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素描教學范文

時間:2023-04-08 02:5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靜物素描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靜物素描教學

篇1

【關鍵詞】 基礎 形體結構 線 明暗 空間 質感

近年來,社會對美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大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對于藝術生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全國有接近百萬人環揣夢想參加藝考大軍。很多半路出家的學生想通過這條捷徑走向大學的校門。其不知藝考不易,一方面是難以速成的專業基礎,另一方面,逐漸增大的文化課分數線讓很多考生壓力不小。

素描繪畫是美術教學的一個基礎。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一般素描的課程分為幾何形體、靜物、石膏頭像、人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等。幾何體是作為美術基礎的基礎,幾何體的結構可以幫助你提高對形體、空間透視的關系的把握和理解。靜物結構素描作為靜物素描和幾何體的過渡課。靜物是在幾何體的基礎上深入認識形體結構調子、深入刻畫。石膏頭像結構素描作為石膏像和靜物的過渡課,石膏人頭像是為畫人物頭像做準備的,其過渡是頭像結構素描。半身像人物素描是肖像素描學習中由人物頭像到全身像的過渡階段。素描靜物是對客觀物象全方位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體現能力,是基礎素描訓練必須經歷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以后石膏像頭像奠定基礎。

很多半路出家的學生存在著美術基礎差,對形的把握不準確,對結構理論知識不理解等問題。在上屆高三學生中,一些學生在畫水粉靜物啤酒瓶、主體物罐子的時候,透視結構都仍舊出現問題。我就把靜物重新教學:1~4課時(幾何體靜物組合結構素描4張)、5~8課時(靜物結構素描1張)、9~17課時(靜物素描寫生,主要要求形體結構透視準確,鋪大關系,確定大的黑白灰2張)、18~33課時(提高要求,靜物素描,進行深入塑造,2張)。在這樣的基礎上,這樣的教學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的。

我把這學期1周課時的素描課分解,從淺入深,每一個階段訓練一個目標,要求學生都做到。第一張幾何體作業就要求重點解決畫面的構圖、透視和形的問題,兩課時一張作業,要求單形體必須準確,線條虛實要表現出畫面的空間,調子深入問題待以后解決。在課堂上示范和講解結合,反復強調教學要求,把普遍存在的問題,用具體的方式提出,幫助其加以理解。在具體素描靜物教學中歸納為:形體結構、線、明暗、空間、質感這幾個方面。

第一,形體結構。形體就是物體的輪廓線;結構即骨架。利用線條的穿插、輕重去表現形體、前后、虛實。用水平線、垂直線、中軸線、斜線、切線、曲線來表現出物體的結構關系。

第二,線。素描中最重要的兩個線是結構線即明暗交界線和外在輪廓線。所謂形體是:形是外在輪廓線,體是明暗交界線。在單個靜物寫生中,明暗交界線要粗一些,實一些,這樣體量感就強。在一組靜物寫生中,靠前的物體和襯布排的線條可以清晰一些,實一些,而遠處則可以用手揉揉,線條相對虛一些。一般排線都順著物體的結構轉向排線。

第三,明暗。物體受光照射以后出現的明暗關系,即黑白灰。要掌握三大面、五大調子、觀察方法和表現技法等。由于光線強弱、照射角度、物體深淺、所處空間位置不同所呈現的明暗狀態不同的各種關系,我們把在物體上的影調層且歸納為三面五調:亮高(最亮)灰調反光調暗調明暗交界線(最暗)。用明暗畫法表現物體的影調層次,是著重表現影調的比例關系和限度,只要正確畫出彼此的對比關系就可以區別物體的深淺和前后。

第四,空間。靜物素描就是在二維空間的白紙面創造表現出物體的三維空間。通過塑造物體本身的形體透視和物體之間的透視關系來表現,通過物體塑造的虛實對比來加強空間感。一個畫面中,處于前面位置的物體要畫得“實”也就是清楚、具體、詳細、對比強烈。相應處于后面位置的物體就要塑造得“虛”也就是模糊、大略、概括、對比比較弱。這樣就能加強畫面前后關系的對比。通過眼睛觀察的時候就能使得空間感覺得到加強。通過對桌面和背景的刻畫來表現空間感。空間的空間表現法:前實后虛,近大遠小,前緊后松。

第五,質感。即是物體的材質感受。不同的物體質感不一樣,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堅硬,有的松軟,要利用作畫不同的表現方法塑造出物體的這些特性。例如:陶罐是粗糙的,瓷罐、金屬器皿是光滑的,毛衣的毛茸茸的。粗質感的靜物,如無釉陶器、瓦器具、粗布以及草編工藝品等,它們沒有強烈的高光點,也沒有過強的反光,受環境影響不大。表現時,可用較松散的線條,色調不要過于均勻,色調中要有較鮮明和較瑣碎的筆觸,會出現一種粗感效果,這種方法,可根據物體粗糙的程度靈活運用。對玻璃器皿,要充分考慮它的透光性和光滑度。

在實施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對學生進行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美術道路,扎扎實實的打好基本功,讓每一個學生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

篇2

關鍵詞:素描;幾何形體;靜物

素描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循序漸進的寫生訓練,學習造型的規律,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與審美能力。在學生的素描教學中,要分步驟做起,一般素描的課程分為幾何形體、靜物、石膏頭像、人頭像、半身像等。

下面,我僅就幾何形體上的一些有關問題,以及它的深入——素描靜物,在教學中應如何更好的傳授給學生的一些方法,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一、素描幾何形體

素描幾何形體的結構問題是素描寫生中最為關鍵而又最為基本的研究課題,因為素描寫生是以再現對象的真實性作為衡量的尺度,而不同的對象都有他們各自的形體特征。要想將對象畫得自然準確,就離不開對對象形體結構的準確理解與表達。

形體結構是一個外與內的緊密結合體。是學生掌握素描技巧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做到正確地把握形體結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要我們花費很大的力氣來研究的。它不單純是打輪廓、涂調子、找大關系,表現的是空間的三維體態,塑造體感、量感、空間感和作品的審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把造型立足點放在現實的有機體的空間形體結構上和整體和諧的形式經營上。

基本的幾何形體大致可分為四類,即方體、圓柱體、球體、椎體。在我門刻畫上面的幾何形體的時候,不僅強調對客觀形體的理解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要強調對形體的一個主動的把握,鍛煉對形的一個感受和表現。物體的比例關系也是同樣重要的,它是學畫者應不遺余力進行研究,并且需好好掌握的,比例關系是通過比較而確定的。在寫生中的每一步進展都涉及到一個確定正確比例的問題。如從大的外形到局部結構之間的比例,形體之間的長短比例,明暗層次的比例關系,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以及黑白灰構成上的比例關系也是通過比較來判斷其是否正確。在學習中,常常需依據自己現場測得的各部位的比例,且不可套用某種定式來進行繪畫,這樣獲得的效果才會更好。

在具體畫幾何形體的時候,在我以往的練習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繪制一組幾何形體的時候,要觀察它的整體構造,比例關系,擺放的位置關系,還有透視的關系。然后定出上下左右點,畫出整體的輔助線。畫出大致的輪廓。然后畫出各個物體的線形的結構,明確物體之間的位置,還有比例的關系,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是很重要的,抓住了這點,才能使所畫的物體有空間感,有層次的區分。接下來是區分出各物體之間的明暗關系,把物體的明暗用重線和調子表現出來,確定明暗交界線的位置。這一點,是使我們的腦海中有一個明確的繪畫的順序,很好的理清下一步將要畫什么,怎么畫。在初學者當中,有很多畫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感覺沒有了頭緒,不知如何繼續下去,所以做畫時一定要有所秩序。

在平時的幾何形體的繪畫時,還容易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畫調子的明暗問題,也就是黑白灰的處理。初學者往往把興趣過多地集中在中間色的表達上,常見的毛病有:由于缺乏素描明暗關系對比與黑白灰關系的理順,從而出現某個亮部的局部色塊畫得太重,遠看像抹了一塊黑一樣;本應畫得灰一點的局部,由于畫得過于暗了,色調上畫得太過了,使得畫面出現“臟”和“灰”的感覺。如此看來,懂得黑白技巧比懂得明暗五調子更重要,因為只知明暗五調子這個規律,不知道黑白技巧,那么五大調子可能就會束縛住你的手腳。所以黑白對比的這種繪畫形式語言,在畫面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幾何形體,是素描的一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打好一個堅實的底子,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過程越困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相反就要使學生在學習繪畫的時候找到一定的要點,來領悟,而不是照本宣科,跟隨大溜。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更有激情,通過把握形體,進而創造形體、創造美,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所在。

二、素描靜物

靜物素描是造型藝術領域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造型基礎訓練之一。他的作用及目的是通過系統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整套的針對物體的觀察與結構剖析塑造能力。掌握藝術的自然規律,重要的是培養自身的審美趣味。學習素描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單個靜物的塑造是培養初學者對每件物體的結構、明暗、空間、體積、質感、色素、透視關系等的理解與觀察表現能力。而組合靜物的訓練特點是強調物體間的對比、構圖,形體間組合表達的塑造能力。這就要求初學者要積累平時的經驗,更深入地去觀察解決復雜的形體結構塑造關系。

臨摹組合靜物應分三個步驟進行: ①構圖的特點把握,在畫一組素描靜物時,不要孤立地去觀察每個物體,要從整體的觀察去理解物體間局部的對比,如質感對比、量感對比、空間形態對比等,無論是結構素描畫法還是明暗對比畫法都應圍繞一個中心去刻畫、深入,這就是造型塑造要求的準確性。學生在構圖上要多臨摹一些優秀作品,了解構圖的規律與審美特征。臨摹在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通過臨摹,學習前人的技法,使學生能夠掌握較規范的方法步驟和處理畫面效果的手段。在臨摹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簡單的描摹,嚴格按照繪畫的步驟逐步深入。②逐漸深入階段,在畫一組靜物時,當各個形體的構圖表現完成后,首先應抓住大的明暗對比關系與物體間的空間關系。要有虛實對比、空間對比、質感對比等塑造關系,從明暗交界線入手鋪出大的明暗塊面關系,注意物體間的空間表達虛實關系。畫背景時,用整體的觀察和體驗去營造畫面的素描效果。 ③深入刻畫與調整階段,當畫完一組靜物時,在對各物體的局部刻畫是訓練學生能否把握好整體與局部關系的關鍵所在。很多學生在這方面缺乏這些能力,容易在深入時產生“臟”、“亂”、“花”等素描表現中的弊病。 在畫組合素描靜物時,與單個素描靜物所不同的是講究構圖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學生在更深層次上的知識突破,表現單個靜物時,可以孤立地觀察某個對象,觀察方法也較單純,相對容易把握好單個物體塑造能力。在表現組合素描靜物時,要從整體的布局去觀察、理解對象,難度較大,要注意物體間的空間對比,形態對比,質感對比等關系的掌握程度。表現技法上要掌握合理布局,虛實有度、對比強烈、塑造準確等造型要點。

不論是素描幾何形體還是素描靜物寫生,終歸都是屬于素描范疇,在低年級的素描教學學習中,通過主體對客體的介入在對客觀對象分析的基礎上,依據對象的客觀原則逐步掌握透視、空間、質感、量感、明暗等規律,高年級的素描教學應強調表現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善于從客觀事物的外部表象中得到感受,然后經過理性分析,判斷,喚起作畫的情感,從而表現和提示客觀事物的包含的深刻內容和內在本質,把一般人們看不到的東西表現出來。在素描訓練時應逐步學會主動參與和取舍,面對物體時要有情感的投入和心靈的感應,不要簡單地模擬和重復表現客觀對象,應有感而發,以情取景,以神寫形,用心靈去體驗,感受對象特征和內在的心理活動,具體的強化藝術形象,抓住對象內在的韻律予以表現,賦予對象新的生命力。

素描的教學訓練應與現實的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能在大千世界中尋找更有生活的想法,跳出以往經驗式的概念,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感受可視世界的興趣,發掘生活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華《形體與結構》

篇3

關鍵詞:高考;高中;靜物素描;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高中教學一直都是偏向于智育,學生的發展普遍表現出不均衡現狀,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在新型教學理念中提出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發展包括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為了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強化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展成為目前教學工作重點之一,而美術教學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高中靜物素描是美術教學重要內容之一,對高中靜物素描教學進行優化十分有必要。接下來,筆者將從教學現狀、典型問題,還有教學方法等角度展開論述。

一、高中靜物素描教學現狀以及典型問題

靜物素描教學是進行素描、繪畫的基礎,也是考試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改革中也獲得了非常多的關注,但靜物素描教學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從目前的基本現狀來看,還有非常多教學模式單一化的情況,典型問題還有偏重于學生素描技巧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的美術修養、美術能力的提高,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美術這一門科目與其他學科相比,更需要學生的創造能力,而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扼殺。除此之外,還有學生對于靜物素描教學的重視度不夠這一原因。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增大,高中生所承受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不僅需要承受越來越重的課業負擔,還需要處理來自家庭、人際交往、青春期心理問題等方面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多學生對于靜物素描教學有所忽視,因此,優化靜物素描教學需要提升學生對于靜物素描學習的重視。

二、優化高中靜物素描教學的建議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法

調查顯示,學生之所以沒有給予靜物素描教學應有的重視,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學業負擔沉重,想將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高考科目的學習上,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靜物素描教學太過于無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靜物素描教學來說也不例外,有更多的學習興趣之后,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靜物素描學習當中,并且有比較好的學習狀態,起到緩解學生壓力,培養藝術修養的作用。經過多次教學改革,新型教學理念逐漸被推廣,為了提升靜物素描教學有效性,靜物素描教學也需要做出相應改變,比如說融入更多的新時代元素,比如說網絡、轉變教學模式等等。自主學習模式是一種比較能夠體現新型教學思想的學習模式,經過一定的教學實踐,靜物素描教學發揮出一定的積極作用。以臨摹為例,臨摹范作是靜物素描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摸索素描的一個重要途徑。創新教學手法可以說是優化靜物素描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比如說自主組織學習小組。首先需要組織學習小組,安排臨摹教學任務,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種教學手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積極性,還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體現新型教學思想。比如說,安排學習任務這一步,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臨摹方法與技巧,也可以是靠學習小組自主進行討論探究,在課堂上教師指出一些重難點,學生臨摹結束后再針對比較突出的問題進行剖析。結合了探究性學習的思想,學生也能夠深刻理解掌握知識。比如說,為什么需要淡色起稿、怎樣掌握物象的比例等等,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術學習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經過一定的實踐再進行知識、技巧的講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記憶能力

對于靜物素描教學來說,觀察力是學生所需要的基礎能力之一,觀察在整個繪畫過程中就像是輸入,進行素描就像是輸出,從某個角度來看,輸入決定著輸出的質量。因此,提高靜物素描教學有效性離不開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學生對觀察缺乏耐心,或者是記憶力跟不上。對此,在靜物素描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觀察法與記憶教學整合起來。觀察物體一直都是靜物素描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對靜物素描學習要求的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水平也需要提高。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觀察方法融入日常教學中。觀察力不僅僅與靜物素描教學相關,還與學生欣賞藝術的審美能力有關。在美術學習當中,學生不僅需要了解繪畫作品的構圖、色彩運用等,還需要嘗試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感情,可以將一個抽象的物體聯想到一個具象的物體上,這有利于學生記憶能力的提高。比如說一個圓壇表面光滑,我們可以將它聯想成一個圓圓胖胖的人,需要從多個角度聯想,通過整體觀察、局部觀察、再整體觀察的步驟進行。對于物體的聯想沒有準確的答案,對此,教師可以利用提問教學、游戲法等,比如說提問學生他們所建立的聯想是什么,構建整個聯想的過程是怎樣的。不同學生有不一樣的經歷,即使是對同一物體也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能夠促進思維的碰撞,豐富他們觀察的角度,大大拓寬他們的思維方式。在進行靜物素描學習時,學生往往需要邊記憶邊繪畫,在進行靜物素描時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細節,比如說形態特征、角度、比例、明暗等。實際教學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往往會很快遺忘教學內容,比如外出寫生,很可能在回來之后學生就忘了那些繪畫的技巧、方法等等。這也是教學中需要不斷優化的,比如說在課后作業中布置一些默畫,就是簡單將課堂上所畫的內容重新再畫一遍,這不僅能夠加深他們對于靜物的印象,還能夠回顧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對于靜物素描學習來說,一定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學生常常對靜物素描學習感到無趣的原因之一,對此,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自由表現的空間,比如說課后練習中,可以對自己喜愛的物品進行繪畫。除了在素材上給予學生更多選擇空間外,在繪畫方式上也同樣可以,比如說工具不同、方式不同、材料不同。除了原有的炭筆和紙之外,還可以是布料的剪裁,木頭的雕刻,這些都能夠鍛煉學生運用手的力度、方向等。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教學目標做出更大的調整也是大勢所趨,高中靜物素描教學也不例外。從發展現狀來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美術教學的需要,不僅局限了學生對于高中靜物素描學習興趣的發展,也局限了美術的創作。靜物素描教學作為素描的基礎課程,優化靜物素描教學對于素描教學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優化靜物素描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也大有裨益,相信在廣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靜物素描教學能夠不斷優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影.靜物素描[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11).

[2]鐘延,鐘治斌.靜物素描[J].高中生,2017(7).

[3]李永平.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學中靜物素描的研究[J].明日風尚,2016(24).

[4]馮鑫,王銘森.靜物素描[J].高中生之友,2017(6).

[5]周磊.如何提高學生靜物素描的構圖能力[J].教育導刊,2010(11).

[6]楊長松.夯實理論基礎畫好靜物素描[J].新課程(中學),2012(6).

篇4

    問題一:構圖

    構圖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構圖而言有兩種,一種是橫構圖,另一種是豎構圖。盡管兩種構圖都很常見,各有優勢,但每一種構圖之內都另有講究。橫構圖的作品具有平穩、沉著等特點,特別是正三角形的構圖。要發揮好三角形構圖的優勢,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個點的定位,把所見物體靈活地安排在三個點上。有些同學在橫構圖的作品中自認為他容易把握,所以總是隨隨便便安排物體。其實不然,三點定位尤為重要,因為一旦定不好位置,會出現畫面一頭重一頭輕不穩定的效果。

    問題二:透視

    透視的概念、透視的基本規律,透視分三種:第一種是平行透視,又稱一點透視,簡單理解就是物體有一面正對著我們的眼睛。第二種是成角透視,又稱兩點透視,簡單理解就是物體兩面角正對著我們的眼睛。第三種是傾斜透視,又稱三點透視,簡單理解就是物體三面的頂點正對著我們的眼睛,多用于仰視和俯視圖中。這個有點復雜,以后有空介紹。

    問題三:明暗的表達

    1.分明暗面。 此階段要求沿明暗交界線,將所有的明暗面淡淡涂上一層灰, 將與靜物的白成明顯對比的背景也淡淡涂上一層灰,此時物體 便初步呈現出立體的形與光感,空間也由此而呈現。 此階段可以不分深淺,但線條排列要緊密,不可潦草。

    2.分明暗層次 。此階段可按由重至淺的順序將畫面上的調子分成若干等級,如音樂之音階,從最重處開始畫上一遍。此時仍是大體明暗階段, 涂每一部分皆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到形體投影邊緣為止。千萬不可過早深入局部,尤其暗面的反光一定要呆在暗面里邊, 灰面與亮面可暫時不管。

    3.深入分析反復調整。逐漸豐富細節,找到各形體的轉折,使形體結構更加緊湊,頭、頸、肩的造形關系更加明確具體。 調子順序排好后,即可一遍一遍深入下去。每畫一遍加重一層, 內容豐富一層,形體感愈來愈強。

    4.在作畫的時候要經常用一些觀念審視自己的畫面。諸如體積、厚 度、光感、整體、空間、主次、節奏等,尤其是整體觀念時刻不能忘記。隔一段時間就要站出來遠觀自己的畫面,以便發現問題及時修正。要避免出現灰、花、臟、膩、浮等易出現的問題。基礎較好、 整體把握能力強的同學, 明暗面分好后可采取局部 推進的辦法,一步畫到位。

    5.回到整體、概括完成。深入細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細碎、灰、花等弊病,因此最后還要進行大關系的再整理,從而使整體造型更加明確、突出。個體處于自己應有的位置,黑白、虛實效果也更加強烈。

    6.結構素描的表現、畫法。步驟基本與全因素素描相同,只是不對光影做很客觀的描述, 不進行豐富的調子處理,運用幾何形體的歸納態度,以線和簡略的明暗將復雜的頭部形體作出簡化的提煉概括,以將其基本體面結構強烈地突現出來,從而強化和加深對頭部形體結構的理解。

    問題四:觀念意識的形成

    1.光影與黑白意識。一切物體能夠被看見都緣于光影,光影產生明暗,明暗構成黑白,它是構成完整視覺表現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們知覺空間中最重要的標志物;明暗是光線照射下物體形體結構的反映;物體本質結構,決定了物體明暗值的變化,而物體的形狀和它本質結構又不隨光線的變動而變化。

    2.明暗色調虛實節奏變化意識。整體地觀察與局部刻畫應貫穿于作畫的始終。在進行明暗深入的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亮部與亮部之間、暗部與暗部之間、中間灰色調之間,通過人的視覺所產生的有節奏感的漸變規律。通俗地講,物象最亮、最暗之處,只有一處;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遞減,從而產生色素調子有秩序的變化規律。

    3.立體塑造與空間意識。體積感與空間感,是整個素描訓練過程的追求目標之一,也是素描觀念的直接體現。既要有整體的體積,又要有細節的體積。作畫前,首先要分析形與體的關系,關注形體結構線、轉折點;注意形體的細致入微的起伏變化,外形與明暗交界線的位置和變化,與形體的起伏變化都有著直接的聯系。整體體積的意義就在于把握透視規律,并服從于畫面的整體。

    4.質感表現意識。物體本身的材質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紋理組織。如玻璃制品、金屬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絲線、布綿等制品,在視覺和觸覺之間形成平滑或粗糙、堅硬或松軟、干澀或濕潤等各自不同的視覺感受。

篇5

美術教材將這個內容安排在初中第四冊的第三部分。從教材安排的教學順序來看,教學應在讓學生掌握了繪畫色彩的作用及表現形式后,運用色彩的表現基本技法塑造形象,按先學“淡彩靜物”后學“水彩畫”的程序進行。眾所周知,水彩畫是較難掌握技法的畫種,對于普通中學來說,教材在這方面的要求似乎太高。但是,“淡彩靜物”只需在素描畫面上涂上一層顏色,而教材又只要求學生涂上物體的固有色,這種簡單的技法對初中生來說是不困難的。因此,普通中學的美術課應因地制宜地舍去水彩畫要求較好,將教學重點擺在“淡彩靜物”上為宜,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淡彩靜物”的學習。“水彩畫教學”可以放在美術第二課堂酌情進行,以滿足美術尖子生的求知欲。

 

“淡彩靜物”,也稱“鉛筆淡彩”,就是在素描畫面上涂上一層淡淡的顏色后開成的美術作品,其特點是素描與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由此可知,“淡彩靜物”所用顏色應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性,以保證涂色后不影響素描的表現力,這就非水彩顏色不可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肯定:“淡彩靜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畫,而且是最簡單的水彩畫。這種肯定,實質上就是對“淡彩靜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靜物”對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對學生學習“淡彩靜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淡彩靜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靜物”課堂教學的兩個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礎,涂色是重點,在教學中應正確處理好這兩個內容之間的關系,決不能片面地只強調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響了課堂整體教學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靜物”中起著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空間透視、質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靜物”的關鍵內容,它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成功與否。從普通中學的學生素質來看,這又必然是教學中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普通中學的“淡彩靜物”教學宜用一課時專門進行“淡彩靜物”的素描稿教學及訓練。在教學中,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素描稿與與以前學過的明暗素描的表現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師必需講述清楚,使學生懂得:①“淡彩靜物”的素描稿不需要變化微妙的中間灰調子,因為過多的中間灰調子在涂色時極易使色彩純度變化,使畫面變臟;②用線簡潔、肯定;③“淡彩靜物”的素描稿是線面結合的結構素描。

  

“淡彩靜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應開始技法的教學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歸納如下:①執筆要輕;②線條明確;③明暗分明;④透視正確;⑤慎用橡皮。在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示范講解:怎樣握筆才是執筆輕?什么線條才是符合要求的線條,用多了橡皮擦會產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讓學生從直觀上領略到技法要領。為了強化教學內容,此時教師應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明間素描”與“結構素描”范畫,對比指出結構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間灰調子,哪些線條是應該肯定、明確、強調的結構線,怎樣突出等,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及切實的技法掌握標準,從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這“淡彩靜物”的淮我教學作好準備。

   

學生掌握了“淡彩靜物”的素描稿技法,再學習淮色就容易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靜物”是學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啟蒙課。不同于前面學習過的圖案色彩的涂色學習,所以,教師必須用一課時的時間教會學生認識物體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體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學生已學過色彩的基本知識,掌握了三原色、間色、復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論知識,為了教學的需要,可用適當時間復習一下以上內容,重點應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過“紅色與綠色”的混合告訴學生,互補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則得到的色彩純度低、容易臟、亂,影響色彩效果。通過有目的的復習,以達到鞏固學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靜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將物體的固有色相涂準確,色彩涂均即可。對于普通中學的初中學生,涂均勻顏色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要將色相涂準確就很困難了,顯然,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這里。為了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最好實施以下方案:

  

第一步進行某兩種確定顏色(兩種原色或間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訓練,讓學生注意觀察 色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特別是純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第二步再實施調配某種指定顏色的訓練。例如,讓學生用“紅、黃、藍”三原色調配出赭石,用“橙、藍”兩種顏色調配赭石,并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純試想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實例得出“混合的顏色種類越少,調出顏色的色彩純度就越高”及“一種顏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過多種色彩混合途徑得到”的結論。

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師出示色相明確、純度適當的的色物體(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體)對照實物進行固有色的調色示范講解,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涂色方法雖然是本節重點,但卻不是難點,教師可以直觀地進行施教,讓學生明白:①水彩色調配好后要平涂均勻;②顏色不要涂得太厚,要注意透明度,否則就會破壞素描稿的表現力。總之,涂色教學要注重一個“淡”字。

篇6

(一)科學技術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空前繁榮。數碼相機、計算機已經走進普通百姓家庭,把圖像轉化成數字圖像,成為非常便捷的工作。這就為數字圖像技術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的運用提供了可能。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圖像技術的功能也日益強大,圖像編輯功能便捷、迅速地處理畫面,為數字圖像技術在基礎美術素描教學中的運用提供了技術支持。

(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奠定物質基礎

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帶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電腦、投影儀等)在城市中基本得到普及,為數字圖像技術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的實施提供了設備保障。

(三)教育部門對中職教育的重視

教育部門對中職教育的日益重視,給專業教師提供大量的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的機會,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不斷更新和提高,為數字圖像技術在基礎素描教學中的實施提供了師資力量。

二、數字圖像技術在中職造型基礎素描教學中的實施運用

筆者以數字圖像技術在素描幾何形體、靜物構圖環節中的運用為例。

(一)數字圖像技術在靜物的合理組合搭配構圖中的運用

1.教學實踐準備

教師可收集靜物數字圖像素材。獲得數字圖像靜物素材的渠道比較廣泛,可根據需要拍攝,也可通過網絡下載等方式獲得豐富的數字圖像靜物素材用于構圖知識的教學。還可收集各種類型的靜物素材:器皿類(玻璃、陶瓷、金屬等)、瓜果蔬菜類、文化用品類、日常生活用品類等,做好圖像編輯摳圖處理備用。

2.教學實踐實施

讓學生選取電腦中儲存的靜物數字圖像素材,以自由便捷地進行靜物的合理組合搭配構圖練習。在便捷的實踐操作活動中,學習靜物合理組合搭配的原則,同時融構圖形式美法則的知識于其中,以實現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由于電腦操作有迅速撤銷更改、復制、移動及保存的功能,使得靜物的合理組合搭配構圖練習,較之傳統素描教學中教師講授構圖理論更加直觀生動、形式新穎,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實踐評價

針對學生的構圖搭配練習(圖1),進行學生間的互評,并結合教師點評以及通過簡便的操作,對不理想搭配構圖進行修改再構圖,鞏固構圖知識點,達成教學目標。

(二)數字圖像技術在起稿構圖示范教學中的運用

1.教學實踐準備

教學設備準備:電腦、投影儀、電腦手繪板等。寫生用具:擺放幾組寫生靜物。

2.教學實踐實施

使用電腦手繪板鏈接電腦、投影儀,教師做電腦手繪板起稿構圖示范(圖2),全體學生可以通過投影儀直觀地觀看到教師的整個起稿構圖過程,避免了傳統素描教學分組小范圍示范的局限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觀摩學習了教師整個起稿構圖示范后,在16開紙上進行多角度的靜物寫生構圖小稿練習,教師做巡回指導。

3.教學實踐評價

把學生的寫生構圖練習當中具有典型性構圖問題的作業以及優秀的構圖作業放到投影儀上展示出來,通過直觀的比較分析加深對構圖知識點的理解。

(三)數字圖像技術在修改不理想構圖并進行再構圖中的運用

1.教學實踐準備

教師把學生存在典型構圖問題的作業拍成數字照片,運用圖像編輯功能進行修改再構圖。

2.教學實踐實施

圖像軟件的多項功能,可以對不理想的構圖進行修改再構圖,由此直觀生動地對構圖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圖像編輯功能中的裁剪、復制、擦除等工具,能夠快速解決“空”“偏”“呆板”和“不均衡”等常見的構圖問題,并使學生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以上問題所在。

3.教學實踐評價

教師把經過數字圖像處理軟件處理后的學生作業與處理前的作業進行比較,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自己在構圖環節中的問題所在,并且印象深刻(例如圖3—圖5構圖問題調整前后對照)。

三、效果及反思

(一)教學效果

實施數字圖像技術的輔助教學,在以下幾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1.數字圖像技術的輔助教學形式新穎,符合中職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知識點的掌握。

2.數字圖像技術的輔助教學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把復雜的概念簡單化,以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吸收。

(二)教學反思

篇7

一、靜物素描的基礎知識

在學習靜物素描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靜物素描”這個概念的理解是比較模糊的。什么是靜物素描呢?一般來說,在繪畫中素描指的是單用線條或明暗描寫、不加彩色的繪畫。而靜物素描則是以靜物為對象,用單色或簡單的顏色和相關工具來描繪靜態對象的輪廓、結構、體積、空間、質感等基本造型的繪畫。這是素描練習中的基礎訓練,對以后的繪畫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靜物素描可分為靜物結構素描和靜物明暗素描。前者注重的是物體的結構透視關系,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不施明暗,沒有光影變化,主要以線條為表現手段來強調突出物象前與后、外與里的結構特征,這些結構特征要從具體的形體中提煉和概括出來。而后者則注重畫面物體的明暗、體積、空間和質感等關系,以明暗調子來塑造對象,強調素描藝術的直觀真實性。要表現一個物體的明暗調子,正確處理其色調關系,首先就要對這個物體的形體結構要有正確的、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二、靜物素描的寫生步驟

我們平常所說的靜物素描一般指的是靜物明暗素描,其寫生可以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學習效率會不斷逐漸提高。

1.觀察

開始不要急于動筆,先觀察,把所有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思考畫面中各個物體之間的主次關系和前后透視變化等,然后在一張小紙或原畫紙的右上角畫小稿圖,定下畫面的最高點、最低點和左右兩點的位置,把基本構圖確定下來,然后再逐步進行描繪。

2.構圖

靜物素描離不開構圖,它是一幅靜物素描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在觀察的時候要畫小稿圖的原因。在構圖的時候,一般先注意選擇靜物中的主體,也即是指形狀較大、占據畫面主要位置的物體,然后選擇相比較小的物體,并使這些物體之間產生大小、長短、高低等對比呼應變化,使畫面具有形式美感。最基本的構圖形式是不等邊三角形,它能使畫面形成左右不對稱但均衡,能給人予均衡、穩定中帶有活潑的視覺感受,是初學者常用的構圖形式。除了不等邊三角型之外,還有S型、多邊形等構圖形式,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以在繪畫練習的過程中嘗試運用不同的構圖形式。

3.定外形

這里要考慮所畫靜物的形體結構、比例、空間、透視、大小等因素。在這些因素里面,靜物的形體結構相對復雜一些,不過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簡單的幾何形體,先整體觀察和比較各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與高寬比例,接著觀察與組織不同靜物之間的大小、朝向、形狀等,然后用較淺的短直線畫出靜物的大體輪廓,舍去一些小的細節,使畫面看起來更為整體。

4.找明暗交界線,鋪大調子

觀察光線照射的角度,用肯定的線條畫出物體的明暗交界線,找出黑、白、灰三大面,鋪大調子,畫出大體明暗。鋪線條時要有主次、虛實,要靈活。

5.深入刻畫,整體調整

在這個環節里,要分析和理解物體的結構特征,細節的刻畫不要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主體物刻畫的細節與層次要豐富,注意物體的透視變化。同時要學會調整,看看物體的形是不是畫準確了,主要結構的表現是否較為理想,物體的形體和結構是否準確并具有韻律感;接著觀察畫面的整體效果,比較物體與物體之間虛實、主次的處理是否合理等。

三、多元對比關系與表現素描

多元對比關系與表現素描,從宏觀上講,就是對物體本身的材質肌理造型、明暗色度在真實環境中產生各種對比關系的觀察和表現。在錯綜復雜的對比寫生訓練中,我們首先要抓住質感表現、對比意識和藝術處理三個重要環節。

1.質感表現

物體自身的材質所固有的自然表象,它們的重要性在于表層的肌理組織,譬如玻璃杯、金屬器皿、木制板凳、皮革毛絨、粗陶、精瓷等等,在視覺和知覺之間形成粗糙與平滑、堅硬與松軟、干澀與濕潤等各種不同的視覺感受。

2.對比意識

線條本身的長短、粗細、直曲,形體的大小、方圓,明暗色調的深淺、濃淡、強弱,色彩的冷暖、明度、鮮度,以及物質材料所形成的平整與粗糙、堅挺與松軟、干澀與濕潤等等,都會生成強烈的對比關系,對比生成反差,反差造成視覺沖擊力。在素描靜物寫生訓練中,要充分運用反差對比的力量來達到生動、活潑、豐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審美感受。

3.藝術處理

整個素描寫生過程都在運用理性思維規律去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初學者把對形象的認識提高到藝術美和形式美的高度,創造靜物置放的形式美感,造型的力度感、體積感、秩序感和節奏感,以及明暗色調的變化等。還可以運用點、線、面、黑、白、灰、體、塊、面等素描語言,準確有效地表現對象,感知自然,進而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

四、線性結構素描

線性結構素描是用線透視的方式,用變化的線條認識和表現客觀物象的結構特征,通過對客觀物體透視規律進行理性分析,達到對其本質的認識;然后從形體結構中提取框架結構、空間秩序,豐富線條自身的美感。線性結構素描教學,把對透視規律的掌握、理性的形體結構分析作為重點,其次是組織有序的畫面。

1.掌握透視的基本規律

要想讓學生掌握透視的基本規律,重點是使初學者認識掌握平行透視(單點透視)、成角透視(雙點透視)的基本規律,并通過各種不同石膏幾何體的反復訓練加深理解。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幾何形體的透視現象,掌握透視縮減規律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理聯想把看不見的部分(虛擬線)也畫出來,使學生明白各種不同的幾何形體與真實的客觀物體在本質上的內在聯系。

⒉用線條組織有序的畫面

線條是構成畫面的基本因素,“通過圓柱體、球體、立方體來表現自然,把一切都放到空間里,透視里去……”這是印象派大師塞尚的藝術觀。他提出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用幾何形式去發現有序結構的繪畫形式,充分運用歸納法,宏觀地觀察和認識客觀存在。素描靜物寫生過程中要遵循此法,要讓學生從物體的點、線、面,到幾個物體復雜的組合關系,以及和背景之間的關系,對畫面的整體進行掌控和取舍。

五、明暗色調素描

篇8

1.創新設計各類素描寫生素材

在進行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寫生教學時,其素材大多由擺放的靜物和周圍的環境組成。為此,在設置靜物時應注意其對學生的啟發作用,在注重和諧、穩定的同時,創新擺放方式,讓學生在寫生時能夠產生創新性的思維想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結構素描中的靜物布置,其最重要的是選擇復雜性與規范性并存的事物,以便學生能夠從多層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明暗素描則不需要過分考慮光源性的因素;意象素描寫生的靜物布置,應該注意選擇多種素材,并注意其組合的新穎性,既可以將某件物品作為主體,也可以用多個物品打破某件物品的獨立性,還可以通過物件之間的交疊、散置等構成場景的多種可能性。

2.注重表現不同事物的內涵特質

視覺是思維的一種基本工具,而藝術是一種視覺形式。為此,要想了解視覺形象,就必須注意認識、了解造型對象的特質,感受設計對象中所包含的設計特征。視覺語言是人們用以表達主題的手段,可以與其他藝術語言一樣用于表現人的喜怒哀樂,而設計對象的形象和質感則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這種感知的過程也是相對個性化的,可以縮短設計者與設計對象之間的距離,進而達到提高素描寫生教學成效的目的。

3.借助多種材料媒介拓展視覺形式

只有借助創新思維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對設計專業素描寫生教學來說,教師應注意借助多種材料與媒介拓展視覺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體驗。如,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應該摒棄僅僅采用一兩種繪畫工具進行素描寫生教學的習慣,要綜合采用多種工具與材料,為學生制作更具吸引力的設計對象。一方面,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素描寫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材料的混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設計素描的快樂。

4.注重抽象形式的設計表達

在素描寫生的表達過程中,通常會經歷從具象到抽象的歸納過程,學生通過感知設計對象的表象、概念等,過渡到深入了解設計對象的內涵與本質,再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發展到抽象認識,抽離出設計對象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如,對事物本質的把握可以讓學生設計出不脫離事物特質且獨具特色的優秀寫生作品。這種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發展過程,體現了創造性意識的作用。在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寫生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打散重構的創造性思維方式,通過在設計作品中加入新元素,創造出更具想象力的素描視覺形象,讓設計與素描融合,從空間比例到明暗對比都能展現完整的抽象形體空間。

5.加強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創造性思維對素描寫生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學會與自己的想象對話,誘導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如,教師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描寫生基礎技能之后,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讓學生學會把技能技巧與創新思維相結合,以實現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寫生教學的教學目標。

二、結語

篇9

關鍵詞:靜物素描 形體結構 明暗空間 質感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行,高中教育事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社會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上近幾年藝術尤其是美術類學科報考的持續升溫,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對我們從事美術教育的人來說,既感到興奮,也感到充滿了挑戰與責任。如何能在新時期、新課改的條件下,結合高中美術特色班的特點,把初中美術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培養更多的美術人才,為高中美術教育打下堅實的素描基礎,已是擺在我們初中美術教師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由于近幾年來學習美術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學生的素質存在著很大差異,有的基礎好,有的基礎較差,這樣那樣的問題較多,學習的態度、積極性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從突出的問題入手,進行靈活、求實而又嚴格的教育。我從事美術教育數年來,稍微積累了一點經驗,下面就談一談我在靜物素描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素描基礎教學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解決造型和結構,如果這個主要問題解決不好,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舉步艱艱,遇到幾乎是難以克服的困難,而這恰恰又是在教學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遵循素描教育的規律去研究、掌握它,在工作中正確地運用它。

現在的學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普遍存在著美術基礎差、對形的把握能力弱、對結構缺乏認識、學習主動性較差等問題,但是個體的程度又不一,表現的方式各有差異。如2008年秋天,我接手九年級美術特長班的專業教學。當時,學生的情況是剛開學,暑期經過15天的幾何形體訓練,但普遍基礎較差,有些甚至一點也不會畫。這個學期一共有近20個周的學習時間,而學校安排的課時是一周12課時,時間很少,于是我就分層次教學:1~8周,幾何體靜物組合結構素描;9~10周,靜物素描臨摹;11~13周,靜物素描寫生,主要要求形體結構準確,會找大的明暗關系,增加難度;14~20周,提高要求,部分同學半開靜物素描,進行深入塑造)。每天安排半小時的速寫。第13和20周分別進行靜物素描的考試。應該說,經過暑期的幾何體訓練,在這樣的基礎上這樣的教學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的。

在具體教學中結合課程設置分階段地向學生講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其他著名畫家的理論,我歸納為線條、形體、結構、明暗、空間、質感、效果。

一、線條

可在線條講解中理解色交界線、面交界線、外邊線、輪廓線等基本概念,讓學生理解用線條造型。比如用線條來畫物體,首先對物體的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可以用線條結成網和結成面的方法來表示物體體面結構的轉折關系。當一個面轉到一定程度,那個面就成為一條線,也就是線條可以表現體面關系。用一根線表示出其面的關系就應該在這根線的頭尾用心刻畫,同時注意線條的穿插關系和線條的輕重變化。另外,可通過指導欣賞一些用線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體的寫生去感受它。

二、形體

形體就是物體的輪廓線。要掌握形與形的比例、體塊與轉折細節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幾種基本校正法:A.垂直線與水平線的校正法;B.斜線校正法;C.點的校正法;D.對比校正法等。可把各種形體分解歸納成幾種比較簡單的幾何形體。

三、結構

結構即物體的骨架,物體的結構也可理解成物體的構造。可利用線條的穿插、輕重去表現形體、前后、虛實,用水平線、垂直線、中軸線、斜線、切線以及曲線等分析手段來表現出物體的結構關系。

四、明暗

即物體受光以后出現的明暗關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調子、明暗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技法等。要求學生在作畫時,在涂明暗調子的過程中始終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五、空間

靜物素描就是要求學生繪畫時在一維空間的紙面上表現物體的三維空間,讓學生理解實空間和虛空間,注意物體邊緣線的處理、物體投影的處理,注意從明到暗或從暗到明的轉折處,此處是關鍵點,起到表現體積和空間的作用。空間的一般表現法為:前實后虛,主實次虛,互相襯托。

六、質感

篇10

【摘 要】觀察是表現的先導,科學的觀察方法是指導表現的利器,而整體、聯系、比較、本質、理解地觀察是培養觀察能力的指南,小構圖訓練和教師的示范引領是培養觀察能力的保障。也是素描學習的思路和向導。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素描教學;觀察方法;觀察能力;培養

美術又稱視覺藝術,簡言之,就是“看”的藝術。但觀察不等同簡單的“看”,觀察是有目的的,積極地、研究性的去看。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把鑰匙,也是我們認識事物,探索規律,積累知識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通過訓練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尤為重要。

為何要在素描靜物寫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這是因為,相對風景和肖像而言,素描靜物寫生既不像風景寫生那樣受氣候、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也不像肖像寫生那樣要求“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抓住人物表情特別是眼神那種稍縱即逝的微妙變化那么高的難度。素描靜物寫生可以在室內進行,光源相對穩定,擺放的物品靜止不動,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主題,搭配不同質感的物件,深入、細致、長時間的觀察研究和反復描繪、修改。因此,素描靜物寫生是小學高年級階段訓練觀察方法的最佳課題。

但是,作為小學生,因為觀察能力的欠缺,在素描靜物寫生中會出現諸多問題。那么,如何培養觀察能力呢?這是眾多美術教師一直在研究,積極嘗試的問題。筆者認為,從如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極其有效的。

一、培養學生整體觀察的能力

整體觀察是一種科學而且行之有效的觀察方法。所謂“整體觀察”,是指不要只盯住某一局部,某一物件去看,而是要縱觀全局的看。既要看到整組靜物中精彩的主體,也要看到與之呼應的客體;既要看到大的物件,又不要忽略小東西;既要看到離自己近的物品,又要將視線往縱深推進看到遠處的東西,包括襯布的布紋及走向,色彩的深淺,與物品的前后遮擋關系。沒有經過整體觀察訓練的學生,就不具備整體觀察的能力。他們在寫生時喜歡從局部入手,會將某一局部刻畫得很完整了,而其他物件還停留在輪廓階段甚至連大體輪廓都沒有。畫面就顯得支離破碎,看不出整幅畫大體黑白灰關系,更談不上畫面的感染力。起稿階段主要是通過整體觀察,確立畫面的布局,勾畫出各物體的輪廓。這一步驟一般的學生通過訓練都能理解。但接下來在深入塑造時,問題就出來了,多數同學會從某一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開始塑造,忽略其他與之相關的物體,比如只畫花瓶而忘了畫其他水果和盤子。

所以,針對初學素描者而言,正確的觀察方法應該是,從起稿階段到畫出大體明暗關系,再到深入塑造直到最后調整完成,都應該整體推進,兼顧全局。這就好比蓋房子,要四面墻一起上,而不是一面墻蓋好了,再蓋另一面墻。

二、培養學生聯系觀察的能力

世上萬事萬物,沒有一樣是孤立存在的,都會和周邊環境發生聯系,形成一個矛盾的統一體。素描靜物寫生也一樣,當一組靜物擺放好以后,這組靜物中所有的東西就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物體與物體之間就構成了聯系。任何割裂、孤立地對待某一件物體都是不正確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養成聯系觀察的習慣。

什么是聯系地觀察呢?就是指在觀察時,既要看到物體本身,也要看到物體與周邊環境、各物體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觀察的目光要具有“放射性”。既要留意左右,也要兼顧前后。這樣,在平面的二度空間上才有塑造出三度空間的可能。小學生因為沒有養成聯系觀察的習慣,在寫生時會不自覺地將物體與周邊環境割裂開來,孤立起來,這樣畫出來的作品就會因為缺少聯系而顯得生硬,不生動。除此之外,我們除了要看到整組靜物之間各物體的相互聯系,還要留意物體與空間背景的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說,我們將看得見的物體比作“正形”的話,那么,背景與看不見的空間就是“負形”。正負形是同時存在的,它們相互依存形成一個矛盾又和諧的統一體。在表現時要正、負形一起畫,畫面除了表現出立體感,更要具有空間感,似乎充滿了空氣一樣。當然,這就牽涉到如何去表現的問題了。

三、培養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

當一組靜物擺放好以后,各物品之間就形成了黑白灰關系。如何去處理這些黑白灰關系呢?這就需要觀察比較,正所謂“有比較才有鑒別”。當同一組靜物中有兩件或兩件以上的物品造型、色彩很接近甚至完全一樣時,就需要我們去進行比較,區別對待,不能畫得雷同。初學者在觀察時往往比較得不夠,將相近的物品畫得一樣,缺少變化。會將處于暗部、陰影中的黑白關系也刻畫得很強烈,到處都是強烈黑白對比,整個畫面支離破碎不說,后面的和處于暗部的物體會因為刻畫強烈而和前景的物體“搶風頭”退不下去,從而大大影響畫面的整體性、空間感和感染力。在繪畫中,即使后面的黑白對比很強烈,只要和前景的關系一比較,他就會弱下去。這時的觀察要遵循“前實后虛,近實遠虛,上實下虛”的原則。所以,作畫者特別是初學者將眼睛瞇成一條縫來觀察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使畫面前后虛實更有區別,從而使畫面更加整體。

四、培養學生理解觀察的能力

除了整體觀察和聯系觀察,對物體結構的理解也是不容忽視的。馬克思說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在美術作品中,物體都具有其自身的造型特征和個性,概念地去表現顯然是不正確的,這就需要學生理解地去觀察。正如哲學家萊布尼茲所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概念化是美術學習的大忌,因此就要求我們在觀察階段就必須敏銳地發現物體各自的特征,理解物體各部分結構。比如一堆蘋果,即使是同一棵樹上摘下來的,它們的造型和色彩也是千變萬化而各具個性的。一堆陶罐,它們各自的造型和色彩、質地也是極具個性特點的。對物體結構的觀察和理解,不僅是為了畫準對象也是提高審美能力和掌握藝術表現語言的需要。

五、讓學生養成作小構圖的習慣

那么,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怎樣解決在簡單的靜物寫生中養成科學的觀察習慣呢?筆者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發現作小構圖的訓練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小構圖就是將畫面的尺寸縮小到32K畫紙,就好像一張5R相片一樣大小。在這么小的畫面里進行構圖,便于小學生駕馭整個畫面,眼睛的視角有利于統觀全局,小畫幅因為勾畫的物件相對小,沒有多大空間讓小朋友去死扣細節,所以畫出來的東西相對更整體一些。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慢慢地加大畫面的尺寸,就能很快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了。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就提高了觀察能力。

六、教師的示范引領

除此之外,教師的示范引領也至關重要。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小學生畢竟年齡偏小,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成熟,在進行素描學習時很多相對抽象的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講演示范,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學習過程。教師在進行示范時要嚴格按照整體觀察、聯系觀察等科學觀察方法進行。例如,在擺好的一組靜物面前,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這組靜物共擺放了幾件物品,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個最高,哪個最低,哪些聚在一起,哪些又比較分散,物品與襯布之間形成了一個怎樣的聯系,物品與物品之間有哪些前后遮擋關系,等等。其次,每一個繪畫步驟都要嚴格遵循整體觀察,整體表現的方法,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必要時,每畫一個步驟都要停下來細細講解,讓學生認真體會。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從小掌握整體地、聯系地、比較地、理解地觀察方法,結合小構圖練習和教師的示范引領,就可以克服孤立地、局部地、表面地觀察問題的錯誤。誠然,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只要我們在上述觀察方法的指引下,通過長期不懈的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1]丁厚祥,師范院校公共美術教程,南高大學出版社,1993,9

[2]《教學對話》編委會,教學對話——素描靜物,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3]上海書畫出版社編,素描學習——靜物精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