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協同范文
時間:2023-03-31 20:51: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機協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無人機;協同;系統控制技術;信息融合技術;戰術決策與火控解算
1.協同作戰的優勢
為彌補單架無人機的不足,國內外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無人機編隊飛行概念,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又提出了協同作戰理論,提升了戰斗力,使無人機協同作戰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主要優勢有:擴大搜索范圍、提高偵查精度、提升整體作戰能力以及減小飛行阻力,增加飛行距離等。
2.關鍵技術
進行協同任務時,各無人機單元要能夠排除干擾,在復雜的條件下協調完成作戰任務,實現無人機之間的快速、無縫的連接。為了完全發揮這些優勢,涉及的關鍵技術有:協同系統控制技術、信息融合技術、通信技術及戰術決策與火控解算技術等。
2.1 系統控制技術
雖然目前的自主控制技術已經允許無人機在沒有人為干涉或干涉極少的情況下完成整個任務過程,但用于無人機的協同控制則需要對速度、存儲容量和從訓練與經驗中獲得的反應能力等方面進行改善。未來的聯合無人空中作戰系統(J-UCAS)要把一個戰斗機飛行員的訓練和經驗灌輸到一個用于協同作戰處理器,就等同于在一個很短時間內完成協同飛行后的下載。實現該目標要依靠驅動處理器技術的發展和算法的革新。建立自主協同作戰系統如圖1所示,進行無人機協同控制。自主處理系統(ACMS)的運行步驟如下:針對每項任務,創建一個任務管理器和定制的任務規劃器,形成自主實體群(如飛行器等)執行任務。由任務管理器執行群推理,并與請求任務的實體進行通信,而各實體、平臺執行個體推理并在任務群之間進行通信。如果任務不能按照預期進行,任務管理器重新“招標”部分或全部任務,以滿足任務需求。所有平臺內部及平臺與地面站之間的交互都使用分布式方法,通過基于事件的多跳傳輸協議發送信息進行管理。當發生諸如到達某一路徑點、完成某項任務或者檢測到機載故障等特別事件時,自主平臺將執行其分配的職能或任務,并與組內其它自主平臺進行通信。平臺也將定時報告其任務進展情況,以更新ACMS中的其它模塊(或通過外部數據接口更新全局模型)。機群在預規劃階段將自主規避路徑沖突。但是為了避免意外事件(如天氣情況及故障等)造成的影響,臨近位置的自主飛行器群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彼此位置做出相應的反應。
2.2 信息融合技術
在協同作戰中,單個無人機上的單一傳感器不能滿足戰場要求,這就需要多架無人機上的多種傳感器協同工作,以擴大探測空間,做優勢互補。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不同的系統聯系起來以形成具有內聚性的合作信息環境。因為從單個系統來看,這些系統都非常有效,但卻隨著時間獨立發展。美軍通過因特網解決這一問題——建立全球信息柵格(GIG)。全球信息柵格被定義為所有信息技術基礎結構,為戰斗人員提供所需的及時準確的信息以確保作戰的勝利。所有的系統都能能夠與全球信息柵格建立互通關系。新的無人機系統從一開始就應該被設計成與全球信息柵格相符合。
對于我們,需要創立無人機系統的網絡接口。無人機系統通過連接網絡而成為網絡的一部分,使各單元之間的信息兼容。建立和擴展互操作和標準化所進行的大量工作將支持所有無人系統的互操作。為支持平臺間網絡中心數據共享,將建立通信標準并提供基礎設施和組件。聯合指揮和控制接口將為無人系統平臺問態勢感知和任務信息交換提供標準聯絡工具和程序。情報、監視和偵察(ISR)和其他應用所特有的數據和產品標準將進一步支持相關信息的交換,尤其是采用橫向融合技術創新,通過一個不同平臺間資源的協調應用,產生一個較大的倍增效應。無人系統開發商必須致力和基于這些更大范圍的工作,提供更高水平的互操作性,滿足協同作戰的要求。
2.3 通信技術
無論是中轉網絡還是主要網絡平臺,這些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于無人機協同作戰的遷移途徑和提供網絡服務的能力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高空飛行的無人機,例如“全球鷹”或“捕食者”,具有覆蓋網絡中樞和中轉網絡的能力。為了提供這些服務,應用于協同作戰分隊,網絡化的通信系統必須具有提供大容量、穩定性、可靠性、強大的聯通性和互操作性等能力。發展上述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大容量的定向數據鏈路;模塊化的可編程路由器體系結構;具有大規模處理能力的大容量路由器——基于IP的耐用型寬帶路由器;標準化的協議和接口;移動Ad-hoc網絡的準穩定網格——拓撲管理的需要;跨平臺網關的功能;性能增強的服務器;嵌入式的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各平臺上的多種鏈路接口和類型。
既然大型穩定無人機平臺是為戰場提供主要服務的理想選擇,那么小型無人機可以在較小規模的基礎上提供類似的網絡性能和服務。最終達到統一的協同作戰標準。此外,無人機平臺在使用以網絡為中心的通信系統為士兵提供網絡中心服務的同時,也利用網絡增強了平臺自身的性能。
2.4 戰術決策與火控解算
戰術決策是以多元傳感器數據融合、無人機之間的通信和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由戰場態勢數據確定目標對己方各機的威脅和己方各機對目標的威脅程度來確定攻擊目標的次序。活力分配是指在威脅等級判斷和目標優先排序的基礎上,給需要攻擊的目標分配適當數量的彈藥。火控解算是對已選定的目標實施攻擊的前提,主要包括中、遠距離導彈攻擊區,火力控制住單元、武器制導指令和雷達掃描中心的計算等。
3.結束語
無人機協同作戰是適合現階段技術水平的作戰方式。現代戰爭中,由于戰場環境瞬息萬變,打擊一些稍縱即逝的目標和時間敏感的目標已經成為作戰的關鍵,需要在偵察到目標后且在其重新隱蔽之前,立即做出判斷,對其進行打擊。提高無人機之間的通信帶寬和數據傳輸率、改善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的功能、優化無人機之間的交互控制接口、提高任務規劃系統算法的計算速率以及改進傳感器的功能已經成為加強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目前,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概念尚不完善,協同作戰的技術需要認真地進行研究,以實驗、試驗為基礎,以仿真為輔助的研究工作需要不斷地循環深化,以更好的適應未來作戰需求。
參考文獻
[1]U.S.Department of Defense.Unmanned Systems Int-egrated Roadmap FY2011-2036.
[2]U.S.Department of Defense.Unmanned Systems Integrated Roadmap FY2009-2034.
[3]U.S.Army.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Roadmap 2010-2035.
[4]Headquarters,Department of The Army.Army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Ooperations.
作者簡介:
楊欽訶(1987—),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武警工程大學研究生管理大隊在讀碩士研究生。
篇2
它們體現在協同對象的選擇、學生能力的重構,課程的設置與改革、教學過程的創新,師資力量的提升等各個方面。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網絡技術系在提高協同育人機制有效性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思考,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實踐。
一、前言
近年來,信息安全越來越成為國家、社會和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在加大信息安全人才培養規模的同時,信息安全用人單位始終感覺到應屆畢業生在融入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存在磨合時間長、技能有一定差距等問題。《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等重要戰略舉措倡導以協同創新建設為載體,通過探索建立適應于不同需求高等教育的協同創新模式,促進校校、校所、校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培養更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由于網絡信息安全是非常強調實用性的學科,在人才培養問題上,協同育人機制格外顯得有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解決好一些關鍵問題,使得信息安全方向協同育人機制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二、協同對象的正確選擇,是網絡信息安全方向協同育人機制推進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育人的主體責任一方的學校,應仔細甄別合理選擇合作協同的對象。如果在這一首要的步驟上方向出現問題,協同育人機制中雙方或者數方的合作熱度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冷卻,合作的效果也必然很難顯現。在協同之初,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1.規模層次是否匹配。以往很多不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顯示,學校和協同方在規模層次上如果不匹配,往往在后期會帶來很多不和諧因素。學校在這個選擇過程中可能過于倉促,也有可能缺乏長遠眼光和選擇意識,盲目選擇協同方的結果往往是協同效果事倍功半。
在與賽門鐵克公司接觸的過程中,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網絡技術系(以下簡稱為華軟學院網絡系)意識到對方服務的客戶都是大型甚至巨型企業,對方需要的人才也多是富有工作經驗的顧問。這種合作繼續下去顯得比較牽強,因此,華軟學院沒有繼續深入接觸下去。
2.協同方向是否匹配。以往不少校企合作受到制約,往往是因為企業一方的業務與學校一方的人才培養規格之間差異過大。學校和合作方協同育人,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或者多方必然要投入一定的資源,但這種投入往往是有限的;師資隊伍、課程體系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慣性。所以,盡量利用現有的條件,選擇差異最小的協同方,是一個值得花時間精力進行取舍的問題。
華軟學院通過多方面的了解和接觸,與廣東省信息安全測評中心達成了比較好的合作關系。測評中心有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等常規業務且這些業務是批量的,它需要一定數量的信息安全初級和中級工程師來具體實施等保測評中的訪談、檢查和測試等基礎性數據收集工作。作為華軟網絡系一方,近年來,每年能穩定提供數十名信息安全方向的本科畢業生,他們本科階段的學習的內容,基本等同于等保初級測評師所需的知識技能。正是基于以上分析,選擇與測評中心進行合作,能最小化協同成本,開展出一系列的協同育人的具體方式方法,并比較迅速產出一定的成果。
三、在協同育人的實踐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重構學生的能力體系、梳理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并調整新的教學方法
社會需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網絡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方向。在網絡信息安全方向,目前招聘職位需求數量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大致分別是安全維護類、攻防類、產品研發類和安全管理類。安全管理類人才一般是需要多年實際工作的沉淀,因而每個高校一般會根據其自身條件包括學校定位、辦學歷史、師資力量等方面,瞄準其他三類中的某個或者多個作為人才培養方向定位。在確定網絡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方向之后,各高校必然會進行能力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調整。
針對攻防類網絡信息安全本科生的協同育人,高校可考慮與協同方一起開發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攻防類課程。以往的攻防課程,通常是一般性地介紹各種攻防手段。但是,針對近年來流行的SQL注入、跨站腳本等穩居十大WEB攻擊手段前列的專門問題,有必要也有可能開設針對這些攻擊手段的專門小課程。這類課程的開展,可以使得學生對技術的理解不只停留在概念層次而是接近實操層面,能迅速拉近學校學生與社會的距離,使得學生畢業時具備非常好的競爭力。華軟學院在與省測評中心和其他一些公司的協同過程中,就發現協同方對滲透測試工程師存在著細致的攻防能力要求,因此,華軟學院網絡系考慮開設一些對口的小課程。
針對前述的等級保護測評工程師的需求,在學習了攻防、TCP/IP協議分析、網絡安全技術、防火墻與入侵檢測、防病毒等專業基礎課程之外,學生還需要具備專門的等級保護測評技能、加強對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詳細了解。針對這方面,華軟學院在課程體系中進行了有益的補充。學院從2014學年開始開設了風險評估和安全測評課程,應該說彌補了一個缺口。另外,初級和中級測評工程師在實際的工作中除了需要具備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技能之外,這些角色還需要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來完成對甲方的訪談、交流匯報、日常的數據統計匯總、報告的撰寫優化等方面的工作。所以,針對這一類的人才需求,應該有針對性地提供和引導學生選修一些有助于提高交流溝通能力的課程。
針對網絡信息安全維護類的人才培養,實際上是最需要加強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近年來,一些近標準化的安全產品大量普及,包括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防病毒、桌面安全系統、文檔安全系統等的使用得越來越廣泛深入,使得維護類工作存在較大數量的人才缺口。在維護專業技能的培養方面,高校可以與安全廠商達成協同育人關系,由廠商提品使用手冊,由高校老師轉換成課程資料,繼而開設專門的產品維護課程。由于這一類課程有著具體的產品支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就可以引入全新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協同雙方可以共同搭建實驗室,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例如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到真實的維護項目中去。
總體來說,不只是能力體系的重新梳理、課程體系的重構、教學方法的調整,在充分準確挖掘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校方作為教育的主體單位,完全可以和協同方一道,做更多的調整優工作,最終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的人才。
四、應夯實協同育人的一些基礎環節
協同育人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實踐過程中,一些基礎環節如果沒有做好,前述的調整優化工作恐怕很難較好地落地。
例如,在師資力量方面,需要進行相應的加強。這方面,可以引入企業工程師進行授課,更加實際的做法是讓高校教師隊伍更多地參與到企業實踐中去。高校老師在參與實際項目的過程,可以將完整的項目過程文檔稍加整理呈現出來,編輯成課件。這樣,講授的知識將更加新穎和切合實際需求,最大地縮小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
又如,實習階段是學生大學期間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校可以考慮和設法采取更加靈活的實習流程。從實習時間方面考慮,以往的實習都是設置一年或者半年的實習期,可以考慮針對一些課程與企業達成短期實習,這樣學生學習的知識能立刻得到檢驗和鞏固,一般能收到更有針對性的良好效果。從實習內容方面考慮,需要學校能敏感地獲知外部信息,提供一些適合學生的更有針對性的課程實習。
五、結語
完善網絡信息安全方向的協同育人機制,需要在更多方面做更多細致的工作。本文提出的觀點在實踐中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還有很多方面制約或影響了協同育人的效果。這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不斷地進行探索和驗證。
篇3
關鍵詞機械人;機械系統;并行設計
1.前言
對于機械人而言,柔性設計個剛性設計都是在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因此是整個機電一體化產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作為機械學科和電子學科的交叉學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有著復雜化的特點。
2.機器人機械系統的設計特點
機器人機械系統一般包括機身、行走系統、操作臂、末端執行器及周邊設備,這是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器人系統在工作中實現機器人各種功能運動和操作任務的被控對象。它與機器人控制系統、感知系統等構成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機器人機械系統的性能優劣直接影響到機器人計算機控制系統、伺服系統、感知系統及其相關軟、硬件的復雜程度。另一方面,就其機械系統本身而言,由于機器人要求具有高度的能動性和靈活性,能在復雜條件下滿足各種各樣的工作要求和作業任務,而這些是傳統機械裝置不能達到的。因此,機器人的機械系統設計和傳統的機械設計有著本質的差別。其機械系統的設計具有如下特點:
(1)復雜性機器人的機械結構總的來看是相當于一系列懸臂桿件通過關節串連起來的開式鏈。但由于誤差和變形的累積,使得在結構設計時,一方面要保證開鏈結構的能動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又要處理這種結構帶來的運動傳遞、誤差補償和消除等問題,使機械結構的設計變得較為復雜。
(2)依賴性由于機械系統與控制系統、感知系統等構成機器人的一個緊密體,因此機械系統的總體方案、結構方案依賴于控制系統、感知系統的方式、方法及手段的確立。
(3)協調性機器人機械系統的形式、實現手段等將直接影響到控制系統的結構及復雜程度,以及其它系統部件的結構、安裝、調控等,因此,機械系統的設計必須與其它系統進行不斷的協調才能進行。
3.常見的機械并行模式
3.1機器人設計的一般模式
機器人的設計主要分為3個過程:一是概念設計,即根據定義的任務來確定機器人的執行要求,包括負荷、操作對象、精度、速度等,并進行機械系統方案設計;二是初步設計,包括機械結構設計與分析、傳感器與控制策略的確定、伺服系統設計與模塊化;三是詳細設計,包括詳細機械設計、詳細電子設計和系統綜合。
對每一過程的評價若不通過,則都將返回到該過程的初始點或上一過程中去再設計。這種自上而下的串行設計方式不利于機器人系統的整體優化,同時將使設計過程變得漫長。
3.2機械系統并行設計的模式
所謂并行設計就是指在產品開發的設計階段即考慮產品生命周期中工藝規劃、制造、裝配、測試、維護等其它環節的影響,通過各環節的并行集成,以縮短產品的開發時間,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降低產品成本。
對于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機器人來說,其本身就是機械、控制、電子和計算機等高技術的集成,因此,機器人機械系統的設計需要機械運動與傳動、控制理論與方法、電子電氣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的技術支持。針對機器人系統的設計要求和特點,運用并行設計的思想。
3.3模式分析
機器人機械系統的并行設計模式主要由方案設計、領域技術分析、綜合與評價以及機械系統具體設計等部分構成。不難看出,方案設計與領域技術分析對應于一般意義上的機械設計的概念設計過程,綜合評價與系統設計對應于具體設計過程。由于機器人的運動和傳動方案設計涉及到機器人的機構、軌跡規劃、誤差的檢測辨識與軟硬件補償技術、動力學參數辨識、振動與防治、關節柔性等方面的內容,因此需要機構運動、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包括傳感、檢測)、電子系統和制造工藝及裝配等方面的技術支撐,同時,機器人的運動與傳動形式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上述支撐技術系統的方式和方法。所以,運動方案和傳動裝置方案的設計與各支撐系統的分析設計是一種并行設計的協作關系。這樣才能達到機械系統方案與其它系統方案的協調、有效、可靠與快捷設計的實現。系統的綜合是對機器人機械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總體協調,同時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它力求避免方案中各支撐技術方案的沖突,引導并處理各支撐技術方案的完善統一,并對機械系統設計方案組織具體實施。
4.兩輪移動式倒立擺機器人的運動模型
二級倒立擺系統是一個快速響應系統,要求執行器能根據控制量變化快速做出動作系統主要由車輪車廂擺桿防震輪組成,2個車輪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分別由2臺直流力矩電機直接驅動,在車廂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左右直流力矩電機編碼器傾角傳感器陀螺儀無線傳輸模塊等,控制小車的自平衡,測量左右車輪的旋轉角度。系統采用的傳感器包括傾角傳感器陀螺儀編碼器,通過它們可以測量和計算出小車的狀態參數,其中,車體傾角速度分別由傾角傳感器陀螺儀直接測量,左右車輪旋轉角度可由編碼器測量,通過微分可以計算左右車輪的角速度,進而推算出左右車輪的行駛速度,車體的前進速度,小車在地面的旋轉角速度。
輪式機器人因其具有良好的移動性能一直備受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從理論方面研究了它的運動規劃軌跡跟蹤控制方法,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兩輪式機器人,同時也是一個倒立擺系統,對它的運動進行控制時需要保持系統的平衡狀態機器人跟蹤目標,首先要由視覺部分作為機器人的眼睛,完成識別目標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的任務,這些信息是做出正確決策的基礎視覺系統需要圖像采集設備,包括攝像頭和采集卡等兩輪式移動倒立擺機器人還沒有裝備視覺系統,為了檢測倒立擺機器人跟蹤能力,模擬了一個虛擬的跟蹤目標,PC機通過無線模塊不斷將目標位置發送給機器人,供機器人決策倒立擺機器人的位置可以通過自身的傳感器獲取。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機械并行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設計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設計,防止,由于設計過程中的背不當導致了后期機械人在施工過程中帶來的諸多問題,發揮設計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昌統.兩輪移動式倒立擺機器人系統結構及模型設計[J].鎮江高專學報2014(1).
[2]張葛.基于運動控制器的微創手術系統設計與實現[J].醫療衛生裝備.2013(12).
[3]許真珍,閆志斌,胡志強等.基于B/S模式的AUV協同設計平臺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篇4
關鍵詞:應用型;機械類專業;校企協同;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2-0021-02
中國高等教育何去何從的發展問題,在近年引發了多方思考熱議,其中高校分層次辦學的決定和做法得到普遍支持。在這一大趨勢下,主要面向二本、三本分數線錄取生源的應用型大學,在辦學過程中所遭遇的提高人才實踐能力以滿足行業要求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對此,許多地方院校都在結合自身條件積極進行探索,而本文也重點介紹了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幾年來以“校企協同育人”思想為指導開展的一些辦學實踐與思考,以供同行交流,相互促進。
一、機械類專業人才的企業需求調查
眾所周知,制造業在我們國家的產業結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支柱性作用,該領域對人才的需求量相當巨大,其中由于所有種類的制造企業都不可避免涉及機電產品或者裝備,所以針對機械類專業人才常年保持著極旺盛的需求。所以要全面提升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就必須加強機械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學校是最好的專業型人才培養的搖籃[1]。目前我國1600多所高等學校中大多數開辦了機械類專業,每年產出畢業生數十萬。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給出的2014年統計數據表明,僅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當年畢業生近8萬人,但是企業并沒有因此獲得滿足感。仔細分析企業方面的反饋,“不滿足”應該包含兩層原因:首先由于制造業是一個龐大的行業,所以人才供求始終存在數量上的缺口;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所謂高級應用型人才展現的綜合能力還達不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存在著質量上的缺口。對此近年來應用型高校在制訂人才培養計劃的前期,增加了企業需求調研環節,將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有針對性地與企業所需人才的規格關聯起來,確保人才培養計劃更為科學合理。眾多受訪企業對機械類人才的要求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專業能力方面強調復合型特征。當下國內企業特別是那些位于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都面臨轉型升級、提高自動化程度的問題,因此要求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研發設計能力、操控和維護先進設備的能力、質量控制和檢測的能力、現場管理的能力以及對前沿技術的追蹤能力。顯然這些能力與對應的專業知識是不可分割的,具體可以分解為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計算機知識、機械設計與制造知識、信息控制理論知識、外語等。
第二,綜合素質方面最為企業所看重。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談到大學生群體要努力增強責任心、合作意識以及吃苦耐勞精神,克服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企業建議學校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加大力度指導和幫助他們提升這方面的素質。
總而言之,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良好的工作態度及理念的學生才是企業最歡迎的人才。而上述兩點,在高校擴招生源質量下降、課程課時壓縮精簡的大背景下,要在校園中通過傳統的四年一貫制的學習來達到恐怕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要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要的達成度,必須以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為突破口,充分利用企業、行業、地方、校所的資源,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以及實踐途徑進行改革,建立協同育人的創新模式[2]。
二、機械類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五邑大學地處珠江三角洲的“中國第一僑鄉”江門市,是一所由地方政府和海外鄉親共同創辦的應用型綜合性大學。建校30年來,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堅持秉承“根植僑鄉、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密切結合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在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一線工程技術人才的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一套“校企合力、協同育人、資源共建、成果共享”的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和支持。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以行業綜合試驗班為抓手,其“綜合”的含義有三層意思:首先是綜合吸納了多個專業的學生;其次是強調培養綜合實踐能力,而非單一的機械專業方面的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均需要通過企業階段的學習得以提升;第三是校企共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培養過程和培養環境始終由校企共同組織、管理、實施和保障。
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細節決定成敗”,所以必須設計一系列環節來保障協同育人工作的推進:首先校企就協同育人的理念和具體要求進行商談達成共識;接下來安排企業舉辦校園推介宣傳活動,共同選拔學生,形成行業綜合試驗班的建制,簽署相關協議,校企分別委派專人組成工作小組負責管理綜合試驗班;同時校企共同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開發企業階段的學習課程并確定師資條件;學生進入企業之后,定期接受企業階段的課程學習考核,定期舉辦懇談會溝通思想;綜合試驗班學生的畢業設計課題一定是來自企業的實際生產,由校企雙導師共同指導完成,并在企業進行答辯。2009年以來,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每年都堅持開設綜合實驗班的育人實踐,由于效果明顯,參與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上門尋求合作的企業也逐年增多,但是遴選合適的企業是協同育人工作順利實施的基本保證。珠三角地區雖然有成千上萬的企業,但不是任何一家都能真正理解校企協同培養的真諦。機械類專業選擇合作伙伴時,要求企業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與學校應該在地緣上方便聯系。交通快捷能便于學院經常到企業了解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出現一些突發問題的時候能夠迅速前往解決。
2.企業應在行業中屬于佼佼者,應有鮮明的行業特點和明確的發展規劃,基本具備現代企業的文化理念和管理體制,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至于目前是否具備很大的資產規模或者經濟效益不是關鍵。
3.企業應具有一定的技術人員,最好有科班出身的工程師或設計師,這樣更有利于與學生交流、溝通,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企業應確保有專人負責管理綜合實驗班的學生。
事實上,不僅是企業的因素直接關系校企協同育人工作的成敗,學生因素也是另一個關鍵點。特別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學生群體的積極參與,任何教育教學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因此首先要做好綜合實驗班項目的宣傳推介工作,讓學生充分了解其目的和實施計劃,明白參與這種培養模式對今后工作就業和職業發展的作用。其次要及時與企業、學生三方溝通,制訂企業學習階段的學業計劃(培養計劃),例如開設哪些針對性的課程、課程教學如何組織、畢業設計怎樣開題與展開等,總之過細的工作才能讓學生對在企業學習階段的安排放心,真正做到學得專、學得深、學得透。此外,學校應將一些權力下放,讓學院在實施綜合實驗班改革試點工作中有更多的靈活度,允許人才培養的多類型、多規格、多層次,突出以就業為導向,強調社會和市場需求和適應性,突出崗位的針對性、實行訂單式培養,保證學生學有所長,順利就業。
三、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與喬登(衛浴)江門有限公司協同育人成果
喬登(江門)衛浴有限公司是臺灣世引國際有限公司在大陸建設的以生產高檔龍頭和衛浴五金的企業。該企業從2009年開始與五邑大學建立產學協作關系,機械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如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得到了該公司的鼎力協助。近兩年,公司在了解到五邑大學校企協同培養工程應用型人才的模式之后,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同年九月與五邑大學機械類專業聯合開展“衛浴行業綜合實驗班”工作,首批有七名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和三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進入喬登企業完成最后一個學年的學業。實踐證明在這段時間里,這批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積極參與企業文化活動融入企業環境,另一方面針對企業提出的真實課題開展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臺面龍頭上裝式安裝裝置的設計”的課題,學生設計了一種簡單易行的結構,實現了龍頭上裝,具有一定的專利性,受到企業的肯定。還有學生完成了“衛浴五金鑄件缺陷成因分析及對策探討”的課題,將鑄件分析軟件引入公司,也得到了企業的贊揚,撰寫的論文已經在學術刊物上發表。還有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協助企業參加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主辦的“金勾獎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在提交的十余件作品中獲得五個入圍優秀獎、一個優秀組織獎。
四、結語
在國家發展、企業轉型、教育變革等多種原因下,原來由學校獨自完成人才培養的任務,現在必須是全社會共同合力方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與傳統的四年一貫制的教學育人模式相比,校企協同的模式體現了“需求導向、全面開放、深度融合、創新引領”的指導原則[3]。作為以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己任的地方院校,唯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情況的協同培養模式,才能在人才質量這個問題上交出一份讓社會以及企業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呂明明.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機械專業教學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11,(29).
篇5
其基本格式是:
1、標題,要擬定恰當的標題。有兩部分內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寫明先進個人姓名和先進集體的名稱;二是要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
2、正文,正文的開頭,要寫明先進個人的簡要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是否黨團員等。此外,還要寫明有關單位準備授予他(她) 什么榮譽稱號,或給予哪種形式的獎勵。對先進集體、先進單位,要根據其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寥寥數語即應寫明,不須用更多的文字。
篇6
關鍵詞:模型飛機;第一視角;便攜式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無人機已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不可否認,無人機的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變了一些行業的生產方式,甚至有專家預言無人機會帶來新的革命。
在無人機普遍發展的大環境下,項目組成員提出了“基于第一視角便攜式無人偵察機系統”的設想,并進行了實踐。本系統能夠實現快速拆裝飛行器,整套設備能放置在便攜式容器中(長寬高之和不超過1600mm)。飛行器操縱簡單,借助由飛行器攝像頭采集,實時傳輸到地面站的視頻信號,飛手進行第一視角飛行,能完成偵查任務且不需要云臺手,導航手協助。飛行器采用模塊化設計,容易修補,制作成本低。
1 飛行器的設計
1.1 飛行器總體布局及設計參數
1.1.1 翼型與機翼平面形狀的選擇。根據項目要求我們需要飛行器攜帶圖傳設備和攝像頭進行第一視角偵查飛行任務,因此飛行器需要一定的載重能力,其次由于要進行視頻圖像的傳輸,要求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有較強的穩定性。
第一步確定翼型,綜合考慮由行器的載重與穩定性我們選擇了在航空工業上赫赫有名的CLARK Y翼型,這類翼型的飛行器最大的特點是有較大的載重能力并且在飛行中的穩定性很好,但是缺點就是飛行阻力較大,考慮我們的飛行器在飛行過程中相對速度較慢其帶來的阻力較小,影響不大。(如圖1)
矩形機翼的剖面形狀沿展向保持不變,這種平面形狀在氣動上不是最好,因為它的翼尖部分對升力貢獻較小,沒有承擔飛行器的重量載荷。但矩形翼具有制作簡單,計算機軟件模擬準確高等特點。并且,本項目飛行器在相對低速的環境下運行。通過查閱文獻得知,低速情況下矩形機翼與梯形機翼性能相似,遂采用矩形機翼。
1.1.2 設計參數(如表1)
1.2 XFLR5計算機軟件模擬
1.2.1 翼型空氣動力學分析。為了驗證CLARK-Y型翼是否適用于我們的飛行器,我們對它進行空動力學分析。首先計算雷諾數。雷諾數――空氣中運動的物體受到空氣的黏性力和慣性力的比,簡單解釋就是空氣分子運動中有質量由速度,遇到物體就會對物體有力產生。主要參考規律,飛機越大雷諾數越大,受到黏性力的成分越少。
雷諾數=(流體密度/粘滯系數)*速度*長度
帶入常數與相關標準值進一步得到簡縮公式:
雷諾數=68459*速度*長度
銀川本地海拔約為1100米,空氣密度較標準值較小(約為標準值的76%),且地處西北內陸,空氣濕度(粘度)較小,這些數據難以監控與測量。但是由簡縮公式易知此兩項變量對于最終結果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故可使用此公式。預設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在15M/s,算得雷諾數為22000。
我們選用的CLARK-Y型翼在機翼迎角約達到20度時,升力系數有驟降的趨勢,但此時的升阻比仍約30,且俯仰力矩系數曲線的梯度為負值,不易產生失速。所以我們選擇的翼型具有失速范圍寬,升力大等特點。(如圖2、圖3)
輸入相關參數,經過軟件模擬,機翼的迎角范圍理論上可達到-10°到30°,符合載機的工作范圍。機翼翼尖產生的湍流對機翼整體的影響較小,符合設計要求。機翼各部分受力在預期的范圍內,制作材料的剛性可以滿足預設條件。(如圖4)
綜上,我們可以在飛行器上采用CLARK-Y型翼。
1.2.2 平垂尾的選擇。水平尾翼和機翼的功能恰恰相反,它是用來產生負升力的,它起的作用是抬頭力矩,以達到飛機配平的目的。水平尾翼的面積應為機翼面積的20-25%。我們選定22%,計算后得出水平尾翼的面積為61490平方毫米。同時要注意,水平尾翼的寬度約等于0.7個機翼的弦長。在低速條件下垂直尾翼是用來保證飛機的縱向穩定性的。垂直尾翼面積越大,縱向穩定性越好。垂直尾翼面積占機翼的10%。通過計算,垂直尾翼面積約為21511平方毫米。
1.2.3 便攜式設計。在設計時我們將原本1300mm的機翼設計為三段式。暨中翼段640mm和兩個對稱的外翼段330mm,而機翼的鏈接我們用合頁將中翼段和外翼段鏈接,用彈片將其固定。同時,項目組創新的采用了伸縮式機身尾桿。將碳纖維方桿與雨傘的卡扣結構相結合,增強了垂尾的抗扭曲性能,而且這樣我們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小了飛行器所占用的空間,達到便攜式的目的。(如圖5)
1.3 飛行器電子設備的選擇
1.3.1 飛行器動力系統的選擇。對于電動機的選擇,項目組本著節約的原則,選擇了Sunnysky公司生產的2216,KV1250型號的電機,即定子直徑為22mm,定子厚度為16m,軸徑3.17mm。根據電動機的選擇,選用APC 1047螺旋槳。經過測試此螺旋槳與電機搭配時的拉力可達到1300g左右。(如圖6)
1.3.2 舵機等設備的選擇。根據電機用戶手冊的電流值,選擇電子調速器為SKYWALKER,40A。但是后期電調發熱嚴重,為了安全考慮,選擇了SKYWALKER,50A電子調速器作為代替。由行中副翼,升降舵受力較大,且對旋轉角度要求比較精準,所以采用了扭矩較大的金屬齒數字舵機。選擇了若干EMAX,ES08AII型舵機控制舵面。電池組采用格氏2600mah,25C,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2 圖傳設備的研究
2.1 圖傳設備的選擇
常規的圖傳包括5.8GHZ圖傳、2.4GHZ圖傳、1.2GHZ圖傳這三種圖傳,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2.4GHZ的遙控設備,它會與2.4GHZ圖傳產生干擾會使得圖傳回傳視頻圖像干擾和遙控設備遙控距離的縮減,而我們所用到遙控設備正好是2.4GHZ所以起初沒有考慮2.4GHZ圖傳設備。我們現有圖傳設備如下:
設備1:Aomway5.8GHZ圖傳 功率 1000mwh
設備2:DJI大疆5.8GHZ圖傳 功率 200mwh
設備3:Aomway1.2GHZ圖傳 功率 200mwh
我們將這三種設備進行了一次較為科學完善的實驗,通過實驗發現通常應用的圖傳設備能不能滿足我們是項目要求。(如圖7)
此外,通過實時觀測發現,這三款圖傳的延遲都很高大約在2S左右,考慮到飛行器的飛行速度約為15m/s左右,這大約兩秒的誤差足以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為了選擇真正適合的圖傳設備,項目組的目光投向了2.4GHZ圖傳設備。為了少走彎路,項目組將圖傳直接定位在高清數字圖傳,最終選定了一款理論傳輸距離達2km,支持1080p高清數字圖傳的設備。接下來,項目組對于圖傳與遙控器的干擾問題進行探究。(如圖8、圖9)
查閱了大量資料,我們了解到2.4G圖傳與遙控器設備的嚴重干擾是小概率事件的,通過實際測試發現,遙控器與圖傳的干擾確實存在,但是在總計102架次飛行中,嚴重干擾的情況沒有出現。傳輸圖像的清晰度符合第一視角飛行要求。最終我們選擇了DJI lightbridge數字圖傳作為圖傳設備。
2.2 OSD模塊的應用
應用OSD模塊后,可將GPS信號、運動傳感器等信號疊加顯示在顯示屏幕上。這樣,飛手在屏幕上看到的不僅僅是傳回來的高清圖像,還有實時顯示的航向,傾角等飛行數據,便手對飛行器姿態進行判斷與調整。(如圖10)
以下是該OSD模塊的基本參數:
(1)OSD模塊大小:47*26*8毫米;(2)模塊重量:20克
(含GPS模塊);(3)工作電壓:7~16.8V (支持3S 4S電池);(4)工作電流:小于100毫安(12V);(5)雙路電壓檢測范圍:0~16.8V/0~30V
我們將飛行器動力電源引出一根供電線連接在OSD模塊的電源端,實現對OSD模塊和GPS模塊的供電。并實現實時數據傳輸。
2.3 總裝與第一視角飛行實驗
總裝時采用艙壁與設備軟連接的方式,采用泡沫塑料模具填充,可起到保護減震等作用。總裝后試飛成功。后續試驗中飛行器出現了大角度轉彎失速的狀況。根據項目組的推測以及相關數據的支持下,我們調整了副翼的角度,解決了問題。在經過了反復的實驗與調整,飛行器最終可以完成預期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檢驗本項目的成果,“基于第一視角便攜式無人偵察機系統”項目組成員與航模隊成員進行整編,組成兩組隊伍,組成兩個任務組,應用項目的相關成果,參加2015年度“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奪得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
參考文獻
[1]張煒,蘇建民,張亞鋒.模型飛機的翼型與機翼[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7.
[2]譚楚雄.模型飛機調整原理[M].航空工業出版社,2010.
[3]于海龍,鄔倫.森林火災現場視頻圖像傳輸方案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4,4:40-44.
[4]劉樹昌,劉鵬,王延海,等.大容量高速視頻圖像傳輸技術研究[J]. 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1.
[5]W.L.Stutzman,G.A.Thiele.天線理論與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篇7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輔助教學 多媒體使用
商務英語是一門專業英語,也是在國際貿易中與各國商人作進出口業務時所使用的專門的語言。商務英語課程自從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開設以來,一直蓬勃發展。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它重視英語結構和功能等語言基本方面的訓練,但更重視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商務溝通、處理國際商務中的實際問題。正因為在商務英語教學中要兼顧英語語言和商務知識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商務英語教學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培養出商務英語專業所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已普遍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并取得了比傳統教學手段更顯著的教學效果。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聲情并茂的自身優點,可以更好地適應商務英語教學的特點,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極大的幫助。所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水平已經是當務之急。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于商務英語教學的意義
計算機輔助教學自身的優越性決定了與商務英語教學的結合將極大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決定了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商務英語教學相結合將取得理想的效果,對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也有很大的益處。
1.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得語言學習和教學過程生動形象、直觀易懂,與傳統教學法的枯燥生硬形成對比。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各種學習和教學工具,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
2.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及人工智能性,能夠自動判斷學習者的水平,并做出適當、及時的反饋,有針對性地為學習者提供某方面的訓練,并開展一系列師生互動、學生互動與人機互動的教學活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將教師從繁重的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3.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拓寬了學習者的學習途徑。
二、傳統商務英語教學環境與基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商務英語教學環境
有效的英語學習是情景性的,是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中的。商務英語學習尤具情景性。商務工作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交際過程,是在商務環境和商務工作者心境下產生的。商務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在國際商務環境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要幫助學生熟悉不同的商務環境以及在各種商務環境下進行有效英語交際。
傳統的商務英語學習環境基本設置在課堂和紙張課本上,缺少真實的商務環境,導致學生不符合社會所需要。這種傳統教育只傳授商務和語言知識,不能培養應用能力,無視人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自主發展,使教學缺乏活力,導致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化。
目前互聯網已占領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實現以基礎為語言的教學向以網絡為語言的教學的轉換。“以網絡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它通常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
第一種,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交流,可通過e-mail、聊天室等進行一人對一人,一人對多人,或多人對多人的共時交流,或非共時交流。
第二種,世界聯網的超語篇架構——多媒體,它的特點是程控數字式信息傳遞,圖表、音像等與課文語篇的結合,快速全球聯網,以及輕松低成本的網上發表文章等。
以網絡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對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它極大的開放性體現了商務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在課堂上,教師是“導師”、“顧問”、資源提供者;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規劃師,而不是學習內容的提供者。基于計算機輔助和網絡的商務英語教學則努力營造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環境,從統一走向分散,走向以學生個性學習為主,并且提供大量的真實商務英語環境和知識輸入,豐富的素材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1.提供資源豐富的學習環境
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anyone, any time, anywhere)。教學軟件將所有內容以菜單形式展現出來,學生只需點擊所要學習的章節,如經濟、貿易、金融等,就可以進入具體的內容,實現學習過程的自主化。除了大量的商務知識,網絡還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真實商務英語語言資料,使學生可不必一味地依賴教師和教材。還有各種媒體資源以及專門為商務英語教學服務的網站提供的豐富資源,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看原版電影,學唱英語歌曲,收聽CNN、BBC等電臺新聞。
2.提供大量真實商務英語材料
真實材料來自現實的商業世界,填補了課本知識的有限和空白。生動活潑地向學生展現了商務活動的真實情景,例如,接待、打電話、會議、業務洽談、保險和支付等等。還提供各種商務寫作的真實體裁,如產品介紹、圖表、合同、應聘申請表、會議記錄、備忘錄、商務函電,讓學生練習商務體裁的閱讀和寫作。真實體裁材料的魅力在于它的信息準確、新鮮,可信度高,并且起到橋梁作用,把學生的商業理論知識和現實的商業世界聯系起來。
三、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及多媒體開展商務英語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的經濟貿易與世界接軌,迫切需要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出復合型、應用型的商務英語人才。用計算機多媒體開展商務英語課堂教學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將視、聽、說、寫、譯五項教學內容融為一體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提供的各種音源,制成簡單易懂,集聲,圖、文、動畫為一體的生動活潑的軟件。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學生眼、耳、口、手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視、聽、說練習中。
2.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提供的網上功能開展外貿英語模擬談判
通過計算機多媒體開展網上外貿英語模擬談判。首先,由教師提供有關案例的背景資料;然后,讓學生分小組,扮演買方及賣方,討論業務方案,談判策略及技巧;第三,學生通過人機交互作用,用英語進行具體談判;第四,教師發現并解決問題;第五,公布小組交易達成結果,并評出優勝組;第六,要求小組寫出詳細總結,分析優與劣的原因。
3.設立網上討論課
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網上討論。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將從網上收集的外經貿知識,進行交換。并對其中的經濟熱點予以詳細討論。分小組討論后,首先指定的學生就研究專題在課堂上宣講;第二,討論全組學生閱讀的背景資料;第三,由學生通過演講,匯報對所閱讀材料的評論或最新的調研結果;第四,教師向學生提問;最后,由學生自由發言并相互提問。
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到今天已在商務英語學習與教學領域占據了無以替代的位置,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同時提出與傳統教學完全不同的新的教學、學習模式,促進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們學習的意識的不斷增強,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學習必將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為商務英語教學服務。
作者簡介:周淑梅,大慶職業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專職教師,副教授。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高教處2011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協同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商務英語口語教學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廖瑛 莫再樹:國際商務英語語言與翻譯研究[ M] .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篇8
鄭 杰:以前,醫患之間是家長式的關系,如同美國醫學會(AMA)的logo是一個權杖,非常權威、神圣,患者應該完全聽醫生的,“我說什么,你做什么”。而現在,患者去醫院前,都會做一些初步的信息搜集。我有一位朋友,他得了腫瘤之后,自己去搜索最新的SCI文章,了解這個疾病治療技術的進展,想盡一切辦法知道身體出了什么狀況。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人們獲得服務和知識越來越方便。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和患者之間更多是一種對等關系,醫患更像合作伙伴。
余可誼: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患者的整體人權意識也隨之有所增強。醫患關系的“一次性”關系也在逐漸改變。幾年前,我做主治大夫時,大部分患者來看病都沒有隨診,看完就走了,這種醫患關系就是“一次性”的關系。現在,患者在找醫生看病之前,往往先通過網站、微博,對這位醫生有所了解。患者慕名而來,醫生也不好意思“板著臉”,醫患關系在診療過程中就成為了朋友。之后長期的隨訪工作,讓這種醫患關系更為融洽和穩固。
王一方:由于傷醫事件的頻發,現在醫生也學會了保護自己。面對疾病的多種可能性,有的醫生會問患者“你想怎么辦?”當然,大部分醫生的態度是“雖然我不是你,但我能理解你。如果你是我的親人,我會如何選擇。”醫患共同決策的方案,達到“風險最小、獲益最大”,這應當是未來醫療共同決策的最佳路徑。 不是與疾病為敵,而是和疾病為伴
顧衛紅:疾病是對人的考驗,尤其是得了沒有辦法治愈的疾病,對人更是巨大的考驗。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人性會得到放大:有些人自強不息,在疾病面前會更堅強;有些人本身比較脆弱,在疾病面前就可能會更顯得無助。所以面對疾病,醫患交流不僅僅是醫生和患者的交流,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很多人性的因素夾雜在里面。我常常和我的病友聊天,告訴他們:“你需要跟疾病共存,而不是總想著去戰勝它。”尤其是很多遺傳性疾病,現在的醫療技術無法治愈,所以,患者需要學會與疾病。
王一方:現在,國人對死亡的接納程度還是偏低,甚至對苦難也不能很好地接納。如果不接納痛苦,很容易陷入一個觀念的怪圈。未來醫療中,如果生死觀、苦難觀、醫療觀沒有改變,僅僅依靠科技支撐,很令人擔憂。
胡大一:未來醫療要體現患者對健康和疾病的話語權,其次還要使患者對自我的疾病管理具有信心。我們習慣性與病為敵,不與病為伴。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我們要帶病生存。西醫容易對生物技術產生崇拜。曾經有人說:“手里拿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但在未來醫療發展中,醫生應當帶領患者學會和疾病為伴,而不是與疾病為敵。
外科醫生都知道如何開始手術,但一個成熟的醫生更應知道什么時候叫停。醫療一定要懂得適度,而現在的情況是,一個專科為主導的醫療體系總在追求技術上的完美,卻不知道用適度的技術來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
安 楊:作為醫生,或是媒體,我們需要告訴公眾的是:“治療”并非一個簡單、籠統的概念。治療目標是分層的,有的可以達到治愈,有的治療是可以緩解癥狀、減輕痛苦,“使你舒服一點”。這些基礎的醫療知識,需要成為我們通識教育的一部分。 未來醫療中,首先是醫生要有民主態度
王一方:我們常說要“解放病人”,但這里有兩個哲學悖論:其一,醫學越來越專業化、高端化,醫療環境以醫生為中心,醫生當之無愧是醫療這門專業勞動的駕馭者,而患者在這個過程中愈來愈被動。第二,是生命的偶然性,但醫學科學追求的是確定性。早在100年前奧斯勒就說過:“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是可能性的藝術”,至今仍是這樣。
顧衛紅:在和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我有個非常深刻的體會――我國絕大多數的患者對醫生過度依賴。比如,我遇到有些患者,吃了多年的藥,在門診看病時,他卻說不出藥的名字,只會簡單地說“我吃的是白色藥片”。作為醫生,我們需要了解患者吃藥的反應,對患者進行全程管理。很多時候,醫生并不愿意去“做家長”,但是患者過度依賴的狀態,使得我們目前的行醫模式難以改變。談到未來醫療,我們經常會說到一個詞――“顛覆”。我想很多醫生會心里有所抵觸――醫生沒想“當家長”,為什么要顛覆?未來醫療中,我們不是質疑醫生的價值,而是要解放醫生。
胡大一:現在,從醫療服務模式到信息,都是以醫生為主導,患者幾乎沒有話語權。他既沒有權利參與決策,更重要的是,他也沒有能力參與決策。而未來,我們需要把決策權給予患者。醫生需要跟患者交流、互動,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患者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和患者溝通,這才是治療的真正方式。如果一個醫生忽略了患者的焦慮,不顧患者的心理感受,是看不好病的。未來醫療中談到“民主”,我認為,首先是醫生要有民主態度,從現在起,我們就需要培養醫生的這種民主態度。
鄭 杰:未來,隨著醫療行業所涉及面的擴大,醫生要發揮更多的作用,不僅需要幫助、治療患者,同時要給予人文關懷,而且還要從伙伴的角度參與患者的一些醫療抉擇。這要求醫生既要去追求醫學技術,也要去思考人文哲學。
篇9
——記__*車間責任員工__*同志
對于一個年進50的老員工來說,重新轉崗,重新學習新的工藝知識,是很多人都做不來的,而__*偏偏就是一個例外,他不僅重新掌握了新的操作工藝還從中眾多年輕人中脫穎而出成為__*車間鈦硅生產崗位的行家里手。
20__年,由于公司改革的需要,__*從玻璃鋼廠調到__*車間,從一名技術干部回到了倒班崗位,是件讓人不太容易接收的事,但是劉師傅很快調整好了心態投入到新的工作崗位,他一面虛心的向崗位上的年輕人學習操作流程,一面重新拾起書本加強理論知識,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就完全掌握了崗位操作要領并順利通過車間的上崗考試。20__年,劉師傅以他勤勉的工作態度和認真的工作精神被調往鈦硅班組,鈦硅分子篩是建長公司的重點攻關項目,是一項全新的產品,在國內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操作經驗,要求崗位人員邊學習邊摸索,對業務素質的要求很嚴格,劉師傅并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大了而放棄學習,他向小學生一樣從頭開始學習,并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幫助年輕班長做好班員的思想工作。
篇10
關鍵詞:建筑設計;人文化;協調統一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建筑設計不能單單追求外觀的要求,而要看重人們內心對其真實的渴望。若將自然環境因素以及傳統文化因素等考慮到建筑設計之中,那么所設計出來的建筑將會變得有人文特色。因此,當下的任務就是如何將建筑設計與人文化協調統一起來,使其和諧地發展。若這些問題能夠解決好,那么隨著而來的是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將會有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1、建筑設計和人文化的概念
1.1建筑設計的概念
建筑設計就是建筑師將顧客要求內容體現在圖紙上。它是建筑學中非常重要的章節一般來說,建筑設計會有四個步驟:查閱各方面的文獻和資料;制定計劃;按照方案里面的內容設計到圖紙上面;把細節部分畫到詳圖上。建筑設計能夠考慮到把影響到以后施工問題的大部分因素,盡量避免危險的發生。另外,建筑設計的結果是以后建筑工程建設階段的“大綱”,它會為以后系列的工作提供參考標準,也會在最大程度上讓顧客滿意。所以說,建筑設計具有控制性,它能夠考慮到建筑中的一切因素,把危險因素控制在根源,另外,建筑設計還具有顧全大局性的特點。
1.2人文化的概念
人文化的概念就是城市中的傳統文化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等方面,體現著其濃厚的文化底蘊。
總而言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要求。這就要求建筑學方面有相應的改革和提高。建筑設計中若體現著人文化的因素,那么這兩者的結合將會使建筑設計所設計出來的結果有更完美地呈現。因此,建筑師們在自己的實際設計過程,要把這些因素擺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建筑設計的任務
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美觀方面的需求,還要考慮到人們的要求。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筑師們在城市的設計中,不能不忽略了人們的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這樣設計出來的建筑物才能使生活在這兒的人能夠滿意。所以說,現在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也將會有所改變。人們的所想和所獲以及生產方面的要求都會出現在建筑設計的要求中去。人們精神方面的因素涉及到很多。這些因素有:建筑物是否具有良好的遮擋性、居住是否舒適、周圍的環境是否與自己的生活習慣相適應等等。
3、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的變化
自古以來,建筑設計的建筑類型一直在不停地變化。這些變化反映著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在發生變化。但是從更深的層次來說,這些理念的變化是與當時的自然環境以及當時朝代制度的影響。清代有自己的建筑風格,明代有著自己的建筑特色。因此,進入21世紀的我們,在建筑設計中不要光注重建筑的性能以及外觀的要求,而是要注重所設計出來的建筑物能夠讓人們感覺到內心的舒服。
4、自然環境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自然環境的差異往往會導致建筑風格的不同。在亞熱帶地區,那里的氣候非常炎熱,在建筑設計上往往會選擇木質結構的建筑物;而在我國的東北以及西北地區,那里的氣溫較低,建筑設計在建筑類型的選擇中往往會選擇能夠御寒的建筑材料諸如石塊等等;而在一些歐美國家,那里氣候比較濕潤,建筑師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往往會選擇磚瓦類型的建筑物。建筑能夠拉近人與大自然的距離,因此,從上面的例子看出,各地方的建筑體現著各地方的自然環境,這也是為了能夠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不管怎么說,建筑物除了自己具備的使用功能之外,還要結合著當地的環境協調發展,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
5、傳統文化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具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它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歷史的源遠流長也必定會在建筑設計上有所體現。故宮、頤和園以及承德避暑山莊都是很好的典范。現在它們依然在建筑領域受到的贊賞較高。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加入了WTO,國外的潮流源源不斷地涌入我國境內。中國正處在上升發展的時機,毋庸置疑得,建筑行業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國外的建筑商們看到了這個商機,就伺機進入中國市場。他們為中國的建筑們進行設計,典型的例子就是鳥巢。伴隨著國外建筑師們設計的建筑產品越來越多,飽受爭議的詬病越來越多。它們設計的產品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理念和想法進行設計的,他們沒有受到過中華文化的熏陶,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中國文化的特色。可想而知,他們設計的產品有大部分沒有體現中國元素。在一些名聲古城,在建筑設計中要考慮到保護它們的設計。一旦城市的傳統文化特色消失了,那么彌補的機會是很小的。因此,建筑師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禁止對原有的建筑古跡以及相應的周圍環境特色進行破壞。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參與其保護過程中,制定一些保護當地文物特色建筑的政策,這樣才能使它們保持自己的原有特色。將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進行很好地融合,使其和諧地發展,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
6、人文化與建筑設計的協調統一
從上面的所述能夠看出,建筑設計需要與人文化達到協調統一。文化是由人們進行培養出來的。人與文化是相互作用的,文化能夠熏陶人們的精神境界,而人們能夠改變文化。在這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建筑設計的觀點也就相應地發生改變。從哲學層次上來看,建筑是一種物質產物,是人們精神境界的反應物。一般來說,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不同的領域,往往會有著自己精神水平的體現。所以,總的來說,人文化需要與建筑設計達到協調統一。
7、結束語
我們知道,建筑不僅僅體現著建筑設計師們的靈感和心血,也體現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考慮到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自然環境的影響。若在建筑設計中將這些因素很好地結合起來,那么這座城市將會有人文特色。但是,從目前我國來看,新時期的建筑設計過分地看重外觀設計而忽略了這些方面的因素。所以,如何將建筑設計與人文化協調統一結合起來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的問題。所以,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在本文介紹了建筑設計與人文化的概念的基礎上,詳細地介紹了建筑設計的任務以及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自然環境、傳統文化對其的影響以及建筑設計與人文化的協調統一的總結。本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本文對研究該領域的人員有所幫助,若有不足的地方,懇請指正。
參考文獻
[1]王勇宏.論建筑與人文化的協調統一[J].科技與企業,2013,(04):126.
[2]張命貴,孔令香,馬廣建.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的協調統一[J].中國科技信息,2013,(19):53-54.
[3]范鵬飛,趙政彪,徐秀麗.論城市建筑設計與歷史文化的統一和諧[J].經營管理者,2014,(03):277.
[4]盛忠誼.論建筑設計與審美中的文化機制[J].裝飾,2010,(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