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素材范文

時間:2023-03-16 19:4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好素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好素材

篇1

中學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質兼美,是學生寫作的很好范例。如從《藤野先生》中可以學習細節描寫,從《一件小事》中學習寫人記事的方法等。這些經典篇章,不但可以讓他們獲得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學會作文的技法,積累寫作的素材

下面結合一些優秀的中考作文片斷,分析如何巧用課文內容作作文素材,讓作文出彩。

1.對古代詩詞中的名句、典故等明引入文。

課本中有大量的古詩詞,一般都是要求背誦的。在古代詩詞的浩瀚星空中,熠熠閃光的是古詩詞中的名句,這些名句不但寓意豐富,而且語句華美。把古詩詞中的名句有機地鑲嵌在作文中,作文將溢滿文采,極富詩意。比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可以作為歌頌母愛作文的題記;“不畏浮云遮望眼”可以作為“挫折”類話題作文的題目。當眾多考生面對“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這個話題抓耳撓腮之時,有一考生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到了靈感,在試卷上寫下了這樣的精彩文段: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面對挫折,他卻能達人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王勃開朗豁達的胸襟,哪能有他吟誦“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的挫折后,他沉寂了、沉淪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一醉而后,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那光耀千古的浪漫詩風

而以古詩文名句做文章的起承轉合,或在作文中作深化主旨、抒情議論之用,更是不勝枚舉。

2.讓課文中的事物、景物等暗入作文。

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那秦皇島外滔天白浪中的打漁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

這是學生作文中的一個片斷,本段文字借助聯想和想象,將課本中的宋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詩詞、杜甫詩歌等文意和文句片段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來,渾然一體,自然典雅。作者并不是對課文的直接引用,而是經過藝術的處理,將原文或原詩濃縮成一個詞或短語,鑲嵌在自己的的文字中,使文章意蘊深遠,又不深奧難解。

3.將課文內容翻新,重新翻寫。

客不在多,有“長”則名;菜不在新,有鱉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嗝馨。不辨葉子綠,但覺紅花青。談笑盡靚女,哪有翁與“丁”?可以喪原則,丟“金經”。無“請示”之亂耳,無“指示”之勞形。實是醉鬼窟,自詡醉翁亭。厚顏曰:“何罪之有?”

這則作文片斷,采取了將課文內容翻新的手法,利用《陋室銘》的體式,結合現實情景,“仿寫”了一則新時代的《醉室銘》,對社會上的一些丑陋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妙趣橫生。

篇2

北京考試報訊——距高考越來越近了,很多考生認為現在生活單調,寫作文時素材陳舊、單調,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相關老師建議考生,用好課本,其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現在,高三生幾乎每周都進行考試,小媛一寫作文就犯愁,即使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想不出新鮮的素材,結果往往詞不達意,作文成了無病。“腦子的作文材料太少了,有些都是已經用了很多遍的舊材料,”小媛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有再好的立意,沒有合適的素材作支撐也是白費啊!”

像小媛這樣的高三生為數不少,他們感覺腦袋里空空,平時缺乏對作文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到了考場上自然很難“有米下鍋”。他們覺得緊張的學習讓自己缺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索,很難去尋找新鮮的作文素材,每每作文時就使用校園里發生在同學、老師身上的事情做材料,沒有新鮮感。

北大附中高級語文教師張國富說,作文的創造性不單是觀點新,用新穎的材料去陳述、烘托也很重要。現在雖然時間短,任務重,但是考生們一刻也不要放松積累作文素材。最簡單、實用的辦法是好好利用課本,整理和總結課文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這些恰恰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作文材料。考生們可以準備一個作文素材記錄本,把高中三年的語文課本找出來,將課文中的典型事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總結,平時多翻看,就不愁寫作文沒素材了。此外,高三生平時要盡量抽時間留心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把握時代脈搏,收集新鮮材料。

篇3

1、豬肉切長粗條狀,用鹽、料酒、十三香、少許白糖拌均稍腌入味。

2、雞蛋打散加入淀粉和面粉攪拌成面糊,根據粘稠度加水。

3、油鍋燒熱,把腌制好的豬肉掛糊,下入油鍋中炸制金黃色撈出備用。

4、木耳泡發,蔥姜切片,蓮藕切條,白菜幫切條,白菜葉撕大一點的塊備用。

篇4

關鍵詞:蘇教版 語文教材

本文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為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說教材

(一)橫向看教材

1、體裁多樣化。本冊教材安排的習作內容,不但有記實性的作文,如:“寫自己身邊的小能人”、“寫一個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有想象作文,還有“按新聞報道的方法,寫一次體育比賽或學習競賽”等等,讓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

2、內容生活化。教材內容努力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鼓勵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例如:“寫自己身邊的小能人(可以是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是電腦、制作、發明等方面的能手)”。小能人就在自己的身邊,他(她)和自己朝夕相處,自己對他(她)了如指掌。

3、培養觀察能力。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寫好紀實作文的基礎和前提,不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都離不開細致的觀察。習作教材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習作1》指出“《二八月,看巧云》的作者經過多次觀察,發現二八月的云巧在形狀和色彩這兩個方面。”告訴學生要經常觀察,長期觀察,養成觀察習慣,才能有較大的收獲。還告訴學生“觀察時注意自然現象的變化,善于比較”。習作4的例文《龜山漢墓參觀記》,作者就沒有對整個參觀過程中看到的景物一一介紹,而是重點寫了甬道、歌舞廳、排水溝。這也是在告訴學生:觀察也要突出重點。

4、激發想象能力。《課標》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習作7:“月缺月圓”是怎么回事呢?課文《望月》中的小外甥說,月亮是天的眼睛,它每個月都要睜大了看人間一次,困了,就要閉上。這是多么富有創造力的想象呀!

(二)縱向看教材

1、學生的習作逐漸由“扶”到“放”,例文減少

蘇教版教材提出“從模仿起步”,從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本冊習作教材七次習作只有5篇例文,重視學生習作逐漸由“模仿”到“借鑒”,由“扶”到“放”的循序漸進過程。高年級學生,既注重引導學生多方借鑒主題單元中的“范文”信息,相似激活;又重視仿效“例文”,由扶到放。

2、用了相似話題重復出現,逐漸提高習作要求的方式

教材采用了相似話題重復出現逐漸提高習作要求的方式,讓學生在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習作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與表達能力。

3、采取長線與短線并重的方式。

a.長線結合:學習書面語言,是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學生通過熟讀、背誦課文積累語言材料,積淀語感經驗……堅持下去,范文里的規范語言就被吸收進來,豐富原來的認知。

b.短線結合:教材根據課文的內容或者表達方式,安排了隨學隨用的小練筆。例如:學完第三課《早》后讓學生小練筆,寫一處場所;同時第四單元習作安排寫參觀游記。

二、說建議

(一)習作素材

1、充分利用好習作教材資源。

盡管我們經常聽到“不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這樣的說法,但毫無疑問,教材是教學最重要的憑借,是最好的教學資源。

2、僅僅依靠教材是不夠的,盡管教材是精品,就像人生活一樣,不但要品,還要吃一些粗糧、蔬菜等。習作教學也要注意課內外結合,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

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中可以寫作的素材。為學生創設樂于習作的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習作。科技活動,體育活動,讀書活動為作文提供了不錯的素材。養蠶、護蛋、簡單易行的小實驗,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一把。

(二)習作方式

除了單元習作、日記和小練筆,專項小練習的方式也很值得一試。專項小練習要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儲備,培養 “得心應手” 的能力,將存儲于胸的話語,按照常見的表達方式轉化成文從字順書面語言的能力。

專項小練習主要特點就是,縮小習作練習范圍,降低習作難度,緩和學生心里的抵觸情緒。1、把字數的規定降低,上學期的《恐怖作業》《吹氣球》《猜字謎》要求150字以上,大多數都在300字以上。2、突出專項訓練。例如專寫心理活動。

(三)評價

篇5

一、原料白灼前的處理要得當

1、堿腌處理:適宜堿腌處理的多為質地比較老韌、異味濃重的動物性原料,如畜類的肚、腸,家禽的胗、腸及蚌類、蛇類等。其目的是:因堿有腐蝕和去異味的作用,不僅可使原料嫩化,并可消除腥、臊、臭味,還能使原料增厚變大,泛白透明。

堿腌處理的方法:先在一小盆內兌成濃度為5%~8%的堿溶液,然后納入改刀的原料,腌漬0.5~2小時(或更長一些時間),然后用清水沖漂至退凈堿味即可。

2、上漿處理:適宜上漿的原料均是一些質地細嫩、無骨的動物性肌肉,如雞脯肉、鮮魚肉、大蝦肉、兔腿肉等等。因為這些原料刀工處理多為薄片狀,直接灼之加熱,往往容易斷裂散碎,或卷縮干癟。通過上漿處理,可增強原料的黏性,提高了耐熱性能。加熱以后,不但可保持原料形態,使之光潤飽滿,而且可保持原料內部鮮嫩、外表柔軟滑潤和菜肴的營養成分。

上漿處理的方法:先將改刀的原料用少許蔥姜汁、料酒、精鹽等漬味,再加雞蛋清和干細淀粉抓拌,使其粘上薄薄的一層粉漿即可。此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上漿前,必須將原料表面上的水分揩干。否則,上漿之后很容易造成析水脫漿或上漿過厚。方法很簡單,只需用潔凈干布將原料包裹旋轉即可。

(2)加鹽量要合適。漬味用鹽一般為整個口味的50%~70%即可。用鹽過多,不僅成菜后過咸(因為還要蘸味汁食用),而且鹽滲析作用強,把原料中的水分滲透出來,極易造成質地變老和脫漿情況。

(3)漬味時間不要過長。一般3~5分鐘即可。時間長了,鮮度降低。對于質老的原料(如牛肉等),漬味時需加入一定量的致嫩劑,來軟化肌纖維。

(4)上漿一般用蛋清豆粉居多,以保證成菜后原料有滑利的質感。抓拌時用力不可過大,以免把原料抓碎。

(5)對于蝦仁、鮮貝、魚片等含水量較多的原料,上漿后需冷藏1小時左右,以利于鹽分的充分滲入和水分的充分吸收,讓漿和原料充分結合在一起。

3、漂洗處理:適宜漂洗處理的原料都是些含血污多、異味重的動物內臟和部分易變色的蔬菜。如家禽、家畜、心、肺、肝、腰等,蔬菜中的茄子、土豆、藕等。這些原料通過漂洗處理,可去除其內部血污和一些異味,還可使蔬菜色澤鮮艷,并除去苦、澀味等。

二、白灼的方法要適宜

白灼就是將經過處理的原料放在合適的水溫中灼至剛熟后,撈出,瀝盡汁水,裝盤。根據原料質地的不同,有熱水下鍋和沸水下鍋兩種:

1、熱水下鍋:即將鍋中的清水燒至70℃~80℃時,投入原料灼至斷生,撈出。適宜熱水下鍋的原料主要有豬肚尖、豬腰,家禽的心、肝、腸、腰等。

2、沸水下鍋:即將鍋中的清水燒開,投入原料灼至斷生,撈出。適宜沸水下鍋的原料多為上漿的肌肉、螺類、蛇類、豬心及蔬菜類等。

不管是熱水灼還是沸水灼,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火要旺,水量要大。水量通常為原料的5~6倍。若火小或水量少,原料下鍋后,水溫急速下降,勢必拖長加熱時間,致使原料質地變老或加大收縮。

(2)灼時可在水中放些蔥、姜、料酒或食堿、食油等。前者主要適用于灼葷料,起去異味增香作用;后者主要宜于灼綠色蔬菜,可使成品色澤更加碧綠。

(3)原料應分散下鍋,并不時地用手勺攪拌,使其受熱均勻,成熟一致。并注意觀察原料,待達到最佳成熟效果時迅速撈出。

(4)灼好的原料特別是一些含水分多的蔬菜,撈出后務必瀝盡水分。以免原料與調味汁接觸時,大量出水而沖淡調味汁,影響成菜的味道。

三、白灼原料調味要準確

灼好后的原料不能直接食用,要進行調味后才可進食。

1、調配味汁:由于白灼原料本身乏香寡味,全靠調味汁加以扶助,所以調配味汁是做好白灼菜的關鍵。

調配味汁的調料豐富多樣,既有單一味的,如咸味的有鹽、醬油、腐乳、臭豆腐等,甜味的有各種白糖、果醬、蜂蜜等,酸味的有白醋、米醋、檸檬汁、鮮橙汁等,辣味的有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等,鮮味的有味精、雞粉、鮮湯、蠔油、魚露等,香味的有香油、麻醬、芝麻、蒜油、砂姜粉等,又有復合味調料如甜辣醬、芝麻花生醬、蒜蓉辣醬、色拉醬、老干媽豆豉等。用這些調味料可調配出無數種風味各異的味汁。

2、白灼味汁的調食:其方法有3種,即澆汁法、拌汁法和蘸汁法。

注意:應根據原料的特性選擇合適的調味品,使調成的味汁質優味美,既能消除原料的不良氣味,又可為菜肴增香增味。

此外,選料、刀工等對白灼菜肴的成敗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操作時也不應忽視。

附典型白灼菜肴實例三款

1、白灼斑節蝦

原料:凈斑節蝦300g,蔥、姜、花雕酒各少許,辣椒豉油汁1小碟,西蘭花150g。

制法:①西蘭花分成小朵,洗凈;鍋內放清湯燒沸,放少許鹽、油和西蘭花,灼至斷生,撈出瀝盡水分,花柄朝內在一圓盤中圍一圈。

②鍋內放清水、蔥、姜和花雕酒燒沸一會,揀出蔥、姜,下斑節蝦灼至剛熟撈出,控干汁水,裝在西蘭花中間,隨味碟上席,蘸食。

特點:紅綠分明,蝦肉嫩蘭花脆,豉香鮮辣。

2、白灼魚片

原料:鱸魚肉200g,青、紅柿椒各半個,檸檬1個,黃瓜半根,蛋白漿50g,橙香色拉醬1小碟,料酒、精鹽、蔥姜汁各少許。

制法:①鱸魚肉切成0.2cm厚的大片,用料酒、精鹽、蔥姜汁漬味,與蛋白漿和勻,入冰箱冷藏1小時;青、紅柿椒去蒂、籽及筋,片成薄片;檸檬、黃瓜分別切半圓形片,在一圓盤周邊圍兩圈,備用。

②鍋內放清水上旺火燒沸,分散下入上漿的魚片和柿椒片,用手勺開至剛熟,撈出瀝水,納小盆內,倒入橙香色拉醬拌勻,裝在備用的盤中,上桌。

特點:色彩絢麗,魚肉細嫩滑潤,味道酸甜帶辣。

3、白灼三蔬脆肚

原料:豬肚仁150g,辣藕、蕓豆角、西葫蘆各100g,精鹽、食油、蔥姜汁、花雕酒各少許,葡萄蜂蜜汁、尖椒老醋汁、辣椒豉油汁、榨菜松花汁各適量。

制法:①嫩藕削皮洗凈,切成厚約0.2cm的片,用清水漂洗幾遍;蕓豆角摘去兩頭及筋,切成等長的段;西葫蘆去瓤,切成半圓圈形;豬肚仁去凈筋絡,先在其內面剞上一行行平行刀紋,再切成小細條,用5%的堿溶液腌約1小時,漂凈堿分。

②鍋內放清水,加鹽和食油燒沸,投入“三蔬”灼至八成熟撈出,控盡水分。藕片與葡萄蜂蜜汁拌勻,蕓豆角加尖椒老醋汁調味,西葫蘆同辣椒豉油汁和勻,分三堆裝于一圓盤邊。

篇6

1、蘿卜去皮,切成三厘米大的塊;將去皮五花肉洗凈斬成二厘米見方的丁;雞蛋、干細豆粉、鹽調成蛋豆粉;姜拍破、蔥挽結。

2、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將肉丁與蛋豆粉拌勻,用手將上糊后的肉丁抖放油鍋,炸至皮酥成淺金黃色,撈起即成酥肉。

3、將酥肉放入大鋁鍋內,加鮮湯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

4、加鹽、料酒、花椒、姜、蔥、蘿卜轉用小火煨粑,加味精,起鍋舀入湯碗內,酥肉湯撒上蔥花即成。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2、將普通面粉加溫水揉成面團。

3、蘋果去皮,切片,再切成小丁。

4、鍋中加白糖,熬化。再加入水淀粉,熬成粘稠的蘋果醬。

5、將面團搟成餅,刷一層油。然后卷起來。

6、切成段,按成小餅。分別搟成薄餅。

7、放入蘋果醬,包好,四周壓緊。修整一下邊角。

篇8

1、簡單好吃的素菜粥:大米洗凈泡好待用,小油菜,洗凈。小油菜切碎待用,煮粥最好用砂鍋,準備好砂鍋,加入泡好的米,加入適量水,喜歡咸的可以少放些鹽。

2、菜肴流派之一。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筍,菌類,藻類和干鮮果品等植物性原料烹制得菜肴。素菜以其食用對象分為寺院素菜,宮廷素菜,民間素菜。素菜的特征主要有:時鮮為主,清爽素凈;花色繁多,制作考究;富含營養,健身療疾。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關鍵詞: 教材;教法;素質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1-0031-02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

使用《化學教科書》已有三年時間,筆者在這三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素質教育下的課程改革和教材變革的重要性、必然性,明確了化學教學新理念。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科學成果日新月異,越來越體現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創新對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材的競爭,科學技術創新的基礎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取決于教育的發展水平,化學教學首先應該努力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化學教科書》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了“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五個主題。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視圖的位置上,都重視初中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提供了豐富的與青少年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有關于化學史、化學成就方面的照片,以及開闊學生視野的“科學、技術、社會”等閱讀、內容,同時教材中添加了許多“活動與探索”,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使用《化學教科書》三年,筆者認為:

1 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發展

在課程實施中,要始終堅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教學的著眼點和目標,正確處理好學生發展與學科體系、社會需求的關系,智能發展與知識傳授的關系,智力品質發展與人格發展的關系,以及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即主體與主導的關系),要把個性、潛能、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等,作為目前課程實施中的關注重點。

總之,化學教育能夠使學生了解乃至掌握必要的化學知識技能,使他們從特定角度了解科學過程,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聯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提高他們的科學技術素養,在探究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滿足社會在公民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需要,并且使人類的化學經驗精華得以向后代傳遞和發展。

2 實驗探究,促進學力提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對于化學課程目標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作用,它以其生動直觀、現象新奇等特點激發、利用和培養起學生對化學實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教學活動產生深厚的興趣。而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條件,是一種潛在的學習動機,它推動學生去探求知識。化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它不同于化學概念的抽象和化學原理的繁雜,它將化學現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促進學生思維進入興奮狀態。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筆者注意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親自參與,體驗實驗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如在《燃燒和滅火》這一課題的教學中,筆者請學生先提出問題:燃燒的條件是什么?滅火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大膽做出猜想與假設,接著利用身邊的資源,收集資料、制訂計劃,再進行實驗探究,最后進行解釋與結論,得出:燃燒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溫度達到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同時明確破壞燃燒的條件,使燃燒反應停止,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如: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隔絕氧氣(或空氣),以及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都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明確燃燒與滅火后,再讓同學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說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如:家用煤氣怎樣才能燃燒?怎樣才能燃燒更旺?使用不當會怎樣?并要求學生設計一個簡易的滅火器。這樣做讓學生很有成就感,越學越有興趣,強烈的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的學習變的積極主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如在學習了《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這一課題后,圍繞下列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科學考察活動:本市水污染情況怎樣?有無浪費水現象?污染后的水對人和工農業生產有哪些危害?水是怎樣被污染的?污染源在哪里?怎樣防止水污染?要求學生走出教科書,翻閱資料、上網查詢;走出課堂、走親訪友、互相交流;走出學校,深入社區、實地考察等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化學實踐活動,不僅活潑了課堂形式,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腳、動嘴、動腦的能力,而且學生體驗了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生思維的縝密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時,筆者通過這樣的活動也得益匪淺。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是素質教育向我們每一個教師提出的任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3 改進教學,實踐課改理念

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讓課本中的例題、文字說明和結論等書面的東西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信息。為此,在教學設計時,應注意以下方面: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如何把握?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如何實施更有效、組織更合理?結合哪些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態度?等。這樣,教師以新教材為基石,走出教材看教材,不僅使新課程理念具體地落實到教材的處理中,而且也使自己成為新教材的積極實踐者和創造者。目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輔導教材鋪天蓋地,五花八門,題海戰術使學生無所適從,忙于應付,學生不能建立起知識體系,有時還會起副作用。

教師要不斷增強自己的課程意識,在大課程觀的指導下進行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上好課的前提是課前的教學設計,設計一套好課案需要對教材進行加工、整合。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在課程實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覺實現角色轉變,要以現代教學觀為指導,盡快實現思想上的幾個轉變:從偏重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的轉變;從偏重教法研究向學法研究轉變;從重視單一認知向全面發展轉變;從重視學習結果向重視學習過程轉變;從重視成果繼承向重視發現、創新轉變。

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應該是從小學到初中,在整個學校教學中逐步進行,才能適應新課程中體現的學習方式。教學要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實現教學民主,改變教學策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成長。

4 校本教研,提高教學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信息,而且還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方法,使學生具備研究探索新知識,吸收新的科學信息的能力。更要開展教學研究,探索在新的環境下進行教育教學的規律。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善于從知識海洋中不停地吸取“營養”擴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積極開拓新思維,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創造性地研究和運用知識信息。

在新課程背景下,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校本研究,通過校本研究教師學會了如何參加集體研究,如何在集體研究的氛圍中學會將大家的智慧集于一身,并且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對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進行自我反思等,同時促使教師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擴大了教師的理論知識面,增強了科研意識,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課程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必然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教師刻苦學習、大膽改革創新,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和豐富了自己,整體素質普遍得到提高。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們牢牢把握向科研要質量的理念,把教學實踐作為觀察和思考的對象,通過不斷地實踐――認識――實踐的過程,逐步探索出了適合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在學校作為一所市級普通中學,歷年來中考成績名列市前茅,在化學競賽中,數十名同學分別獲全國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等。

篇10

1、白菜洗凈切絲備用,白菜加水煮6分鐘左右。

2、鍋內加水燒開,將丸子下入鍋中。

3、將備好的白菜絲下入國內。白菜絲變軟后,加入少許鹽和雞精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