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我心范文
時間:2023-03-23 23:35: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牽動我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身為“正宗小書迷”的我,可真真不是吹牛皮,基本是手不離書呢!來分享一下小書迷的閱讀經歷吧,很是精彩勒!五六歲時,天真的年紀自然是不少有色彩:而于我而言,連環畫便是其中一抹亮色,它精彩絕倫的故事情節加上多顏的插畫簡直就是天作之合之中的戰斗機!而我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了解書里面的大大世界;十二三歲了,花兒一般的年紀,隨著年齡成長的我也不再僅僅局限滿足于幾本小小插畫圖,渴望求知的神經一步步牽引著我向更深的層次探索……“永無止境”
我認為閱讀是為了自己有更深層次的升華,有愉悅的心情。每當恬淡的黃昏,或是靜謐的夜晚,我會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書靜靜地讀,默默地品味。打開一本書,我從書中,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會隨著主人公波濤洶涌的命運而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郁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輕松詼諧的書,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漸漸地我進入書的世界,一天學習的疲勞和一些生活瑣事的煩惱便頓消大半。此時,我便擁有了一份絕美的愉悅心情。
我個人是比較熱愛課外書籍的,就好比說羅貫中同志寫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的陰險狡詐,關羽的豪邁霸氣. . . . . . 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是那么與眾不同那么色彩鮮明,每一個故事情節都是那么跌宕起伏,都是那么讓我如癡如醉,沉浸到無法自拔。閱讀里面的世界大的無法可想,只要用心去體會,其中樂趣并不像表面理解的那么難,自會體現其中,而我就正享受.它像毒罌粟一樣,一旦沾上了,便食之髓味再無法戒掉了。
閱讀!這個神圣而莊重的詞匯,多么美妙哇!
篇2
小時候,母親是最疼愛我的。那個時候,我還不懂的孝敬父母,脾氣可大了。隔三差五晚上不好好睡覺。不過溫柔賢惠的母親總是沒有責怪我,她用她布滿繭子的大手掌,抓起我這只白嫩的小手,在月光的輝映下,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嘴里哼唱著我喜歡的兒歌。母親是不善于五音的,但她為了我卻陪我一起看電視,學兒歌,再用她那溫柔的嗓音唱出來,很快,我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這個聲音牽動了我的內心,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每次,我在月光下漫步時,我都會想起,曾經有一個女人,在月光下唱著歌,是那么的婉轉悠長,動人心弦。
長大了以后,母親漸漸開始對我嚴厲起來,那時候的我有著諸多的壞習慣,而母親也是用她那慈愛而又嚴厲的聲音來糾正我的錯誤。有一次,我又忘記了飯前要洗手這件事,母親先問我洗手了嗎,從小被母親養成不撒謊的我搖了搖頭。母親又問道:“那你在學校洗手了嗎?”我回答道:“當然??!學校的老師都和我們說過了,哪敢不遵守啊!”接著母親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來教育我。每次母親在教育我、糾正我的錯誤時那聲音就成了牽動我心的聲音,因為這種聲音不僅僅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讓我的內心一步步的成長。
現在的我已經長大了。而牽動我心的聲音變成了母親欣慰的笑聲。我開始慢慢懂事起來,母親的笑聲也漸漸多了起來,在我深夜苦讀的時候,在我得到榮譽的時候,在我和母親一起做家務的時候。母親年過不惑正在漸漸老去,而我還在成長。在母親的笑聲里,我得到了學習的動力,以及她對我的肯定。我明白了母親的聲音便是牽動我心的聲音。
篇3
曾經的我認為學校像一個大籠子,把我們困在這里,每天就是學習學習??墒牵F在我不那么認為了。
上次星期一,在生國旗的時候,我的肚子疼痛難忍,經過班主任批準,我回了家,回到家中,由于爸爸不在家,鄰居阿姨便帶我去小診所里去。醫生說我是闌尾炎,讓我先掛幾瓶吊水消消炎。我睡在潔白的病床上,看著好看的電視劇,愜意極了。我心里想:如果能多住幾天好了,這比上學輕松多了。也許是應了我的這句話,掛了三天的吊水還是不見效。于是爸爸把我帶到二院進行治療。醫生診斷出是急性闌尾炎,需要動手術。手術進行了一二個小時,我又躺在了潔白的病床上。此刻我的臉也蒼白。在病床上居然有想念學校,每一次聽見二院旁邊一校的鈴聲,我的心也跟去了,看著孩子們上體育課,想起了我們班今天也有體育課。今天曹老師有沒有教怎樣打排球?你們今天有沒有跑步?你們今天累不累?……
我每天早晨和下午徘徊在窗口旁,看著那些孩子在玩耍,想起了曾經體育課在靠近逸夫小學的那個操場。我們在做操,那群孩子在學著樣子做,老師一動他們全被嚇跑了。我們在下面哈哈大笑。有一個小男孩在沙坑那兒用手刨沙子,弄得沙子到處都是,老師被逗笑了,不用說我們了,早已笑的捧著肚子。又想起了八年級上冊的那一次運動會,我們團結一心,為那些運動員們和彩。慢慢地才發現校園內有著這么多值得我留戀的??!
校園牽動我的心
篇4
——題記
那年的風
秋姐姐拿著一把蒲扇,扇動了枝葉,花草。秋風輕輕的,正如那輕輕的一句“添一件外套吧,天氣慢慢變涼了”拂過我的心間。六歲一過,還是有稚嫩的天真無邪伴隨在左右,事事都要媽媽提醒,手把手來教。就像天涼要添衣,媽媽都要重復上好幾遍,但媽媽從沒有厭倦過,而是很耐心地一遍遍教導。
那年的風,很柔和,媽媽的教導,很柔和,就像風,飄蕩在我的心田,包容了我。
那年的雨
日子一天天流逝,我也一天天長大,媽媽卻老去了許多。那一根根銀絲掛在媽媽頭上的,是媽媽對我的操勞??!長大的我不再像從前那樣乖巧懂事,常常頂撞媽媽,傷透了媽媽的心。我還記得那次,我把媽媽氣哭了,媽媽一個人關在屋里小聲的哭泣,滴水不進。猛然間,抬頭看見前幾日媽媽照的相片和擺在一起的前幾年的全家福,發現媽媽眼角的皺紋刻著歲月的痕跡,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了一下,瞬間懂得了媽媽為我拼搏的不易。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每一滴落在地上的聲音和媽媽的哭泣都那么清晰
那年的雨,很沉,媽媽的哭泣,很微小,卻很重,就像雨,滴在我的心里,敲醒了我。
那年的云
雨過天晴,白云被天邊的彩虹映的好耀眼。仰望天空,那朵云,是媽媽對我的牽掛和思念,因為要住在學校,一星期才能和媽媽見上一面,而那句“媽媽,我想你。”卻始終沒有勇氣說出口,媽媽毫不吝嗇對我的想念,每次見我都會說她想我了。這是放學路上最精美的禮物吧,媽媽送到我的耳朵里,呼喚著我,軟軟的,很暖心。
那年的云,很軟,媽媽的呼喚,很軟,很暖,就像白云,輕輕的,軟軟的,填滿我的心靈。
我的世界因為有了媽媽才能鑄造輝煌,我的心也是因為有了媽媽的駐足,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媽媽的聲音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也是能牽動我內心的聲音。
篇5
小時候,我總以為掙錢非常容易,不用花多少工夫就能掙到很多錢??勺罱幸患∈聟s令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掙錢的不容易。
那是個星期六,家庭作業比較少,我的心情很愉快。吃完了飯,我想:反正今天沒事,干脆給爸爸媽媽“打工”,掙點“小費”吧。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聽后很高興,說:“那你就把今天洗碗的任務全包了吧,洗好了就給你錢。”我聽了,心想:嘿!真不錯,洗幾個碗,就可以掙到錢,這太簡單了吧。于是,我愉快地答應了。
媽媽也很高興。媽媽把所有的碗呀、盤子等都排整齊,放進水池里。我一看,心涼了半截:怎么這么多呀?堆了那么高,全都要洗啊!媽媽說:“那可是,我每天都要把用過的鍋碗瓢盆收拾干凈,要干好長時間呢?!卑?,真是太多了??杉热灰呀涀愿鎶^勇地承擔了任務,想抱怨也沒用,只好硬著頭皮干吧。于是,我挽起袖子就開始洗起來。
我先在第一個碗里接上點水,再倒上點洗潔精,用洗碗布開始洗。5分鐘過去了,碗雖然已經用洗潔精洗了一大半了,可我的手已經凍得麻木了。因為這兩天深圳的天氣非常冷,電視臺都已經掛出黃色信號了。我這時才體會到洗碗的不容易。又過了5分鐘,碗已經全都用洗潔精洗完了,還得洗那些盤子、鍋鏟之類的,好麻煩哪。等洗完了所有的東西,就剩下沖干凈了,我想這應該比較容易了吧。媽媽說,沖洗過程中,也要用手幫忙的,這樣既洗得干凈,又省水省時。我打開水龍頭,冰涼的自來水向我沖來,我的手了像被冰凍住了一般。這時,感覺到自己的腿也站酸了,兩只胳膊一直那么架著也很累。這個時候,我才真真地體會到了掙錢的不容易,別看這只是洗碗,可干起來太困難了。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想到了媽媽。媽媽平時真的不容易,因為她還要干許多其它的家務事。我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減少玩的時間,幫媽媽多干點家務事。
好不容易,我把碗全都洗好了,而且還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消毒柜里消毒。我向爸爸報告,爸爸說:“不錯,給你兩塊錢的‘小費’?!薄皟蓧K?”我差點暈倒。這么多的碗,這么涼的水,花了我這么多時間,才給兩塊。
爸爸說:“怎么了,嫌少?”“我洗了這么久才兩塊呀?!蔽也粷M地說。
篇6
趙浩博
“轟隆”隨著一聲巨響,瞬間成千上萬的高樓如同奄奄一息的老人,突然坍塌,數萬個中華兒女在廢墟下發出凄慘的求救聲,這是雅安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我為雅安人們祈禱,為他們捐款捐物,這件事牽動著我的心。
撫慰受傷的“母親”
黃河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母親”,現在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黃河水由清澈見底變為渾黃一體,是因為黃河注入渤海時,都要流經黃土高坡,因為黃土高原的土壤松散,黃河水奔騰而來,卷入大量泥沙,現在國家號召人們植樹造林,我也特別關心這件事情,積極投身植樹綠化中,大大減少了黃河污染速度。
東方“雄獅”鼎然挺立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古人說的一句話。早在盛唐時期,國家非常發達,都是因為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國家割地賠款,任人宰割,遭到外來的侵略,圓明園就是那段滄桑的歷史的見證。我們應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但現在中國這只東方雄獅鼎然挺立,神州九號升空、航母下海、工農業生產捷報頻傳……我作為一名華夏子孫,為此感到自豪!
篇7
論文摘要:勞動就業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敏感的社會問題、中國的改革能不能最終取得成功,社會能不能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勞動就業問題。因此,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就業問題,探討增加就業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現行的勞動就業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傳統勞動就業制度進行了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績。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就業制度已基本形成。
多渠道多元化的就業格局基本形成。在國家統籌規劃的指導下,實行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突破了政府統包統配單渠道安置就業的勞動就業制度,開辟了國有、集體、個體、私營等多條就業渠道。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機制基本形成。企業、事業單位有了用工權,突破了過去企業、事業單位人員由國家承包下來,只進不出,單位無辭退職工的權利的局面。勞動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單位、突破了改革前“一紙定終身”的只能在一個單位就業的體制。雙向選擇模式的建立,促進了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有利于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勞動合同制得到恢復。過去我國的用工制度以固定工為重要形式,現在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度。雇用者與被雇用者、雙方訂立勞動契約,雙方權利義務明確,受到法律的保護。勞動合同制的推行有利于勞動者的合理流動,優化勞動組合,也給勞動者壓力和動力,促進勞動者積極性的發揮。
政府宏觀調控的市場競爭就業機制基本形成。有關資料表明,1993年政府計劃安排的就業人數只占總數的15%,而市場調節就業的已達85 %,說明我國市場競爭就業已成為就業的主要方式。政府主要運用政策、法律和經濟的方法,對勞動力的市場供給與需求進行結構性或總量調節.不再用行政手段過多干預單位用工。我國的勞動市場體系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各種職業介紹機構、失業保險機構、就業指導培訓中心得到大力發民,為企業與勞動者相互選擇的市場機制建立創造了條件。
二、目前影響勞動就業的因素
1、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茖W技術的發展對勞動就業有雙重影響。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運用,必然帶來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投人同樣的資本,能夠吸收的勞動力就絕對地減少。另一方面,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使社會生產向深度、廣度進軍,擴大勞動者作用于勞動對象的范圍、領域,出現一些新的工業企業、新的服務業領域,這將吸收一部分勞動者就業,拓寬勞動就業渠道。
2、人口因素。任何國家、人口的多少,特別是勞動年齡人口的多少是影響勞動就業的一個因素。人口眾多在我國造成很大的就業壓力。人口的數量大、會制約我國再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影響勞動就業。人口多還會影響我國的教育發展水平,影響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從而限制了勞動就業的選擇,不利于勞動者尋找就業門路。
3、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商品經濟講求經濟效益,因而在用人的選擇上十分慎重。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伴侶。面對競爭的壓力,企業自然會高度重視職工的素質,對那些低素質的勞動者,難進人企業,就業的人員也會感到壓力由于市場行情的變化,企業會經常調整生產的規模和產品的結構,從而經常調整就業人員的進出。另一方面,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會拓寬就業門路,增加就業崗位。另外商品經濟的發展將為縮短工作日、增加自由支配的時間創造條件,一方面可以增加就業,另一方面可以為勞動者提高素質創造條件。
4、產業結構與所有制結構的狀況。不同的產業結構、所有制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不一樣,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多種所有制的發展有利于吸納不同層次的勞動者。
5、勞動者素質和勞動者的就業觀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就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在這個選擇過程中勞動者的素質,勞動者的就業觀念是一個重要因素。勞動者素質高,就業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就容易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
6、政府的重視程度。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也不管是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還是經濟蕭條時期,各個國家都把提高就業率、降低失業率作為政府重要的甚至首要的一項工作,在我國,就業壓力將長期存在,不僅政府要重視,而且要采取切實的措施來幫助勞動者就業,如制定各種有利于勞動就業的政策,發展勞動力市場,規范勞動中介機構,加強對失業者的培訓等。
另外,國家政局的穩定程度,世界局勢的變化也會對勞動就業產生影響。
三、我國目前勞動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我國將長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首先是新增勞動力的壓力。據測算,“十五期間”,平均每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1191萬人,“十五”末期開始,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速度趨緩,年增長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其增長的絕對數仍然很大。其次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農村有剩余勞動1.5億左右,由于過去發展鄉鎮企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解決了將近1億的勞動就業問題。1988年以來,又變成“離土又離鄉,進廠又進城”,常年流動的農業人口約為6000萬。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經濟的發展,農業的進步,再加上農業耕地面積的逐步減少和農村勞動力新增,必將有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等待就業。再次是城鎮和下崗分流人員,集體企業有600萬富余人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可以從現有崗位分流出500多萬人員,這些人員都需社會提供就業崗位。第四是我國經濟的增長將很難保持高速度,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帶動率變小。最后是部分離退休人員再就業和一些未實現充分就業的人員需要從事第.二職業。由此可見,我國的就業壓力是非常大的。 2、我國高素質勞動力需求不足。我國正從粗放型向集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能再吸收勞動力,反而會裁減勞動力。隨著企業的技術進步,高新技術的采用.新開辦的企業所需投資很大的資本,吸收的勞動力有限,要求勞動者的素質較高。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勞動者素質不高,高素質勞動力需求嚴重不足。
3、大量低素質的勞動者重新就業的難度大。從總體上看,我國的教育水平落后,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掌握 的技能單一,影響了他們重新獲得就業的機會。勞動力素質低,再就業選擇的局限性大,從而制約著就業規模的擴大。
四、解決我國就業問題的對策
1、保持國民經濟較高速度的健康持續增長。經濟增長好似增加就業機會的長久動力。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調查資料推算,“八五”期間,我國的GDP每增長1%,可以新增7404萬個就業崗位。可見保持國發經濟的穩定增長,是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關鍵環節。
2、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調整所有制結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揮第三產業在解決勞動就業方面的優勢,特別注意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具有吸納不同素質的勞動力的特點,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解決大量下崗、分流人員的主渠道。
3、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培育和完善農產品的流通體制,使農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積極推進農業深層開發,促進農村非農業的發展,加快農村向城鎮化的進程。城鎮化不僅有利于控制人口出生率,而且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就業機會。
4、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勞動者素質。發展教育事業,可以從總體上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而且學習可以替代或延遲進人勞動力市場的時間,緩解就業的壓力。
5、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各類失業人員構筑一道“安全網”。失業是任何國家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們應為那些沒有正常收人來源的人員提供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險,避免對社會造成大的震蕩。
6、加快發展勞動力市場。培育勞動力市場,建立和完善再就業機制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大力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類型的勞動力市場。建立國家、地方、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多渠道并存在的就業和再就業服務體系,為用人單位和失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
篇8
金融創新,對社會經濟特別是金融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金融創新是指在金融領域內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對內部各種要素進行重新組合。也就是利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對金融產品、金融組織、金融市場或金融體系、金融工具等所進行的創新和變革活動。作為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發展中國家,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其金融創新無疑是金融我國創新的關鍵。
我國的金融創新起步較晚,還不成熟。西方金融創新活動蓬勃發展,金融創新理論也越來越豐富,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術推進”理論、“自由一管制的博弈”理論、“約束誘導型”理論、“貨幣促成”理論等。西方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實踐活動正是建立在這些理論基礎之上,這些理論對我國銀行業務創新也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我國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動因分析
(一)金融市場環境變化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和改革的主要動力
金融創新需要適宜的金融環境,對于金融核心一銀行來說更是如此。銀行業的發展與金融創新密不可分,金融創新已成為銀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不同時期銀行金融創新的動因是不一樣的。從20世紀70年代起,國際貨幣制度促進了銀行的金融創新。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給銀行的金融創新帶來新的變化。經濟環境的變化為新產品的出現提供了特定的獲利機會,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也刺激了我國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主動性和自發性。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來自國內外金融機構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國內各種金融機構的增加對銀行有一定的沖擊:另一方面,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已逐步開展人民幣業務。2002年南京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愛立信公司湊足巨資提前償還19.9億元中資銀行貸款,轉向花旗銀行簽訂貸款合同,起因是中資銀行難以提供“無追索權的應收賬款轉讓”業務。這次中外銀行的較量足以使中資銀行感覺到金融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西方銀行在金融創新方面的環境比我國環境寬松。相比之下,我國在金融管制、經濟環境、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機制等方面,都存在著制約金融創新的障礙。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過程中所受到諸如利率、外匯管制等政策限制非常多,而國際上運用多年且實踐證明是非常成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如期貨、期權、互換、期指、遠期等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上還沒形成氣候。在外資銀行的逼迫下,我國銀行必須適應全球的金融環境,大力發展金融創新。
(二)銀行為追逐利潤同時規避風險對金融創新有需求驅動
金融創新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廉價資本的減少,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上升,再加上競爭及利率政策的調整,引起銀行利息收入下降,服務成本支出增加,尤其是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后,具有絕對的本外幣產品優勢,國內銀行的中間業務被擠壓。2009年上半年。由于存貸利差縮小、議價能力減弱以及中間業務收入減少,全國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45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8億元同比下降19.3%。我國商業銀行要想保持利潤增長,必須另辟蹊徑尋求新的突破口。
目前,我國的浮動匯率制讓很多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都感受到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和市場風險的存在。面對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我國銀行業要想在外資銀行的沖擊下繼續發展壯大,必須在經營過程中盡可能地開發和使用具有保值和避險功能的產品,通過一些金融工具幫助銀行、借款人和投資人規避利率和匯率風險等,從而推動金融創新的發展。
(三)為規避管制而進行金融創新
西方經濟學家已經注意到,規避管制會促進銀行金融創新。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商業銀行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微觀經濟主體,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間必然存在著目標沖突和博弈。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限制存貸款利率、名義利率與市場利率缺口加大等都會促進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
20世紀60年代,美國南于通貨膨脹導致利率上升,從而引發了銀行業活躍的金融創新。我國也在經歷相似的背景。2007年央行10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2008年,為了保持內外均衡和壓制通脹,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之達到17.5%。一方面,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直接制約了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市場信貸產品供需矛盾加大。而銀行間市場交易利率保持相對平衡-名義利率與市場利率的缺口為銀行金融創新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作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這部分資金收益與成本呈現明顯倒掛(17.5%的存款準備金率將導致商業銀行為存款總額承擔0.98%的機會成本)。為了降低機會成本,商業銀行根據利率變化,通過創新信貸產品從單一存貸業務為主的傳統銀行業務向資產管理業務為核心的現代銀行業務轉型。
(四)市場價值增加的可能提供了創新的動力
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機構,存在交易成本。它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進行金融創新,使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消費,使投資者能夠實現更好的風險分擔,使更多的支付價值可觀察等。當市場不完全時,企業選擇復雜的融資結構可以增加市場價值,正是增加的這些價值提供了銀行創新的動力并且彌補了創新的成本。
三、對策建議
(一)樹立金融創新觀念
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起步較晚,且主要以傳統業務為主,要想在市場化的進程中獲得長足發展,特別要樹立金融創新觀念。提倡金融創新并不是拋棄傳統業務,而是對傳統業務加以改造。我國銀行的吸納性創新多。原創性創新少,因此在改造、鞏固老產品的基礎上要大膽創新,使之符合現代市場發展的需要。
(二)健全金融創新機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銀監會應該積極創造有利于金融創新的制度和法律環境,及時修訂不適應金融創新的有關規定。在充分考慮市場變化和公眾需求的基礎上,對監管規章和政策定期跟蹤評估,及時更新,不斷提高監管有效性。針對金融創新活動,銀監會應簡化審批程序,轉變監管方式,制定各類新業務的審慎監管標準和監管操作規程,強化持續性監管,注重對創新活動的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定價機制及信息披露等環節的全程風險控制,及時進行風險提示,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風險防范能力相對于外資銀行來說很薄弱。因此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金融創新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應加快金融風險監控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大在金融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內部控制機制、風險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創新力度。
(三)積極開發網絡銀行,進行金融科技創新
信息時代依靠電子信息技術進行金融創新是當務之急??旖?、方便的信息網絡系統是現代化商業銀行的重要標志,電子銀行為銀行節約了大量成本。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人才十分缺乏,產品技術與網絡信息結合不能滿足現代社會需求。網絡安全問題也屢屢出現。只有加強網絡技術,廣泛使用電子化的現代科技成果,以科技促金融,才能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
篇9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 體驗 生活 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它強調的是學生的親身經歷,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征,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開發并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备鶕陨淼奶攸c,緊扣現實生活,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創新性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開拓創新精神。
一、采取多種形式,以實踐活動為主線,發揮課程效應
為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我校在教學中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多種形式來促進與保證課程實施。
一是選好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這個主題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越好,范圍越小越好,讓學生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便“蠢蠢欲動”,這樣才會使課堂活動之外的真正探究因這份心動而更加豐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課程會遇到新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視無睹,也不能順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給大家以啟示是一個成功的舉措。這種方法對于新教師來說尤為重要。我校的《認識人民幣》《滑子蘑的種植》這些案例可以說為全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范例,從而激起了實踐研究的熱潮。
三是有機整合。實踐活動涵蓋面廣,可與學校德育活動、學科活動、班隊活動、節日活動等有機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體效應。
二、走進生活,讓學生在課余體驗社會角色
“讓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這曾是許多老師的期待。眼看著這群生活在21世紀的兒童,不會給自己梳辮子,父母不在家寧可自己餓肚子,出門一次換洗衣物全裝袋子,這的確是個嚴峻的問題。時代要求他們具有獨創的本領,生活需要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氨浦⒆幼摺卑?,即使“走”需要勇氣和執著,前途會有坎坷和困難,我們也要給孩子創設鍛煉的機會和條件,因為他們總要在學習中自己長大。與國外的學生相比,我們的學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識技能,解題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態度,自信心,自尊心,責任心,自主性,創造性。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恰恰正是最為重要的。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引領學生獲得輕松參加實踐的體驗和經驗,使他們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教會學生關愛大自然,關心生存環境;發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完善自己;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創新能力;養成學生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
1.在角色體驗中引領學生參與社會,體驗生活
人們常說,現在的孩子心理素質太差,經不起挫折和失敗。溫室里的幼苗注定長不成參天大樹。作為教師,我們更是深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能讓孩子們在生活中一次次去體驗成功、體驗失敗、體驗磨練、體驗吃苦,才能激發他們奮斗拼搏的精神,錘煉他們的意志。其實,相對于校園里單一的學習活動,他們也渴望真正走到社會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份更為真實的感受,面對著孩子的熱情,我們怎能不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呢?
2.在角色體驗中實現學生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常言道:學以致用。面對老師的諄諄教誨,家長的苦口婆心,很多學生是在被動地接受新知識,不難發現,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下的學生對學習的本身已經不感興趣。要讓學生主動的學,首先要讓他們深刻體會知識的重要性。角色體驗為學生提供了運用知識,展示才能的機會。
陶行知先生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社會調查就是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社會發生的某一現象進行調查,弄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的一種研究策略。是學生走近社會,感受生活的極好形式,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勇于實踐的能力。比如,我校前面有條貫穿全鎮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見底,可現在河水變黑了變綠了,蝦兒魚兒全跑了,河邊上有很多垃圾,河面還有很多漂浮物。針對這一現象,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調查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對策。通過這種社會性的調查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社會的現狀,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讓學生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煉自己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發現、安排和組織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充裕的時間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翅膀,廣袤的空間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舞臺。在多年來的課程實踐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她的無窮魅力: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了多元感受,在實踐中獲得新知,也在實踐中形成了意識,鍛煉了能力。學生的個性在實踐中得到張揚,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實踐中獲得提高,一個個新的生命在實踐中生成。迎著初升的太陽,懷著收獲的渴望,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我們相信,雖然嘗試的過程不會一路平坦,但一定會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大連市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大連市教育學院.
篇10
論文摘要:金融創新作為金融領域各種要素的重新優化組合和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已成為目前金融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逐步開放、人民幣的國際化、以及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全球化,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動因的分析,并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對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的金融創新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與建議。
金融創新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一直受到全球銀行業的大力追捧,并逐步發展成為各銀行集團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商業銀行。他們通過對金融制度、金融產品、交易方式、金融組織、金融市場等的創新和變革,以重新優化組合金融領域各種要素,同時實現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金融創新亦已成為金融體系促進實體經濟運行的“引擎”。我國商業銀行不僅需要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國際化過程中同時還要應對國際金融全球化的巨大風險,所以深入分析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動因,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金融創新的現狀,找到金融創新的突破口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金融創新的動因分析
當代金融創新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到了90年代,金融創新理論基本上形成了體系,并成為金融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金融創新從微觀角度來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場格局的創新及其定價機制方面;而宏觀角度來看,則主要集中在金融創新對金融制度的影響。而金融創新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動因理論、運行(傳導)機制、經濟效應分析三個方面。其中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動因分析則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根本動因:追逐利潤
如果金融機構沒有逐利的動機,那么商業銀行就可能進行金融創新。例如: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銀行設立的目的是為經濟發展籌集和分配資金,所有的資金運用都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執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納,絲毫沒有按照市場的需求來合理配置資金。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時,由于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獨立的經濟實體,還帶有部分計劃經濟的色彩,金融創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入世5年保護期的結束,金融機構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大,利益性的經營模式也逐步成為銀行金融業發展決策重要目標。
(二)規避金融管制
無論在哪個國家,金融業一般要較其他行業受到更為嚴格的管理,當政府的金融管制妨礙了金融業務活動和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金融機構利潤下降和經營困難時,金融機構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就會千方百計地通過金融創新,繞過金融管理當局的法規限制,努力把約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贏得競爭優勢。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創新產品有歐洲美元(1958,國際銀行機構)、歐洲債券(1959,國際銀行機構)、平行貸款(1959,國際銀行機構)、自動轉賬(1961,英國)和混合賬戶(60年代末,英國)。這些金融創新都能夠較好解釋該時期商業銀行與市場拓展相關聯的金融產品創新和商業銀行的“逆境創新”、快速增長的財富對金融資產創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創新、以及金融市場管制措施越多的國家往往更容易成為金融創新的集中地等現象。
(三)轉嫁風險和高科技的應用
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與兩次石油危機所促成的為防范和轉嫁風險的金融創新。其中電子計算機技術進步以及在金融行業迅速推廣也構成該時期的背景的一部分。這個時期金融創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轉嫁市場風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產品創新有浮動利率票據(1970,國際銀行機構)、聯邦住宅抵押貸款(1970,美國)、外匯期貨(1972,美國)、外匯遠期(1973,國際銀行機構)、浮動利率債券(1974,美國)和利率期貨(1975,美國)等。20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和匯率、利率反復無常的波動,使投資回報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激勵各商業銀行不斷創造出能夠降低利率風險的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一個重要的動因就是高科技的應用。尤其是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金融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引發金融領域內一場改變歷史的“技術革命”,使得以往無法實現的交融服務得以實現,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費用,使得金融機構提高了擴張區域性業務的功能。這也是一個推動金融創新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自由化
上個世紀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債務危機的爆發,西歐各國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顯著增強。此階段金融創新產品大多以銀行表外業務的形式出現,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創新產品有貨幣互換(1980,美國)、利率互換(1981,美國)、票據發行便利(1981,美國)、期權交易(1982,美國)、期貨交易(1982,美國)、可變期限債券(1985,美國)、汽車貸款證券化(1985,美國)等。由于金融管制部門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限制,迫使商業銀行在資產負債業務以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使得這一時期的銀行表外業務得到空前創新和發展。同時各國對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提出了相應要求,使得銀行采用諸如貸款出售(證券化)、備用信用證、互換交易等表外業務形式將資產轉移至表外,以減輕資本充足性的壓力并獲得較高收入。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品種單一
消費信貸、網上銀行、租賃、個人理財業務等只是少量開辦,仍處于初級的探索階段,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國際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等方面,尚有可觀的發展空間。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新業務的發展規模仍然較小,在銀行的整體業務規模中占的比重仍然較低。從整體情況來看,中國的銀行整體規模還十分小。
(二)金融創新數量擴張快、質量低
由于金融創新主體素質不高,創新的內容顯得比較膚淺。同時我國金融創新的科技含量較小,深度不夠。我國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技術還很落后與西方國家的銀行業務電腦化、專業化、經營管理的信息化還相距甚遠。而且,我國網絡技術水平整體上還比較落后,也限制了我國金融創新水平的提高。
(三)業務創新不均衡
資產業務是指運用貨幣資本來獲得利潤的業務,主要由部分組成,即現金資產、放款、證券投資和其他資產。從金融創新的動因來看,我國金融創新的動因有所偏差,金融機構創新的微觀動機則偏向于在無序競爭中搶占市場份額,出現了許多不計成本甚至負效益的金融創新。中間業務主要是指那些銀行不需動用或較少動用自己的資金僅以中間人的身份代客戶辦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項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服務費和傭金的業務它具有風險低、盈利高、服務性強等特征。近年來,中間業務是一個發展很快的業務,其發展速度已大大超過了傳統業務。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我國銀行經營的中間業務主要是匯兌、結算等業務。
(四)金融創新環境約束
一方面,作為經營主體來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國的金融體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壟斷,四大國有銀行無論在機構數量、從業人員以及資產負債規模等方面都占有壟斷地位,這種行業的壟斷,不利于金融創新。另外,金融管制仍相當嚴格,過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創新。
另一方面,作為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消費主體來看,社會公眾是商業銀行最大的客戶群。目前的情況是:我國城鄉居民儲蓄意識強但消費意識、投資理財意識較弱通過商業銀行這個中介來投資理財、消費的意識淡薄。目前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萬億元民間手持資金約萬億元。但長期以來國人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使得消費信貸、個人理財等業務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樣成為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社會公眾金融意識淡薄不僅影響了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也助長了銀行業務經營的惰性從而沒有也不可能向消費者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零售業務。
三、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對策
(一)立足市場及客戶
金融創新是增強自身實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因此每一項金融品種的創新,都要與客戶緊密聯系起來,同時需與追求經營效益最大化結合起來。這就從客觀上要求我們在創新時,既要考慮實際情況,又要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需要。
(二)堅持原創和高起點
在確定金融創新主攻方向時,商業銀行應選擇技術原創型創新為突破口。其依據是:第一,技術原創型創新代表著當今國際潮流,以此為突破口,可以發揮我國商業銀行的后發優勢,保持技術上的高起點。第二,在我國還存在比較嚴格的金融管制的情況下,技術原創型創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對較小,因此比較切實可行。
(三)加強創新科技含量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金融創新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金融創新的進程進一步加快。提高金融產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務觸角,是商業銀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四)平衡業務間創新比重
加大存款業務創新。首要的任務是進行存款產品和業務手段的創新,要大力發展個人銀行、企業銀行和網上銀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務,穩定現有的客戶群。一是要提高匯兌、結算業務的服務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場份額。二是要迅速增加業務的服務種類,擴展業務范圍。三是要大力發展租賃業務,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回租租賃、經營租賃、杠桿租賃業務等。四是要積極開展各種咨詢業務,利用專業優勢和不斷發展的信息網絡對企業和個人開展有關資產管理、負債管理、風險控制、投資組合設計和家庭理財等多種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