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季節范文

時間:2023-03-23 23:52: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秋收的季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秋收的季節

篇1

1、秋天是沉甸甸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天,寫著收獲,秋天,寫著相思。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它因收獲而變得美麗。蘋果成熟了,成熟的蘋果染紅了大樹,葡萄成熟了,成熟的葡萄在向我們微笑,桃子也成熟了,桃子像小女孩粉紅的臉蛋。金色的秋天,金色的收獲。

2、喜歡九月和十月也是有理由的,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秋天也是歡樂的季節;也是美好的季節;更是個多彩的季節……

3、秋天的天空是湛藍的,秋天也是一個金色的季節,秋天的景色也是美麗的。更絕的是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它表示著絢麗與成熟。

4、極目遠眺,叢山峻嶺,郁郁蔥蔥。近處,蘋果樹、桃樹、柿子樹都被累累的果實壓彎了腰,采摘就從這里開始了。蘋果掛在高高的枝頭,同學們看了眼饞極了。可是要想把它們摘下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秋天,收獲的季節

程煒釗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農民們歡笑的季節;也是四季中最樸素、最美麗的季節。秋天,她像一位穿著金黃色衣裙的姑娘,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抵擋風寒,卻捧著大把大把豐盛的果實贈送人間。

稻田里,撥開稻草,看那美麗的景色:你瞧,一陣微風吹來,金黃色的稻田都隨著微風涌動著稻浪,就像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舞會。

你瞧:秋姑娘用手摸了一下蘋果,蘋果立刻穿上了一身紅色的外衣。用嘴吹了一下香蕉,香蕉便換上了一身黃色的內衣。又聞了聞桃子,桃子立即充滿了香氣,讓人拍手叫絕。

秋姑娘,充滿了愛的秋天,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人間!

指導教師

篇3

摘 要 底線正手技術是網球各項技術中最基本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約占 70%―80%。從某種意義上說,底線正手技術掌握和運用的好壞,直接反映運動員網球技術水平的高低,也對其比賽的勝負結果產生深遠影響。該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等通過對底線正手擊球節奏的專門練習,培養學生的底線正手擊球節奏意識,使得擊球動作更協調、放松、合理。

關鍵詞 擊球節奏 正手 教學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共20名,其中女生10名,男生10名)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數據統計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步法移動節奏和底線正手擊球節奏相結合的練習

將擊球前步法移動節奏和擊球節奏相結合進行了教學。在擊球過程中,對手擊出球后做分腿墊步為“1”;引拍到位為“2”;揮拍擊球為3.1.2.3每個動作之間用“.”代表間隔時間,擊球節奏主要通過此間隔時間來表示。

職業選手擊球前步法移動節奏和擊球節奏中,2與3間隔時間較長,代表移動到位較早,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調整好身體重心平衡并從容揮拍擊球。在教學中觀察發現,學生在大范圍移動中擊球時,技術水平好的學生普遍是1.2..3,而技術一般的學生則是1.2.3。因此技術一般的學生因為沒有保持好身體的平衡,導致擊球目的性不強、質量不高或者自己主動失誤。

教學中教師隔網喂正手半場多球,在喂球過程中不能以一種模式送球,要變化喂球的速度、落點(深淺、角度)、旋轉和高低等。要求擊球者以1.2..3的模式來擊球。通過練習,學生移動到位早,擊球前的準備更充分,擊球節奏把握的較好,擊球更加從容,移動中擊球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二)變化落點的底線正手擊球節奏的教學實驗研究

擊球速度、旋轉、落點變化是網球底線正手技術的三大要素。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往往偏重擊球的速度和旋轉,對球的落點要求較少,專門進行回擊球落點變化的訓練也不多。即使進行落點訓練,也是方法單調,針對性不強,要求不高,造成學生在比賽時球雖然回球過網,但落點單一,容易讓對手適應,無法給對方造成在跑又謝髑蛩造成的壓力,因此殺傷力不大。有時學生想改變一下回球的落點,又由于平時缺乏高質量的訓練,頻頻擊球出界或下網,主動失誤較多。為了使學生底線正手擊球落點刁鉆,有變化,能爭取主動,滿足實戰的需要。

實驗組底線正手擊球練習采用三點落點訓練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教法,測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底線正手擊球落點成功率(%)。

結果表明,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可以認為,底線正手擊球三點落點訓練法對提高學生底線正手擊球的準確性效果顯著。訓練時可以在學生之間開展比落點準確的競賽活動,從而使乏味的落點訓練充滿了競爭性和趣味性, 提高了學生的訓練興趣。

(三)底線正手上升期擊球練習

練習方法:教師隔網喂球,進行上升期的擊球練習。在喂球的過程中增加變化,如速度、旋轉、落點(主要指喂球的角度)、高低球等。學生始終站在底線上,然后喂距離底線不到半米的深球。學生此時已經沒有辦法再向后退去找下降點擊球了,只有迎上去在球上升的過程中擊球。練習者要有意識地提前準備,要將注意力放在擊球點上。

研究發現,練習在上升點擊球對提升節奏感很有幫助。因為打上升點的要求很高,因此平時學生大多會選擇在球下降的時候擊球。但將其作為一項提高擊球節奏感練習的話,在上升點擊球卻很有優勢。最開始練習時會不習慣這種加快了的擊球節奏,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就會逐漸主動調整自己的腳步和身體重心,打出更多的好球。掌握好節奏后,在打下降球時,就會更加的隨心所欲。

三、小結

擊球節奏運用于平時的網球底線正手教學中,能逐漸地讓學生明確擊球節奏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底線正手擊球節奏意識,同時,對網球底線正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完善,以及網球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具有一定基礎的網球的教學、訓練及比賽中,通過攻防訓練和比賽實戰磨練,使學生對擊球節奏的認識進一步加深,根據比賽中不同對手的特點,有針對性調整底線正手擊球的攻防節奏,通過不同的擊球方式來提高變化擊球節奏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龍秋生.網球抽球三點落點訓練法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5):76-78.

[2] 陳宏.網球落地反彈的分析研究[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7):569-570.

[3] 莫志海.探索網球上旋球技術教學的重點環節[J].中國科技信息.2005(16):201.

篇4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成熟的季節。

秋天就像一把金貴的鑰匙,打開了豐收的大門。你看,滿山遍野都是金色的,像是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田野里,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好像在說“農民伯伯,我們長大了!”農民伯伯笑哈哈,忙著去收割了。果園里,蘋果紅通通的像小朋友的臉蛋,惹人喜愛!葡萄一串串的掛在枝頭上像五顏六色的珍珠,晶瑩剔透;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秋天多美啊!如果每一個季節都是秋天,那我們就像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這多好啊!我愛秋天。

篇5

程煒釗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農民們歡笑的季節;也是四季中最樸素、最美麗的季節。秋天,她像一位穿著金黃色衣裙的姑娘,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抵擋風寒,卻捧著大把大把豐盛的果實贈送人間。

稻田里,撥開稻草,看那美麗的景色:你瞧,一陣微風吹來,金黃色的稻田都隨著微風涌動著稻浪,就像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舞會。

你瞧:秋姑娘用手摸了一下蘋果,蘋果立刻穿上了一身紅色的外衣。用嘴吹了一下香蕉,香蕉便換上了一身黃色的內衣。又聞了聞桃子,桃子立即充滿了香氣,讓人拍手叫絕。

篇6

關鍵詞:手機媒介 兒童 技術決定論 兒童心理需求

近幾年,手機功能的不斷升級使手機的“信息”功能已經超越了“通信”功能,扮起了新聞信息傳播和文化娛樂的新角色,與互聯網的聯姻使其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便攜式電腦。3G手機的推出,實現了視頻通話和無線高速上網,使得手機原有的媒介特征得到進一步發揮,可以說它比電腦互聯網更為普及,比電視廣播更為互動,比電視便于攜帶。

技術決定論者麥克盧漢認為,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并不是各個時代的媒介所提示給我們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的重要效果來自他的形式,而不是它的內容,今天“第五媒介”手機傳播模式的出現,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理解和思維的習慣。就在手機媒介吸引的巨大用戶群中,活躍著兒童這樣一類特殊的社會群體。“在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有課題組調查顯示,日常生活常用的8種媒介中,實際使用由多到少的順序為:電視、網絡、書籍、手機/小靈通、報紙、電影、廣播、雜志。手機排名第四,占4.6%。”①數據表明手機在兒童中的使用率已經超過了廣播等媒介,筆者認為手機媒介是童媒②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由于兒童思維方式和生活環境區別于成人,兒童使用手機媒介的動因、使用方式以及“媒介本身”給兒童帶來的諸多影響是值得關注和思考的。

憲法中把0~18歲的人群定義為未成年人,筆者認為人文科學的研究就要以心智年齡來界定。從波茲曼對童年概念的理解來界定,童年這個概念是從印刷時代開始的,“童年”的概念來自與“成年”的文化分界,識字能力成為區分成人和兒童的強有力的分水嶺。③歸納觀點,其具有歷史建構主義的傾向,兒童的概念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媒介文化的升級而改變,“每個擁有兒童的時代,都不會擁有完全同質的童年范式”④。本文把在大眾傳播媒介影響下童年尚未全部“消逝”的人群作為兒童概念。

初二學生以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了專家事先設定好的十種心理需求,前5種依次是:交誠實正直的朋友;豐富知識、多方面能力、優秀品質;升入理想學校或有個好工作;水、空氣、食物、睡覺;父母和老師的愛。同樣的題目,高二學生的前5種需求依次是:交誠實正直的朋友;升入理想學校或有個好工作;豐富知識、多方面能力、優秀品質;父母和老師的愛;信任和理解⑤。由此看來,兒童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現在:情感的需求(包括友情、親情等);認知的需求(包括理論知識、社會知識等);獨立自主和自我發展的需求;理解尊重的需求。

下面我們結合手機的媒介特征和兒童的心理需求,討論兒童在當下媒介環境中手機是如何被兒童所利用,又是如何影響兒童的。

手機媒介迎合了兒童的知識、娛樂需求和對兒童產生的影響

相信任何一種媒介都無法與手機的貼身性相比擬,即使可攜帶的書籍和報紙,它們的信息量與手機源源不斷的網頁鏈接內容相比也遜色了不少,手機既具備了隨身性,又有海量的信息及高信息互動性。兒童不受時空和時間的限制,在課堂上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這一電子媒介獲取大量的信息,手機電子詞典查單詞、上網百度概念、閱覽時事新聞、拓展課堂知識為兒童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文化空間,真正體會到現代的生活節奏和科技帶給人類學習的便利,兒童運用這些信息和知識解決問題,完成求知活動。但是同時也對兒童的認知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兒童尚處于智力發育期,認知結構逐步形成,手機信息沒有給兒童提供直接采用動作表征信息的機會,兒童的動作只是對手機的操作,不是實際演練,這就使手機提供給兒童的信息不如客觀現實真實全面,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產生片面性。

手機的高速無線上網把兒童帶到了和電腦一模一樣的互聯網上,彩屏手機的多媒體性和高科技性能,可以高速加載游戲,暢游于武俠、科幻、言情小說世界中,這個巴掌大的電子設備兼具了電子詞典、游戲機、電腦上網等多種功能,滿足了兒童的娛樂需求。但是,“時下年輕人沉迷于視頻產品,這使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聯系的書本作品顯得單調乏味。”⑥央視新聞頻道報道,日本高中女生每天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間為兩個小時,這個“高科技消遣玩具”無疑占用了兒童的業余時間、影響了課堂學習。手機搶占了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課間休息時間;“手機又為受教育者提供了‘走出’課堂的機會,此種情況下,受教育者身體“在場”的假象掩蓋了精神‘不在場’的實質。”⑦這些都使兒童原有的生活秩序和生活內容發生了變化。

手機滿足了兒童生活中的情感需求和對兒童產生的影響

兒童情感需求的內容表現為重感情、愛交往,特別是愿意接近同伴中情投意合者,希望廣交朋友等。探親、交友、家人聚會、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都可以使個人的交往和友誼需求得到滿足。一天24小時中有10~11小時的時間都在進行相互的交往,溝通信息,從而獲得被人的贊許、關心、友誼、愛護、接受、支持和合作。他們需要找到精神的滿足和情感的慰藉,并時時刻刻希望被他人重視和關懷,得到他人的贊美和愛戴。于是手機的出現,豐富了他們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增加他們與他人交往的時間,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的詩話,不但聯絡不受時空限制,而且通過無線電波為一些平時性格內向和社交能力較弱的兒童打開了交往之門,這種新的方式使他們感到無限新奇。

其實“如果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見到我們時都視若無睹,根本忽略我們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們心里就會充滿憤怒,我們就能感到一種強烈而又莫名的絕望”。⑧他們生活中容易出現這種現象,他們與教師和家長間常常存在代溝,缺乏平等交往的機會,家長過于繁忙的工作,除了塞進口袋里大量的零花錢之外家長無心時刻關注兒童的思想健康,學校每次考試成績排名,學生中所謂的后進生找不到榮譽感容易受到家長的訓斥和同學的歧視,這時他們就會尋求一種新的途徑滿足自己的情感缺失和精神安慰,于是通過手機發短信、上網聊天這些具有虛擬性、間歇性和平等性的方式,保證了最大的自由,交往雙方來去自由,可隨時禁止和退出交往,可以新的角色身份重新交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直接的和更隱秘的交流空間,于是在兒童中出現了短信交友和網戀等現象。

這些都滿足了兒童心理需要的一種“平等”的傳播關系,通過與陌生人網絡交往把兒童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補充”傳播的人際傳播關系轉化成了“對稱”傳播關系,即使這種“對稱”存在著不穩定性,至少在與陌生人交往之初是“對稱”的。手機媒介使兒童交往中傳統面對面的人際傳播模式演化為通過機器輔助的非面對面的人際傳播模式。在滿足兒童需要的同時再次異化了他們。

手機媒介為兒童締造了表達自我觀點的空間

兒童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這個階段自我意識高漲,自我認識、自我體驗以及自我控制都出現了新特點⑨。手機媒介可以使兒童構建自己的文化能力,盡情地表現自我,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包裝起來,推銷出去,并渴望自己的觀點和言行在網絡世界中能引起巨大的反應和產生同伴的共鳴,如果有人作出反應,送來信息或發來信件,他們會感到十分驚喜和激動。手機論壇在表達個人觀點的同時培養了獨立的見解和思考能力,“在天涯論壇上有一個童話世界板塊。特邀版主是兩位分別只有9歲和11歲的小女孩。其中活躍著一些16歲以下的小網民,他們講述自己身邊的趣事,選舉自己板塊的評委,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⑩通過手機博客,隨身攜帶手機可以實時記錄自己的生活與他人分享,還可以及時和瀏覽自己博客的訪問者溝通心得。手機的互動性滿足了兒童表達自我的心理,通過手機增值服務可以參與廣播、電視媒體中的互動節目,發短信打電話表達個人情感和見解。

波茲曼認為“媒介即隱喻”,媒體能夠以一種隱蔽卻強大的暗示力量來“定義現實世界”。其中媒體的形式極為重要,因為特定的形式會偏好某種特殊的內容,最終會塑造整個文化的特征(11)。更貼切地說,波茲曼將媒介作為環境來研究,使用一種媒介定于進入了這一媒介的符號系統中,并且適應它的邏輯、規則的內容。因此媒介改變著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境界。一種媒介就像是一個窗口,從這個窗口來觀察世界,看見的景象和其他窗口看到的景象是有區別的,不同的媒介也就定義了不同的現實世界,兒童在通過手機媒介觀察和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在被手機媒介所影響,它改變了兒童理解和思考的習慣。另外,“不同的媒介行為可能導致不同的效果,而受眾的媒介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個人的需求來解釋”(12)。兒童的需求是或多或少的、需求的角度也是各異的,兒童所受媒介的影響也就完全不同,或輕或重、或消極或積極,既協助兒童的社會交往和思維成長,又不斷地改變著兒童,控制著兒童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

手機媒介在行使其分眾傳播媒介和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時,為兒童的成長環境建立新的空間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如手機視頻通話增加了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時間,手機短信和郵件的使用豐富了兒童的人際交往渠道,這些都加強了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兒童業余時間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很多人認為這會削減孩子與同伴交流的時間,擔憂形形的網頁和游戲會讓孩子變得性格孤僻,然而一則調查顯示:“網絡似乎是促進而并非削弱了同伴互動,這使他們的交往很有活力,很具挑戰性,同時也促進了社會技能的發展”(13);上網使手機成為大眾傳播媒介,使兒童過早地接觸社會大課堂,“童年消逝”的同時也帶給了兒童自我建構文化的能力;手機的隨身性和即時性,使手機成為考試作弊工具;手機媒介的介入影響了兒童與書籍、電視及網絡等大眾媒體接觸的時間;多媒體性使手機集文本、視聽、娛樂于一身,弊在耽誤學習,利在放松心情、勞逸結合;手機網上購物也改變著兒童的購物渠道和消費習慣。隨著手機技術領域的拓展和革新,手機媒介不斷變化著自身的傳播模式,也在改變著兒童的媒介環境,然而這種變化對兒童影響的程度卻是因人而異的,這就需要研究者們盡快重視起來,做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

注 釋:

①魏南江:《關于電影媒介使用現狀的調查報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3)。

②海飛:《童媒概念與童媒崛起》,《傳媒》,2004(5)。

③董璐:《傳播學核心理論與概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④常聰:《媒介即環境:波茲曼的童年理論探幽》,《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7月第4期第9卷。

⑤張進輔主編:《現代青年心理學》,重慶出版社,2002年版。

⑥加洛蒂著,吳國宏等譯:《認知心理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⑦李國敏:《中小學生“手機熱”現象的道德審視》,《教育科學研究》,2009(4)。

⑧楊裕前、董林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

⑨張向葵、李力紅主編:《青少年心理學》,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⑩華維慧:《互聯網時代的“童年”觀》,《傳媒觀察》,2008(8)。

(11)陳峻俊:《尼爾•波茲曼的媒介變遷與童年理論》,《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12月,第12期第18卷。

(12)卜衛:《關于兒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電視、書籍、電子游戲機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1996(3)。

(13)David R. Shaffer[美]著,鄒泓等譯:《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六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篇7

1、自己的機子配置差,打開程序多會造成以上問題,例如您正在聽音樂下載電影游戲等,都會影響瀏覽速度。建議關閉所有多余程序再試。

2、是因為您所在的地區網絡出現擁擠或您所登陸的網絡的某個平臺擁擠造成的,要是在同一地區同時有很多人上網或同時有很多人登陸同一個平臺(例如大家同時都登陸某個聊天網站,而哪個網站只能承受所登陸的一半的人,那就會造成嚴重的擁擠堵塞。)就會造成擁堵。

3、網絡連接出現異常,當前網絡可能不穩定,可以試試斷開網絡,重新連接之后再次嘗試。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 手外傷; 心理和健教需求; 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3-0090-03

Needs for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and Injury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n Xixiang Street/YE Jing,CHEN Zhi-hua,LI J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90-9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patients with hand injuries in Xixiang Street,and proposed nursing.Method:For the basic situation of 4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and injuries statistics,surveys preoperative mental status and health education need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s to patient care needs.Result:More than 53% patients on pain care and worried about 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pessimism,anxiety,fears more than 30%,70% to 90% patients wanted to get a hand injury treatment,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help,more than 97% patients wanted to get knowledge of the condition changes.Conclusion:Based on the patient’s preoperative hand injur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needs to provide reasonable care and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knowledge,so that patients can maintain a healthy mental state,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surgery,helping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Hand injuries;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needs; Nursing Strategy

First-author’s address:Xixiang People’s Hospital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Shenzhen 518102,China

手是重要的勞動器官,手是人類智慧與勞動創造的表達載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手外傷多為綜合傷,常同時伴有皮膚、骨、關節、肌腱、神經和血管損傷,完全或不完全斷指、斷掌和斷腕等時常發生[1]。手外傷因其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勞動力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機械化、半機械化設備的應用,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使手外傷患者有日漸增多的趨勢[2]。深圳市為沿海開放城市,多種配件加工企業較為發達,來深圳市的外來務工人員(簡稱勞務工)較多,但由于機械化程度較低,勞動時間長,日夜班連續運營,加之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手外傷的發生率較高。為了解深圳市西鄉街道勞務工手外傷的傷情分布情況、術前心理和健康教育需求,筆者對2012年6月-2013年2月發生的438例勞務工手外傷進行回顧性調查并分析相應的護理對策。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年6月-2013年 2月發生于西鄉街道的勞務工手外傷共有438例,該類患者占西鄉人民醫院同期骨科患者的36.26%(438/1208)。年齡16~49歲,平均(25.0±11.3)歲。438例勞務工手外傷基本情況,詳見表1。

2 需求調查

2.1 術前心理狀態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分別評估每個患者的術前心理狀態。患者一般情況從病歷中獲取,實施手術前護士與患者耐心交流,通過患者的語言、語氣及神態等信息反饋中獲得患者術前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詳見表2。

表1 438例勞務工手外傷基本情況

項目 指標 例數(例) 所占百分比(%)

年齡 16~25歲 56 12.79

26~35歲 214 48.86

36~45歲 128 29.22

45歲以上 40 9.13

性別 男 298 68.04

女 140 31.96

損傷類型 沖壓傷 78 17.81

切割傷 92 21.00

撕 脫 傷 58 13.24

熱壓傷 71 16.21

爆炸傷 22 5.02

電擊傷 45 10.27

其他損傷 72 16.44

地區分布 華北 89 20.32

華中 158 36.07

華南 134 30.59

其他 57 13.01

2.2 健康教育需求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表由外科護士以問卷形式請患者填寫調查表,對患者健康需求調查項目,采用單項選擇法。在詳細介紹調查目的、內容和要求后,要求填表時被調查患者對每個問題做肯定或者否定回答,按每項被選擇的患者人次多少進行統計。詳見表3。

表2 438例手外傷勞務工術前心理狀態

心理狀態 例數(例) 所占百分比(%)

焦慮、恐懼 156 35.62

抑郁、悲觀 148 33.79

怕痛 234 53.42

擔心手術效果及預后 234 53.42

擔心失去工作 239 54.57

擔心影響家庭及組合 128 29.22

擔心醫療費用增加負擔 143 32.65

渴望受到同情、重視 234 53.42

表3 438例手外傷勞務工健康教育需求

需求內容 例數(例) 所占百分比 (%)

病情現狀及預后 425 97.03

治療方法效果 417 95.21

術后并發癥的預防 356 81.28

術后固定以后護理要點 312 71.23

吸煙的危害因素 210 47.95

掌握適應的功能鍛煉方法、時間、量等 325 74.20

緩解疼痛知識和方法 401 91.55

正確用藥知識 258 58.90

自我護理知識 421 96.12

醫護人員經常與患者交流 398 90.87

3 護理對策

3.1 心理護理對策

50%以上的患者對疼痛有明顯的心理擔憂,大多患者對止血帶的縛扎不能忍受,感到脹痛不適,希望盡早解除止血帶的縛扎。外科護士需要耐心解釋,告訴患者使用止血帶的作用,可以使失血量減少到最低程度,并能使術中解剖層次清楚,同時告訴患者在充分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時便不會再感覺疼痛、憋脹,使患者對護理人員能夠充分的信任,能夠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

35%以上的患者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并對手術效果比較擔憂,這就要求外科護士對手外傷的手術流程和注意事項有較全面了解,同時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和麻醉過程及手術時的感受,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讓患者了解現代化設備的可靠性、手術醫師、麻醉師和護士的經驗及技術水平,以及手術室的環境條件,以便患者消除對麻醉和手術的擔心和顧慮。外科護士應主動了解患者思想變化,多關心、體貼患者,啟發患者正確對待病殘,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3]。在與患者溝通時,避免使用暗示性消極語言,防止產生負面心理作用。手術過程醫護人員應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緊張情緒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影響再植肢體的成活[4]。另外還需做患者家屬思想工作,控制家屬自己的焦慮情緒,防止情緒渲染在親屬間的影響,要求家屬多安撫、陪伴患者,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使其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健康的心理態勢,積極配合手術,以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

3.2 健康教育護理對策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能夠幫助、督促手外傷患者對所患疾病得到早診斷、早治療,以盡可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減輕傷殘程度,促進疾病愈合。健康教育是現代醫療機構為滿足患者的不同健康需求、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尊醫行為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能之一。表3顯示,97.03%的患者希望能夠提供能使其了解所患疾病程度及病情變化的相關知識,還有70%~90%的患者希望得到手外傷的治療、預防和功能康復等方面知識幫助。70%~80%被調查的手外傷患者都能通過健康教育了解有關健康知識和疾病信息。健康教育需求調查表明在社會文明進步的今天,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手外傷患者不僅需要護士是一名具有護理專業知識疾病看護者為他們提供各種專業護理,還要求護士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為其提供所需的健康教育知識,同時又是一名康復師能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因此,護理工作者不斷要做好日常護理工作,而且還要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才能保持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同現代醫學同步發展,才滿足患者的不同健康需求和提升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知識需要。

由于工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手外傷已成為工廠常見的多發性外傷,盡管手外傷一般不會伴有生命危險,但嚴重手外傷不僅可能引起患者的全身癥狀,而且可能合并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影響生活質量,給患者本人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還會影響家庭婚姻和諧,以及謀生的困難,還由于醫療費用大和缺崗時間長,對社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Osullivan曾報道:由于手外傷所引起的賠償要求占保險業務量的20%~50%。為了保證護理與醫療各項工作順利進行,護士在工作中必須加強培養良好職業素質,重點相關疾病的臨床判斷和救治配合能力、從基本素質、熟練的顯微外科手術護理技能、手外傷功能的康復技能等方面進行培訓,從而保證各項手術前后護理環節質量[5]。在平時工作中,培養手外科護士多動腦、多動手、多用循證思維方式分析解決問題,根據護理業務的需要隨時擴充學習范圍,是提高手外科護士素質,提高專科護理質量的關鍵。綜上所述,手外傷的治療和護理是外傷發生后的必須而有效的手段,但有效地減少本市勞務工損傷性手外傷的發生,必須進行全面的預防措施,政府要給勞務工更多的關心,加強對街道和民營企業的綜合治理,加強勞務工管理,提高勞務工的勞動保護意識,強化安全教育,改善勞動強度,最大程度地預防事故的發生[6-10]。

參考文獻

[1]于秀蘭.手外傷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1,24(1):155.

[2]王士仿,張玉玲,陳玉霞.手外傷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6(11):105.

[3]Tocco I,Salini E,Bassetto F.Impact of hand injury on patients[J].Psychosocially Oriented Nurse Care,2011,17(3):275-279.

[4]榮風菊,劉德新,宋香玲,等.16例手外傷帶蒂腹部皮瓣移植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刊,2011,8(13):1420.

[5]張雪珍.護理人文關懷在手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6):286.

[6]傅育紅.手外傷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刊,2009,9(11):1581.

[7]鐔云艷.手外傷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5):328.

[8]于云鳳,唐秀霞,鄧敏華,等.手外傷對農民患者的影響:重視農民患者的心理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2(34):308-309.

[9]吳瑞清.手外傷術前術后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89-90.

篇9

關鍵詞:高收益債券;市場格局;違約風險;監管

JEL分類號:G15中圖分類號:F83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f2012)04-0074-05

高收益債券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美國出現,經歷30余年時間的發展如今已經廣泛覆蓋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融資市場,成為固定收益證券市場中發展迅速也頗具爭議的金融工具。

一般意義上說,高收益債券的投資者將面臨比投資傳統債券更大的信用風險,高收益債券市場價格波動幅度也更劇烈。如何規范市場運作、合理保護投資者利益及維護金融體系安全,無疑成為了各國證券市場監管部門費心思考的難題。通過對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發展及監管實踐的研究,或許能夠對未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高收益債券的產品創新提供一些借鑒經驗。

一、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格局的發展演變

從歷史情況看,盡管高收益債券由于違約風險較高曾經擔負著“垃圾債券”的惡名,甚至一度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杠桿收購泡沫堆積與崩潰過程中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但是作為諸多成長型中小企業進行外部融資的創新性平臺、一種對傳統融資體系的有益補充形式,幾十年來高收益債券市場在全球得以快速成長卻是不爭的事實。(參見圖1)

圖1顯示:1977-2008年間,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發行規模以年均約13%的速度增長著,這其中包含三個發展階段:即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于美國杠桿收購業務激增所引致的第一次市場繁榮時期:20世紀90年代歐元問世后,以歐洲債券市場一體化發展為契機的第二次繁榮時期:2006-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前,依托于擔保債務憑證(CDO)等結構化信用產品所誘發的美國市場再擴張以及歐洲公司兼并浪潮等原因共同促成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繁榮時期。

美國作為高收益債券的發源地以及全球最主要的交易場所,其在規范市場運作、監管立法約束、投資者保護等方面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多年來在高收益債券市場發行規模上一枝獨秀,對全球市場的幾次快速增長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參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到,2001年美國新增高收益債券發行規模幾乎占了全球發行規模的九成(88.7%),歐洲(占6%)和加拿大(占3.4%)雖然位列二、三名,但是與美國市場發行規模相比則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在之后的不到10年中。全球高收益債券的市場格局卻發生了極大變化,歐洲及亞洲市場在近幾年的迅速崛起。使美國、歐洲和亞洲地區成為了當前全球高收益債券新增發行最主要的三大市場。

從歐洲的情況看,20世紀90時代末歐元的誕生在促進了歐洲債券市場的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也給高收益債券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市場規模迅速擴張。接下來,伴隨著2005-2007年歐洲市場中私募股權交易主導下杠桿收購浪潮的涌現,誘發了歐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的第二次爆發性增長。此外,在經歷了2008-2009年的次貸危機對歐洲市場的影響后,隨著歐洲商業銀行為了籌措資金填補其資本充足率的缺口、保證其流動性,逐步縮減信貸資產規模,再次激發了歐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的融資需求,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歐洲高收益債券發行規模占全球市場的比重有了極大提高(參見表1)。

從2007-2010年的數據來看,歐洲及亞洲地區。高收益債券發行的年均增速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同類債券發行增長最快的兩個市場。

概括起來,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在近幾年得以飛速發展主要是基于這幾方面原因:首先:亞洲地區總體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經濟的增長放大了市場的信心同時也吸引了國際游資迅速回流到亞洲地區。為市場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其次,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收益的比較優勢改變了投資者的投資選擇。

自2000年以來的10余年里,亞洲高收益債券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9.9%,而政府債券的平均收益率僅在2-4%之間徘徊,尤其是2008年之后,政府債券的平均收益率更是逐步走低。于是。包括諸多歐美國家投資者在內的市場投機主義者將目標瞄準了新興。的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成為促使該市場興起的又一驅動因素。第三,多年來亞洲債券市場規范化管理逐漸顯出成效。進入到21世紀以來,亞洲債券市場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在不斷完善,各國針對市場的監管立法逐漸規范,信用評級機構的運作也逐步發揮出市場約束與激勵作用,這些都為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保證。最后,不斷豐富的國際投資機構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做市作用。亞洲債券基金(ABF)、國際對沖基金以及其他來自歐美固定收益證券機構投資者逐步加入到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中并成為市場的主要需求者,交易量的上升提高了市場流動性,多元化投資主體的參與則進一步活躍了市場。

二、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違約風險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篇10

由于今年天氣的因素,夏季時間比往年提前,入秋以后天氣也一直比較炎熱,從終端消費上看,消費者在入秋后仍然以消費夏裝為主,到目前為止除了秋前款已經銷售一段時間外,其他的秋裝才剛剛開始銷售,十一之后很多地區的氣候將會變冷,將進入賣冬裝的季節,所以今年秋裝的銷售時間將比較短,對于銷售非常不利。為在十一期間促進秋裝銷售,配合市場部各項促銷活動,制定此推廣方案,以期在十一期間在終端營造出促銷的氛圍,為銷售推波助瀾。

二、推廣主題

秋收

三、主題詮釋

 語出《千字文》“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利用古訓作為秋裝促銷文案,以非常規的方式強調十一購買播牌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同時也體現播牌特有的文化氣息

四、禮品促銷

1.禮品一:衣架(見圖)

以衣架作為本次促銷贈品,主要目的是體現播牌人性化的一面,播牌設想周到,因為你新添了一些衣服,所以送你衣架,讓你沒有后顧之憂地可以去買自己的喜歡的衣服。另一個說辭就是:有了漂亮的衣服,你還要有漂亮的衣架才行。

2.禮品二:圍裙(見圖)

本次推廣主題為“秋收”,“收”其實包含收衣服和收禮品的含義,“秋收”的第一聯想就是收獲季節的勞動,但消費者均為都市女性,因為意義已經轉換,但秋收時要用的圍裙卻仍有具有標志性,所以,為凸顯“秋收”的主題概念,本次推廣活動定制了一批圍裙作為促銷禮品。因為圍裙是能夠滲透到消費者生活里面去的生活用品,所以,對于品牌的長期推廣具有一定的滲透性意義。

五、促銷辦法(詳見十一活動通知)

六、主題海報

秋收

國慶·中秋快樂

七、櫥窗布置:背景布前掛著許多衣架,衣架上掛著幾件衣服。(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