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2: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耳石癥治療復位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耳石癥;手法復位;眩暈;中西醫結合療法
耳石癥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1]。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于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里游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這種癥狀的出現常與位置變化有關,故現陣發,這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 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法、復位手法及手術治療。許多學者推薦復位手法。目的是使粘附于嵴頂的結石或游離飄浮于半規管長臂管腔內淋巴中的細小致密顆粒,通過頭位有順序的變動,使之從頂帽脫落或從半規管長臂管腔中經總腳或水平半規管腳進入橢圓囊,從而使半規管壺腹嵴頂及半規管腔內淋巴恢復正常的運動,消除了致病因素,癥狀獲得緩解[2]。隨著發患者數的逐漸增多,近6年來我科對治療耳石癥的各種方法進行療效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8年~2014年共計60例BPPV,男性20 例,女性40例;年齡46~82 歲,平均(64.2±6.3)歲;病程3h~6月,平均28d。年齡46~82歲,平均(64.2±6.3)歲;病程3h~6月。Dix-Hall-pike 試驗誘發出眼震49例,伴惡心嘔吐42例。既往有頭部外傷史1例,中耳炎3例,伴有高血壓病24例,偏頭痛4例,美尼爾氏綜合征10例。實驗按隨機分為3組各30名患者。
1.2 診斷依據全部入組60 名患者依據臨床表現和Dix -HallPike 誘發試驗陽性明確診斷。臨床主要表現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時突然發生的眩暈,也可表現為快速低頭或過度抬頭時發生眩暈,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min。Dix-HallPike 試驗方法為: 受試者坐于檢查床上,頭向一側轉45°( 注視檢查者),檢查者手持患者頭韶迅速將受試者由坐位變成平臥位,頭超出床沿并下垂30°( 也可向對側迅速旋轉90°) ,如果經過短暫潛伏期( 1~5 s) ,患者出現眩暈和旋轉向地或旋轉向上性眼震即為陽性如果頭向右側轉45°。時出現明顯眩暈和眼展,則為右側病變,如果頭向左側轉45°時出現明顯眩暈和眼展為左側病變如果向兩側轉頭時均有明顯的眩暈和眼震,則診斷為雙側病變。符合以上診斷標準者,最好經頭部CT 或MRI、頸椎MRI 等有關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1.3 方法
1.3.1患者均先行改良Epley復位法[3]治療。具體操作步驟:①患者平坐于檢查床,頭部轉向患側45°; ②將患者快速向后仰臥(肩下墊枕頭),使頭與水平面呈30°夾角;③將患者頭緩慢轉向正位,并繼續向健側轉45°; ④頭位保持不動,身體由仰臥緩慢轉向健側臥位;⑤ 待眩暈消失后緩慢坐起,保持頭正位前傾30°。雙側同時患病則一側復位后休息15min再行另一側復位。復位時每個保持至少30~60s,或待眩暈消失后再進行下一個。復位后48h內避免頭部劇烈運動,夜間睡眠時采用高枕平臥位。復位前準備好必要的搶救藥品和設配。耳石手法復位術后眩暈完全消失者無需進行藥物治療;眩暈癥狀改善或復位前后眩暈改善不明顯的患者進一步接受治療。
1.3.2 單純藥物治療,在BPPV 之發作期及間歇期應用血管擴張劑改善內耳微循環, 常用藥有培他定、銀杏葉制劑等藥; 也可選用川芎嗪、胞磷膽堿、復方丹參、血栓通靜脈滴注。急性發作可服西比靈或敏使朗。谷維素20mg口服,3次/d,連續治療1w。
1.3.3 在藥物治療期間可以重復耳石手法復位治療,每側不超過3次。
1. 4 療效評估標準根據Parnes 等提出的療效標準評定,患者在完成治療后2~4wk 復查。I級為治愈;II-III為有效。I級: 眩暈消失,Dix-Hallpike 試驗(-);II 級:無性眩暈,但有頭昏,不平衡感,Dix-Hallpike試驗( +) 或(-);III 級:性眩暈癥狀改善;Dix-Hallpike(+);IV 級: BPPV 無效變成加重。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耳石癥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的別稱,是一種常見的內耳自限性疾病,其起病急驟,眩暈與頭位改變有密切關系,持續時間極短,一般為數秒至數十秒,改變與眩暈癥狀之間有一個數秒鐘的潛伏期,有易疲勞性。Epley[4] 提出半規管耳石癥( canal-ithiasis) , 認為變性耳石顆粒并非粘附于后半規管壺腹嵴, 而是懸浮于半規管長臂的內淋巴中, 當頭部處于誘發時, 內淋巴中稠密物運動引起內淋巴流動而使壺腹嵴受牽引而偏移, 出現癥狀。目前對BPPV 的治療基本建立在上述2種假說的基礎上。雖然BPPV是自愈率很高的疾病, 有些人愈后不再復發,有些人則發作頻繁,間歇期可達數年,現在通過各種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癥狀,降低復發率。急性發作期惡心、嘔吐嚴重時不宜多移動患者, 可注射東蓖若堿或阿托品副交感神經抑制劑或前庭神經鎮靜劑。間歇期針對病因服用血管擴張劑及神經營養劑,老年人以內耳缺血所致BPPV最常見,本文介紹的常用改善內耳微循環之藥物有: ①胞磷膽堿: 本品為核苷衍生物,作用比較廣泛。為腦代謝激活劑,能夠促進腦細胞呼吸,改善腦功能,增強上行網狀結構激活系統的功能,促進蘇醒,降低腦血管阻力。②培他定:組胺類藥,有血管擴張作用, 改善內耳微循環, 有抗過敏作用, 對眩暈、耳聾、耳鳴有一定療效。③西比靈: 為第四類Ca+拮抗劑抑制血管收縮, 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耳蝸輻射小動脈血流量, 改善前庭器之微循環。④銀杏葉制劑: 改善微循環,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 保護細胞膜脂質過度氧化反應; 調節神經遞質釋放, 增強神經元突觸可塑性; 降低血粘稠度。⑤敏使朗:是一種主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綜合癥、眩暈癥引起的頭暈/眩暈癥狀。對于不同的耳石癥, 應采用不同的復位方法, 對于半規管耳石癥采用Epley 手法復位對于壺腹峭帽耳石癥, 采用Semont手法復位治療. 對有嚴重頸椎病或嚴重心臟病患者采用手法復位治療要慎重。治療前要向患者詳細介紹復位過程, 解除患者顧慮及緊張情緒. 三組患者經對比藥物加手法復位治愈好轉率高達96.7%,采用手法復位結合藥物治療能夠明顯縮短病程,大部分立即有效,療效顯著,且簡單安全。
4 結論
經過三組對比,手法復位結合中西藥制劑治療耳石癥不但安全有效,而且起效特別快復發率低,可以立竿見影地減輕患者痛苦,風險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M]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55(3):163-164.學.2008,2(11):1046-1050.
篇2
關鍵詞:水平半規管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復位后殘留頭暈;下氣湯;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中圖分類號:R255.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7-0056-03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種與改變密切相關的自限性外周性眩暈。其發病率約占周圍性眩暈的40%[1],約占所有眩暈病的25%[2]。根據耳石發病部位可分為后半規管型、前半規管型及水平半規管型。各類半規管BPPV 所占比例各家報道不一,后半規管BPPV占78%~96.5%,水平半規管BPPV占1.9%~16.4%[3]。但臨床中水平半規管型BPPV患者并不少見。其病理機制主要有2種,橢圓囊的耳石顆粒脫落進入半規管,結石多數在半規管內,偶可見結石黏附于壺腹嵴,前者稱之管結石癥,后者為壺腹嵴結石癥。治療方案包括耳石手法復位、藥物治療、限制及自我前庭功能鍛煉等[4]。
由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較高的發病率而愈發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近年來耳石手法復位逐漸在急診科、神經內科及耳鼻喉科等科室應用推廣;其療效確切,易于操作,能夠迅速緩解患者癥狀,已成為其治療的首選方法。雖然手法復位改善了患者眩暈和眼震,但仍有22%~38%[5]的患者在復位成功后殘留頭暈。臨床表現為持續性的頭暈目昏、短暫的走路不穩、無視物旋轉、頭暈與改變無關、激發試驗陰性、無典型的前庭性病變特點,且在各神經系統檢查中可無陽性表現[6]。此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生活質量,目前尚無肯定有效治療方法。筆者從臟腑辨證及氣機升降理論來認識BPPV復位后殘留頭暈癥狀,并辨證運用下氣湯治療半規管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復位后殘留頭暈癥狀,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選取深圳市福田區中醫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門診及住院確診為水平半規管BPPV,由同一醫師判斷耳石位置并進行手法復位,復位成功后(位置性眩暈和眼震消失,激發試驗陰性)仍殘留頭暈癥狀的6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21-83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9.23±12.04)歲,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49.65±12.42)歲。2組在性別、年齡上無差異(P>0.05)。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西醫診斷: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2007年的BPPV診斷標準中水平半規管BPPV的診斷[7];排除前庭神經炎、偏頭痛眩暈、梅尼埃氏病、小腦梗塞或出血等引起眩暈。經復位成功后殘留頭暈癥狀:持續性的頭暈目昏、短暫的走路不穩、無視物旋轉、頭暈與改變無關、激發試驗陰性、無典型的前庭性病變特點,且在各神經系統檢查中可無陽性表現;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眩暈》中的診斷。
1.3方法治療組給予口服中藥湯劑下氣湯加減,基本方:茯苓15 g,制首烏20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橘紅10 g,法半夏10 g,苦杏仁10 g,炙甘草5 g。濕重者:去茯苓、炙甘草,加豬苓10 g,澤瀉10 g。口苦咽干:加黃芩10 g。由本院統一代煎,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對照組給予口服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丹麥靈北制藥有限公司)10.5 mg,每日早上口服1次。2組療程均為10 d。
1.4療效評定指標本研究中采用1990年Jacobson和Newman 研制的DHI 量表[8]和眩暈病中醫證候積分量表。所有患者在入組前及入組后第10 d進行DHI量表及眩暈病中醫證候積分量表評定。
1.5統計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數據,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比較2組在治療前、后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DHI)和眩暈病中醫癥候積分量表得分的組內差異和組間差異的差異,以P
2結果
由表1、2可以看出,治療前2組眩暈中醫證候積分、DHI評分無差異(P>0.05);2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眩暈中醫證候積分、DHI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
3討論
目前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首選方法為耳石手法復位。其理論基礎主要來源于管石癥和壺腹嵴頂耳石癥2種學說。其原則是通過改變讓脫落的耳石離開半規管回到前庭,或使耳石散開。在BPPV發作期,1次耳石復位50%~80%可以完全治愈[9-11],2次復位治愈率達96%。雖然手法復位可以改善患者眩暈和眼震,但仍有22%~38%[6]的患者在復位成功后殘留頭暈。故有些學者提出BPPV存在其他發病機制。Gacek[12]研究了5 例患者的顳骨提出病理生理機制是神經元變性,而不僅是機械刺激感受器,并認為患者在復位成功眼震消失后仍有主觀癥狀可能與此有關。其他學者提出病毒性神經迷路炎可能引起BPPV,或者可能合并有潛在的前庭病變[13]。
對BPPV復位后殘留頭暈的機理及治療尚無統一觀點,相關研究也不多。目前臨床醫生對復位后殘留頭暈癥狀的認識不夠,也不太重視;多數認為是患者主觀感受,時間久了自然能好。但事實并非如此,由于眩暈發作引起不適感,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癥狀,從而可能干擾日常生活。部分患者由于顧慮眩暈出現而避免特定的,如睡覺時仰臥或一側側臥。這種恐懼感可一直持續至內耳功能恢復后數年,可以導致不安全感、易激惹、信心缺失、痛苦、抑郁、恐慌或廣場恐怖癥。有研究認為[6],BPPV復位后殘留頭暈可予倍他司汀等藥物促進前庭功能恢復,減輕頭暈等癥狀;病程長者可予抗焦慮、抑郁藥物。
BPPV復位后殘留頭暈屬于中醫“眩暈”范疇,因其只有頭暈或漂浮感,行走不穩感,而無惡心嘔吐,視物旋轉等癥狀,應屬于古代文獻中“眩冒”中“冒”的范疇。就如尤在涇言:“水飲之邪上乘清陽之位則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轉而乍見眩黑也”。結合其臨床表現,認為中氣不健,脾腎下陷,肺胃上逆,肝膽郁滯,從而導致脾胃不和,肝膽不調為其病理病機。故選取下氣湯為基礎方。方中茯苓健脾滲濕.半夏和胃降逆,甘草健脾和中,3味入中健脾和胃;丹皮、白芍、制首烏疏肝平膽。橘紅、杏仁清肺理氣,化痰降逆。全方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之功。
筆者認為水平半規管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復位后更加容易殘留頭暈,可能與其發作時程度比較劇烈及復位成功率偏低等因素有關,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通過中藥辨證論治選取下氣湯與西藥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對比研究,治療后與治療前2組比較分析,眩暈殘障程度(DHI)評分、眩暈中醫證候積分評分均明顯降低,且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
綜上所述,下氣湯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復位后殘留頭暈癥狀,療效確切且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Neuhauser H,Leopold M,von Brevern M,et al.The interrelations of migraine,vertigo,and migrainous vertigo.Neurology,2001,56(4):436-441.
[2]Froehling D A,Bowen J M,Mohr D N,et al.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Mayo Clin Proc,2000,75(7):695-700.
[3]akir B,Ercan I,akir ZA,et al.What is the true incidence of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3):451-454.
[4]Bhattacharyya N,Baugh R F,Orvidas L,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139(5 Suppl 4):S47-S81.
[5]Teggi R,Giordano L,Bondi S,et al.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for idiopathic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the elderl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1,268(4):507-511.
[6]馮智英,李穎,季偉華,等.良性發作性變位性眩暈經顆粒復位治療后殘留癥狀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11):1368-1371.
[7]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2006年,貴陽)[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3);163.
[8]丁雷,劉暢,王嘉璽,等.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中文版)的評價[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3,11(2):228-230.
[9]Semont A,Freyss G,Vitte E.Curing the BPPV with a liberatory maneuver.Adv Otorhinolaryngol,1988,42:290-293.
[10]Herdman SJ,Tusa RJ,Zee DS,et al.Single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3,119:450-454.
[11]Serafini G,Palmieri AM,Simoncelli C.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results in 160 cases treated with Semont's maneuver.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6,105:770-775.
篇3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治療
人的內耳有5個與平衡功能關系密切的結構,它們是3個半規管(前、后、水平)、橢圓囊和球囊。在橢圓囊和球囊各有一層稱為耳石膜的膠質膜,內有大量的碳酸鈣結晶顆粒(醫學上稱為“耳石”)。年齡增大、頭部外傷、某些藥物的毒性以及其他疾病的影響,可引起耳石顆粒發生退變及脫落,掉入半規管或黏附在壺腹嵴上。當患者在抬頭、低頭、起床、躺下、翻身或彎腰后直立時,隨著頭部的運動,掉入半規管的耳石也一起運動,刺激半規管或壺腹嵴,改變了前庭的興奮性從而導致眩暈和眼震。
所以,耳石癥治療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手法擺正頭位、轉正身體,將位置錯誤的耳石回復并黏附到正確的位置(耳石膜)上。醫學上稱為手法復位,該技術簡單、經濟且有效。由于耳石可掉入不同的半規管,故需要根據相應的誘發試驗進行定位后再做相應的復位技術。
手法復位 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最常見,誘發試驗為Dix-Hallpike試驗,常用的手法復位為Epley復位法。水平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較常見,誘發試驗為Roll試驗。其中管結石癥常用的復位方式為Barbecue復位法或者采用強迫側臥法(FPP),即向健側連續側臥12 h。如果是壺腹嵴帽結石癥,先用Guforfi法或左右側頭訓練將黏附在壺腹嵴帽的耳石掙脫掉入水平半規管內,再進行Barbecue或者強迫側臥法復位。
前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最少見,誘發試驗為Dix-Hal岫ike試驗,治療該類型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尚無有效的方法,可以參考的方法有改良Yacovino復位法,即頭部快速后仰再向前屈曲,盡可能呈貼胸姿態。
其他非手術治療 部分患者可有明顯的惡心、嘔吐或緊張,可先予以鎮靜和止吐后再行復位。復位后,如果有頭暈或漂浮感等殘余癥狀,可使用倍他司汀藥物改善癥狀。經反復復位效果不佳者或存在殘余癥狀者,可做前庭康復訓練(Brandt-Daroff練習法)。
手術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僅有極個別患者經過多次的正規手法復位治療和藥物治療后眩暈仍然頻繁發作,且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時才考慮手術。
梅尼埃病的治療
梅尼埃病也是較為常見外周性眩暈疾病,好發年齡為40~60歲的中青年人,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相近。本病的核心特征是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和漸進性聽力下降,耳鳴。
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使用藥物控制眩暈癥狀及惡心嘔吐等相關癥狀。包括苯二氮zhuo類(如安定)、抗組胺類和抗膽堿能藥物(如苯海拉明)、抗多巴胺藥物(如甲氧氯普胺)等。但需要注意的藥物不良反應是,苯二氮zhuo類可能會影響前庭代償,故僅用于眩暈急性發作期(通常不超過1周)。青光眼和前列腺疾病者應慎用抗膽堿能藥物。大劑量和長期使用抗多巴胺藥物可引起錐體外系癥狀和內分泌障礙。
慢性期的治療
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 低鹽飲食,避免咖啡因、巧克力、酒精等食物,可選用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食物。同時避免誘發因素,對久病、頻繁發作、伴神經癥者應耐心解釋,舒緩心理壓力,消除心理憂慮。
藥物治療 主要是利尿劑,包括噻嗪類、保鉀利尿類等,目的是減輕內耳壓力和積水。倍他司汀可通過改善內耳血液循環、減少神經放電率及促進前庭中樞代償來治療梅尼埃病。
鼓室內藥物注射 目前常用的有慶大霉素和糖皮質激素。鼓室內注射慶大霉素主要是利用了該藥物的耳毒性作用來控制眩暈,但對聽力的損害不可避免。目前推薦滴定法注射,即小劑量單次注射,根據眩暈控制的情況以及聽力變化來確定是否繼續注射。該技術簡單經濟,目前針對單側梅尼埃病頑固性眩暈的患者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鼓室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可以減少梅尼埃病的發作次數和程度,其對聽力無影響,但缺乏長期療效證據。
手術治療 適合眩暈發作頻繁、劇烈、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耳鳴和耳聾嚴重者。手術方法較多,宜先選用破壞性較小又能保存聽力的術式。
前庭神經炎的治療
前庭神經炎是較為常見的前庭外周性眩暈疾病。該病的特征是急性發作性眩暈和平衡障礙,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出冷汗等癥狀,但通常無聽力變化及神經系統癥狀。前庭神經炎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對癥支持療法 急性發作期可針對惡心、嘔吐癥狀給予鎮靜和止吐,必要時給予輸液,糾正酸堿平衡失調。
糖皮質激素治療 主要采用甲潑尼龍早期大劑量后逐步遞減的治療方法。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發現,激素治療對前庭神經炎有效,而抗病毒藥物治療無效。并且在激素應用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抗病毒藥物并不能增加臨床療效。
前庭康復訓練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樞前庭代償,有很重要的治療意義。訓練越早越規律,臨床療效就越好。最早使用的方法有Cawthome-Cooksey訓練法,經濟方便。目前,國內外提倡根據患者平衡功能的缺陷情況來擬定個體化的訓練方案,并利用最新的3D立體投影系統及訓練設備實現患者與虛擬世界的視覺交互,更具針對性,效果更好。
倍他司汀長期服用有助于提高和加快前庭代償。
前庭型偏頭痛的治療
前庭偏頭痛的核心表現是偏頭痛和眩暈,但在不同患者問和同一患者的不同階段差異很大。眩暈往往發生在偏頭痛發作期,但也可發生在偏頭痛間期或前期。且頭痛和眩暈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也變換多樣。
絕經期女性發病時則往往僅有眩暈而無頭痛。較多患者在發作時有畏光、畏聲、畏嗅或典型的偏頭痛視覺先兆。本病在國內外尚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內容主要包括教育咨詢、預防治療和急性期治療,目標是盡量減少發作次數。
教育和咨詢 向患者詳細解釋前庭性偏頭痛發作的情況及注意事項,減輕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告知需避免已知的明確誘因,注意規律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其中,部分患者經合理的身體鍛煉和前庭功能訓練可能較藥物治療更為有效。
篇4
[關鍵詞]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甲磺酸倍他司汀;手法復位
[中圖分類號] R76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3(c)-0061-0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UANG Hai-qiong
People′s Hospital of Hey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assisted manual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oral betahistine mesilate + manipulativ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manipulative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Results 1 day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v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3% (25/30),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24/3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10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29/30),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3% (22/3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etahistine mesylate;Manipulative reduction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臨床常見的周圍性前庭疾病,主要癥狀為患者頭部活動到一定位置后突然眩暈,有漂浮感[1]。該病治療存在一定難度,患者常常輾轉于不同醫院,花費大量醫療費用卻難以得到有效治療,頻繁發作的眩暈也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日常風險。本院應用手法復位結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診斷標準;②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西醫診斷標準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②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中耳炎患者,嚴重心肺疾病患者,嚴重頸椎病患者,梅尼埃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婦女;③不合作者及正在參加其他醫療實驗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11~72歲,平均(45.00±13.29)歲,病程6 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9例,2周~2個月者7例,>2個月者4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12~72歲,平均(45.0±14.12)歲,病程7 h~3年,其中病程<1周者18例,2周~2個月者8例,>2個月者4例。兩組患者均臨床資料完整,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
①頭部活動到一定位置后出現短暫眩暈;②變位性眼震試驗下具有典型性特點,且具有疲勞性與潛伏性。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手法復位治療,第1天給予手法復位,10 d內給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
Epley復位法:①患者取坐位,在治療者的幫助下向患者轉頭45°,然后迅速取仰臥懸頭位;②逐漸轉正頭部,繼續向健側轉向45°;③向健側翻轉患者頭部連同身體,使其仰臥在治療臺上,頭部偏離仰臥位約135°;④使患者坐起,頭部前傾20°。以上4個步驟為1個治療循環,每取一個,眼震消失后繼續保持30 s~1 min。
Barbecue翻滾法:①患者坐于治療臺,治療者幫助其迅速平臥,頭部及軀干向健側扭轉90°;②頭部及軀干再向健側扭轉90°,鼻尖朝下;③頭部及軀干再向健側扭轉90°,此時患者仰臥于患側;④頭部及軀干再向健側扭轉90°,此時患者仰臥,然后坐起。完成4個90°翻滾為1個治療循環,每取一個,眼震消失后繼續保持30 s~1 min。
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藥品名敏使朗,由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H20040130,6 mg/片,10片/板×3板/盒],1~2片/次(甲磺酸倍他司汀一次量6~12 mg),3次/d,飯后口服,可視年齡癥狀酌情增減。
1.3.2 對照組單純采用手法復位治療,方法同觀察組。
1.4 療效評價標準[4]
①痊愈:眩暈完全消失,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有效:眩暈及位置性眼震有所減輕,但未消失;③無效:眩暈及位置性眼震未出現改善;④復發:治療有效者在復查時再次出現眩暈或位置性眼震。總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1 d后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1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33%(25/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24/30),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10 d內的復發率為4.00%(1/25),對照組在10 d內的復發率為29.17%(7/2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治療1 d后兩組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5
2.2 治療10 d后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10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67%(29/3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3%(22/3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個月內觀察組復發率為10.34%(3/29),對照組復發率為68.18%(15/2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治療10 d后兩組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內耳自限性疾病,有50%~70%為原發,無明顯病因,30%~70%屬于繼發,常繼發于迷路炎、偏頭痛、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等病理條件下。該病病因包括內耳缺血、睡覺時的、內耳手術、骨質疏松、氨基糖苷類藥物的應用及不良情緒等,特點在于患者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位置后出現眩暈,并伴隨眼震,持續時間一般短于30 s[5-7]。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生活影響,但大部分患者對該病認識不足,就診時往往前往神經內科、骨科等,因而常常得不到有效的診斷與處理。
耳石癥假說最早出現于1969年,一些眩暈患者行半規管手術時,發現半規管里的內淋巴中存在一些可移動顆粒物質,即耳石。隨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病理機制才被闡明,一是壺腹嵴頂說,橢圓囊內的耳石脫落到半規管內,活著黏附在壺腹嵴上,導致內淋巴與壺腹嵴頂的密度不同,使得比重出現差異,壺腹嵴對重力異常感知,從而出現眩暈[8-10];二是半規管結石說,各種原因導致的耳石脫落,或變性耳石聚集在半規管近壺腹處,但頭部位移到激發位后,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向離壺腹方向移動,形成離壺腹內淋巴流,導致嵴頂出現移位,引起眼震和眩暈[11]。
手法復位是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主要方法,雖然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耳石復位方法較多,但都是根據其發病機制而設計,通過沿特定空間平面進行頭位變動[12]。Epley手法復位與Barbecue翻滾療法是手法復位的常用手法,有研究者認為,兩者聯合應用能顯著提高療效,且同一復位手法多次應用的效果要明顯優于單次應用,可以有效縮短治療周期[13]。有報道認為,兩種方法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的有效率可達80%左右,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符。
有文獻認為,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最常見,本組60例患者均屬于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這主要是因半規管解剖不同導致的。站立位時,后半規管在前庭后下方,耳石移動后,易落在前庭后與基底,也就是后半規管處。而上半規管的后臂由于直接與總腳、前庭相連,因而其內的耳石可以自行排出,因此,與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相比,上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很少發生。
臨床治療中,發現有的患者在經手法復位后眩暈立刻就能消失,而有的患者仍感覺頭腦昏沉,有脹滿感,甚至走路不穩。經分析,出現這些癥狀可能與耳石返回橢圓囊后橢圓囊斑的敏感性發生改變有關。有研究認為,耳石返回橢圓囊后,橢圓囊復合動作電位升高或降低。也有研究認為其與耳石碎片附著在橢圓囊新的位置導致耳石壓力發生變化有關,機體對新刺激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
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應用指南提出,在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和治療方面,耳石顆粒復位的短期療效要優于前庭康復,但長期療效相近。其次,耳石復位方法存在一定復發率,可增加其他藥物輔助治療并加強對患者的隨訪。
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作用主要是減輕膜內迷路水腫,改善內耳微循環,臨床常用于梅尼埃病所致的眩暈。甲磺酸倍他司汀是循環改善劑,能特異性地增加大腦和腦干內的血液循環,以及內耳微循環,消除內淋巴水腫,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眩暈與頭暈。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化學結構與組胺相似,因此具有類組胺作用,例如增加血管通透性、擴張外周血管、收縮平滑肌、加速腺體分泌等。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甲磺酸倍他司汀對維持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復發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實際治療中,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尤其是有基礎病的患者,其復發率明顯高于無基礎病的患者。對于該類患者,應全面分析其原因,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可實施后半規管阻塞術或后壺腹神經切斷術。
本次治療的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全部治療結束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同時,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因此,認為手法復位結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效果良好,復發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馮智英,李穎,鄒靜,李焰生.良性陣發性變位性眩暈的臨床特點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9(1):86-88.
[2]吳婉玉,廖俊,李庭梅.改良Epley復位法聯合倍他司丁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3):1928-1929.
[3]馮智英,李穎,季偉華,等.手法復位治療垂直半規管性良性陣發性變位性眩暈的療效分析[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09,6(1):21-24.
[4]曹效平,王天生,顧東勝,等.耳石復位法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32例[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09,7(5):10-12,30.
[5]姚曉喜,田濤,楊期明,等.耳石復位法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42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3):14-16.
[6]田君海,薛海濤,董凱峰,等.不同類型位置性眩暈的診斷及耳石復位治療[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9,12(8):413-415.
[7]趙園園,劉俊艷.同類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表現及治療[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9,36(4):324-328.
[8]雍先毅,單利華,朱志鑫.消旋止暈片聯合改良Epley復位治療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J].北方藥學,2013,10(11):28-29.
[9]張忠南,卜明強.舒血寧聯合山莨菪堿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眩暈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1):1951-1952.
[10]楊道榮.118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誤診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3):80-81.
[11]章燕幸,吳承龍,鐘芳芳,等.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特征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145.
[12]張學東.水平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32例臨床分析[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3,33(7):470-472.
[13]魯杰,謝珂,孫民.手法復位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療效觀察[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3):291-293.
篇5
[關鍵詞]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手法復位;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3(a)-0032-03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暈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占所有周圍性眩暈的1/3[1],有人統計美國60歲以上老人約70%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患上BPPV,可見發病率極高。臨床表現為頭位改變誘發的短暫性眩暈,很多患者主訴為起床、躺下或側身瞬間出現眩暈或漂浮感,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1 min,伴或不伴惡心、嘔吐,起床后一般訴無明顯不適癥狀,少數訴有頭昏、頭脹。但由于部分醫生對該病的認識不足,導致很多BPPV患者被誤診為后循環梗死、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頸椎病或梅尼埃病,單純應用藥物改善循環或進行按摩及物理治療,收效甚微,既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又增加患者痛苦。故對該病的深刻認識非常重要,近1年多來本科共收集103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患者,全部采用手法復位,操作簡單,見效快,療效滿意,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門診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資料,所有患者均主訴改變時短暫眩暈,變位試驗均有典型眼震特點,經詳細病史詢問和有關檢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共確診為BPPV者103例,其中,男48例,女55例;年齡20~86歲,平均47.6歲,≤30歲13例(12.6%),30~60歲73例(70.9%),≥60歲17例(16.5%);病程2 h~0.7年。初步診斷為后半規管型BPPV 86例,其中,單側59例,雙側27例;水平半規管型BPPV 10例,其中,單側8例,雙側2例;混合型半規管型BPPV 5例,其中,單側4例,雙側1例;前半規管型BPPV 2例。單側中左耳受累25例,右耳受累48例。發作時伴惡心、嘔吐48例(46.6%)。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分會2007年BPPV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在采集病史后行Dix-Hall Pike和側翻(roll test)兩項體檢,了解患者有無位置性眼震,然后結合病史診斷后半規管、前半規管、水平半規管或混合型半規管BPPV。
1.3 治療方法
(1)診斷為前半規管及后半規管患者均行改良Epley復位法治療[3]。以右側為例,具體操作步驟:①患者平坐于檢查床,頭部右側轉45°;②將患者快速向后仰,使頭低于水平面約呈30°夾角;③再緩慢將患者頭左轉90°;④身體左轉90°成左側臥位,頭再向左轉90°注視地面,待眩暈消失后緩慢坐起(注:每個保持20~60 s或至眩暈消失。重復此過程直至眩暈及眼震完全消失,未完全改善者隔1 d繼續進行相應復位治療)。(2)診斷為水平半規管患者采用Barbecue翻滾療法[4]:患者取平臥位,頭向健側扭轉90°,身體向健側翻轉180°,頭轉90°,鼻尖朝下,繼續朝健側方向翻轉,側臥于患側,坐起。上述4個步驟完成頭部3個90°翻滾為1個治療循環,每一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 min。治療結束后囑患者在1周內避免患側臥位。對1次治療無效者,可間隔1 d重復治療,重復3次無效者采用Brandt-Daroff習服練習。(3)混合型BPPV采用Epley加Barbecue翻滾聯合治療。(4)雙側病變者先復位嚴重一側,待頭位轉向嚴重側眩暈完全消失后再復另一側,方法同前。
1.4 療效標準
痊愈:眩暈完全消失,復查Dix-Hall Pike和側翻(roll test)試驗陰性。改善:仍有眩暈,但程度較之前明顯減輕,或眩暈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頭昏、頭脹。無效:復位前后眩暈發作次數及程度基本無變化。有效:指痊愈及改善[5]。
2 結果
確診為BPPV患者病變部位以后半規管最多見,所有患者經復位后見效快,有效率高,但后半規管治療效果更明顯。做好預防措施,復發率低,不同類型BPPV經治療后具體療效比較見表1。
3 討論
BPPV是耳源性眩暈的一種,中老年多見,在本院收集病例中,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別。目前發病機制有兩種假說,Schucknecht認為是由于耳石碎屑附著在壺腹嵴上而出現頭位改變時誘發的眩暈及眼震。而Hall等支持管結石理論,即耳石碎屑漂浮在半規管管腔內的內淋巴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耳石碎屑可以隨著頭位的變動在半規管內移動而產生癥狀。耳石碎屑的來源一般考慮是從橢圓囊囊斑的耳石膜脫落[6]。BPPV可累及三個半規管,累及后半規管BPPV最為常見,特別是右后半規管,其原因是由于半規管的解剖部位不同所致。為了提高療效,準確的定位、定側非常關鍵。首先要準確收集病史,認真查體并做好相關檢查,以排除其他引起眩暈的疾病,包括腦干梗死、梅尼埃病、迷路炎、頸椎病等。根據患者主訴初步可判定病變側,予行Dix-Hall Pike和側翻(roll test)兩項誘發試驗,對所誘發的眼震特點進行準確的分析,最后得出定位及定側。根據病變側作出相應復位方法。
進行Dix-Hall Pike和側翻(roll test)兩項誘發試驗過程中應注意改變與眩暈癥狀之間有一個潛伏期,一般為數秒至10 s,故觀察一定要有足夠時間,特別是后半規管,以免漏診。另反復多次行此檢查具有易疲勞性而誘發不出眼震的特點。通常來講后半規管結石癥眼震持續時間1 min。后半規管BPPV眼震特征為帶旋轉順時針,誘發眼震的耳側為患側,定位較容易,上半規管BPPV表現為旋轉逆時針。而水平半規管BPPV為水平向地眼震,強度強側為患側,若為背地性眼震,強度弱者為患側[7]。值得注意的是,病變部位有易變性的特點,原因考慮是三個半規管有共同的開口,故有一部分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可出現病變部位改變的可能,故每次復位前必須進行兩項誘發試驗重新定位定側,從面提高療效。在臨床上的確有一部分患者觀察不出眼震,但具有BPPV的臨床表現,這部分患者最終需供助視頻眼震圖進一步判別。但若醫院未有視頻眼震圖檢查,根據患者主訴可初步進行定位定側,復位治療一樣取得良好效果。
因部分患者對眩暈的感覺具有恐懼感,從而害怕躺下或起身,特別是水平半規管的患者,眩暈程度較嚴重,常伴有嚴重惡心、嘔吐,部分可能因嘔吐劇烈從而終止復位治療。故復位前向患者簡單解釋該病以及手法的過程,并告知患者復位過程中可能出現眩暈或嘔吐的可能,囑其放松身體及心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另復位過程中每個要詢問患者是否有眩暈癥狀,直至眩暈消失后才能繼續復位。治療時每個轉動的動作適當加快,但停留的時間適當放長,這樣耳石才能較完全回到橢圓囊,復位效果好且縮短療程。另外若患者嘔吐嚴重,需終止復位,并予止暈、止吐等對癥處理。
總體來講管結石的治療效果最好,特別是后半規管,一般經過1~2次治療基本能治愈。復位后所有患者給予改善循環藥物及抗暈對癥治療,復位后囑1周內高枕臥位,避免患側臥位,囑復位后3 d內每天隨訪,若眩暈完全消失且行Dix-Hall Pike和側翻(roll test)兩項檢查無眼震者無需復位,若仍有輕微眩暈或仍存在眼震者隔1 d復位一次,若連續3 d仍出現眩暈或眼震試驗陽性者停止復位,教會患者自行行習服訓練,1個月后隨訪。103例患者中,有92例經1~3次治療后癥狀完全治愈。BPPV患者手法復位治愈率較高,但有部分患者會復發,復發時可再次進行耳石復位治療,效果仍然明顯。目前考慮復發的原因是回到橢圓囊中脫落的耳石碎屑仍處于游離狀態,預防的主要措施是高枕臥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時多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
總之,手法復位法治療BPPV簡便、易行、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易被患者接受,基層醫院非常實用,值得臨床學習、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波,孫敬武.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裸眼及視頻眼震圖下眼震特征及定位診斷分析[J].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2,20(3):235-236.
[2]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2006年,貴陽)[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3):163-164.
[3] 石紅敏. 改良Epley復位法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132例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5):91-92.
[4] 蘭俊. 改良式耳石復位法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2,12(1):73-74.
[5] 李圣華,李軍榮,余艷華. Epley耳石復位法治療后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療效觀察[J]. 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2,25(1):69-70.
[6] 崔勇,陳少華,蒙翠原. 正中懸頭位Dix-Hallpike法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J].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16(6):483-485.
篇6
太原市 苗 海
苗讀者:
醫學臨床發現,英實絕大部分的眩暈都與內耳疾病有關,并且絕大多數的眩暈癥只要經過規范治療,都能得到治愈或緩解。國內曾進行過一項調查,在對3116例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中發現,外周1生眩暈約占77%,中樞型眩暈約占23%。外周性眩暈的主要發病部位位于內耳,主要包括梅尼埃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炎等。另外,許多外傷后引起的眩暈病變也主要與內耳震蕩或損傷有關。以往認為,許多眩暈可能與頸椎病有關,但現在循證醫學的許多資料表明,只有極少數的眩暈與頸椎病所致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關。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 “耳石癥”,近年來國外的調查認為該病是眩暈最常見的病因,占外周性眩暈的20%~40%,多發于30~60歲人群。本病大多數為特發性,即原因不明,部分可能與頭部外傷、化膿性中耳炎、突發性耳聾及偏頭痛等有關。臨床表現為從床上坐起、躺倒、彎腰及平臥位翻身或轉頭時發作短暫眩暈,其持續時間一般均小于60秒,可伴有惡心、嘔吐及頭昏等感覺。目前的~些檢查如頭顱CT、磁共振等均不能明確診斷該病。試驗是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金標準。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耳石復位的方法,絕大多數患者經復位方法治療后眩暈癥狀均能立即消失,輔以藥物治療后頭昏等癥狀常于數日后緩解。
我是一名已有身孕的準媽咪,聽許多朋友說:孕后喝上幾劑“解毒散”,可以化解身體里的各種毒素,對自己及肚子的寶寶都有利。請問“解毒散”是一種什么藥物呢,它真有解毒作用嗎?服用后又是否存在什么負作用?請予釋疑,謝謝!
廣西桂林市 潘 虹
潘讀者:
在我國不少地方,民間里的確流傳著孕婦喝“解毒散”的習俗,“解毒散”其實只是個統稱,沒有具體統一的方子,多由黃芩、梔子等十來味清熱解毒的中藥組成。一般而言,孕婦若有納差呃逆、。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吃冷食會出現惡心嘔吐或腹脹便溏,舌質淡、舌苔薄白等胃寒癥狀不宜服用“解毒散”,否則會使脾胃虛寒癥狀進一步加重。此時應要服用陳皮、山藥、白術、砂仁等性溫的藥物來溫中健脾,燥濕理氣。中醫認為孕婦往往多氣血充盛,而氣有余常常化火,孕婦若出現便秘尿黃、口苦口臭、咽干咽痛及牙齦腫痛、臉部長瘡等肝胃郁火癥狀時,適當用些清涼藥可以清熱祛火,及時清除體內的毒紊,同時可預防新生兒出現長瘡、濕疹、眼屎多的情況,對于孕婦和胎兒都有好處。
篇7
【關鍵詞】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手法復位; 療效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誘發的短暫眩暈, 具有自限性的周圍性前庭疾病, 可單側發病, 也可雙側發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約占全部眩暈性疾病的1/3。其中后半規管BPPV 最常見, 其次為水平半規管BPPV, 前半規管BPPV 和混合型BPPV臨床少見[1]。當代, 由于對其高發病率的充分認識和復位治療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使這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成為眩暈系列疾病的一大突破。但因種種原因其在臨床上誤診率極高。2012年1月 ~12月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收治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62例, 現分析報告如下, 旨在提高臨床醫生對BPPV 患者的診治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在本院耳鼻喉科確診為BPPV的患者共62例, 其中男28例, 女34例, 年齡22~75歲。
1. 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詳細詢問并記錄病史, 包括眩暈發作情況、既往史( 尤其是相關的耳科疾病史、耳毒性藥物應用史、外傷史) 、家族史, 并進行常規耳科檢查。所有患者均行頭顱CT 或MRI、頸椎X 線、心電圖檢查, 頸動脈彩超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所有患者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 2007 年) 的診斷依據[2]。Dix-Hallpike 試驗是確定后或上半規管BPPV 常用的方法, 眼震垂直向上為后半規管BPPV, 垂直方向向下為前半規管BPPV。Roll 試驗是確定水平半規管最常用的方法, 誘發眼震為雙側方向變換的水平眼震, 向地性眼震者以誘發強烈眼震的耳側為患側, 背地性眼震者則相反。Dix-Hallpike 和Roll 試驗同時誘發不同的眼震判斷為混合型BPPV。
1. 3 治療方法 手法復位方法: 后半規管、前半規管BPPV 的復位方法為改良Epley 法。水平半規管BPPV 的復位方法為Barbecu 翻滾法。混合型BPPV 兩者均做。若仍有發作, 一周內再進行1~2次復位治療, 直至癥狀緩解。
1. 4 療效判斷標準[2] ①痊愈: 眩暈完全消失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 ②有效: 眩暈或位置性眼震減輕, 但未消失; ③無效: 眩暈和位置性眼震無變化, 加劇或轉為其他類型BPPV。
2 結果
2. 1 BPPV 類型比較 62 例BPPV 患者不同類型中, 后半規管BPPV 共50 例, 其單純右側39 例, 單純左側8 例, 同時雙側3 例。上半規管BPPV 共2 例, 均為單純右側。前半規管 BPPV 共8 例, 其中單純右側5 例, 左側4 例, 同時雙側1 例。混合型BPPV 2 例, 其中同側后半規管及水平半規管BPPV 1 例, 另外1例是右側后半規管 BPPV 伴左側水平半規管BPPV。
2. 2 BPPV療效觀察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 治療1月后復查, 痊愈58例(93.5%), 其中, 1次性治愈53例, 2~3次治愈5例, 改善2例(3.2%), 無效2例(3.2%), 總有效率96.8%
3 結論
BPPV 是最常見的眩暈之一, 是指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誘發的短暫性眩暈, 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周圍性前庭疾病, 可有家族史, 可為原發, 也可為繼發性。常于臥倒、坐起、在床上翻身或者快速低頭或扭頭、過度抬頭時出現眩暈。研究報道BPPV發病男女比為1∶1. 5~1∶2. 2, 女性更易患病, 發病高峰在40~70 歲, 且右側半規管受累明顯多于左側[3]。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1952年Dix和hallpike首先描寫了BPPV的特征, 提出診斷的基本依據。1960年Schukneckt首先提出嵴頂結石癥學說, 認為內耳, 嵴頂的結石增加了比重, 使嵴頂與內淋巴間的比重發生了變化, 然后使嵴頂對重力及直線加速度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1979年Hall等提出管結石癥學說, 他認為耳石脫落于半規管受重力作用牽引內淋巴引起嵴頂偏移而導致眩暈。大家比較認可這個學說, 但是BPPV的機理和病理至今還不是完全清楚。但是根據這種推理, 臨床上很符合, 治療也很有效。1980年, Eplev提出了管結石癥理論;1988年, Semnot設計了管石解脫法, 也就是復位治療。1992年, Eplev提出了管石復位法, 治療很有效。經過手法復位治療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它的治愈率能達到90%左右。這樣就解決了三分之一的眩暈病的治療問題。所以這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BPPV從開始逐步被認識到目前被廣泛接受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歷程,盡管有重大突破,但是仍有很多需要再認識再研究的問題,如如何解決難治性及復發性BPPV的治療難題, 以期待更加有效的治療。這需要各學科眩暈治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吳子明, 劉博. 實用眩暈診療手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38-38.
[2]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估.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7, 42( 3) : 163-164.
篇8
【摘要】本文在于研究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特征和病因。方法是收集520例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病人的臨床資料,研究其占門診眩暈和頭暈病人的比例、病人的臨床特征和合并偏頭痛的情況。研究結果:520例病人占門診眩暈病人的35.7%,占門診頭暈病人的12.1%。其中男性157例(占30.3%),女性363例(69.7%),年齡20-93歲,平均(57.5±12.8)歲。右側半規管受累323例(62.0%),左側半規管受累187例(35.9%),雙側半規管受累11例(2.1%)。垂直半規管眼震潛伏期(3.22±2.37)s,持續時間為(8.31±7.98)s;水平半規管眼震潛伏期(2.33±1.50)s,持續時間(14.77±11.40)S;垂直與水平半規管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眼震潛伏期和持續時間比較,差異都有統計學意義(P=0.001,P=0.000)。15例(2.9%)病人在發病前有頭部外傷史,39例(7.5%)病人伴有偏頭痛病史。研究結論: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在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病率,應避免誤診及漏診。
【關鍵詞】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 眼震 半規管 偏頭痛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引起前庭周圍性眩暈的常見疾病,占到周圍性眩暈的20%-30%。一項大型回顧性研究1發現,24%的人群有眩暈發作史,其中8%符合BPPV的診斷。但是我國醫學界對該病的認識不足,仍有大量的病人被誤診為“腦供血不足”,并因此接受大量不必要的檢查和無效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520例BPPV病人的臨床資料,并結合有關文獻對該病的臨床特征和病因等作了進一步探討,目的在于為臨床醫師提供有效的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2007年10月-2010年5月以頭暈為主訴,在我院神經內科的頭暈專科門診就診的病人共4210例,其中真性眩暈1459例,確診為BPPV的病人520例。所有確診為BPPV的病人均表現為突然起病,躺下、坐起和翻身時突發眩暈,也可因低頭或抬頭而誘發;眩暈發作時間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伴明顯的視物旋轉,程度劇烈,停止頭部轉動后眩暈很快消失,但有反復發作的特征。
1.2BPPV診斷
1.2.1 垂直管BPPV診斷標準:①有典型的眩暈發作史。②激發診斷試驗陽性,即當病人頭部移動至后半規管呈垂直位時(Dix-Hallpike試驗)激發眩暈和眼震,有潛伏期2;有上跳性、扭轉性眼震(快相向下位耳)或混合的垂直-扭轉眼震;眼震和眩暈
1.2.2 水平管BPPV診斷標準:①側翻身或側轉頭激發眩暈和眼震;②平臥時向左或右轉頭90 度可誘發眩暈和眼震;③眼震為水平向地性或向天性。
1.3 分析指標:統計分析BPPV病人占頭暈和眩暈病人的比例;分析BPPV病人的性別、年齡、病變部位、病程、病因、眼震的潛伏期和持續時間;了解病人的外傷史和偏頭痛史。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眼震潛伏期和持續時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BPPV病人占頭暈和眩暈病人的比例:BPPV病人占真性眩暈病人的35.7%(520/1459),占所有頭暈病人的12.1%(520/4314)。
2.2 BPPV的臨床特征:520例病人中,男性157例(30.3%),女性363例(69.7%),男女比為1:2.3。病人年齡20-93歲,平均(57.5±12.8)歲,年齡分布見圖1。520例病人的總病程2 h-367 d,平均(24.8±48.5)d。其中右側半規管受累的323例(62.O%),左側半規管受累的187例(35.9%),雙側半規管受累的11例(2.1%)。后半規管(PC)受累最多,其次分別為水平管(HC)和前半規管(AC)(表1)。單側垂直半規管受累病人462例,眼震潛伏期(3.22±2.37)s,眼震持續時間(8.31±7.98)S;單側水平半規管受累病人48例,眼震潛伏期(2.33 ±1.50)s,眼震持續時間(14.77±11.40)S;兩者的眼震潛伏期和眼震持續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和P=0.000)。在520例病人中,287例(55.1%)伴發惡心,107例(20.5%)伴發嘔吐。
2.3病因分析:15例(2.9%)病人在發病前近期有頭部外傷史;40例(7.7%)有感冒史。39例(7.5%)有偏頭痛史,其中女性32例,占所有女性BPPV病人的8.8%(32/363);男性7例,占所有男性病人的4.4%(7/157)。
3 討論
位置性眩暈是前庭系器質性損害的重要臨床表現,由Barany于1921年首次報道。Dix-Hallpike則認為該病是由內耳耳石受損引起,并提出了BPPV的概念。近年來,BPPV得到廣泛重視,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但大樣本的研究報道仍不多見。一項大型人群調查3發現BPPV的發病率高達2.4%。多數文獻報道,BPPV占所有頭暈病人的1.9%-9.8%,占真性眩暈病人的5.2%-23%。BPPV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在老年頭暈病人中約占50%4。本研究中BPPV占頭暈專病門診病人的12.1%,占真性眩暈病人的35.7%。由此可見,BPPV在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病率,需要引起臨床醫師特別是神經科和五官科醫師的重視,避免不必要的誤診和漏診。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病人的發病高峰年齡在52-54歲,女性多見5。本研究也顯示BPPV好發于50-80歲,中位年齡57.5歲,女性多于男性。尚未發現20歲以下病人,可見BPPV好發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群常有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骨關節病、腦血管疾病和周圍神經病變等,故許多病人常被誤診為腦供血不足或多發性腔隙性梗死。另外,BPPV是一種自限性的周圍性前庭疾病,多數病人不經治療也可在數周內自行緩解,這也是醫師或病人往往錯誤地認為腦供血不足治療有效的原因。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可發生于任何一個半規管,但由于重力作用,橢圓囊斑脫落的耳石容易落入后半規管(PC),因此PC-BPPV最常見,而水平管(HC)和前半規管(AC)不在重力位上,因此發病較少。
據報道,PC-BPPV的發病率為85.2%-96.5%,HC-BPPV的發病率為1.9%-10%,AC-BPPV的發病率為1.2%-2.2%;本研究中PC-BPPV、HC-BPPV和AC-BPPV的發病率與以上報道相似。雙側半規管受累少見,發病率為7.5%-15%6;本研究發現1l例,占BPPV病人的2.1%。
本研究結果顯示,62%的BPPV病人累及右側半規管,右左側比為1.73:1(323/187)。Von Brevern7等也發現右側更易受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左側臥位容易壓迫心臟造成不適,更多人平時選擇右側臥位,而耳石的沉積與相關。
本研究也發現垂直半規管受累所致的眼震潛伏期相對水平半規管長,而眼震持續時間短。這是由于人體前、后半規管分別長15~20 mm和18-22 mm,而水平半規管長12-15 mm,相對較短,因此造成了眼震潛伏期的差異。另外,水平半規管BPPV病人的耳石碎片容易在半規管內來回移動,造成速度儲存現象,而導致眼震持續時間長于垂直半規管8。
至于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發病機制,有嵴頂結石癥學說和管結石癥學說,對病人的耳部手術和尸解發現了半規管中游離的碳酸鈣鹽晶體則肯定了后一種假說。該假說推測橢圓囊囊斑上的耳石因變性、感染、外傷等因素而脫落,當頭位移動至激發位(懸頭位)時,后半規管成為垂直方向,壺腹嵴位于上方,微粒受重力作用,向離壺腹的方向牽引內淋巴,引起眩暈和眼震。為了克服嵴頂的彈性及半規管內淋巴的慣性,需經數秒后嵴頂及內淋巴才發生移位,此時間為眼震的潛伏期,眼震的快相向位置在下方之耳。當微粒移動至與半規管水平位置時,運動停止,對內淋巴的牽引力也終止,彈性使嵴頂回至中間位,眼震消失,這段時間為眼震的持續期。反復處于激發位可引起微粒的分散,內淋巴壓降到低于嵴頂的彈性回縮力,嵴頂不再產生偏移,眼震消失。恢復直立位時,微粒的重力作用與懸頭位相反,誘發出反向旋轉性眼震。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病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多數被認為是原發性(特發性)。繼發性BPPV以頭部外傷最多見。在本研究資料中,有外傷史的病人占2.9%、有感冒史的占7.7%,其余病人均否認有特殊病史。
近年來,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與偏頭痛的相關性引起了關注。研究發現原發性BPPV中伴有偏頭痛的概率是外傷后的3倍,高達2l%的男性和43%的女性BPPV病人有偏頭痛病史。偏頭痛病人更容易發生BPPV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偏頭痛病人的內耳血管痙攣易造成耳石的脫落。而本研究卻只發現4.4%的男性和8.8%的女性病人有偏頭痛史,與普通人群的偏頭痛患病率相近,原因不明;可能與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有關,也有可能存在種族差異。
綜上所述,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是門診常見疾病,也是眩暈的首要病因,其診斷完全依賴于典型的臨床表現和激發診斷試驗。鑒于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的多發、容易診斷和耳石顆粒復位治療的顯著療效,應對該病予以高度重視,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減少漏診和誤診。
參考文獻
[1] Neuhauser H,Leopold M,yon Brevem M.et a1.The interrelationsOf migraine,vertigo and migrainous vertigo[J].Neurology,2001,56(4):436-441.
[2] yon Brevern M,Radtke A,Leziua F,et a1.Epidemiology of 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7,78(7):710-715.
[3] Suzuki AR,Herdman SJ,Tusa RJ.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Acts Otorrinolaringol Esp,1999.
[4] Casani AP,Vannucci G,Fattori B,et a1.The treatment of horizontal canal positional vertigo:our experience in 66 cases[J].Laryngo scope,2002,112(1):172-178.
- 上一篇:市場營銷體系
- 下一篇: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