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韓愈范文

時間:2023-04-11 23:57: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馬說韓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緬甸人不說漢語,官方語言為緬甸語。緬甸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

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該語言的人口約2800萬,歷史悠久,有極為豐富的文字記載。在漢藏語系語言中除了漢語和藏語,緬甸語也是一種重要的語言。研究漢藏語系對諸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所謂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古詩文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夠背誦。怎樣做好背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讀準字音,對古詩文中的生字,要通過查工具書來解決。對于多音多義字,要弄清該字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結合句意確定讀音。如“翩翩兩騎來是誰”,唐?白居易《賣炭翁》中的“騎”讀jì,指騎馬的人?!败嚵甙俪恕保瑵h?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中的“乘”讀shèng,量詞,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一輛為一乘。再如“一食或進一粟一石”,唐?韓愈《馬說》中的“石”,讀dàn,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對于通假字,要弄清與哪個字相通,就讀哪個字的音。如“鳳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見”通“現”,呈現,露出來之意,讀xiàn?!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中的“說”通“悅”,高興、愉快之意,讀yuè。又如“食之不能盡其材”,唐?韓愈《馬說》中的“食”通“飼”,喂養之意,讀sì;“材”通“才”,才能本領之意,讀cái。關于生僻宇讀音,必須弄明白讀音和意義。如“荊有云夢,犀兕糜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鱉黿鼉為天下富”,《墨子?公輸》中的“犀兕糜鹿”泛指野生動物,依次讀、xī、mi、u ;“魚鱉黿鼉”泛指水中動物,依次讀yu、bie、yuan、tuo等等。

第二,要讀好停頓。古詩文的停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按意義停頓,弄懂句子的意思是讀好停頓的關鍵。如“安陵君受地干先王而守之”(《戰國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句意是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愿意終生守住它。正確的停頓節奏是“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再如“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唐?韓愈《馬說》)句意是況且要讓它同普通的馬等同不能達到。正確的停頓劃分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绷硗猓难灾谐S刑撛~放在句首起領起作用,如“夫、蓋”等,讀時要稍作停頓,不能與后面的連續,如“蓋/大蘇/泛赤壁云?!?明?魏學伊《核舟記》);“夫/專諸/之刺王僚也?!?《戰國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二是按音節停頓,即一個文言句子中有幾個音節就有幾處停頓。(注:音節是由一個或幾個音素組成的語音單位,其中包含一個比較響亮的中心。)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岐王/宅里/尋常/見。”(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等。

篇3

2、【原句出處】

《雜說四·馬說》

韓愈(唐)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篇4

韓愈號稱“文人之雄”,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又是唐宋家之首。他的教育思想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與其人性論觀點相聯系的關于教育作用的學說,如“五原”學說;二是為實現“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的的學說,如《進學解》;二是尊師重道的教育實踐理論,如《師說》。韓愈為了整頓當時秩序和振興儒學道統而提倡學習古文,又為了宣傳古道而寫作古文。曾倡導古文運動,他的儒學思想對后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并成為我國教育理論的奠基人,在此筆者就韓愈的教育觀點展開探析。

一、人格培養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韓愈的教育目的主要強調的是人才培養的目標即人格,與我們當今的現代教育目標是不謀而合的。韓愈的政治主張規定著培養人才的標準和要求,其政治主張也就是他的教育目的。在韓愈的“五原”(原道、原人、原性、原毀、原鬼)學說中,他把性分為三品,上品人“善焉”,中品人“可導而上下”,而下品人則是“惡焉”,除性之外還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善、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也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人七情的表現都能“適中”:具有中品的人要求適中,但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過與不及,而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乏有上品之人,遠古的舜就是上品之人,他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對待他人寬松而簡單,所以處事不怠惰,對待別人樂于善舉,他的為人是仁義之人。韓愈在“五原”說中究其原因:仁義之人做事都會由己推他,便會常常責問自己說:“他,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夠這樣,而我卻不能這樣。舜、周公,是大圣人,后世沒有能及得上他的人。”于是便有人說:“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不足啊。對他人要求多,所以他人不容易有善舉;對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進取少。看到我的見解而記住它,那么國家差不多就能夠治理好??!”[1]這就是韓愈的原始教育理念。當今世人,指望自己的名譽美好、道德得以弘揚,在高尚的情操上想有所作為的人,就要培養自己的人格,人格更應該作為我們現代人的培養目標。

韓愈認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內的,是“不移”的,不能相互轉化。在“品”的內部,可用教化和刑罰使人改變,也就是我們現代人強調的教育與法制。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內使其性移動。看中他人好的一方面,而不求全責備要求其他的方面;認可他人現有的,不追究他人的過去。誠惶誠恐惟恐他人不能因為做善舉而有好報。[2]一方面的善是容易做到的;而一種技藝就更容易做到,所以我們在培養人才技術的同時要及時傳授新的思想,注意性情的疏導和引領。韓愈的性三品說,堅持上下品不可移的觀點,說明教育的作用具有局限性。他提出的“性情”說對宋明理學產生很大影響,也包括對現代心理學中性情說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怠惰和忌妒就是所說的根源,怠惰的人不能修養身心,而忌妒的人害怕他人有修養,所以在高尚情操的培養過程中,首要的是身心培養與性情的修煉。只有引導、修煉怠情和嫉妒,才會使人向善的一面去轉化,這樣才不失我們對人才培養和教育的目的。

二、韓愈倡導“古道”的學說

韓愈倡導吟讀六經的文章翻閱百家的著作,對記事的作品—定記下它的要點,對立論的撰寫一定探索它的頭緒。對學問永不滿足,務求有所收獲,攻擊異端邪說,排除佛、老學說,填補儒學的缺漏,闡發精深的道理;尋找那茫無頭緒、行將失傳的儒家道統,孤獨地廣泛搜尋遠遠繼承;力挽已經傾瀉的狂瀾回到正途。對于儒學沉沒在芬芳醇厚的典籍滋養之中,咀嚼體味當中的精華,[3]寫出來的文章堆滿房間。上古的典籍,先生學習《尚書》中的《虞書》、《夏書》,內容博大深遠,無邊無際;周代的誥文、商代的《盤庚》,文詞艱澀拗口:《春秋》謹嚴精當,《左傳》鋪張夸大;《易經》奇妙變化卻有法則可循,《詩經》內容純正而文辭華美;六經以下,直到《莊子》、《離騷》,《史記》,以至風格不同,卻又各有特色的揚雄、司馬相如的辭賦。昌黎先生的文章,可說是內容深博而文辭奔放流暢。

韓愈的《進學解》,內容深博而文辭奔放流暢,很有正義感。韓愈通曉治學的方法,更能融匯、吸收不同方向的學問。提倡公開、公平地提拔人才,使用聰明的、老實的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使各方面的人才都得到任用。沉著委婉的人,可以表現他們特有的美態;卓越超群的人,可以顯露他們非凡的才能。衡量各人的長短,恰當地加以分配任用,使每人都能人盡其才各盡所能。韓愈認為:從前孟子喜歡辯論,孔子的學說由他而得以闡明??鬃又苡瘟袊?,車轍遍布天下,最終在不獲重用中了結一生;荀子堅持儒學正道,博大精深的理論得以弘揚,為了逃避讒言而跑到楚國,最終被罷免官職,老死在蘭陵。這兩位儒者,說出來的話就是經典,做出來的事就是榜樣,超出了常人的思想境界,優秀到足以進入圣人的境域,他們在世的遭遇又怎樣呢?當時韓愈雖然學習勤奮,他本人認為還不是正統之學,言論雖然繁多,卻未能掌握要領,文章雖然奇妙卻不切實用,德行雖然有一定修養卻沒有傳頌給別人。而現代人在陳舊的古書中抄襲一些說法,有一些行動便遭到誹謗,那就等于質問木工為何不用小木條做大柱,批評醫師用菖蒲來延年益壽。

韓愈在《馬說》中宣揚重用人才的觀點,文章匠心獨運,用“伯樂——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比喻“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贊頌烏重胤慧眼識賢、善于薦拔人才;又用“私怨于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于幕下”的難得可貴,似“怨”而實頌,且比正面稱贊更為有力。文中也不直寫溫生之賢能,而是從多方面敘說溫處士出仕后給東都帶來的“不良”影響,反面襯出其過人之才,十分含蓄而巧妙。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實學而隱身不仕的。

三、韓愈尊師重道的教育實踐理論

韓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除親自執教之外,還對科舉制度和傳統教育進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觀點,指出當時科舉制度的流弊是:“有司者,好惡出于其心?!彼J識到靠科舉考試是選不到人才的。同時他還提出了識別人才、培養人才的有見地的學說,如他在雜說四《馬說》一文中提出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觀點。這就是說,他認為人才總是有的,關鍵在于能否加以識別和扶持,只要善于鑒別又培養得當,人才就會大量涌現出來。韓愈對當時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批評。他做四門博士時,請求恢復國子鑒生徒,要用學校來培養人才;做國子博士時,作《師說》、《進學解》,倡導尊師重道,指出成才之道;做國子祭酒時,奏請嚴選儒生為學官整頓國學。韓愈作《子產不毀鄉學頌》,批評了當時不重視地方教育的現象,歌頌鄭子產的不毀鄉學。他重視地方教育,在潮州做刺史時,拿出自己的薪俸興辦州學,發展地方教育。

韓愈倡導的“道”也有特定的含義。其內容是要“憂天下”、“兼濟天下”,而不是像傳統儒家那樣。韓愈是不主張“獨善其身”的,而更重視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因材施教。韓愈在《進學解》一文中強調“學業的精進在于勤奮,而荒廢在于嬉玩的態度;德行的成就在于思考,而失敗在于隨便?!盵4]韓愈運用事實“粗大的木材做屋梁,細小的木材做屋椽,柱上的斗拱、梁上的短柱、門臼、門坎、門插、門楔,各用合適的材料建造,用以做成房屋,這是木工的心思。貴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青芝,粗賤的牛溲尿、馬屁菌,破鼓的皮子,都收藏起來,以備使用時無有遺缺,這是良醫的修養”來例證學習是一個積累過程。

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最可貴的品質是創造性。而創造教育應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新世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在教育戰線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時,更感到了壓力。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教書育人,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創造性、復雜性、長期性和示范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為此,我們只有加強自身的修養與磨練,才可能成為稱職的教育者。

參考文獻

[1]王運熙等.中國文學批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篇5

――題記

早晨7點50分,我準時打開防盜門去上學。

我住在11樓,沒有電梯。當我跟別人說起時,他們總會張大嘴一臉驚愕地感嘆居然沒有電梯。我個人認為這是對深灰色樓梯的一種歧視,踩著它們上上下下有什么不好?難道非要鉆進那個狹窄的小鐵皮箱然后摁下幾個鍵默默等待?況且這僅僅是11樓。

因為被叮囑早飯后不能走太快,所以我下樓的平均時間為4分鐘。我一面打著呵欠一面試圖使自己完全清醒過來,頭天晚上忙著看地理書而睡太晚――為了應付結業考試。自然,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每天下課的時候總有N多人“一秒都不能少”地趴在桌上小憩,至于目的則是希望在上課時以一種氣血方剛斗志昂揚的精神面貌面對老師。不過在上某些課時,還是會看見班上一大片人光榮地趴下,并且嘴角掛著細細的口水。

8樓。

我抬頭看到灰白的墻面上印著的暗紅色數字。由于不太喜歡“8”這個數字,所以我匆匆離開了。我放下手里裝滿書的袋子彎腰把過長的褲腳稍稍卷起一點,然后繼續“”,并開始背語文第23課,是韓愈的《馬說》,腦子里攪來攪去盡是伯樂和千里馬。我一邊慢吞吞地背書一邊構思著是不是可以根據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來寫篇小說什么的,不過轉念一想現在不行吧,很忙,每天都是恍恍惚惚的。真不知道初三要怎么辦!

“這樣的生活何時才是個盡頭哇!”常聽到某某用疲憊的聲音叫苦,我笑她無病,她張牙舞爪地沖上來跟我理論,還一并帶著各種夸張的肢體語言,結果弄了半天我還是不懂她究竟要說什么。

到了7樓,我仔細端詳了一下那個數字,真是完美!唉,完美怎么說的?哦,對,perfect,是perfect,記得這個單詞還是我問小吉她告訴我的。小吉這個人總是神經兮兮的,上自習本來就很吵了還能聽到她鴨子一般的叫聲,不管怎么說她都改不了,真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順便說一句,我和她已經是兩個層次的人了。我不再屬于兒童節,而小吉正捏著棉花糖站在她13歲的尾巴上對著我笑,一臉稚氣。

墻上的數字在變小,把《馬說》背完的時候我已經站在4樓的某級樓梯上了。過去的生活淡淡的,沒有浮躁,沒有不安,就像林海音寫《城南舊事》那樣的不溫不火。而現在,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沼澤中摸爬滾打,弄得到處都是泥漿,頭上、臉上、身上、衣服上纏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花花草草,盡管最終會爬上岸,可是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我只有寂寞地對著天空苦笑,苦笑到日月無光,苦笑到天昏地暗,苦笑到天空開始下雨。

就像Flas一樣,我終于看到“1”的出現。它孤獨地從高處俯視著我,四周是灰灰的腳印和足球留下的痕跡。

篇6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是出自于文學家韓愈的《馬說》。無可否認,作者此時所闡述的是識別人才的人和人才之間那種微妙關系,他們在很多時候似乎總一前一后出現,而且識別人才的人(伯樂)對于人才又決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當一個時代的“伯樂”稀少時,那么“千里馬”不就要“駢死于槽櫪之間”嗎?這對于那些“千里馬”來說多可悲呀!但是,這些“千里馬”就只能依靠別人來找你嗎?他們自己就不能站出來毛遂自薦嗎?一個人才的悲哀莫過自己不具備這種精神??!

你我都知道,“伯樂”是個人,一位你我一樣的凡人,只不過他熟悉馬,了解馬罷了。僅此之外,他也沒有特別之處,那么,作為你——一匹有日行千里能力的好馬。你能把自己的光明前途全部寄托給伯樂嗎?你敢保證,你認定的伯樂不會在蕓蕓眾生的大世界里去找其他千里馬嗎?要知道,世上的千里馬不是僅你一匹啊!與其做這樣沒有把握的選擇,還不如自己把才美外現出來,盡管在有些“千里馬”和“伯樂”眼中看來,那樣做等于自傲,自以為是,但是,只要自己的作法對自己,對國家都有利,能讓自己有奉獻才能的機會,又怕別人說什么呢?好歹自己不枉上天給自己的恩澤,沒浪費自己的才華!天底下的“千里馬”們,你們何樂而不為?

一個時代的“伯樂”是有限的,而一個時代的“千里馬”是數不清的,因此自然避免不了有大部分“千里馬”沒有被“伯樂”發現的可能了,那么既然不被發現,那些“千里馬”們就一定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嗎?答案不是唯一的,關鍵在于你自己的選擇!

“千里馬”們,在自己沒被“伯樂”發現的時候,請你們拋開那份怕他人道長短的心理!做一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的大智“千里馬”吧!

篇7

文言虛詞的意義由用法決定,所以辨析文言虛詞異同,先用法后意義。

一、看語法結構

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其語句的組合都靠的是語法。因而,借助語法結構分析,可幫助我們推斷文言虛詞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臣之壯”是主謂短語,“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如:我見相如必辱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辱之”是動賓短語;“之”是動詞“辱”的賓語,代詞,代“藺相如”,可譯為“他”。

再如: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賈誼《過秦論》)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語,“之”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是結構助詞,可譯為“的”。

二、看前后內容

辨析虛詞前后的語句內容,也是我們區別虛詞用法的一種方式。比如“而”作連詞,有幾種情況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遞進、表承接。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內容的結構,如果是非動詞性內容,則不能表示承接關系;反之,則可將“而”前后的內容調整次序進行辨析,表承接關系的“而”表示動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內容的次序絕不可顛倒。至于表遞進關系的“而”則表示后面的內容較前者更進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顛倒。只有表并列關系的“而”其前后的內容可以顛倒,且意思基本不發生變化。

如在《過秦論》一課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此句中的三個“而”所連接的內容,可前后對調位置,大意未變,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關系;“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甕牖繩樞之子”是形容陳涉之窮困,“氓隸之人”是說陳涉是下層百姓,“遷徙之徒”是指被征發的人,更無地位可言。所以,此處的“而”表示的是遞進關系,突出陳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對應位置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進而推斷出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利乘便”為同義復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對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勢。

四、看特殊句式

要準確把握文言虛詞的用法,可根據文言特殊句式的特點進行推斷。

例如: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何厭之有”是賓語前置句,句式當為“有何厭”,“之”就作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再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強”都是定語后置句,語序應為“利爪牙”“強筋骨”,“之”作定語后置標志(中心詞+之+定語、中心詞+之+定語+者),可不譯。

五、看語氣表達

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根據語句所表達的語氣來推斷。

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韓愈《師說》)

③其真不無馬邪?(韓愈《馬說》)

這三句中的“其”均為語氣副詞,但所表達的語氣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語氣,可譯為“還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測語氣,可譯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

六、看語言環境

同文言實詞一樣,特定的語言環境,決定著虛詞的不同用法。要確定一個虛詞的用法就必須聯系語境作具體分析,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

例如“不拘于時”與“學于余”中的兩個“于”字,所處的位置相同,都在動詞后,名詞前,不結合文意就無法判斷出用法的不同?!安痪杏跁r”是說不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很顯然,這里的“于”字是表被動的;而“學于余”是說向我學習,因而此處的“于”字是介詞“向”,和表被動無關。

七、看特殊標志

文言文段與段、句與句銜接過渡,起承轉合,常由一些虛詞充當的標志性詞語。這些詞語多用來發議論、轉話題、抒感嘆、表關聯等。根據這些標志性詞語,可推斷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王羲之《蘭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發議論,是發語詞,可不譯。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若夫”“故夫”“且夫”“蓋”等。

②至于顛覆,理固宜然。(蘇洵《六國論》)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說一層意思,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陽樓記》)

“嗟夫”用在段首抒發感嘆,可譯為“唉”。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噫”“嗚呼”等。

④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韓愈《師說》)

“是故”表事情的關聯,可譯為“因此”。這種用法虛詞還有“是以”“雖然”“然則”“蓋”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試題中,文言虛詞用法題共四組,八個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個句子一般都出自課本,句式和課文基本相同。對近幾年高考中選自課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記》,也涉及一些傳統篇目,如《出師表》、《過秦論》、《六國論》等。因此,只要熟悉課本中傳統篇目中的常見虛詞的用法,再加以比較,就能推斷出答案。這也是解答虛詞用法題的常用之法,即“由內而外”,以課內知識解決課外問題。

篇8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這首小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云,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卻已顯露出必將“凌云”的苗頭。此詩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白孕〈填^深草里”――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致被掩沒在“深草里”。但它雖小而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的向上沖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與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的戰斗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大。不是么?“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出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云”的先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皾u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于那些不關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三、四兩句,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這里連說兩個“凌云”,前一個指小松,后一個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實,稱贊它高,并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不小松看成是棟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的“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篇9

——題記

古詩云: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在這大千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似那蕓蕓眾生中的一滴細雨,一片閑花,雖普通卻也別致。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少年,因為身材矮小而常常被忽視,14歲時,他主動報名參加并入選了“全球青少年文化論壇”全國選拔賽,分組后每一組派一名代表演講。不幸的是他沒被小組選上,他找到主持人,從而得到了演講的機會。04年他得到了聯合國正式邀請。5月,身高只有1。2米的他,作為中國唯一一名代表站在了國際論壇上,演講完畢,掌聲雷動。

一位14歲的少年,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讓人吃驚。1.2米的身高讓他常常似閑花細雨般受人忽視,正如他在16歲時接受西班牙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說的那樣:“當你被別人忽視的時候,記住一句話——你就是自己的伯樂!”他就是姚躍。

蕓蕓眾生中那一朵朵生命之花,這是一個“萬物霜天競自由”的世界。我們平凡,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忽視,但唯一一個不可以忽視你的人便是你自己!尊嚴、財富、成功……這世間的東西不會由上帝打包送給你,也不是由別人施舍的,而是靠雙手去創造!倘若一切階梯不能使你成功,你必須學會在自己頭上攀登。

韓愈在《馬說》中所寫的千里馬,因伯樂的缺失郁郁而終。馬兒鳴叫世人不通其意,馬兒掙扎卻被韁繩所縛,報國無門,這是何等的凄凄慘慘戚戚!

心是自由的,我們可以選擇掙脫命運的韁繩,自由馳騁在生命之原上。

一個不會自己奮斗的人注定是個失敗的人;一個不會自己奮斗的民族必定是個落后的民族;一個不會自己奮斗的世界必定是個行將就木的世界!

如果注定是普通的閑花,也要向不平凡靠攏;如果注定是細雨中的一滴,也要創造最大的價值。

努力爭取后,就不會再為得不到的東西而疾世憤俗,空留遺憾,努力才能讓成功的腳印綿延,越來越遠,讓遺憾如走過的路,深深烙上奮斗的腳印。這樣,驀然回首時,看那成功與遺憾一起隨風飄散,心,才會釋然。

篇10

文圣: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史圣:司馬遷,字子長,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作者。

詩圣:杜甫,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杜工部集》。

醫圣:張仲景,東漢著名的醫學家,所著《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對我國醫學發展影響很大。

武圣:關羽,字云長,東漢末期蜀國大將,重義氣,精武藝,也稱“關圣”、“關帝”。

書圣: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

草圣:張旭,唐朝書法家,擅長草書,當時其草書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并稱“三絕”。

畫圣:吳道子,唐朝著名畫家,擅畫人物,有“吳帶當風”之美譽。

茶圣:陸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經》三卷。

古人為何把居喪守制稱考“丁憂”?

“丁憂”最早見于《宋史·禮志》:“咸平元年,詔任三司、館閣職事者丁憂,并令持服?!蹦敲矗湃藶槭裁窗丫訂适刂品Q為“丁憂”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是“憂”呢?《爾雅·釋詁》中說:“丁,當也?!笔窃夥?、遇到的意思?!渡袝ふf命上》有:“憂,居喪也?!彼?,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父母去世,“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居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定“守制”,這顯然比單純“人丁憂傷”包含的內容要廣泛得多?!岸n”期限三年,其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岸n”作為一種文化習俗,在中國存在和沿襲了數千年。到了現代社會,“丁憂”的繁雜形式已經不能適應飛速發展和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只是作為—種古代文明,一種道德符號,永久地留在史冊中。

梁山好漢為何總吃牛肉?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吃肉幾乎只吃牛肉,整部書中指明是牛肉的就有48處,而明朝的其他小說中,寫到吃牛肉的卻極少。如,《金瓶梅》全書具體描寫吃食種類有41處,但其中只有一處指明為牛肉?!缎咽酪鼍墏鳌返某允趁鑼懼袆t沒有一處指明為牛肉。這是為何?原來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為?!端疂G傳》作為歷史上唯——部正面描寫“反賊”的小說,作者有意描寫吃牛肉,以此來烘托和渲染梁山好漢公然藐視法律、“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概。

古體議論文的分類

古體議論文根據論述方式、論述內容或適用場合的不同,分為許多種,常用的有“論”、“說”、“辯”、“原”、“議”、“贊”、“諫”等。

論,析理推論的議論文體,如,《六國論》、《過秦論》。徐師曾的《文體明辨》把論分為理論、政論、經論、史論、文論、諷論、寓論和設論八種。

說,用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闡述事理的文體。如,《師說》、《馬說》、《內儲說》。與“論”相比,“說”更重旨趣,以托物寓意的方式來解述。古人常將“論”、“說”兩體并稱,后世的論說文由此得名。

辯,明辨是非的議論文體,盛行于唐、宋以后,如,《諱辯》、《桐葉封弟辯》

原,推原事物本源或本義的文體。唐代韓愈作“五原”,即《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后人效仿者頗多,于是“原”體也成了一種受人重視的文體。

議,凡議政論事的文辭皆稱為“議”,如,《駁舉樂議》、《省試學生代齋郎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