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范文

時間:2023-03-27 13:10: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歲寒三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姥姥繡了一幅歲寒三友的十字繡,那松竹梅栩栩如生,維妙維肖。松竹梅是隆冬歲月中的三個益友,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畏嚴寒,不懼風霜,飽有旺盛的生命力。

松樹四季常青,姿態挺拔,在萬物蕭疏的冬天里,依然郁郁蔥蔥,精神抖擻,那種“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風骨,讓人們更加感受到松樹的青春常在和堅強不屈。前幾天一場雪后,我和姥爺還特意跑到南山公園去看雪壓青松的壯觀景象,還拍下了以青松為背景的雪地照片。

竹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象征。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竹影婆娑,姿態優雅,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歲寒論君子,碧綠織新春”,便是竹子的真實寫照。我們這邊很少能看得見竹子,更不用說竹林了。我下載了很多關于竹竿林立,竹林茫茫的圖片,看過似乎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梅花是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韻俱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筆下的梅花冰清玉潔,凌雪怒放,梅花的高尚品格和高雅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這兒雖然看不到現場版的梅雪爭春景觀,可我心中卻早有一副水墨丹青的臘梅花卷,美不勝收。

我非常喜歡松竹梅歲寒三友,喜歡松樹的堅強不屈,剛直不阿;喜歡竹子的虛心有節,高雅純潔;喜歡梅花的笑傲嚴寒,凌雪開放。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我應該以松竹梅為榜樣,塑造自己的品格。

金州新區實驗小學三年二班

篇2

松,一提起它,人們就想到了它剛正不阿的品質。

在暴風雪的考驗之下,

它,仍然挺立著身體。

不向風雪低頭,而是承受。

在這一望無際的白色世界,

它顯得更加的綠,

我愛松,

愛它就是愛這種精神、

愛它就是愛這種品質。

即使嚴寒刺骨的冬天過去,

百花齊放的春天到來,

它還是默默無聞的生長。

在雜草叢生的亂石堆里,

它也依然筆直的生長。

不論生存的環境如何、不論有多少的磨難,

它總是不會放棄!

梅贊

梅,在冬天唯一會吐露芬芳的花朵,

看見梅花,我便想起一句詩: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說的就是梅花無私奉獻的精神,

梅花頂著風雪,

不屈不撓,依舊綻放那美麗的花朵。

啊!梅花你這樣美麗,

不像嬌艷的玫瑰花,

也不像嬌嫩的紫羅蘭,

這些花,只擁有短暫的美麗,

可一到花草枯竭的嚴冬,

這些短暫美麗的鮮花便相繼的消失不見。

但梅花卻迎著風雪綻放出花朵,

梅花它那堅韌不拔的毅力永遠銘刻在我心中。

竹贊

竹,是頑強的植物

它那種象征生命的綠啊!

描繪出對生命的渴望,

它任憑風雪的考驗,自己巍然屹立。

這就是:“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精神

竹在春雨降臨時,

它就將在冬天積攢的力量完全釋放,

它那生命力的旺盛,

那勇敢面對風雪不屈服。

竹啊,你的品質,

篇3

我們常說的松,是包括松科松屬許多種的總名。如果要指某種松,則必另有其名。中國產的松如紅松、油松、馬尾松、臺灣松(黃山松)等達20多種,它們都有不畏嚴寒的性格特征,壽命長者可達千年。

許多名寺古剎院內或附近,多植有松。松已成為我國古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自然觀光旅游的景觀之一。如黃山的“迎客松”,北京戒臺寺的“活動松”等。清代文人黃景仁曾作《黃山松歌》,開句即云:“黟山(即黃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形容了黃山松之多,及其與山石渾然一體的景色。

若論松樹中最古老者,當推內蒙古的一株古油松,估算樹齡已有900多年。它生在準格爾旗川掌鄉。據考證,是北宋時天然落種長成的大樹,僅此孤木一株,高25米,主干胸徑1.34米,被稱為“油松王”。

我國竹文化深厚,《易經》《詩經》等古籍中都有關于竹的記述,晉代戴凱之還著有《竹譜》一書。

我國竹子種類極多,都屬于喬本科多個屬的不同種,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直達珠江流域,尤其是四川以竹多負有盛名。在宜賓有萬畝原始竹海,南川金佛山還有形態奇異的“方竹”。

竹還有美麗的故事。傳說舜帝南巡,崩于蒼梧(今湖南省九嶷山),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聽說舜已亡,悲痛欲絕,扶竹痛哭,血淚灑在一根根竹竿上,后人就將這種有斑點的竹子稱為“湘妃竹”。魏晉時代,文人與竹的故事也很多。如《世說新語》所記:子猷曾借友人一處空宅暫住,剛搬入就要仆人在房前栽種竹子。有人對他說,“還沒等竹子長起來,你就要搬走了,為什么還要栽竹子呢?”子猷聽后便詠詩一句“何可一日無此君”作答,說明他對竹的喜愛到了如癡如醉的境界。后來坡就仿此意做詩曰:“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從植物進化史上看,竹子的莖最初也是實心的,后來在進化過程中,其莖中心的髓逐漸萎縮消失,成了空心,而且竹子生來就沒有次生組織,莖長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加粗了。這種變化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可以從力學角度來說明,同樣分量的材料,造成中空而較粗的支柱,比之中央實而較細的支柱,其支持力要強些。竹子莖的結構正是這樣。莖加強了細胞壁上厚的機械組織和維管束(輸送水分和養料的組織),中心的髓部(一些薄壁組織)退化,就成了管狀結構。竹子遇到刮風下雪,有很強的韌性,其道理也在這里。

梅原產于我國,與松、竹一樣,歷史悠久。梅屬于薔薇科李屬,品種極多。當寒冬尚未離去、春天尚未到來時,梅花先百花而開,“一樹獨先天下春”。古人愛梅也是緣于它不畏嚴寒,吐香放蕊。

相傳,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有一年春天在含章殿檐下睡著了,當時梅花正開,花瓣落在她的額頭上,拂去花瓣后花痕猶存,被稱為“梅花妝”。后來宮女紛紛效仿,成了一時風尚。這個故事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梅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我國野生梅集中在云南和四川,說明梅也要求較溫暖的氣候。現在人工栽種梅十分廣泛,以長江中下游為多,南可到海口,北到北京。十分有趣的是,各地人工栽種的梅,開花時期并不一致。如海口在12月,廣州在1月,西安在3月,北京在4月。同一地區如氣候有變化,梅花開花時期也會有變化。這足以說明梅花也需要相對溫暖的條件才開花,只不過它要求的開花溫度比別的花低一點。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

篇4

首先,青花高足杯中有一件罕見詩文杯,杯心中有草書“人生百年長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圖1)。筆法灑脫,清新生動。其他窖藏器中均無此詩句,甚至縱觀元青花產品也絕少有書寫詩詞者。如果是批量生產的產品是不會有此另類突兀而存的,無論是權貴購買亦或敬獻于權貴,都不可能有此產品單獨存在,即便繪制元青花的工匠中有文人委身其中,也是斷然不敢擅作主張將其中一只高足杯題寫詩句的,何況詩句的情趣表現的是每日買醉的貴族生活,工匠們何來此氣度和情懷呢?惟一的解釋就是此詩句為權貴親自指定或親自書寫,親自書寫的可能性甚至更大,因為此詩句逸筆草草,有顯著的即興題寫特征。

第二,9件青花高足杯中竟有三件為“歲寒三友”也即松竹梅題材(圖2)。“歲寒三友”在瓷器紋飾中始見于元青花,為典型的代表文人氣節的題材。此三件作品,繪制簡潔明快、率意揮灑,與人們所發現的其他器物上的“歲寒三友”圖在筆法上有相當明顯的差異,如士耳其托普卡比宮所藏元青花“歲寒三友”圖青花碗(圖3),2004年北京翰海春拍拍品元青花“歲寒三友”圖青花罐(圖4)等枝干粗壯雙勾,松針工細清麗,風格極不相同。因此,筆者認為此三件“歲寒三友”圖高足杯當為窖藏主人親自指定或親自繪制,由于與其他“歲寒三友”圖繪制手法迥異,且并不見于其他已知高足杯中,因而親自繪制的可能性相當大。

第三,大件器中有6件元青花帶蓋梅瓶,此6件梅瓶蓋壁和底部分別用墨書寫“禮”、“樂”、“射”、“御”、“書”、“數”六字(圖5為墨書“書”字梅瓶底)。書“禮”“樂”兩字者為牡丹紋梅瓶,書后四字者為云龍紋梅瓶,但畫面與六字之間并無任何必然聯系。其他青花瓷底部并無墨字,為何此6件要書寫呢?這是因為:此6件梅瓶器蓋內置圓柱形直管,這樣插入時不易脫落,器蓋與器身原配者自然最好,此六件器蓋造型紋飾幾乎完全一樣,因而,為了防止將器蓋和器身弄混,將器蓋內和底部寫上相同的字。器蓋和器身在由景德鎮運往高安途中就需要分離包裝,以防碰撞破碎,因而此六字在景德鎮時就必須書寫。此六字為工整有力的楷書,而且表達“六藝”之義,極有可能為窖藏主人親自題寫,因而可佐證窖藏主人親自到景德鎮的可能性極大。

篇5

這些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紫砂壺藝的創作與發展。早在明代,沈君用就在宜興紫砂壺上集松、竹、梅形象于一身,創作“三友壺”。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稱沈君用:“踵仲美(陳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像諸物,制為器用,不尚正方圓,而筍縫不茍絲發。”可見沈君用的制壺技藝是十分精良的,尤其是他的花貨壺妙造自然。

自此之后,從清初壺藝名家陳鳴遠的《束柴三友壺》,到清末制壺高手陳光明的《歲寒三友壺》,從一代宗師朱可心的《三友壺》,到當代工藝大師何道洪的三友壺,無不體現了文人墨客的巨大影響。而以松竹梅歲寒三友人壺,則象征高風亮節的崇高情操,高雅脫俗,歷來為人們所鐘愛。

與歷史上的各位大師巨匠相比,本壺的作者——何道洪對松、竹、梅也是喜愛至極。作為一位技術全面的紫砂藝術家,何道洪擅長光素器、筋紋器等,尤愛創作題材以“松、竹、梅”的紫砂藝術品,風格敦厚、有張力。在紫砂界,除了技藝高超,他對精品的不懈追求亦為人稱道。

何道洪的紫砂創作之路走得很正很穩,師承著名藝人王寅春、裴石民,又不斷自我訓練。但當自己的作品如許多紫砂知名藝人一樣,具有細膩精致風格的時候,何道洪反而更加沉靜下來,他在不斷地思考一個問題:紫砂求新求變的方向在哪里?仿佛是藝術之神的眷顧,1975年的時候,何道洪有機會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造型設計。在那里,他的藝術思想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發現,紫砂不僅僅應該是精巧靈秀、古樸典雅的,還應該是豪放、道勁的。但是要做出這樣的轉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道洪艱苦地尋找著、探索著,“何氏風格”在他的腦中也逐漸由模糊變得明朗起來。尤其是他作品中的“松竹梅”形象,以敦厚、力感為“神韻、氣質、藝趣”的“何氏風格”深得藏家青睞。他的作品穩重大度、制式嚴謹,卻又妙法自然、渾然天成,更井然有序、一絲不茍。本件作品即是他在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極為優秀的一件作品。

篇6

描寫梅花身姿的成語:

青梅竹馬

歲寒三友

望梅止渴

梅妻鶴子

暗香疏影

驛寄梅花

摽梅之年

雪胎梅骨

驛路梅花

妻梅子鶴

鹽梅之寄

香藥脆梅

摘抄描寫梅花的詞語

1、驛寄梅花:意思是指請郵差寄送梅花。比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

2、月落參橫:亦作“月沒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比喻夜深。參,二十八宿之一。《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饑不及餐。”宋秦觀《和黃曹憶建溪梅花》:“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

3、雙棲雙宿:比喻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4、青梅竹馬:青梅:青的梅子;竹馬: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比喻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鶴子梅妻指宋隱士林逋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清董以寧《河滿子·同程村閑話》詞:“若比孤山林處士,但非鶴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兒女。

5、逸趣橫生:指超逸不俗的情趣洋溢而出。

6、歲寒三友:比喻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7、傲雪欺霜:比喻不畏霜雪嚴寒,外界條件越艱苦越有精神。比喻經過長期磨練,面對冷酷迫害或打擊毫不示弱、無所畏懼。傲,傲慢、蔑視。

8、魚傳尺素: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

9、瞪眼咋舌:形容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比喻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10、不過爾爾:爾(前):如此,這樣;爾(后):通“耳”,罷了。不過這樣罷了。有輕視人的意思。

11、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12、暗香疏影:原比喻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后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13、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14、驛使梅花:《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篇7

楊柳婀娜,桃李絢爛,秋葉寧靜,寒梅傲雪;世上個人有個人的喜好,今天我要給大家演講介紹的是屹立在四時的常青樹。

松樹就是常青樹,所謂長青樹,顧名思義:四季常青——青在百花爭艷之時;青在大雨傾盆之時;青在秋風掃葉之時;青在白雪皚皚之時。

松樹能生長在巖石縫中,我國著名的黃山以松、云、石并稱“三絕”而以松為首,中華民族世代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以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松樹具有剛勁之美,它的枝干更是具有剛柔并濟的特征,松的葉群給人以脫俗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征。有的松樹像虬龍,故稱虬松,其枝干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含,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曲中有直,變化非凡,似蛟龍入海之態;有的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鉆云騰飛之勢。

唐末五代山水畫大師荊浩見到體態優美的松樹,就“因警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這個“真”是松樹的靈魂,才能描繪出松樹的“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虬之勢,欲附云漢”,或“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正因為荊浩對松樹懷有深情,才能做到認真觀察與研究,悟到畫松的妙理。

松樹和萬物都不同,它是文天祥在奸臣當道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它是魯迅在黑暗社會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萬丈豪情;它是夏明翰臨死前“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憤世感慨;它是岳飛在國難當頭時“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勇毅豪邁。

篇8

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首先,建立了國學經典文化墻、“歲寒三友”主題園和學生綜合實踐園。學校在校園東墻建立了國學經典文化墻,努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歲寒三友”主題園是學校精心設計的第二課堂,我們以植物中“歲寒三友”(松竹梅)為主題,滲透3種植物所代表的精神品質,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等。為了使學生增長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還在校園有限的面積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資源,建設了近670平方米的學生綜合實踐園,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學校大力發揮櫥窗的教育引領作用,在宣傳櫥窗設置了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公示欄、德育教育、研修班成果、師生風采、學校榮譽等版塊,對學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影響和行動引導,使櫥窗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載體和主陣地,從而激勵師生更好地學習、工作。

學校還精心設計了教學、辦公、實踐三個區的樓道教育主題,結合辦學目標,圍繞關于“十大傳統美德”(忠孝、禮義、誠信、勤儉、廉恥)以及“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經典詩詞文賦,以經典詩文、美德故事的形式對五層教學樓進行逐層設計,通過樓內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學校對實驗樓也進行了逐層設計,設置了師生閱覽室、科學實驗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等,精選了科學家故事等,介紹科技藝術知識,展示學生在科技、藝術方面的豐碩成果。

用心打造課程文化

學校堅持“讓每一名學生健康全面成長”的教育理念,多渠道挖掘地域教育文化資源及校園內部教育資源,確立教育主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開展系列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

我們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切入點,依托國家級課題《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校本化實施的實踐與研究》,使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自2010年起,學校組織了多層次的專題培訓,還編寫了《研究性學習指導》用書及《學生實踐手冊》,精心設計了“植物探秘、古詩探究、特色畫、校內探究、研究性學習”主題單元,有效地進行學科整合,給學生提供自主實踐、自主探究的空間。

學校還組織教師通過多方調研與學習,編寫了《古鎮風情》、《傳統美德故事精選》、《花中四君子》等,開發了空竹、民族鼓、戲曲、燙畫、陶藝、象棋等課程,開設了課間七分鐘課程,創編了“國學”韻律操,成立了“紅通社”紅領巾編輯部、紅領巾廣播站和國旗護衛班等,打造多元化課程結構,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積極搭建活動平臺

篇9

走在寒風凜冽的街上,突然被道上的點點五彩斑斕吸引,駐了腳步。近前一看,原來是扎得齊整的幾束梅!

梅花自古冰清玉潔,嬌艷傲雪。看,這一株梅。花瓣淡紫紅,絲絲的脈在花瓣上游走,就像是她的血管,很淡的色彩。近看,看見的是一位羞面的姑娘,在雪中歌唱。淡粉色的花蕊,柱頭是淡黃色的,在刀子似的寒風中輕舞,一點也看不出,這是在寒烈的季節里。再看這一株,鐵一般的深褐色骨骼上,一粒粒尚未綻開的金色花骨朵兒,結實、圓滿、富有彈性,分外精神。即刻便將綻開笑顏似的,惹人憐愛。眾多梅花里,我最喜歡墨梅和雪梅,一黑,如墨;一白,宛若雪,雖然顏色單調了些,卻從骨子里抽出那不畏寒的樂觀,也看不出妖艷的色彩,倒是一身清凈。

梅花,開在這喜慶的日子里,裝點著大地。人們那忙碌的奔波,見了她,總有幾分滿足游上心頭。讀了幾篇寫梅的詩文,感受到的,似乎不是過年來頭的喜慶,倒是每一株梅花,在人們的心里都抹上了一層愁。這愁什么?每一株梅花都有自己的故事。鄉愁,友愁,都是遍地開花,見花思人,思鄉。為什么會思念那若隱若現,看不見的故鄉與友人?一個詞,孤獨。

開在這寒冬,眾花凋零,沉眠地中,待著來春化泥潤物,唯有梅花獨立。我若是梅,見著的,是忙碌的紅塵世俗,心思只有自己懂;見著的,是人們一時的贊美,來日,人們已經忘了我。孤獨,樂觀。便是梅花的心境。

人生之路,相依相伴的同行畢竟很少,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隅隅獨行,忍受著無奈,忍受著寂寥,也忍受著屈辱。但,我有時候也會想著朋友,是不是我選擇的路,太偏僻了?看不見,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畢竟,忍受的滋味不怎么好受,寂寞可以忍受一時,讓你忍受一生的不解,不屑的目光,嘲諷的語氣。你會怎么樣呢?的確,猜也猜得到。人,與梅花的不同,在于耐性。這便是梅花樂觀寂寞的原因了吧。人呢,耐性終歸是比不過梅花,一個冬天,寒風無時不刻地光顧,何時,抱怨過?人呢,沒有耐性,看見了世間的花花綠綠,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動,那里耐得了寂寞?沒有大事大凡的人,就好比過云,流走世間,游觀多姿。而懂得等待,懂得行動與時機的人,常常就是梅花。不過,雖然我這樣說,但仍人說梅花是急性子。

梅花為什么不在多彩的春天開放?而倔強地留在這嚴寒的冬天里?求得寒氣埋住了自身的清香,不靠近,誰都問不出。我想,春天里,風云草花,這個世界都在蘇醒,那時,誰還注意地到,我們性格獨特,冰清玉潔的梅?

篇10

2、心清才能志高,心濁必然氣短。

3、興廉政之風,樹浩然正氣。

4、執政以廉為先,為官以勤為本。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8、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9、慎言慎行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兩袖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