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辛說楚襄王范文

時間:2023-03-18 12:2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莊辛說楚襄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襄王不聽勸告,他說:“先生老糊涂了嗎?以為楚國將遇到不好的事情嗎?”

莊辛說:“臣是看到了事情發展的必然后果,假如君王仍舊寵幸這四個人,不加改變和收斂,那么,楚國一定會因此而滅亡的。請您準許臣到趙國避難,在那里觀察楚國的變化。”

莊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他在那里只住了五個月,秦國就發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到城陽。

這時,楚襄王才想起莊辛說過的話,派人到趙國請莊辛。

莊辛到了城陽后,楚襄王對他說:“我當初不聽先生的話,現在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該怎么辦?”

莊辛回答說:“臣知道一句俗語:‘看到兔子再跑回頭找獵犬去追,不算晚,丟了羊再補羊圈也不算遲。’……”

接著莊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楚襄王講了很多治國之道。楚襄王聽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啟發。

【原文】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亡羊補牢:羊走失了,趕緊修補羊圈還來得及。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牢:牲口圈。

雖然你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不過亡羊補牢,抓緊時間學習,這次期末考試你還是可以考好的。

“亡”不可解釋成“死亡”。“牢”不可解釋成“牢固”。

(近)知錯就改

(反)知錯不改、一錯再錯

丟羊的成語

關于丟羊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

“多歧亡羊”:指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亡羊得牛”:意思是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篇2

典故:

莊辛提醒楚襄王不要被講究奢侈樂的大臣們迷惑而不管國家大事導致亡國,楚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甚至認為莊辛才是在禍亂人心。莊辛于是前往趙國避難,僅過五個月,秦國果然舉兵攻打楚國,此時楚襄王才明白莊辛是對的,趕緊請回莊辛商量對策,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亡羊補牢的故事:

篇3

楚文化因楚國楚人而得名,是興于周而對中華文化產生廣泛影響的一種區域文化,綿延800余年,與周朝相始終。隨著楚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強盛,楚文化脫穎而出,進而與中原文化分庭抗禮,共同成為中華文化的兩大主流。在以后的歷史歲月中,南北兩支華夏文化相互融合、轉變,更新,一起鑄就了古代中國的燦爛文明。

—、楚國興衰史

按《史記·楚世家》和《國語·鄭語》的說法,楚人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火神兼雷神,“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時為高辛氏的火官之長,死為火官之神。祝融部落不斷發展,在夏朝時已成為一個勢力較大的部落集團,號稱祝融八姓,祝融部落集團依附于夏朝后,曾幫助夏人征伐三苗,但祝融八姓中,不少又為夏朝滅殺。殷商時期,祝融部落集團分布于商之南境,因其地生長牡荊,被商人稱之為“荊”。殷人為開疆拓土,向南推移,商王武丁南征“奮伐荊楚”時,荊人多數臣服,少數逃散,呈分崩離析之勢。

西周初年,荊人的殘部主要是季連的羋姓后人,已西遷至丹水與淅水之間。鬻熊為首領時,審時度勢,率楚民背棄商紂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繼位后,有圖南之意,楚人覺察后,在鬻熊之子熊麗的率領下,舉部南遷至睢山與荊山之間,暫時避棲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時,周公避禍于楚,楚人敬之如上賓,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訴說此事,感動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麗之孫熊繹為楚君。荊楚開始躋身于諸侯之列,楚國正式誕生了。

熊繹建國都于丹陽(今南漳縣境內),率眾在“號子男五十里”的狹小之地辛勤勞作,艱苦度日。《左傳·昭公二十年》記其事曰:“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楚國此時尚處于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邁進的門檻,雖清苦仍顯向周天子盡忠效力,楚人對周天子盡的職分主要有三方面:守燎以祭天、貢包茅以縮酒,貢桃弧棘矢以御王事。

楚人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慘淡經營,至熊渠時初露崢嶸。熊渠是熊繹第四代孫,是一位既有才識又有進取精神的君主,他整軍習武,趁著中原動亂之機,開始了開疆拓土的進程。三苗早已歸順荊楚,熊渠把征伐重點放在西部和東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國(今湖北竹山境內),拉開了拓疆序幕。在東討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揚越,勢力推進至江漢平原。接著遠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內的鄂國。

征戰既后,楚國逐漸興盛起來,真正立于諸侯之林,熊渠離經叛道,分封3個兒子為王,鎮守長江中游的3個要地:雖然在周王朝的壓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個兒子的王號,但楚國仍然在江漢平原扎穩了根基,并開始對中原虎視耽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為楚地之王,繼續了熊渠的開篇拓土歷程,公元前706年,楚國攻打姬姓諸候國隨,并逼周天子晉升其爵位。遭拒絕后,熊通親率大軍再次征討隨國,大獲全勝后,熊通自稱“楚武王”,成為天下諸侯中第一個敢于自己稱王的國君。隨后幾年里,熊通先后征服了鄧國(今湖北襄樊境內)、鄖國(今湖北安陸境內)、權國(今湖北當陽境內),武王晚年,楚人又攻占了東鄰盧國、鄢國、羅國,西鄰谷國,江漢平原東南的周圍,以及南陽盆地東南的蓼國。文王繼立,遷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境內)。他繼承武王遺訓,先后占領了申、蔡、息等中原南部三國,打通了前往中原的道路。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國的大國聲威真正建立起來了。

成王兩傳至莊王。莊王勵精圖治,終成霸業。莊王曾率領楚軍,浩浩蕩蕩開赴伊水與洛水之間,對周天子耀武揚威。莊王武功之時,選拔孫叔敖實行文冶,楚國出現了經濟繁榮、文化燦爛的鼎盛局面。

莊王于公元前597年在泌水大敗晉軍,飲馬黃河后凱旋,莊王既沒,共王繼位,此時楚國開始走向衰微,鄢陵之戰后,晉國抬頭,歷史上呈現晉楚并霸的局面,康王、靈王、平王、昭王之時,楚國進一步衰落。公元前506年冬,吳、蔡、唐三國合兵攻楚,并陷落郢都,昭王倉皇出逃,申包胥入秦求救,秦王發兵。秦楚聯軍擊敗吳軍后,昭王回到破敗不堪的郢都,感傷滿懷,與臣僚商議后,遷都長江北岸的今湖北荊州,都名仍為“郢”。

吳楚大戰后,楚國經過8年的休養生息,逐漸恢復了元氣。惠王時,歷史進入戰國時代,其間,楚國和諸侯列國戰戰和和,并無大的建樹,一直延續到簡王、聲王。公元前400年,韓、趙、魏合兵數次攻楚,向楚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楚悼王謀求富國強兵之道,任用吳起開始變法,并取得了成效,一時間,楚國兵強馬壯,橫歸中原,初露稱雄之勢。

威王后期,楚國成了七雄中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大國,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員空前廣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的時期。

懷王未能把握好合縱連橫的機遇,致使楚國在戰國爭斗中處于不利的地位,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公元前321年春,秦大敗楚于丹陽,秦軍乘勝南進,奪取了楚漢中郡,此后,楚與列國爭戰各有得失,還于公元前306年攻來越國,擴大了版圖,但總的來說,國力已不如前,頃襄王繼位后,楚國每況愈下。公元前278年春,秦軍對楚國國都發起總攻,并很快占領了郢。頃襄王東逃至今河南淮陽,建立新都陳郢,在莊辛的治理下,楚國又趨于安寧,考烈王時,遷都壽郢(今安徽壽縣),春申君黃歇治楚25年,頗有功勛,楚國又有一些起色。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隨即開始統—全國的迸程,諸侯國紛紛割地事秦,但仍不能挽救滅亡的命運。在攻滅韓、趙、魏后,楚軍于公元前224年大舉伐楚,楚國只有招架之功,而無反擊之力。公元前223年、秦軍席卷淮北淮南,攻陷壽郢,俘獲負芻,綿延800的楚國就此滅亡。 二、楚文化的發展階段

楚文化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發展壯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時期的特點,可把楚文化劃分為濫觴期、勃興期、鼎盛期和轉變期4個階段。

楚人是祝融的后裔,楚文化的源頭自然也從祝融部落集團開始。祝融是高辛的火正,其職責是觀象授時,掌管天界之火和人間之火,楚文化中對火的崇拜和天文學的發達當源于此,夏朝時,祝融部落集團依附于夏,神界的祝融也因之從屬于夏朝崇奉的火神兼農神炎帝,楚人對炎帝的崇拜始于此,楚人對鳳的圖騰崇拜也與祝融有關,《白虎道·五行篇》載,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鸞即鳳。鳥也可算作鳳。祝融部落集團處在夏人與三苗之間,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媒介,楚文化的外向性在早期即有所體現。

楚人建國丹陽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濫觴期。在這一時期,楚國完成了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轉變,在兼采華夏文化和蠻夷文化之長的基礎上,開始創造自己的特色文化。總的來說,此時的楚文化與華夏文化尚沒有明顯而重大的區別,尤其是陶器、青銅器等物質文化方面,但楚文化又畢竟顯示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性。崇火崇鳳好巫、開拓進取、不拘禮法、愛標新立異等特點為后來楚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是楚文化的勃興期。這個時期,楚文化開始呈現出自己鮮明的特點,表現在各個方面。從社會形態上看,農奴制布滿了楚國各個縣邑,奴隸制相反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民族政策上,楚人把自己定位于夷夏之間,實行撫夷屬夏的國策。對于所滅之國,楚人的作法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而不以俘掠奴隸為好。從官制上看,楚官多稱尹,從中央到地方,少有例外;從行政建制上,楚國首創縣制,后為各國效仿;在兵制上,稱謂、建制也與中原多異。這些大的文化背景已經充分昭示了楚文化的個性與氣魄,楚文化也由此成熟起來。

楚民族風俗獨樹一幟。楚人尚赤,建筑服飾器物均以赤為貴。各地楚墓出土的黑底朱彩漆器就是例證。楚人尚東,生之坐向、死之墓向均以東為榮;與周人的面南背北、頭北腳南迥然不同。楚人尚左,也與周俗尚右不同。楚人念祖、愛國、忠君比之周人更為突出,他們習慣于用原有地名命名新地,丹陽、郢數次遷移不改其名就是為了緬懷先祖。楚人由于歷盡艱辛而建國稱霸,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異常強烈,鐘儀南冠面晉,南音不改,屈原成為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都是典型的例子。楚人崇巫好鬼神。鬻熊就是酋長兼大巫,后世因襲,還出現了以巫為世官的家族;屈原的《山鬼》則是描寫人鬼相親的例子。另外,楚人男留長髯、女愛細腰也是不同于中原的風俗。

楚國的物質文化開始顯示出自已的獨特風格。陶器中的“楚式鬲”、長頸壺造型特異,表現了楚人的審美情趣。楚人修建的期思陂是我國古代第一個社會性的農田水利工程,改變了當時的農田灌溉方式。青銅器由于創造了中原不曾有的失蠟法或漏鉛法鑄造工藝,而卓然一家,并領先于中原。銅禮器是楚國銅器發達的象征,在表現形式、組合關系和裝飾方法上別具一格,黑漆鑲嵌工藝中原不曾有,浮雕、圓雕、透雕等技法的嫻熟使得中原相形見絀。樂器中楚人最愛鐘,并視之為國家權力的象征。楚鐘不僅音色絕佳,而旦造型獨到,甬鐘、鈕鐘等都有從大到小不可顛倒的組合關系,因而稱為編鐘。眾所周知,編鐘是楚國音樂藝術的杰出代表。臺謝建筑也有楚人的獨創,楚人筑臺追求高峻,以縱目遠望,楚人修榭追求空靈,以澄懷遠目,而且在建造中還有層臺累榭的特點,這一點為后來的南方園林所繼承。此外,楚國修城不建池也有別于北方而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戰國時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此時,銅器生產登峰造極,鐵器普遍推廣,絲織刺繡興旺發達,漆器木器應運而生,城市建設欣欣向榮,物質文化可算是達到了頂點。與勃興期明顯不同的是,鼎盛期的楚國精神文化大放異彩,給予后世巨大的啟迪,從哲學到文學,從字畫到樂舞,無不獨,彪炳千秋,更為主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會體制、民族文化心理,日常生活方式等趨于成熟定型,使楚文化真正成了獨特的“這一個”,千百年來為人們津津樂道。

秦漢之際為楚文化的轉變期。秦國滅掉了楚國,并排斥楚文化,使楚文化遭受重大打擊。但楚文化的精神因素方面遠比物質因素方面根深蒂固,因此楚文化被打而不倒,秦末,楚人劉邦、項羽大興楚文化,使楚文化有復蘇之勢,但離開了物質文化根基的楚文化終究是不可能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下去了。漢武帝獨尊儒術后,自成體系的楚文化不復存在,但楚文化的某些因子卻與傳統中原文化一樣,成為新的漢文化的組成部分。至此,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進,共同創造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 三、楚文化的基本特征

楚文化內容廣泛,籠統談其特征是難以揭示楚文化的博大內涵的。每一種文化都有很多展示的層面,第一層是這種文化高度概括出的精神要義--我們稱之為民族精神;第二層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行為思維方式-我們稱之為民族心理;第三層是這種文化的物質產品方面-我們稱之為物化文化,包括作為物態形式的哲學、文學作品。楚文化在這三方面都表現了自己的個性,具有鮮明的區域文化特征。

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層面的特征是積極進取、開放事例、革新鼎故和至死不屈。積極進取就是不滿足于既得和既知,勇于向未知領域滲透,向未得領域開拓。楚人立國之初,偏僻狹小,但它們不滿足于偏安一隅,終于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人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的鋒芒。

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楚國建國后,就民族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綱領:“撫有蠻夷,……以屬華夏”,表現了開放融合的思想,比當時管子“戎狄豺狼,……諸夏親暱”和孔子“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思想都要進步。在發展過程中,楚人兼采夷夏之長,并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間的相互學習,正是在開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生機。

革新鼎故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于創新,在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早在建國初期,楚人就發明了“楚式鬲”,還得揚越和華夏的青銅冶煉技術而兼之,使自己的礦冶水平居于全國領先水平,井創立了介乎夷夏之間的楚制和楚俗。

在楚文化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楚人敢于打破陳規,向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熊渠封兒子為王、熊通自稱武王均屬離經叛道、驚世駭俗之舉,別人不敢做,楚人做了;問周鼎大小輕重,各路諸侯想都不敢想,楚莊王不僅想了,而且做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后逐漸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于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民族精神。

楚人走過的歷程是一個既不服周、也不服秦的歷程,是一個生不服、死不屈的歷程。楚受周封,理應為周天子服務,起初楚人還勉強應付,立足既穩后,楚人就開始“包茅之不貢”,就敢于使“昭王南征而不服”,到后來還有奪周鼎之意,使得周王室無可奈何。秦國強盛后,楚敢與之爭斗,以致于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楚國雖然被秦國打敗了,但民族魂魄依在,楚人精神不死,陳勝、吳廣、劉邦、項羽等楚人最終還是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

楚文化在民族心理層面的特征是崇火尚鳳、親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與中原文化尚土崇龍、敬鬼遠神、天人相分、力主現實形成鮮明對照。此外,楚人尚赤、尚東、尚左也與北方文化有所不同,念祖、忠君、愛國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處,但中原文化偏重于禮法,楚文化偏重于情感,而且楚文化在念祖忠君愛國上比中原文化表現得要更為強烈深沉。

楚人的民族心理深深積淀在楚人心中,表現在楚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楚人的衣食住行、自娛自樂、思維想象等各個方面都是上述民族心理的反映。

篇4

關鍵詞:“以為” 形成 詞匯化

我們都知道,“以為”最初并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個詞組。上古漢語很多鄰近的“以為”都不是復合詞,而是跨層結構。但是后來,作為復音動詞的“以為”的用法越來越多并一直沿用到現代漢語。

本文在前輩時賢的基礎上,從歷時與共時、描寫與解釋相結合的角度入手,通過對古典文獻中“以為”使用情況的考察,探討其動詞用法的形成過程及形成原因。

一.幾種“以為”構式

呂叔湘先生在《文言虛字》一書中曾經對“以……為……”兼語結構做過說明。他說:“‘以……為’”有‘致使’(見于事實)和‘意謂’(存于心中)兩種意思。含致使之意的時候,和白話的‘拿(用)……做’相當;含意謂之意的‘以……為’和白話的‘把……當’或‘覺得……是’相當。”[1]我們贊同呂先生的看法,因此上古漢語中的“以為”結構可分為以下三種:一種“以……為……”用作兩個單音詞,無成分的前置或省略,這里又可分為表致使的兼語和表意動的兼語兩小類;一種“以為”用作兩個單音詞,“以”的賓語前置或省略,致使“以”、“為”二字連用;另一種“以為”用作雙音詞,作謂語,后接成分作它的賓語。如:

(1)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衛風?氓》)

(3)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戰國策?莊辛說楚襄王》)

二.動詞“以為”的形成過程

雙音詞“以為”跟“以……為……”及其變換式在結構上不同,但是根據對文獻用例的考察,我們發現動詞“以為”是從“以……為……”結構逐步演變來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以……為……”結構都能逐步演變為動詞“以為”。對于動詞“以為”的來源,我們認為它是表意動義的“以A為B”這一跨層結構A后移或省略并且詞匯化形成的。根據文獻可知,“以為(A)B”式出現于“以A為B”式之后,并且語料顯示,“以為(A)B”式出現以后,大量繁榮,逐漸形成與“以A為B”式對立共存的局面。如:

(4a)吏乃皆悚懼其所,以君為神明。(《韓非子?內儲說上》)

(4b)于是吏皆聳懼,以為君神明也。(《韓非子?內儲說上》)

(5a)吾以女為死矣。(《論語?先進》)

(5b)管子以為小白死,告公子糾曰:“安之,公孫小白已死矣!”(《呂氏春秋?貴卒》)

(6a)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莊子?秋水》)

(6b)孟子作性善之篇,以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亂之也。(《論衡?本性》)

隨著語言的發展,“以為AB”越來越多并逐漸取代“以A為B”成為表達主觀認為義的主要形式。并且這種“以為”一直沿用到現代漢語中。

三.動詞“以為”的形成原因

正是基于語義的相通,表意動義的“以A為B”變換為“以為AB”,致使“以為”二字緊鄰出現。但這只是前提條件,“以為”最終能夠凝固成詞,還有語用和社會因素。

王力先生認為,漢語詞匯雙音化不僅僅是個單純的語音問題,而且還是個構詞法問題[2]。石毓智先生甚至認為,雙音化趨勢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它對促使漢語整個語法系統的改變起了原動力的作用。在雙音化趨勢的作用下,兩個高頻率緊鄰出現的單音節詞就可能結合成一個雙音單位。這個過程又叫做“復合化(compounding)”,是兩個語素經過重新分析而削弱或者喪失其間的邊界,最后成為一個語言單位。復合化有雙重效用:語法化和詞匯化[3]。

從歷時角度來看,現代漢語中很多雙音詞是由跨層結構詞匯化而來。根據董秀芳,緊鄰出現的兩個成分由于高使用率容易固化成詞。[4]“以為(A)B”跨層結構中,隨著“為”詞義漸趨虛化并且逐漸去范疇化[5],后接成分越來越復雜,致使“以為”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久而久之,最終凝固成詞。

總之,基于語義的相通性,表意動義的“以A為B”結構通過A成分的后移或省略可以變換為“以為(A)B”,這樣就致使“以為”二字緊鄰出現,再加上韻律和雙音化的作用,于是被重新分析為詞了。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文言虛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41.

[2]王力.漢語語法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3]石毓智.基于漢語語法的歷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4]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篇5

文言文哲理句子

1、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經解》

解讀:事情開始時有很小的差錯,若不及時糾正,最后就會造成大的錯誤。萬事開頭難,開頭必須謹慎;搞科學研究必須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否則就會造成重大損失。毫厘:為計量小單位,形容極少或極小。繆(miù):錯誤。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戰國·楚·屈原《卜居》

解讀:尺雖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雖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事物總有它的不足之處,智者也總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不應求全責備,而應揚長避短。

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離婁上》

解讀: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畫出矩形和圓形來。我們的生活,辦事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否則,各行其是,準會亂了套。規矩:規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

4、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老子》

解讀:災禍啊是幸福的依靠,幸福啊潛伏著災禍。它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處逆境,也不要灰心喪氣。兮(xī):語氣詞,相當于“啊”。 倚(yǐ):倚靠。伏:潛伏,隱藏。

5、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

解讀:糧倉充實,百姓才懂得禮節制度;衣食豐足,百姓才知道榮譽恥辱。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廩(lǐn):糧倉。實:充實。

6、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禮記·表記》

解讀: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樣(濃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沒有圖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顯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夠長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懷有獲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虛情假意,矯揉造作,甜言蜜語,因而難以持久。接:接觸,交往。 醴(lǐ):甜酒。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擁有真理、合乎正義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違背真理、非正義的就很少得到幫助。它告訴我們,真理和正義是不可戰勝的。

8、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解讀: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這句話歷代相傳,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解讀: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讀:千里遙遠的路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從頭開始,從小到大逐漸積累的。萬事開頭難,沒有個開頭就不會有結果。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

1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荀子·勸學》

解讀:木料經過木工用墨線(木工用具)劃直線加工以后,就變直了;金屬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礪后,就能鋒利。這兩個比喻用來說明人經過學習磨練,自我反省,就會變得聰慧明智,不犯錯誤,也越來越堅強。礪(lì):磨刀石。

12、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禮記·大學》

解讀:對你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點,不可抹殺。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自己的好、惡而產生偏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解讀: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給。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顏淵》

解讀: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積善成德,便成為君子;成人之惡,積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這相反。

1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論語·述而》

解讀: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君子襟懷坦白,安貧樂業,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所以能坦蕩蕩。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懷戚戚。坦蕩蕩:心胸開闊,自由自在的樣子。戚戚:憂懼不安的樣子。

16、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臭,常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蝕,可以保持很久不變壞。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動”的重大意義:生命在于運動,腦筋在于開動,人才也需要流動,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腐:腐臭。戶樞(shū):門的轉軸。蠹(dù):蛀蝕。

17、滿招損,謙受益。

——《書·大禹謨》

解讀:驕傲自滿必然招致損失,謙虛謹慎就會獲得好處。歷史上的許多事實證明了這句名言的正確。唐太宗能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國家治理得很好,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驕傲自滿起來,在攻打高麗(朝鮮)時慘遭失敗。唐玄宗剛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經濟方面取得成績后就驕傲起來,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從此衰落。

1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解讀:雕刻了一下,就放棄了,就是腐朽的木頭也刻它不斷;如果刻個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這個比喻意在說明學習、做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淺嘗輒止,將會一無所成。鍥(qiè)、鏤(lòu):雕刻。

1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

解讀:三個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師長的人。人人都有相對的技能和特長,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只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師。

20、三思而后行。

——《論語·公冶長》

解讀:經過反復考慮然后才采取行動。這話適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2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解讀:人可以在憂思禍患中成長,也可以在安逸享樂中滅亡。艱苦的環境能鍛煉人,能使人更堅強地生存發展;安樂的生活容易腐蝕人,使人頹廢乃至滅亡。

22、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雜下》

解讀:偉大人物考慮問題,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經過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點有益的意見。契訶夫說過,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應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應該因圣人的存在放棄了自己的思考。

23、食不語,寢不言。

——《論語·鄉黨》

解讀: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論語》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2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詩經·小雅·鶴鳴》

解讀: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原指一國的人才,也可以為另一國所用。后來比喻借他人的批評幫助來改正自己的過錯,或者比喻拿別人的情況作為借鑒。他山:別的山。攻:琢磨。

2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解讀:得天時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實如此。天時;節氣、氣候、陰晴寒暑的變化。地利;地理的優勢。人和:團結,得人心。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乾》

解讀:天體的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以它為榜樣,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往往有自己的體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行:運行,運轉。健:強壯有力。

2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蕩》

解讀:別人送我個桃子,我報答他個李子。對方給我多大好處,我也應該以相應的好處回報他。人與人之間要禮尚往來。投:投擲,在這里是贈送的意思。報:回報,回贈。

28、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楚策四·莊辛謂楚襄王》

解讀:羊跑了再修補羊圈,還不算晚。事情失敗后,及時補救,還不為遲;怕就怕不吸取教訓,不采取補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

29、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勸學》

解讀:與其整天坐在那兒苦思冥想,不如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有收益。學與思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顧某一個方面,就會徒勞無功。須臾:一會兒。

30、學然后知不足。

——《禮記·學記》

解讀:不斷的學習,這樣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愛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個大圓圈,把知識淺薄的人比作一個小圓圈。大圓圈外邊接觸的空白比小圓圈的多,因此,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察覺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學習,越是努力學習知識就越豐富。

31、欲速則不達。

——《論語·子路》

解讀: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干出政績不要急于求成。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學習上也要循序漸進,不打好基礎,就想攻克尖端科學,快出成果,也是辦不到的。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解讀:知道的就承認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自作聰明的人總是把無知當已知。最后一個“知”(zhì):聰明。

3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解讀:時間像江河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人在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齡大了一事無成,那就只好空留悲傷、后悔。人生積時為日,積日為月,積月為年,看似長久。年少的時候盼望著長大,常覺得日子過得很慢,來日方長。其實,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甘暴棄,終于要后悔也來不及。

34、百聞不如一見。

——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

解讀:聽得再多,不如親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聽到的要可靠些。

35、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晉·傅玄《傅子·口銘》

解讀:病是從口里吃進去的,禍是從口里說出來的。這句話告誡人們說話要謹慎,說話不注意會招來禍害。處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

36、不入虎穴,不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