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中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3-19 14:49: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孫權勸學中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孫權勸學中的成語

篇1

一、設計文言文誦讀活動

誦讀法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復誦讀體味,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例如,教學《岳陽樓記》這樣的名篇,就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駢句整齊、朗朗上口的特點,領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

讀文言文還要遵循誦讀的步驟和規律。第一,讀準字音;第二,讀清句讀、讀懂文義;第三讀出意境與情感。如學習《三峽》這種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秀篇章,因為在作品中作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細膩情思,所以更應注重誦讀??梢砸龑W生先默讀,對照注釋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做到讀通;然后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讀懂;在此基礎上最后達到讀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讀出來,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特色。

二、設計文言文積累活動

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誦讀的設計,還要根據每篇文章的特點設計積累。學文言文,摘錄積累尤其重要,要善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要求學生都準備一個筆記本,建立文言知識庫。還可以指導學生準備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記錄一些成語、警句、詩詞曲中的名句。如果在摘錄名言時,再做一點批注或點評,會更好。隨著新課的學習,所學文言文數量的增多,對每篇文言詞匯的整理積累就不能局限于該篇,要回顧翻查從前學過的意義和用法,并做到縱向積累和橫向積累相結合。此外,進行積累不是機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聯系、歸類、比較。

此外,我們可以設計適當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來積累語言材料,效果可能就會好得多。比如:(1)我給大家誦美文。(2)我為大家唱經典。(3)我給經典配插圖。(4)通過賽詩、對詩、以點帶面誦詩句等形式背誦經典。

三、設計文言文賞析活動

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決定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決定著他的評價、見解、觀點、思想的深度與準確度。文言文中的人物、描寫、細節、作者的觀點、情感、敘述的事件及現象、文章的語言、修辭、表達、結構等諸多元素,都是學生進行審美鑒賞的良好素材,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元素設計恰當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所謂的賞析能力集中體現在學生的議、評、賞等方面的能力。議,即是議論、商議,主要是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交流見解、觀點、思想、看法,或者為完成特殊的學習任務共同探討。評,主要是發表評論、評價,闡述觀點看法,對文本中的人物、句段、細節、情景、作者的觀點立場等發表自己的看法。賞,就是對文本中的某些內容進行欣賞,如美句佳詞、精彩句段、修辭、細節、場景、表現技法、情感、人物或文學形象等進行欣賞、分析、評論。

同時要注意賞析活動方式的靈活多樣。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喜新厭舊”是人類共同的最突出的審美心理特征,因而,在賞析活動的形式、方法、過程、內容等最好都能根據文章的特點時時推陳出新,以增強賞析活動的效果。

四、設計文言文拓展活動

閱讀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豐富學生的閱歷,促進學生成長。因此,在鑒賞領悟之后我們還可以設計活動引導學生應用拓展。我們認同古代典籍的博大精深,我們情愿拜倒在文化先賢的“石榴裙”下,我們更愿走近其生活,體會其內心。但由于年代的久遠,生活的不同,很多思想、做法我們不能充分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其內心和主張,我們可以在有一定文言文積累的基礎上,適度地將古代典籍,不同的篇章加以“類比”或“對比”,從拓展中汲取他們的人生精華。例如:在教學《孫權勸學》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主旨,我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的異同。看似不相干的兩課,但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兩文的相同之處就是文章的主旨:突出了學習的重要性。但兩文寫法差距很大,《孫權勸學》以對話為主,《傷仲永》敘議結合;《孫權勸學》是正例,《傷仲永》是反例。學生在比較中不僅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而且也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來凸顯文章的主旨。這屬于類比,還有對比,在分辨彼此之間的細微差別中,去感受不一樣的心境。

篇2

環節一:以興趣為指引,吸引學生慢慢進入學習狀態

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內驅力,促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教師上課前,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的前提下,可以把傳統的備課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結合起來,運用唱歌、講故事、多媒體演示等方式,創設與所講授的新課內容相適應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新知識探究的渴望。比如,我在教授《孫權勸學》時,先在黑板上寫“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兩成語,接著,讓學生自己用字典查找這兩個成語的含義,說說誰是吳下阿蒙,后來又如何讓人刮目相待。兩個成語串起整篇課文的情節,很快就吸引了學生,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環節二:以理解為助手,鼓勵學生從對字詞句的理解延伸到對全文的理解

古今漢語雖然變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語言畢竟是有傳承性的,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很多古代漢語常用的詞義、句子的結構方式,不僅如今沒有多少變化,而且還常常在現代漢語里反復出現,如“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落英繽紛”等。換言之,學生閱讀文言文雖然有一定的語言障礙,但并非毫無根基。在教學中,凡是教師可以放手之處,都應該盡量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教師只在關鍵處做些引導、點撥。教師的具體做法是:首先,課前要求學生在不參考譯文的情況下預習課文、翻譯課文。其次,在課堂上讓學生對一些重點的字詞進行解釋,疑難字詞可以進行小組探究合作。再次,在理解并掌握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先翻譯句子。最后,教師應適當點撥文言現象和語法,并總結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偟膩碇v,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常用字詞、特殊句式,目的是促使知識系統化,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通過歸納總結,提高文言文自學能力。

環節三:以誦讀為依托,夯實學生的文言文基本功

篇3

一.串講故事 激發興趣

古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其中有許多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熱愛國家、信守諾言、尊老愛幼、忠于朋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助人為樂……等等,概括說來,就是漢民族的人文精神,這些精神有不少是古今相通的,至今也還很有教育意義,因而人們至今還贊揚它們、提倡它們。這些精神在古書中大都通過有趣的故事、生動的對話表現出來,言簡意賅,感人至深。在教學中巧妙地將它們插入,就能收到既學習了古文,又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起學習興趣的雙重作用。

如在教學《世說新語》時,我沒有急于教讀課文,而是先講了幾篇短小精彩的有關古代聰穎少年的文言故事給學生聽,如“司馬光砸缸”、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在學生被吸引住以后,再進行導入,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二.借助成語 激發興趣

如每節課都利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講成語故事,讓學生知道成語是從古文演變而來的,在成語中就包含著大量文言知識點,讓他們自覺地從學習和運用成語中掌握文言知識點。學生在準備過程中已不自覺地掌握了知識點,而聽的同學也都擴大了知識面,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加強了。

三.誦讀課文 激發興趣

中學課本中的文言文大多短而精,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揚頓挫;結構上講究起承轉合,宜于誦讀。在教學古典詩、詞、曲時,采用錄音配樂與范讀相結合的方法,先把學生帶入作品的意境,對于幫助學生理解作品主題,感悟作品所蘊含的生活哲理大有幫助。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意圖,常在文章的結構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體現,教師引導學生合理利用領讀、分讀、齊讀等方式有感情朗讀,能突出顯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如在教學《孫權勸學》中,在學生初步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誦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去當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另有目的)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讀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沒有充分的朗讀,沒有教師恰當的引導,是很難理解,沒有學生親身的體會,沒有音韻回旋于學生們的耳邊,學生們是體會不到趣味的,沒有趣味的教學對教師與學生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以讀激趣也是語文教學的法寶之一。

四.采用表演 激發興趣

現在的學生表演欲強,活潑好動。通過表演開展課堂教學,正順應了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所學知識,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塞翁失馬》《詠雪》等時,我都讓學生改成課文劇,讓他們演一演。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度高,學習興趣濃厚。通過表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教學效果很好。

五.巧問巧撥 激發興趣

文言文教學最容易走入“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的誤區,其結果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因為課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知識掌握勢必不牢。而新課標的精神在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所以文言文教學同樣應倡導自讀――質疑――討論,教師有意識地設計有新意、有趣味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將學生引入所提問題有關的情景中,然后通過師生互動,相互討論,最后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

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這樣可以引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意向,喚起學生高漲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習求知的內驅力,推動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

篇4

七年級下冊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版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仍舊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

本冊書中的六個單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內容: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動物。

第一單元中選取了五篇與個人成長有關的文章,第二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歌頌祖國、抒發愛國激情的文章,第三單元中的文章寫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單元主要選編的是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章,第五單元主要反映的是人類對自然界勇敢的挑戰,第六單元也是以自然為主題的單元,集中選取了狀寫動物的文章

從閱讀部分的選文來說,從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語言文字兩個方面作了嚴格篩選,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體感悟、品味語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蘊、抓住要點、發表見解為閱讀能力的實踐環節,全面考慮、組織單元。

綜合性學習,第一、三、五單元仍舊是三次規模小、層次少的小活動,我們稱之為“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第二、四、六單元為三次規模比較大的綜合性活動,我們稱之為“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三次小活動分別是:成長的煩惱、我也追“星”、漫話探險,它們都是結合該單元的主題設計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染的一種延伸。每個綜合性學習都提供了若干個活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增刪。這樣,既有選擇的余地,又有創造的機會,真正為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提供了可能。

本冊名著導讀介紹了高爾基的《童年》、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和法布爾的《昆蟲記》。它們都與課堂閱讀有著有機的聯系,如:《童年》與成長單元,《魯濱孫飄流記》與探險單元,《昆蟲記》與動物單元,作為課內閱讀的一種延伸,它將因令學生走向一片更為遼闊的天地。

課外古詩詞背誦,選取了十首著名古詩詞。主要由學生讀讀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漢語知識:了解實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二班,經過上學期的學習鍛煉,突出的特點是:

1、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3、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4、課堂上有用于帶頭的好學生,課堂教學開展還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

2、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3、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

4、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特別是有兩個考20分左右的差生。

5、積累較少,閱讀面不廣。

三、教學設想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語文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學方式的互動性。要實現由少民主、不平等、單向傳輸向師生的和諧、民主、平等、互動轉變。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的共同體。

第四、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活動性。盡可能把過去由自己包辦的講解、提問轉化設計成學生的多種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融會貫通,爛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應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去領略課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強了語文課的吸引力,加速了學生盛知過程,促進了認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學組織形式的靈活性。要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組織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

第七、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性。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評價機制,實行全面的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采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9、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

12、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3、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4、加強學生的閱讀量,培養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15、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6、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五、培優輔差計劃

主要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從百草園到百味書屋(4)爸爸的花兒落了(3)

第二周丑小鴨(2)詩兩首(2)傷仲永(3)

第三周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四周黃河頌(3)最后一課(4)

第五周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土地的誓言(2)木蘭詩(3)

第六周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2)鄧嫁先(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2)

第七周音樂巨人貝多芬(2)福樓拜家的星期天(2)孫權勸學(3)

第八周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3)復習(4)

第九周段考

第十周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評講試卷(自修)社戲(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竹影(2)觀舞記(2)口技(3)

第十三周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3)偉大的悲?。?)

第十四周荒島余生(4)登上地球之巔(3)

第十五周真正的英雄(2)短文兩篇(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2)

第十六周 珍珠鳥(3)斑羚飛渡(4)

第十七周華南虎(2)馬(2)狼(3)

第十八周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3)作文講座(4)

第十九周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