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消防安全評估范文
時間:2023-12-06 17:4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既有建筑消防安全評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重大火災隱患;成因;對策;工作機制
1 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新型大型建筑物大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使用功能日趨復雜。與此同時,消防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各類火災隱患尤其是重大火災隱患不斷涌現,社會消防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從當前消防工作的整體形勢看,探索和建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的長效機制、努力預防和減少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已迫在眉睫。
2 重大火災隱患的主要種類及分布情況
以湖南省為例,2006年以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共進行重大火災隱患立案6421起,其中由各級政府掛牌督辦的有745起。政府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的主要種類及分布情況見下表:
3 重大火災隱患形成的主要原因
導致重大火災隱患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歷史原因、城市總體布局改變、違規建設、消防投入不足、消防管理不到位、監管難度大等6個方面的原因。
(1)歷史原因。部分建筑物建設年代較早,由于當時經濟水平的限制,并缺乏相應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規范約束,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構造和建筑總平面布局等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此類建筑多分布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在一些偏遠的縣城和鄉鎮,建筑用途多為集貿市場、小商品市場和鄉村中小學校。
(2)城市總體布局改變。近10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區面積成倍增加,城市布局發生改變。一些原設置在城市郊區具有爆炸和較大火災危險的社會單位,建設之初是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但目前此類單位已嚴重危及城市公共安全,客觀上構成了新的重大火災隱患。
(3)違規建設。建設工程在新建、改建、擴建過程中不執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未經消防行政審批擅自施工和擅自投入使用,留下一系列先天性火災隱患。還有部分“三邊”工程,為了趕工期,邊設計、邊施工、邊審批,審批環節脫節,監督難以到位,導致形成重大火災隱患。
(4)消防投入不足。部分社會單位由于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再加上財力有限,在建設工程中對消防設施投入嚴重不足,倉促投入使用,從而形成重大火災隱患。
(5)消防管理不到位。部分社會單位由于消防組織不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未落實,導致消防安全管理混亂,建筑消防設施維護管理嚴重欠缺,致使出現建筑消防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安全出口嚴重堵塞、防火間距被占用等消防安全問題,從而構成重大火災隱患。
(6)監管難度大。部分單位尤其是部分大型集貿市場,產權十分復雜,既有集體的,也有私營的,市場整體沒有一個明確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各自為政,統一管理難度很大。此外,這些單位大多位于城市中心,規模大,從業人員多,一旦采取強制停產停業措施,政治社會影響大,甚至影響當地的社會穩定,因此在監管過程中政府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最終導致重大火災隱患形成。
4 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對策
重大火災隱患單位火災危險性大,而且一旦發生火災,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環境和社會和諧穩定。因此,重大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應作為消防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探索整治重大火災隱患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要從完善以下工作體制機制入手:
(1)建立政府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機制。將部分整改難度大的重大火災隱患由政府掛牌督辦。將督促整改重大火災隱患的工作上升為政府行為,政府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與有關責任單位和部門簽訂整改工作責任狀,對整改難度大的單位進行政策和資金幫扶,對整改責任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對整改不力的單位組織相關部門實施強制關停。
(2)建立部門聯動督促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機制。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實施聯動,各負其責,形成合力,進行綜合治理。實施聯合整治的職能部門要分解工作責任,統一確定工作目標,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集中處理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不按要求實施整改的重大火災隱患組織聯合執法行動,實行責任、風險共擔。
(3)建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定期督察工作機制。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難度大,經歷時間長,需要政府或有關部門統一組織實施定期督察。尤其對涉及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涉及多方利益和整改周期較長、整改難度極大的重大火災隱患,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針對各階段的整改工作任務,結合當地的工作特點,加大定期督察的頻次和力度,確保各項整改任務如期完成。
(4)建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指導工作機制。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涉及的消防技術問題較多,尤其對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重大火災隱患整改,許多社會單位在收到公安消防部門的整改通知后,往往無所適從。為此,公安消防部門要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充分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組織業務骨干和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門工作組,不定期對隱患單位無償開展技術服務,主動為隱患單位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整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5)建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責任追究工作機制。一方面,各地要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完成時限和工作責任進行分解,明確責任人和責任目標,并簽訂整改工作責任書。另一方面,要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辦法,對未按要求實施整改的、未按要求落實督察責任和指導責任的,要嚴格進行責任追究。繼而可通過責任追究機制的落實來促進重大火災隱患督察機制的順利實施。
(6)建立重大火災隱患整改社會監督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的輿論監督作用。一是要在單位醒目位置懸掛“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告示牌,讓單位有輿論壓力。二是要在主要新聞媒體定期公布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名單,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全程追蹤報道,營造強大的社會輿論攻勢,督促單位整改火災隱患。三是要充分應用經濟杠桿。在對社會單位廣泛進行消防安全等級評估的基礎上,把單位消防安全等級評估結果和單位信用等級、火災公眾責任保險的保費率掛鉤,以此督促單位主動整改火災隱患。
5 結束語
重大火災隱患整治仍是當前消防工作中一項十分重大的工作任務。本文通過分析重大火災隱患成因,提出了整改對策,可為相關部門整改重大火災隱患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GA653-2006.重大火災隱患判定方法(S).
[2]張洪江.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基礎(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篇2
新建筑、新材料、新技術、新設計帶來的消防新挑戰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種現代化公共設施、住宅小區的興建,使得我國城市人口密集處越來越多,也使得火災發生的因素越來越復雜,火災的防范和救援工作越來越難。
例如,許多大型展館、會所、場館、娛樂場所等建筑中,龐大的規模和復雜的結構使得消防安全隱患越來越多;許多新型的建筑材料、裝修裝飾材料、供電供氣供水等設備隱藏著消防安全的不利因素,而且一旦發生火災后消防救援工作難以有效展開,損失巨大。
2010年5月31日,南通在建第一高樓“中南匯泉國際廣場”在進行外部裝修時33層外墻保溫層發生火災,并沿外墻保溫層迅速蔓延至整棟大樓,過火樓層24層,高達70米,南通市消防部門勘查后,認定此次災害成因有兩點,一是電焊工在切割立柱鋼筋時操作不當,二是裝飾公司在外墻保溫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了燃燒性能為B2級的可燃保溫材料,導致火災蔓延擴大。
中國正處于歷史上最大的建設熱潮之中。建成的世界十幢最高的建筑中,有六幢落戶中國,還有更高的建筑正在規劃中。這些高樓大廈都在盡力采用先進的建筑技術和新型建筑材料,努力為人們展現低碳的未來。然而,換一種角度思考,各種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新技術的投入使用,也會為我們帶來許多復雜的尚未認識和掌控的新的火災問題。
廣州的珠江大廈是中國第一批綠色多功能建筑之一,見圖3。它遇到消防挑戰也是目前許多綠色建筑的典型案例。消防難題除了包括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板、金屬吊頂冷卻系統、雙重幕墻外,還包括了綠化屋頂、噴淋系統供水、消防通道、以及避難層。
首先是安裝在珠江大廈的風力發電機組就對消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風力發電機引發火災的案例雖然很少見,但卻是實實在在發生過。因此,對在有人員載荷的區域使用風力發電這項技術和采用什么樣的策略來保證建筑及人員的安全的問題就引起了消防審核專家的關注。建筑設計團隊給出的消防策略是使用耐火構件將風力電動機外部元件(主要是機械構件)和建筑相隔離,以使外部的火勢無法蔓延至建筑內部;同時將風力電動機內部元件(主要是電氣構件)放置于防火室中并配備消防法規針對電氣設備所要求的滅火系統。針對這個罕見的案例,設計師們在最后的設計方案中增加了通向風力發電機的消防通道以方便消防作業,此外,他們還運用事故類型分析方法建立了相應的消防安全設計和應急預案。
將綠化屋頂列為火災隱患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植物本身就是潛在的可燃物,會對該建筑和臨近的建筑物構成消防隱患;除了火災對建筑物屋頂的影響外,屋頂綠化物在火災事故發生時會阻礙直升機的著陸,對空降逃生產生影響。
節約用水設計是珠江大廈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水方案之一是使用雨水或其他灰水作為自動噴淋系統的水源。但是在實際使用時,為清除這種不凈水中的腐蝕性微生物消除其在管道(特別是鐵質管道)壁聚集和腐蝕管道的風險,還需要額外增加水質檢測和過濾環節。
大型的園林設計在綠色建筑項目里是眾望所歸。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中,設計師們往往會忽視對消防通道的設計和建造,新穎的綠化園景可能成為了消防車輛的障礙物,增加的綠化面積也許是通過壓縮消防車道的寬度換來的。屋頂玻璃上的遮陽檐篷主要用來為對玻璃幕墻以及其他外在元件的遮陽,但是這些遮陽檐篷會干擾消防員出入,限制消防器材的使用。具有重量輕和透明特點的玻璃幕墻是現代建筑中常用的,但是在火災事故中玻璃的爆裂會破壞和影響消防作業的安全。消防作業需要有能讓消防車輛出入的作業區域。這個區域應該有足夠的地面承重能力、凈空高度和足夠大的作業準備區域。這樣的區域對超高建筑消防所需的云梯車更加重要。此外,玻璃窗帶來的較強反射效果會產生光污染,使消防員無法看清建筑,從而影響消防作業。
在許多亞洲國家,避難層空間是其文化的一部分。根據地方法規,每12至20層需配備避難層。避難層可在火災應急狀況下對驚恐的人群實施有效管理并進行分區式的疏散,它同時也對火災中的傷殘人群提供暫時的庇護。設置避難層與高效利用建筑空間和將避難空間設計為他用產生了沖突。
珠江大廈的頂部采用玻璃封頂,夏季高溫時往往會產生熱障效應和火災時煙氣早期分層現象。熱障效應和煙氣早期分層現象會導致煙氣在與之相連的空間內蔓延,并使頂棚下的感煙探測器不能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如果建筑內頂層的空間高度較高,煙氣的溫度在上升過程中因卷吸周圍空氣而不斷降低,上升到頂部的煙氣溫度就可能激發不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這將會影響系統對早期火災的預警。
知名消防專家李芳認為火災的預防本身就是綠色建筑的一個重要設計。為考慮節約而采用的建筑設計可能在火災時對環境、對建筑本身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例如火災中釋放的煙氣對環境的影響、對建筑設施等資源的破壞,施放的滅火劑對建筑的影響等。只有在建筑設計中使用經過實踐檢驗的最好的和先進的消防安全設計,才能做到既有助于減小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又有助建筑實現預期的創造性設計的目的。
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為消防帶來的新視野
對火災的研究和火災模化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消防安全工程學這一新學科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體量、多功能、大空間的建筑帶來了大量傳統防火設計方法無法解決的難題,又催生了一種以消防安全工程學為基礎的新的建筑防火技術――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Performance-based Fire Protection Design), 也可稱之為“火災安全工程設計法”(Fire safety engineering method)。
由于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具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優勢,已成為當前建筑防火領域最先進的技術之一,是人們關注的最前沿、最活躍的研究領域。
目前而言,建筑物的防火設計一般應依據國家現行的防火設計規范及相關的工程建筑規范進行。只有對于現行國家和地方消防技術規范和標準未明確規定的、或按規范和標準實施確有困難,并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的一些特殊、大型的工程項目可以就整座建筑物或建筑物中的某些特殊部位應用性能化設計方法。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建筑物,需要采用性能化設計方法解決的問題不盡相同。但總體上看,大致涉及6個方面:建筑內部的防火分區劃分及分隔形式問題;建筑內人員的安全疏散設計問題;建筑內防排煙系統的設計問題;建筑內滅火系統的設置問題;鋼結構的耐火保護問題;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問題等。
實際上,建筑消防工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單純孤立地強調某一環節并不能保證整個建筑物的安全,建立一種依據特定建筑物火災特性的更安全、合理的新型建筑防火設計方法和評價方法已經迫在眉睫。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及馬斯達公司總部大樓,見圖4。
馬斯達爾總部大樓高七層,總占地面積為134662平方米,由商業區、零售商業區和文化區(包含園景區)組成。整個建筑注重自然通風,具備遮陽和吸熱功能。其標志性建筑特色是11個有自然通風和冷卻的功能的風錐,這些風錐還為建筑內部提供了柔和的日光,見圖5, 6,7。其它關鍵的設計還包括巨大的屋頂――可提供自然遮蔽,并組成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屋頂的波浪狀下層結構,有助于增強屋頂支柱的結構穩定性。建筑部分使用了玻璃墻體以阻斷太陽熱,同時又不影響欣賞風景。此外,該建筑還包括接地管道、空中花園、地下人行通道等。
建筑中的11個風錐體除了向整個建筑提供自然通風和自然光照明外,也是支撐建筑上方檐篷結構以及建筑本身的一部分,因此,這些風錐屬于建筑結構框架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它們的耐火等級受相應規范的約束。同樣,這些風錐又是中庭的一部分,規范要求其要有與相區域的防火隔離。依照建筑承重構件的不同功能,設計規范提供了不同的選項,如使用膨脹型涂層可使構件達到1.5小時的耐火極限;使用噴淋系統也可達到保護暴露于高溫下鋼架的目的。為了美觀,設計團隊希望使用暴露的鋼架。由于沒有防火涂層,這就與所期望的消防安全目標產生了更多的挑戰。
設計團隊在這個項目上采用了性能化防火設計手段。設計分析的核心元件是由無防火涂層的管狀鋼架結構,分析的目標是該結構在最可能發生的火災場景下溫度以及對鋼架結構的性能影響。
在采用性能化設計的分析中,設計師們審核了建筑使用功能、燃料載荷、可引發嚴重火災的危害,考慮到的變量包括了火災位置、大小,噴淋系統的影響和中庭空間的形狀。分析中他們結合使用FDS和SAFIR,制作了火災模擬場景,并為不同的設計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方案(見圖8)。
關于高層建筑中庭消防系統的設計和安裝問題始終是設計的難點,該項目的中庭防排煙系統設計和安裝也使用了性能化設計方法。首先,設計師在電腦上模擬了該建筑中庭在火災情況下受障礙物、氣溫和玻璃窗位置影響的煙氣運動,在并此基礎上對人員疏散、疏散距離、耐受條件和消防系統的安裝位置做出分析。在分析過程中,為證明排煙所需的機械通風量大小、判斷是否可以完全使用自然通風代替機械通風,設計工程師們用CFD軟件模擬了相關的場景并在多項參數方面給出了評估,見圖9。
篇3
關鍵詞:長隧道 縱坡 6% 交通 交通量 安全性 措施
一、項目概況
解放碑CBD位于重慶市渝中區的中心地帶,總面積約為0.92平方公里,它集購物、休閑、旅游、辦公、餐飲、娛樂等功能于一體,是當前重慶市發展最成熟的商業中心。作為一個強大交通吸引源,解放碑所吸引的交通量在不斷增加,停車需求在持續增長,而現有停車泊位供給嚴重不足,使得高峰時期行車難、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已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商業的發展。因此,構筑解放碑CBD地下停車系統、理順靜態交通關系,可緩解靜態交通矛盾。停車系統不但作為連接地下停車庫的車行道,客觀上也負擔了部分城市交通功能,因此對降低動態交通壓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解放碑地下停車系統由“一環+七聯絡+N連通”構成。這樣可大大提高地下停車庫的利用率和周轉率,減輕解放碑地區的停車難的壓力,同時也對金融街、其它待開發地塊的高強度開發提供交通支撐。
由于該工程規模較大,本工程分為三期實施。第一期將現狀人防改造為地下停車庫,平時主要作為停車場使用,待整個停車系統形成后作為主通道使用而不再停車。二期位于商業繁華的金融街,第二期工程主要是配合解放碑金融街的打造而將該地段已建、在建和擬建建筑的地下車庫通過連接道連通在一起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一、二期均可單獨自成系統;第三期為整個停車系統的剩余部分。
二、縱坡方案論證
1.縱坡設計方案
由于山城的地形特點,以及周邊已形成的諸多建、構筑物(如軌道、道路、電力隧道、建筑物基礎、人防等)的影響,本工程受現場限制條件較多,現將本次縱坡設計的要點詳述如下:
根據軌道主管部門以及軌道一號線的技術要求,一期工程人防主通道新建段通道與軌道兩者必須結構獨立,使地下通道須滿足12m覆土及結構高度要求,故采取下坡來克服高差。需指出的是,受既有建筑物地影響,若采取4%的縱坡,則改造段不得不向起點方向多延伸約100多m,這樣在增加工程造價的同時,也將侵入國貿豪生通道內樁基。因此,為有效利用現有人防,新建段隧道縱坡采取5.9%,其坡長控制在320m范圍內,則能較好的滿足地通道自身前后線形銜接要求。
二期工程出入口一由于受電力隧道標高、以及軌道一號線控制,前段縱坡平緩,而后段需采取5.9%縱坡才能克服高差;受出入口一交叉點標高,以及五一路沿線車庫標高的限制,高程相差30m,其中在K1+080~K1+290段,需克服高差約12m,故最大縱坡達到5.9%,但將坡長控制在210m范圍內,完全滿足車輛在隧道內安全運行要求。
2.縱坡論證參考依據
由于本項目的特殊性,在工程的定性和定位的認識上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家和地方的規范也不能完全涵蓋,雖然有中關村地下環廊、北京金融街地下工程、北京奧林匹克地下工程等多個國內外也有類似的項目可作參考,但由于重慶山地城市的特點,又有區別于它們,故針對這種情況,作本次通道縱坡的論證工作。
如按地下車庫定性,則按《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98)第4.1.7條:小型車的縱坡:直線15%;曲線12%。本工程就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如按交通性隧道定性,由于國家頒發的《城市道路設計》(CJJ37-90)無隧道縱坡部分的內容。故參考《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和重慶地規《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及路線設計規范》(DBJ50-064-2007)中關于隧道坡度大于4%時的論證工作,須從行車安全、通風設備、運用費用、施工效率等作技術經濟綜合論證。本次主通道及出入口通道暫按交通性道路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作論證。
3.縱坡論證
3.1 規范依據:《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中明確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縱坡不宜大于4%;重慶地規《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及路線設計規范》(DBJ50-064-2007)明確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的縱坡不宜大于4%。由于地形地物的限制,本項目的主通道及連接道按可比較的車速20km/h,其等級明顯低于2級公路或次干道以下,應不受上述坡度的制約,且本工程的縱坡小于6%,應能滿足使用要求。
目前上海已頒布地方規范:《道路隧道設計規范》(DG/TJ08-2033-2008) 6.2.6條:隧道縱坡不宜大于6.0%。
尚未頒布的《城市道路工程技術標準》送審稿:第12.2.4解釋條文:縱坡大于6.0%時再作論證。
因此從規范的角度,其坡度的設計有可供參考的依據。
3.2設計車輛:由于通道內僅運行高度小于2.3m的小車,目前國內車輛的爬坡性能和制動性能均十分優良,參考上海地規和汽車庫規范,坡度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3.3坡度及坡長組合:本工程小于5.9%的縱坡設計對于小車無明顯爬坡及制動影響,就坡長而言,200m左右的下坡和上坡段,對安全影響甚小,參考城市支路的標準,可以滿足平縱組合的要求。
3.4 通風和防排煙:本工程采用全橫向通風排煙系統,經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的消防安全性能化評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對消防安全性能化評估的復核評估以及重慶市消防總隊等單位召開的消防專項論證。
3.5 行車安全:本次主通道及聯絡道均為單向行駛,且均設置有一條緊急停車道,在主通道和聯絡道、主通道和支洞通過交通工程的合理設計如交通標志、標線、限速減速帶等交通工程,還綜合考慮了智能交通信息指示系統如交通燈、可變情報板、車輛誘導指示燈、數字化停車管理系統。同時在消防安全上也考慮了智能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疏散指示和應急照明燈、防排煙等各種消防設施,確保駕乘人員的安全。
3.6運營管理:本工程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考慮到其復雜性,故設置了一個交通監控管理中心,該中心對隧道內的交通系統、輔助交通系統的設備系統、消防系統、供電系統、緊急電話系統、廣播系統、無線通信系統、網絡系統和綜合顯示大屏等進行集中的監控。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系統自動執行事先設計好的應急處理預案,將自動調用相關畫面顯示在綜合顯示大屏上,也可進行手動處理。
篇4
關鍵詞: 保護動機理論;風險信息;風險感知;防火減災行為;古建筑火災
中圖分類號: X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055X(2017)01-0080-10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1010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古建筑火災頻頻發生。2014年,黔東南州侗寨村發生火災事故,燒毀房屋21棟48間,并威脅到了眾多重要歷史古建筑;同年具有1 300余年歷史的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被十多個小時的大火燒成了一座“光城”,古城有三分之二被毀,初步經濟損失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大量國內研究表明,我國在防火教育與消防設施建設中的投入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其中,多數業主對簡易滅火裝置的投入微乎其微。[1] 同時,大量國外研究也有相同的發現:居民不愿意對包括古建筑群火災在內的絕大部分災害主動采取前期防災措施。例如,2005年即使已經遭受了卡特里娜颶風帶來的嚴重災難損失,美國當地居民依然沒有增加有效的防災減災設施。[2] 薄弱的社會防火意識成為古建筑群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3-5] 火災風險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領域的重要課題。考慮到古建筑群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而火災的發生會對其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損失和影響難以估量,因此,如何增強全社會對古建筑群火災防范的努力程度、優化政府的防災減災管理、降低火災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研究發現信息交流和溝通在風險認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6,7] 我們處在信息時代,接受的信息不斷增加,接受和分享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公眾信息怎樣更好地表達以及這些信息如何更好地影響、教育和激發人們對未來的災難做準備,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要研究的問題。[8] 而風險認知中介過程是影響人們采取防火減災行為的重要因素,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理解風險感知在保護行為中的作用,幫助人們在今后面對火災等突l性災害風險時做好心理準備,提高社會整體應對風險的能力。[9]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考慮,如果能夠更好地了解風險信息、風險感知和防災行為之間的關系,就能夠制定有效的政策來應對類似火災的自然災害。[10]
根據Slovic(1987)的定義,風險感知是用來描述人們對風險的態度和直覺判斷的一個概念。[11] 而且風險感知在人類的行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2] 大多數的風險評估方法是結合某個特定的危險發生的概率及發生時后果的嚴重性來進行評估。[9]Rogers(1983)的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認為不同的環境和信息交流能夠導致兩部分的風險認知中介過程:威脅評估(Threat appraisal)和應對評估(Coping appraisal)。威脅評估用來描述人們面對風險時感知到的威脅程度,包括損失感知和概率感知;應對評估是人們所經歷的一種感知過程,包括評估自己應對威脅可能的行動,以及評估自己防止或者避免一種特定災害的能力,分為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13] 國內關于風險感知的研究開始較晚,實例研究工作也比較少。[14] 國外關于災害的風險感知研究主要集中在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但是研究發現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并不能很好地預測人們的減災行為。[15-18] 由于人們可能采取保護行為,也可能采取不保護行為,不保護行為包括宿命論、災害不可能發生等等看法。保護動機理論能夠解釋概率感知和損失感知與人們的保護行為的關系不顯著的原因。[19] 研究發現由于高概率感知和高損失感知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因此一個高威脅評估、低應對評估的人將會采取不保護行為。[20]Grothmann等發現應對評估與不保護行為負相關,與保護行為正相關;所以應對評估在減災行為中起到重要作用。[21]
因此本文在保護動機理論的基礎上,研究風險信息對風險認知中介過程的影響,以及如何影響人們的防火減災行為。將風險信息分為信息內容、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三個部分,將防火減災的保護行為分為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研究不同信息形式對居民風險感知和防災行為的影響。文章驗證的結論將有利于政府制定相關的火災宣傳政策,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溝通,提高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文獻回顧及研究假設
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是指通過認知調節過程的威脅評估和應對評估解釋行為改變的過程,從動機因素角度探討健康行為,是行為改變的主要理論。按照行為形成的模式,保護動機理論的框架分為3個部分:信息源、認知中介過程及應對模式,其中認知中介過程是其核心部分。[22] 威脅評估用來描述人們面對風險時感知到的威脅程度,包括損失感知和概率感知;應對評估是人們所經歷的一種感知過程,包括評估自己應對威脅可能的行動,以及評估自己防止或者避免一種特定災害的能力,分為反應效能和自我效能。[23] 保護動機理論最初提出是為了提供概念上的模型來理解恐懼訴求。[24] 后來修正的保護動機理論將這個理論擴展為說服溝通的更加一般的理論,強調感知過程在行為改變中的中介作用。[25] 盡管保護動機理論最初的發展是用于解釋保護性的健康行為,但它現在也被應用到了其他的領域,包括技術上和環境上的風險,也包括自然災害。
(一)風險信息與風險認知中介過程
信息源是保護動機理論框架的一部分,有關信息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時勘、范紅霞等[26] 在研究公眾對SARS信息的風險感知的影響因素時,將這些因素分為關于接受到的SARS方面信息和各種防范措施信息,說明信息內容對風險感知是有影響的。Brenkert-Smith[27] 將信息分為專業的信息來源和非專業的信息來源,研究社交和信息源對火災風險感知的影響,發現專家、媒體的信息以及鄰居朋友信息交流都與人們的風險感知正相關,體現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與風險認知過程是相關的。Wood 等[8] 將通信理論和創新擴散理論結合,構建了一個包括信息源的風險交流框架,將信息分為風險信息內容、密度、觀察、交互,以利于開展教育活動。本研究結合以上文獻,結合火災風險的自身特點,將火災風險信息分為信息內容、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三個維度。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二)風險認知中介過程與保護行為
李華強、范春梅等人[9] 在研究突發性災害中的公眾風險感知和應急管理時,發現災害所導致的巨大風險感知是引發人們的一系列心理和行為反應的核心中介變量,是應急風險管理應考慮的中心問題。Martin等[28] 通過研究不同知識水平的人減災行為的潛在不同,調查當人們面對火災風險時要做出保護財產決定時的感知過程。研究發現高知識水平的人采取減災行為受感知過程的影響,而低知識水平的人行為不受保護動機理論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信息應該用于有效的風險溝通中,以此來影響不同的家庭群體采取減災措施。然而有關于應對評估重要性的實證研究文獻很少,尤其是關于應對評估對預防行為的獨立影響了解甚少。Bubeck 等[18] 研究了洪災應對評估過程對四種不同洪災減災行為的影響,研究證實了評估處理過程對于防災行為是一個重要的變量。研究表明風險交流應該側重于潛在的防洪減災措施,從而減少或避免洪災損失。近年來由于我國自然災害頻發,學者們開始研究公眾對災害的風險感知以及面對災害時的適應行為。隨著風險感知研究不斷深入地與災害事件相結合,災害風險感知研究的范圍將體現在更具體的領域,如全球氣候變化、特定的災害事件等,并進一步探尋風險感知對風險適應行為的影響,從而使災害風險感知研究對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切實的指導意義。[14] 基于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綜上所述,為了探求風險信息的不同形式對風險認知過程和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力大小,尋求影響路徑效果,并驗證理論分析的真偽,本文嘗試采用PLS路徑模型,利用SmartPLS軟件,針對安徽省幾個古建筑群居民進行了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對風險信息和防火減災措施影響路徑進行驗證性分析,從多維度探討風險信息影響認知過程和防災行為的路徑及實際效用。圖1是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及各個假設。圖1風險信息對防火減災行為的概念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采用不記名方式。為了使調查對象更好地理解問卷內容,在填寫問卷之前我們都認真地講解,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居民,我們采取提問的方式,幫助填問卷。本研究以安徽省的古建筑群居民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合肥市的三河古鎮、黃山市的西遞宏村和屯溪老街古建筑居民。這些古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以木結構、磚墻維護為主,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易發生火災。
本次調查共發放232份問卷,回收232份,有效問卷217份,有效率93.5%。其中三河古鎮的有效問卷95份,西遞宏村的有效問卷61份,屯溪老街的有效問卷61份。無效問卷是由于問卷數據缺失值較多,對于別缺失數據的問卷,運用均值替代法進行處理。調研古建筑群之前,發放了42份問卷進行預測試,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驗證。
(二)變量測量
本研究中概念的測量量表主要參考國外相關研究文獻設制,為了保證量表在中國情境也能有效適用和達到本研究的調查目的,我們對量表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正,并做了預測試,收集了42份問卷,所以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問卷中除了控制變量和防火減災措施采用0-1量表測量,各個條目都是采用5點李克特式量表測量,即存在1-5點的評分刻度,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信息內容主要參考了Wood 等[8] 、Lion 等[29] 、Kellens 等[30] 的有關信息的部分,結合公安消防部門消防要聞等內容整理,用三個題項來反映接收到的信息和各種防范措施。題項分別是:我曾經接受過以下火災風險信息“火災安全隱患的相關常識(煙花燃放、老化電路、未熄滅煙頭等)”,“預防火災發生的安全措施(建筑防火、安全用火用電、清掃可燃物等)”,“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的方法(毛巾捂鼻、撲滅明火、疏散路線)”。
信息觀察基于Wood 等[8] 和公安消防部門火災信息整理編制得到。用了三個題項來體現信息觀察,分別是在自己所認識的鄰居、朋友、親人、同事當中“有人針對歷史火災事故的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進行詳細的數據統計”,“有人針對火災風險制定了詳細的火災事故預防計劃(購買防火設備、常規預防等)”,“有人針對火災事故制定了詳細的救火逃生以及保護財產的計劃(應急出口、滅火常識和逃生知識等)”。
信息交互根據Wood 等[8] 的信息交互來設計五個題項。包括:在我所了解的火災風險信息中“大部分火災風險信息是我主動搜尋的”,“我經常主動搜尋火災風險信息”,“我會對我搜集到的風險信息進行思考”,“我完全能夠理解我所搜尋到的火災風險信息”,以及“我會與其他人交流討論我所搜尋到的火災風險信息”。
反應效能是指采取建議的防災保護措施是否能夠有效地避免威脅的信念。根據Woon等[31]372、Lwin等[32] 、Lee[33] 有關反應效能的內容編制題項,例如:根據我的經驗和主觀判斷對房屋采取常規和建筑防火減災措施能夠有效的“阻止火災發生”,“阻止火災對我的人身安全的影響”,“阻止火災對我的財產的影響”。
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是否有能力采取某種措施的信念。基于Woon等[31]372、Lwin等[32] 、Lee[33] 的題項設計,編制的自我效能的題項包括“我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我的人身安全”,“我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我的財產”,“我針對火災風險和事故制定了一個非常保險的計劃”,“盡管沒有人告訴我該如何處理火災風險和事故,我也能夠采取防火減災的措施”,“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前必要時我能夠撤退”。
損失感知參考Terpstra等[34] 設計4個題項,分別是如果所在地發生火災“我所在的城市公共設施(道路、公園等)將收到嚴重的損毀”,“我的房屋以及屋內的財產將受到嚴重的損毀”,“我和我的家人面臨生命危險”,“我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動將受到長時間的中斷”。
概率感知根據Brenkert-Smith 等[27] 文中有關概率感知的內容編制以下三個題項:根據我的主觀判斷“在我擁有該房產產權的時間內,很有可能會發生火災事故”;“我的財產很有可能會受到火災事故的威脅”;“我的人身安全很有可能會受到火災事故的威脅”。
保護行為是根據公安部消防局2014年4月3號《古城鎮和村寨火災防控技術指導意見》和國內外的文獻[28,35,36] 設計的。本文將防火減災措施分為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常規措施是指一般日常生活中所要注意的防火減災事項,而建筑防火投資是指要投資金錢來防火減災。具體題項見表2。我們采用的是0表示未實施,1表示已實施的0-1量表來測量。表2防火減災措施常規措施保證房屋附近的樹和灌木遠離各種電線清除房屋旁邊、院子里以及屋頂的枯枝、枯木、枯草等柴草、飼料等可燃物堆垛放置在安全區域且遠離建筑物安全使用明火、爐灶,及時清理余火燃放煙花爆竹遠離木結構建筑物和可燃物堆放區域柴油、酒精等易燃液體不存放居室內,并遠離火源、熱源正確使用電熱毯、電熨斗等電熱設備,用后及時斷電定期檢查電氣線路,使用阻燃電纜續上表建筑防火投資在露臺和陽臺等地方安裝耐火的地板煙囪高出屋面5公分,設置防火罩屋頂采用金屬、瀝青、石板、瓷磚等耐火材料窗戶和玻璃門采用雙層玻璃或者鋼化玻璃外墻采用石灰泥、金屬、磚塊等耐火材料既有建筑的改造,盡量選用不燃、難燃材料在屋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獨立式火災報警探測器在屋內配備滅火器
四、研究結果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綜合性的統計建模技術,由于它能夠有效地處理含有潛變量的問題,被廣泛地應用于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簡稱PLS)路徑分析方法是結構方程模型估計技術的一種。PLS方法能夠克服LISREL方法的“因子不確定”“違背分布假設”等問題,因此本文使用的是Smartpls20分析有關風險信息對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其次,本文也采用了SPSS190對人口統計特征和量表的信效度進行分析。
1測量模型的檢驗
對測量模型的檢驗包括內部一致性信度、內斂效度的檢驗。內部一致性信度是通過由Fornell和Larcker定義的綜合信度來衡量的。[37] 內斂效度是由各潛變量的AVE以及相應可測變量的因子載荷來衡量的。
五、結論與討論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信息形式,哪些是影響居民認知中介過程的主要因素。問卷調查中的三個維度的風險信息,信息內容對損失感知和自我效能的影響是正向顯著的。說明當公眾接收到火災安全隱患的相關常識能提高公眾的損失感知,認為自己所在的地區一旦發生火災,房屋以及屋內的財產將受到損毀,而且家人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動將受到長時間的中斷。了解A防火災發生的安全措施、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安全的方法等火災風險信息,能夠提高居民的自我效能,認為自己能夠在火災事故中保護財產和人身安全,能夠采取積極的減災措施。同時信息觀察和信息交互也能提高公眾的自我效能,說明了解認識人(鄰居、朋友、親人等)的火災事故預防行為、主動搜尋火災相關的信息、主動與他人交流討論火災風險信息,能夠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各方消防安全工作應該以提高居民的風險感知為出發點,加強消防部門和政府部門對于火災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工作,有效的風險溝通交流能夠提高居民的防火減災意識。
概率感知對常規措施和建筑防火投資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是由于不保護行為的存在,包括宿命論等,認為采取保護措施沒有作用,這與多數研究結論一致。而反應效能對建筑防火投資措施沒有顯著影響,可能是因為居民認為建筑防火投資成本比較大,也可能是由于國家對古建筑翻修改造有一定的限制。
本文研究還發現損失感知對人們實施常規措施有正向顯著的影響。居民感知到由于古建筑是以木結構為主,一旦發生火災,損失可能很嚴重。火災使得房屋和財產以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將面臨很大威脅,居民會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常規的防火減災措施。這些常規措施包括安全使用明火、正確使用電器、用后及時斷電、定期檢查電氣線路、不在家中存放易燃物等。研究還發現自我效能對人們實施建筑防火投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表明居民認為采取建筑防火投資能夠提升自己的救火和保護自身生命安全的能力。所以相關的消防安全宣傳工作可以針對具體的用火用電以及建筑投資來進行,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識,建立健全完善的古建筑防火機制。
目前國內外關于風險感知的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學領域,對具體災害事件風險感知的研究較少。同時現有文獻少有研究風險感知與風險適應行為的關系。[14] 本文結合具體的火災災害,探尋風險感知和風險防范行為的影響,從而使災害風險感知對制定風險管理政策具有更切合實際的指導意義。本研究拓寬了保護動機理論的應用領域,實證結論驗證了保護動機理論。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我們只調查了安徽省的古建筑群,研究結論的普適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次,沒有深入研究其他因素,比如政府部門、公共消防的作用,因此未來可以考慮研究這些因素對于古建筑居民的風險感知和防火減災行為的影響,進一步探究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參考文獻:
[1]林發耀. 古建筑火災隱患整改及消防管理創新[J]. 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 2013 (3):53-55.
[2]KUNREUTHER H.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Insurance: Learning from Katrina[J].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6, 604(1):208-227.
[3]劉軍. 古建筑火災特點與消防安全管理[J]. 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 2012(3): 11-12.
[4]田思龍, 趙軍, 劉國良. 古建筑火災的成因分析與消防對策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7):153-154,160.
[5]夏強華. 古建筑火災原因分析與防治探討[J]. 中國西部科技, 2008, 7(24):40-41.
[6]SCHERER C W, CHO H. A Social Network Contagion Theory of Risk Perception[J].Risk analysis, 2003, 23(2): 261-267.
[7]BINDER A R, SCHEUFELE D A, BROSSARD D, et al. Interpersonal Amplification of Risk?Citizen Discuss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Perceptions of Risks and Benefits of A Biological Research Facility[J]. Risk Analysis, 2011, 31(2):324-334.
[8]WOOD M M, MILETI D S, KANO M, et al. Communicating Actionable Risk for Terrorismand Other Hazards. [J]. Risk Analysis, 2012, 32(4): 601-615.
[9]李A強, 范春梅, 賈建民, 等. 突發性災害中的公眾風險感知與應急管理――以5? 12 汶川地震為例[J]. 管理世界, 2009 (6): 52-60.
[10]MARTIN W E, MARTIN I M, KENT B. The Role of Risk Perceptions in the Risk Mitigation Process: the Case of Wildfire in High Risk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91(2): 489-498.
[11]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J]. Science, 1987, 236(4799): 280-285.
[12]CHO J, LEE J. An Integrated Model of Risk and Risk-reduc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 59(1): 112-120.
[13]FLOYD D L, PRENTICE-DUNN S, ROGERS R W.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0,30(2): 407-429.
[14]周忻, 徐偉, 袁藝, 等. 災害風險感知研究方法與應用綜述[J]. 災害學, 2012,27(2): 114-118.
[15]PATON D, SMITH L, JOHNSTON D M. Volcanic Hazards: Risk Perception and Preparedness[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 29(2): 86.
[16]PERRY R W, LINDELL M K. Volcanic Risk Perception and Adjustment in A Multi-hazar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2008, 172(3):170-178.
[17]WEINSTEIN N D, LYON J E, ROTHMAN A J, et al. Preoccupation 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Protective Action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J]. British Journalof Health Psychology, 2000, 5(4): 351-363.
[18]BUBECK P, BOTZEN W J, KREIBICH H, et al. Detailed 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e of Flood-coping Appraisals on Mitigation Behaviou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3, 23(5): 1327-1338.
[19]BUBECK P, BOTZEN W J, AERTS J C. A Review of Risk Perception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lood Mitigation Behavior[J]. Risk Analysis, 2012, 32(9):1481-1495.
[20]RIPPETOE P A, ROGERS R W. Effects of Components of Protection-motivation Theory on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Coping with A Health Threa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3): 596.
[21]GROTHMANN T, REUSSWIG F. People at Risk of Flooding: Why Some Residents Take Precautionary Action While Others Do Not[J]. Natural Hazards, 2006, 38(1-2):101-120.
[22]錢湘云, 何煒, 耿桂靈, 等. 保護動機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 18(4):377-379.
[23]ROGERS R W, PRENTICE-DUNN S.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M]//Handbook of Health Behavior Research 1: Personal and Social Determinants.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7:113-132.
[24]ROGERS R W.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1[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5, 91(1): 93-114.
[25]MADDUX J E, ROGERS R W. Protection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A Revised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3, 19(5): 469-479.
[26]r勘, 范紅霞, 賈建民, 等. 我國民眾對SARS 信息的風險認知及心理行為[J]. 心理學報, 2003, 35(4): 546-554.
[27]BRENKERT-SMITH H, DICKINSON K L, CHAMP P A, et al.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Wildfire Risk: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J]. Risk Analysis, 2013, 33(5): 800-817.
[28]MARTIN I M, BENDER H, RAISH C. What Motivates Individuals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Risks: the Case of Wildland Fires[J]. Risk Analysis, 2007, 27(4): 887-900.
[29]LION R, MEERTENS R M, BOT I. Priorities in Information Desire About Unknown Risks[J]. Risk Analysis, 2002, 22(4): 765-776.
[30]KELLENS W, ZAALBERG R, DE MAEYER P. The Informed Society: An Analysis of the Public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Regarding Coastal Flood Risks[J]. Risk Analysis, 2012, 32(8): 1369-1381.
[31]WOON I, TAN G W, LOW R.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Home Wireless Security[EB/OL].(2005-12-31)[2016-05-08].http://aiselaisnet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237&context=icis2005.
[32]LWIN M O, LI B, ANG R P. Stop Bugging me: An Examination of Adolescents’ Protection Behavior Against Online Harassment[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2,35(1): 31-41.
[33]LEE Y. Understanding Anti-plagiarism Software Adoption: An Extended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0(2):361-369.
[34]TERPSTRA T, LINDELL M K. Citizens Perceptions of Flood Hazard Adjustm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3, 45(8): 993-1018.
[35]KOBAYASHI M, ZIROGIANNIS N, ROLLINS K, et al. Estimating Private Incentives for Wildfire Risk Mitigation: Determinants of Demands for Different Fire-Safe Actions[EB/OL].(2010-07-07)[2016-05-0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Kimberly_Rollins2/publication/228347891_Estimating_Private_Incentives_for_Wildfire_Risk_Mitigation_Determinants_of_Demands_for_Different_Fire-Safe_Actions/links/004635168436dd4bb3000000pdf.
篇5
【關鍵詞】建筑;防火設計;疏散;安全出口;防火分區
一、建筑火災的特點
(一)高層建筑火災火勢兇猛,容易形成“煙囪”效應
高層建筑內一旦起火,建筑內的各種樓梯間、管道井、電纜井、排風道等這些功能必要的內部通道會在火災時形成若干個豎向火洞,火災時煙氣向上升騰,猶如高聳的煙囪,煙囪效應十分強烈。火勢沿外墻窗口向上升騰、卷曲,甚至跳躍式向上層蔓延。高層建筑中,豎向火的蔓延一定比橫向的快。建筑物越高,火災擴散蔓延速度越迅猛。外部風力作用,會引起鄰近建筑物燃燒。所以防火是現在高層建筑面臨的難題。
(二)建筑可燃材料多
建筑標準較高、電氣化、自動化程度也高,各種電器設備繁多,漏電短路幾率大為增加,極易引起火災。火災發生和蔓延與建筑材料也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聚苯板、礦棉等常用隔熱保溫材料都是燃點較低的。目前的材料水平,保溫和防火的功能有一定沖突,保溫性好的材料一般可燃性高,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2008年在建的濟南奧體中心工地連續發生兩次火災都與保溫材料施工不慎有關,可見對經濟可靠的保溫防火材料研究尚待突破。對新型材料和幕墻金屬面板材料的防火標準還需重新評估和審定。
(三)疏散難度大
建筑發生火災時往往人員驚慌、擁擠,易造成踩傷踩死,甚至出現人員跳樓的情況。常規云梯車的救火高度也就是四五十米。事實上對1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現有的消防力量很難實施有效的外部救火。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劃分建筑物耐火等級的目的在于根據建筑物的用途不同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級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節約基本建設投資。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將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按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劃分為四級。建筑物所要求的耐火等級確定之后,其各種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均不應低于表中相應耐火等級的規定。對于各類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可查閱《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現就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作如下說明:
(一)構件的耐火極限
構件的耐火極限是指構件在標準耐火實驗在中,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穩定性或完整性或絕熱性止,這段抵抗火作用的時間,一般以小時計。
(二)構件的燃燒性能
構件的燃燒性能分為三類,即非燃燒體、難燃燒體和燃燒體。
非燃燒體是指用非燃燒材料做成的構件,如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屬材料等。
難燃燒體是指用不易燃燒的材料做成的構件,或者用燃燒材料做成,但用非燃燒材料作為保護層的構件,例如瀝青混凝土構件、木板條抹灰的構件均屬于難燃燒體。
燃燒體是指用容易燃燒的材料做成的構件,如木材等。
根據各級耐火等級中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特點,可大致判定不同結構類型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一般來說,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磚石結構建筑可基本定為一、二級耐火等級;磚木結構建筑可基本定為三級耐火等級;以木柱、木屋架承重及以磚石等不燃燒或難燃燒材料為墻的建筑可定為四級耐火等級。
三、建筑防火設計的方法
(一)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對建筑的影響
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對建筑自身及相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有非常大的影響,總平面布局在滿足城市規劃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建筑位置、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和消防水源等。合理布置建筑,建筑之間留有足夠的防火間距,用以消除或減少各建筑之間及周邊環境的相互影響,防止火災蔓延。建筑物
間的防火間距應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的要求。
當防火間距因場地原因不能滿足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范時,可采取以下補救措施:1)拆除部分耐火等級低、占地面積小、使用價值低的和新建筑相鄰的原有陳舊建筑。2)設置獨立的室外防火墻,在設置此墻時,應兼顧通風排煙和破拆撲救。3)改變建筑物的生產和使用性質,降低建筑物的火災危害性。4)將建筑物的
普通外墻改為防火墻,或減少相鄰墻面的開洞面積,如設門窗應采用防火門窗。
(二)建筑內部空間的布置
為防止火災和煙氣在建筑內部蔓延擴大,確保火災時的人員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應對建筑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布置。
1、建筑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建筑內部某個部位著火時,能限制火災和煙氣在建筑內部蔓延擴大,并為人員的疏散、消防人員的撲救提供方便。
(2)建筑內部某個部位著火時,減少對相鄰區域受到強制熱輻射和煙氣的影響。
(3)能方便消防隊員的救援、利用滅火設施進行滅火。
(4)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建筑設備部位,能防止對人員和重要設備造成危害。
2、設備用房的布置應遵循以下要求
(1)燃油、燃氣鍋爐房、變壓器室應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層或地下 1 層靠外墻部位。
(2)鍋爐房、變壓器室的門應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3)柴油發電機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層和地下 1 層,2 層,機房內應設置儲油間,總儲存量不應大于 8 h 的需要量。
(4)消防水泵房不應設置在地下 3 層及以下其他層,疏散門應靠近安全出口。
(三)建筑內防火分區的劃分
為有效的阻止火災在建筑物的水平、垂直方向蔓延,將火災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在建筑內劃分防火分區是十分必要的。為了火災發生時,將煙氣控制在一定范圍,為了提高排煙口的排煙效果,劃分防煙分區是最好的方法。
高層民用建筑(一級,二級耐火等級)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為1500m2;單、多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二級時,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2500m2;耐火等級為三級時,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為1 200 m2;耐火等級為四級時,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為 600 m2;地下室的防火分區允許面積為 500 m2,當建筑內設有自動噴淋系統時,防火面積增加1.0 倍。防煙分區不宜大于2000 m2,防煙分區應采用擋煙垂壁、隔墻、結構梁等劃分;不應跨越防火分區。
(四)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對于確保火災中人員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高層)建筑防火建筑規范對疏散寬度、疏散距離做了具體規定。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建筑沒有具體規定疏散寬度,而是需要先計算人員密度,再計算疏散寬度,如:辦公建筑、商場、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餐飲建筑等。
安全疏散距離包括兩部分:1)房間內最遠點至疏散門的距離;2)從房門到疏散樓梯間或外部出口的距離。需要注意的,也是設計人員經常存在的問題是: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出口,或在首層設置擴大的封閉(防煙)樓梯間,當建筑層數不大于 4 層時,樓梯間離直通室外的出口的距離不大于 15 m。疏散樓梯宜設置在標準層的兩端,為人們提供兩個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線;疏散樓梯宜靠近電梯設置,可將常用疏散線路(電梯)與緊急疏散線路相結合,有利于人員快速疏散;疏散樓梯宜靠外墻設置:疏散樓梯應保持上、下通暢,避免不同的人流線路相互交叉。
【參考文獻】
[1]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6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由北京站經宣武門站和復興門站至蘋果園站,共計17座地下車站,一座古城車輛段,線路長度為23.6km.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線路呈馬蹄形,由復興門站經西直門站和東直門站至建國門站,共計12座地下車站,一座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km.北京地鐵1、2號線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資總額為37.5億元。北京地鐵一、二期工程建設初期的發表思想是,以戰備疏散為主,兼顧城市交通。基于國內沒有地鐵設計規范和相關標準,工程建設參照了國外地鐵的設計資料和規范,尤其是前蘇聯的設計規范。局限于當時的建設條件和國內的技術水平、生產工藝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標產品和特殊設備。經過二三十年的運營,北京地鐵1、2號線車輛、設備老化,大都進入設備報廢期,系統技術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鐵運營安全隱患。
本次改造涉及線路、車輛、供電、通信、信號、通風空調、給排水及消防、動力照明、火災報警、環境與設備監控、車輛段等多專業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級,根據工程籌劃的要求,涉及行車安全、運營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內容必須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對集中的時間段內完成多專業、多系統的改造,面臨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和資金風險等困難,技術風險又是工程風險控制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就改造中的技術風險進行分析。
2、技術風險的誘發因素
北京地鐵1、2號線改造工程是一個復雜的技術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設備專業、線路專業及土建專業,從某種意義上講,相當于新建線路的設備安裝階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線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運的前提下進行的,又受土建結構、人防設施不改變的制約,所以,誘發技術風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2.1改造方案與規范的差距《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線路的發表,未涉及改造工程內容及要求。在車站安全出入口設置、消火栓設置、車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區間火災報警、區間風速等方面,改造方案與規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結構與人防設施不改變本次改造是在不停運的前提下進行的,不具備土建結構發生變化的條件,且運營線路又兼顧戰備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級不降低。在變電所有限的空間內,標準化產品與設備安全操作距離出現不匹配的現象;車站及區間主風機難于達到區間風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風排煙系統運行模式。
2.3過渡方案新舊系統倒接,必然涉及過渡設備和改造期間的車站運營模式和設備系統運行模式。過渡方案的制定與現狀設備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統有密切的聯系。
過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改造工程的成敗。
2.4概算因素根據北京市有關規定,初步設計概算額不能超過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值的3%,否則重新立項。此項規定在新建項目執行中難度較小,但對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改造而言,屬于嶄新領域,執行過程復雜。由于國內沒有改造經驗,可能會出現漏項問題,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值與初步設計概算額有較大出入。
正在運營的線路已經暴露出嚴重危及運營安全的隱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緩。如果概算額超標(大于3%),進行重新立項的話,時間耽誤不起。因此,按照現有規定不重新立項,需要根據不超標的初步設計概算額反過來調整設計方案。
2.5現狀變化與原始設計的出入北京地鐵1、2號線已經運營30多年,路基、土建與建設初期比可能發生了變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調整;設備及車輛處于老化期,大部分設備已到報廢期,系統性能下降;由于基礎資料的不齊整,使各類管線的現狀敷設情況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將直接導致技術風險。當然,設計邊界條件也是影響設計質量的因素之一。
3、技術風險的分類
3.1技術標準與設計標準目前,國內沒有相關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改造設計規范和標準。
《地鐵設計規范》第1.0.2條規定:“改建、擴建和最高運行速度超過100km/h的地鐵工程、以及其他類型的城市軌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設計,可參照執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達到要求、是否貼近國家相關規范及標準,針對目前可參考的設計規范及標準,制定改造工程的技術標準和設計標準是必要的。對于不同的現狀和條件,技術標準及設計標準也不同。制定標準的宗旨是盡量靠近現行的設計規范和標準,滿足改造目標。
3.2現狀設備系統對現狀系統及其設備的安全評價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環節,是制定改造范圍、內容及用戶需求的依據,將直接影響到改造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車安全、消防安全及運營安全等方面,應分析哪些系統及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哪些系統及設備制約著運輸能力的提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約著改造的技術標準和設計標準,從而為編制改造范圍、內容、原則及用戶需求提供依據。否則,可能會出現危及安全的遺漏項目或出現不應有的項目占用有限資金的現象。
3.3改造技術方案改造技術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內容,建立在現狀系統及設備、技術標準及設計標準的基礎上。高質量的改造技術方案應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隱患、提高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在改造期間對運營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過工程籌劃、設備招投標及施工管理,節約投資。
在不突破投資概算、不改變土建結構、改造期間降低對運營的影響等一系列的制約條件下,照搬新建線路的技術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維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術方案應有針對性,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還要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有大膽的設想。
3.4技術協調改造工程的技術協調工作與新建線路基本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4、技術風險的規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術風險的誘發因素以及類型,就要有針對性地研究處理技術風險的方法,使改造技術方案既貼近實際情況,又能規避風險。北京地鐵1、2號線車輛、設備消隱改造工程面臨如此大的難度和技術風險,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內需解決的重大課題。本工程通過測試、試驗、調研、方案征集、技術方案論證、專家專題論證及專題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術風險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測試與勘察涉及測試與勘察項目的專業
4.1.2試驗涉及試驗項目的專業
4.1.3現場調研與市場調研現場調研和市場調研是在初步設計、施工設計工作開展前(或過程中)必需做的準備工作,改造工程無法脫離現場實際情況。通過現場調研,掌握設備及其機房的現狀,根據工程改造的范圍及內容、改造原則、改造目標,為技術標準及設計標準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根據現場調研情況而確定的設計方案,進行必要的市場調研,以確保所采用的技術、工藝及設備滿足設計方案的需要,避免或盡可能地少用非標準設備。
與新建線路相比,現場調研和市場調研要占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有限的設計周期內完成大量的調研工作難度很大,應正確處理好調研與設計時間分配的關系。
4.2設計工作
4.2.1設計標準的選用前面已經談到,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領域尚未編制相關的改造標準。對于改造工程而言,設計標準與技術標準是相輔相成的,彼此既有聯系又相互制約。設計標準應建立在改造目標現狀的基礎上,否則,不切合實際的技術方案無法實施,可能會中斷運營,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亂,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見到的事情。
對于難于把握的內容,可以通過專家專題論證和專題研究來解決。
4.2.2技術標準的制定技術標準應根據改造后需達到的目標制定。本工程技術標準取決于幾個方面:一是不停止運營條件下進行改造,要求技術方案不能影響地鐵運營,制定的標準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結構不可改變,要求各系統技術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實際;三是循序漸進地改造,并非全面、徹底地改造,工程造價是控制工程改造規模的重要環節,技術方案不能過于追求技術的先進性,應充分考慮工程的經濟性。
在考慮上述因素后,首先應對改造工程需達到的目標進行客觀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術標準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中。
本工程技術標準應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先進的原則。
4.2.3技術一致性全線車站及區間的技術標準、技術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運營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如車站規模不改變或投資控制等),技術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滿足性能指標就應認為滿足改造要求。
4.2.4過渡方案過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運條件下實施的,各系統及各專業必然存在新舊系統的過渡方案。通風空調系統、給排水及消防系統等專業的過渡方案將對消防安全、服務水平構成潛在影響,供電系統、通信系統、照明配電系統等專業的過渡方案將對消防安全、服務水平、運輸能力及運營安全構成潛在的影響,信號系統、線路專業的過渡方案將對運輸能力及運營安全構成潛在的影響。
過渡方案的制定應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經濟的原則,將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電系統的過渡方案對運營中的地鐵影響最大,應充分認識到過渡方案一旦失敗就將中斷運營的嚴重危害性。
新舊系統間的過渡存在技術上的難度,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關鍵的技術處理措施,可以通過在社會上廣泛征集方案來實現,其中包括向設備供應商、科研院校及設計單位等征集供電系統的雙邊聯跳、信號系統的系統制式及過渡方案等。
4.2.5方案調整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限額設計、邊界條件等),需要對設計方案甚至是改造內容進行調整,調整時,必須對調整內容進行評估,評價其是否背離了改造目標,若脫離了改造目標而進行的改造工作是失敗的。
4.3專題研究與論證由于設計標準的選用問題,勢必需要進行專題研究和專家論證,取得技術研究上的支持和相關部門的認可。
其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內容與新建線路的設計規范有較大差異,應組織消防專家論證會,對改造內容中的消防技術方案進行論證,提出可操作的發表意見,以發表設計工作和竣工驗收工作。
篇7
1.1節能改造措施該大樓經過20多年的使用,存在辦公環境差,外立面效果為臟、亂;存在結構、消防安全隱患;室內舒適性差,建筑能耗高;生產流線不合理;部分建筑設備及建筑構件老化及超過使用年限等問題。這次改造采用的技術主要有:遮陽、通風等被動式節能技術;外窗改造優先的圍護結構改造技術;以人為本高能效的空調系統改造技術;高效節能的供水系統改造技術;切合實際的供配電和照明系統改造技術;光伏發電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智能可控的空調集中系統及能耗監測系統。由于原來的屋面為架空預制鋼筋砼隔熱板,開裂老化嚴重,防水年限過期。外墻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粘土多孔磚,外窗是鋁合金框普通玻璃推拉窗,沒有外遮陽措施,且氣密性、水密性差。這次護結構節能改造,采用倒置式防水屋面進行防水層改造,采用40厚擠塑聚苯板敷設保溫隔熱層,進行了局部屋頂綠化,并增加太陽能光伏板。建筑外墻基本不變,減少南向帶型窗面積,增設窗間墻。改動墻體部分采用自保溫墻體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南向窗臺部分加膠粉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增強內保溫。減少南向外墻面積,控制窗墻比。南、北、東、西向外窗更換為普通鋁合金框中空玻璃。結合建筑外立面增設外遮陽,沿街北、西、部分南向外墻立面增設固定翼型遮陽百葉,沿街東向外墻立面增設電動式固定翼型遮陽百葉。通風設計結合內裝修平面調整,通過室內辦公空間分隔和家具排列順應和引導自然通風,合理組織通風線路。供配電方面重新對供配電容量、敷設電纜、供配電線路保護和保護電器的選擇性配合等參數進行核算;低壓配電室、層分配電箱盡量設在負荷中心;低壓配電室設集中無功補償和“電容器+電抗器”組合的無源濾波治理措施。結合屋面節能改造,安裝總容量50KWp的屋頂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組件,供配電系統結合屋頂50KWp太陽能光伏發電進行配電。照明部分因為原有照明系傳統照明燈具,采用電感整流器,無照明自控系統。現在選用發光效率高的光源、燈具效率高的燈具及能耗等級高的鎮流器,如辦公室均采用T5細管徑熒光燈和格柵燈盤,選用能耗低的電子整流器;公共部位采用光控和時間控制等相結合的智能控制方式,根據照度、人員活動區域自動控制照明。另外辦公區照明結合辦公功能和自然采光,合理采用分區、分組、集中和分散方式來安排照明;采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結合;采用合理的燈具安裝方式;在滿足安裝高度及美觀需求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燈具的安裝高度。供水方面原來一層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二層以上由合用水箱上行下給供水;埋地合用水池、合用水箱、鍍鋅鋼管給水管材不能滿足衛生需求;無水表計量裝置。現利用市政壓力直接供水的層數提至三層;四層以上由屋面生活水箱供水,并根據季節和用水狀況采用市政壓力之二組補水或加壓泵補水;水箱改用不銹鋼材質,給水管材改為衛生、綜合造價低的管材;增加了水表計量裝置;增設了水池、水箱超高水位報警功能;并增加了直飲水系統,為辦公人員提供了健康、安全的飲水條件。空調原來是分體空調,無新風系統;室外機設置在臨近外墻,顯得比較凌亂。改造采用分區VRV+部分新風系統;VRV變冷媒新風機組采用高效能的變頻一拖多空調系統,能效4.2以上;利用冷熱交換機組,利用排風的余冷(熱)量來預冷(熱)室外新風;室外機組集中屋面,不影響外墻整體效果。另外還設置了相應的建筑智能化系統,建立和利用福建省能耗監測系統展示平臺,對節能改造系統集成展示。
1.2節能改造后節能改造后,對各部門的房間格局進行了重新設計,集體辦公區主要以大開間為主,并將分體式空調改造為中央空調。改造后各樓層北樓和南樓的年總能耗、人均能耗及單位面積能耗統計如表1.4、表1.5所示。分析計算改造后各樓層單位面積年能耗量如表1.6所示。為了更直觀的對比改造前后各樓層單位面積年能耗量,以柱狀圖的形式表示如圖1.1所示。
2數據及效益分析
該辦公樓節能改造項目已于2013年完成,經數據對比、分析和計算,改造后建筑節能率可達到50.17%。其中,供水系統改造后,由于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及減壓控流等技術措施,每年可節水約為0.2萬噸,節水率約為22.5%。供配電與照明系統改造后,同比預期每年可節省3.2萬kWh電量,屋頂50kWp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發電約4.5萬kWh。暖通專業節能改造后,一方面因建筑圍護改造,隔熱保溫性能提高,設備配置的負荷容量降低了8%左右,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降低,另一方面,大樓改造前空調采用分體空調,效率低下,設備的能效比僅為2.6~2.7kw/kw,采用能效高的VRV空調系統后,制冷COP值達4.2kw/kw,IPLV值為5.4kw/kw。核算改造前空調年耗電量約45萬kWh,改造后空調年耗電量僅約為25萬kWh,改造前后空調年耗電節省量約18.13萬kWh。總計年節約的電能,按發電煤耗計算,共能節省65.3噸標煤,實現減排161.4噸CO2,削減4.9噸SO2等。由此可見,本辦公建筑的節能改造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特別是,本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采用的技術和方案基本上都是常規技術,除增加屋頂50kWp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外,改造所花費的投資也是正常的需求投資,但采用這些技術的理念都是先進和最適宜的。改造取得了節能的效果外,外立面有了煥然一新的現代建筑風格,室內辦公環境極大改善,舒適性提高,生產流線合理、建筑設備使用便捷、安全。
3能耗監測系統
改造前,該建筑物沒有安裝能耗監測和分析系統,所以各分項能耗和總能耗只能通過人工統計和估算得出,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由于部門之間的差異和不同時段工作時間長短的不同,導致所得能耗統計數據與實際能耗有一定的偏差,準確性不高。改造后,該建筑物引進了能耗監測和分項計量系統,系統如圖1.2所示。該系統分為現場監控層、通訊管理層和監控主站層。現場監控層由多功能電能儀表組成,分別就地安裝在各自的配電箱上,并以現場總線形式接入通訊管理層,介質采用屏蔽雙絞線,主要完成測量、電量參數等相關信號采集上傳等功能;通訊管理層主要由通訊管理機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數據的處理、存放、調配,通信規約的轉換,各個區間的通信銜接以及對本地系統狀態的監視等;監控主站層由監控主機、UPS、數據服務器、WEB服務器,分項計量及能耗監測系統應用軟件組成。監控主站層通過以太網與通訊管理層相連,實時采集現場監控層的監控數據,可完成包括能耗數據采集、能耗分項計量、能耗區域管理、能耗設備管理、能效數據分析評估、系統優化策略、節能潛力評估、能效信息和用戶定制等若干系統功能。能耗監測平臺能夠簡化人工抄表及統計的煩瑣工序,只要各儀表根據標準接入采集網絡,監控中心就能定時、定點地獲取相關數據。通過在平臺上簡單的設置及操作即可對各建筑數據統一管理。而且數據采集設備采用的是系統開發商自主研發的控制代碼,不需操作系統支持,不被網絡病毒侵害,能夠免受外界網絡攻擊。另外,要求采集設備能保證斷電一定時間內數據不丟失,或通訊異常時,設備能保存重要數據,通訊恢復后向監控中心斷點續傳重要數據。
4結語
篇8
土木建筑施工領域是我國各行業中事故多發,因工致病、致殘、致死較多的高危行業。國家安監總局統計數據分析顯示,2009年,建筑施工坍塌墜落較大以上事故多發,因施救不當造成的重大、較大事故時有發生,包括非金屬礦、尾礦庫、隧道施工、鐵路交通等行業較大涉險事故時有發生,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可見,土木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工程是目前需要重點研究和建設的重要方向。2002年,石家莊鐵道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在國內率先開設并確立了以土木施工安全技術為特色的土木安全工程專業發展方向,依托我校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教學條件的國家特色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為安全工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構筑了堅實的辦學平臺。
安全學科是理、工、文、法、管、醫等學科的新興、綜合、交叉學科,土木工程也涵蓋了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地下工程等近十個專業。因而,土木安全技術與工程要求學生應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非常廣泛,不但要求學生具備傳統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培養模式中最基本的“懂技術、會管理”,而且要求具備土木安全工程的實踐技能,即綜合性強、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的安全技術人才。由此可見,土木安全工程專業培養過程中實踐的重要性,必須貫徹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辦學理念。
伴隨著現代化實踐教學方法在高等院校專業教學領域中日漸廣泛的運用,安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也開始萌生、發育與發展,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土木安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實踐教學的特色辦學理念
實踐教學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參加一定的實踐活動,把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教學環節。通常,實踐教學是為配合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專業訓練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而設置的教學環節。
在高等教育強調重基礎、淡專業、寬口徑的培養模式下,安全工程的教學培養體系中,學生四年中大部分時間在學習公共基礎課、人文社科類課程。同時,安全專業要求必須開設的安全類基礎課和平臺課也需要大量理論學時,由于受到本科教育年限和總學時的限制,特色專業技術類課程學時安排非常緊張,很多對于學生畢業后在實際工作中非常實用和現場特別緊缺的技術課程無法開設,課程設置困難,顧此失彼,課時捉襟見肘。
安全科學的交叉性造成了學生需要幾乎所有科學的相關知識基礎。在教學課時極為有限的條件下,專業課程設置受到限制,而且相應的專業基礎、技術基礎、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等內容無法跟上,違反了教學規律,學生學習后達不到希望的效果。[3]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土木安全工程培養模式中,確立了以實踐教學為特色的辦學理念。將實踐教學模式貫穿課堂、專業課程實驗、專業課程設計、實習環節、畢業論文以及課外活動之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大實踐教學比重,抓基礎、重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促進對理論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通過實踐教學,在學習中對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行實戰性演習。
二、實踐教學模式的建設與應用
如何在利用好學校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加大對土木安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建立更為“接近土木施工現場安全”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是擺在我校安全工程系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客觀問題。而且只有改革實踐教學環節,才能更好地適應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才能辦出特色,專業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以實踐為特色的土木安全工程教學模式的建立,需要重點抓好課堂教學實踐、課程設計實踐、實習環節實踐和畢業設計實踐四個關鍵模塊。
1.課堂教學以實踐為導向
貫徹實踐教學特色理念,首先是把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辦學思想融入課堂教學。安全工程通過生產活動中各種事故分析為途徑,應用自然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知識,識別和預測生產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機理,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這一科學技術知識體系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非常強的工程學科。
在教學中,結合安全工程專業“安全管理學”、“安全學原理”等部分較為抽象的課程,教師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運用多媒體電子課件、圖文影像紀錄片、事故案例分析教學、事故情境模擬等方式進行授課,引導學生通過對事故分析、企業安全管理方法學習和考察等實踐性活動,加強對事故理論和現代安全管理思想理念的掌握,建立和運用實踐教學思想,吸引學生將精力集中到課堂教學內容之中,有效克服安全工程專業理論教學枯燥脫離實際、泛泛空談、學而無用的被動局面。此外,鼓勵學生自導自演DV小品,加強安全意識和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
在“土木安全工程”、“安全事故分析與處理”、“爆炸安全技術”、“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等課程中,教師采取動畫演示、網絡互動視頻教學、事故案例分析教學,增加學生對理論學習的感官刺激,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對事故分析的實踐性活動,加強對土木施工和工程災害發生的原因、規律和基本原理的消化理解,運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式、自主式學習,強調教學的引導與互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去觀察、分析、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課程設計以實踐為檢驗
課程設計是工科學生完成某一課程理論學習之后進行的一次知識綜合應用,是課堂學習的一種實踐性延伸。在以實踐教學為特色的土木安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中是一個最基本的集中實踐環節。開設安全類及直接相關課程設計的課程包括“安全人機工程”、“安全系統工程”、“土木安全工程”、“應急結構工程”、“消防安全工程”等。
為了使課程設計形成體系,規范實踐教學內容和過程,提高教學質量,課程設計大綱中擬定了指導性設計題目和設計方向。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可以依照自身的興趣特長,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動手,結合真實或虛擬、簡化的生產現場實際,獨立地展開設計工作。
“安全人機工程”課程設計讓學生就土木工程現場簡單施工機械工具和設備的安全可靠性進行分析,按照人機工程學要求對工具結構、尺寸、形狀、不同工作環境下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作業效率等進行改進和優化,設計、加裝、改裝安全保護設施、防止事故的報警裝置等,培養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開拓創新精神,動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土木安全工程”課程設計結合路基、橋梁、隧道、軌道結構及施工技術進行,如進行高填深挖路基、深大基坑、巖質高邊坡、橋梁加固、隧道支護結構等進行安全穩定分析、對施工提出安全專項方案,還可結合特殊不良地質、病害工程結構物、既有結構改擴建等進行設計。
“應急結構工程”課程設計以我校原鐵道兵時期形成并保留下來的國防交通應急工程學科前沿為導向,結合戰時鐵路和橋梁搶修、搶建及軍事交通保障設施、搶險救災、重載運輸、大件吊裝、橋梁架設等急難險重工程中的部分簡單構件和結構進行簡單化、虛擬化、驗證性課程設計。
“消防安全工程”課程設計主要對高層民用建筑、地鐵、長達隧道等重要結構進行消防設計,包括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高壓給水、消防安全門、緊急電話等設施,提出設計方案及防火安全措施,使學生從設計實踐中加深消防安全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提升應用技能。
為了體現土木安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中“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注重實際,提高素質”的總體思路,加大安全專業學生接觸土木工程基礎理論知識的深度,除了開設安全工程專業課程外,將土木工程與安全工程部分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實行交叉,土木工程專業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開設給安全工程專業,一方面體現淡化專業方向,使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更強,專業口徑更寬;另一方面也利用土木工程實踐性、綜合性、專業性的特點和辦學優勢條件鍛煉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快掌握和了解土木施工現場最新技術,更好的結合安全專業特點真刀真槍實干,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挖掘創造力。
3.實習環節以實踐為主線
土木安全工程的實習環節由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構成,尤其是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對于安全工程專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實踐訓練環節,是學生面向土木施工現場的集中訓練和全方位鍛煉。目前不少高校由于學生擴招等多方面原因,聯系實習單位較為困難,使實習流于形式,嚴重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土木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由于采取小班招生培養,加上我校與中鐵建、中交、中航、等大型企業緊密聯系的優勢,管理制度上建立了嚴格的實習環節質量監控措施,學生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質量能夠得到扎實開展,取得顯著的實習效果。
專業認識實習借助石家莊周邊條件和工、礦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實習基地,內容包括危化、礦山、土木、鐵路、電力、消防等方面,使學生對本專業性質、內容及其重要地位有所認識。如深入河北衛星化工廠雷管生產車間,學習參觀危險化學品、爆炸器材生產、重大危險源監控、危險有害因素,炸藥雷管等火工品庫的主要防雷和防靜電措施等;參觀井陘、元氏等周邊礦山企業,了解礦山開采、危險有害因素,通風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提升運輸系統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以及各種安全管理措施、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結合石太、京石、石武等周邊項目參觀土木施工現場,初步使學生了解土木施工安全技術、文化、管理制度、職業衛生等土木安全的有關知識,了解土木施工工地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防護措施等。
土木安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是在修完專業技術基礎課與大部分主干專業課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安全技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鞏固、加深所學知識,提高生產安全技術應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重要環節,實習過程中學生吃住在施工現場,跟班生產實踐。為了挖掘學生用腦思維、用眼觀察、動手操作的潛力,我們提出目標-調研-發現-討論-論證“1+4”實踐教學模式。
由于施工現場安全是復雜的系統,人員、機械、設備、作業場所等均處于不斷流動變化中,交叉作業多,臨時工程多,安全隱患多,包括生產和施工技術安全、加工機具安全、供配電及臨時用電安全,施工現場布置和材料加工堆放安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和職工安全教育培訓、環境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及工傷保險等,為了提高實習針對性和深入程度,參加實習的學生自愿報名,按照特點和興趣劃分實習小組,劃定生產實習中主要考察、學習、研究的主要方向,幫助施工單位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解決方案建議。
“1+4”實踐教學模式的“1”即是指實習指導教師在生產實習開始提出實習目標,“4”即結合選定方向深入項目部和施工現場展開調研,針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實習結束前,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小組答辯,實習學生對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展開論證。這種實習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學生和單位的一致認可,能夠以具體的實戰演練代替抽象的理論說教,學生普遍感到安全專業知識實用性強,改變了以往那種對安全專業內容空洞乏味、泛泛空談的偏見和錯誤看法,同時也受到了施工企業的普遍歡迎,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和社會效益。
畢業實習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階段,收集、調研與畢業設計有關的現場數據資料,為畢業設計順利進行做好基礎性準備工作。主要是結合具體指導教師的畢業設計(論文)方向安排,多數結合教師科研項目。如隧道施工安全監測、施工安全評價,土石方工程爆破振動控制測試與監控等進行安排。
4.畢業設計以實踐為核心
畢業設計是高等教育培養計劃方案中最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我們將畢業設計的選題貼近土木施工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辨、實踐,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前進行一次安全工程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與業務能力的全面凝練提升。
畢業設計題目設置要求每位指導教師盡可能結合科研課題、合作項目以及技術服務項目進行題目申報,教學虛擬題目必須由具有原型依托的企事業單位安排畢業實習,由系主任和學院對題目進行審批和把關,側重以實踐為核心。畢業設計環節已經連續完成4屆,每年更新畢業設計題目,基本方向涵蓋了土石方工程爆破安全設計、高速鐵路路基施工危險源辨識與監測、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施工安全設計與風險管理、隧道施工安全監控、深基坑工程施工風險分析、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職業安全衛生體系、人工神經網絡與模糊綜合安全評價、特殊地質隧道施工安全技術、地鐵盾構隧道施工安全與質量控制、病害隧道安全狀態評估與整治、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設計、施工現場應急響應與救援等方面。
在每屆畢業生開始畢業設計的前一學期,通過講座方式,組織每一位指導教師向學生介紹所指導的畢業設計題目、選題要求和特色,讓學生做好正式選題前的準備工作。所有題目網上申報,網上選題系統可以實現學生和指導教師的雙向選擇,有利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同時也鼓勵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跨專業選報,以實現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優勢互補。
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在指導教師安排下,協調實習企業單位展開畢業設計工作。如將隧道施工安全分析小組的學生派駐天衡山隧道工程現場,對在建隧道進行施工過程跟蹤和安全監測,現場調研施工危險源并提出解決措施和對策。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分析小組的學生走進英科特(寧波)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進行駐廠考察,對企業生產工藝、危險化學品和安全管理進行現狀評價等。
以實踐為核心,校企聯合的新型指導模式是土木安全工程實踐教學的大膽改革與創新。新舉措推行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培養土木安全工程領域高級應用型人才,必須強調與工程一線和生產一線的實際相結合,促使指導教師真正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上下工夫,煉內功。無形中給每位指導教師施加了壓力,增強了責任,提升了畢業設計質量,鍛煉了學生扎實的實踐技能。
三、實踐教學軟環境
實踐教學的軟環境,包括實踐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教材建設、課程建設、教學與科研等,是保障實踐教學模式順利推進實施的基本切入點。
安全工程系將實驗課程教學作為人才培養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以“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的教育理念,構建了突出安全工程技術技能培養的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高度重視實驗教學的地位,將狠抓實踐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列入專業發展規劃。
在實踐教學中加大投入,通過引進現代化的實驗手段和實驗技術,實現實驗手段的現代化。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實驗教學的網絡化。全面開放實驗室,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和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為主的學習模式。對開設的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對整合后的實驗教學修訂教學計劃,制定新的教學大綱,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統籌協調,建立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規劃合理、適用性強,效果良好的實驗教學新體系。改革實驗考試考核的方法,充分發揮實驗考試考核對教學質量的雙向調控作用,提高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
加快土木安全工程系列教材建設,從安全工程專業特色出發,開發適合我校特色的專業課程教材或講義,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編寫了《土木施工安全技術》、《爆炸安全技術》、《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與評價》、《安全檢測控制原理及應用》、《工程結構安全檢測實驗指導》等教材,滿足了理論和實驗教學的需要,下一步重點抓好修訂和出版工作。
在課程建設中,借助申報《土木安全工程》省精品課的契機,以評促建,鞏固加強實踐特色模式在課堂教學的導向作用,同時抓好“兩個結合”,即實踐教學與工程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緊密結合:部分實驗教學項目選題來源于科研工程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也利用實驗教學平臺,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從事創業研究、其中1人研究成果已獲得專利,實踐效果顯著,成績突出。
四、實踐教學設施和基地建設
自專業籌建之初,針對如何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如何構建一個完整、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就成為重點考慮的問題。通過多方面調研,確立了“建設層次系統化、工程化、開放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的建設目標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能解決土木工程現場實際安全技術問題的人才。因此,實驗室建設也圍繞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實際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學會如何將所學的理論靈活應用于工程實踐,逐漸培養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近幾年,我校為了夯實實踐特色教學的基礎,重點進行了實驗室、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在隧道與巖土工程研究所、橋隧施工地質技術研究所、巖土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巖土與結構實驗中心(省重點實驗室)基礎上,于2001年~2005年專門籌建爆破實驗室、安全工程實驗室,實驗面積達到200平方米,設備經費為250萬元,直接服務安全工程系本科實踐教學。此外,學校還建立了仿真實驗室,滿足了開展安全事故模擬與仿真等課程實踐教學的需要。目前,分院正繼續努力發展和完善安全實驗室的設備投入,加強實驗室管理力度,力爭使60%以上的專業課程開出相關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
為了拓寬學生接觸學科前沿,開闊視野,參與工程技術實踐,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我校擁有的道路與鐵道工程安全保障實驗室、交通環境與安全工程研究所、大型結構健康診斷與控制研究所、振動與噪聲控制實驗室等的資源優勢,為安全工程專業本科和研究生實踐教學服務,形成了遞階層次系統化的實驗教學平臺。
在實習基地建設上,我們就學校周邊條件建立認識實習點,包括石家莊市內高架橋、地道橋等市政建設工地、元氏煤礦、邢臺煤礦、井陘礦區、市橋東污水處理廠、河北衛星化工廠、朔黃鐵路、京廣鐵路、石家莊編組站、上安電廠等,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緊跟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北京地鐵、天津地鐵、京石客專、石武客專、石太客專等項目工地與北京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中鐵十二局、中鐵十四局、中鐵二十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實習場所,與房山橋梁廠、河北金安、河北英博等企業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保證了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具有充足、優質的校外生產實習與畢業實習場所,為土木安全工程實踐特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結論
篇9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 ,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活動的總稱。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一
一、在20__年的基礎上,全面提高行政人事管理
1、完善制度,狠抓落實。20__上半年完成公司各項制度的修訂、整理、匯總工作,并在實際執行中不斷完善。
2、
把人才管理看作戰略支持,抓好《20__年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工作。20__年第一季度完成《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的前期溝通、磋商,達成共識,通知下發各部門。第二三季度著手對后選人進入考核,本年度爭取將后備人才培養工作制度化。
3、“以人為本,尊嚴至上”,加強員工關系管理
加強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每半年度進行一次勞動合同普查工作,避免漏簽、延期現象,同時對問題員工及時解決。
認真落實社會統籌保險工作:將辦理養老、醫療統籌保險工作與季度考核工作緊密結合,把這項福利作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一種措施,并進行詳細建帳。
每季度組織一次員工活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豐富員工文化生活,提高員工凝聚力。 認真落實各項福利措施:20__年福利措施制度化,狠抓落實。
規劃好員工的職業生涯:以工程部為例,嘗試對轉正員工進行分級,拓寬員工晉升渠道。一季度開始準備,二季度實施。
保持與公司每一位員工的溝通交流:通過員工活動、生日活動、轉正談話等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與每位員工保持交流,了解員工所思所想。
二、完成招聘工作,提高招聘質量。
1、招聘與篩選工作:拓寬招聘渠道,廣開思路,配合公司業務發展,完成招聘任務。
2、錄用與評估工作:在錄用方面加強對應聘后選人的資格審查工作,包括證件驗審,背景調查等,確保為公司錄用合格人才。
3、試用期:與試用期員工每月談話一次,隨時向主管了解新員工的工作情況及適應性。對主管以上級別的試用期員工轉正采用評制,即當事人述職,各部門負責人提問,公司領導評審。(根據現有的工作情況和人員不足的的情況下,需要和其它工作相應調整)
三、調整、規范培訓工作
1、加強新員工入職培訓:修訂《新員工培訓手冊》20__上半年完成。進一步提高新員工入職培訓效果,指導用人部門派專人協助完成新員工的職前培訓。如帶領新員工參觀熟悉部門,把新員介紹給部門同事及主要人員,解釋部門工作內容等,指導、協助部門組織聯誼活動,培養新老員工之間的親切感受,加強團結合作,相互協助精神。
2、各部門業務培訓工作加強落實:逐漸加大各部門負責人培訓責任,每季度初與各部門負責人溝通,明確各部門培訓需求,根據培訓需求指導、協助各部門落實各項培訓。每季度對各部門培訓工作進行一次評估。
3、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在崗培訓:對有發展潛力的員工指定專人進行“幫帶培訓”。
4、嘗試編寫符合公司相關部門工作特點的培訓教材,逐漸形成具公司特色的培訓體系。
5、鼓勵員工自學:倡導人人學習、人人追求進步的良好風氣。
三、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評估工作
1、加強部門考核,加大直接主管考核力度。將各部門每月的績效考核工作交各部門負責人完成,報行政人事部匯總后與當月工資掛鉤。
2、考核結果與獎罰掛鉤的力度加大,優勝劣汰,獎勤罰懶。
3、建立績效評估投訴制度
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二
20__年我繼續在我原來的工作單位工作,工作職務和方向都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我在不斷的學習中,我知道了怎么去工作,怎么在公司激烈的競爭中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安寧之地。
為了讓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公司的工作中去,也為了自己能夠在公司中有屬于自己的地位,制定屬于自己工作計劃,才能在公司中好好的工作下去!
一、個人定位:
根據自身條件及公司發展需要,本人定位于行政部門。
1、自身條件:
我借馬云提出的“唐僧團隊”的概念,定位自身。本人擁有唐僧的意志堅定,擁有八戒和沙僧的忠心耿耿,卻缺少孫悟空的業務本領,所以歸屬行政部門。
2、公司發展要求:
公司前期運作為構建商務團隊、招聘加盟商及公司人員的補充。根據需求,前期工作則為招聘。因本人親自并獨立參與過招聘工作,熟悉招聘工作的
整個流程。具體如下:
(1)參與網上招聘工作的整個流程。
(2)招聘前期工作:與人才市場聯系,預約展位及招聘時間,招聘內容電子版的轉發,招聘費用的申請,交納。
(3)招聘現場工作。
(4)招聘后期工作:個人簡歷電子檔案存根,人才庫的建立,電話通知通過初試人員其復試時間等程序。招聘費用收據報出納處。
二、目標:
在快樂的工作和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身能力及時順應公司發展需求,做好行政工作。
1、從個人目標來說,全面熟悉并著手行政工作,具備擔任行政總裁助理的資格;
2、從公司角度來說,與公司成長與發展,出一份微薄之力,實現招聘招商工作計劃和會館的建立,共同打造“__x世界”。
三、工作內容(職責)
結合以上兩點,定位職責為三點:
(1)配合市場部門進行初步招聘招商工作及行政人員(前臺、財務、文化)的補充;
(2)繼續日常行政工作,培訓前臺接待員一名;
(3)熟悉行政工作的整個運程:
1、日常考勤
2、 接待工作
3、電話轉接、記錄
4、辦公設備的使用與維護
5、文件的歸檔工作(公司書籍、專業資料、客戶檔案)
6、物業:辦公室的各項業務管理,與物業公司協調水、電、信函,辦公室的照明、植物、家具、鑰匙等管理等)
7、學習人力資源規劃
8、學習金融知識和財務方面知識。
四、權利:擁有對公司全體員工禮儀、辦公紀律、出勤、外出等事項的全面監督。
五、方法:
行政人員本著多做事,勤做事,做實事,服務與市場部門和總裁辦的基本原則,以遵循日常工作程序和靈活對待突發工作為機動的方法進行工作。如果公司有需求,服從安排和調動。
我可以在公司中很好的工作,可是自己卻始終平淡無奇,我也想在公司中有更大的作為,可是競爭的激烈,以及公司中有很多優秀人才,讓我覺得很壓抑,而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領導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只能在不斷的進步中找到心理的安慰!
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樣的情況,自己的才華完全的被埋沒在人海之中,我只能說,自己的不善表達和遇不到“伯樂”,之恩那個感嘆命運的不濟了。不過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我遲早會在公司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三
一、目標概述
公司迄今為止的組織架構嚴格來說是不完備的,行政經理工作計劃。而公司的組織架構建設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
鑒于此,行政部在__年首先應完成公司組織架構的完善。基于穩定、合理、健全的原則,通過對公司未來發展態勢的預測和分析,制定出一個科學的公司組織架構,確定和區分每個職能部門的權責,使每個部門、每個職位的職責清晰明朗,做到既無空白、也無重疊,爭取做到組織架構的科學適用,盡可能三年內不再做大的調整,保證公司的運營在既有的組織架構中運行良好、管理規范、不斷發展。
二、具體實施方案:
1、__年元月底前完成公司現有組織架構和職位編制的合理性調查和公司各部門未來發展趨勢的調查;
2、__年二月底前完成公司組織架構的設計草案并征求各部門意見,報請總經理審閱修改;
3、__年三月底前完成公司組織架構圖及各部門組織架構圖、公司人員編制方案。公司各部門配合公司組織架構對本部門職位說明書、工作流程在去年基礎上進行改造。行政部負責整理成冊歸
三、實施目標注意事項:
1、公司組織架構決定于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決定著公司組織的高效運作與否。組織架構的設計應本著簡潔、科學、務實的方針。組織的過于簡化會導致責權不分,工作負荷繁重,中高層管理疲于應付日常事務,阻礙公司的發展步伐;而組織的過于繁多會導致管理成本的不斷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環節增多,扯皮推諉現象,員工人浮于事,組織整體效率下降等現象,也同樣阻礙公司的發展。
2、組織架構設計不能是按現有組織架構狀況的記錄,而是綜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和未來一定時間內公司運營需要進行設計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現狀,又不可妄自編造,每一職能部門、每一工作崗位的確定都應經過認真論證和研究。
3、組織架構的設計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為公司組織架構是公司運營的基礎,也是部門編制、人員配置的基礎,組織架構一旦確定,除經公司總經理研究特批以外,行政部對各部門的超出組織架構外增編、增人將有權予以拒絕。
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四
對于每一個追求進步的人來說免不了會在年終歲末對自己進行一番:“盤點”、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20__年是公司生產經營壓力空前,市場競爭激烈的一年,同時也是公司市場大發展,支撐體系優化,企業形象增強的一年,面對新形勢,20__年行政部的工作計劃是:在總經理室的行政領導下、在總監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監督下、強化樞紐作用,前穩服務陣地,超前發揮承上啟下,綜合協調,參謀助手,多方溝通,督促檢查和服務保障作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及宣傳
企業文化是公司文化,是老板的文化。是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它包含價值觀,最高目標,行為準則、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等內容。它以全體員工為工作對象,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交心聯誼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統一員工意志,規范員工行為,凝聚員工力量、為公司總的戰略目標服務。企業文化內容如下:
1、公司簡介。
2、公司訓導、企業精神、企業使命、企業目標、企業愿景、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愿景、價值觀念、企業道德、經營理念、服務理念、行為準則、企業作風、企業人才。
3、企業文化輔助:開展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演唱比賽、野外拓展訓練、書法等活動。
4、開展技術標兵評比,員工技術比武等活動。
二、優化后勤保障
沒有后勤的保障,就保證不了生產穩定正常的進行。要保證公司穩定正常的生產經營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后勤做后盾。勢必首先制定相關制度,優化對食堂,宿舍,水,電,辦公用品的監管。優化零星修繕,部分固定資產的的申報監管,優化衛生,環境,車輛等監管(按程序)。
1、加強行政崗位責任制、完善行政崗位制度。
2、加強行政后勤崗位責任制、完善行政后勤崗位制度。
3、加強行政總務崗位責任制、完善行政總務崗位制度。
4、加強保位(保安)崗位責任制、完善保安崗位制度。
5、加強財產管理及零星修繕、完善財產管理及管理制度。
6、加強食堂、宿舍、水、電及辦公用品領取等監督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7、加強車輛的停放工作。
8、加強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
9、做好與公司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
三、強化安全保衛
評比一個企業的強大,好壞,盈利,虧損,就在于這個企業勢必是具備有一個安全感。所以要安全就得強化公司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保安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強“四防”工作,落實保安管理制度,培訓提升保安隊長的管理水平。加強對人員進出,公務訪客,車輛物品出入,消防安全。做好防火、防盜、防災,防破壞、防職業安全事故等管理。同時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貫切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創造一個安寧祥和的工作,生活環境,保證公司財產和公司員工的人身及合法財產的安全。
1、建立健全安全保衛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經營責任制。
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強化消防安全管理,管理到位、層層落實到人,層層簽訂責任書。開展消防滅火演練。
四、開展員工思想教育培訓工作。
1、公司形象教育培訓。
2、員工行為禮儀教育培訓。
3、辦公職場的教育培訓。
4、安全教育培訓。
行政部全年工作計劃五
公司上市后,管理水平必將大幅度提高,這不僅僅是市場競爭的外在要求,更是自身發展壯大的內在要求。對于市場部來說,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與公司同步發展,既是一種壓力,又是一種動力。為了完成公司20__年合同額三十億的總體經營管理目標,市場部特制訂20__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信息網絡管理
1.建立直接領導關系
市場部是負責公司信息網絡建設與維護、信息收集處理工作的職能部門,接受營銷副總經理的領導。市場部信息管理員與各區域市場開發助理之間是一種直接領導關系,即在信息網絡建設、維護、信息處理、考核方面對市場開發助理直接進行指導和指揮,并承擔信息網絡工作的領導責任。
2.構架新型組織機構
3.增加人員配置:
(1)信息管理員:市場部設專職信息管理員3名,分管不同區域,不再兼任其它工作。
(2)市場開發助理:浙江省六個辦事處共設市場開發助理兩名,其它各辦事處所轄區域均設市場開發助理一名。
4.強化人員素質培訓
春節前完成對各區域的市場部信息管理員和市場開發助理的招聘和培訓,使20__年新的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市場部在人員素質方面有充分的保障。認真選擇和慎重錄用市場開發助理,切勿濫竽充數。
5.加大人員考核力度
在人員配置、資源保證、業績考核等方面對信息網絡建立和維護作出實施細則規定,從制度上對此項工作作出保證。建立市場信息管理員定期巡回分管區域指導信息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度,并根據各區域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分析和研究,以督促其在短期內按規定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的工作。
6.動態管理市場網絡
市場開發助理與信息管理員根據信息員提供的信息數量(以個為單位)、項目規模、信息達成率、發展下級信息員數量四項指標對信息網絡成員進行定期的動態評估。在分析信息員/單位的分類的基礎上,信息管理員和市場開發助理應結合信息員的背景資料進行細致地分析,確定其通過幫助后業績增長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強信息的管理,在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保密性等方面做好比上一年更好。
7.加強市場調研,以各區域信息成員/單位提供的信息量和公司在各區域的業務進展情況,將以專人對各區域鋼結構業務的發展現狀和潛在的發展趨勢,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通過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為公司在各區域的機構設置各趨合理和公司在開拓新的市場方面作好參謀。
二、品牌推廣為進一步打響“杭蕭鋼構”品牌,擴大杭蕭鋼構的市場占有率。
20__年乘公司上市的東風,初步考慮四川省省會成都、陜西省省會西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遼寧省會沈陽、吉林省的長春、廣東省會廣州、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以及上海市舉辦品牌推廣會和研討會,以宣傳和擴大杭蕭鋼構的品牌,擴大信息網絡,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從而為實現合同翻番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
2、在重點或大型的工程項目竣工之際,邀請有關部門在現場舉辦新聞會,用竣工實例展示和宣傳杭蕭鋼構品牌,展示杭蕭鋼構在行業中技術、業績占據一流水平的事實,樹立建筑鋼結構行業中上市公司的典范作用和領導地位,使宣傳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進一步做好廣告、資料等方面的宣傳工作。在各個施工現場制作和安裝大型宣傳條幅或廣告牌,現場展示企業實力;及時制作企業新的業績和宣傳資料,補充到投標文件中的業績介紹中和發放到商各人員手中,盡可能地提升品牌推廣的深度和力度。
4、加強和外界接觸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和素質教育工作,樹立良好的企業員工形象和先進的企業文化內涵,給每一位與杭蕭鋼構人員接觸的人都能夠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從而對杭蕭鋼構及鋼結構有更清晰和深層次的認識。
三、客戶接待督促全體人員始終以熱誠為原則,有禮有節地做好各方面客人的接待工作,確保接待效果一年好于一年。
2、在確保客戶接待效果的提前下,將盡可能地節省接待費用,以降低公司的整體經營成本,提高公司利潤水平。
3、繼續做好來訪客戶的接待檔案管理工作,將潛在顧客和合同顧客的檔案分類保存,準確掌握項目進程,努力配合商務部門和辦事處促成項目業務。
4、調整部門人員崗位,招聘高素質的人員充實接待力量。隨著業務量的不斷擴大,來訪客戶也日漸增多,市場部負責接待的人員明顯不足。為了適應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更好地做好接待工作,落實好人員招聘工作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四、內部管理嚴格執行c版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嚴格實施“一切按文件管理,一切按程序操作,一切用數據說話,一次就把工作做好”戰略,使市場部逐步成為執行型的團隊。
2、進一步嚴格按照股份公司和營銷系統所規定的各項要求,開展本部門的各項工作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3、充分發揮本部門各崗位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能動性,強調其工作中的過程控制和最終效果。提高他們的工作責任性和工作質量。嚴格按照相應的崗位職責實行考核制。
4、一切從公司大局出發,強調營銷體系一盤棋。積極做好協調營銷系統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協調工作,從而提高營銷系統整體戰斗力,為完成20__年的營銷目標做好最優質的服務工作。
篇10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按照“5421”工作路徑,保持定力、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攻堅克難,較好完成了區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再次躋身全國綜合實力、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質量和創新創業4個“百強區”,實現本屆政府良好開局。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65億元,比上年增長9%;財政收入完成32.1億元,增長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7億元,增長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33元,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3元,增長9.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48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52億元、進出口7.9億美元。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節能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截至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狀況考核評價居四城區之首。
開放開發強力推進。出臺區2017年九大產業扶持政策、促進大招商實施意見,建立金融業、建筑業發展“政策池”;成立7個駐外招商分局,成功舉辦深圳跨境電商推介會,國華人壽等項目正式開業,順豐豐賣網、怡亞通合肥供應鏈基地等項目先后簽約。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0億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5億美元,引進現代服務業大項目8個、工業大項目1個。全年重點實施“大新專”項目109個,完成投資180億元。安徽省跨境電商總部基地、華地金融中心、加僑悅山國際酒店、國際兒童醫學中心等項目進展順利。
轉型發展成效明顯。天鵝湖金融商務區品牌形象和聚集效應初步顯現,國家開發銀行正式進駐,普華永道開業運營,全區金融類企業發展到226戶,稅收貢獻率超過16%。清溪小鎮獲評省級特色商業街區。跨境電商“三平臺一中心”功能日趨完善,順豐智能分揀基地、網達移動互聯網產業園積極推進,蜀山國際電商園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中國(合肥)工業設計城入駐企業達到120家,獲得設計大獎56項,轉化成果11項,獲批省級青年創業園。賓肯電氣、寶龍環保等一批科技型工業企業快速成長,全區新增安徽藍麥通訊等7家規上企業;南崗合作園惠而浦二期、大陸輪胎三期正式投產;壽蜀產業園在深化合作共建、加快產城一體發展上正成為同類園區的典范。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頒證。井崗鎮、南崗鎮再次榮獲“綜合實力全國百強鎮”。
(二)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以改革創新轉職能、促發展。建立區街兩級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清單體系,區級行政審批事項由91項減少為77項。啟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累計發放“銀政擔”“稅融通”“科創貸”等近15億元;全區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發展到9.1萬戶,居四城區第一,同比增長28.1%,創歷史同期最快增長速度;省、市級眾創空間分別達到4家和7家,平臺數量居四城區第一;授權發明專利751項,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至116家,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區)工程試點區。完成區直部門國有資產和商投、工投等5家企業的劃轉工作,組建創城資產管理、創美房屋租賃等4家公司,啟動對城司的5年注資計劃。在全市率先掛牌成立區級數據資源局。積極推動蜀山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
以改革創新補短板、惠民生。在全省率先建立安置房毛坯交付補償機制;出臺既有建筑加裝電梯實施辦法,林業小區5部電梯交付使用。出臺公共資源交易招標文件審查辦法,拓展“網上商城”功能,政府采購節約資金1158萬元。市政、環衛、園林養護作業基本實現市場化運作。區城市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全面接收政務區社會事務,實現天鵝湖“零溺亡”。堅持依事設崗,凡進必考,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區級“編制池”,首批引進50名建設、法律、經濟管理等緊缺人才。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圍繞藥品供應保障、分級診療體系構建,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改革。全面完成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三)城鄉建設強力推進,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持續推進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梁墩片區等4個改造項目和軌道交通5號線、合安高鐵貨運外繞線等7個大建設項目征遷,累計完成征遷清表100萬平方米。完成蜀山花園二期、方大郢等5個項目、56.9萬平方米安置房分配,即將交付西城西苑、前新莊等4個項目、42.7萬平方米,加快建設臨湖家園、欣南嘉園等16個項目、193.4萬平方米。新建、續建白蓮巖路、青龍路、半島路等支路網項目50個,總長62公里。全力加快土地上市,12宗、867.3畝土地通過市土委會審查。扎實推進黃山路、蕪湖西路、皖河支路、西一環路4個精品道路建設,蕪湖西路精品道路在全市率先完工,僅用8天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完成1.6公里的政務區國旗廣場外環路改造。
不斷加速新區建設。西部新城堅持規劃先行、基礎先行、配套先行,高標準完成公共配套專項規劃,高起點實施城市總體設計;安置房建設全面加快,路網框架全面拉開,5個標段、16條道路陸續開工建設,220KV小廟變電站即將開工,桿線遷改全面加速;供水、燃氣等綜合配套及時跟進。完成西城投資公司組建,提升項目建設、投融資和資產管理水平。完成蜀山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規劃編制,確定“一路一廊、五區十村”的總體布局,實施鄉村道路“成環成網”工程,總長56公里的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陸續交付,33.9公里的農村道路拓寬工程穩步推進;先后舉辦“春之韻”“雙城記”“果趣節”“冬之藏”等系列主題旅游推介活動。
(四)環境整治全面實施,城區品質有效提升
鐵腕整治環境突出問題。中央環保督察轉辦的216個舉報件全部辦結,省環保督察交辦的27項整改任務基本完成,立案查處89家企業,罰款196.9萬元。重新調整劃定畜禽禁限養區,已關閉畜禽規模養殖場241家。啟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集中清理陳年垃圾5000多噸。全面推行河長制、林長制,新加坡花園城人工湖黑臭水體整治完成,叉東渠排水管涵完成改造,西北部輸水渠生態補水工程、派河綜合治理工程等進展順利;航鑫家苑海綿小區改造試點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植樹造林1055畝、占年度計劃的107.7%,完成綠化長廊建設5.8公里,開展森林撫育2.3萬畝。PM10平均濃度降幅在四城區處于前列。
著力提升城市管理。以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動和“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實行月調度和“紅黑榜”制度,城市治臟、治亂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深入開展立面“六清行動”,全面整治戶外商業廣告、持續開展“牛皮癬”專項整治。改建樊洼路等3座垃圾中轉站,啟動2.4萬戶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取締無證再生資源回收站點127家。有序實施96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三年滾動計劃”,翠庭園小區率先完成高標準改造,評選區首屆“宜居小區”48個。霍山路慢行系統全市率先完工,開工建設輕工大廈等14個公共停車場,引入城泊公司規范管理車位9218個。林溪公園、四季花海C地塊、懷仁游園等8處、86.2萬平方米公園基本建成,8000平方米“多彩花境”精彩展現,28萬平方米的“綠化、美化、亮化”改造全面推進。
(五)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大力實施民生保障。統籌實施省市31項重點民生工程,“大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87%。新增實名制就業4.6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612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515人。向低保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體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1億元。在全市率先實施殘疾人輔就業項目。蜀麓小學等7所中小學、幼兒園投入使用,招考教師460名,為歷年之最。全市首個“錢學森班”落戶蜀山。通過全國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區)實地核查。全市首個公園里的城市閱讀空間“林間書舍”對外開放,合肥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蜀山欄目開播,開展大型文化惠民活動100余場。中國好人數量連續五年居全市各縣區第一。成功舉辦第二屆“領跑蜀山”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首屆“毅行蜀山”等系列活動,參與人數近5萬人。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蜀山模式”得到國家衛計委的肯定和推廣。三里庵、筆架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即將竣工。成為全國第一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范點。新增社區兒童之家7個。做好浪卡子縣及省內壽縣、岳西縣、廬江縣、金安區的合作共建和對口扶貧工作。
深入推進社會治理。成功調解民間糾紛6530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51件。創新“五社聯動”服務新模式,社區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有序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6157處,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持續加強火災防控,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扎實開展“護苗”“清源”“凈網”等專項行動。積極推行“一街一所”監管模式,持續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獲評省級質量強區示范區。扎實開展禽流感防控。鞏固無傳銷城區創建成果,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開展區級領導接訪下訪,強化屬地維穩責任,重點積案化解率達85%。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質量穩步提升。民族**、外事僑務、老齡、物價、科協、人防、應急、地方志、檔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六)作風轉變縱深邁進,政府建設全面加強
民主法治全面加強。辦結行政復議案件42件,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率達100%。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通過對接會、懇談會等形式,加強與區人大、區政協的溝通交流,全年共辦理各級人大代表議案建議57件、政協委員提案66件。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主動接受區委巡察,著力從監察、審計、招投標等方面扎緊扎牢制度“籠子”,從源頭避免濫用權力、滋生腐敗等問題。全面推進政府及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實行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初步完成鎮街、開發區資產負債情況審計,有序開展村(居)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形成問題清單并逐個銷號。
行政管理務實高效。深入開展“兩學一做”、“講重作”等學習教育。通過分解任務、定期調度、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對政府部門、鎮街開發區實行責任化、項目化、節點化管理,促進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落實到位。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共走訪服務轄區重點企業278家。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共受理辦結領導信箱信件371件、12345熱線事項28213件。
2018年主要任務
2018年是“十三五”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各項工作任務艱巨繁重的一年,我們要積極呼應合肥市“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建設,勇于瞄準長三角、對標滬寧杭,按照“146”工作路徑奮力前行,即:圍繞一個總體工作思路(開發建設新城、雙修提升老城),強化四項舉措(改革推動、創新驅動、典型帶動、保障聯動),聚力六大重點(強力推進征遷改造、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全力實施城市出新、合力實施鄉村振興、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傾力落實民生保障)。
2018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部署和要求,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壓奮進,跨越前行,爭取經濟發展速度爭先、總量進位、質量領先,社會發展補齊短板、完善保障、打造品牌,努力開創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城區建設新局面。
綜合各方面因素,建議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指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新增就業人數完成市定目標,單位GDP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減排量達到市控目標,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和長足發展。實現以上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要著重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加速經濟發展,構筑轉型升級新高地
強化招商引資成效。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駐外招商作用,在更高層次上、更寬領域內開展招商引資。重點圍繞現代商貿、金融服務、高科技產業等優勢主導產業,電子商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開展精準招商。掌握本地政策條件和資源狀況,了解外埠產業前沿態勢,創新招商方式,提升談判技巧,加強項目可行性論證,在對比、談判中優選項目。積極跟進中科曙光先進計算中心、恒豐銀行、戴德梁行等重點項目,力促早日簽約落地。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60億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6億美元,爭取引進現代服務業大項目10個、工業大項目1個。
推動項目擴容提速。圍繞“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根據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結合我區實際,積極開展項目的策劃編制、聯系協調工作,在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服務等領域積極向上爭項目、要投資。繼續實行“并聯審批”“雙向承諾”制度,強化倒逼推進和約束退出機制;完善領導包聯、定期調度、督查考核等機制,提高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和達產率。加快推進四季花海人才公寓、聯東U谷企業港等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推進項目,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積極爭取各類用地指標;強化與各類金融企業對接,搭建平臺幫助企業突破資金瓶頸。圍繞短板建設項目,全面摸排、梳理公共服務事項,建立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盡快啟動為民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實施省、市“大新專”項目125個,其中計劃新開工項目17個、計劃竣工項目18個,完成投資114億元。
打造產業集聚平臺。提升蜀山經濟開發區發展能級,大力實施“互聯網+”工程,完善“單一窗口”平臺功能,推動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建設;依規收回供而未建土地,實施“騰籠換鳥”工程,集約利用存量土地和現有廠房載體,打造一批新興產業“園中園”;謀劃實施擴區升級,力爭成功升級國家級開發區。擴大天鵝湖金融商務區競爭優勢,重點引進各類公司總部或區域總部、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等,促進平安大廈、百利中心、置地廣場、華潤大廈等項目向億元樓宇邁進。加快金大地1912、金隅南七里、江南茗茶城、海卉花市等特色街區提檔升級,全力爭創國家級文化出口基地。加快南崗合作園惠而浦三期、長安汽車二期項目建設,力促大陸輪胎四期項目開工建設。促進壽蜀產業園智能家電、裝備制造、空港物流等產業聚集發展,打造合肥空港新城的先行區、核心區。
拓展經濟增長空間。積極謀劃大數據產業小鎮,構建大數據產業發展“1+2+N”格局,即建設一個省級大數據產業基地,引進協同創新和孵化培育等兩個平臺,形成全國大氣環境、水務和民用航空等大數據應用中心。完善中國(合肥)工業設計城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積極招引國際化工業設計企業入駐,促進工業設計研發成果落地轉化,啟動設計城展廳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工業設計示范園區。豐富與電科38所、合肥物質研究院、中航12院的合作內容,細化、實化院地合作、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加大幫扶力度,培育更多、更大、更強民營經濟主體。對重點企業、稅源、稅種實施精準摸排、實時研判、有效監管,加大稅收征管、協稅護稅力度,千方百計增加財稅收入。認真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二)加快城鄉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大改善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實現“五個一百”目標,即全面建成交付道路不少于100公里,拆遷清表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不少于100萬平方米,小區整治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綠化、美化、亮化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保障引江濟淮水利工程及軌道3號線、4號線、5號線、合六區域快線等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加快建設東至路、大蜀山路等21條在建道路,開工建設聚賢路等11條城區道路,加寬12公里村級道路,建設85公里休閑區旅游道路。加快張小郢、鄧店安置點二期的征遷掃尾,有序啟動合肥新西站區域、大鋪頭片區等舊城舊村改造,積極謀劃小廟鎮30平方公里建設區征遷等項目。加快金績交口等地塊收儲上市,力爭全年出讓土地面積不低于500畝。建成西城竹苑、化機廠生活區等8個安置點,加快五里洼、孫崗頭、動力三村等16個安置點建設。完成長江西路(五里墩—環城路)、梅山路、西一環精品道路項目,實施4.2公里長的科學島路整體提升改造。完成在建的綠怡居等31個小區、再啟動蜀山新村等25個小區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動漢嘉都市森林小區等既有建筑加裝電梯工作。全面完成四季花海、西山公園、琥珀潭公園、蕪湖西路燈飾亮化工程。
全面加快西部新城建設。完善西部新城規劃設計,保持與濱湖科學城規劃有效銜接。確保總投資48.5億元、總里程37.6公里的31條道路全面開工,開建心湖公園一期工程,將其打造成為集生態、旅游、體育、文化等各項功能于一體的合肥西部地區最大的城市公園。繼續加快安置點建設,同步完善教育、商業、鄰里中心等服務配套。結合引江濟淮工程建設,加大土地整治和農村廢棄坑塘溝渠復墾工作,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實施產業項目承接,做好小廟工業集聚區項目整合和閑置資源“二次開發”,加速產業升級。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生態休閑區起航,圍繞“一路一廊、五區十村”的總體規劃布局,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繼續開展農村道路建設和景區道路加寬工程,實施道路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加快門景、標牌、公廁、停車場、驛站、觀景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一館兩中心”建設。加快培育聚而和、美而特的特色旅游村落,結合蜀山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等重大活動,舉辦品牌節會。做實、做強大美蜀山文旅公司,加快休閑區旅游資產的收購和整合,提升項目運作水平;引進社會資本,鼓勵休閑區企業參與,建設一批博物館群、休閑農莊、特色民宿等項目,實施曹操河沿線大地景觀項目,加大小廟現代農業示范區、梁墩老街等項目招商力度,以鄉村肌理、文化脈絡、視覺系統、運行機制串聯整合沿線資源,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產品。
(三)加強城市管理,實現人居環境再提升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加強環巢湖流域生態治理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快重點企業清潔化改造,加大河道排口、雨污管網整治力度,年底前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全面禁養,促進南淝河、十五里河和苦驢河、梳頭河水質持續改善;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全面淘汰黃標車,推進油煙擾民問題規范化管理,加強油氣回收裝置督查整改,實行全時段渣土運輸和工地揚塵治理。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加強對土壤污染的防范、治理和修復。建設環保監測信息平臺。認真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加快推進環城公園、廬州公園三期提升、建設,完成60處“花境”建設,新增游園綠地135萬平方米。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動,重點實施交通秩序、經營秩序、農貿市場、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和公共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健全完善住宅小區、農貿市場、門前衛生責任制、綠化管養等督查考核體系。探索網格管理、責任溯源、群眾自治等治理機制。加強對環衛市場化運營的督查考核。啟動小廟鎮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擴大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無害化處理范圍,確保垃圾分類覆蓋不低于4.8萬戶。新建、改造高標準公廁10座。實施綠怡居菜市場等14個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改造。繼續開展合六路出入口環境整治。加速公共停車場和智慧停車系統建設。在城市支路網中逐步推行單向通行及禁左行駛,暢通城市“微循環”。落實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獎勵辦法,推動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在鎮街自管安置小區探索區屬物業公司服務模式,先行在翠庭園小區、康馨名家等小區進行試點。全面完成國有企業生活區“三供一業”接管工作。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機制,提高初信初訪辦理質量,優化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村(居)民主自治,保障94個村(居)民委員會順利換屆選舉;將社會治理向社區延伸,完善議事協調機制,開展社區治理信息化建設。繼續開展“十大誠信企業”“十大誠信個人”評選活動。推進12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標準化建設,實現“明廚亮灶”信息化工程全覆蓋,積極參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穩步實施“雪亮工程”,新增500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位。加大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力度,防范金融風險。從嚴從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切實抓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突出日常防范和源頭治理,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四)加大落實民生,共筑和諧美好新生活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加強基層就業平臺建設,繼續打造“蜀往職來”招聘品牌,年內新增實名制就業2萬人,實現省級充分就業星級社區覆蓋率50%以上。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持續擴大基礎性保障,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實施精準幫扶,不斷完善綜合救助制度。繼續推進養老服務工程,采取多種形式辦好社區養老助餐食堂,實施小廟鎮4所養老院消防改造。落實殘疾人就業、醫療等政策,依法保護殘疾人權益。啟動余崗區級公益性公墓建設。加強擁軍優屬,提升軍人職業尊崇感。
豐富文化體育生活。完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持續開展“唱響蜀山”“魅力蜀山行·百姓大舞臺”等品牌活動,區文化館、圖書館、小劇場、檔案館全面開放。新增一批“城市閱讀空間”,全力構建15分鐘閱讀圈。開展蜀山文化歷史研究,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的和諧共生。新建文博苑社區等2所社區小型科普體驗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常態、長效禮遇幫扶好人機制,做好身邊好人選樹工作。促進志愿服務常態化,著力打造“志愿之城”。推動全民健身,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繼續舉辦蜀山國際半程馬拉松賽、“領航蜀山”、“登高蜀山”等品牌賽事。全力爭創安徽省體育強區。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加快五十中新校分部、祁門路小學、肥西路幼兒園等13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建成合作化路中學、奧體小學、中鐵國際公館幼兒園等13所中小學、幼兒園。深化與上海教科院的區域合作,加強與安生教育的共建合作,舉辦蜀山區第三屆教育國際化高端論壇。加大教師支教、交流和校長輪崗力度,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強化各類幼兒園日常監管。持續擴大醫聯體服務內容和范圍,改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行“四診三服務”,通過選派進修、專家輪崗、遠程診療等方式,方便群眾就近就醫。加快稻香村街道、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新中心建設。深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提升計生家庭發展能力。建成2所醫養結合示范點。積極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示范區和健康促進區。繼續做好與淮南壽縣、浪卡子縣等地區的對口扶貧和合作共建工作。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推進軍民共建、軍民融合。進一步抓好民族**、外事僑務、物價、地方志、煙草專賣等工作。
(五)加強自身建設,樹立政府良好新形象
增強本領提效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系統思考、認真研究、統籌謀劃,著力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精神在我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完善區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加強目標制定、執行、評估等工作,確保政府工作按節點有序推進。切實改變作風,增強執行力,對重大決策和重要任務,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增強擔當意識,多在解決難題上想辦法,不在回避問題上找借口,千方百計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難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肅行政問責,大力整肅慢作為、亂作為、不作為。
深化改革轉職能。堅持問題導向,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解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和瓶頸。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構建政府權力做除法、市場活力做乘法的發展環境。開展人事制度改革“回頭看”活動,通過成果評估完善制度機制。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規模。推進政用、商用、民用數據融合,建成“互聯網+政務服務”三級體系,統籌推進“智慧蜀山”建設。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建立完善權責清單,切實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完成街道國有資產劃轉城司,促進社區配套用房用途復歸公共服務本位。推進城司改革,提高資產運營、融資服務、開發建設等能力。創新舉措破解征遷難題,從政策依據、歷史沿革、民生關切等方面進行征遷安置政策的系統性設計。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繼續推進建設管理、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