發病者29例,癥狀逐漸加重14例,有緩解史者27例。癥狀體征:腰痛明顯者29例,腰椎棘突旁有明顯放射性壓痛者36例,坐骨神經痛者27例,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者34例,有相應神經功能障礙者36例。兩組所有病例均經CT或MRI檢查,顯示為突出、脫出或膨出。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1.2診斷標準病例選擇標準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確定治療對象:①腰部疼痛伴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捅。②有神經根性癥狀,如感覺麻木、膝反射減退或消失、肌力下降。③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④cT或MRI檢查證實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1.3 排除標準年齡65歲,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或腰椎有骨折、脫位、結核、腫瘤、感染等病史者患者。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2.1.1 溫陽通絡膠囊: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制劑室生產,批準文號:粵YZB-2002-012,批號:20071001。規格:0.42gx36粒,瓶。
藥物組成:制附子10g,仙茅12g,蘄蛇1條,全蝎子10g,蜈蚣3條,熟地15g,桂枝12g。
服用方法:2粒肷3次厭,連續服用8周。
2.1.2 腰八針溫針灸:選穴:腰八針:第二、三、四、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寸處,左右共8穴,約在腰夾脊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穴之間。針具:針灸針:為蘇州屠氏針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號:20010030,規格:2寸(0.30x40mm),一次性針灸針。艾灸盒:為一自制梯形四孔艾灸盒,規格:20mmx20mmx10mm/長×寬×高。治療方法:針刺平補平瀉,無煙艾灸條5cm點燃后放入艾灸盒,覆蓋在針灸針上;溫針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共觀察8周。
2.2 對照組口服壯腰健腎丸:(北京同仁堂制藥廠生產,國藥準字:Z44021369,批號:TY3881,規格:0.45g/),用法用量:2丸/次,3次/日,連續用藥8周。
2.3 統計學分析用SPSSll.5軟件包進行兩組臨床療效x2檢驗,以P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改良日本骨科學會下腰痛評分法進行評定和“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統計采用分4級方法,并且由小到大分別記為0~3分,具體包括以下項目。總分30分,輕度
3.2 兩組患者療效評定治療組:痊愈6例,顯效5例,有效30例,總有效率95.34%;對照組:痊愈3例,顯效11例,有效24例,總有效率88.37%;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4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病理變化是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和刺激脊神經根、脊髓等,產生腰部疼痛,―側或雙側下肢疼加、麻木等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致腰腿痛的原因主要有三種:機械性受壓學說、化學性神經根學說、自身免疫學說。因此,解除壓迫與粘連,消除無菌性炎癥,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篇7
【關鍵詞】 針刺結合梅花針叩刺拔罐;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031-02
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病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致病原因通常為腰椎間盤各個部分,特別是髓核出現退行性轉變之后,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之下,患者椎間盤出現纖維壞破裂,髓核組織則突出于破裂之處,同時脫出于后方或者椎管之內,從而造成相鄰組織比如脊神經根與脊髓等受到刺激與壓迫,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腰部疼痛現象。最近幾年來,國內發病率逐漸增長,引起了臨床醫學的重視。為了解針刺結合梅花針叩刺拔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效果,筆者選取我院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回顧其臨床資料,現將具體研究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男52例,女28例,年齡21-48歲,平均年齡36.5歲。病程0.5-4.6年。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MRI或者CT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其中雙節段脫出26例,L4-5、L5-S1段椎間盤突出31例,L3-4、L4-5段腰椎間盤突出3例;單節段脫出例,L4-5 短腰椎間盤突出14例,L5-S1段椎間盤突出6例。臨床表現:患者腰腿痛癥狀仍然存在或者病癥復發引起的腰腿痛,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28例,下肢放射痛32例,間歇性跛行患者20例,其中11例患者患肢小腿后外側皮膚出現麻木現象。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癥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3方法:給予對照組針刺療法進行治療:取穴:腰椎,第一骶椎對應膀胱經腧穴,督脈腰突椎體下對應穴位或壓痛點。對于股前痛比較明顯患者施加風池與犢鼻,針對小腿疼痛比較明顯的患者則施加揚、承山與昆侖三個穴位。
操作:選取確定穴位,給予患者常規消毒,具體范圍控制在超過叩刺區域皮膚外10cm選取梅花針叩刺,將針垂直于患者皮膚刺入腧穴位置,鑒于不同患者對針刺敏感程度也不同,可以選取統一的平補平泄進針方法,將深度控制在10~30mm,根據患者是否存在明顯的刺痛與不適癥狀來作為調整針刺深度與位置的依據。最后采用TDP有效照射患者針灸處,持續30分鐘,對于癥狀較重患者可隔日或者每三日叩刺一次,五次之內。
給予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之上聯合拔罐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方式為:將患者穴位采用常規消毒之后,給予梅花針叩刺阿是穴,患者出現皮膚出血癥狀之后,再采用拔火罐方式,以五到十次為一個療程,每隔二天到三天治療一次。
1.5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 x-±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實施治療后,治療組患者顯著改善33例,改善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患者顯著改善20例,改善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68.4%,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顯著,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病之一,腰椎間盤突出癥致病原因通常為腰椎間盤各個部分,特別是髓核出現退行性轉變之后,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之下,患者椎間盤出現纖維壞破裂,髓核組織則突出于破裂之處,同時脫出于后方或者椎管之內,從而造成相鄰組織比如脊神經根與脊髓等受到刺激與壓迫,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腰部疼痛現象。通過針刺結合梅花針叩刺拔罐方法,能夠起到較好的止痛效果,采用毫針刺激患者腧穴,能夠通過神經傳導來有效抑制痛覺中樞,從而增強患者機體痛閾,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進而發揮較好的鎮痛效應。以此來促進患者腰部各經經氣的暢通,氣血和順,陰陽協調。合理使用刺絡放血一方面能夠提高患者小血管壁的舒縮功能,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根周圍微循環,從而幫助患者進行化學免疫炎性反應物的代謝,實現炎癥與水腫的有效消退,最終恢復正常的神經生理功能。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 兩組患者實施治療后,治療組患者顯著改善33例,改善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患者顯著改善20例,改善8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68.4%,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顯著,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劉志雄. 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 [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4010,22(2):146-147.
[2] 楊雷,崔春麗.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麻木6O例的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4011,9(8):19-40.
篇8
關鍵詞:膝三針;中藥熏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好發于中年以后的關節炎,又稱膝退行性關節炎、膝增生性關節炎等。其基本病理改變為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進行性關節軟骨變性、破壞和喪失,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邊緣骨贅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關節癥狀和體征[1]。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僵硬等癥狀,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屬中醫痹證范疇。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膝三針結合中藥熏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28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45~72歲,平均58.5歲,病程1個月~6年,平均11個月,雙膝發病12例,單膝發病34例。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
1.2診斷標準 采用美國風濕病協會2001年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2],膝關節疼痛患者有下列7項中的3項即可作出診斷:①年齡≥50歲。②晨僵
1.3治療組 應用膝三針結合中藥熏蒸治療為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
1.3.1針刺取穴(膝三針):膝眼(內、外)、梁丘、血海。臨證配伍:行痹配風池、膈俞,痛痹配腎俞、關元,著痹配陰陵泉、足三里,熱痹配大椎、風池[3]。具體操作:用蘇州東邦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制造的“華成牌”(規格:0.3mm×40mm)一次性毫針常規消毒后快速刺入,得氣后采用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10分鐘行針一次,每日針刺一次,10日為一療程。
1.3.2中藥熏蒸 采用湖北省黃石市健身醫療器械廠生產的XKQ系列中藥熏蒸康復牽引床,選用健骨蠲痹洗劑[4],藥物組成:制川烏、細辛、杜仲、續斷、熟地、補骨脂、骨碎補、牛膝、桑寄生、伸筋草、白花蛇、獨活、威靈仙、當歸、丹參、川芎等。混合均勻后,倒入機器高壓鍋內,加水2000ml左右,接通電源,加熱至35℃時,打開開關,中藥蒸氣通過軟管持續熏蒸患膝,每次20-30min,2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注意休息和患膝保暖。
1.4對照組 采用單純的中藥熏蒸治療,方法、療程同治療組。
1.5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骨關節炎病療效標準判定[5],分為:①臨床控制:癥狀消失,膝關節功能活動正常;②顯效: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正常,能參加正常活動和工作;③有效: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功能基本正常,參加活動或工作的能力有改善;④無效:癥狀、體征改善未達到上述有效標準。
1.6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
2.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一。
表一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經卡方檢驗p
3.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致殘率高,多發于中老年。其發病原因尚未被充分了解,一般認為與年齡、性別、種族、肥胖、創傷、關節畸形、骨密度、雌激素缺乏、營養缺乏、免疫因素及遺傳因素等因素有關。該病屬祖國醫學痹證范疇,最早見于《內經》,《素問?痹論》明確指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風寒濕之氣也”,“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縱觀中醫學整個痹證的理論體系,引起痹證的發生可分為兩大因素,即風寒濕病邪與其相合的正虛之體,前者是病原因素,后者是體質因素,正虛邪盛乃致痹的條件,該病本虛標實[6]。
“膝三針”由梁丘、血海和內、外膝眼組成,為靳老根據病灶局部選穴組方。梁丘屬足陽明胃經,血海屬足太陰脾經,兩穴位置相對,互為表里,為一對相對穴,常配合應用,治療下肢局部病癥。膝眼,分內膝眼、外膝眼,兩穴位于膝關節下方內外,同樣位置相對,為臨床治療膝關節病變的要穴。膝三針分別位于膝關節周圍,可疏通局部經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對局部病變有重要意義。
健骨蠲痹洗劑方中杜仲、續斷、熟地、補骨脂、骨碎補、牛膝、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兼行氣血、祛風濕,伸筋草、白花蛇祛風通絡除痹,當歸、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威靈仙祛風濕通經絡,制川烏、細辛散寒止痛。全方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痛痹、散寒除濕、止痛之功效,直接作用于病變局部,可使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增加局部血液灌注,溫通靜脈瘀滯,降低骨內壓力,改善微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清除瘀積的酸性分泌物,使瘀血吸收消散,腫脹消退,改善骨質疏松,阻止或減緩骨贅生成,增加局部組織的滲透性,使藥物的有效成分能滲透到關節組織內,達到溫經散寒、理氣通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
治療組應用膝三針結合中藥熏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總有效率91.3%,明顯優于對照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奉春.風濕病免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71。
[2]倪家驤,樊碧發,薛富善.臨床疼痛治療技術.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70。
[3]張東淑,王升旭,黃冰.靳三針速記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140-142。
[4]路力為.頸肩腰腿痛奇效良方.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224-225。
[5]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49-353。
[6]徐衛東,趙東寶,裴福興等.關節炎診斷與治療選擇。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223-425
篇9
摘 要 將傳統針刺療法結合電針,并借鑒西醫的相關知識輔助取穴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76例,獲滿意療效。鑒于腰椎生理前凸和腰椎棘突形狀的生理差異給取穴帶來的困難,筆者選擇了與常規(俯伏位、俯臥位)不同的―――腰椎穿刺,借助于腰椎過屈位時增大的棘突間隙來輔助準確定取腰部華佗夾脊穴。此外,腰椎正側位X線平片也為本組阿是穴的取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筆者認為,取穴準確是本組治療獲效顯著的關鍵。
主題詞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電針療法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筆者應用電針儀結合獨特的腰部取夾脊穴和阿是穴對本病進行治療,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76例均為門診病例,男42例,女34例;年齡19~58歲,平均43歲;病程最短5天,最長7年。
1.2 診斷標準 有突然彎腰扭傷、長期慢性勞損或腰部受涼史。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一側慢性腰痛,晨起或彎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難,有時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第三腰椎橫突處壓痛明顯,并可觸及條索狀硬結。X線攝片示有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符合診斷標準且能堅持治療者為病例納入標準。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纖維織炎、腰肌勞損、肥大性脊柱炎、腎臟和婦科病引起的腰痛及不能堅持治療者不在本觀察范圍。
2 治療方法2.1 選穴及針刺方法 取側臥位,頭下墊枕,兩手抱膝,頭向胸部前曲,大腿貼著腹壁,此時脊柱彎曲呈弧形,腰椎達到最大的屈曲率,棘突間隙的寬度增大,以便準確選取夾脊穴。依此法取患側L2~L4華佗夾脊穴,毫針直刺抵達椎板,得氣后留針。參照腰椎正側位X線片取患側第三腰椎橫突尖部上下各0.5cm處為阿是穴,毫針直刺到預定深度遇有堅韌阻力時停止進針,留針。分別將兩華佗夾脊穴和兩阿是穴連接于韓氏電針儀的兩個輸出端,刺激頻率為2/100Hz,刺激強度為15mA,刺激時間為30min。
2.2 療程 每日針刺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針刺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 療效觀察3.1 療效標準 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復。好轉:腰痛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勞累后仍覺疼痛不適。無效:腰痛無明顯減輕,活動受限。
3.2 治療結果本組76例,治愈55例,占72.4%;好轉18例,占23.7%;無效3例,占3.9%。
4 典型病例 左××,男,30歲,商人,初診于1996年3月25日。因左側腰部疼痛,彎腰時加重4個月就診。患者發病前打保齡球時不慎扭傷腰部,經治未愈,繼而腰痛時輕時重,遷延至今。體檢所見:左側第三腰椎橫突部可觸及一條索狀硬結,并伴有橫突尖端觸痛。腰椎X線平片示:左側第三腰椎橫突過長,余陰性。根據病史及檢查結果診斷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治療:針刺其左側L2~L4華佗夾脊穴及第三腰椎橫突尖部上下各0.5cm處的阿是穴,并將韓氏電針儀的兩組輸出端分別連于兩夾脊穴和兩阿是穴,予以2/100Hz、15mA電流刺激,每次30min,每日治療1次。經6次治療,其腰部疼痛及硬結壓痛消失,活動自如。追訪1年,腰痛無復發。
5 討論5.1 本病屬于中醫“腰痛”范疇。該病的發生與第三腰椎的解剖生理特點有關。第三腰椎居全腰椎之中心,位于腰椎前凸的頂點,活動度較大。其橫突最長,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點,并附有腹橫肌、背闊肌的深部筋膜。當腰腹肌肉強力收縮時,該處受力最大,因而易反復損傷,產生創傷性炎癥,繼發骨膜、纖維組織、纖維軟骨增生,鄰近神經纖維可因反復刺激變性而產生腰痛和腰肌痙攣。
本病累及腰部脊神經后支所支配的區域。本組治療穴中夾脊穴位于脊神經后支的內側支配區內,而阿是穴則位于其外側支的支配區內。使用韓氏電針儀的治療作用在于:①利用其所輸出的對稱性雙向矩形脈沖波,刺激受累脊神經后支的粗纖維,形成閘門關閉效應[1],產生局部止痛作用。②協同發揮高頻低頻電針的治療作用,解痙止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消除炎性水腫[2],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5.2 據現代針灸書籍記載,腰部華佗夾脊穴的取穴為俯伏位或俯臥位。由于腰椎生理前凸、腰椎棘突形狀的生理差異,以及個體的胖瘦不同,在上述時,醫者爪切時指下難以明辨棘突間隙的位置和寬度,即使從棘突側方觸壓也不能獲得根本性幫助。這給選取華佗夾脊穴帶來了困難。筆者采取腰椎過屈位,即腰穿。這一的優點在于可以借助過屈位時增大的棘突間隙來準確定取夾脊穴,從而克服了上述困難。
5.3 本組另外的治療穴位為阿是穴,而腰椎正側位X線平片為其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助于X線片所顯示的骨性結構,醫者可以有相當大的把握確定進針點并使針直達病所。這一點也與古意不悖。雖然X線投射距離和體形會造成一定的放大率,并且這一放大率會使X線片上的骨骼尺寸略大于實際尺寸,但X線片給醫生治療本病帶來的便利是非常明確的。
6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6-0067-01
花粉癥是變態反應疾病中具代表性的疾病,其發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發病率迅速升高,已經成為世界性衛生問題。WHO于1997年將此類疾病列為“21世紀重點研究和預防的疾病”[1]。筆者收集2006~2008年期間,在瑞士采用針藥并用的治療方法,治療花粉過敏癥32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4例患者均來自于長期居住當地人口,治療組32病例,男9例,女23例;年齡最小5歲,年齡最大52歲,平均年齡(40.21±7.52)歲;病程最長20余a,最短1 a,平均病程(12.05±2.65)a。對照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齡最小7歲,年齡最大53歲,平均年齡(39.05±6.01)歲;病程最長10余a,最短1.5 a,平均病程(11.60±3.28)a。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花粉癥的診斷和治療”[1]。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選穴:(1)百會、風池、太陽、瞳子、印堂齊刺、迎香透鼻通、足三里、關元針加灸;(2)百會、風池、太陽、瞳子、和、曲池、內關、神門、血海、足三里、神闕加灸。2組穴位交替使用。方法:患者平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取25 mm毫針進針后,選擇1~2組穴位,聯通6805-2型電針機,采用連續波通電30 min。每周3次,10次為1個療程。同時服用黃芪建中湯合桂枝湯加減:黃芪 15 g,桂枝10 g,白芍藥15 g,生姜10 g,大棗 10 g,甘草6 g,蟬蛻12 g,烏梅12 g,附子15 g,白術15 g。服法:每日1劑,水煎200 mL,早、晚空腹服用。連服3 w為1個療程。
2.2 對照組 僅選用針灸治療,取穴及方法療程同治療組。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每位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 w對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癥狀分別給予評分,1分:噴嚏,一次連續個數3~9,流涕,每日擤鼻次數≤4,偶有鼻塞,間斷鼻癢;2分:噴嚏一次連續個數10~14,流涕,每日擤鼻次數5~9,鼻塞1分和3分癥狀之間,鼻癢,蟻行感,但可忍受;3分:噴嚏一次連續個數≥15,流涕,每日擤鼻次數≥10,鼻塞,幾乎全天用口呼吸,鼻癢,蟻行感, 難忍。 療效判定標準按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51%為顯效,50%~21%為有效,≤20%為無效[2]。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4 體會
花粉癥是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發病機制為花粉變應原通過黏膜被抗原提呈細胞識別而捕獲,發生免疫應答,導致變態反應炎癥。祖國醫學沒有花粉癥的名稱,根據癥狀,與中醫的“鼻鼽”相似。早在西周《禮記•月令》中已有 “鼻鼽”的記載,《內經》中有更多的論述。李東垣《脾胃論•脾胃盛衰論》曰:“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病也。”認為脾胃虛弱,土不生金,以致肺金受邪而發病。《醫學發明•卷第一》:“肺者,腎之母,皮毛之陽,元本虛弱,更以冬月助其冷,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出濁涕,嚏不出,……。”則是宗風寒之說并認識到本病的發作有季節性。傳統中醫認為桂枝湯可調和陰陽,解肌發表;黃芪建中湯則可溫中補氣、和里緩急。而這兩方均能調補脾氣,再加五味子、附子 、白術、巴戟天,以增強健脾補腎之功。實驗研究證明脾與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密切相關,腎與中樞性免疫器官(骨髓與胸腺)的功能相關,而且具有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功能,健脾補腎藥物能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并能降低IgE的水平,提高白細胞介素-2和干擾素的水平而發揮抗過敏作用。兩方的現代研究都表明,具有很強的免疫調節功能[3]。
中醫認為,肺衛不固,風寒等外邪乘虛而入,從而出現外感風寒的鼻部見證,故其治療亦多以祛風解表,溫肺散寒為大法,桂枝湯及其中的單味藥如桂枝、大棗、五味子、附子等均有拮抗IgE抗體和組織胺等過敏介質的作用。
經絡是氣血的運行通道,是能量交換的場所,是調節陰陽的最佳系統。通過針灸治療,疏通了經絡,調和了氣血,使機體臟腑、肢節功能調整到優良狀態,發揮抗病防病、平衡陰陽的能力。因此,通調經絡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方法,特別是體針、灸法、耳針、穴位封閉,敷貼及推拿按摩等已廣泛應用于抗過敏治療,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魏慶宇.花粉癥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 2003,31(9):5~7.
[2]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