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衛生室的意見建議范文
時間:2024-02-18 17:57: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村衛生室的意見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重慶市農村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重慶市8.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是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總面積的2倍多,人口3200多萬,卻有2/3的人口在農村,40個區縣中有近一半為貧困縣,直轄之初的農村貧困人口高達366萬。這是重慶大城市、大農村并存,二元經濟結構突出的真實寫照。
西部大開發和重慶直轄以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于重慶是地處西部大城市與大農村的結合體,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發展基數低,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市相比差距較大,突出表現在工業化滯后、城市化滯后、農村發展滯后。重慶市農村公共衛生管理現狀表明,農村衛生工作起點低、難度大,存在著就醫難、買藥難、醫療水平較低,服務設施落后等系列問題。
1、公共衛生環境臟亂差,威脅農民健康
農民健康知識差,預防、保健措施不力,加上醫療費用上漲過快過猛,致使部分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在重慶市的部分郊縣農村,特別是三峽庫區周邊農村,飲用水不清潔,廁所簡陋,污水橫流,老鼠、蒼蠅、蚊子很多,公共衛生環境很差,給各種細菌、病毒的滋生和疾病的傳播制造了條件,對農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和隱患。
2、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學歷較低,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據對主城區之一,沙坪壩區西部七鎮衛生院調查,七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共119人,大專學歷5人(占4.2%),中專學歷57人(占47.9%),中專以下學歷和無學歷57人(占47.9%);中級專業技術職稱3人(占2.5%),初級專業技術職稱96人(占80.7%),無職稱20人(占16.8%);臨床醫生共計57人,配置數為0.37人/千人,護士16人,配置數為0.1人/千人,遠低于醫護人員最低配置標準1.73人/千人。全區鄉村醫生1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名(占7.6%),大專學歷3人(占2.5%),中專學歷58人(占49.2%),中專水平及以下學歷57人(占48.3%)。
按照鎮衛生院醫生、護士配置最低標準1.73人/千人計算,僅沙坪壩區西部七鎮衛生院就差臨床醫生194人,護士235人。目前沙坪壩區農村有的鎮衛生院人員嚴重老化,有的鎮衛生院無一名護士,還有一些鎮衛生院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仍在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農村衛生隊伍整體素質低,從而導致醫療質量較差。
3、鎮衛生院醫療裝備差,履行農村衛生機構職能難度大
目前,重慶市農村衛生機構醫療設備相當陳舊落后且缺乏必備設備,部分鎮衛生院設備未達到規范化鎮衛生院裝備標準。由于裝備差,鎮、村衛生機構無法履行公共衛生職能和完成突發事件醫療救治任務,不能滿足當地群眾醫療、保健需求。又以沙坪壩區西部七鎮衛生院為例,沙區農村衛生機構醫療設備相當陳舊落后且缺乏必備設備,沒有一所鎮衛生院設備達到重慶市規范化鎮衛生院裝備標準。沙區七鎮衛生院無一臺1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只有2家設有急診室,3家設有急診病房,無一家設有婦產科,未配置一輛救護車。
4、鎮衛生院虧損面大,生存與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再以沙坪壩區為例,截止2003年末,沙區西部七鎮衛生院連續4年虧損的就有5個,占總數的71.2%,2002年西部七鎮衛生院全部虧損,鎮衛生院虧損嚴重,發展舉步維艱,甚至瀕臨倒閉。西部兩個中心醫院和各鎮衛生院普遍存在危房,危房面積共達3000多平方米,且無資金加以改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離退休人員負擔重,絕大多數鎮衛生院靠政府財政撥款勉強能夠維持生存,但無力發展。
5、三級防保網不健全,農村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薄弱
鎮衛生院的職能是向農民提供基本醫療,同時承擔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向農村居民提供疾病預防、控制、保健等服務。村衛生站的職能是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承擔預防保健任務,普及疾病預防和心理健康知識,幫助農民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由于體制轉換加速了農村衛生醫療投入的減少,使農村三級衛生保健網正出現全面危機。近年來,國家嚴重投入不足,三級防保網不健全、不牢固,突出體現在農村地區的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其中又以村衛生站這層網底組織最為薄弱。農村稅費改革往往切掉了正常的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費,大部分地區鄉鎮片面強調有償服務,使公共衛生事業私人化、有償化。隨著政府衛生投入的日益減少、鄉鎮企業改組改制,消解了昔日“以工補農”、“以工助醫”的投資機制,原來承擔農村衛生保健責任的鄉鎮衛生院終于走上改組轉制之路,許多職能難以繼續有效履行。特別是相當一部分農村干部的思想認識上存在著偏差,片面地認為發展生產是大事,衛生工作是小事,對衛生工作認識不足,導致農村的公共衛生工作長期處于少人管、甚至無人管的局面。
二、提高重慶市農村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在我國,農村公共衛生是預防疾病、保證不同社會群體均等享有健康基本保障的基礎性工程。加強鎮衛生院和村衛生站建設,健全農村預防保健網絡,對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提高農民健康保障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1、理論創新,加強公共衛生領域建設
公共衛生是關系社會群體身體健康的衛生服務,無論是關系到重慶市2300多萬農民健康安全的重要性,還是從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看,都應作為重點領域加強。
所謂理論創新,就是根據農村公共衛生的外部效應性和公平性原則,政府應當在理論上、觀念上糾正認識上的兩大誤區,對應地創新和完善兩大理論――公共衛生產品服務的“外部效應性論”和“衛生正義論”,借以確立政府在配置公共衛生資源中的主要渠道、主要杠桿和主要尺度的地位,強化政府的投資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農民相對而言是一個在抵御疾病時承受能力低,因病置于困境的脆弱性高的群體,又缺乏支付獲取公共衛生服務自籌部分經費的能力,健康教育水平遠低于其它人群。農民的健康問題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阻礙農村奔小康、走向現代化整體進程,而且會因人口流動而波及周邊、影響全省甚至全國。政府對公共衛生投資的主渠道責任來自于公共衛生服務產品本身的“外部經濟特性”。
政府是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產品進行公共財政投入的主要杠桿。一是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性,農民不主動參與生產和消費公共衛生產品;二是公共衛生服務產品具有外部性,難以通過市場來確定其價格;三是公共衛生產品生產需要高成本、高技術和生產規模大的要求,需要有足夠的生產技術、生產資金的投入,這需要公共部門的介入,用積極財政手段來加以投入。要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強化政府行為,加大投入,重點加強農村縣、鄉兩級衛生機構建設單位。增加對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傳染病和地方病控制、健康教育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定額補助經費,保證離退休人員費用和農村衛生監督執法經費。從根本上改善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差的狀況,確保各項農村衛生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2、正視現實,適當控制醫療服務規模
如果對農村醫療服務規模,尤其是鄉村醫療服務規模不加以適當控制,效率繼續下降,醫療成本繼續加大,看病貴的問題將會繼續加重。因大量衛生投資用于醫療機構擴大規模建設,也不可能實現加強公共衛生和提高服務質量及衛生扶貧的資源結構調整。一是嚴格控制新增醫療機構,撤除并不合理的重疊機構;二是按照重慶市區縣人口的醫療服務需求量與短期內可轉化的潛在需求量,確定區縣醫療服務總床位及人員的規模控制指標;三是按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的服務人口和相關因素,確定政府舉辦醫療機構的床位及人員規模。為此,要進一步明確鄉鎮衛生院以搞好預防保健為主,提供常見病和多發病等基本醫療診治和承擔一定衛生事業管理的綜合服務功能,尤其是一般鄉鎮衛生院應成為本鄉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能向醫院發展。為促進鄉村衛生機構按綜合服務功能做好各項工作,建議對基層衛生組織按公共衛生的經濟政策實行補助。
3、重視專業培訓,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
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加強對鄉村醫生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觀念、職業道德和全科醫學知識水平,充分利用好現有人才。實施農村全科醫生培養計劃,鼓勵現有鄉村醫生接受學歷教育。嚴把農村衛生人員準入關,新進農村衛生人員必須是大專及以上學歷,并具有執業資格。到2007年力爭10%以上的鄉村醫生具有醫學大專及以上學歷,90%以上的鄉村醫生具有醫學中專學歷,2010年前100%鄉村醫生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大力引進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管理人才,改善農村衛生人員隊伍現狀。
4、深化衛生改革,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1)推進農村衛生機構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建立激勵、競爭和約束機制,增強農村衛生機構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鄉鎮衛生院的院長要在全縣(市)或更大的范圍內采取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辦法選拔,并加強對其的培訓、管理和監督。改革后的鄉鎮衛生院的職能要以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為主,綜合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等服務,重點做好疾病控制和預防保健工作,決不能本末倒置。
(2)抓好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強化農村醫療衛生市場監管。繼續加強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推進鎮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改革;加大農村衛生執法力度,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市場監管,加強預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切實履行農村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職能;加強農村衛生人員業務培訓工作,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針對農民弱勢群體實行醫療救助,目的是解決少部份人群大病負擔過重的問題。通過建立“大病風險/救助基金”,對因患重大疾病而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的特困農戶給予資金救助。
5、利用公共傳媒,加大對農民的衛生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
篇2
據悉,省考評辦將于7月10日至15日在17市開展科學發展觀群眾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與市里內容基本一致,隨機調查手機用戶,調查結果全省通報,并記入各市科學發展考核成績。為積極迎接省對我縣上半年群眾滿意度調查,確保我縣衛生工作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取得好的成績,經研究,確定在全縣衛生系統開展“六個一”活動。
一、開展一次“大回訪”活動
(一)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健康需求回訪、征求意見建議、做出服務承諾、做好政策解釋等四項內容。
1、家庭保健醫生回訪:發動農村家庭保健醫生和社區醫務人員對責任片區進行全覆蓋回訪。回訪內容要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詢問健康情況和衛生需求,同時征求對衛生工作的意見,并及時誠懇回應,特別是對醫保報銷、藥品種類不全、藥品價格方面提出建議或疑問的要做好政策解釋和引導。
2、醫療機構回訪: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今年以來的出院患者或家屬進行電話回訪,詢問康復情況,提供保健咨詢,同時征求對醫療服務方面的改進建議,對醫保報銷政策、醫藥收費價格方面的意見應及時做出解釋和說明。
3、對重點人群回訪: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對2013年以來曾經對我們醫療衛生工作提出不同意見的就診患者或家屬進行重點回訪,通過關心詢問,做好溝通交流。
4、及時整改落實。對回訪到的意見建議進行認真匯總、梳理分類,針對性提出整改措施,抓好落實并及時反饋。
(二)活動要求:一是回訪要做到服務人群全覆蓋,特別是手機用戶。二是回訪工作應于7月10日前全面完成。三是回訪情況及整改措施于7月12日前報縣衛生局政工股。
二、開展一次集中宣傳報道
各單位要精心提煉醫療衛生工作中的亮點和特色,在轄區內主流媒體進行大力宣傳報道,傳遞衛生人的正能量。局宣傳科在7月10日前,在電視臺、電臺、報紙上的報道各不少于2篇。
三、開展一次公開承諾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就嚴格執行“九不準”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并公布24小時醫療服務投訴電話。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通過電視臺、主要報紙對外公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在單位內部醒目位置公布人社部門的醫保報銷規定和相關程序、公布收費依據和價格、公布就診服務流程。
四、開展一次集中便民服務活動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通過多種形式在7月10日前開展一次便民服務行動,并做到精心謀劃,不走過場,確保實效,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便民措施帶來的實惠。
五、開展一次作風紀律整頓
針對滿意度調查中群眾反映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脫崗、24小時值班不到位等情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加強對單位窗口工作人員的作風紀律教育培訓,并對職工在值班值守等執行單位規章制度、工作紀律情況等進行檢查,嚴格對內管理,規范對外服務。
篇3
大家下午好!今天請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這里,是要召開今年的黨員冬訓會議。黨員干部冬訓是黨的思想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落實黨的各項農村政策,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做好新時期農村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首先,我就本村2018年的各項工作、政策落實情況做一總結:
洮豐村2018年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嚴格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目標,推動經濟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上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緊密團結、齊抓共管,使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 基層組織建設方面:
1. 村黨支部始終把理論學習放在首位,組織“三委”班子成員每月學習一次,加強班子自身建設,有力地提高了村干部的理論水平、工作水平和引領發展能力。
2. 加強對黨員的管理教育,認真落實“”制度,每月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培訓一次,同時開展遠程教育,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整體素質得到增強,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更加堅定。
3. 抓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一契機,在村黨支部內積極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學習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走訪黨員及普通群眾,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并及時梳理,建立相關意見建議臺賬,并針對性地進行建章立制,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第一時間進行整改,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4. 堅持黨務、村務公開,重大事項及時公開,自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5. 共青團、婦代會等村級各類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各項工作開展規范有序。
6. 班子成員、黨代表、人大代表對貧困黨員、貧困群眾采取有效幫扶措施,解決實際困難,從而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7.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班子成員中普遍開展“自查、自糾”,徹底轉變工作作風,真心實意服務群眾,樹立良好形象。
(二) 村務工作方面:
1. 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大棚洋芋種植、蔬菜及花木種植,積極重視勞務輸轉,在上半年積極進行全村勞務培訓,培訓人次超過100人,并實現勞務示范村年輸出勞務500人以上,使全村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發展良好勢頭。
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組織群眾完成春秋季主、支渠清淤1.3萬余米,整修田間農路24條;在村、社干部及全體村民的努力和積極配合下,按時順利完成全村自來水入戶工程,使全村自來水覆蓋689戶村民,入戶率92%;完成危房改造6戶,均為殘疾戶和計生戶。
3. 注重改善民生,完成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人;農村低保清理規范78戶、288人;新農保基金收繳100%;新農合參合率98%以上,參合人數3033人。
4. 完成全村貧困農戶134余戶的調查摸底、建檔立卡及系統錄入工作。
5. 完成農村數字平臺系統錄入,對我村853戶農戶信息進行數字化、動態化管理;同時將853戶農戶信息錄入綜治信息平臺,以便對本村進行更加規范有效的綜合治理,建設法制化、民主化的和諧新農村。
6. 對本村殘疾人及疑似殘疾人進行摸底排查及系統錄入,確保本村殘疾人得到更好的公益服務。
7. 計生工作,計生對象環孕檢工作按時到位,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
(三) 精神文明建設方面:
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看報活動和積極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成功舉辦群眾性文藝匯演5場次。通過上述活動,廣大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講文明、樹新風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關心集體、愛護環境、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勤勞致富,創建幸福家園之風蔚然興起。
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普法學習宣傳教育、禁毒、反等項工作開展正常有序,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全村未發生越級上訪、涉法刑事案件,矛盾糾紛指數明顯下降,調處成功率100%,村民生產生活秩序良好,全村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總之,我村2018年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是鎮黨委、鎮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村“三委”班子同全村人民一道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要把取得的成績作為新的起點,再接再厲,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創新工作,求真務實,力爭全面完成鎮黨委、鎮政府交給我村的各項工作任務,為推動本村經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而努力奮斗。
下面將村三委班子會議研究制定的2019年本村發展規劃做一簡要闡述,希望大家多提意見,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美麗鄉村積極出謀獻策:
一、2019年計劃
(一)加快發展特色富民產業
1、擴大本村蔬菜種植規模。2019年,本村將持續發展蔬菜種植業,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新建蔬菜塑料大棚12個。同時,配套推廣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
2、馬鈴薯良種引進。馬鈴薯種植是本村的優勢產業,2019年將繼續發揮這一優勢,力爭新增馬鈴薯種植面積30畝。
3、擴大苗木種植規模。本村具有花卉、苗木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未來幾年將更充分地利用這一優勢,持續發展花卉苗木種植產業,擬新增種植面積20畝。
4、逐步擴大養殖規模。鼓勵和引導農戶大力發展奶牛、小尾寒羊、生豬、家禽等養殖業。
(二)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按照“走水泥路、吃自來水、用動力電、住磚瓦房”的目標,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堅持爭取項目、財政“一事一議”獎補和群眾投工投勞相結合,2019年繼續硬化村內未完成的通戶道路,并盡快恢復因鋪設自來水入戶管道造成的損壞路面,方便群眾出行。
2、在水利建設方面,積極爭取項目,完成本村內所有灌溉支渠的襯砌,進一步促進本村的農業發展;同時盡快完成對紅星渠部分水毀渠道的修復,確保春灌順利進行。
(三)完善社會公共服務保障
1、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圍繞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引進外資,翻建村南端危房越120平米,盡快建成標準的村圖書室、老年人活動中心,為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便利的場所。
2、在醫療衛生方面,2019年將進一步提高村衛生室醫療服務水平,基本實現“小病本村就診、大病不出鄉鎮”的目標。同時,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免費為農民提供更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篇4
一、堅持服務大局,推動教科文衛事業健康發展
(一)推動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工作。近年來,我市始終將文明城市創建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通盤運籌,納入城市建設發展整體規劃全面部署,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組織實施。我委要將此項工作納入本階段工作重點:一要提高全市人民的綜合素質。二要加大文化產業的投入。三要挖掘地方文化歷史。
(二)推動教育事業均衡發展。為貫徹十七大報告中把教育放在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首要位置的精神,我委將督促市教育部門著力做好四項均衡工作,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一要普及全市高中教育和高中職業技術教育,提高普及率。二要合理布局調整教育資源,使教育在十二五期間得到科學和諧均衡的發展。
二、關注難點熱點,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
(一)支持教育安全發展。繼續增加教育投入,確保財政對教育投入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向農村傾斜,縮小城鄉教育事業發展差距。加大我市教育事業軟硬件投入,減少大班大校,夯實校園安全保衛工作,保證校園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財政補償機制。加大九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投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加大市醫院門診樓、中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投入,改善就醫條件。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適當提高門診補償比例,國家基本藥物要全部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
(三)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食品衛生安全宣傳和監督管理工作。督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清醒認識當前食品衛生及食品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加強領導,制定宣傳方案和監督管理防范措施,增強人民群眾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消除各類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二是明確職責,協調配合,切實做好食品衛生安全的各項工作。督促各部門有效開展宣傳工作,及時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大公共衛生執法監督和專項整治工作力度,依法行政,標本兼治,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豐富群眾文化體育娛樂生活。一是認真貫徹文化體育方針政策,使文化體育活動富有特色。二是以拓展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繼續夯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三、發揮基礎性作用,加強人大教科文衛委自身建設
(一)在工作規劃中發揮人大教科文衛委基礎作用。要根據我市形勢和任務發展的需要,加強領導和制度建設,強化職能,不斷總結新經驗,推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增加人大教科文衛委工作的計劃性和實效性,掌握開展工作的主動權,在每年年初主動匯集對口部門的工作計劃和相關資料,充分醞釀提出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安排。在工作安排中要有本委特色,切實可行,各有側重,突出重點。既要注意加強我委與各級部門間的聯系溝通,又充分發揮我人大教科文衛委的群體功能。
篇5
基本情況
鄂爾多斯市是自治區以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的綜合醫改地區,也是第一批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地區。市政府出臺了“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6.2%,基本藥物制度覆蓋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8個,實行一體化管理的衛生室占81.7%。準格爾旗提出了整合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思路,統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做大醫保基金總量,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烏審旗推行以“三制五統一”為核心的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改革,既解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弱、人才缺乏問題,也形成了衛生人力資源的上下流動機制,還推動了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促進了基本藥物的合理使用。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多媒體觸屏式費用查詢機的應用,為患者就診提供了便捷服務。鄂爾多斯把“健康前置管理”作為醫改的重點內容之一,將啟動健康城市創建活動。
巴彥淖爾市作為全區第二批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地區,政府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意見”,五部門出臺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意見”。2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全部實行績效考核、績效工資,28個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1個蘇木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人員聘用和績效改革。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8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推行基本藥物制度,烏拉特前旗醫院也實行了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由政府負責給予專項補貼,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與此同時,兩地大力發展蒙中醫藥事業,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鄂爾多斯“數字衛生”工程也即將啟動。
存在的問題
一是深化醫改工作的進展不平衡。比較兩市總體情況,鄂爾多斯市研究醫改、推進醫改的氛圍基本形成;巴彥淖爾市雖然是第二批基本藥物制度的試點地區,但醫改的氛圍還不濃厚,除了農村牧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外,多數政策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是新農合管理與保障水平迅速提高的形勢不相適應。對于抓住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以上的機遇,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的進展不大,門診統籌推進尚顯乏力,新農合與其他基本醫療保險一樣,作為醫患之間第三方的作用還遠沒有發揮出來,既缺乏引導合理就醫、促進轉診會診機制建立的作用,又缺失代表參保方面的集團購買醫療服務、規范診療行為的作用,與定點機構談判工作沒有普遍啟動,控制費用增長的作用不明顯。特別是現有新農合信息系統在便民和為決策提供支撐遠遠不夠。
三是基本藥物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數只配備100多種基本藥物,同時還在加成使用非基本藥物。基層醫務人員對基本藥物知識還缺乏全面的了解。多數基層單位通過網上采購藥品,但是藥品配送不夠及時。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在自行采購藥品。普遍反映自治區招標的部分藥品價格比盟市自行招標的高。鄂爾多斯市在2009年曾搞過二次議價,藥品價格總體下降了19.1%,在自治區通報批評后叫停。鄂爾多斯建議自治區允許盟市二次議價。巴彥淖爾市現在正準備開展二次議價工作。
四是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較低。突出表現在基礎設施、基本設備配備落后,衛生技術人才匱乏,護理人員短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核編定崗缺乏自治區級的政策支持。特別是為農村牧區衛生院公開招聘執業醫師工作開展了3年后,2011年國家停止了在我區繼續開展這項工作,衛生院后續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缺乏連續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學歷層次較低。
五是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不扎實。雖然各級政府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本落實,并且鄂爾多斯的人均補助標準今年將達到31元,但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并未真正普惠城鄉居民。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利用率較低,還沒有形成檔案建立、居民使用、綜合應用、補充完善的良性運轉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主動服務、上門服務較少。巴彥淖爾個別旗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還沒有補貼給衛生院和衛生室。
六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工作尚未真正啟動。對照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任務,實施區域衛生規劃、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健全公立醫院監管機制、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等還沒有真正啟動。隨著醫保制度建設的快速推進,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就醫人數劇增,床位、人員缺乏等問題逐漸顯現。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蘇木鄉鎮衛生院的病床使用率卻在下降。
問題分析
以上問題的產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從衛生系統自身抓醫改工作的角度考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調查研究不深。一方面是對上情研究不足。國家醫改政策目標、框架、理念均已確定。但在基層很少聽到“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匯報和提法,致使基本藥物配備不全,控制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的積極性不高,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體驗不深。另一方面是對下情研究不深。國家醫改政策是對全國提出的總體性的原則要求,而我區地廣人稀,醫藥、醫療市場分散,需要我們審慎實施以省為單位的有關工作。比如,我區藥品招標采購到底需不需要盟市二次議價,到底是否允許二次議價,亟待統一思想。此外,總結研究下級推進醫改中出現的新情況還不夠,試點的“試驗”作用沒有得到發揮。烏審旗從2009年開始改革縣級公立醫院,建立以旗人民醫院為龍頭,以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為骨干的集團化管理模式,并實行“三制五統一”機制,盤活了全旗醫療衛生資源,但是并未引起我們的關注。
第二,組織發動不足。一方面,領導層的開發動員工作仍顯不足。有的盟市醫改方案至今難以上會研究。政府醫改相關部門之間的發動工作也還不協調。國家五部委的《關于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的意見》已經出臺2年,但我區的具體辦法至今未能出臺,導致盟市、旗縣市區的衛生投入政策缺失。另一方面,衛生系統內部的組織動員工作滯后。許多醫療衛生人員不清楚本職工作中哪些是醫改的內容,基本藥物的種類還說不齊全,基本藥物的政策內涵不清楚。有的地區和領導干部對新農合推行盟市級統籌存有異議,這說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最為核心的大數法則的知識還沒有得到普及,致使一些醫改的理念、政策在層層傳遞中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出現了不同的行動。
第三,指導督查不夠。在工作的安排上,督促檢查的多,政策指導的較少。許多醫改政策在還沒有完全理解和吃透的情況下,匆忙實施、盲目開展,應付督查。特別是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專題指導和督查工作基本缺失。在指導督查工作的執行主體上,行政部門的多、業務部門的少。在指導督查方式上,就事論事的多,整體分析的少。突出表現在對按季度、年度開展的190項醫改監測指標的分析利用不夠。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但政府補助尚未落實,運行機制不暢。
第四,規制手段不硬。一是醫改政策是否執行缺少剛性管制手段。雖然層層簽訂了落實醫改任務責任狀,但是對任務完成的好壞沒獎懲。執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成了限制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充分理由,但并非是優化調整公立醫療資源的必要條件。二是服務行為是否規范缺少有效的約束手段。三是醫療衛生服務支持系統缺乏標準化的管制手段。基層衛生人才仍然匱乏,能力、水平仍然不高。
意見建議
為了如期完成醫改近三年的重點任務,近期我區在抓醫改工作中,應以“三跟進、三提速”為重點。“三跟進”是:
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及時跟進。一是進一步摸清底數。不但要全面調查掌握衛生資源狀況,更要開展衛生經濟學研究,核算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基本藥物服務成本。特別是核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服務成本。二是研究制定工作標準。使衛生管理、服務、建設、培訓等工作在標準下推進,使醫改任務在標準下規范地落實。三是開展專項改革試點研究。重點研究新農合對醫療服務的杠桿調解機制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購買”機制,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四是及時發現和總結典型經驗。對盟市和旗縣市區的探索,本著少限制、多引導的原則,鼓勵多種形式的改革。同時,對符合醫改目標要求和我區實際的改革舉措,及時總結、升華、推廣。
政策調整和宣傳貫徹及時跟進。根據調研總結的情況,及時調整不符合我區實際的政策。尤其注重調整和明確政策的具體執行主體、實現目標、考核主體,建立責任明晰、獎懲有力的機制。重大醫改政策出臺,各級衛生部門會同醫改辦共同組建政策宣講團,層層開展醫改政策講解,并將醫改政策宣講列為縣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培訓內容。將醫改政策知識作為衛生管理人員崗位培訓、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有計劃地實現醫改政策知識的全覆蓋,營造全系統良好的醫改氛圍。
普遍指導和重點輔導及時跟進。對全區普遍執行的醫改政策,加大具體指導力度。充分利用醫改監測數據,進行普遍性的指導。對年度醫改任務,倒排時間表,指導和督導雙推進。在強化面上指導的同時,建立領導干部或團隊聯系試點工作制度,及時提供支持,輔助醫改工作的開展和典型經驗的升華。
“三提速”為:
一是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應提速。通過頂層設計,分步實施3521工程,建立3級平臺、5個應用系統、2個數據庫和1個衛生專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互通,提高總體管理和服務水平。整合所有衛生信息化項目資金,以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為紐帶,推動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和綜合管理系統的規范化建設,促進醫藥衛生服務信息公開、透明,規制各種服務行為。
二是衛生人才培養機制建設應提速。抓緊制定《自治區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以“幫扶式托管”為基礎,探索建立“三帶二、二帶一、一帶村”鏈條式對口幫扶機制,引導三級、二級、一級醫院通過托管等不同形式,逐級對口幫扶下級醫療機構,逐步建立醫療機構之間縱向緊密的協作與人才培養機制。在條件具備的地方,推行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促進衛生人才流動。實施醫療衛生領先技術跟蹤計劃和適宜技術推廣普及計劃,在三級醫院強化臨床技能培訓基地的建設,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建立遠程繼續教育制度和新技術快速推廣應用機制。
篇6
關鍵詞:基層建設年;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022-02
201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河北省基層建設年活動開展的第二年。目前,承德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市942名機關干部已經在基層緊緊圍繞“強班子、轉作風、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主題,帶領群眾開展幫扶工作,帶領全市314個貧困村脫貧致富、建設和諧美滿的小康家園。在這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他們長期駐扎農村,走訪調研,在摸清農村真實情況的基礎上,發現亟待解決的問題與矛盾,切實幫扶百姓化解矛盾,為我市廣大農村的和諧穩定發展做出積極地貢獻。
一、走訪民情、分類匯總,全面準確地做好民情調查工作
要做好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確保各項幫扶工作落地有聲,具有針對性,就要深入農戶,全面準確地掌握幫扶村的村情和民情。準確把握村情、民情,是搞好基層建設年各項工作的根基,如果沒有深入地入戶走訪,基層建設年的各項幫扶工作將是無源之水。自承德市開展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以來,各駐村工作組按照承德市基層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五知五問五清”問卷調查工作方案。緊緊圍繞村兩委班子建設、村黨員和代表隊伍建設、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社會穩定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把村情民情切實摸清摸準。認真記錄《民情日記》,逐戶填寫《戶情調查表》,在此基礎上形成村情調查報告,并集中收集分類梳理村民所反映的意見建議,切實深入了解幫扶村村班子隊伍建設情況、村情民風情況、村民生產情況。
在村情調查階段,承德市平泉縣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創建了分片走訪民情對接、分類匯總建檔立庫、分層施策全面幫扶的“三分工作法”,聽民聲、察民情、搞幫扶,確保活動開展針對性更強、切入點更準、群眾得實惠更多;承德廣播電視大學駐承德縣頭溝鎮木匠溝村工作組在村情民情調查過程中,得出了勤學習、勤觀察、勤溝通、勤思考的“四勤”工作法,多層面、多視角、全方位地了解村情民情。在入戶走訪階段,全市各個工作組堅持走為民務實、清廉奉公的群眾路線,切實全面準確掌握幫扶村的真實情況,為順利展開幫扶工作奠定基礎,同時也贏得廣大群眾的贊譽。
駐隆化縣韓吉營村工作組通過召開村“兩委”班子、部分黨員、村民代表、致富能人座談會和逐戶走訪,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村民積極主動向工作組反映目前亟須解決的致富問題。工作組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調查、座談等方式,對全村進行全面走訪,發放“幫扶公開信”、民情聯系卡等收集各類意見建議。
二、精心謀劃、多方支持,全方位多層次做好自選項目
自開展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以來,承德市各個駐村工作組認真落實省委“十個一定要”的要求,在做好入戶調查準確細致地掌握幫扶村村情概況的基礎上,快速進入角色,分別召開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會議,結合幫扶村自身的實際情況,幫助幫扶村制定扶貧發展規劃,幫助村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在省里十項好事啟動之前,各工作組按照承德市基層建設年領導辦公室關于十精神進農家、民情調查進農家、政策法規進農家、技能培訓進農家、關愛扶助進農家及發展規劃制定到村、幫扶方案具體到事、目標責任到組、聯系群眾到戶,啟動內力組織到人的“五進五到”要求,結合自身的優勢資源,精心謀劃,多方爭取,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村民辦了一批實事好事,排查化解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幫扶活動進行過程中,各工作組注重創新工作思路為幫扶村謀項目、育產業、促發展,使群眾得到了實惠,干部受到了教育,發展增添了活力。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駐平泉縣松樹臺鄉三合村工作組,自2013年2月27日進駐三合村開展工作以來,結合三合村的村情和本單位的資源優勢,入戶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村小學學習環境比較惡劣,在工作組的協調下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展開“支援農村薄弱學校,扶貧助學獻愛心”的扶貧助學活動。為三合村小學捐助嶄新課桌椅三十余套,學生校服七十套,辦公桌椅四套及粉筆、電暖壺等辦公設施受到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為了改善村容村貌,工作組按照承德市“四化”要求,三月份在省市資金尚未到位的前提下,多方爭取資金支持,為三合村先行墊付五萬余元,修建公共廁所一處、“連心橋”一架、購買垂柳水蠟等樹木一千余株,極大地改善三合村的生產生活環境。與此同時,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駐村工作組,在端午節到來之際,為該村的老黨員、五保戶、貧困戶等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帶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使廣大村民群眾深刻體會到黨和國家的關懷,拉近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灤平縣農工委駐柳家臺村工作組創新工作方式,建立入戶調查與宣傳政策相結合、謀劃方案與群眾期盼相結合、制定規劃與產業調整相結合的“三個結合”工作模式,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則,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與村“兩委”班子精心謀劃,共同制定出幫扶方案,促進柳家臺村的和諧與發展。
三、積極協調、注重基礎,集中辦好十方面實事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鞏固和拓展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成果,推進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夯實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承德市緊緊圍繞“強班子、轉作風、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主題,以夯實群眾基礎工作為出發點,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統領,圍繞搞好“山、水、林、田、村”綜合整治,推進“水、電、路、訊、房”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科、教、文、衛、保”合理配套,繼續明確為幫扶村辦好十個方面實事,逐一制定具體推進措施,強化規定動作,推進幫扶村村容村貌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顯著變化,努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安居樂業、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堅持統籌兼顧,落實十方面實事要輻射和帶動周邊村加快發展。
自開展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以來,興隆縣駐村工作組集中辦理16個“十件實事”。這些實事的建設涉及水利、道路、衛生室、垃圾點等公益事業、產業發展等基礎設施項目140多個,涉及資金8 000多萬元。進駐興隆縣的31個工作組入戶走訪7 185戶,完成任務的100%,收集黨員和群眾意見近千條,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5次,化解矛盾糾紛72件,為民辦實事102件,已投入資金34萬元。慰問困難群眾222人次,提供慰問資金6萬余元。
市紀委駐承德縣大營子鄉梆子溝村工作組,為給該村小學學生提供安全、舒適、干凈的學習環境,積極協調,多方面籌措資金,對村小學進行了全面修復。使孩子們住進了安全、寬敞的教室。并與承德市民族中學、南營子小學等單位取得聯系,為村小學學生捐贈了桌椅籃球、書包等文具。
四、結語
基層建設年活動是我省落實十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承德地區切實把深化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作為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駐村工作組長期駐扎農村,與廣大農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走訪調研,在摸清農村真實情況的基礎上,發現亟待解決的問題與矛盾,切實幫扶百姓化解矛盾。通過多種途徑跑項目,搞建設,解決實際問題,找出脫貧致富的新途徑。領導干部與百姓之間呈現出當群眾的貼心人、為群眾辦暖心事、與群眾架連心橋的良好的黨群關系。涌現出來許多為民務實、清廉群眾的好干部、好黨員。同時,在深入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的過程中,使廣大的駐村干部切實得到應有的鍛煉,在工作實踐中牢牢樹立群眾思想、群眾工作觀念,在工作中改進工作作風,增進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感情,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融合過程中,充分調動和凝聚廣大群眾參與基層建設年的積極性,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在局部地區的具體事物的辦理過程中依然存在“等、靠、要”等懶惰思想,在資金分配與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等現象。因此,有必要將基層建設中領導干部為民務實,走清廉群眾路線的典型事跡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調查及研究,在展現新時代我黨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精神風貌的同時,從中尋找創新我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承宣.我市以“六個一”為載體推動深化基層建設年活動強勢啟動[N].承德日報,2013-03-05,(1).
[2]喬溪.市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辦公室主任會議要求,統籌規劃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幫扶工作[N].承德日報,2013-04
-20,(1).
[3]評論員.以更大決心務求取得人民群眾滿意效果[N].河北日報,2013-03-29,(1).
[4]河北基層建設年網[EB/OL].http:///.2013-
篇7
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一)高考成績再創佳績。今年我縣高考本科一批上線人數人,上線率%;本科二批上線人數人,上線率%;本科三批上線人數人,上線率%。對口類考生人,本科上線人,上線率%;專科以上上線人數人,上線率%。
(二)對外交流深入開展。我縣進一步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充分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全縣教育工作整體水平。
(三)辦學條件更加完善。
(四)愛心助學深得民心。一是加大助學力度。二是落實學生營養餐計劃。
二、群眾就醫環境逐步改善
(一)全國中醫先進縣創建順利推進。
(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一是實施某鄉衛生院急救病房綜合樓建設項目;二是實施某鄉衛生院周轉宿舍建設項目;三是實施鄉鎮衛生院取暖工程。
(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在進一步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基礎上,一是落實和完善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助投入機制,健全醫療機構管理運行機制;二是加快衛生信息化工程建設步伐,全力推進“數字醫院”建設,逐步實現醫療服務“一卡通”;三是在全縣醫療機構內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著力提升醫療機構和醫療人員的服務能力;四是探索建立城鄉醫療聯合體,逐步實現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
(四)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實處。一是提高新農合補貼標準。二是通過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臨近村衛生室代管、衛生院醫生分包、衛生下鄉、巡回義診等方式,著力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加強農村基層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醫療衛生服務的全面覆蓋。
三、體育賽事活動蓬勃開展
(一)成功承辦省運會比賽項目。
(二)全面推進各項健身工程。一是全民健身工程。二是各鄉鎮農民健身工程。
四、文化廣電事業全面發展
(一)全國文化先進縣創建順利迎檢。
(二)國家級非遺項目申報成績可喜。
(三)“某城旅游頻道”正式開播。頻道的開播,對我縣旅游經濟轉型提升、融合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在更廣范圍內提升了我縣做為旅游大縣的知名度。
五、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有力
(一)圓滿完成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任務。
(二)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
(三)加大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
六、人口計生工作和諧推進
(一)城鎮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進一步加強。一是實行城鎮人口“網格化”管理模式,廣泛開展“四創”活動,完善了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二是深入開展流動人口“關懷關愛”活動,廣泛宣傳流動人口相關知識,為流動人口提供健康服務。三是將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納入經常性工作范圍,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免費服務。四是加強全員流動人口清理清查和區域協作,嚴格落實流動人口“雙向”管理制度。五是加強流動人口信息平臺建設,實現流動人口信息適時變動、異地查詢和跟蹤管理。
(二)計生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完善。一是嚴格落實各項法定獎勵優先優惠政策。二是充實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程。
(一)抓好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快工程進度,承辦好省運會籃球比賽項目。
(二)抓好新區初中建設。繼續穩步推進項目續建工作,確保工程如期完工。
(三)抓好薄改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公平。
(四)抓好醫療衛生項目建設。加強鄉鎮衛生院冬季取暖設施建設和維護,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就醫住院條件。
二、突出抓好六項重點工作
(一)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一是進一步提高師資水平,組織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工作,大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模式,全面提升我縣學校辦學水平。二是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師德先進校創建活動,樹立正面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師德模范。
(二)強力打造安全校園環境。一是繼續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全面落實安全責任。二是將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并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增強防范能力。三是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實現安全管理全覆蓋、無縫隙。四是全面落實全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計劃,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五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安全工作體系。
(三)順利推進各項創建活動。一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創建工作,按照省驗收組意見建議要求,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創建工作,迎接國家文化部的驗收。二是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檔案資料,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檢查督導,強化縣、鄉、村三級中醫醫療、預防、保健網絡建設,確保順利通過驗收。
(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一是進一步鞏固完善新農合保障制度和基本藥物制度。二是建立完善人事、分配、管理、補償機制,探索財政適度投入、醫保資金補償、醫療服務收入相結合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三是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建設,實現全縣范圍內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四是積極推行醫聯體服務體系和新住院后結算模式。
篇8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全縣已建成脫貧攻堅項目效益情況,我和縣委巡察辦、縣紀委辦公室的同志,選擇了坡底鄉向陽村,對該村已建成的脫貧項目進行了調查。在廣泛聽取群眾和相關人員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采取深入項目實地查看,與責任單位談話相結合的方式,以及安排縣開發辦和坡底鄉有關人員對項目進行認真梳理,總結反思,深刻剖析,現將開展調研情況交流如下:
項目基本情況
坡底鄉向陽村國土總面積11.2平方公里,轄7個組,27個自然莊,292戶,846口人,耕地4020畝。該村貧困戶76戶,259口人。低保戶2戶,5口人,五保戶2戶,3口人。根據平陸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申報脫貧攻堅項目的文件要求,向陽村于2017年2月15日向坡底鄉提交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申請,工程總投資670.07萬元。縣財政投資評審中心于2017年6月28日出具了項目財政評審報告, 2017年7月3日由山西大明工程招標有限公司了招標公告,2017年7月27日在運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項目進行了開標,項目分四個標段實施:一標段中標單位為山西恒業建筑安裝有限公司,中標價1652468.14元;二標段中標單位為君行天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價1687985.44元;三標段中標單位為山西誠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價18473873.26元,四標段中標單位為山西億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價1512862.89元。
項目主要包括:建設500m3蓄水池2座,管理房2間,引水沉砂池1座,安裝潛水泵1臺,鋪設鍍鋅鋼管2500m,PE管道5000m,建引水渠100m,鑄鐵閘門1套,澗河漫水橋2座,硬化道路10.7公里,架設380V輸電線路750m,平田整地150畝,平溝造地150畝,栽植核桃樹250畝,栽植花椒樹50畝,栽植柳樹4350株等工程。
項目預期效益情況
項目實施后,可發揮三大效益:
一是新建道路:既可解決7個居民組、846口人的行路難問題,方便中型農業機械進出田間作業,解決1200余畝耕地的機械作業問題;又可解決農副產品運輸車輛順利出入問題,使土地不再撂荒,可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變一年一季種植為一年兩季種植,年可增收148.8萬元;同時,建成的機耕道路與坡底鄉后窯村及馬泉溝的道路連成一片,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為坡底鄉開發和發展馬泉溝旅游經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
二是新建的蓄水池及配套管網:目前已解決該村梁頂120余口人的吃水問題。同時,新建的水池代替了老化失修、滲漏嚴重的原修建的蓄水池,可解決600多口人的用水問題;能使項目區約400畝農田由旱地變成水地,可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每畝地種小麥,畝增產300斤,可增產12萬斤,增收14.4萬元;每畝地種玉米,畝增產500斤,可增產20萬斤,增收20萬元。兩項可增收34.4萬元。
三是栽植的300畝干果經濟林: 4-5年即可有收益,增收空間也是非常可觀,而且管理簡單。花椒畝產300斤,每斤35元,核桃畝產200斤,每斤10元。項目實施以來,在經濟收入、生態環境及社會影響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達到了有機的結合和統一。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該項目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第四標段,栽植的部分柳樹、核桃和花椒等苗木死亡現象比較嚴重。到2018年3月,栽植的8750苗核桃樹,成活率達到88%,3750苗花椒成活率達到97%。3月13日-23日,施工單位委托該村干部組織群眾補栽核桃苗1000株,花椒苗70株,并進行澆水、除草等管護。截止今年7月10日,由于種種原因,所規劃栽植的核桃苗成活率僅50%,花椒苗成活率僅70%。
此外,第一標段也存在問題,主要是輸水鋼管有漏水現象。輸水鋼管在多次輸水運行后,由于高差大,管道上水后斷水和斷電時水下落的后挫力大及熱脹冷縮的原因,造成幾處管道連接處的法蘭盤松動,出現漏水現象。
四、產生問題的原因
大量的苗木死亡,不僅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沒有達到項目設計時預期的經濟效益,也未給村里帶來良好的收益,影響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究其原因:
一是前期考察不到位。在對該村扶貧項目投入建設前,沒有對該村的土壤性質、水分條件、地質地形、苗源、及栽種后的管理等問題沒有做好科學考察。縣開發辦的項目可研報告、縣發改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存在走過場的情形,對項目后期遇到的困難缺乏科學預判。如核桃適合在深厚、疏松、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中生存,而該村的土壤環境并不是最佳的栽種環境。而有關人員在項目考察階段,只看到了苗木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卻不能夠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沒有進行綜合考慮,造成苗木大量損失。
二是項目管理不到位。對于已經栽種的苗木,應該交由專業人員進行管理或者承包給農戶管理。經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在對這批苗木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項目資產移交時考慮還不夠周全。當時約定工程移交后,項目村對工程擁有使用權,并協助施工單位做好一年質保期內的管護工作,質保期后項目村進行管護。對管護責任如何有效落實未進行詳細規定,項目村依靠施工單位,施工單位指靠項目村,兩管兩不管,以至于管護工作落空。
三是資金保障不到位。在項目設計時,未充分考慮苗木后期管護的費用問題,項目村缺乏后期資金投入,無法明確專人,做到責任不明。施工單位又不可能長期停留在項目工地實施管護,無法有效掌控情況,實施補救。在發現苗木死亡之后,本應該在第一時間請來苗木專家,對苗木的死亡原因進行查明,繼而采取相應措施,對于遭受病蟲害的苗木特殊管護,盡可能保證剩余苗木的存活率,但在這一點上項目村、施工單位都沒有做到位。
四是監督管理不到位。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對于該扶貧項目的監管不力。在扶貧項目投入使用后,沒有定期對項目投入使用情況進行追蹤監管,對于出現的問題不能夠及時發現,不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至于出現荒草遍地、苗木大量死亡的情況。
五、幾點意見建議
從向陽村扶貧項目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看全縣脫貧攻堅扶貧項目的實施,我認為結合當前的主題教育,在充分發揮脫貧攻堅項目效益上,須認真反思,尋找差距,下大力氣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責任意識,壓實主體責任。要強化責任擔當,進一步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相關單位要以履行主體責任“不松手”、“不甩手”、“不縮手”的履責態勢,把扶貧項目做細做實做到位,督促施工單位在適宜栽樹的時節對道路沿線的柳樹進行補植補栽。同時,抓明責定責,強化履職擔當,明確專人管護,在明年7月份驗收合格后由開發辦交付給村委會,由村委會來管護管理,確保干果經濟林受益和田間道路綠化的成效。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科學管理。要加強對扶貧政策落實和項目資金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問題線索的排查力度,以及苗木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后期補栽所花費的資金,由專門的審計機關作出評審,防止借機套取資金問題發生。要因地制宜,結合該村地形土質等實際情況,將核桃基地項目調整為花椒種植項目,在今秋完成花椒栽植250畝,并將該基地流轉給農戶,強化田間管理,確保成效,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協調項目村做好工程移交后的管護工作。督促項目村要及時將栽有經濟林的地塊承包給有養護經驗的專人進行經營。
篇9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筆試者”為你整理了這篇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情況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為鞏固提升井岡山市脫貧攻堅成果,10月中旬,市統計局對井岡山市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召開座談會、與市政府職能部門深入交流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我市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基本情況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實現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后,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四個不摘”要求,明確“產業為根、立志為本、機制為要、黨建為基”總體思路,實施“產業增收、能力提升、兜底保障、黨建引領”四個全覆蓋和可持續,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井岡山自2014年到2019年底,實現脫貧入口4751戶17172人,剩余未脫貧21戶86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8%降至2019年的9300元。2020年預脫貧21戶86人,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205元。井岡山率先脫貧“摘帽”,并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推進精準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得到了國家、省、吉安市的高度認可以,獲得了多項殊榮:被評為2017年全國十大新聞、2017年中國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2019年江西省及時獎勵集體三等獎,井岡山脫貧攻堅實踐的成功安全參展“決戰2020脫貧攻堅展”。
(一)聚力工作格局更加堅實。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深入推進“黨建+” 扶貧。實施“321”黨員幫扶機制,實現領導掛點、干部包戶、第一書記駐村、黨員結對、技術人員指導的幫扶力量“五個覆蓋”。向17個鄉(鎮、場、街道)全覆蓋派駐扶貧團,2017年以來,各級扶貧單位統籌幫扶資金達1.168602億元。選派了124名第一書記協同扶貧駐村工作組全程駐村,實現了貧困戶家家有幫扶責任人。推廣“支部+全作社+農戶”、“ 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等形式,帶動群眾致富。同時堅持“志智”雙扶,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二)政策保障體系更加扎實。在政策落實方面,在原有的產為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脫貧攻堅政策繼續保持不變的基礎上,對脫貧攻堅實踐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跟進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使脫貧政策更接地氣、更為精準、更有底氣。加快了產業扶貧的提質增效,培育了“井岡山九豐農業”、“井岡山夏一農業”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長塘古韻民宿產業、大倉村全域旅游扶貧產業示范點等民宿、研學扶貧產業。同時進一步健全了產業扶貧的利益聯系機制。2019年,4579戶貧困戶有3993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獲得產業扶貧資金的扶持,參與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4605元。全力幫助扶貧對象就業創業,全市貧困勞動力9710人,實現就業8034人,其中園區企業,農業合作社以及就業扶貧車間就業1485人,外出務工3148人,公益性崗位就位1995人,從事旅游以及第三產業就業1406人,扶貧對象轉移就業率達82.83%。增長率扶貧覆蓋貧困學生從學前到大學各個階段的一攬子幫扶資助政策,僅2019年財政資金和社會資助資金共計972萬元,資助學生7446余人。健康扶貧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并加強了村衛生室的管理,17042余貧困人口享受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充分了村民就近、便捷就醫、緩解了基層群眾“愛病難”、“就醫難”的問題。提高了重大疾病救助保障能力,10種大病免費救治、21種重大疾病實行專項救治;提高了貧困人口住院醫療和門診特殊性性病待遇;貧困人口免費參加城鄉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醫療附加險,通過建立和完善“四道保障線”,有效解決了因病致貧,因病近觀貧問題。
(三)扶貧工作作風更加嚴實。創新脫貧“三大紀律”。嚴守政治紀律,樹立黨員干部正確的脫貧政績觀,杜絕虛假脫貧、數字脫貧;嚴守群從紀律,駐村幫扶決不增加群眾負擔;嚴守經濟紀律,緊盯扶貧資金使用,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以作風攻堅促進了脫貧攻堅,涌現了一批感人先進扶貧事跡,密切了黨群干群血肉聯系。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我市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極少部分脫貧戶仍有返貧的風險。目前我市對極少數貧困戶的幫扶措施仍然停留在單純的給錢給物“慰問式”幫扶或政策性扶貧層面,對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實現穩定脫貧的辦法不多,幫持措施助推脫貧效益沒有充分發揮。此類沒有家庭勞動力、沒有穩定產業支撐、沒有穩定就業渠道的脫貧戶和貧困邊緣戶很容易因病因災返貧或致貧。
(二)極少數脫貧內生動力不足。極少部分脫貧戶思想消極,脫貧增收的主體意識不強,自我脫貧的技能和內在動力欠缺,“等、靠、要”依賴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以致出現“上急下慢、外熱內冷”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屬于被動脫貧。
(三)部分扶貧產業的脫貧基礎不牢固。一是貧困戶勞動技能和素質偏低的現象比較普遍,自我發展能力較低,部分到戶的特色種養扶貧產業項目規模小,農產品盈利能力弱,部分項目可持續性不強。二是我市雖有較多新型經營主體,但大型龍頭企業不多,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扶貧產業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同時由于部分經營主體產業鏈條不長,產品品牌化建設滯后,訂單式產業比率較小,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扶貧產業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三是部分產業扶貧帶動脫貧業內穩定脫貧增收的利益鏈結效果不佳,部分農民在部分扶貧產業中分享土地出租+務工收益,只能實現基本生活保障,交沒有充分共享扶貧產業發展各環節的紅利,難以達到產業扶貧重在幫助貧困戶受益的目的。
三、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鞏固長效機制,遏制返貧致貧現象發生。
建立完善的全市鞏固脫貧成果長效機制,重點在于繼續保持現有的扶貧到戶政策一定的時期內繼續延續,并對產業發、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結對幫扶、財政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予以細化。一是實行政府兜底保障機制。關注潛在的可能因病因災等情況導致的返貧致貧群體,根據不同的貧困成因“量身定做”,制定針對性強、組合式的差異化鞏固幫扶措施。將“低保戶、五保戶”等年老、因病因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特殊對象單列出來,實行政府兜底保障。二是構建長期“造血”機制。對于有勞動力的脫貧戶家庭,要繼續通過技能培訓、扶持發展可持續產業、轉移就業等切實可行的方式幫助其致富不返貧或致貧,將短期“輸血”解圍與長期“造血”脫貧有機銜接,確保脫貧戶長效穩定脫貧,有效遏制脫貧戶返貧和新增貧困戶現象。
(二)進一步實施“志智”幫扶,激發自主穩定脫貧意識。
篇10
現將全旗上半年度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情況督查匯報如下。
一、重點工作、重點項目落實情況
今年,我旗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牧區改革發展進程,不斷完善民生工作的體制機制,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努力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5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0.16億元,同比增長2.4%;第二產業完成4.35億元,同比增長18.4%;第三產業完成1.55億元,同比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6億元,同比下降34.9%。財政收入完成1.22億元,同比增長5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550元,同比增長12.4%。牧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2856元,同比增長19.0%。
(一)堅持畜牧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
1、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一是研究出臺了《旗沙地生態移民禁牧草場管理辦法》,對沙區生態移民退出34.5萬畝草場,地方財政給予補貼。按4.75元/畝?年的補貼標準共需補貼164萬元。目前,項目區7個嘎查298戶、707人已領取補貼資金140萬元。二是扎實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將治理任務下放到蘇木鎮,采取嘎查上報、蘇木鎮審核、部門核準的創新機制,及時落實山頭地塊、到戶到人。現已完成項目建設5萬畝,完成計劃任務的31%。三是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我旗涉及集體林權改革面積161.6萬畝。現已開展了集體林權改革試點工作,目前,改革試點的林地已劃分到戶,補償資金、林權證均發放到戶。
2、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和草場“三牧”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草牧場經營權流轉的市場機制和管理服務體系。制定出臺了《旗草牧場流轉辦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對我旗4520個土地草牧場經營權證進行登記備案,建立臺賬。上半年,我旗568戶牧民的112萬畝草場依法進行了流轉,流轉費年均達350多萬元。二是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了旗、蘇木鎮、嘎查三級工作機構,統籌安排畜牧業普查、牲畜出欄、草畜平衡、清理非牧人員(旗外)養畜等工作,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蘇木鎮、嘎查和牧戶,形成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態勢,確保了草畜平衡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加強高產飼草料基地建設,提高畜牧業防災抗災能力。目前,全旗共種植高產飼草料基地3.6萬畝,其中,有灌溉條件的百畝以上飼草料基地1.16萬畝、牧戶分散種植2.44萬畝。四是認真落實休牧、禁牧和劃區輪牧制度。在全旗775.8萬畝草場上進行為期45天的休牧;在199.4萬畝草場實行劃區輪牧;在149萬畝草場實行全年禁牧。
3、加大牧區人口轉移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研究制定了《旗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創業實施辦法》,對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采取強制培訓、強制就業的措施,引導城鄉居民就業創業,激勵牧區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二是進一步加強轉移就業培訓。根據季節因素和工礦企業用工需要,積極開展了引導、定向、委托等形式的就業培訓。三是把轉移牧區人口與草原生態保護、產業布局調整、工業基地建設、基礎設施和城鎮建設相結合,創造條件引導扶持牧民直接進入城鎮從事二、三產業。上半年,共轉移牧民4210人,其中,季節性轉移3526人,常年性轉移285戶、684人。
4、繼續調整優化畜群結構。一是以實施牲畜結構調整“1530”工程為依托,大力引進肉乳兼用的西門塔爾牛和肉毛兼用的德美羊、加大黃牛改良力度。上半年,自培德美種公羊260只,引進德美羊2147只。全旗建立黃牛冷配站點41個,小畜人工受精站點46個。二是根據我旗肉羊養殖區域的特點和全旗牧戶養殖品種分布的形勢,確定了以德美羊為主的育肥品種,劃定了3個德美羊集中育肥基地和150處肉羊分散育肥點,共育肥肉羊13300只,其中德美羊3300只。三是制定出臺了《旗引進良種畜補貼實施意見》,在嚴把引進質量關同時,加大財政補貼。目前,共發放自培良種畜補貼5.6萬元,引進良種畜補貼64.4萬元。
5、積極發展牧民經濟合作組織。一是以畜牧業基礎條件好的嘎查為龍頭,以改革和創新管理經營體制為手段,成立各類協會累計達20個,為牧民搭建起技術咨詢服務、開拓市場與致富信息傳遞、畜產品銷售等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平臺。二是創新牧區經濟組織形式,目前發展牧民專業合作社29個,輻射牧戶646戶。同時,加強牧民專業合作社經紀人和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合作社經紀人和財務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現已培訓專業人員89人次。三是深入推進聯戶經營模式。目前,聯戶經營點達到598個,共有聯戶經營戶1564戶、5686人。
6、完善畜牧業安全監管體制。一是進行了獸醫體制改革,旗成立了獸醫局,蘇木鎮成立了畜牧獸醫工作站(動物衛生監督站),每個嘎查都配備了動物防疫員,形成了旗、蘇木鎮、嘎查三級工作機構。完善了疫情監測制度、應急信息系統、物資儲備和撲殺補償機制,構建了網絡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二是制定出臺了《旗布病防控防治辦法》,成立了布病防治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嚴格落實以人畜免疫為主,監測、檢疫、處罰和預防治療相結合的綜合防控防治措施,同時,將布病列入合作醫療報銷范圍,按50%的比例予以報銷。全旗牧區45歲以上參合牧民免費進行布病體檢,控制布病蔓延,消除傳染源,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減少布病給畜牧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依托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工業經濟
1、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一是加大宣傳,進一步提高塞北石材之鄉知名度,并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上半年,全旗累計開采荒料6.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6.23%;加工板材198.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23%;實現產值2.58億元,同比增長18.1%,占全旗工業總產值的30. 3%。
二是積極發展石油產業,引進有勘探能力的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上半年,18家石油勘探企業的64口井按時開鉆,投資達1.15億元。其中,50口井完鉆,有油氣顯示井44口、安裝井27口、生產井12口。累計生產原油76842噸,同比增長149.62%。實現產值2.38億元,同比增長70.9%,占全旗工業總產值的27.9%。寧蒙石化加工溶劑油30480噸,實現產值0.13億元。同時,解決了120名城鄉居民就業問題。
三是積極培育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推進畜牧業產業化,打造規模經濟發展平臺。上半年,皇家牧場、旗文格其嘎查良種牛羊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旗鴻格爾肉牛育肥基地二期循環經濟建設項目等工程均已開工建設;新寶拉格鎮寶日達布蘇嘎查建設6000只德美羊繁育基地、國家肉羊產業化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示范推廣旗縣正在審批立項;江蘇蘇式肉聯廠第一批羔羊育肥項目已開始實施;帥牛、西木太2家乳制品加工企業生產生產乳制品127.5噸,實現產值0.015億元,同比增長13.33%;翔宇羊絨加工成品絨138.31噸,實現產值0.97億元;戎立特絨毛制品公司加工羊絨衫29063件,實現產值0.23億元,成為帶動我旗就業的主要企業。
四是通過積極爭取,自治區發改委(內發改能源字723號)核準批復塬林煤礦進行產業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0.77億元,現已投入生產。華巍科技有限公司4.95萬千瓦風電項目已簽訂風機訂購協議,編制完成入網接入系統方案,待審核。京能集團北京國際電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華電國際集團新能源風電項目年內爭取核準。風電京能集團一期49.5mw已取得資源配置,入網審查正在網上會簽。
2、加大工業園區建設。以突出抓好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按照《園區總體規劃》實施步驟,強化管理措施,重點抓好主導產業重點項目的落地建設和跟蹤服務。目前,入駐我旗工業園區企業已達50家,同比增長35.14%,其中引進產值超億元企業3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05億元,同比增長26.95%;實現工業增加值3.51億元,同比增長31.48%。
通過項目資金、入駐企業融資等方式,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73萬元。其中,供水新增投資415萬元,鋪設供水管網17.6公里;供電新增投資380萬元,新架設供電線路7.8公里,并改造線路;通路新增投資280萬元,通工業園區大橋正在修建;通訊新增投資138萬元,完善園區內網絡等通訊設備;綠化新增投資360萬元,完成工業園區公路兩側及園區周圍綠化帶建設。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截止7月2日,我旗共直接利用國內(盟外)資金3.89億元,同比增長29.1%。其中,直接利用國內(區外)資金3.17元,同比增長22.7%。
通過引導、扶持工業企業擴大生產,上半年,工業企業現價產值完成8.52億元,同比增長47.74%;工業增加值完成4.10億元,同比增長30.2%。
(三)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1、積極發展旅游經濟。一是積極培育以“牧人之家”為主要模式的家庭式旅游點,現已發展牧戶20家,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8萬元,帶動本地70余人就業。二是積極與區內外各大旅游社團聯系,開辟國內線路16條,組團出游200人次,本地接團100人次,營業收入40余萬元。
2、積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是制定出臺了《旗促進民族服飾和工藝品制作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組建行業協會。鼓勵企業通過聯合、收購、兼并、參股、控股等方式,組建股份公司,向區內外和蒙古國拓展營銷市場,參加盟級以上的各類展銷活動,并對獲獎企業給予不同級別資金獎勵。規定金融部門每年新增貸款中安排一定比例和規模;稅收起征點上調至3000元,在減免企業建房、建廠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基礎上,將勞動社會保障費征收比例減免至工程總造價的1.86%,建廠用地出讓金按照各基準地價的60%收取。
二是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對全旗470戶個體工商戶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旗縣級留成部分8萬多元全額退還個體工商戶,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目前,全旗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1212萬元,同比增長10.9%。
(四)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1、穩步推進城鎮建設。一是聘請內蒙古工大設計院編制《新寶拉格鎮控制性詳細規劃》(6.63平方公里),并對《新寶拉格鎮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局部調整,概算投資60萬元。目前總體規劃調整已完成,完成投資20萬元。二是房地產開發總面積4.57萬平方米,總投資925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4410萬元,其中,四星級商務會館完成投資800萬元;嘉聯公司辦公樓完成投資310萬元;東升花園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1200萬元;碧水銘園小區完成投資400萬元;嘉聯小區項目完成投資1700萬元。三是完成了2300萬元的園林綠化工程任務。在旗寶拉格園、沿河景觀區、信息化中心、街道綠化帶、東河渠東側等地栽種各類喬灌木4萬余株,各種花卉65萬余株,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現正開展養護工作。
(2)加大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是實施了牧區飲水安全工程。上半年,水務部門新打6眼機電井,解決了1020人飲水安全問題和2.3頭(只)牲畜飲水困難問題。二是新建文貢淖爾經巴音塔拉至莫日格其公路被盟 交通局列入嘎查(村)道油路建設項目。86公里嘎查(村)道砂石路新建項目前期測量等準備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開展施工圖繪制工作。公路養護完成投資388.14萬元。三是巴音塔拉35kv輸變電站改至哈登蘇莫,已于6月底開工建設。昆都侖35kv變電工程設備招投標工作正在進行中,已著手開始選址工作,土建工程近期將全面開工。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項目已經自治區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3296.8萬元,其中,新增中央預算內資金659萬元,其余由銀行貸款解決。四是制定了牧區沼氣項目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把沼氣建設任務重點安排在新牧區建設試點嘎查,并聘請了高級沼氣工程師,對沼氣建設項目進行技術指導,促進牧區沼氣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上半年,我旗牧區沼氣項目建設已完成49戶,投資18.56萬元。五是加強牧區信息化建設,列入了國家首批信息化試點旗縣。研究開發了旗蒙漢雙語綜合信息庫與資源平臺,基礎信息以牧戶為單位,投入運營后,軟件實現自動統計、分析和根據各單位業務需要進行自動歸類匯總,提高了牧區信息化利用水平。
(3)加快公益項目建設進程。一是進一步制定完善了《旗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試行)》、《旗廉租住房建設分配管理辦法(試行)》和《旗新建建筑物建設規劃補充規定(試行)》。今年新建廉租住房260套、__04平方米,投資1412萬元,預計10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二是旗綜合醫院新建項目1.24平方米綜合樓主體工程已完工,待有關部門驗收通過后,開始進行內部裝修;巴音塔拉鎮中心衛生院新建600平米樓房工程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已進入施工階段;新建面積為800平方米“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正在裝修中。三是根據教育事業發展要求,旗新建蒙中教學樓,新校址已選定,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四是為豐富城鄉居民文化體育生活,投資3000萬元、建筑面積10461.2萬平方米的旗文化體育中心工程正在施工中,預計10月末投入使用。五是賽烏蘇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經公開招投標,安徽水安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標。
(五)加快社會事業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1、加快發展教育事業。一是繼續鞏固教育普及成果,發放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公用經費等保障經費51萬元。二是設立100萬元的寧蒙石化教育基金,對優秀教職工和學生進行表彰獎勵,鼓勵學生勤奮學習,激勵教師愛崗敬業,提高教學水平。三是教育系統全員競聘工作順利完成。經公開招錄,29名新招錄教師現已全部上崗。四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開展了畜牧業獸醫、石雕、計算機、民族服飾等專業培訓,培訓牧民達420人次。五是制定出臺了《旗引進培養使用獎勵優秀人才暫行辦法》,確定了“人才引進和培養、選任的公開機制”。六是為職業教育的學生分類實施“兩免一補”政策。上半年,共為397名職業學生辦理了助學補貼,資金10萬元。七是申請并通過了550萬元的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借宿生生活用房建設工程項目專項資金和1859萬元的國家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專項資金,資金到位后,我旗校外寄宿生問題將得到全部解決。
2、加強醫療衛生事業建設。一是開展了“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為牧民免費體檢102人次。二是安裝了合作醫療軟件系統,完成了14431人名參合牧民的信息檔案錄入工作,并在旗級定點醫療機構投入使用。三是制定出臺了《旗新型牧區大病統籌管理辦法》,將50種大病及地方病、慢性病納入報銷范圍。提高了報銷比例,封頂線由原來的2萬元提高到3萬元。四是編制規劃了旗文貢烏拉蘇木中心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寶格丁高勒衛生院和新建60個嘎查衛生室項目,并上報盟發改委。
3、加強牧區文化建設,開展“家電下鄉”活動。一是以全旗開展文化大旗建設為契機,通過各種文化下鄉活動,滿足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目前,60個嘎查均已建立嘎查文化站,文化基礎設施得到完善。開展了草原書屋下鄉活動和廣播電視下鄉活動,共為嘎查贈送了價值18萬元的各類圖書和音像資料,共放電影20多場,觀看的牧民1000多人。二是積極開展“家電下鄉”活動,讓廣大牧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目前全旗銷售家電產品342臺,銷售金額477519元,政府補貼資金37068.98元,212戶牧民受益。
4、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一是制定實施了《旗新型農牧區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將惠及11078名牧民。上半年,為1128名牧民辦理了新型牧區養老保險手續,共收繳保險金525萬元。二是進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今年開始,城鎮低保保障標準由210元/月提高到230元/月,補差標準由原來的155元/月提高到165元/月;牧區低保保障標準由825元/年調整到1300元/年,補差標準由600元/人?年提高到834元/人?年。目前,共有城鎮居民1634人和牧民2381人列入保障范圍。三是加強五保供養規范管理。目前 共有五保供養對象30人。建立了供養經費自然增長機制,今年集中和分散供養平均標準達到1500元和1200元,并按時足額發放了供養金。四是組織實施了“整村推進”、扶貧移民擴鎮、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產業化等扶貧開發項目,堅持“集中資金、整村推進”原則,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目前,全旗87個單位定點幫扶巴音塔拉鎮工作已啟動,將惠及474戶貧困戶、1467名牧民。
5、完善就業服務體系。一是在建立牧區勞動力管理資源系統并全面啟用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了全旗剩余勞動力基本臺帳和創業就業人員臺帳,同時廣泛征集就業崗位。截止6月底,旗共征集就業崗位2390個,其中盟內2120個,盟外270個。二是建立完善城鄉就業服務體系,在全旗3個蘇木鎮、60個嘎查、6個社區建立健全了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并配備工作人員和協理員。上半年,全旗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7期,共培訓1743人,培訓后就業率達92.7%。三是結合旗情,研究制定了《旗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創業實施辦法》、《牧民轉移就業優惠政策》、《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等城鄉一體化就業創業激勵約束機制,積極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實現就業創業。目前,已籌措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44萬元、172人,為下崗職工辦理再就業優惠證1402個。四是積極做好特殊群體再就業援助工作。針對“4050”人員,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今年上半年,安置各類人員1617人,同比增長122%。
截止6月底,旗累計用于民生投入6439萬元,同比增加1928萬元,增長43%,占同期財政總支出的41%。其中,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217萬元,同比增長933.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60萬元,同比增長56.7%;農林水支出1100萬元,同比增長99.3%;醫療衛生支出214萬元,同比增長160.9%;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727萬元,同比增長22.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00萬元,與同期持平,教育支出131萬元,同比增長9.2%。
二、存在問題及意見建議
(一)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全旗固定資產投資同比有所下降,許多企業二期工程進展緩慢,新增入駐企業不足,融資難仍然是工業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另外,缺乏有效的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拉動就業、稅收,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工業經濟對財政貢獻率受到一定影響。建議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大企業前來我旗投資建廠,拉動廣泛就業和稅收增長,以增強地方財政實力,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