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雪范文

時間:2023-04-06 03:34: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四月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四月,本應該鮮花盛開,春意盎然,所有生物都以一種新生的姿態迎接著新的一年到來,俗話說,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可是這個春天,這個清晨,無情的上帝和我們開著怎樣的玩笑?幾乎在瞬間,多少房屋瞬間坍塌,多少生命瞬間消失,行走在這個充滿劫數的地球上,試問,我們何時才是安全的?

非典的恐慌似乎才剛剛過去,我們似乎才剛剛進入平靜的生活,h7n9又邁著強健的步伐以一種侵略者的姿態重新殺入我們剛剛平靜的生活,剛剛不再擔心蘇丹紅,又開始恐慌地溝油,汶川的傷害似乎還未撫平,雅安的悲痛又在猝不及防中悄然而來,我想問,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多少人為了挽救災區群眾不分晝夜的忙忙碌碌,多少人為了更多的生命得以存活又付出了自己生命,那些傷痛接二連三的向我襲來,手捧著報紙,那一刻我的思維不再清醒,災區,我能為你做些什么?才能夠稍稍平息我一顆異動的心?總以為自己是理智的,總以為自己已經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社會上修煉成佛,可以金剛護體,百毒不侵,可是面對著這殘酷的現實,我依然不能無動于衷,畢竟,我還是一個人,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

淚水已然滑落,跌落在冰冷的地板上,四月的風無情的拷問著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未來,我們到底該如何生存,網絡上,各種對地震專家的調侃一條條新鮮出爐,我不知道地震到底能不能預告,我不知道地震到底有沒有前兆,但是我知道,地震局不是萬能的,是啊,不震就不震,震了就震了,到底震多大,震后告訴你,荒謬嗎?可笑嗎?我沒有資格指責任何人,可是,請問這些專家,能否把工作稍稍做的細致些,不要把精力都用在升官發財上,不要把思想都用著爭權奪利上,你們稍稍認真一些,世界上將減少多少災難,那個時候,我們將驕傲的說:誰說地震不可預言?

剛剛脫掉臃腫的棉衣,渴望著將我萬般嫵媚在五彩的春日里盡情演繹,我甚至剛剛準備好,還沒有來得及體會到春天里的溫暖,四月,下起傾城雪,網友在微信里給我發來雪地上的圖片,我甚至幼稚的遺憾我怎么不在那個地區,不能夠拍到如此壯觀的雪景,網友稍后發來的語音信息瞬間將我雀躍的心情澆滅:姐,這么大的雪,我們地里的小麥怎么辦呢?那一刻,我羞愧的無地自容。

近年的天氣反復無常,二月間艷陽高照,熱浪襲人,街道上處處可見絲襪短裙,大家直呼古城西安直接從冬季進入夏季了,可是剛剛穿了幾天的夏裝,多變無常的天氣又從春天瞬間進入冬季,飄起了雪花,本來四季輪回,春夏分明的季節變得顛倒混亂,讓人無從應對,或許早上是寒冷的冬季,中午就是火熱難熬的夏季,我們要不要在這場大雪中反思,面對自然災害,我們的出路在哪里?

篇2

春天在人們的心中是五彩的,但是今天卻是銀色的。

早上我突然被“滴滴答答”的聲音驚醒,我從床上爬起來:“哇,好白呀,咦?不對,時光倒流了么?現在明明是春天,怎么會下雪?”我掐了自己的手一下,啊!好疼呀,看來是真的,四月下雪了。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上的平臺上,只見雪花在空中飛舞,一片緊挨著一片,密密麻麻地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小的像飯粒,大的像毛豆。雪越下越大,過了一段時間,就下起了鵝毛大雪,更大更密的雪花隨風飛舞著,像一個個頑皮的小朋友在天空中跳舞。

走出樓門,我看到地上覆蓋著厚厚的雪,好像鋪著無邊無際的地毯,就好像天空送給大地的禮物。腳下突然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音,我知道這是我走在雪上發出的聲音。雪地上留下了一串小腳印,那串小腳印多么像我給“地毯”繡上的小圖案啊!

慢慢地,整個世界變白了。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光禿禿的樹枝上,高高低低的屋頂上,都鋪上了一床厚厚的白白的絨被子似的,真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我猜想著:地球媽媽一定是給自己換上了潔白的新衣裳,用雪花裝點一下,迎接貴客的到來。

到了學校,我發現同學們都很興奮,我們都盼著快一點下課。叮鈴鈴……下課的鈴聲終于敲響了。同學們個個像離弦的箭一樣,“嗖”地一聲沖到了操場上,盡情地欣賞著美麗的雪景。雪花是那樣的潔白無瑕,看著翩翩飛舞的雪花,我完全陶醉了,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片雪花在空中飛舞。忽然有人喊我,我才知道我是我,不是雪花。雪越下越大,不一會兒,房子白了,樹木白了,真是應了那首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不禁感嘆到。

我跑在學校的小院里,雪花直向我撲來,頭發上,衣服上,到處都是雪。雪花像淘氣的精靈一樣,時不時跑進我的嘴里,涼颼颼的。我從車上弄來一團雪以為是沉甸甸的,可一拿起來,好輕啊,雪團摔在地上,像冰塊似的。哇!小雪花越下越密,就像那無數片潔白的花瓣飄落在大地。雪越下越大,小雪花在空中你拉我扯,你擁抱我,我擁緊你,多親密呀!大雪溫柔地撫摸著大地,灑過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給大地鍍上白銀。這迷人的雪花,像白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像七仙女灑下的花瓣,漫天飛舞。這鵝毛般的大雪,溫暖了每個人的冬天,溫暖每個人的心靈,使這個美好的世界變得更加快樂。

篇3

    對于月球的基本知識的講解比較簡單,學生也能接受,我采用的教學方式與前面講解“最近的恒星—太陽”方式一樣。開始用一首優美的樂曲《明月幾時有》引入,激發學生興趣,溝起學生對美好月球的向往,然后請同學說說以前聽說過哪些有關月亮的美麗故事或傳說。學生說出了嫦娥奔月等故事。我設問:月球上真的有這么美好嗎?引發學生思考。請同學們看書,或討論,看看月球是不是真的如傳說中的那么美好。學生積極看書,尋找答案。

    我設問:月球上面和地球上面有哪些不的地方?

    這個問題提出后,引起強烈反應:

    生:月球上沒有空氣。

    生:月球上沒有水。

    生:月球上沒有植物,沒有動物。

    生:月球上溫差大,不適合生物生存。

    生:月球表面有環行山,是流星撞擊的。

    等等;

    學生能把月球的一些基本特征說出來了,為了鞏固,我放映了一段宇航員等月的情景,讓學生真實感受了月球表面的情景----一個寂靜荒蕪的世界。

    根據月球基本特征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1、 月球上會看到流星么?

    2、 月球上能放風箏么?

    3、 宇航員為什么一跳那么高?

    4、 為什么月球上沒有生物?

    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爭先恐后回答。在次基礎上,進一步介紹月球的體積和質量,用圖片直觀展示月球和地球體積、質量的關系。

    把月球的運動和地球的運動對比進行講解:

繞轉中心

繞轉方向

繞轉周期

地球

自轉

公轉

月球

自轉

/

公轉

篇4

一、激發興趣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這充分說明,音樂的熏陶對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上音樂欣賞課《大自然的聲音》時,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錄下各種美妙的聲音,配上自己的解說,制作成一個有關音樂專題的片斷。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來體驗音樂,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學習《遼闊的草原――走進內蒙》時,我先表演了一段蒙古舞蹈直接把學生帶到音樂表現的場景之中,并請學生用語言描述對草原的印象,在不知不覺中啟動了學生的思維和知識儲備。接下來又用多媒體呈現了四組蒙族民俗風情的畫面,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未成曲調先有情"使學生一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到了欣賞過程中。

二、全面感知

音樂感知是一種多種感知渠道協同作用的感知活動,開放的感知渠道越多,對音樂對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確、越深刻。

在教歌曲《保衛黃河》時,我首先請同學們熟悉歌詞,說說這首歌表達了怎樣的主題?學生經過思考認識到歌曲表現的是抗日軍民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和保家衛國的堅強決心。接著,我又安排學生分段試聽歌曲,要求聽清楚各段的聲音和演唱形式有何不同?起到了怎樣的效果?學生大都能發現各段的演唱形式和音調的區別,只是說不出如此設計的藝術效果,我趁勢點撥,學生恍然大悟,頓時對樂曲的藝術思想有了更深的領悟,很快找到了感覺,完美地表達出了歌曲的情緒和氣勢。

在上《二泉映月》一課時,我精心挑選了與樂曲相吻合的歌曲《二泉吟》在課初播放,哀怨低婉的歌聲與凄涼滄桑的畫面,一下子把學生帶到阿炳生活的時代。教師在音樂伴奏下,以其生動而富于情感的語言音調,從容地吟誦著導言,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此時,學生聆聽凄美的音樂,看著感人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他們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來自情感、視覺、動覺、想象的眾多感知要素,從各種渠道綜合作用于學生的情感,喚起了他們的感情共鳴,收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三、交流提高

通過互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交流、模仿和表現,使學生學會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情感,獲得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在教"切分節奏"這一難點時,我讓學生根據節奏的長短關系分成小組進行交流解決,結果使我意想不到的是,學生討論熱烈,效果顯著。他們有的口讀節奏,手擊節拍,有的象手鼓似的,拍擊桌面,有的同學想起新疆動手腕、動脖子的舞蹈,掌握的非常好。

四、自由創編

在新型的課堂模式下,合作探究被引入課堂教學,我在教學中多給學生創設機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演唱及表演能力,發展學生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悅,感受到情感的陶冶。

例如,在上《浪漫月光曲》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分小組對"李白邀月圖"這幅中國畫展開想象,然后將想到的結果用各自的方式表達出來。結果讓我驚訝:有的小組唱起《思鄉曲》,非常感人;有的小組表演《八月十五月兒明》;還有小組進行短劇表演。整個課堂每位都學到了豐富多彩的知識又鍛煉了勇于創新的能力。

篇5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育;流行音樂;引入音樂;引入建議

一、中學音樂中教學中適當引入流行音樂的積極意義

1.適當引入流行音樂,能夠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

中學教育面對的是13―16歲之間的青少年,這個年齡段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幾年,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間。作為審美教育的音樂教育,則應當注重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他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流行音樂相對于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來說,本身就具有豐富的藝術創造性。特別是它獨具一格的演唱形式,充分運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無論是舞臺布景,還是音響合成,還是演唱場所、演出氣氛,都打破了以往的演出形式,呈現出一種個性和活力。相對比我們的課堂教學來說,這正是所欠缺的地方,流行音樂也因此收到了大多數中學生的歡迎,而通過對于流行音樂的欣賞,對于學生音樂表現和音樂創造素質的培養,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2.適當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擴展學生的欣賞視野

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大多具有充分的美學特征,是我們音樂欣賞中不可缺少的素材。首先流行音樂有一種針對性,多數流行音樂都是針對年輕人來創作的,不同的年輕人在欣賞它們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覺得他朗朗上口、或者覺得他們旋律優美等等,讓每一個聽眾都覺得這首歌仿佛就是為自己寫的,都一種針對性的認同感,正是這種認同感,豐富了學生的審美感受;其次是流行音樂有一種真實美,讓年輕人聽到了之后,有一種親切感。如張含韻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中唱到的:“耳朵里塞著小喇叭躲在被窩里看漫畫,雖然我還在象牙塔,我多么想一夜長大。”這不正是每個中學生現實生活的描繪和期待著自己快快長大的真實寫照嗎?再次是流行音樂有一種時代美,流行音樂的創作和演出時間都非常快,特別是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熱點事件,幾天后就會在網上找到針對該事件創作的歌曲。這種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了中學生對于實效性、潮流性的追求,呈現出以往的音樂音樂形式所不具備的藝術價值,對于學生欣賞事業的豐富,有著積極的意義。

3.適當引入流行音樂,有利于曾強音樂課堂的吸引力,改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由于過去傳統上對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分要求,導致了初中音樂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上的單一性,這種單一使音樂這一最具情感魅力的課程特征,得不到充分地發揮,從而出現了學生喜歡音樂,但是不喜歡音樂課的怪現象。通過流行音樂的引入,能夠讓我們的音樂教育更好地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契合,讓音樂課堂重新發揮出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也不再是音樂資源的壟斷者和規定者,而是成為了學生音樂資源利用的指導者、學生音樂生活的指導者。通過流行音樂的引入,在教師的認真篩選和指導下,讓學生去欣賞和學習他們所喜歡的音樂,學生自然就會重新回到音樂課堂的懷抱,音樂教師也會重新受到學生的歡迎。

二、中學音樂教育中引入流行音樂的幾點建議

1.明確引入流行音樂的目標

首先是情感和態度,要讓學生通過流行音樂的學習,體會到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對于音樂、學習和生活,有一個正確的情感和態度;其次是過程和方法。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有較高的難度,體驗教學法、對話式教學法等新型的教學方法,開展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流行音樂就相對簡單一些。舉例說來,流行音樂的樂理方面,就可以給學生以很大的探索和創新的實踐;最后是知識和技能,最直接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能夠演唱歌曲。發展的目標,是在直接目標的基礎上,能夠讓學生對歌曲進行適當的改編和創造。可持續性的目標,則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了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并且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對于引入目標的明確,或者說,我們為什么要引入流行音樂,通過這種引入,讓學生獲得怎樣的益處和發展,對于后續的工作來說,是一個保證性的基礎。

2.認證做好作品的篩選工作

首先,對于藝術性和思想性較高的作品,要大開綠燈;對于內容粗俗,甚至不健康的作品,要予以堅決地抵制。這種評價的標準,是和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水平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青少年有著青春的懵懂、有著對愛情的向往、有著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教師就要對眾多的流行歌曲,予以辯證的認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盡可能多地發揮他們的正面教育功能。對于那些內容粗俗、帶有消極和頹廢性質的歌曲,要予以堅決地抵制。

其次,要注重所選作品的音樂性和風格性。流行音樂有著其自身的藝術特點,在篩選時,不能嚴格按照古典音樂或者民族音樂的標準來要求,在選擇時要盡可能照顧到作品的音樂性和風格性,流行音樂節奏強烈、清晰、單純而富有變化,伴奏多以電子樂器為主,配器靈活,演出方式多樣,所以我們可以從旋律、音響、色彩、和聲等多方面來衡量所要挑選的作品的音樂性,同時更應展現流行音樂風格多樣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3.探尋不同的引入方式

除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明確,教師方法,也就是引入的形式,也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作品的全面接受。

第一種是從作品創作的背景引入。每一首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社會背景和時代背景。流行音樂也是如此。例如為了展現我們中國人民舉辦奧運的熱情,有了《北京歡迎你》的問世;為了號召全中國人民一起抗擊地震,同舟共濟,有了《生死不離》的誕生等,從作品創作的北京首都入手,不但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背景和創作初衷本身,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教育和擴展的過程。

第二種是從不同音樂體裁的交融點引入。很多流行音樂都吸收了民族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使音樂具有了全新的藝術魅力。例如騰格爾的作品、斯琴格日樂的作品等,這些歌曲既有流行韻味,又有民族風情,從這一角度進行引入,不僅能夠拉近青少年與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距離,還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去探究音樂的內涵和相關文化聯系的本質。

第三種是從各種音樂活動中引入。我們可以選擇適合學生聆聽的流行音樂,在課間和課外活動進行播放,不但放松了學生緊張的情緒,也培養了學生聆聽和欣賞音樂的習慣。同時,在各類音樂活動中大力引入流行音樂,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和途徑。如流行音樂擂臺賽、藝術節中流行音樂大比拼環節等,不但適當地引入了流行音樂,還鍛煉了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質,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綜上所述,流行音樂作為音樂大家庭中的一員,長期以來,我們似乎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音樂資源的重要性,除了我們音樂教育觀念上的差別之外,流行音樂自身的因素也有很多,也是和社會意識形態、社會文化發展有著密切關系的。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流行音樂進課堂的重要意義,明確教學目標,做好作品的篩選工作,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對流行音樂進行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使之成為我們中學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篇6

【關鍵詞】音樂美學;音樂形式;音樂內容

音樂美學是對音樂中美的研究,音樂藝術形式和內容也正是音樂美學研究的熱點,其具備高度的抽象性和哲學性,展現了非凡的魅力,體現了音樂藝術的基本規律,成為一門特殊而優雅的學科。

一、音樂藝術的形式

(一)音樂形式組成的基本要素

音樂形式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表情和因素。表情是表現音樂形式的主導性因素,主要是指通過音響感受和表達與人情感活動相對應的運動形式,包括利用音響的強弱、高低以及連續的表達形式從而賦予音樂藝術多樣性的情感表達。從音樂美學角度考慮音樂形式的基本組成的表情可充分展現情感的靈活和自由,彰顯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體現的情感。音色的運用更是賦予了音樂形式的多樣性和體現了音樂的色彩美感,歷代作曲家進行音樂創作時都會考慮如何配合多種樂器的音色將其以最佳的形式予以表達,而不同的音色組合可展現出不同的音色魅力甚至開拓出多種音樂藝術形式,例如印象派的作曲家——德彪西,便是以和聲色彩的創作聞名。

(二)音樂形式各種組織手段

將音樂形式的各種要素合理運用多種組織手段加以有序的組合可充分展現音樂意識的魅力,如同零碎的機械零件經過有效的組合可構成多種功能的機械設施。音樂各種組織手段正是依托于音樂的基本要素通過例如旋律、和聲、曲式包括古典藝術手段和現代作曲技巧將基本要素綜合融匯構成獨特的音樂形式的整體,可以說每一種組織手段都會展現出不同的音樂美感例如和聲可充分展現節奏和韻律的美感體現音色的特征。

(三)要素和組織手段的媒介—形式美的法則

音樂意識形式美的法規是將基本要素和各種組織手段結合的媒介,人們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審美觀,而形式美的法則。例如自然和諧、節奏韻律以及多樣平衡等均是對與音樂藝術形式的統一規則,也正是作曲家在欣賞和實踐音樂意識的過程中所創造和體驗美感的來源。音樂可以將其視為一種運動,不同于人們體力上消耗的運動,而是人們一種心理不斷呈現的運動,在人們依靠聽覺感知到音樂多種音色、音響的多樣性和高低,展現出空間的移動進而產生心理的幻覺并逐漸形成音樂的感知。音樂形式的物理發生振動運動正是物質運動和展現音樂形式實踐藝術性的現象,一種音樂聲音的消失隨之被另外一種音樂形式替代從而展現出音樂組織的過程,形成完整的音響感知到音樂的延續。

二、音樂藝術的內容

(一)音樂中音樂性的內容

音樂中音樂性的內容沒有文字多余的敘述和形象的說明,觀眾通過音樂的直接感受便可以通過音樂本身的邏輯、音響、音色感受到音樂意識的內容,此種直觀的感受所涵蓋的音樂藝術的內容稱之為音樂性的內容。例如,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中,開篇中富有感情的音樂編入命運的敲門聲,充分體現了音樂性的內容,不需要人們通過說明和主觀想象便可以直接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形態和作品想要表達的深層次內容。音樂性的內容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為基本情緒,二為風格體系,三為精神特征。基本情緒是群眾在作品的直接刺激下激發感官器官情感深刻感受到音樂的內容,形成與音樂相呼應的情緒,音樂作品也直接傳遞著情緒和內容;風格體系的主要組成要素是運用自身結構特征的綜合,也正是展現音樂形式的內在將其在美學范疇上予以區別,人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會依據自身的感官,按照專業性的因素將其劃分為古典、浪漫、現代等派系;而精神特征是賦予音樂意識類型內涵的最終要素,體現著音樂作品更高層次和更豐富的內容,包括作曲家所處的社會背景、內心情感以及人生閱歷等。

(二)音樂中非音樂性的內容

音樂中非音樂性的內容是指需要通過文字、語言或者其他圖像可展現說明的音樂內容,此種非音樂性的內容需要觀眾通過主觀可視的內容體驗音樂藝術的形式和其內涵。音樂非音樂的內容一般概括出了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節,可充分展現出作品的多種形式和變化。例如,在我國著名的民族交響曲《梁山伯和祝英臺》中,小提琴協奏曲會為樂曲章節配有標題便于讓觀眾感受作品的含義,整篇將其劃分為“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三個內容,充分賦予了作品浪漫主義色彩,展現了對當時舊社會俗禮的控訴以及戀人美好的心愿。音樂非音樂性的內容一般是由于音樂本身的音響無法讓聽眾直接感受到作用的內容,需要聽眾通過一系列的聯想才能獲取的。因此其帶有濃重的主觀色彩,通過音樂感受聯想到多種畫面和內容,并通過多種畫面和內容完善整個作品的情節和過程。許多作曲家均會利用多種暗示和象征表達自身的感情,抒發作品的情感,以恰當的文字和語言象征特定的事物和情感。特別是在19世紀以浪漫派為主的歐洲音樂便廣泛運用了語言文字的形式渲染了多種感情和作品氛圍。

結束語

音樂美學不僅僅具備藝術的美感和哲學特性,而且音樂美學在音樂藝術形式和內容的思考研究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更好發現音樂藝術規律,欣賞音樂藝術魅力具備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帆,石敦崗.音樂美學角度下的音樂藝術形式探討[J].芒種.2013(12):21-23.

[2]占羚,陳思遙,蔣凌羽.基于美學視域下關于音樂內容與形式及其關系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5(05):35-36.

篇7

關鍵詞:審美教育 審美情趣 音樂鑒賞 互動教學

一、音樂教學是審美教育的鼎足

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手段當中,音樂教學至堪重要。《慧人慧語》中說“吼一吼,精神抖;唱一唱,煩惱忘”。音樂賦予了生命更多的意義,讓生活變得絢麗多彩,讓世界變得充滿陽光。音樂超越了時空,讓無數人的心靈進行了溝通,它跨越了國界,讓無數人的斗志昂揚,趕走了低落的情緒,增強了人們的自信,喚起了無數人的渴望。在音樂的影響之下,很多平凡的頭腦,也產生過靈感的火花,有了非凡的成就。在音樂教學當中,通過高歌一曲,或者通過欣賞音樂,很多學生提高了音樂技能,在音樂中陶冶了心情,改善了心境,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增加了音樂修養,對音樂的感知逐步增強,進而提升了審美能力,改善了心理素質,達到了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鑒賞音樂,讓學生懂得音樂與人生的關系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音樂古已有之,好的音樂讓人滌蕩心懷,讓人心潮澎湃,那么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它又如何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的?

1.音樂是傾訴。音樂是創造者的一種心境,優秀的音樂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能夠促進人們對自身的了解,能夠讓人們得到無窮的力量,從而對自己進行審視、改善,從而認知自我、改變世界。

2.提高智力。音樂是靈魂的律動,是反映現實的最綺麗的藝術,是陶冶性情的寶器,是提升智慧的金玉之聲,能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作為新一代的人,我們應該具有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必需的音樂文化水平,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互動教學,讓學生盡情地自我展示

傳統課堂重規沓矩,學生昏昏沉沉,一課結束,有的學生如盲人執鏡,聾者聽海,不知所云。互動教學方式,除舊布新,以學生為主,師生關系融洽,使學生能盡情地自我展示,教師加入其中,巧妙引領,適當點撥,師生合作,其樂融融,無拘無束,氛圍和諧。學生的聰明才智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他們能夠放開手腳,每一個人都能最大限度地把潛質挖掘出來,個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1.合作的價值。合作是產生智慧的源泉,這種互動教學,就是一種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當中的合作,合作的價值,不僅僅是掌握了學習的要領,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提升了音樂素質,升華了道德素養。

2.盡情發揮。如教唱《金孔雀輕輕跳》之時,我把音樂課堂辦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舞會,學生可以盡情歌唱。有舞蹈才華的學生還帶頭翩翩起舞,課堂氣氛歡快喜悅,迭起。其中有幾個學生大膽地對舞蹈動作進行了演繹,獲得滿堂喝彩。學生們沉浸其中,不僅僅學習了,還進行了藝術的享受,群情踴躍,成就感頗濃。

3.即興創編。學習是為了創造,所謂才盡其用。一年級新教材中有《幸福拍手歌》的教學,我啟發學生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根據音樂配合動作,不僅僅是手、腳,也可以,頭、肩、腰、胯全部動員,動作優美,表達了對真善美的向往,傳遞了愉悅、健康、快樂、幸福等信息。而且,時代感鮮明,娛樂感強烈,時代性的精神風貌得到了盡情地展現,魅力無窮,讓觀者回味無窮,擊節贊賞。

篇8

關鍵詞 必要性;原則;改革創新

1 提高小學生創新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小學生創新閱讀能力是時代進步的需要。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實施興國安邦戰略的一項關,鍵性決策,而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要靠教育,小學教育是這種人才培養的奠基階段,我們必須從小抓起,通過學校創新性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性的學習,切實培養年輕一代的創新精神和開發他們的創新潛能。

其次,提高小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是適應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的規模和培養能力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但是應試教育仍影響著民族文化素質,成為青少年個性發展和創造精神培養的障礙。

近幾年來,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不斷開發人的潛能,發展人的能力。因此,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而且,提高小學生創新閱讀能力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所以,在閱讀中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開發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潛能,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保證。

2 在閱讀中,實施創新教育應當遵循的原則

2,1科學原則。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在科學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從一開始就教育學生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在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時,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教會學生在有了新的主義或想法之后學會自己去驗證,寶庫而去收集相關的資料、相關的信息,以及如何去排除無關因素的影響,最后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去檢驗,堅持科學原則是創新教育的基石。

2,2開放原則。與封閉式教學相對,讓學生從書本中解放出來,注重聯系實際進行教學。傳統教學往往把學生禁錮在書本中,注重學生接受式學習,認為學習書本知識才是最有用的。顯然這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如果要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將學生從書本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自然,通過發展感性認識來觸發其創新的靈感。所以在教學重要打破書本的局限,要結合實際,從現實中汲取營養,創造豐富的直觀,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知識,來活躍學生的思想,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其豐富的創新精神。

3 提高小學生創新閱讀能力應當進行的改革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聽、說、讀、寫的訓練,雖各有要求和渠道,但是其根本便是閱讀教學。因此,推進語文素質教育,首先必須落實好閱讀的素質教育。

3,1改革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教師在閱讀教學重要創設開放的、多維互動的閱讀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學習創新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通過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實踐操作,掌握知識,領悟學法,形成能力,并遷移至課外去學習教材以外的知識,去探索獨立閱讀中發現的問題,去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3,2教師要走出“傳授式”和“應試式”教學誤區。創新潛能能否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得以體現,首先取決與語文教師是否具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觀。我認為創新能力培養教育所需要的教學觀是以“三個方向”為指針,以激勵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行為教學的主要反面,以幫助學生具備語文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為教學的本質內涵,以使學生懂得如何做人為教學的根本不目標。有了這樣的教學觀,在教學中才能處理好教師、學生和教材的關系,才能使師生的創新潛能得到開發和拓展。

篇9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作教育問題建議

一、現行小學音樂合作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合作教學是單純的模仿,還是為獲情感體驗。

由于教師對音樂課程的價值理解存在嚴重偏差,長期以來,教師在進行合作音樂教學的時候過于注重學生的模仿,單純地認為唱得像就是唱得好,只是進行加強合作、學會合作的說教與訓導的形式化合作學習,無視合作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陷入為合作而合作的怪圈。在音樂合作教學中,音樂與合作是互為基礎,互為前提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外一方而單獨存在,音樂合作教學要在模仿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不斷溶入各種音樂審美、體驗、探究活動,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合作教學,才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和發展合作能力,使學生在音樂合作教學中獲得一個美好的情感體驗。

(二)音樂合作教學是為了練“合作”,還是為了學“音樂”。

音樂合作教學,強調合作,但是更加尊重音樂,在合作教學中融入音樂審美,尊重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體驗,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才是合作教學的目的。比如不少老師單純地追求教學課堂形式的新穎性,而不充分考慮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濫用合作教學。對于能夠利用傳統教學完成的學習任務,花費大量課堂時間合作探究完成,對于不符合用合作教學形式表現的內容也牽強地使用合作教學,這樣易使學生產生合作疲勞,喪失對音樂合作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音樂感知力的提高。

二、音樂合作教學如何發揮最佳教學效益

(一)重視異質分組,實現均衡競爭。

任何人都有渴望獲得他人肯定的心理,特別是獲得能力比自己強的人肯定。要促使音樂合作教學發揮最佳效益,就要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肯定。進行異質分組,實行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模式,使學生在競爭中激發潛能,獲得肯定,培養音樂學習的興趣。異質分組,簡單來講就是根據學生音質、音色的差異,音樂基礎、音樂思維的差異進行有目的的分組,使各小組之間實力均衡,音樂水平懸殊不至過大,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揮合作協調能力,達到合作教學的效果。如果單純只按照姓名、學號或者座位號進行簡單分組,有可能造成各組之間實力懸殊過大,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合作教學失去原有的意義。

(二)以全體學生為中心,實現全體進步。

合作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少部分學生的突破性進步,而是在整體協調合作的基礎上,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從而更好地實現音樂合作。教師在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重點培養對音樂有良好感知力、有良好音樂天賦的學生,激發他們的音樂潛能,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音樂能力欠缺甚至五音不全的學生的音樂能力的培養。要以音樂合作教學為載體,培養每個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提高其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真正地參與到音樂合作中來,實現音樂教學的良性循環。

(三)科學安排合作時間,創設美感合作空間。

音樂合作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合作教學,它要保證過程的完整性和流暢性,這就要求老師在組織合作教學之前,要事先對合作教學流程、合作教學時間、合作教學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一個事先的預估,避免時間利用不當造成合作內容不能完成或者時間過于充裕導致同一合作內容反復進行。合作空間上,要打破傳統的“秧田式”合作隊形,勇于嘗試各種站隊方式,比如梯形、圓形、風車形等。新穎的站隊形式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便于互相交流,同時也激發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增強合作音樂教學的藝術效果。

(四)強化教學手段的融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音樂合作教學不必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要勇于在打破陳規的基礎上加強創新,整體、優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音樂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多重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綜合性,在此基礎上,音樂合作教學必須在尋求與其他教學方法合作的過程中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在合作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出或者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全方位的感知,使其對音樂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解,甚至可以讓學生利用簡易的工具創設出“真實的”音樂環境,使學生在模擬的音樂環境中能夠更好地調動情感,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合作教學的完成。

篇10

【關鍵詞】職業學校 聲樂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84-01

在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逐漸轉變了傳統觀念中對職業學校學生的不良看法,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職業學校也改變了傳統的對職業技能過于重視的教學觀念,而逐漸開始重視對學生全面性綜合發展的培養。因此,藝術修養作為全面綜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藝術類科目在職業學校中也逐漸成為了課程設置的重要項目之一。本文將主要針對藝術類科目中的聲樂教學進行探討,在基于職業學校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提出適用于職業學校學生的聲學教學方式。

一、提高職業學校聲樂教師的自身能力

實踐表明,學生在進行聲樂學習時如果能遇到一位好的導師,那么學生的聲樂水平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聲樂這一門藝術類的課程教學與其他基礎課程的教學相比而言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很難通過自學的方式來進行能力的提高,而是需要通過教師的從旁指導來實現。因此,作為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也應當要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聲樂水平為主要目標,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來提高自身的聲樂演唱能力和教學能力并有效掌握正確聲樂演唱方式。同時,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也要培養自己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念,還需具備一定的對聲音進行辨別的能力,從而在聲樂的教學中能針對不同類型學生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方案。

二、激發職業學校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

音樂本身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而聲樂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與學生構建情感共鳴的情感教學方式。因此,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在聲樂的教學中應當以情感構建為教學基礎,通過激發職業學校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聲樂教學作為藝術類學科教學的一種在課堂中需要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雙向互動的模式,而不是由教師進行單向的傳輸,因此在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應當在基于特殊性的基礎上對聲樂教學采取示范、伴奏、闡述、互動等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多元化教學課堂的構建

作業學校的聲樂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元化課堂形式的構建來開展聲樂的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以舞臺表演而定形式來為學生提供實踐表演的機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演來對學生的聲樂技能和知識進行檢驗,以便及時發展學生聲樂演唱中的不足之處,從而是根據這些不足之處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也是創新聲樂教學模式的重要方法之一,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課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打造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提高自身的聲樂能力。

四、注重對學生聲樂基本功的訓練

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在進入學校之前并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聲樂訓練,因此在聲樂學習方面的能力往往會表現的參差不齊。因此,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基本功的訓練,并通過適當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的聲樂基本功,以此來為學生今后的聲樂演唱打下扎實的基礎。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要注意的是,針對學生所進行的基礎訓練要堅持以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此來對學生的發聲器官進行有效的鍛煉,否則則可能會對學生的發聲器官造成負擔。同時,針對學生聲樂基本功的訓練也要尊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要結合學生的發聲特色來實現對學生的基本功培養。

五、注重對聲樂教學中氣息運用的訓練

除了基本功之外,氣息的轉換也是聲樂演唱中至關重要的訓練項目之一。氣息是促使聲樂演唱聲音發出和保證演唱連貫性的關鍵因素,與日常的呼吸相比較而言,氣息的轉換是通過演唱者主觀意識的控制所形成了一種對氣息的自主控制具有主動性。因此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的教學時,要對學生充分強調氣息轉換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并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氣息轉換方式,以此來保證學生能對聲樂演唱進行完整的演繹。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的聲樂教師在平時的聲樂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通過自我教學能力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多元化教學課堂的構建以及通過多學生進行聲樂演唱的基本功和呼吸方式的訓練來進行聲樂的教學,從而讓學生能調動自身對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這一類藝術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劉海燕. 運用多種方法實施音樂教學[J]. 吉林教育. 2012(15)

[2]王文哲.探究如何開展音樂課的創新教學[J]. 現代農村科技. 2012(09)

[3]唐小娟.淺談音樂欣賞教學對高職學生的價值[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