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氧化碳排放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碳捕捉,就是捕捉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壓縮之后,壓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氣領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場所。
如今,全世界各個國家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技術方興未艾、如火如荼。但6月19日,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項獨立研究發出警告,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被認為是引發全球變暖的一大重要原因,(CCS)有可能誘發更大的地震。
碳捕集與封存
(CCS)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并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的一種技術。 CCS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集、運輸以及封存三個環節,它可以使單位發電碳排放減少85%-90%。
這項技術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75年,當時的美國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以提高石油開采率,但將它作為一項存儲二氧化碳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工程,則開始于1989年的麻省理工大學,直至近年來,這項技術得到更多的重視和研究,它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目前,據專家介紹,從技術層面來說,應用于碳的捕集、運輸以及封存的各項技術其實都是已有的、成熟的,只不過在此前并未應用于CCS方向,問題主要存在于現有發電廠的改造以及新建發電廠的技術和資金投入。
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種:燃燒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燒(Oxy-fuel combustion)和燃燒后捕集(Post-combustion)。無論哪種捕集方法,簡而言之是將燃煤發電廠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經過脫硫、氮氧化物等等制備后,將二氧化碳分離并收集起來。
二氧化碳運輸,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須運輸到合適的地點進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車、火車、輪船以及管道來進行運輸。一般說來,管道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 2008年,美國約有 5800千米的二氧化碳管道,這些管道大都用以將二氧化碳運輸到油田,注入地下油層以提高石油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捉拿”技術各顯千秋
2010年7月,由我國安徽理工大學張明旭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實驗室小試裝置成功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利用稀氨水捕集二氧化碳中試裝置在安徽淮化集團實現連續運轉,并順利生產出了首批合格的碳酸氫銨產品。該裝置具有常溫、常壓、一次吸收和反應、能耗低、工藝簡單、安全穩定等顯著特點。該裝置通過氨法對煙道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和吸收,每小時可處理煙道氣1000立方米左右,煙道氣中的二氧化碳脫除效率達80%以上,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10立方米(煙道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按13%計算)以上,每小時可生產碳酸氫銨肥料270公斤左右。該技術的研究開發既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環境,又可使污染物變廢為寶。
今年2月,美國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具有八角形孔窗的天然沸石尤其擅長捕捉二氧化碳的行蹤,在效率和經濟上遠勝于目前的工業洗滌器。沸石是一種礦石,其晶格中存在很多大小均一的通道和空腔,一克沸石孔穴和通道的內表面積可達5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這種沸石每立方厘米的小孔足可吸附0.31克的二氧化碳。由此可以吸取或過濾大小不同的分子,并可重復使用幾百次,是過濾、擦洗含許多雜質氣體的混合氣體中有害分子的理想選擇,也在化學工業中被廣泛應用于催化劑和過濾器。
挪威在5月份,啟用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碳捕獲和儲存(CCS)技術發展設施。由挪威政府投資10億美元(約為63億元人民幣)資助的蒙斯塔德技術中心將測試兩種燃燒后碳捕獲技術,一種以胺為基礎,另外一種以冷凍的氨溶劑為基礎。該設施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可以測試來自附近兩個地點的廢氣——一個280兆瓦的熱電聯產工廠和每年產生1000萬噸排放的蒙斯塔德煉油廠。它們制造的煙氣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各不同,分別約為3.5%和13%。
6月份,英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新型多孔材料,這種材料中的孔洞就像一個個“籠子”。諾丁漢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材料》雜志上報告說,這是一種名為NOTT-202a的新材料。如果把空氣壓入這種多孔材料之中,大部分氣體如氮氣、氧氣、氫氣和甲烷等隨后可以從“籠子”中出來,唯獨二氧化碳會被留下,鎖在“籠子”中。
碳捕的爭議
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被認為是引發全球變暖的一大重要原因。6月19日,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項獨立研究發出警告,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CCS)風險太大,地下封存有可能誘發更大的地震。該研究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地球物理和環境地球系統科學部門教授馬克和史蒂文?戈雷利克發表文章說:“將大量的二氧化碳注入大陸內部常見的脆性巖石當中會高概率地觸發地震。而且即使是小到中等規模的地震都會威脅到二氧化碳庫密封的完整性,在此背景下,大規模的實施CCS可能是一個具有高風險且不會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戰略。”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指出,CCS將涉及長時間注入地下最大量的流體,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地震。CCS需要地下泄漏率每千年小于1%,以達到可再生能源相同的氣候效益。而近年來在美國注入到地下的污水已經與發生小到中級的地震有所關聯。理由之一是,早在1960年,科羅拉多州就有明顯例證;另外的例子出現在去年阿肯色州和俄亥俄州。如果試圖將二氧化碳封存地層數百年到數千萬年,引發類似規模的地震可能性將相當大。
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的一份報告指出:以英國為中心的碳抵消行業有著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但這個行業并沒有起到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作用。碳抵消計劃的問題在于,它減少的溫室氣體比科學家所說的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所需的量要小的多。如果是這樣的話,抵消計劃就不可能夠推行,也不能夠計算清楚一項計劃究竟能夠減少多少碳排放。
篇2
【關鍵詞】碳捕集和封存 二氧化碳 溫室效應 發展現狀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種因素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增加,引起溫室效應。如何減少碳排放量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下簡稱CCS)就是基于目前的時代背景產生的,用來解決碳排放量問題的一項技術。盡管CCS技術能有效地封存過多的二氧化碳,對于緩解溫室效應具有很好的前景,但是由于各種經濟、政策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CCS技術目前乃至將來幾十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 推廣CCS技術的必要性
二氧化碳對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至關重要。它能夠阻擋太陽的熱量逸散進太空,使地球溫度基本恒定,讓動植物得以生存。然而近幾年來,人類的工業化進程顯著地提高了大氣中二氧化碳中的含量。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工業生產如煉油、制鋼、發電等,每天都向大氣層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碳排量也是罪魁禍首之一。小汽車、船舶、航天飛機以及家用設備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也顯著增加。從碳吸收的角度來看,全球植被面積有減無增,地球吸收和調節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能力也有所下降。種種因素都導致全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續攀升,從而引發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將使大氣升溫,大氣和海洋循環發生改變,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1]。
據統計,在2010年碳排放量達到了歷史性的最高值。國際能源機構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最近報告說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到2100年的時候全球溫度將升高超過3.5℃[2]。解決或者說緩和這個問題的方法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找到清潔的能源,二是讓生產出的二氧化碳更少地進入大氣層中。
對于前者,相比于目前大量、廉價而且易于獲得的化石燃料,清潔能源的市場占有率仍舊十分有限,化石燃料的主導地位在未來幾十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按照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所(Global CCS Institute)提供的數據,全球能源需求在未來20年將增長40%,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將繼續向大氣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愈發嚴重。
對于后者,許多地區和國家已經采取了一些地方政策來減少工業中的碳排放,有的是自愿性、義務性的,也有的是通過商業貿易的形式來執行。近年來人們推出了新的思路,那就是CCS技術。它是一種將工業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捕獲、集中起來,再通過管道或者其他設備運移到一個適合封存的地質場所,把二氧化碳長期儲存起來的一項新技術。盡管二氧化碳早在幾十年前就因為各種原因被注入地下(如石油工業中通過向儲層注入二氧化碳來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等),長期地將二氧化碳封存起來還是一個新概念。據估計,到2050年,在工業生產中CCS每年可以減少40億噸的二氧化碳,約為2050年所需減少的二氧化碳的9%,數量相當可觀。但是為實現這個目標,20%到40%的生產設備需要配有CCS技術[3]。由此我們可以預見CCS技術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推廣。
2 CCS技術的基本原理
一般來說,CCS技術主要包括三個環節:捕集,運輸和儲存。具體來說,首先是將動力工廠或者各種來源的二氧化碳通過某種方法捕獲起來,然后將其壓縮、運輸到某個地點,注入地下,利于該處的上覆巖層來封隔二氧化碳,阻止二氧化碳向上逸散。隨后,再利用一些監測設備以確保二氧化碳被安全、永久地封存起來。在一個適宜的地質場所,如較深的咸水層、報廢的油氣藏或者是不再開采的煤層等,二氧化碳可以被安全封存達百萬年之久[4]。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大概有36000億噸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儲存在地下(指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相比于世界上每年排放大約130億噸的二氧化碳,CCS技術對于減少二氧化碳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捕集二氧化碳的環節中,常用的三種方式有燃燒后捕集、燃燒前捕集和富氧燃燒捕集。捕集方式的選擇按照不同的生產過程而定。例如對于水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常采用燃燒后捕集,而對于鋼鐵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則采用富氧燃燒捕集。由于實際操作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往往不純,其中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氣體,所以捕集二氧化碳之后還需要對它進行進一步的分離處理。可采用某些溶劑來吸收雜質或者是用半透膜等方法進行氣體的分離。
在二氧化碳運輸環節,首先將二氧化碳壓縮成液態,然后通過卡車或者火車來將其運輸到目的地。由于二氧化碳的運輸量巨大,考慮到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現在普遍采用管道來運輸。
最后一個環節是將二氧化碳注入到一個多孔的地下巖層中,深度往往在800米甚至更深。在這個深度,二氧化碳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以濃稠狀的液態形式存在,密度相當于水的50%到80%之間。在這種較低的密度條件下,由于浮力的作用二氧化碳將向上運移,驅替地層原始孔隙中的液體。這也就是注入二氧化碳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本原理。
3 推廣CCS技術的挑戰
CCS技術能否實施很大程度上基于整個項目周期的風險評估,包括從選址、設計、建造,到監測、報告、報廢等。風險評估時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解決法律和經濟上的責任,解決這些責任如何被合理地分配給各個群體。這種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包括商業層面、法律層面、以及技術層面等。理解這些風險是制定決策的前提條件。
商業層面上,一個企業或者說國家在推廣CCS技術時,如果能有效地發揮市場運行的機制,把二氧化碳作為一種商品來進行銷售和購買,吸引投資和回饋收益,則可以激活和調動人們科學研發的積極性,提高CCS技術在人們心中的認可程度等。如果一種商品只有買進,而不見具體的產出,或者產出極小,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作為一種商品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勉強推廣CCS技術的企業也會面臨很大的風險。
法律層面上,合理和具體的法律法規是規避高風險(如推廣CCS技術)的基礎。模棱兩可的建議和號召無法吸引投資者真正行動起來自主研發CCS技術,而只有明文條款如國家支持、政府補貼等,才能給有心運行CCS技術的企業以物質和精神上的保障。
技術層面上,由于二氧化碳大部分是從工廠的廢氣中收集來的,各種雜質摻混,使得分離和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十分高昂。而且由于捕集來的二氧化碳需要長期地封存在地下,它的安全性也需要技術上的保障。
所以現有的挑戰是嚴峻的。我國CCS科技研發方面,“十一五”期間在973、863、支撐計劃的部署以及相關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的支持下,國內有關高校、研究院所、企業圍繞CCUS開展了基礎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和一些中小規模工程示范[5]。但在目前的條件下,較高的成本使其在國內外的應用受到了限制[6]。就現有碳捕獲技術而言,捕獲一噸二氧化碳最高成本400英鎊(642.4美元),成本過高,不適用于大規模商業生產。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所在其本年度關于全球碳捕集與封存部署情況的報告中警告說,根據目前的投資水平和監管不確定性來看,從現有的16個項目激增至130個項目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該研究所預計,其年度報告中確定的59個項目中,屆時可能只有51個能投入運行,而有些項目則不太可能實施[7]。推廣CCS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 推廣CCS技術的一些建議
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將翻倍甚至更多。即使CCS技術對于減少碳排放具有極大的潛力,但如果沒有政府和相關機構對CCS技術的認可和支持,CCS技術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8]。目前我國科技部了CCS發展技術路線圖,但主要還是從技術研發角度,還沒有考慮到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公眾參與等措施。
所以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現有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政府可以通過減免稅收等手段確保應用CCS的工程項目有足夠的資金。許多生產單元如生物工程、煉油廠、水泥廠等在采用CCS 技術之前,往往綜合考慮各種經濟因素,如果資金不足,就算這種技術如何減排、如何保護環境,也不可能付諸于生產實踐中。
其二,政府應鼓勵科研人員更加重視CCS技術的研發,使這項技術更加成熟可行。技術的成熟一方面可以捕獲更多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還可以節約成本,是CCS長足發展的基礎。同時,如果將天然氣加工廠、煤氣廠等捕獲的二氧化碳用于油藏之中的話,還可以作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料之一,實現廢物的二次利用。
其三,政府對于CCS技術的宣傳還應加大。目前CCS的應用所引起的重視還不夠,盡管CCS的應用前景已經得到了廣泛認證,人們對CCS技術的研究仍集中于動力單元。如果人們想達到預期的減排目標,CCS應當被用于更多的領域、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應當讓更多的人意識到CCS技術的廣闊前景,使得有關企業更快地掌握和實施CCS技術,推動CCS的廣泛發展。許多示范工程已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并開始執行HSE標準(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這些示范工程可能對建立合理的節能標準以及增加社會的認可度有一定的幫助。
5 結語
總的來說,CCS技術的發展有賴于各項技術的協同進步,有賴于企業和政府對其的肯定和支持。在技術方面,通過改進技術從而降低捕集、運輸和封存的費用,例如深入研究各種物理、化學的吸附效率,減少捕集成本。在政策和環境方面,用支持性的法律法規吸引更多的企業來研發和運用CCS技術。只有這樣,已推行CCS技術的企業才能獲得充足的資金來長期投資、不斷研究,未推行的企業也會逐漸投身于CCS技術的推廣中來,從而有效地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遏制溫室效應的加劇。
參考文獻
[1] IPCC, 2005: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Prepared by Working Group I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etz, B., O. Davidson, H. C. de Coninck, M. Loos, and L. A. Meyer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 442 pp
[2]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ring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o Market. SBC Energy Institute, 2012: http:/// sbcinstitute.aspx
[3] Technology roadmap-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ECD/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and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2011.
[4] Global CCS Institute website: http://
[5] 彭斯震. 國內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開展及相關政策發展[J]. 低碳世界,2013,(1)
篇3
(1)大部分研究認為,林產品碳儲量應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因為林產品是一個碳庫,伐后林產品是其中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對于林產品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如要減少排放,就必須做到幾點,首先對于林產品的利用率應提高,當林產品的二氧化碳儲量得到擴大,林產品的使用壽命自然也會延長。其次,比如可以采取合理處置廢棄的木產品、降低林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率等等一些積極的手段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可以使一些廢棄的木產品的二氧化碳長期固化,形成生態系統之間的排放平衡。
(2)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使用了工業產品的緣故,所以如果可以用林產品來替代,比如使用木質產品,減少一些能源材料的使用,就可以減少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可以使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化。
(3)化石能源在燃燒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如果可以用林產品替代,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林木生物能源的替代對于二氧化碳的減排也有非常明顯的效果。由于對于林業的損毀,一大部分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氣中,而林業資源的再生功能,也可以使二氧化碳重新被吸收。所以增加林業產品不僅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可以長期固化二氧化碳,從而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所以林業是目前低碳減排的重要手段。
2森林碳匯對低碳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
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的生活都離不開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雖然不同的地區的碳排放量都不同,但地區的發展卻離不開二氧化碳的排放。這種現狀是隨著經濟發展而形成的,由于我國的技術體系還不夠完善,所以在碳排放方面還沒有取得較大的發展,想要突破原有的技術是具有極高難度的。如果一味執行減排,只會影響到經濟的正常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同時也會提升經濟運行成本。所以,對于中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對于化石能源的主體局面想要改變就必須提供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才能實現,而就目前來看,這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林業減排是一個極具可行性的方案,這不僅投資少,而且成本也很低,但收益卻頗豐,是一項現實性的可選擇方案。地球上主要有大氣碳庫、海洋碳庫、巖石圈碳庫和陸地生態系統碳庫四大碳庫。
在對碳循環的研究時,可以將巖石圈碳庫當做靜止不動的,因為盡管巖石圈碳庫是最大的碳庫,但碳在其中周轉一次需要百萬年以上,周轉時間極長。海洋碳庫的周轉周期也比較長,平均為千年尺度,是除巖石碳庫以外最大的碳庫,所以它們對于大氣碳庫的影響都比較小。陸地生態系統碳庫主要由植被和土壤兩個分碳庫組成,內部組成很復雜,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碳庫。而森林地區是碳積蓄的主要發生地,所以對于碳循環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林業也成為增加碳匯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國家發改委曾經在2007年對中國造林活動進行過估算,從1980到2005年,中國造林活動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30.6億t,森林管理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16.2億t。可見,林業對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
3森林碳匯的發展難點
通過對林業及二氧化碳減排的分析與研究,可以從中看出,林業減排與增加森林碳匯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徑,也是低碳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但是,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森林碳匯的發展也遭遇了一些難點和限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中,對于森林碳匯及相關碳交易都有明確規定:
在《京都議定書》就有這樣的規定,開發森林碳匯的土地,必須是從項目基準年開始,過去五十年內沒有森林,如果是再造林項目,所用的土地必須是從1989年12月31日至項目開發那一年不是森林,但是在此之前可以有森林。
自身可以完成減排指標的,不可以利用清潔發展機制;可以使用清潔發展機制的國家,與其合作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也需要將符合規定的碳減排量申報,并獲得聯合國相關部門認可后,才能出售給發達國家的企業。
進行交易的碳信用額必須是新產生的,不可以是現存的碳匯量。
4、減少毀林和優化
篇4
1林業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
林業是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部分研究認為,林業減排是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首先,通過抑制毀林、森林退化可以減少碳排放;其次,通過林產品替代其他原材料以及化石能源,可以減少生產其他原材料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減少燃燒化石能源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2]。1.1毀林、森林退化與碳排放近年來,大部分的毀林活動都是由人類直接引發的,大片的林地轉變成非林地,主要活動包括大面積商業采伐以及擴建居住區、農用地開墾、發展牧業、砍伐森林開采礦藏、修建水壩、道路、水庫等[3]。在毀林過程中,部分木材被加工成了木制品,由于部分木制品是長期使用的,因此,可以長期保持碳貯存,但是,原本的森林中貯存了大量的森林生物量,由于毀林,這些森林生物量中的碳迅速的排放到大氣中,另外,森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有機碳,毀林引起的土地利用變化也引起了這部分碳的大量釋放。因此,毀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源頭。毀林已經成為能源部門之后的第二大來源,根據IPCC的估計,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全世界由于毀林引起的碳排放一直在增加,19世紀中期,碳排放是年均3億t,在20世紀50年代初是年均10億t,本世紀初,則是年均23億t,大概占全球溫室氣體源排放總量的17%。因此,IPCC認為,減少毀林是短期內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
1.2林木產品、林木生物質能源與碳減排①大部分研究認為,應將林產品碳儲量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報告,主要理由是林產品是一個碳庫,伐后林產品是其中一個重要構成部分[4]。通過以下手段,可以減緩林產品中貯存的碳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使用林產品,提高木材利用率,擴大林產品碳儲量,延長木質林產品使用壽命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手段來減緩碳的排放,降低林產品的碳排放速率,如合理填埋處置廢棄木產品等方式,這樣,甚至可以讓部分廢棄木產品實現長期固碳。在森林生態系統和大氣之間的碳平衡方面,林產品的異地儲碳發揮了很大的作用。②賈治邦認為,大量使用工業產品產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如果用林業產品代替工業產品,如減少能源密集型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的耐用木質林產品就可以減少碳排放。秦建華等也從碳循環的角度分析了林產品固碳的重要性,林產品減少了因生產鋼材等原材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延長了本身所固定的二氧化碳[5]。③以林產品替代化石能源,也可以減少因化石能源的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木材可以作為燃料,木材加工和森林采伐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的木質剩余物,這些都可以收集起來用以替代化石燃料,從而減少碳的排放;另外,林木生物質能源也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減少碳的排放。根據IPCC的預計,2000—2050年,全球用生物質能源代替的化石能源可達20~73GtC[6]。相震認為,雖然通過分解作用,部分林產品中所含的碳最終重新排放到大氣中,但因為林業資源可以再生,在再生過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生產工業產品時,由于需要燃燒化石燃料,由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使用林產品最終降低了工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石化燃料燃燒產生的凈碳排放[7]。林產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降低碳排放量:一是異地碳儲燃料,二是碳替代。這兩方面可以保持、增加林產品碳貯存并可以長期固定二氧化碳,因此,起到了間接減排二氧化碳的作用。從以上分析可知,林業是碳源,因此在直接減排上將起到重大作用;林業可以起到碳貯存與碳替代的作用,可以間接減排二氧化碳。因此,林業是減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有些研究認為林業在直接減排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不大。這是基于較長的時間跨度來考察的,認為林業并不是二氧化碳減排的最重要手段,工業減排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長久之計;但是從短時間尺度來考察,又由于CDM項目的實施,林業是目前中國碳減排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2森林碳匯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巨大絕大部分的研究認為,林業是增加碳匯的主要手段。
謝高地認為,中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人類生活水平都是以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為基礎。雖然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單位GDP碳排放量有所差別,但都必須依賴碳排放以求發展。這種依賴是長期發展形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我國現有的技術體系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在這之前要突破這種高度依賴性非常困難,實行減排政策勢必會影響現有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產生相應的經濟發展成本[8]。謝本山也認為,中國還處于城鎮化和工業發展的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才能使這種以化石能源為主要能源的局面有所改變,而且需要很長的周期,目前的條件下,想要實現總體低碳仍然存在較大的困難。與工業減排相比,通過林業固碳,成本低、投資少、綜合收益大,在經濟上更具有可行性,在現實上也更具備選擇性[9]。從碳循環的角度上講,陶波,葛全勝,李克讓,邵雪梅等認為,地球上主要有大氣碳庫、海洋碳庫、陸地生態系統碳庫和巖石圈碳庫四大碳庫,其中,在研究碳循環時,可以將巖石圈碳庫當做靜止不動的,主要原因是,盡管巖石圈碳庫是最大的碳庫,但碳在其中周轉一次需要百萬年以上,周轉時間極長。海洋碳庫的周轉周期也比較長,平均為千年尺度,是除巖石碳庫以外最大的碳庫,因此二者對于大氣碳庫的影響都比較小。陸地生態系統碳庫主要由植被和土壤兩個分碳庫組成,內部組成很復雜,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碳庫[10]。從全球不同植被類型的碳蓄積情況來看,森林地區是陸地生態系統的碳蓄積的主要發生地。森林生態系統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蓄積了陸地大概80%的碳,森林土地也貯藏了大概40%的碳,由此可見,林業是增加碳匯的主要手段。聶道平等在《全球碳循環與森林關系的研究》中指明,在自然狀態下,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于林木生物量中,同時以根生物量和枯落物碎屑形式補充土壤的碳量[11]。在同化二氧化碳的同時,通過林木呼吸和枯落物分解,又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同時,由于木質部分也會在一定的時間后腐爛或被燒掉,因此,其中固定的碳最終也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氣中。所以,從很長的時間尺度(約100年)來看,森林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作用,其影響是很小的。但是由于單位森林面積中的碳儲量很大,林下土壤中的碳儲量更大,所以從短時間尺度來看,主要是由人類干擾產生的森林變化就有可能引起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大的波動。根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的估算,從1980—2005年,中國造林活動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30.6億t,森林管理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16.2億t。李育材研究表明,2004年中國森林凈吸收二氧化碳約5億t,相當于當年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8%。還有方精云等專家認為,在1981—2000年間,中國的陸地植被主要以森林為主體,森林碳匯大約抵消了中國同期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由此可見,林業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篇5
我國地表溫度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
全球變暖步伐在加快的事實已經得到全球科學界的一致公認。根據我國科學家完成的《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近百年來我國平均地表溫度上升1.1度,高出全球平均上漲幅度。氣候變化已經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高溫、干旱、強降水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2007年是我國自1951年有系統氣象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同時,氣候變化使我國的降水分布發生改變,西部、華南地區降水增加,華北、東北大部分地區降水減少,形成南澇北旱的局面。
氣候變化對普通老百姓的健康也已構成重大威脅。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和熱浪發生的頻度及嚴重性均有所增加。2003年夏季的高溫熱浪席卷全球,波及歐洲國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僅在歐洲就造成約1.2萬人死亡。科學家在對我國一些城市的調查中發現,居民死亡率上升與溫度增加相關,像侯耀文、高秀敏、古月等演藝界名人也都是在夏天被心臟病突發奪去生命的。同時,全球氣候變暖,使媒介疾病的流行范圍擴大,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尤其是冷血類昆蟲傳播的疾病將會有很大幅度增加。據預測,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瘧疾、血吸蟲病、登革熱、黃熱病每年患病人數高達6億,死亡人數將達200萬。氣溫升高還可使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生成二次污染物的過程加速,如光化學反應加劇、臭氧生成增加,并進而影響人群健康。
城市白領一年排碳2000多噸
引起氣候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007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了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基本斷言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因。《自然》雜志報道,2008年人類活動引起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達1.3噸,創歷史新高。世界氣象組織2008年的《溫室氣體公報》也顯示,2008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等幾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突破有歷史紀錄以來的最高點,是地球歷史上65萬年以來的最高值。在過去10年中,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每年1.8ppm的速度增長,2008年是1998年以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增長最快的年份。
人類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氣候變化“大戲”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溫室氣體的減排,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最近,一種能夠計算個人碳排放量的計算器在網上流行起來。據估計,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大約排放1.1千克二氧化碳,電腦使用1年平均間接排放10.5千克二氧化碳,1臺汽車發動機每燃燒1升燃料釋放2.5千克二氧化碳。在我國,一個城市白領如果擁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開1.6L排量的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就會達到2611噸。
低碳生活方式時尚又健康
對每一個地球人來說,如何為改善氣候變化作出貢獻,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回避的嚴峻問題。目前,國外興起的低碳生活逐漸在我國一些大城市興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篇6
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比重已經達到22.9%,但與此同時,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232.8億噸增加到2009年的320.4億噸。Levinson(2008)認為,服務貿易對環境的影響不大,因為服務貿易行業多集中在污染較少的行業。而Alcántara和Padilla(2009)認為,服務部門是一個環境友好型部門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覺。那么,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是否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產生影響呢?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外貿易與環境污染的關系上,比如Copeland和Taylor(1997)運用兩部門動態模型實證發現,自由貿易在某種情況下會增加污染,同時降低環境質量和實際收入,從而證明了貿易誘導環境退化假設。陳紅蕾和陳秋峰(2007)運用1991~2004年的數據,對我國貿易開放的環境效應進行實證,發現貿易自由化的規模和結構效應為負、技術效應為正,而三者綜合的結果可以改善我國的環境狀。許廣月和宋德勇(2010)年用1980~2007年的面板數據模型實證分析了中國的出口貿易,經濟規模以及碳排放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這3個變量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與貨物貿易相比,對服務貿易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相對的研究成果也比較少。戴翔和金碚(2013)以全要素生產率對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作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衡量指標,實證研究了2004~2011年期間服務貿易進口技術含量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結果表明服務貿易進口技術含量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并且,具有更高技術含量的諸如計算機和信息等新型服務貿易進口的促進作用要強于技術含量較低的諸如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進口。本文擬用98個國家從1995年到2013年19年間的面板數據模型觀測服務貿易發展和碳排放之間的關系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二、服務貿易發展和碳排放現狀的分析
列出了不同國家或者團體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到澳大利亞,英國等高收入國家其服務貿易開放度普遍高于中國巴西等中等收入國家,但是每個國家的貿易開放度基本上呈現上升的趨勢,這表明服務貿易在不同國家都有長足的發展。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附加值是很高的,說明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發展規模相對中低收入國家來說更大。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高收入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超過10噸,而中低收入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普遍低于4噸,只有中國近十年來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十分迅速,然而所有國家總體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與日俱增。由此可知,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發展程度高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應較高,但是影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發達國家的工業基礎等也會對服務貿易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效應產生干擾,因此需要借助面板模型來實證檢驗服務貿易發展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本文接下來部分就對面板模型進行設定和檢驗,以此分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三、模型設定和實證檢驗
(一)模型設定與變量解釋
本文模型設定如下:Poll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選取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噸)主要是因為二氧化碳是最常見的溫室氣體,有代表性而且數據易得。Open用各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其GDP的比重來衡量,一般一國服務貿易開放度指數越高,其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占比會越高,從而對環境的影響會越小。但由于服務貿易中的運輸服務所需的交通工具以及旅游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均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服務貿易開放度對與碳排放的影響方向預期未定。Open1為open的平方項,如果服務貿易開放度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則預期呈現出倒U型。FDI用外國直接投資占GDP的比重來衡量,FDI是否會對環正相關關系。Tech表示技術水平,用GDP單位能源消耗代替,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地減少環境污染,因此預期其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系為負相關。Pgdp表示收入水平,用人均GDP的自然對數代替,一般而言收入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改善環境,但是在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其作用并不一致,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國家可能會隨著人均GDP的提高而帶來碳排放的提高,因此符號預期未定。Scale表示工業規模,用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在《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SIC)第10-45項對應,增加值為所有產出相加再減去中間投入得出的部門的凈產出,預期符號為正。為了更好得檢驗服務業發展對于碳排放的影響,本文加入服務業附加值(用serv表示,模型中未列出)作為服務貿易開放程度的另一個替代變量來做進一步的研究。服務業附加值與ISIC第50-99類相對應的服務,與服務貿易開放度一樣,預期符號不定。本文選取的98個國家為1995年到2013年這13年中數據齊全的國家,其他國家因為某些年份的數據缺失被省略了,但是本文的98個國家中基本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等。本文的數據均來自與世界銀行數據庫。
(二)全樣本模型估計
本文用Eviews8.0對上述數據進行面板回歸,估計結果如下表2所示。在面板模型回歸之前已經對所有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所有變量皆為水平平整的,不需要再另做差分等處理。并且用Hausman檢驗對隨機效應模型進行檢驗時拒絕了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的原假設,因而采用固定效應模型更為合適。但是表2中依然報告了隨機效應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這兩種結果以作對比,結果并無多大差別,說明本模型的回歸結果比較穩健。雖然固定效應模型的矯正R平方非常之高,但是由于相關變量都通過了單位根檢驗,并不存在偽回歸問題,因此這很有可能是個體固定效應導致的,個體趨勢項的作用使得擬合值偏高,同時也說明每個國家的異質性因素對碳排放的影響也十分顯著。表2服務貿易與碳排放關系的估計結果注:***,*分別表示在1%,10%的水平下顯著,括號中報告的是P值。由表2可知,服務貿易開放度和碳排放呈負相關,這在隨機效應模型和固定效應模型下均成立,系數都為負,但固定效應模型下達到了10%的顯著性,在隨機效應模型中并不十分顯著。替換為服務附加值之后依然表現出了負的系數值,而且顯著性非常高,這表明就本文的實證結果看,服務業還是一個相對清潔的產業,它會比貨物貿易或者工業生產對環境產生更少的污染。服務開放度的平方項系數為正并且系數很小,說明并不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工業增加值與碳排放呈現正相關關系,并且該變量十分顯著,這與預期相符,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即改過的工業規模更大,因而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增加。收入水平也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這表明人均GDP更高的國家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之前做預期的時候我們傾向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會對環境保護產生正相關關系,但是由于該模型綜合了不同的國家,因此人均收入對碳排放的影響可能還在初級發展階段,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增加了碳排放。外國直接投資沒有用過顯著性檢驗。技術水平的系數為負,而且均在1%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一國技術水平的提高會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即每單位石油當量的能耗產生的GDP越高,碳排放越少。并且該系數要高于服務貿易開放度和服務附加值的負相關系數,這充分表明了技術進步對碳排放或者說環境保護的影響,和現實以及理論預期一致。
(三)分組模型估計
因為服務貿易和碳排放可能會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之間呈現出不一樣的關系,所以本文以世界銀行2013年的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的人均GDP線為分野將樣本分為三組重新進行面板回歸,回歸結果在下表5中予以列出。分別報告了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的回歸結果,其中服務業附加值只報告了固定效應的值,其他變量的結果以及隨機效應的回歸結果很類似,因此不再贅述。從表3中可以看到,對高收入國家進行的回歸,貿易開放度和貿易開放度的平方項都為負,這表明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傾向于較清潔的部門,有利于碳排放的減少。并且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成立,open1在1%的水平線統計顯著,貿易開放度與碳排放呈預期的倒U型關系。人均GDP與在全樣本情況下相比系數更低一些,技術水平和全樣本情況下相差無幾,這說明即使在高收入水平的國家,提高GDP單位能耗也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量。表3服務貿易與碳排放關系的分組估計迎,以便在未來可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作者:陳虹菲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
[2]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安全發展趨勢[R].北京:360互聯網安全中心,2013.
篇7
我們知道:溫室氣體“捂熱”地球
冰川融化,春季提前來臨,植被分界線往高海拔推進,動物分布的變化――多種證據都支持溫度計顯示的事實:地球的確越來越暖和。整個20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8℃。
溫度升高,有兩種解釋:到達地球的熱量變多,或離開地球的熱量變少。第一種解釋可以排除。太陽活動的變化,只使每年到達地球的熱量變動大約0.1%。衛星數據顯示,熱量近幾十年來在總體上并未有明顯增長。那么,只剩下第二種解釋:離開地球的熱量變少了。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很多。一種觀點認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了。這些氣體吸收特定頻率的紅外輻射,而這些熱能本會發散到太空中。溫室氣體會重新將一些沒發散出去的能量輻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層大氣;大氣層中溫室氣體增加,意味著能發散出去的熱量減少,地球因此變得更溫暖。
通過研究地球過去的氣候,人們發現,不論何時,只要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地球就會變暖。自從19世紀工業時代開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從280ppm上升到380ppm(編者注:ppm為百萬分比濃度)。雖然有多種因素同時影響我們星球的氣候,但已有的證據表明:二氧化碳是引起近年來氣候變暖的首要原因。
我們不知道:人們會排放多少溫室氣體?
除非我們知道大氣層中最后會有多少溫室氣體,否則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幾年地球溫度會上升多少。
人類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我們未來如果能大幅度減排,二氧化碳濃度就不會超過400ppm,溫度不至于升高太多。但事實上,只有少數國家承諾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中美等重要排放國并不在列;而一些做出承諾的國家還在暗中建造更多火電廠,承諾的可信度打上折扣。目前,溫室氣體的排放軌跡接近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差情況。如果還不減排,2100年二氧化碳濃度可能達到1000ppm甚至更高。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地球的反應。到目前為止,大氣中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大量吸收,大約占排放量的1/3。試想,如果這個緩沖效應減弱以后會怎樣。當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使地球變暖,但過去二氧化碳濃度也在自然上升。
現在,暖水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而我們依然不知道確切原因;有人提出生物活性的改變或許能解釋這一現象。如果這種機制開始生效,人們就需要更大力度的減排才能抑制地球變暖。
永久凍土層、泥炭沼澤和海底甲烷水合物中封藏有大量溫室氣體。我們尚不知道儲藏量有多大,不知道凍土層會融化多少,也不知道泥炭沼澤會干涸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大海會不會隨著溫度升高開始從水合物中釋放甲烷――作為溫室氣體,甲烷可比二氧化碳更強力。
這些風險都難以量化,IPCC考慮的情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們。最壞的情況是,即使我們大幅度減排,二氧化碳濃度還是持續升高。我們采取行動越晚,行動產生的效果就越弱。
我們知道:其它污染物在給地球降溫。
我們往大氣中排放各種物質。同二氧化碳一樣,一氧化二氮和氟氯烴也是溫室氣體。煤煙,即炭黑,可以通過吸收熱量讓物體升溫,同時也會形成遮蔽,冷卻地表。其他反射物也將太陽熱量反射到太空,讓地表降溫。
大型火山噴發時,會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比如1991年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它噴發后一兩年間,地球溫度降低了。但是,不同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效果是短暫的。因為二氧化硫在大氣中會形成液體氣溶膠,最終隨雨降回地面。
燃燒含硫的化石燃料可以大大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間,二氧化硫污染非常嚴重,平衡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西方國家為遏制酸雨減少了硫排放,這一掩蔽效應也逐漸消失,地球變暖繼續進行。
2000年硫排放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國火電廠數量的增多。現在,中國正為這些火電廠安裝脫硫設備。二氧化硫排放減少后,溫室效應將會加劇。
我們不知道:冷卻作用有多強?
有的污染物可以在大氣中形成微小的氣溶膠液滴,它們能造成異常復雜的影響。二氧化硫氣溶膠反射了多少熱量,要受很多因素影響:氣溶膠液滴的大小,在大氣中的高度,夜晚還是白天,處于哪個季節……
氣溶膠對云也產生很大影響,比如,云會因為它變得更亮,能將更多熱量反射到太空。氣溶膠存在的時間很短,通常不會像二氧化碳一樣在大氣中均勻分布,而容易聚集在污染物的中心。
正因此,我們仍不能確定諸如二氧化硫這樣的污染物帶來的降溫效果有多少。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降溫效果也被溫室效應抵消,這一點倒是很明確。但是,溫度升高是不是由于較強的降溫效應被更強的溫室效應抵消后產生的效果?或者,只是溫和的降溫效應中和了更溫和的溫室效應?
大部分IPCC的模型顯示,是第二種情境。但是,如果氣溶膠降溫效果強過人們的預想,地球可能在氣溶膠濃度降低后加速變暖。
我們知道:地球會變得非常熱。
在一個無生命、無水的星球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至兩倍,星球溫度會升高1.2℃。不過,在地球上,即使沒有氣溶膠的復雜影響,這一過程也不那么簡單。
先看水的作用。水蒸氣是強效的溫室氣體。大氣溫度升高,蘊含的水蒸氣就更多。一旦更多二氧化碳進入濕潤的地球大氣層,溫室效應就會迅速加劇。
這種“正反饋”現象不單單只有這一例。溫度一升高,原本能反射陽光的積雪層和海冰會迅速融化,最終導致更多熱量被吸收,溫室效應加劇。從更長的時間尺度考量,植被變化也會影響熱量吸收,而且陸地和海洋也可能釋放更多二氧化碳,超過其吸收量。成百上千年過去,冰蓋可能大面積融化,進一步減少地球反射率。排除諸如超級火山爆發這樣無法意料的災難,地球會因此變得非常溫暖。但是,究竟會溫暖到什么程度呢?
我們不知道:究竟會變得有多熱?
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成現在的兩倍,那么地球究竟會變得有多熱?有一種方法可以探詢復雜反應后的結果:利用地球氣候的計算機模型。另一個更為可靠的辦法是參照最近數百萬年的氣候情況,考察過去二氧化碳濃度改變如何影響氣候。
“氣候敏感性”是衡量氣候系統中溫度變化的指標,通常取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至2倍后,引起的全球平均溫度變化。上述兩種方法都表明,若二氧化碳濃度變為現在的兩倍,地球溫度至少會提高2℃。而大部分研究認定:升高3℃的可能性最大。
一些對過去氣候的研究卻表明,升溫可能達到6℃或更高。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之一是,氣候模型只能考慮短期反饋,然而史前氣候研究還包括長期反饋,比如冰蓋的改變。如果這些研究和真實圖景接近,那么我們的模型可能會提供未來幾十年氣候變暖情況的精確答案,但是,會低估未來幾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的溫室效應。
正因為可能存在的缺陷,氣候模型甚至會低估近期氣候對溫室效應的反饋。這意味著我們可能低估2050年或2100年的溫室效應。一些研究表明,氣候模型中,海洋吸收了比實際情況更多的熱量;其它研究表明,云系可能產生比模型中更多的正反饋。因為不能確定氣溶膠的冷卻效果,也不確定溫室效應的實際強度,這些問題還沒能解決。
大多數證據仍然表明,短期內“氣候敏感性”大概是3℃左右,同IPCC的氣候模型一致。不過,即使這數字已經算低得不可能,實際情況仍可能更高。
而即使“氣候敏感性”是3℃,現在也幾乎沒可能限制氣溫升高。想讓氣溫僅比前工業時代高2℃很難。根據最近的研究,到2050年,我們有超過50%的可能性盡一切努力減排,削減80%的排放。
篇8
【關鍵詞】 碳稅;二氧化碳;減排
近來,“低碳經濟”和“碳稅”不斷被政府官員和學者提及,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名詞。財政部財科所課題組在近期了《中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報告,將我國碳稅的征收提上了議事日程。一些發達國家也計劃開征碳關稅,這引發了不少專家對我國是否率先征收碳稅問題的討論。本文將簡單介紹碳稅的概況,并分析一些國家實施碳稅的經驗,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
一、碳稅的概況
(一)何為碳稅
國際上對碳稅(carbon tax)的定義是指,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稅。征收碳稅是為了進一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市場手段實現環境治理的有效經濟手段之一。通過開征碳稅能夠抑制化石能源消費,進而達到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二)碳稅的優缺點
碳稅除了有助于解決能源環境問題外,還有以下優點:一是有利于能源結構調整。開征碳稅能夠推動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氣、汽油和柴油等)和其他高能耗產品的價格上漲,導致此類產品的消費量下降,最終起到抑制此類產品消費的目的。二是有利于鼓勵企業探索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加速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藝,研究和使用節能減排技術(例如:碳回收技術等),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三是有利于促進新行業的發展,例如:脫碳、儲碳技術的清潔煤技術行業。
碳稅的缺點主要是:征收碳稅會降低私人投資的積極性,對經濟增長產生抑制作用。因此,社會各方對該項稅收有較多的爭議。
二、國際實施碳稅的經驗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芬蘭、瑞典、丹麥、荷蘭等國家先后開征碳稅,雖然開征碳稅的國家或地區不多,但情況各異。以下就三個國家的碳稅征收經驗進行分析。
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芬蘭于1990年率先征收碳稅。在征稅之初,征收對象包括了所有礦物燃料,并采用低稅率(稅率僅為1.62美元/噸)。在實行一段時期后,發現二氧化碳的減排效果不佳。為了能在20世紀末把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長率降低為零,芬蘭政府逐步提高了碳稅的稅率,由最初的1.62美元/噸提高到26.15美元/噸。稅率調整后,減排的效果顯著。經芬蘭政府的評估,在1990~1998年間,芬蘭有效地抑制了約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繼芬蘭開征碳稅后,瑞典于1991年對工業企業和私人家庭開始征收碳稅,并采用高稅率(稅率為250瑞典克朗/噸)。隨后,考慮到對本國工業競爭力的保護,瑞典政府降低了工業企業的碳稅稅率(工業企業只需要交納80瑞典克朗/噸,而一些高能耗工業行業,如商貿園藝、采礦、制造業及紙漿和造紙行業,則全免)。瑞典環保局對瑞典實施碳稅效果的評估結論:與假定仍然維持1990年以前的政策情景下的排放量相比,1995年瑞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5%,其中排放量90%的減少來源于碳稅。
丹麥在1992年開始對家庭用能征收碳稅,標準稅率為13.4歐元。于1993年起對工業企業征收碳稅。最初,工業企業的征稅額度僅為家庭稅額的35%。隨后在一些政客的要求下,調高了工業企業碳稅稅率。但為了保護本國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丹麥政府對那些已經簽訂了自愿協議的高耗能企業進行減免(即簽訂了自愿協議的耗能企業支付0.4歐元/噸的碳稅,而沒有簽訂自愿協議的企業要支付3.3歐元/噸)。評估表明,在征收碳稅這些年來,丹麥已減少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減排230萬噸二氧化碳。
三、國外碳稅實踐對我國的啟示
自2002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國。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會越來越嚴重。作為國際社會中舉足輕重的大國,我國所要承擔的減排壓力也將不斷增大。因此,除了盡早加強二氧化碳減排技術、制度和能源戰略等領域的研究外,還應當充分借鑒國外開征碳稅的實踐經驗,結合本國國情逐步推進碳稅制度建設。從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來看,筆者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我國的碳稅問題。
(一)擇機引入碳稅
財科所課題組的《中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報告中建議,考慮到緩解國內外壓力、居民和企業的負擔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等多方面的影響,建議五年內開征碳稅。不少學者也認為,目前中國的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經濟增長趨勢不穩定,現在不宜開征碳稅。王金南在《政策研究》中稱,根據“巴厘島路線圖”達成的協議,2012年后在要求發達國家承擔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減排義務的同時,也要求發展中國家采取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適當減排溫室氣體行動。他建議中國碳稅起征時間宜為2012年。筆者也認為,我國從2012年起開征碳稅是最理想的時機。主要理由是:
1.目前,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和資源利用率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所以,除了征收碳稅外,很難再找到其他的辦法實現減排目標。而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資源利用率還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不斷地采用新的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目前我國實現減排目標的有效方法,在現階段開征碳稅不一定能收到節能減排的明顯效果。
2.正如財科所課題組的報告中所提到的,根據“巴厘島路線圖”達成的協議,2012年后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必然會形成新的格局,也必然會對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施加更大的壓力。在資源稅改革后的1~3年內(即在2012~2013年)開征碳稅,恰好符合中國根據國際氣候變化談判需要而適時出臺有關二氧化碳減排政策的策略。
(二)稅率的差異性
根據我國的國情,并在借鑒國外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筆者提出:我國碳稅的稅率應具有差異性。首先,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的稅率。即在征收的初期,應采用較低的稅率,然后再逐步提高,這樣可以讓企業和居民在承擔較低稅負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能源消費行為。其次,可以借鑒丹麥的做法,對不同的能源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稅率。即對使用高污染能源――煤的企業和個人征收高稅率的碳稅;對使用天然氣的企業和個人征收相對低的稅率;對于使用可再生資源(風能、太陽能)的企業和個人不征碳稅,甚至還對這些企業和個人給予一定的補償。從而達到鼓勵人們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對高污染能源的消耗,最終實現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的。
(三)納稅環節的選擇
在征稅環節的選擇上,有些專家提出,碳稅納收環節應為消費環節(即最終使用環節),這樣可以利用價格的傳導作用,刺激消費者減少能源消耗。但也有一些專家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考慮到我國目前對煤炭、天然氣和成品油征稅的實際做法,從實際管理和操作角度考慮,在生產環節征收碳稅更容易操作。
筆者認為,在納稅環節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到價格信號的刺激作用外,也要考慮到我國的產業結構。特別是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仍然依賴重工業、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優勢,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氧化碳減排的任務還很重。為了實現減排的目標,為了保障碳稅的有效征收,減少稅收征管成本,筆者也建議將碳稅的征稅環節設在生產環節。
(四)稅收減免與返還
碳稅實施可能給相關產業帶來影響以及產生社會公平問題,政府應及時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減免與返還機制。在制定減免條款時應主要考慮:一是能源密集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征收碳稅必將增加這類企業的成本,削弱其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了避免對能源密集型行業造成過大的沖擊,保護我國相關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建議在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條件的情況下,可對能源密集型行業實行低稅率或稅收返還制度,對那些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的企業還應給予獎勵。二是從創造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對于低收入群體和地區,征收碳稅導致其生活受影響,為了不影響其生活和經濟發展,政府應給予相應的稅收減免優惠或者給予相應的補貼。
(五)建立專項基金
政府可以借鑒英國碳基金公司的成功經驗,將碳稅收入建立國家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2001年英國組建了一個由政府投資、按企業模式運作獨立的碳基金公司。該基金主要用于:一是促進研究與開發;二是加速技術商業化;三是投資孵化器。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和經驗。所以,我國政府也可將這項基金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發節能新技術,開發低排放的新能源,實施植樹造林等增匯工程項目以及加強有關的科學研究與管理等。
【參考文獻】
[1] 李偉,張希良,周劍等.關于碳稅問題的研究[J].稅務研究,2008(3).
[2] 汪曾濤.基于我國碳稅稅負歸宿的稅收政策研究[J].商業時代,2009(12).
[3] 高鵬飛,陳文穎.碳稅與碳排放[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0).
篇9
哥本哈根會議結束后的2009年歲末,全球最大的燃煤電廠“碳捕獲”項目在上海進入調試階段,建成后每年可捕集10萬噸高純度二氧化碳。
這個隸屬中國華能集團上海石洞口第二熱電廠的項目,自2009年7月啟動,項目總投入1.5億元人民幣,由此見證“碳捕獲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下簡稱CCS)在中國的驚人發展。不過,這僅是華能集團的第二個碳捕獲項目――第一個項目位于北京東郊的高碑店熱電廠,建成一年多已捕獲二氧化碳3000余噸。
CCS技術是將能源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進行封存,避免其排放入大氣,引起或加劇氣候變化的一種新型技術。除了直接的二氧化碳減排,還可實現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全球目前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是90億噸/年。科學界最為樂觀的估計是,地下可埋存10萬億噸二氧化碳,保守估計亦達2000億噸,這相當于未來數百年通過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或截至目前人類的二氧化碳總排量。
“CCS技術可以快速、大規模地降低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在繼續使用煤作為主要能源的條件下,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周蒂對此技術的應用前景頗為樂觀。
在美國、德國和印度,一半以上的發電是靠燒煤,而中國這一比例則高達70%。“這也就意味著,為中國燃煤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尋找出路的問題,將長期困擾我們。”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小春告訴記者。
兩個示范項目
德國2001年耗資7000萬歐元研究CCS技術之際,中國尚未對此充分重視。
作為中國CCS的專家,西安熱工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世森,清楚地感受到他領導的石洞口、高碑店項目給自己帶來“國際地位”――他經常遇到一些國外專家的合作邀請。
“早先,對于碳捕獲的研究僅是一些實驗室在做,在‘十五’期間的國家課題中幾乎沒有涉及CCS。有人認為,中國要一步一步來。”許世森說。
轉機出現在2006年,經國家發改委推動,CCS技術被作為中澳兩國合作的重點。華能集團由此獲得一個任務: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之前建立一個CCS示范項目。掌舵華能集團的李小鵬立即指示成立課題組,并明確目標――“到奧運會之前投入運行”。這一計劃得到北京市政府的支持。
2007年9月3日,中國華能集團、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工業研究組織簽署了《關于潔凈發電及二氧化碳捕集與處理等技術研究的合作框架》。作為參與方的西安熱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正是華能集團控股公司。
高碑店項目于2007年8月正式開工,包括設計在內整個工程耗時近八個月,耗資2850萬元。當這一裝置正式運行時,很多專家們表露出驚訝。
自此,CCS在中國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CCS的研究熱了起來,高碑店熱電廠成了學習基地,據電廠負責人描述,“差不多每周都有團隊前來參觀”。
碳捕獲工藝目前分為三種,即燃燒后捕獲、預燃燒捕獲和含氧燃料燃燒捕獲工藝。高碑店、石洞口兩項目即是燃燒后捕獲,通常是利用醇胺類溶劑從發電站廢氣中捕獲二氧化碳。據介紹,石洞口項目的規模將遠大于高碑店。
與此同時,華能集團所主導的另一項目――“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IGCC)示范工程,已于2009年7月在天津臨港工業區開工建設。IGCC能在煤炭燃燒前從氣化的煤炭中捕獲到其中的碳,捕獲之后,電廠主要燃燒氫氣,可以做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這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第一個IGCC上馬項目,華能集團70億元“綠色煤電”投資試水,被寄望于對該技術的示范和探索。
“大規模的示范才能夠獲得相應的數據,如果走不出實驗室、走不到工業示范這一步,實驗室研究起到的推動作用會比較小。”許世森說。
易捕獲、難封存
實際上,高碑店和石洞口兩項目僅僅運用了CCS技術的前半部分――碳捕獲,對于封存技術并未涉及。
碳封存是指將大量捕獲到的二氧化碳,存儲在地質結構之中,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常見的三種封存方式,是碳封存于地下底層的自然孔隙中、地質深層鹽水層及深海封存。
中科院研究員周蒂告訴記者,二氧化碳的海洋封存分為海底以下封存和海水層封存。將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以下,從技術上來講是完全可行的。挪威曾在1996年即完成一項碳回灌海底工程。聯合國相關機構檢測證明,其至今仍是安全的。
但在海水層中封存碳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碳溶于水后,質量變大會下沉到海底。這是否影響海底生態有待考證。”周蒂說。
除海洋封存外的另外兩種封存方式,也同樣存在著不確定性。
“目前的難點是對地質的勘探是否準確,對一個地點的地質構造是否有把握;埋存下去后要進行監測,到底能保存多久,可能會從什么地方泄露?所有這些都需要進行示范。”許世森說。
目前,不少國家與商業公司正在進行有關碳封存的研究工作。中國內地對于碳封存技術的研究業已升溫,中科院、電力、石油等部門對此都有興趣。
2009年6月末,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一個最高資助額將達5000萬歐元的新計劃,資助中國碳捕獲與封存項目的建設與運行。與此同時,中美之間在CCS技術和項目上的合作也已經展開。
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小春透露,中國第一個碳封存示范點將選擇在天津大港油田的廢油井,估計2011年左右開始建設。
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發表了名為《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的報告,其中提到了CCS技術。該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記者,中國若想在2030年實現碳排峰值,就應該重視對CCS技術的應用。
許世森樂觀估計,中國在CCS技術上沒有太多的瓶頸,最大的問題是國家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以及部門間的協作。國家以前對CCS的投入很少,僅有的一些也是用在實驗室研究上。但是他相信,CCS必將寫入“十二五”規劃。
監管真空亟待填補
自建成使用至今,高碑店熱電廠碳捕獲裝置已經連續運轉一年多,得到了一些碳捕獲的數據。
要在電廠原有的設備上增設碳捕獲裝置,就會降低五至八個百分點的能效,這使得有人質疑碳捕獲的成本問題。許世森就此表示:“絕對成本是始終存在的,要減排肯定要花代價。”
高碑店熱電廠捕獲的3000多噸二氧化碳,以每噸500元至600元的價格外銷。相比每噸300元的成本,近半的盈余讓碳捕獲裝置成功地持續運作。而上海的石洞口項目也將以同樣的方式供氣給食品業和工業。許世森坦言,之所以選址在上海,也是由于當地市場需求可以接納捕獲的二氧化碳,而上海世博會亦有與北京奧運會同等的“綠色理念”與政策支持。
不過,從示范到大規模工業化,碳捕獲的消納方法必須尋找新的路徑。“下一步我們計劃和石油公司合作,開展二氧化碳驅油示范項目。雖然這對電力行業和石油部門都是雙贏,但還是需要國家層面的協調。”許世森說。
所謂的二氧化碳驅油,是將二氧化碳注入油井,使得采油效率更高。不過,即使將二氧化碳驅油與二氧化碳商業利用加在一起,也只能消納二氧化碳排量的少數。“最終的做法還是要進行封存。”許世森最大的擔心是,二氧化碳的封存沒有經濟利潤可言。
在他看來,“要想減排,就要實現大量封存。屆時只能是政策方面的支持了,比如說通過收碳稅的方式。另外,也要靠大家認知的轉變。”
篇10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為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由于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
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動,總的看氣溫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
全球大氣層和地表這一系統就如同一個巨大的"玻璃溫室",使地表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溫度,產生了適于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在這一系統中,大氣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而達到地面,同時又能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我們把大氣對地面的這種保護作用稱為大氣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可以讓太陽短波輻射自由通過,同時又能吸收地表發出的長波輻射。這些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氣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肉食是全球曖化的主因。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報告指出: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占18%,超過全球所有的交通工具的總排放量,肉食是全球曖化的主因。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一氧化二氮(溫室效應為二氧化碳的296倍)有65%來自肉食,產生的甲烷有37%來自肉食(甲烷的溫室效應為二氧化碳的23倍)近期一項最重要的信息顯示,每噸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這是以100年來分攤計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然而,甲烷在大氣中只停留10年就幾乎偵測不到,20年后更幾乎完全消失,因此,將甲烷的溫室效應分攤為100年來計算,可說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響。由于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時間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來計算,得出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72倍。
列舉例子:澳洲阿得雷德大學的貝瑞?布魯克教授所詳述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根據資料澳洲的養牛業、畜牧業、牛、羊,目前每年約排放三百萬噸甲烷。而火力發電廠約排放一億八千萬噸二氧化碳。電廠的全球暖化貢獻似乎遠多于牛的貢獻。然而若仔細想想,甲烷以二十年為期,效力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再二十年就變成七十二乘以三倍,很容易算出畜牧業在那段時間對全球暖化的影響更甚于火力發電廠,這是澳洲嚴重忽略的事實。”
肉食造成地表土壤流失的危機。畜牧業目前占用地球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為牧場,也包括占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飼料生產用地;全球20%的牧場因過度放牧、土壤板結和侵蝕而退化;肉畜、乳畜占陸地動物生物總量約20%。據評估,在24項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中,有15項處于下降趨勢,而畜牧業被認定是元兇之一。大量的牛羊踏在土地上,擠掉土里的空氣,久而導致沙漠化。
肉食造成缺水及水質污染的危機。我們的湖泊, 河水混和了一堆極可怕的有毒物質,地下水已經被硝酸鹽污染得很嚴重,而飼養場排出的廢水,正是水源污染的最大兇手。據估計,人類 70 % 用水量是用在喂食經濟動物。
一磅牛肉:需要 2,500 加侖的水;
一磅西紅柿:需要 29加侖的水;
一磅全麥面包:139 加侖的水。
同樣生產一磅食物,生產牛肉所需的水,為蕃茄的 86 倍,近全麥面包的 18 倍。
肉食造成人類健康的危機。1983到1989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權威機構精誠合作,在中國24個省市區的69個縣開展了三次關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這項研究榮獲我國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紐約時報》稱為“流行病學研究的巔峰之作”;該項研究的主要領導者T.柯林?坎貝爾教授,發表過350篇論文,榮獲包括1998年美國癌癥研究所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在內的無數獎勵,是世界營養學界的最重要權威之一。《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就是他積一生營養學研究心得精心打造的科普杰作,本書的基本立場——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本書得出了非常明確的結論:動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顯著地增加癌癥、心臟病、糖尿病、腎結石、骨質疏松癥、高血壓、多發性硬化病、白內障以及老年癡呆癥的患病幾率。尤其令人吃驚的是,所有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進行控制和治療。中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傳統飲食習慣,反而是更加“科學”,更加有利健康的。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我們為了保護南北極地冰山,應讓地球降溫最快的方法:
把我們的空調調高到環保溫度26度因為,26度是空調比較省電。同學們你們知道電是怎么來的嗎?電是用煤燒出來的我們一年燒的煤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數量可是一個驚人的數目所以大家少用電就是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了。少買不必要的家用電器因為,生產電器的工廠也屬于工業工廠我在前面也提過了,工業工廠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少買不必要的電器哦!少用一次性電池,因為,生產電池的工廠也是工業工廠哦!而且一顆電池可以污染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的水所以,不但要少用一次性電池而且用完了也不可以亂丟哦!
- 上一篇:自然資源城鄉規劃
- 下一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