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范文
時間:2023-04-10 14:4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類招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實現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是高等學校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改變傳統的招生和培養方案,招生不分專業,按學科大類或院系招生,讓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平臺學習后,根據本人意愿、興趣、就業去向以及社會需求和自主擇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中期專業分流的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它能使學生更好地結合自己的興趣、自身條件、社會需求而選擇專業,減少高考填報志愿的盲目性,縮短專業選擇與就業的時間,使得招生、培養、就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滿足了大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順應了學科發展綜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能及時反映市場需求進而有利于學校對專業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專業設置,體現“按需培養”原則,提高辦學效率。目前,很多高等學校采取大類招生這一形式,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校競爭能力的手段。
2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
為了拓寬專業口徑,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實施個性化培養,我校實施試行了電氣信息類(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四個專業)的大類招生。對于電氣信息類大類招生培養方案,我們確定了“通識教育、按類教學、倡導探索”的教育教學理念。“通識教育”是強調基礎教育、平臺教育和全面素質教育,作為非師范專業學生我們還加強了“人文素質”的教育熏陶。“按類教學”體現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按大類教學,拓寬專業口徑;二是為有不同優勢的學生開展分級教學、因材施教;三是為有不同興趣、不同畢業去向的學生開展分流教學。“倡導探索”是建設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課程體系,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潛質和探索精神的學科專門人才。
本科生培養方案是學校組織和管理教育教學過程的基本依據,是學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目標和定位的具體落實。我校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對電氣信息大類招生制訂了“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目標。
我校電氣信息大類招生培養方案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根據我校特色和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規格,規定了畢業生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設置“2+2”教學平臺,拓寬專業口徑,增加基礎類課程學時和實踐學時,以實踐教學為突破點,切實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因材施教、增加“柔性”,積極為學生的個性與興趣發展創造條件。加大課程整合力度,提高課程的通用程度,增強培養方案對彈性學習年限的適應性以及教學安排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滿足學生的升學與擇業需要。
3我校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的實施
(1)對電氣信息類學生采取“2+2”的培養模式,實行寬口徑分流培養
學生在一二年級不分專業,按學科大類統一學習規定的基礎平臺課程,加強通識教育,實行寬口徑知識培養,取得規定的學分后,于第五學期分流到相應的專業繼續學習的“2+2”培養模式。電氣信息類學生分流限定在學生就讀的大類所含專業方向內,在專業方向分流中,學生在充分了解各個專業的基礎上,根據個人的興趣、特長、志愿可以在一年級后初選專業、二年級后選定專業,兩次選擇專業方向,避免了專業選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2)構建四個平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調整
為實現“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個性”的人才培養目標,我校堅持基礎牢固、理論踏實、專業靈活的原則;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的協調統一。為電氣信息類大類招生學生構建了“公共基礎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專業方向平臺、個性發展平臺”四個平臺,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課程體系、知識體系、教學模式有機結合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結構模式。公共基礎平臺主要開設通識課程為主,學科基礎平臺開設高質量的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方向平臺則根據學生專業分流后的方向開設相應的專業課程,個性發展平臺盡量多開設一些限選課和選修課,以利于自由發展,培養學生個性。在課程比例上,四個平臺所開設課程大約分別占總課時的25%、18%、35%和22%左右;必修課占70%,選修課占30%左右,其中實驗課大約占總課時的20%。前兩個平臺以高質量的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夯實學生知識基礎,拓寬學生專業面,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為后兩個平臺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給學生個性發展的留下了良好空間。
(3)加強通識教育,拓寬學生知識面
通識教育是注重學生基本素養教育的需要,順應了當代高等教育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寬泛的基礎,我校對大類招生學生在通識教育課程方面,要求每個學生必須選修自然科學類、人文社科類、藝術類等跨學科課程四門以上(大于144課時),并聽一定次數的學術報告。通過通識教育,強調學生拓寬基礎,溝通文理,使學生擴展視野,開闊思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在較為寬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4)深化教學改革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校電氣信息類大類招生是整合了兩個院系的四個專業方向而成,我們采取優化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引導廣大教師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改,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凝練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構建有利于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課程體系。廣大教師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改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要的知識體系;各專業課任課教師積極開展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活動,從重視知識單向傳授向重視師生平等討論和知識創造轉變,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逐步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創新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
(5)提供多樣化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校為電氣信息類學生提供了除課堂學習之外的多種學習方式,專業課程都提供了網絡在線學習、多媒體課件學習、在線視頻學習、在線輔導答疑、虛擬實驗、網絡學習論壇等多種學習方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學習方式進行鞏固,提高課堂所學知識。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的結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既有效地引導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6)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為實現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我校對原有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優化,為電氣信息類大類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培養目標和方案,按要求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均安排有實驗、課程設計等,并將實驗課程進行單獨設課,提高實驗課程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增加實驗學時,部分課程的實驗學時達到理論學時的50%,并保障實驗開出率達到100%。通過改進培養方案架構,提高實驗課時比例,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管理,使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的結構同樣完整,實現了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我校還通過開放實驗室、到實習基地見習和實習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知識,培養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
(7)加強學生科技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思維
為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校外學習、社會實踐等創新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開發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和潛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我校制訂了全套實驗室開放的管理規范,部分實驗室對學生全天候開放;在相關院系建立創新實驗室,成立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電子設計、軟件設計等科技活動;創新實驗室還面向參加全國和省級各種競賽的大學生免費開放;院系設立了大學生創新項目,并制定了保障措施,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和創新能力。通過以上活動和措施,使得學生軟硬件開發能力、電子應用能力和網絡應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近三年電氣信息類相關專業學生獲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若干獎勵,發表學術論文20篇。
(8)增加教學投入,提高學生專業競爭力
我校近三年來,對電氣信息類大類招生相關專業共投資一千多萬元對原有實驗設備和儀器進行更新和完善,新購實驗設備1500余臺(件),實驗室用房面積增加3000多平方米,我校三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兩個可為電氣信息類相關專業實驗服務,還擁有電子技術實驗室、硬件綜合實驗室、計算機與網絡基礎實驗室、模式識別與數字圖像處理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為電氣信息類相關專業實驗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專業實驗和創新學習,豐富的實驗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校還采取鼓勵學生參加老師的科研課題研究活動,盡早開展科學技術研究訓練,使學生在奠定學科技術基礎的同時了解社會,參與科研與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專業競爭力。
(9)加強教學管理,指導學生做好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順利實現專業分流。
從學生入學起,我校就通過輔導員和專業課教師對電氣信息類學生進行嚴格的教學管理和專業教育,并在一二年級指導學生做好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學生在學習1~2年后,根據本人意愿、就業市場信息進行專業選擇,避免了學生由于對專業設置不了解而產生“一報定終身”的狀況。我校在尊重學生志愿的同時,也從專業布局,人才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合理調整專業人數,避免修讀方向人數嚴重失衡,以保證國家和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專業分流工作根據學生志愿,按學生加權平均分排序從高到低依次挑選的辦法,嚴格遵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向學生公示,無異議后確定,并報教務處批準。分流名單審定后,學生按審定的專業方向修讀三四年級課程,使得學生專業思想穩定,愿意學習,樂于進取。
4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的積極意義
(1)有利于優化教學資源、提高辦學規模和水平
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使我校有限的優秀教師資源和物質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學生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實行合班上課,使更多的學生可以得到優秀教師的教誨,欣賞他們的風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通過教師競爭上崗,促進了教師間的良性競爭,提高了教學效果,達到了資源共享、規模辦學的目的。
(2)有利于高校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人才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現多元化、綜合化趨勢,具備較為寬廣的知識面和較全面的綜合能力是時代對人才的新需求,也使得高等教育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大類招生改變了傳統的以專業為核心的培養模式,使學生不過早地局限在某個專業之內,以免造成知識面過窄、導致就業面太窄、創新精神和適應能力不足的現象。按大類招生能強化學生的基礎訓練,拓寬專業口徑,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結構。良好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個性發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了時代對人才的需求。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我校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實施專業分流,加強了學習競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順利度過中學教育到大學教育過渡的不適應期,激勵學生積極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力爭先進,一定程度上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厚基礎的目標。
(4)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大學新生的高考志愿一般是由家長、老師代為填報的。選擇專業時往往以就業形勢估計為依據,常常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真正興趣,使學生學習缺乏內在動力,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按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后通過一二年級基礎課學習,拓寬了知識面,不僅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知識,而且增長了見識,更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專業學習,發揮自己的特長,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5)有利于學生準確預測就業形勢,提高就業率
學生入學兩年以后根據興趣愛好和專業前景進行專業分流,推遲了選擇專業的時間,提高了對就業形勢預測的準確性,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社會急需的專業學習和進行專業分流,改善學生就業率下滑的現狀。
5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的體會
(1)電氣信息類按大類招生必須與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相結合,要有充分的準備工作,不宜倉促而上,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按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是一項根本性的教學改革,必須建立在優化專業布局,加強專業建設的基礎之上。不是幾個相近專業的簡單疊加,需要在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大綱、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根本性的更新。必須整合優質教學資源,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及時把握市場信息,使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大類招生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業務水平。大類招生培養模式強調要培養厚基礎、寬知識、具備終生學習能力、擴展知識領域的潛力和適應社會人才市場的多變的復合型人才。這就必須要求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我校鼓勵中青年教師報考博士、碩士研究生,并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培養、引進電氣信息類相關專業博士9名(2名在讀博士)、碩士27名,提高了專業教師隊伍學歷層次,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教學和科研的中堅力量。
篇2
關鍵詞: 大類招生 學生管理工作 復合管理模式
一、引言
近年來,為了實現“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許多大學開始推行按大類招生,即在高考錄取時不再細化專業錄取,而是學生按照一定的專業大類錄取入校后,經過一年或者兩年的基礎課學習,再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選擇該大類下的二級專業進行分流培養。這樣既貼近學生的專業選擇志愿,又符合社會需求,學生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如西安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從2008年開始,有4個專業按照材料類招生,按材料大類招收的本科生入學時不分專業,經過一年的學業后根據成才目標、學習成績、興趣愛好重新選擇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政策的推行,在基礎課教育、拓寬專業口徑、創新性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大類招生同時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比如一年后重新選擇專業的方法選取,生源在優勢專業和新興專業的分配不平衡,導師變更后熟悉學生程度的下降,重組班級后學生間的熟悉和凝聚力的下降等問題,都是由大類招生所帶來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和諧的班級成長環境不但能使學生有更為強烈的班級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而且能使學生發奮學習,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所以,對基于大類招生下的學生管理模式的探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
1.重新選擇專業的方法選取難,導致生源在各專業間的分配嚴重失衡。
經過大類招生的學生在一年基礎課學習完成后,面臨著重新選擇專業的問題,專業劃分的方法選取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西安理工大學2008級材料類的本科生采用的是基于綜合成績的志愿申報法,即把學生一學期的加權成績和入學時摸底考試成績按照7:3的比例核算出一個綜合成績,然后在各專業進行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填報三個志愿,根據各專業招收的上限和成績排名依次劃分。這樣導致了優勢專業和新興專業在優質生源的分配上出現了嚴重失衡,如學習成績排名前60%的學生選擇了材料專業和成型專業,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專業的第一名已是百名開外,而且成績較差的學生也都集中在了這兩個新興專業,這給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管理和長遠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總結2008級材料類本科生劃分專業的經驗,我們在2009級材料類本科生中更多考慮各專業的均衡發展和生源的均衡分配,采取各專業教師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即為該專業的學生,該班級成績排名前15%的學生可在4個專業中進行微調,這樣有效解決了2008級材料類專業劃分中存在的問題。
2.導師變更對班級學生熟悉程度下降。
導師是為適應學分制而專門為班級配備的專業老師,因經常接觸本班學生,指導學業,較容易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便于開展工作。但一年級經過專業重新選擇后,原班級的學生分配到了新專業班級,原班級的導師所帶的新班級里熟悉的學生基本所剩無幾,甚至出現一個都不認識的情況,致使導師要重復一年級的工作,重新選擇班委,重新熟悉學生,重新樹立威望,等等,這都將嚴重阻礙導師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重組班級的凝聚力較差。
學生在入校后,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相互幫助,相互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同學友情,也形成了良好的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在實行大類招生專業劃分后,原有班級全部打亂,重新組合,重新建立自己的交際圈較為困難,新班級學生間的融合過程較長,因此,新專業班級的概念淡化,凝聚力較差,班級活動開展往往阻力較大,同學間的交流、學習、互幫互助等方面效果較差。
4.專業劃分后的后續工作復雜。
首先,根據現有房源對各專業學生宿舍進行調整,既要確保一個專業的學生盡量在一個宿舍,又要考慮到原有宿舍同學間培養的友情問題,所以拿出一個調整幅度最小又有利于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方案確實要煞費一番心思。但即便這樣,仍會有少部分學生私下調整宿舍。
其次,重組班級的班委建立。因為學生間相互不是特別熟悉,所以多數學生只推薦自己熟悉的同學作為班委候選人,容易在重組班級里形成“小集體”現象。
再次,劃分專業后,重組班級的班級名稱及組成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教務系統里卻因為錄取信息在上級教育管理部門備案的問題一時無法得到解決,致使導師在成績管理和學生管理方面束手無策。
最后,重新劃分專業使學生在檔案填寫、獎助學金申請、考試等方面無所適從,對究竟填寫原班級名稱還是現班級名稱產生困惑。
三、大類招生背景下學生管理模式
由于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必須探索出更多適合大類招生培養模式下的高效學生管理模式。通過實踐探索,我們認為采取分階段多方法的復合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1.從宏觀來看。
(1)傳承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提升當代大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提高大學生的精神追求。教育學生不要太過功利化,要留出空間給精神上的信仰。
一個人要知榮辱,懂禮教,遵法紀;一個民族要有民族精神,用強大的文化認同感和信仰來凝聚力量。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使其日益顯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社會功能,逐步彰顯國家強有力的軟實力,中華巨龍的夢想就會成真。在保持軟實力建設開放性的同時,軟實力的發展離不開硬實力的支撐,必須做到“軟硬平衡”,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只有提高了大學生的信仰價值地位,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
(2)構建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為建立崇高信仰提供支持。
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進的力量,是民族繁榮興旺的法寶,而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我們必須喚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識、團結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喚起民族之魂,充分發掘和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使民族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成為引領青年前進的一面旗幟,成為引領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支撐。
2.從微觀具體來看。
(1)國家應出臺并落實切實可行的政策方針,將出現的問題,諸如房價、物價、就業等逐步解決,深入解決好這些基礎的問題,讓大學生們能夠真正享受大學的輕松環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當然這里的學習不只是課本的學習,還有社會實踐方面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大學教育的意義。
(2)社會上的媒體應該提高對信仰價值的宣傳力度,提高媒體的文化主導社會風尚的積極作用。
(3)學校應該回歸大學的本質,不能為追求入學率、就業率而灌輸給學生一心追求物質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設的教育。
首先,高校公共政治課教師、輔導員是大學生信仰教育的主力,他們對于大學生信仰觀的引導起到關鍵和主要作用。所以,他們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專題形式對敏感問題、社會實踐問題、熱點問題展開討論或者實踐調查與思考,使大學生客觀實際地對這些問題有深入的了解和切實的思考和體會,通過的思想方法合理引導,幫助他們真正確立起科學的思考方式和準則。
其次,加強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大學生能在班級和群體的活動中,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加強交流和溝通,解決精神和心理需求方面的問題。同時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設要突出以人為本,使大學生感受到校園的溫暖,同時使他們敢于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還可以組織各種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使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磨煉堅韌的品格。
最后,應該特別注意與關心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生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分別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和畢業生的最后一個學期內,針對他們各自的特點與需求,開展一系列服務與活動(如新生或畢業生心理講座、新生校園生活輔導、新生養成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等),給予他們精神上與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幫助,解決他們心理的各種困惑,這樣有利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信仰追求。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大類招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提出了一套在實踐中較為有效的分階段多方法的復合管理模式,對于調整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由于各高校政策差異和所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加之學生工作的組織管理涉及學校的管理、教學、科研等諸多方面,我們要不斷地實踐、探索,從而找到一條更符合校情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孫朝霞.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0,(6).
[2]王戰修.法制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3).
[3]李力.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篇3
[關鍵詞]高校;學科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75
[中圖分類號]G6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4-0-01
1 學科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優點
1.1 培養創新型人才
按照學科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能滿足高校教學中對人才培養的客觀需求,避免傳統按專業招生培養模式中學生知識面狹窄、基礎素質不高的問題。相比較而言,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適應不同的崗位需求。不僅如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進行專業方向的選擇,可以使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目標,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個性化發展。
1.2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現階段,我國本科教學的學制為4年,而在4年間,市場的供需關系可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使招生時的熱門專業在畢業時大爆冷門,反之亦然,這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而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每一個大類都包含了多個不同的專業和方向,通過2年左右的大類培養,能夠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延緩其對專業的選擇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考填報志愿的盲目性,從社會需求出發,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1.3 整合高校內部資源
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往高校中由于專業設置過細所造成的資源分散及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整合高校內部的各類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調動學生與教師的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2 高校學科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2.1 深化學分制改革
按學科大類招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對學習的動力,同時,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專業課程模塊,增加生源,更新課程,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通過深化學分制改革,可提升學生對學習的選擇性和自主性,一方面,應該對總學分和課時進行適當壓縮,精簡課程數量,增加選修課數量;另一方面,實施全面選課制度,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院系、專業和學科,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在進行學分制改革時,應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在保證專業學習深度的同時,達到強化通識教育的目的。
2.2 優化課程結構
大量實踐表明,高校在實行學科大類招生后,通過對課程結構的優化,能保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質量。在改革后,雖然課時大大減少,但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可切實保證專業的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課程結構的優化應該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采用“平臺+模塊”的課程組合方式,結合信息化技術,構建專業基礎平臺,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通識課程平臺、專業大類平臺以及專業課程平臺三個部分。而為了體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課程結構中應適當增加創新類課程及實踐教學的比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2.3 改革教學模式
2.3.1 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認知、自主學習及學習效果,使其能夠應用專業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強化其創新思維。因此,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實現啟發式、互動式教育,在強調大眾化通識教育的同時,深化專業化精英教育,實現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由發揮。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形成相應的自主探知能力,結合自身興趣,按照自己的專業方向,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理論體系,避免專業學習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2.3.2 改革教學手段
應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教育,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具體來講,要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立足傳統的教學手段,引入相應的信息化教學理念,結合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制作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課件,通過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系統全面地掌握專業知識,強化其專業學習的系統性;二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一些演示性實驗的內容,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3.3 改革考核方式
教學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驗的重要方式,而在傳統教學中,單純依靠考試進行考核,并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質量。因此,要改革考核方式。為保障教學質量,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應強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構建相應的教學過程控制體系,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進行考核,檢驗對學習上投入的程度,通過實驗考核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結合教學過程考核及期末考試,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
3 結 語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應順應時展的客觀需求,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按大類招生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是一種新穎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成果,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行改進和完善,應結合各地區高校的實際情況,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篇4
關鍵詞:大類招生;電子信息類;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1-0168-02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具有較為寬廣的知識面和綜合素質能力已經成為當今社會人才的必要條件。2001年北京大學推出了“低年級實施通識教育,高年級實施寬孔徑專業教育”的“元培計劃”。隨后,許多高校推行按學院、學科,甚至是跨學科的“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1,2]。“大類培養”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被我國高校普遍采用。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在教學實踐中形成“3+1”人才培養模式,然而這種模式如何適應“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新形勢,則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國內高校大類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大類招生,即“按學科大類招生”,是一種不按專業或者專業方向來確定招生計劃進行招生,而按照院系、學科等大類制定計劃進行招生的招生模式[3]。分流培養,則是指對大類招生的學生,經過一到二年的基礎課學習,通過對學科、專業的進一步了解,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根據與院系的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分流培養。大類招生本身涉及到從教學、學生管理等在內的一系列變革。不同的高校在大類招生的過程中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學科建設、專業布局和院系建制等,均制定了相應的培養模式,彼此之間的特點也不盡相同。浙江大學工信大類專業分流時間為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中山大學計算機大類的專業分流時間為第三個學期,上海交通大學工科平臺和電類平臺的專業分流時間在第一個學期,存在學生專業意識薄弱導致專業分流時間點提前,出現“大類招生+專業分流+大類培養”趨勢。
1.大類招生存在的問題。專業冷熱不均現象明顯。弱勢專業的招生雖然有所改善,但在專業分流時由于認可度低導致缺人現象,低分學生聚集在弱勢專業,出現自信心不足,保研名額沒有人報名等情況。大類招生雖然簡化招生環節,但是加大學生管理環節的難度。學生對進入大學后第一次組成的班級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對專業分流后重新組合的專業班感覺陌生,新班級缺少凝聚力;宿舍安排也面臨同一問題。大類招生的問題關鍵出在專業分流環節。原本希望給學生提供理性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卻帶來學科兩極分化的結構性矛盾、學生等級分化、學生管理復雜化的弊端和挑戰。如何最大程度的規避這些問題是專業分流環節設計的關鍵所在。
2.應對的措施。針對專業分流所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應對措施:學生選專業之前完全憑借以上公共課為主,無法體會到平臺建設及專業培養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專業招生的非熱門專業生源更為稀少。教師也應注重大類中不同專業之間的融會貫通,在課程調整、教學手段改進及學生引導上積極主動,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學科大類觀”。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密切結合,積極引導學生。針對學生班級歸屬感的缺失:建議管理仍然以行政班為主,教學班為輔的原則,不更換輔導員,在教學班推行導師制+學長制的輔助措施。制定完備的分流方案,避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間。
二、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
電子信息類將培養從事各類電子與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該大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三個本科專業。首先進行通識教育和大類培養,統一授課,而后進行專業選擇,按專業進行培養,與原來“3+1”人才培養模式的異同見表1。由表1可知,在大類人才培養模式下,原來的“3+1”培養模式變成“1+2+1”培養模式,不同之處主要在第一學年,其他沒有改變。
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符合順應時代背景、符合社會需求的。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有利于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當代社會需要本科高校培養綜合性的人才,而過去按專業招生培養模式是典型的專才教育,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面過窄,從而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與用人單位的需要。大類招生提倡注重學生的大類學科培養,其“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特點能夠為學生的均衡、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效地避免了專業教育在這一方面的缺陷。
2.減少了考生報考志愿的盲目性。大類招生為不了解大學專業設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長提供了一個先了解后選擇的機會,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選擇專業又“一選定終生”的矛盾。通過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后再深入的了解所在學校的專業特點與發展方向,避免了學生入學前對專業信息了解的片面性和專業選擇的盲目性,也提高了弱勢專業的生源質量。按大類招生分流培養,前兩年不分專業,在基礎課程的學習中充分地了解自己,結合社會發展與需求,從容地選擇專業,使專業與自身的興趣、特長、技能的契合度大大提高,拉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專業發展的動力,促進了學生畢業時的競爭力。
3.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大類招生以后的專業分流,使學生在入學以后仍需要參與學院乃至學校范圍內的專業競爭,使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習的壓力和動力加大。并且由于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各個專業的內涵,以及各個專業的優劣勢和選拔分流的需求,所以能夠針對性的在所心儀的專業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選修指定的課程,從而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電子信息類課程體系
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而課程體系的設置是高校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因此,電子信息類課程體系是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的關鍵。電子信息類課程體系包括通識課程、大類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大類招生的核心是大類培養,與大類培養相對的課程是通識課程、大類課程。
1.通識課程。通識課程是由人文社會科學課群和文化素質教育課群構成。人文社會科學課群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體育和英語等課程。文化素質教育課群包括衛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藝術、軍事理論、普通話語音常識及訓練、創業基礎、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就業指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文獻檢索和科技文獻寫作。
2.大類課程。大類課程由數學與自然科學課群和工程技術基礎課群。數學與自然科學課群包括高等數學、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線性代數、概率論與隨機過程、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工程技術基礎課群包括計算機引論、C++程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和電路原理。
結論
現在社會需要的是既有專業化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又強的交叉型復合人才。在此背景下,改革電子信息類專業傳統培養模式,構建適合大類培養的課程結構和體系,符合本科院校教學發展與改革的趨勢,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變革,也是新世紀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理性選擇。結合現有專業培養機制,篩選出考研率、就業率、出國學生比例、薪資等重要指標,并與實行大類招生以后的數據進行比對關聯分析,并通過學生、老師的調研、座談等豐富形式,及時反饋和掌握大類招生培養的新現象、新問題,從而敏銳的跟蹤和了解大類招生對學院乃至學校的影響,并及時進行干預,改善大類招生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周艷琳,洪長昊.大類招生模式下本科生課程體系的探索-以H大學實踐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3):42-44.
[2]祝洪章.對高校“大類培養”模式下“個性化”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3):54-56.
[3]呂慈仙.高等學校按學科大類招生的現狀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9(1):65-68,78.
The Explo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lass Training Mode In Classified Enrollment
LIU Zhi-gang,LIU Zhi-kua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篇5
關鍵詞: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154(2011)06-0057-03
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學科門類或者文理科大類,不分具體專業進行招生,進校后低年級的新生進行通識教育,高年級學生按照學生的意愿再具體選擇專業、分流培養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做法打破了傳統按專業招生培養的模式,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多元化對人才的要求,從一定程度上說也能緩解就業壓力,增強高等教育的市場適應性,目前正逐漸被國內高校所采用。
SWOT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H?Weihrich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是一種綜合考慮一個組織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擇最佳建設戰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組織自身的內部的競爭優勢(strengths);W是指組織自身的內部的競爭劣勢(weaknesses);O是指組織外部環境的競爭機會(opportunities);T是指組織外部環境競爭的威脅(threats)。本文引入SWOT分析法,對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多維度研究,以便正確認識和把握高校實施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以期為有效地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應用指導。
一、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S(strengths)分析
1. 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符合學生 “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要求,避免了傳統的按專業招生培養模式中由于學生過早進入專業學習而造成的知識面狹窄、基礎素質欠缺的弊端。按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更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具備交叉學科的綜合知識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了解掌握不同學科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探索路徑和思維特性,使學生具備畢業后適應千變萬化的崗位任務與挑戰。同時,學生在大學內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后再選擇專業方向,目標就更加明確了,也更加理性,有利于提升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 有利于規避人才培養的盲目性
由于目前我國本科學制一般為4年,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內社會供需關系發生變化,招生時的熱門專業,畢業生往往在就業時遭“冷遇”;而那些招生時所謂的冷門專業,其畢業生卻成為企業爭奪的搶手人才。如,前幾年的計算機熱、財經熱都是這樣一種情況。按大類招生培養模式中,每個大類包含了若干專業和專業方向,通過1~2年的按大類培養,可以有效地延緩學生選擇專業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考填報志愿的盲目性,同時縮短專業人才的培養周期,盡量避免人才的結構性供給過剩[1]。
3. 有利于高校內部的資源整合
實施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前由于專業設置過細造成的教學資源分散、資源重復建設、利用率不高的局面,便于校院教學基層組織在教學過程中的指揮和統籌,便于整合教學資源,保障師資、教學設備等各項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協調使用,充分調動學生、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校進一步發展,凸顯自己的教育品牌。同時,專業覆蓋面的拓寬,新的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塊式的課程設置的實施等,都有利于學分制的實施[2]。
4. 有利于生源質量的提高
生源是高校辦學的“命根子”。受社會需求和就業走向的影響,高校招生中報考各種專業的生源很不均衡。近年來,考生大多追求一些熱門專業,但這些專業的分數線一般較高,很多考生因此落榜。同時一些國家急需但相對不為大家熟悉的專業往往愛到“冷落”,很少考生填報,形成“冷門”專業乏人問津。“熱門”專業趨之若鶩的局面。按大類招生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這個矛盾。按大類招生,學生選擇面更寬,選擇時機也相應后延。這樣的政策能增加學校對于更多的優秀考生吸引力,促進生源質量提高。
二、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W(waknesses)分析
1. 易造成專業發展失衡
高校如果完全按照學生的志愿進行專業分流易導致各專業不能協調發展。首先,完全按學生志愿進行專業分流,事先無法得知最終的專業人數,如果選擇某個專業的學生過于集中,師資、管理、實驗設備等都可能跟不上,難以保障人才培養質量;而選擇人數少的專業,可能會造成師資、設備閑置,造成浪費,對學校辦學效益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容易造成應用型學科選擇人數多,研究性、基礎性學科選擇的人數少,致使學校既不能因選擇人數少而放棄基礎性專業,又造成有限的教育資源不能發揮最大效益的困境。
2. 易影響辦學效益
目前,實行大類招生的學校一般都是綜合性院校。有部分學校專業很多,招生規模卻不是很大,平均下來一個專業的人數不超過50人。這樣的情況下,實施大類招生、專業分流的時候很可能出現有些班級的人數少于35人,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學校的辦學效益就會受到影響。
3. 易弱化專業教育
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雖然加強了基礎教育,拓寬了專業口徑,學生的適應性增強,但同時專業課程后移,相應課時壓縮,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專業教育[3]。
三、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O(opportunities)分析
1. 教師素質提高
隨著我國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廣博的文化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和較強的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到學校工作的意愿不斷增強。教師的學歷層次較高,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教學名師、教學團隊等的建設促進了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實現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2. 學分制實施
學分制是高校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的基礎。1978年國內一些有條件的大學開始試行學分制,現在學分制改革已在國內高校全面推行。部分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比較齊全,并在以往的教學中已經長期堅持文理滲透,實施了學分制和選課制,為高校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打下了較好的教學制度基礎。
3. 高水平綜合性高校的建設
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需要相對齊全的學科。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綜合性高校數量增加很快。部分綜合性高校學科整體實力比較強大,學科門類覆蓋比較齊全,擁有傳統優勢學科和新興學科群,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眾多的新學科的生長點,能夠有效發揮學科建設綜合性優勢,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促進學科內和學科間的交叉,等。這樣的綜合性高校具備較好的實施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的學科條件。
4. 社會需要
從對某高校2004、2005、2006三屆畢業生就業跟蹤結果看: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強調專業對口的比例分別是70%、65%、60%,而在人才使用時強調專業對口的比例是50%、42%、40%。這一結果預示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調人才的通用性,而逐步淡化專業針對性。這是我國許多高校實施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的原動力[4]。
四、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T(threats)分析
1. 教育資源不足
實行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完備的師資力量、相對齊全的學科、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高質量的基礎課和通識課程和比較齊備的教學設施,需要實行相配套的選課制和導師制。換句話說,沒有完備的師資隊伍、培養方案和教學資源而盲目推行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將給教學管理帶來極大困難。例如,2004年武漢某高校就因資源不足在當年招生中取消了按院系招生而恢復過去的按專業招生。
2. 課程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沒有到位
一些高校按大類招生后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很少甚至空白,教材還是以前的對應單一專業教學的老版本;整個課程體系不完善,只是將原有課程簡單疊加與刪減,不能體現學科間、專業間知識的交叉與融合;教學方法和手段也仍是照本宣科、滿堂灌[5],等等。
3. 相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傳統的教學、管理、后勤服務大多各自為政,管理脫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各部門通力協作,若管理制度不完善,則難以形成合力,無法整合資源,必將導致各部門的矛盾進而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
4. 師范類專業、醫學類專業等專業性比較強的特殊專業不適合大類招生
師范類、醫學類等專業性比較強的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有特殊的專業學習要求,要求專業方面的課程較早地介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不太適合大類招生。而且,師范類的學生在就業政策上比較特殊,很多地方的師范生招生數和錄取名冊都要求在教育主管部門備案。按大類招生由于在入學時無法確定其師范生的身份,有可能在其就業時就會遇到困難。
總之,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符合高校教學改革的大趨勢,打破了高校本科教育傳統按專業招生培養的模式,是新形勢下本科人才培養的理性選擇。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學管理者必須根據學校自身的具體情況,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考慮學校的辦學資源以及相配套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管理制度是否成熟、完備來謹慎地實施。尤其是要注意分流方案的制訂、辦學效益的兼顧、特殊專業的處理、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體系的改革、教學管理的順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長處,培養出更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唐蘇瓊.高校實施大類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1):88-89.
[2] 徐蔡余.高等教育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問題探討[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42):47-48.
[3] 劉青,傅劍.高校大類招生體制下人才培養的思考[J].絲綢之路,2009,(12):108-110.
[4] 梁家君.學分制下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6:20-21.
[5] 邊士洪.高校實施按大類招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決策探索,2006,(5):78-79.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篇6
【關鍵詞】專業認同;大類招生;人才培養
1 引言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指將同一學科下的專業以大類方式統一招生,通過3+1或者2+2的方式加以培養,旨在大學生先經過前一兩年的通識教育階段,對專業有了更清晰和具體的了解后再選擇分流到某個專業進行深層次的專業學習,以此提升學生和專業的匹配程度。而專業認同指高校學生是否認同所學專業,認同專業及其職業價值,是否感受到在專業學習、工作中展現的自身價值,以及愿意接受專業及相應的職業規范(康武,2012),所以高專業認同度,于大學生、高校和社會都極具意義。當前,“大類招生,分流培養”培養模式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調查對象所在學院已對該模式進行多年實踐,調查了解當前大學生對“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的專業認同感現狀,有助于推進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改革,方便包括浙理工在內的各院校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采取改善措施。
2 研究設計
2.1 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研的方式展開,主要針對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二大三學生,因為考慮到這個年級的學生剛經歷專業分流,且大三經過一兩年的專業學習,對分流時的專業決策結果較有感悟,所以這個樣本能比較好的展現當前“大類分流”的現狀。研究問卷參考了胡忠華(2008)編寫的《四川省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分析》,經過對經濟管理學院的專業老師、輔導員和學生的訪談,本文對問卷進行了修訂。共編制專業認同度的調查問卷總計14個題項,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
2.2問卷發放及統計結果
本次調查隨機選取經管學院大二大三經歷“大類招生,分流模式”培養的34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樣本覆蓋學院的工商管理、人力資源、會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全部9個專業,發放時以班級為單位,通過向各班負責人說明研究目的及填寫方法后實施,總計發放問卷400份,有效問卷318份,有效回收率79.5%。
調查樣本顯示大二占比33.4%,大三占比66.6%;女生(72.2%)多于男生(27.5%),由于學院性質偏向文科,發放比例與學院男女學生比率1:2.5大體相當;學生進入目前專業大部分是第一志愿(75.9%),第二、第三志愿共占比12.5%,轉專業或調劑占比11.6%,說明大部分同學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進入期望的專業;同時,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被試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只有約七分之一學生父母的學歷在大學及以上,且接近三分之一的父母的職業為個體戶。
3 數據統計分析
3.1信效度與因子分析
專業認同度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α為0.748,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對專業認同度的14個問項進行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30,說明問卷效度較高,適合進行因子擬合,因子擬合結果顯示問項9(關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關于自身專業就業情況嗎)被剔除,剩余14個題項被擬合為2個因子。盡管題項8、10和11在因子1的載荷值不到0.5,但是由于非常接近0.5,同時又顯著高于在另一個因子上的載荷值,因此保留這3個題項。
根據因子擬合結果,因子1的11個題項,包括是否喜歡現在的專業、專業學習是否快樂等,從內容上來說更偏向于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因此將因子1命名為專業認同,因子2表現為對大類招生的認同,因此將因子2命名為大類認同。
3.2描述性統計
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明顯高于對大類的認同。在“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本科生對自身所在專業比較關心,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會收集一些信息來增加對專業的了解,總體上對所選擇的專業比較滿意,對自己選擇的專業的未來發展比較有期待。但是在專業學習中并沒有體會到明顯的快樂感,說明專業學習具有一定的壓力。大類認同的均值維持在3左右,說明大學生對當前大類分流有一定認識,能認同其存在的意義,但所在學校或學院可能在大類分流基礎工作尚未完全做好,導致大學生對大類分流的了解還略有欠缺,可以再多方面加強。
緊接著,研究對當前存在的兩種分流方式展開調查,浙江理工大學經管學院的大類招生模式經歷了“2+2”(大三分流)模式轉變為“1+3”(大二分流)的過程,在此次調查中,傾向選擇“1+3”模式的占48%,選擇“2+2”模式的占18%,其余34%的學生認為“差不多”,可見總體而言,學院當前采用的“1+3”模式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同,1年通識學習階段可以為接下來的專業學習打好基礎,同時3年專業學習階段,有利于專業知識難度逐步增加,放緩學習步伐,便于大學生充分消化所學專業知識。
表3 大類招生模式結果表
3.3方差分析
(1)基于性別的專業認同感差異分析
大學生的大類認同度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女生的認同度明顯高于男生,說明“1+3”或“2+2”的分流方式給予女生較充裕的考慮時間,能夠讓她們在這1年或2年的時間里,對自己、對專業有了較好地認識,有助于選擇合適的專業就讀,這一研究結果可能與男女生之間的性格差異有關,男生傾向于冒險,而女生細心、傾向深思熟慮,所以大類招生給了很好的緩沖時間,對增加認同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基于年級的專業認同感差異化分析
目前研究對象是大二和大三學生,他們都經歷了大類分流這一體系,不同的是大二學生剛邁入專業學習,而大三學生已經經歷了完整的1年專業學習,由此他們在專業認同上存在差異,結果顯示大三學生的認同度明顯高于大二,這是由于相較于大二學習,大三師兄師姐們對專業方向和專業內容有了更好的把握,臨近社會,他們更專注于工作和就業等未來方向,所以對專業的認識會更加深遠,不僅僅局限于校園內的認識。
(3)基于目前專業的專業認同感差異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涵蓋了經管學院9個專業,涉及到工商、人力、營銷、經濟學、國貿、電商等等,這些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認同上有所差異,其中人力、國貿等專業的認同度分值高于其余R擔這和專業資源、專業學習氛圍都有關系,學院在教學師資、軟硬件上無法做到完全的持平,部分專業也是每年的分流熱門專業,少部分同學無法進入期望的第一志愿,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專業學習和專業參與度,所以對當前專業的喜愛和了解程度會有所下降,導致出現了這一研究結果。
(4)基于進入專業方式的專業認同感差異分析
正如樣本描述,大部分同學都能依靠自己的第一志愿進入期望的專業,但也有少部分同學會進入第二或第三志愿,這會影響他們的專業認同,特別是在“專業適合度、學習投入度、專業滿意度、專業調換和專業推薦”等方面,第一志愿和轉專業同學的專業認同感明顯總體高于以其他方式進入自己所在專業的學生,這不難理解原因,當學生無法進入自己期望的第一專業,勢必影響后續的學習態度和專業認同。
4 總結與討論
經調查分析可以發現,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的專業認同感總體情況良好,呈中上水平,多數學生支持“1+3”的大類分流培養模式,學生對專業的認同度明顯高于對大類的認同度,不同年級、性別、專業和分流方式的學生在專業認同感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實施大類培養模式時,學生、學校和社會各個層面應該推行更為精細化的管理,才能使得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發揮更好的作用。
首先,對于大學生而言,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謹慎考慮,結合現實情況,多向咨詢機構、老師、父母、朋友等詢問意見,選擇自己感興趣并且適合自己的專業,務必要將個人興趣和專業學習內容統一起來,自主自覺的去深入認識自己所在的專業。有機會的話,結合專業的近幾年就業情況,多了解自己所在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意識的培養自己專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真正發揮大學的素質和專業教育。一旦過程中發現對專業的認識有誤,也應該及時和家長、老師溝通,可以通過轉專業模式及時轉換,保證選擇自己適合的專業。
其次,學校是大類分流培養模式的決定者和實施者,在推行這一培養模式時,與學生家庭多溝通,充分利用家長對學生的影響來改進學生對專業的認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在專業分流指導上,導師的講解不能以吸引學生填報自己所宣傳專業為目的,應真實反映各專業性質、專業前景、就業前景,不能夸大專業的優勢和弱化專業的不足,要讓學生正確認識所謂的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避免造成專業結構失衡而學生選擇不適合自己專業的現象。再者,學校需要逐步降低轉專業門檻,接納更多有志于該專業的人,進一步完善轉專業制度,便于學生清楚認識專業后轉專業的途徑和流程。同時對男生、非第一志愿進入的學生等給予特別的關注,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增加他們的閱歷,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多關懷他們和所在專業的匹配程度,適當時候給予指引。最后,學校或學院應該經常調查學生的專業認同度,重點加強認同度低同學所在專業的專業建設,讓這些低認同度專業可以借鑒認同感較好的經驗,研究其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可取之處,并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完善專業培養計劃,吸引更多學生的專業興趣。
最后,大學生畢業后都將進入社會工作,承載更多專業知識和職業認識的學生有助于在職場上快速晉升,畢業生選擇對口專業就業也是對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因此在大學專業分流上,社會也需承擔一定責任和義務。社會應該及時的對每年大學生就業率、專業熱度做出調研和結果的公示,在不同渠道對各個專業的性質和特點詳細介紹,方便學生接觸最新最全的信息,適當情況下還可以與個別院校合作,結合社會背景對專業的發展和前景做出預估講解,方法大學生掌握第一手專業訊息,在大類分流時結合多個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在專業學習過程掌握最新職業發展前景和方向,時時跟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為以后的職場之路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鄭麗維,龐書勤,李綿利,吳異蘭,張冬梅,吳怡龍.臨床實習前護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護理教育,2013,08:374-376.
[2]譚初花.護理本科生專業承諾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09.
[3]韋芳婧,陳克欽,王路路,杜勃煒.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MBTI視角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3,10:136-138.
[4]張田,孫卉.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綜述[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0:40+42.
[5]周瓊華,許虹,黃鵬鵬,王家成.大類招生背景下護理本科學生專業認同現狀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教育,2011,11:519-521.
[6]胡忠華.四川省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分析[D].四川大學,2007.
[7]安芹,賈曉明.高校心理咨詢員專業認同的初步研究[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02:203-206.
[8]彭勝華,康武.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研究[J]. 社會心理科學,2012,08:59-61.
[9]秦攀博.大學生專業認同的特點及其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9.
[10]談儒強.從情感視角看教師的專業認同[J]. 教育與現代化,2008,01:51-55+60.
[11]許世梅.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和學習效能感的關系研究[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106-109.
[12]董俊華.基于我國新高等教育辦學模式下對高校教師的素質要求[J].考試周刊,2008,50:127-128.
[13] Mrdjenovich AJ,Moore BA.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in health care:A review and call for research [J].Couns PsycholQ,2004,17(1):69-79.
篇7
關鍵詞:普通物理;大類招生;學習自主選擇權
中圖分類號:O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4-0192-02
隨著社會及人才需求的不斷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越來越被高校所重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16字教學改革方針[1]。高校的大類招生指在是在本科生培養中,改變以往按具體專業進行招生的模式為按照學科大類或者文理科大類的招生[2]。這是由于現今社會的發展逐步多樣化,對人才的需求在多元化和綜合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類招生正是在這種社會形式之下順勢產生的[3]。普通物理是高校理工科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是本科生基礎科學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4]。在普通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及實驗動手,不但可以進行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5]。普通物理課程的教學研究也一直是理工教育發展的重點之一。大量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使得這門課程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6-8]。然而,隨著大類招生在高校的不斷推廣,所有課程都要隨之有所調整,其中公共基礎課程由于其廣泛的開展和其重要性而面臨著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普通物理課程對理工科專業學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我們從多個方面對普通物理課程在大類招生下的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彈性化的教學計劃
以往普通物理課程的教學計劃大多依據傳統物理學科的內容進行分類設置,所學內容也多采用整編教材。這種較為固定的內容對于有些專業來說內容較淺,但對于有些專業又偏難。針對此問題,多數學校都會對不同的專業有所區別,以配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在大類招生的通識教育中,學生在學習普通物理課程時由于還未完全確定今后所學專業,因此傳統的教學計劃就顯得有些不合適。為了順應這種變化趨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調整,從而建立彈性的教學計劃:①將教學內容按重要性不同分為必學和選學。必學內容要涵蓋基礎物理學知識體系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而將一些擴展性、高階的知識列為選學內容,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的基本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案。②加入最新科技前沿知識的學習內容。傳統的基礎物理知識講解雖然能夠幫主學生較好地構建基礎知識體系,但由于內容較為煩雜,且涉及到大量計算,因此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同時現代物理學科日新月異的發展促使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成果出現,如果將這些最新的科技前沿成果呈現給學生,那么學生就會切實體會到物理學的用處,并感受到物理學科的發展步伐,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豐富的教學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及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出,現今大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講授。在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時,我們有必要將多種方法結合,這樣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每一種方法都有著其自身的優勢與弊端。在普通物理教學中,我們必須要對每種教學方法有正確的評估,真正了解其優勢和不足,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互補效果。我們認為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①適當減少課堂講授的課時。課堂講授是以教師的口傳心授為主,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限制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教學時,老師可以選取一些重點、難點、核心的內容進行講解即可,而一些相對次重要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采取其他方式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多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②選用精品網絡資源進行輔助教學。隨著網絡的廣泛普及,網絡公開課程也大量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其中不乏國內外諸多名校的精品課程,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是非常好的優質學習資源。可以選用知名高校的精品網絡課程作為教學輔助,對教師自身對于知識點處理的薄弱環節、或者學生自主學習的啟發環節進行有機的補充,引入網絡課程的學習,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和點評,同時輔以一定的針對性討論課,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一方面豐富了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夠習得最優化的學習內容。
三、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學生的課程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對知識點是否真正理解、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把握是否準確、是否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是否能夠真正地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等等,這些在傳統的考試中都難以體現出來的。為了更好地順應大類招生培養的要求,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考核方式進行考慮:①降低期末考試的比重。前面分析過,考試只能反映出學生對一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并不能完全體現出學生的整個學習情況,降低考試的權重無疑會為學生的全面考察提供很多空間。②將平時考查的項目細化、規則全面化。為了全面衡量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有必要對學生學習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分類考查。此外,可以將一部分需要學生練習的內容放在課上,作為隨堂測驗,由于這種形式沒有任何的參考和限定的時間,因此更能夠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真實掌握水平。在這方面,可以結合具體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細化標準,總之只要能夠全面、公平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就可以。
四、學生學習的自主化
眾所周知,大類招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增強其在今后的學習和適應能力,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自主學習的培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點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們認識到了,但我們認為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下,這一點應該得到進一步的重視。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化:①學習內容的選擇權。在教學計劃部分我們指出,可以將一部分最為核心的內容定為必學模塊,而其余內容則以選學模塊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作為學生的選學內容,在學期末再將學生學習過的各個模塊相加,只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即可。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學習形式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模塊選擇,可以將選擇相同模塊的學生集合成小組,在討論課上依據自己所選擇的內容進行自由發言總結。這樣可以是學生依據自身特點,即興趣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后續課程學習的內容。②教學管理的寬松化。在很多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脫離既定的教學計劃而按照自己的方案學習,有時這種方式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就充分說明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是不同的,因此在這方面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制定合適的方式,給學生在紀律方面的一定寬松度,這樣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③考核方式的選擇權。學生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這兩方面擁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相應的,在最終考核時也要有匹配的方式。以百分制為例,既定的考查分數可以定為70~80分,而剩余的分數可以給學生幾種選擇,讓學生選擇一定的分數組合來決定自己的總成績。但是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在考核方式的制定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各個方面,從而得到最佳的方案。通過這幾方面的綜合作用,學生就會更為主動地參與到普通物理課程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性,更能夠讓學生認真審視自身,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大學學習計劃。
大類招生能夠培養多元化和綜合化的人才,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一門重要的理工科公共基礎課程,普通物理課程必然要順勢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這可以從教學過程的多個環節入手,彈性的教學計劃可以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案,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其獲得最優化的學習內容,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能夠更為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各個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從而為創造性、多樣性、適應性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蘇瓊.高校實施大類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1):88-89.
[2]呂慈仙.高等學校按學科大類招生的現狀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2007,(29):65-68.
[3]馮開甫.高校按大類招生的冷靜思考[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11,(3):85-87.
[4]田真,陳鎮平.大學物理教學現狀及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1,(21):25-27.
[5]何麗娟,盧鑫.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7,(2):55-56.
[6]陳惠敏,安玲,馬廷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昌吉學院學報,2008,(2):119-120.
篇8
關鍵詞: 高等教育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大類招生 政策建議
一、引言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圍繞市場經濟環境下“寬口徑、厚基礎、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和高校招收優質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斷創新人才選拔模式,按大類招生已經成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錄取方式。所謂大類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錄取時,不再按專業來確定招生計劃進行招生,而是按學制訂招生計劃而進行招生錄取的一種招生模式[1]。即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學科門類或者文理科大類,不分具體專業進行招生,進校后對低年級的新生進行通識教育,高年級時按照學生的意愿再具體選擇專業、分流培養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按大類招生,從形式上看是招生方式的變化,而實質上則是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是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低年級的通識教育,目的在于為學生構建一個牢固的基礎知識框架,進行基礎能力和基本素養的培養;高年級的專業培養,旨在為學生構建一個特色鮮明、適宜學生個性發展的專業培養平臺,進行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培養模式,實現了由學生接受單一學科背景下的專業教育,向接受多學科交叉、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教育的轉變,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順應了學科發展綜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趨勢[2]。按大類招生和培養已逐漸成為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趨勢。目前我國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大學已采用大類招生[1-6]。其模式主要有三種[1]:①按學科招生;②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實驗班招生;③對新生進行通識教育。
在借鑒國內其他實施大類招生院校的經驗基礎上,華南農業大學于2011年在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三個學院內進行大類招生試點工作。本文以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為例,分析其在大類招生改革試點工作存在問題,探討完善大類招生改革的措施。
二、公共管理學院大類招生現狀
1.大類招生基本情況。
依據《華南農業大學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和《華南農業大學2011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2011年公共管理學院開始試點大類招生,計劃招生991人,實際共招收32個班984個學生。
2.培養方案設置情況。
依據《華南農業大學2012年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指導性意見》,華南農業大學四年制本科總學分控制在160學分以內。通識教育、專業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拓展教育、實踐教育五個部分指導性學分設置見表1。
表1.華南農業大學本科培養方案指導性學分設置表(四年制)
由表1知,華南農業大學四年制本科培養方案學分設置中,通識教育包含6個課程組總計50學分,占總學分的31.25%;專業通識教育包含一級學科平臺課和專業準入課程共計20―30學分,占總學分的12.50%―18.75%;專業教育總計15―25學分,占總學分的9.38%―15.63%;拓展教育共計15―35學分,占總學分的9.38%―21.88%;實踐教育40學分,占總學分的25.00%。
3.第一學期課程開設情況。
由于2011年是華南農業大學三個學院大類招生的第一年,因此到目前為止,通過大類招生的學生只完成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學習。依據大類招生的培養計劃,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通識教育課程中的英語(兩門課)、體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5門課;二是專業通識教育中的部分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原理、社會保障學、土地管理學、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政治學、社會工作導論,以及公共管理學。考慮到學生學習負擔、培養計劃要求和學院師資力量,公共管理學院對招收的32個班級分類兩大組:A大組包括1―16班,第一學期專業通識教育開設管理學原理、社會保障學、土地管理學和房地產開發與經營;B大組包括17―32班,第一學期專業通識教育開設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政治學、社會工作導論及公共管理學。到第二學期,A大組專業通識教育開設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政治學、社會工作導論及公共管理學;B大組開設管理學原理、社會保障學、土地管理學和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三、大類招生存在問題
1.專業差別較大,課程設置不合理。
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有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和社會學(包括社會學、社會工作)兩大學科門類,有11個專業(方向):社會學、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公共應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業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資源管理、土地資源(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兩大學科門類之間及各專業(方向)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對專業課程設置要求也不盡相同。目前簡單的以每個專業(方向)為基礎,并以必修課的形式,設置專業通識教育課程,在總的學分不變的前提下必然需要減少每個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這勢必會影響每個專業(方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大類招生配套政策不完善。
學科專業(方向)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對通識教育類課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對數學知識的要求較高,在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中是高等數學A,而其他專業(方向)是高等數學C。由于大類招生在第一學年不分專業,學生選擇高等數學A或高等數學C的具體人數也就無法確定。而理學院以此為由,在11級大類招生的學生第一學期不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由于大類招生試點工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導致本應在第一學期開設的高等數學無法正常開課,因而會對以后專業課程的開課造成很大的影響和不便。
3.培養方案設置結構不合理。
以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為例,2009年修訂的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中規定公共管理學院四年制本科總學分為175學分,對比2011年大類招生培養方案,總學分減少15學分。從結構上看,通識教育總學分基本上沒有改變(2009年為51學分、2011年為50學分);2011年培養方案中專業教育①總學分70學分,相比2009年減少了20學分;2011年培養方案中實踐教育40學分,相比2009年增加了13.5學分。在總學分減少,實踐教育學分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勢必要減少專業課程的學分,加之專業教育部分,還增加了專業通識教育中一級學科平臺課程,更減少了專業課程的學分。
另外,實踐教育學分增加,反映了提高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必要性,但是,從培養方案看,實踐教育均是如綜合性實驗課程、綜合性實習課程、創新創業實踐、學科訓練、畢業實習、形勢政策之類的綜合性實踐,需要花費的學時數量較多和比較集中的時間,這對課程安排也提出較大的挑戰。同時,沒有了單一課程的實踐,綜合性實踐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政策建議
1.進一步細分大類招生的類別。
依據不同專業對高等數學知識的不同要求,在公共管理大類之下進一步細分為公共管理Ⅰ類和公共管理Ⅱ類兩個類。公共管理Ⅰ類包括土地資源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公共管理Ⅱ類包括社會學、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公共應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業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專業(方向)。細分大類招生的類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不同學科門類間對不同基礎知識需求的差異,而且便于課程的安排。
2.完善大類招生配套政策。
學生根據對專業的了解和基礎掌握情況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是學校對學生興趣愛好與自主選擇的尊重,也是實施大類招生的初衷之一。實施大類招生改革,不僅僅是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的簡單修訂,而是事關教育教學的個各個環節配套措施的整體改革,如招生、培養方案、培養計劃、專業分流,轉專業、學籍管理、考核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大類招生改革試點不是某一個學院自己的事情,是整個學校的事情,不應出現由于大類招生,某個課程無法開課的事情。
3.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
在培養方案的結構上,適當減少通識教育學分比例。相比2009年培養方案總學分減少的情況,維持通識教育總學分不變顯然是不合理的。
在專業通識教育中,減少一級學科平臺課程數量,設定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社會統計學與SPSS應用為一級學科平臺課程;而將土地管理學、公共管理學、社會工作導論等各專業基礎課以選修課的形式作為專業準入課程。
在實踐教育環節中,應該保留專業課程實踐環節,綜合性實踐保留畢業實習、形勢政策、創新創業實踐,開設1―2門綜合性實驗課程或綜合性實習課程。
注釋:
①為了比較的方便,2009年的專業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2011年實施大類招生后的專業教育包括專業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拓展教育。
參考文獻:
[1]晉云海.高校大類招生綜述[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1).
[2]海霞,周增慧.大類招生條件下本科專業分層培養教育體系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1,(2).
[3]羅曉甜.大類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趨勢[J].經濟研究導刊,2011,(20).
[4]汪筱蘭,沈耀良.淺談大類招生培養中的專業分流[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11).
[5]張揚,孫志良.高校按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的SWOT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6).
篇9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高校招生政策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歷程[1,2]。1977年至1985年我國實行的是在適當地點定期實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學校聯合或統一招生。1986年至1992年國家采取計劃招生,實行單位委托培養和定向招生及招收部分自費生的雙軌辦法,改變了高度集中的單一招生計劃體制。其后至2002年,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招生政策改革,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3年至今教育部實行了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改革,自此大類招生開始出現。大類招生政策自實施以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和逐漸推廣,迄今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超過一半的高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的模式。大類招生是指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專業大類進行招生。大類招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是由其先進性決定的——大類招生不僅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按需培養人才,而且還可以幫助高校整合內部資源,提高辦學效益[3]。
由于大類招生屬于新生事物,部分高校實施不久,其潛在的弊端尚未顯露,而按大類招生政策錄取的學生的成績往往隱含著這些信息[4],因此,對這類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其潛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是尤為重要的。本文以較早實行大類招生的中南大學能源動力類學生成績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Logit對數線性模型,探討生源地和入學年齡對學生成績的影響,進而根據統計結果提出相關對策以進一步完善大類招生模式。
二、數據收集及處理
(一)對象
中南大學有工學、理學、醫學、文學、法學和經濟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有30個二級學院和83個本科專業,是一所典型的綜合性大學。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自2008年開始便實行了按能源動力類大類招生,能源動力類是培養從事動力機械和動力工程的設計、制造、運行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典型工科專業。因此,以中南大學能源動力類學生成績為研究對象建立Logit對數線性模型,分析得出的結論具有一般性,能夠指導綜合性大學工科專業大類招生下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本文統計了中南大學能源動力類2009級185名和2010級166名本科生的成績,涵蓋了他們自入學到2012年上學期所學習的所有18門和15門基礎課科目,包括工程制圖、大學計算機基礎、微積分、大學物理、基礎英語等。限于篇幅原因,學生的各科原始成績數據本文不予陳列。
(二)成績評價模型及等級劃分
學生成績綜合測評的方法主要有總分法、算術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基金項目] 中南大學開放式精品示范課堂計劃項目“能源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2014sfkt223)
[作者簡介] 孫志強(1980-),男,河南武陟人,博士,中南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節能與新能源.
平均值法、加權平均法、模糊綜合評判法、層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5,6]。總分法和算術平均值法是對單個學生所有課程成績求出總和或平均數,作為綜合考核結果來對學生進行比較和評定。這兩種方法非常簡單,但沒有考慮課程學分的影響。模糊綜合評判是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復雜的對象采用模糊數學的理論與技術進行綜合評判而得到定量評價結果的方法[7]。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系統分析方法,其首先需要將復雜的問題層次化,然后根據系統的特點和基本原則對各層的因素進行對比分析,最后以計算出的最低層相對于最高層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組合權值作為評價的依據[8]。主成分分析法是將原來的多個變量適當的組合成一些數量較少的綜合指標來近似代替原來的多個變量[9]。因子分析法是將具有錯綜復雜關系的變量綜合為數量較少的幾個因子以再現原始變量和因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可看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廣和拓展[10]。這四種方法較為復雜,面對本研究龐大的數據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不便使用。
加權平均法不僅涵蓋了課程的學分信息,而且其計算方法還簡單,故本研究最終選取該方法進行綜合成績的分析。加權平均法一種考慮了課程所占權重的學生成績綜合評價方法,科目的學分越高,該科成績在進行綜合評測時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具體計算方法為:
通過計算發現,所取樣本中學生加權平均成績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90.66和60.77。考慮到這兩數值的大小,本文最終利用成績績點的分界值將學生的成績劃分成優、良、中和及格四個等級:當加權平均成績≥85時,成績為優;當85>加權平均成績≥78時,成績為良;當78>加權平均成績≥71時,成績為中;當71>加權平均成績≥60時,成績為及格。
三、Logit對數線性模型
本文主要探討生源地及入學年齡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所研究問題的變量均為稱名變量,有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區別,而且還有兩個自變量,因此,多變量分析方法中的Logit對數線性模型特別適合于分析此類問題。Logit對數線性模型主要用來探討與解釋因變量與自變量間的關系,通常以最大似然法進行模型估計與檢驗[11]。
(一)建模與自由度計算
考慮到生源地種類有31種,而2009級與2010級能源動力類學生總人數僅為351人,所以,為了滿足Logit對數線性模型的使用前提必須對生源地進行分類[11]。根據表1所示的2010年高考985高校各省錄取率將生源地歸為三類:① 0<錄取率≤1.5;② 1.5<錄取率≤3;③ 3<錄取率。由于大部分學生入學年齡為18或19歲,因此,將學生入學年齡分為兩類:① 18歲及以下;② 19歲及以上。按前述分類后,中南大學2009級與2010級能源動力類學生成績的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2010年高考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985高校錄取率
序號 生源地 985高校
錄取率(%) 類別 序號 生源地 985高校
錄取率(%) 類別 序號 生源地 985高校
錄取率(%) 類別
1 上海 5.129 3 12 四川 2.417 2 23 云南 1.418 1
2 天津 4.378 3 13 福建 2.290 2 24 貴州 1.380 1
3 北京 4.069 3 14 寧夏 2.231 2 25 廣西 1.259 1
4 吉林 3.814 3 15 黑龍江 2.216 2 26 河北 1.191 1
5 重慶 3.690 3 16 湖南 2.122 2 27 內蒙古 1.177 1
6 遼寧 3.527 3 17 江蘇 1.933 2 28 山西 1.168 1
7 青海 3.458 3 18 山東 1.801 2 29 安徽 1.035 1
8 湖北 3.201 3 19 新疆 1.700 2 30 河南 0.987 1
9 海南 3.074 3 20 陜西 1. 687 2 31 西藏 0.979 1
10 浙江 2.790 2 21 甘肅 1.646 2
11 廣東 2.742 2 22 江西 1.437 1
表2 2009級與2010級能源動力類學生成績統計結果
類別 18歲及以下 19歲及以上
優 良 中 及格 優 良 中 及格
1類生源地 4 16 20 4 7 32 26 7
2類生源地 10 31 26 4 13 42 48 14
3類生源地 2 5 7 3 1 9 17 3
A代表生源地,B代表入學年齡,C代表成績等級,則變量A、B、C分別有3、2和4個類別。根據對數線性模型的階層特性(C為因變量,A與B為自變量),則可能建立的五個模型如表3所示。其中,模型1代表三個變量彼此獨立,生源地和入學年齡均與成績等級無因果關系存在;模型2-1只有生源地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代表只有生源地與成績等級間有關系存在;模型2-2表示只有入學年齡與成績等級有關系存在;模型3表示生源地和入學年齡都與成績等級有關系存在;模型4表示生源地和入學年齡以及這兩者的交互作用都與成績等級有關系存在。
(二)模型擬合優度檢驗結果與分析
在建立三維度列聯表的可能模型后,計算每一個模型的似然比,并進行擬合優度檢驗,其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似然比計算公式為:
式中,eijk為各細格的期望次數;fijk為各細格的實際次數;i為變量A的類別;j為變量B的類別;k為變量C的類別。
由表3可知,模型1的似然比值為10.831,在自由度為15時,顯著水平p值為0.764,并未達到0.05顯著水平,因此該模型已經可以擬合表2中的實際數據。同時還可以發現,在加入了生源地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和入學年齡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后,擬合結果的顯著水平分別下降至0.698和0.645,其擬合精度有所下降,故模型1是最佳擬合模型。該結果表明,學生成績基本與生源地和入學年齡無關。
現實生活中普遍認為學生成績與班級學風密切相關,為了確定此種觀點是否正確,本文對能源動力類2010級5個班的成績情況進行了統計,其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2010級整體成績最好和最差的班級是能動1002班和能動1001,其成績為良以上的比例分別為70%和25.71%,相差44.29%。這與現實生活中兩個班級的整體表現相吻合,據觀察,能動1002班的學生普遍學習用功,到課率高,而且該班會經常組織同學集體上早自習和晚自習,學風好;而能動1001班相對來說學風稍差,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缺課率相比其他班級也要高一些。由此表明,學生成績與班級學風密切相關的觀點是正確的。由于學生成績能反映學生掌握知識和各種能力的程度,是評價大類招生政策下大學生培養方案實施效果如何最有力的標志之一,因此,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成績,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成才,學校需要將班級學風的建設擺在首位,加強對其的建設以完善大類招生政策下的大學生培養計劃。
表3 可能的Logit對數線性模型及其擬合優度檢驗結果
模型階層 模型 表示法 似然比 自由度 顯著水平
1 lneijk=μ+αA+βB+γC {A} {B} {C} 10.831 15 0.764
2-1 lneijk=μ+αA+βB+γC +αγAC {AC} {B} 6.415 9 0.698
2-2 lneijk=μ+αA+βB+γC +βγBC {BC} {A} 9.668 12 0.645
3 lneijk=μ+αA+βB+γC+αγAC+βγBC {AC} {BC} 5.280 6 0.508
4 lneijk=μ+αA+βB+γC+αγAC+βγBC +αβγABC {ABC} 0 0 1
注:αA,生源地的主效應;βB,入學年齡的主效應;γC,成績等級的主效應;αγAC,生源地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效果;βγBC,入學年齡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效果;αβγABC,生源地、入學年齡與成績等級的交互作用效果。
表4 能源動力類2010級各班成績統計結果
成績等級
班級 優 良 中 及格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人數 所占比例(%)
能動1001 2 5.71 7 20.00 20 57.15 6 17.14
能動1002 3 15.00 11 55.00 6 30.00 0 0.00
能動1003 2 8.70 12 52.17 9 39.13 0 0.00
能動1004 0 0.00 11 37.93 17 58.62 1 3.45
能動1005 1 3.45 12 41.38 15 51.72 1 3.45
注:所占比例是指各成績等級的人數占班級總人數的比例。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建立的以成績等級為因變量、生源地與入學年齡為自變量的Logit對數線性模型進行分析發現,學生成績與生源地及入學年齡基本無關,而與班級學風密切相關。學風好,班級學習氛圍好,努力學習的人數也就多,成績優秀的人數也越多。所以,加強班級學風建設尤為重要,是提高學生成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針對目前逐漸推廣并流行的高校大類招生,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的措施來加強學風的建設。
(1)重視入學教育。綜合高校工科專業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學習基礎自然各不相同,在付諸相同努力后,其取得的成效也是各有差異的。有些學生在階段性成績出來后,他們會因為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依然趕不上別人而把原因歸結于自己高中的學習基礎差。當他們產生這樣的想法后,他們便會失去學習的沖勁,從而造成成績的下滑。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的入學教育中強調高中的學習基礎(與生源地相關)和入學年齡基本與他們大學里所取得的成績無關,而是取決于他們在大學里的學習努力程度。
(2)設立基于班級整體成績的獎學金名額分配機制。校級獎學金的班級名額分配不再以班級學生名額為依據,而是調整為以班級整體成績(班級加權平均分)為基準,根據班級整體成績排名而分配獎學金的名額。班級整體成績能夠很好的反映各班級學風的好壞,將獎學金的名額與班級整體成績掛鉤后,每一位同學的成績都會影響集體的榮譽與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各班級都會積極主動地制定措施來加強自身班級學風的建設,學生的自我管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華.我國高校招生政策100年述評[J].復旦教育論壇,2007,5(1):59-64.
[2] 高桂芬.教育公平背景下的高校招生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
[3] 唐蘇瓊.高校實施大類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24(1):88-89.
[4] 吳兆奇,關蓬萊,吳曉明.考試成績的Logistic回歸模型研究[J].統 計與決策,2007,23(3):21-23.
[5] 徐則中.基于變權的學生成績綜合評價[J].中國電力教育,2010,26(19):50-52.
[6] 黃修芝.統計分析方法在成績分析中的應用[J].統計與決策,2002,18(3):48.
[7] 孫艷,蔡志丹.模糊綜合評判法在學生考試成績評價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4(4):178-179.
[8] 李瑞蘭.層次分析法在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中的應用[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4):156-158,176.
[9] 張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學生綜合成績分析[J].科技信息,2012,29(4):113.
篇10
關鍵詞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專業選擇;課程體系;核心課程;方向課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26-0041-04
“大類招生”是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所采取的人才選拔模式。在這種招生方式下,學校將相近專業合并,按一個專業大類來招生。通過該方式錄取的學生在高職階段第一年統一學習公共(基礎)課,大二時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再進行專業分流。實行大類招生以后,一個大類相當于過去的一個“專業”。實際上,每個大類中又包括若干個專業,拓寬了學生的選擇范圍。實施大類招生這一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對大類專業進行一系列的教育資源重構與新建,其中課程體系重構是核心。
一、大類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內涵及特點
所謂“核心+方向”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是指2個必修的大類核心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和職業核心課程模塊)和2個可選的方向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和任意選修方向課程模塊),如圖1所示。其中,“核心”模塊是保證專業大類人才的基本規格和職業發展的共性要求,體現高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方向”模塊主要是實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的分流培養,體現專業個性和專業發展。
(一)“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內涵
在高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經常采取“集群式”課程體系結構,即首先制定大類公共課程模塊,然后面向與分流專業相關的特定職業崗位群(集群)的多種職業方向,抽取出該職業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識與技能,作為職業方向的基本部分,設立專業基本課程模塊。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職業方向的不同要求,設計出職業方向課程模塊,并與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應。面向大類招生模式的“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是一種擴展的“集群式”課程體系結構。即按大類專業設置核心模塊(發展)和職業方向系列模塊(崗位),并根據技術變化和市場對各職業方向人才的需求情況,動態修改、增減部分職業方向系列模塊。
(二)“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是核心課程模塊考慮到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專業方向課程滿足學生即時就業需要。二是該課程體系考慮到就業市場需求,課程設置直接與就業目標掛鉤,瞄準某種職業并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就業方向在課程體系中清晰體現;課程設置指向崗位需要,即根據職業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確定課程內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體現。三是模塊系列化確定課程體系的基本架構。首先對某一職業崗位群的能力進行分解,將其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設計為大類核心課程模塊;再將該職業范圍內適用于各個具體職業崗位的技能設計為滿足就業需要的職業崗位方向課程模塊;按照“核心+技能+綜合實踐”的解構原則,對各方向課程模塊進行縱向分解,形成鏈式結構,或稱模塊系列化,并同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銜接。四是適應性闡明系列化課程體系適應變化的顯著特征。適應性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職業方向模塊的設置與市場需求的變化保持一致,體現出課程設置的適應性;根據人才需求和學生就業率的變化情況,可調整選修相應職業方向模塊的學生人數,體現出課程選擇的適應性。
二、大類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構建原則
大類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充分整合大類資源,強化核心模塊,通過構建核心課程模塊,規范大類課程設置,確保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質量。二是職業發展與崗位就業相結合。在形成大類核心課程模塊的同時,要根據職業崗位需要形成專業方向系列課程模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三是提高專業方向系列課程的內聚性和減小各專業方向系列課程間的耦合性。同一專業方向系列課程內應圍繞系列培養目標來確立其既有延展性又有獨創性的知識能力結構體系,延展性與獨創性的課程知識能力體系可使系列知識能力培養過程迭代并遞增,課程間內聚要遵從必要性的迭代與開放性的遞增原則,否則可能會導致課程間覆蓋嚴重的現象。四是多專業交叉原則。設置專業方向課程模塊時要注重多專業間的相互滲透,擴展方向模塊的可選空間,使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能力體系,以此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五是可實施原則。“核心+方向”課程體系的設立要方便課程教學的實施,適應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要求。
三、大類招生模式下“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面向大類招生“核心+方向”課程體系包含許多獨立、具有特定功能且相互間存在耦合關系的課程模塊,這些課程模塊主要分為核心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和實踐技能訓練課程模塊。其中,每一個模塊都由若干個系列課程群組成,每個系列課程群又由若干門相關性質或擔負類似功能的單元課程組成。各門課程、系列課程群、課程模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邏輯支持與遞進關系,這種遞進關系將課程模塊集成為課程體系的骨架基礎。要在對行業崗位深入分析和探討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高職課程體系、課程模塊、系列課程群與主干課程之間在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系與整合,以及各課程和教學環節在內容上的分工與銜接,進行模塊與模塊、系列與系列、核心與方向、必修與選修、理論與實踐、知能與素質等多維度上的整合、互動,明確每門課程、每個教學單元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合理確定各類課程的學時比例和學分比例,避免課程內容上的耦合,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使整個課程體系能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從而形成既適應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學生職業崗位個性需要,又能充分體現按專業大類招生培養特色的課程體系。
(一)大類核心課程模塊的重構與優化
課程體系是否科學、合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課程內容的選取,特別是課程內容的廣度、深度、科學性、發展性和系統的邏輯結構。因此,面向大類招生模式的核心模塊課程開發并不是將傳統的課程內容進行簡單相加或刪選,而是進行有機整合和全新構造,在保持核心課程內容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職業素質具有一定穩定性的基礎上,對傳統大類公共課程內容進行重構、整合與凝練,及時充實最新的專業基本知識和職業崗位素質要求,優化課程內涵結構。
面向大類招生的核心模塊課程主要包括專業核心課程群和職業核心課程群,確保既能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又能使學生在接受課程內容教學中加強專業基本技能訓練。
(二)專業方向課程模塊的構建
以就業崗位為依據確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培養目標,要求每位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負責人必須先開展專業(或行業)崗位調研,經認證后定位那些現存或潛在的并有一定發展持續度的職業(技術應用)崗位,依據該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構建專業方向課程模塊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系統架構。在明確專業方向課程模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分流專業的職業崗位需要和社會需求變化等因素,科學、有效地對所有傳統專業技能課程進行解構和再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相近的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在進行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劃分和選擇時,要充分考慮理實一體化教學、知識、技能與素質、必修與選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職業素質培養類課程精而新,大類核心課程模塊寬而堅實,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多而靈活,任選類課程廣而有度,從而確保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
在對崗位進行調研、確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并經認證后構建專業方向系列課程。其邏輯時序為:崗位調研確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培養目標構建專業方向模塊系列課程的知識、能力與素質體系。每門專業方向模塊系列課程的知識能力體系均包括:基本單元、能力單元、實踐單元。專業方向系列課程中的基本單元是系列培養知識能力體系的根基,應最大化地為能力單元服務,基本單元的知識能力體系應綜合基本單元目標來構建;能力單元的知識能力系統構建應直接為實現崗位能力需求服務,知識能力體系可以面向能力模塊化,采取階段性的技能訓練方式,應為實踐單元服務;實踐單元是系列課程中知識能力體系的綜合應用,單元目標應盡量與系列培養目標接近。
(三)實踐技能訓練課程模塊構建
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為依據,以能力為本位,構建面向職業崗位的實踐教學體系,即縱向“三層次”、橫向“六模塊”。“三層次”為感性認知層次、強化訓練層次、創新實踐層次;“六模塊”為職業基本技能訓練模塊、課內實驗(實訓)模塊、崗位綜合實踐模塊、專業綜合實踐模塊、綜合設計模塊、生產實踐模塊。職業基本技能訓練模塊主要包括:與職業崗位相關的基礎技能或素養的教學與訓練;課內實驗(實訓)模塊包括各類演示、驗證性實驗(實訓),以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方法和手段為主要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基本實驗的能力;崗位綜合實踐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某個崗位技術技能的能力;專業綜合實踐模塊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技術(技能)能力為主要目標,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嚴謹求實工作作風、工程素養等綜合素質;綜合設計模塊包括各類與項目工程相聯系的設計,以掌握設計方法和手段為主要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基本的創新能力,如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生產實踐模塊包括各類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的實習,以了解、掌握實際生產過程為主要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系統觀以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如認知實習、校外實習等。
四、“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建議通過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確保“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措施包括:完善以學分制為手段的各項彈性教學管理制度;通過“外引內培”、兼職等多種途徑,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的雙師隊伍,確保“核心+方向”適應性模塊化系列化課程體系中每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定期開展人才需求信息調查與預測工作,并及時反饋到培養過程中,以便合理開展專業分流與課程建設;通過建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等有效途徑,加強實踐環節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拓展空間;構建教學質量監控與保證體系,對課程教學環節進行監控。
依據閉環式控制系統觀,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包括三個子系統:一是質量管理系統,其負責對課程教學質量實施管理及對系統運行的執行,該系統直接決定質量保障體系的系統功能的發揮。二是質量監控系統,其負責對課程教學質量進行測定和調查,為課程教學管理的決策提供依據,監控應當遵循教學規律,按照嚴格評價程序,有計劃、有組織地展開,達到及時掌握動態,實施有效的指揮。三是信息反饋系統,其具有信息收集、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功能。
為了確保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能有序、規范地運行,必須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包括:目標管理機制、評價激勵機制、信息反饋機制,并且要切實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建立有效的組織機構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努力營造一個合理競爭和自我約束的氛圍。
參考文獻:
[1]鞠芳輝,劉德學,鄭筱婷.柔性模塊化課程體系設置——浙江萬里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3(3):16-20.
[2]俞國方.采用模塊化系統集成法優化課程體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1-14.
[3]曹屯裕,賈讓成,林麒.基于“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大學教育,2003(5):17-19.
[4]曾冬梅.課程體系優化的三個層面[J].高等理科教學,2003(2):34-38.
[5]楊鳳華,陸建新.按學科大類招生模式下“平臺+模塊”課程體系的構建[J].紡織教育,2007(6):49-51.
[6]陶劍文,丁佩芬.基于適應性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的“2+1”人才培養體系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7(4):23-26.
[7]賈讓成.論基于“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103-106.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 Dir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Large Class Specialties Enrollment
DING Pei-fen,TAO Jian-wen
(Zhejiang Busine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bo Zhejiang 31501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