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技巧培訓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4: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說技巧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演講的方法主要針對演講前的策劃準備、演講技巧、特定的演講用語、如何應對棘手的問題等內容展開。在談到演講技巧的問題時,特別提醒:在演講時你必須明確你的觀眾是誰,你要對他們演說的目的是信息的平等傳達呢,還是權威性的說服。不同技巧的選擇,給演講帶來不同的結果。那么看看培訓機構諸如英孚英語怎么樣來教授演講技巧的。
1.演講前的準備準備是搞好演講的前提
首先是要確立一個題目或一個話題。一般演講賽都分為命題演講和即興演講。如要進行演講比賽則必須對各個方面加以準備: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找好立意點,擬定題目,如政治方面的演講主題:wto、統一、和平與發展、機遇與挑戰;經濟方面演講主題:例如在烏魯木齊英語培訓的朋友可以談談西部大開發、農村經濟、再就業;教育方面演講方題:蘇州英語培訓的同學就能說說中西方教育的不同、遠程教育、終身教育、;文化方面演講主題: 鄭州英語培訓的同學可以講講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校園文化;環保方面演講主題:man and nature;科技方面演講主題:網絡、克隆、基因;衛生方面演講主題:kee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體育方面演講主題:olympics……有些方面題目太大,可從多角度和多側面思考,找好切入點,將題目細化和具體化,寫出演講稿的提綱,構思和組織演講稿結構。
擬定好話題后的第二步就是演講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從實踐中看到,諸如培訓機構英孚英語怎么樣來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中總結出,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計劃地閱讀大量的英語原文以及各類英語報刊雜志,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英語思維的過程,對提高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利用有關資源與材料(如圖書、報刊、雜志或網絡資源等)收集所需的內容。然后對材料加以整理或進行梳理,舍棄不太重要的內容或用不上的材料,準備寫演講稿。
2.演講稿的寫作演講稿
首先開頭要開門見山,既要一下子抓住聽眾又要提出你的觀點,中間要用各種方法和所準備的材料說明、支持你的論點,感染聽眾,然后在結尾加強說明論點或得出結論,結束演講。
演講稿的寫作有嚴格的要求,就內容而言要主題鮮明,表達完整;就文章組織結構而言要思維清晰,邏輯性強;就語言而言要有感染力、形象生動。譬如蘇州英語培訓機構就尤其強調這樣一點,寫作時可根據需要有效、正確地使用英語寫作方法和技巧,如恰當地運用明喻、暗喻、夸張等各種修辭方法,用詞要準確,盡量避免使用生僻、模糊、晦澀的字詞。總之,要考慮聽眾對象,注意演講的措辭,但又要簡明扼要、有理有力、結構緊湊。許多著名的演說家的不朽之作都有振奮人心、扭轉乾坤般的力量。從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美國總統林肯所作的著名的蓋茨堡演說,到克林頓在北大的演說,不少句子都成為不朽的佳句,值得認真研讀。
3.進行演講具備演講的知識和技巧
演講稿的完成只是演講的序幕,要進行成功的演講則要進行嚴格的訓練。訓練時,分析演講要領,訓練演講技巧和姿勢語,在鄭州英語培訓的同學會經常觀看cctv杯和愛立信杯等英語演講的錄像,了解并按照比賽評分標準進行嚴格的模擬訓練,觀察演講過程是否具備以下特點:主題鮮明,表達完整(演講內容);思維清晰,邏輯性強(文章組織結構);感情充沛,富有表現力(演講氣勢);發音正確,語音語調標準(英語語音);反應敏捷,回答準確(心理素質);著裝整潔,儀態大方等等。
篇2
有些演說家,他們能在講演中加入表演術,能夠毫無畏懼地表達自己并使用獨特的、個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來說出要對聽眾說的話。而表演本身,就融人了表演者的個性,才華和機智。一個好的演員;下會是一個蝶曄不休的說話者,她的表情、眼神、手勢、動作,甚至一個特寫,”一個靜默的背影都比語言本身更打動人心。但是一個演說者更重要的當然是說話。借鑒和學習表演藝術是為了使自己的演講更生動、形象。
吉朋斯主教在他去世前不久說過:“我已活了‘八十六歲”。我曾親眼看到人們‘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幾百人,之多,他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個人除非擁有勇氣,否則絕下會成就大事業。”
既然信心和勇氣對一個人的成功是如此重要,那又為何不用在演講上呢?我們曾探討了不少有關說話和演講技巧方面的知識,但最終又回到說話人本身的素質這個問題上來,這是我們一開始就強調并一說再說的最重要一點。因為要有一個撩動人心的演講不光需要說話人的技巧,有時更重要的是要付出你的心靈。
一次,在西北最有名的一所大學里,有六位畢業生,全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并受過專業培訓來舉行演講比賽的,他們全部急于表現自己,打夸對方,獲得唯一的一枚競賽獎章。可是有一個例外,他們少有或根本沒有說服聽眾的欲望,他們選擇的題目,只在于能日若懸河的發揮他們的演說天才。因此他們對自己所做的議論,毫無深刻的個人興趣,他們的演講只是一個單純的表演藝術而已。
唯有一個農村來的學生,他選的題目是:“我的家鄉對城市文明的貢獻”。他所吐出的每個字都充滿了強烈的感情,他舉出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出農村的人們力城市建設付出的辛苦,出于信念和激情,他把自己說成是人民的代表。是他家鄉人的代表,勤勞、樸實、充滿智慧且積極進取。他帶給我們一種訊息,同時也帶來一份請求,他家鄉的人民非常有希望并渴求我們對此有所了解。
雖然在向大群聽眾的講話方面,他的行為舉動并不比另外的參賽者表現更佳,但最終他獲得了獎牌。因為他的講演燃燒著真誠之人,閃爍著真實的光茫,而其余的人仿佛只是說話的機器而已。
那位農村來的學生理智根清楚,不能在講演中把自己的個性投射到別人身上,必須展露出你對于自己所講的有多深摯的信念。這種信念是最能感動人心的。
1、適當的停頓及靜默的時間
篇3
大家好!
當今社會,可以說,改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競爭也早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昭示著這樣一個真理,那就是: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競爭才有希望!
xx醫院作為省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試點單位,正在進行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改革,就必然有競爭,感謝改革,也感謝競爭,正因為有了改革,有了競爭,才使我有機會站在這里發表競聘演說。在這里,我真誠地感謝在座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代表,是你們給予了我參與競聘演說的勇氣和決心,是你們給予了我參與改革,參與競爭的勇氣和力量!
我叫xxx,今年38歲,畢業于**醫科大學,在職本科學歷,主治醫師職稱,現任內一科責任主治醫師。
今天,我競聘的崗位是急救中心主任。我認為我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我具有一定的業務水平。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后在傳染科、內二科、急診科、門診、內一科工作的經歷,開闊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的業務素養。我還完成了遼寧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本科的全部課程,并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進修一年。刻苦的鉆研和學習,使得我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現在我已經成為我院神經內科學的骨干力量,在學術上具有獨到之處,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也具有培訓和指導年輕醫師的能力。
二、我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把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為己任,醫術上力求精益求精,醫德上力求品德高尚。
三、我綜合素質高,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實事求是。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我都奉行坦坦蕩蕩做人,兢兢業業做事的原則,不做損人利己之事,唯求公正廉明。
四、我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雖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但我也非常關心國家大事,更關心我院的改革和發展。
五、我年輕,身體健康,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面對急救中心繁重的工作任務,年輕、健康是一種優勢,可以使我能夠以充沛的精力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如果我能夠得到各位的支持與厚愛,成功競聘到急救中心主任這個崗位,我將積極配合醫院領導,按照領導的要求去開展工作,在完成好急救中心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重點搞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醫護人員應急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應急能力。要強化崗前培訓工作,主要抓“三個培訓”:即規章制度的培訓、急救技能的培訓和溝通技巧的培訓。同時,要制定“急救醫生崗前培訓制度”,建立“急救醫生準入制度”。
二、完善各種疾病的搶救預案,開展急救模擬練兵活動,進行院前急救、院內救治等演練項目,使醫護人員的應急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系統,完善應急規章制度、健全應急措施,確保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應對各種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
篇4
關鍵詞:交際模式;公眾演講;口譯;即席演講;即興演講;元語言;目的語;語言習得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6)02-0046-04
口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其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同。鑒于演講和口譯在當今社會對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筆者通過對演講和口譯交際模式特點的對比分析,旨在為提高演講能力和培養合格口譯人才提供理論依據,并旨在演講藝術和口譯教學方面有所突破,從而探討出一套培養外語專業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眾演講和口譯的交際模式
演講,又稱講演、演說。它是一種言語表達的交際活動,是一種借助口頭來傳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現實性很強的社會交際活動。演講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視為解釋演講過程的有效手段。從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 and Beebe(2012)提出的人際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語境和反饋是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據Lucas(2001)公眾演講交互模式:演講者對已知信息編碼(encode)通過媒介渠道將信息傳遞給聽眾,聽眾對聽到的信息進行解碼(decode),再將所理解的信息通過媒介反饋給講話者,在整個過程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單向的,演講者只是信息的傳送者(sender),而聽者則扮演著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傳遞的信息在兩者之間有著共享意義。在信息傳遞中,演講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擾,演講者在臺上會出現緊張忘詞等現象,此時要迅速做出反應并盡快彌補缺失,以確保演講的流暢性和完整性。在整個過程中,演講者要達到控制緊張情緒、適應不同的聽眾、流暢地表達思想,需要長久的專業訓練和自身的努力來達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從演講的分類來講,演講主要分為定題演講和不定題演講。定題演講主題鮮明、目的明確、針對性較強;不定題演講又分為即席演講(impromptu speech)和即興演講(extemporaneous speech),均要求演講者根據主題快速組合信息,并用嚴密的邏輯進行演講。在演講專業領域里面,即席演講并不等于即興演講。從命題范圍來講,即席演講的話題更具廣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視佳片、名人名言、諺語俚語等等;而即興演講是以目前國內外發生的時事熱點問題為主,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在準備和演講的時間上,兩者也存在很大差異。即席演講者拿到演講話題后一般有兩到三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后用五到六分鐘的時間演講;即興演講相比即席演講,它允許演講者有更多的準備時間,一般為三十分鐘,在此時間范圍內,演講者需具備快速查詢文獻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鐘的時間陳述其演講內容。在演講過程中,兩者都可以攜帶筆記或卡片進行演講。此外,即席演講中,演講者只需對命題相關的已知信息進行有邏輯性地重新組合;而即興演講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邏輯證明作為輔助,直接深入地對演講話題進行論述。由于研究設計中的課時限制,筆者采用的演講模式為即席演講。
與演講不同,口譯是一種將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準確解碼,并用目的語表達出來的交際行為,是當今社會跨文化交際的一種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譯給譯者提供了大量的時間理解和修正譯文,并且可以獲取譯文的反饋意見。但是,在交替傳譯或者同聲傳譯中,由于任務具有及時性和瞬間性的特點,譯者不可能有大量時間理解和更正語誤。Gile(1997)口譯模式是基于認知語言學基礎產生的,它包括三個階段,即解碼―記憶―編碼。從Gile模式可以推斷出來,口譯的第一階段,即聽力理解階段可以分為聽音、記憶、筆記和協作,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譯者對所聽到的信息進行解碼。第二階段是對解碼的信息重新編碼的過程,即信息重組,它包括信息回憶、閱讀筆記和用目的語產出信息。Gile口譯模式的本質在于傳遞意義,譯員的注意力分配、筆記能力和語言產出能力尤為重要。譯員在交際過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傳送者,且傳遞模式是雙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譯者還充當了演講者和聽者之間協調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見,口譯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譯員用目的語再現原語信息時,包含對理解的信息用譯語重新組合和表達,即譯語的組織架構和有聲語言產出。此環節相當于譯員發表了一次公眾演講。譯員的語言基本素質、語言組織技能和抗緊張情緒等公眾演講技能對口譯的產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分析Lucas(2001)的公眾演講交際模式和Gile(1997)的口譯交際過程模式發現,兩者在英語語言能力、演講技能、批判性思維、抗壓力能力、筆記依賴程度、信息組織和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許多相似點。筆者將從演講藝術的角度探討其對譯員口譯表達能力的影響,并檢測演講培訓能否對口譯產出階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尋求演講和口譯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參加實驗的35名受眾者為口譯短期培訓班的成員,培訓時間為兩個月,培訓目的是考取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二級口譯資格證書(CATTIⅡ)。口譯培訓者均為中高級語言學習者,23人獲得大學英語六級證書、12人獲得英語專業八級證書;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譯受訓者均參加為期八周的演講課程。由于此前未進行過大量的公共演說技巧培訓,因此在培訓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訓者可以進行4~6分鐘的即席演講。
在演講培訓開始前和培訓結束后,口譯培訓成員分別回答了一份關于演講技巧自我評估的五點量表的問卷調查。問卷中1代表此項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項能力非常強。根據文獻回顧所得出的結論,演講技巧自我評估的問卷調查內容包含以下十項能力: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公眾演講技能、即席演講技能、批判性思維能力、演講焦慮程度、減少依賴筆記程度、演講中勸說技巧、組織信息能力和表達能力。
為給準譯員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講練習機會,避免其過度依賴筆記并緩解焦慮情緒,訓練設計主要參考以下幾個因素:口譯培訓大綱、課程時間、培訓者的課堂參與程度、內容的輸入和輸出、以及演講的準備、練習、演示和評估(Lucas,2008)。口譯培訓的整個過程中,演講課程安排每周三節課,每節課一百二十分鐘。培訓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主題呈現,主題的選擇原則上略高于口譯培訓者的整體知識水平,以便在規定時間內挑戰自己的思維反應敏捷度和在焦慮狀態下的抗壓能力。主題材料的選擇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避免演講中陳詞濫調的原則。培訓中后期材料的內容選擇要基于培訓前期的話題,其難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難度,這樣有助于口譯培訓者鍛煉其理解力,并在原語言知識基礎上建構新觀點。呈現方式因主題和材料不同而異,主要以錄像和短文的形式來呈現。在此過程中,受訓者可以通過做筆記或者提問等方式來提高對某個具體話題的理解。第二環節是針對相關話題的提示進行3~5分鐘的即席演講,準備時間為10分鐘。即席演講結束后,其他學生對所聽到的演講進行1分鐘批判性總結。即席演講和批判總結用隨機點名的方式進行,這種形式有助于給準譯員提供一個演講練習的真實場景,從而可以鍛煉其臨場發揮能力和抗壓能力。第三環節是根據內容、表達、組織三方面評價演講內容。內容主要指論證例子與主題的相關性和對已知信息的應用能力;表達主要評估演講者是否具備清晰的發音、流利的語言表達、適當的目光交流、合適的體態語和講話的信念等;組織結構主要指演講是否包含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題句和支撐句以及各部分之間是否具有統一性、連貫性和邏輯性。
筆者認為,口譯的產出階段和演講的過程存在許多相似性,譯員的演講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口譯的質量。因此,筆者提出的假設為,經過演講培訓,口譯員在英語語言綜合能力、批判性思維、組織信息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學習口譯技能并提高口譯質量。
三、研究結果和討論
研究結果證實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題假設,口譯培訓者的演講能力和其他九項能力成正比。從圖1可以看出,雖然問卷調查中各項標準差存在一些差異,但是被調查對象對問卷調查中大部分項目的匯報數字表明各項指數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培訓和練習,口譯學習者在演講時的焦慮程度有了明顯下降。培訓前焦慮程度的平均值為(M=2.91,SD=1.326),培訓后為(M=1.98,SD=1.706),平均值差為-0.93。數據表明,經過兩個月的演講練習,培訓者在演講時應對焦慮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們試圖尋找各種減壓策略使自己在演講過程中能夠靈活應對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擾因素所產生的緊張情緒,此過程和口譯中譯員需要應對隨之而來大量信息的壓力是一致的。口譯中,譯員不僅要聽辨講話者傳遞的大量信息,而且還要快速準確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語演講出來。因此,演講時焦慮情緒的減弱有助于提高譯員的自信心,從而減輕口譯過程中譯員的壓力。
從柱狀圖標中可以看出培訓者的演講技能明顯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別為培訓前(M=2.74,SD=1.407)和培訓后(M=3.49,SD=1.002),平均值差為+0.75。經過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手勢語、演講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講能力的提升并非明顯,培訓前后的平均值分別為:培訓前(M=2.35,SD=1.543)和培訓后(M=2.48,SD=1.492),平均值差僅為+0.13,差異不顯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演講話題的設置略高于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話題的難度系數可能增加了學生在即席演講時的壓力,有限的腦容量全部用來記憶或保持新信息并尋找富含邏輯的話語來表達演講內容。因此,短期培訓很難看到即席演講水平的顯著提高。相反,自我評估結果反映了兩個月的集訓對演講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講對演講者的反應能力、專業詞匯量、知識面、邏輯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備演講,在短時期內很難達到質的提升。由于在文獻回顧部分討論了演講和口譯產出階段的相似之處,所以演講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譯員在口譯產出階段的表達能力。
從演講技巧自我評估的問卷調查結果看出,參加口譯培訓者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從培訓前的平均值(M=3.19,SD=1.154)上升到培訓后的平均值(M=3.34,SD=1.082),平均值差為+0.15。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顯著的原因可以理解為,參訓人員的英語語言水平已經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學英語六級或英語專業八級,是中高級語言學習者,因此經過短期培訓很難看到語言水平的顯著提高。另外一種解釋為,中高級語言學習者在口譯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鞏固并加強已獲取的語言知識,而不是一味地習得新的語言知識(Lim,2001)。相反,英語語言初級或者中級水平的學習者,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其語言能力可以有明顯提高,因為語言知識的欠缺導致陳述性知識的習得比程序性知識的習得更易獲得,但實際上,程序性知識的習得對學生的元語言和元認知培養更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對最小分值的檢測發現,問卷調查在此項得分的最低分值為1,說明了此類培訓者在語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練或者不自信,并不適合擔任口譯職業,只有那些已經熟練掌握原語和目的語或者具備相當高的雙語或多語種能力的語言學習者,才適合于從事口譯行業。
問卷調查結果中,減少對筆記的依賴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從之前的(M=2.45,SD=1.501)提高到(M=3.21,SD=1.149),平均值差為+0.76。數據充分表明,演講中使用筆記的程度逐步減少,也就是說,大腦記憶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儲存器在逐步增大,相應地,第二語言產出信息的能力也會隨之增強。所以,演講訓練中教師要培訓學生減少對筆記的依賴程度,用腦記完成演講內容的邏輯構架和新舊信息的記憶和組合,從而鍛煉并增強口譯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記憶能力,即短時記憶能力。脫離筆記的演講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在口譯中盡量不依賴筆記,而主要依靠腦記來達到充分理解話語信息和講話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十項能力中的提升較為明顯,平均值由培訓前的(M=2.50,SD=1.489)和(M=2.44,SD=1.510)提高到培訓后的(M=3.23,SD=1.141)和(M=3.21,SD=1.149),平均值差分別為+0.73、+0.77。演講訓練要求學生把準備階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類匯總,儲存在大腦里,然后用英語有邏輯性的表達出來;而點評訓練則要求學生用批判性思維過濾所聽到的信息,獲取與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內容并提出論點進行說服性演講。由于前者訓練時間較長,因此與演講相關的信息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較為明顯。相反,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勸說能力的提升相對薄弱,其平均值差僅為+0.14和+0.06。事實上,譯員在口譯時的信息重組能力和表達能力對口譯的成敗和口譯質量的高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維和勸說能力在口譯過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為口譯是用目的語將原語重新表達的過程,它不需要譯員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原語并加入自己的觀點,也不需要說服聽眾,讓聽眾相信或者批判演講內容。
四、結語
合格譯員都是經過嚴格培訓的公眾演說家。研究結果表明,演講藝術的培訓有助于提升譯員的口譯表達能力;口譯是演講藝術的升華,它是一種再創新行為。口譯學習者應清楚地認識到即席演講對提高口譯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譯中如何正確恰當地使用演講策略。因此在口譯教學中培養譯員的公眾演講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譯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Beebe S. A., Beebe S. J.. Public Speaking Handbook[M]. New Jersey: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
[2]Gile D..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 [J]. Applied Psychology,1997,(3).
[3]Lim H..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1,(3).
[4]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7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5]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6]Nida E. A..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J]. 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1976,(6).
篇5
我是在大二下學期第一次在學校的海報宣傳內看到天梯金融培訓銀行校園招聘考試指導講座,那天晚自習正好沒課,于是伙同小伙伴們一起去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銀行校園招聘指導講座。幸好去的早,不然得站在門外了。講座現場由于主講老師的生動演說,臺下學生的熱情也很高,對于半生半熟的我,居然也抽到了講座現場的一個獎券——天梯金融培訓暑假課程的網申免費指導課程。這對于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為何這么說?因為之前就聽學長學姐說過,銀行待遇好,通過校招進去的機會也大,可是卻不知道從何學起,從何考起,就在我迷茫的時候,我遇見了天梯金融培訓。
大三上學期的一個周末,我和家長來到了天梯金融培訓機構中心,這里的客服老師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把學生的事當做是自己的事,認真努力的不厭其煩的為學生解答每一個問題,傳授每一個銀行校園招聘考試政策知識,并且環境很利于學生學習,每個教室都布置的溫馨怡人,讓人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溝通之初,總覺的自己肯定不行,首先自己的學校排名不是很好,另外自己的專業也不是很對口,我是英語專業的。但是在隨后咨詢老師的鼓勵下和指導下,我慢慢的發現了學習的技巧,發現銀行校園招聘考試不是那么讓人不敢靠近。于是,我報讀了暑假期間的學習,很榮幸,我成功通過了好幾家銀行的筆試和面試,目前就職于中國建設銀行,非常感謝為我付出的每一位老師,細心的指導和耐心的鼓勵。
因此,面對每一次的挑戰,只要你能有足夠的信心和責任心,夠耐得住寂寞,完全可以去挖掘自己的潛力。每一位學習者,無論學什么,無論考什么,無論頭腦是否聰明,奮發進取,不斷挑戰自我,就可以在考試中得到進步,成功的榜上有名。
人生要有理想,要有目標,要有規劃。
我從小就很向往銀行這個職業,每當我乘坐公車的時候,無論是哪個銀行在我眼前劃過,我都會回過頭來多看兩眼,我很羨慕這份工作,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的理想伴著我堅定地信心,我學習一直很刻苦,生性好強,因為我相信凡事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雖然我考的大學不是名牌大學,但我相信機會是平等的,只要自己不斷努力,付出終究會得到回報。
我目前已進入銀行,這是我事業的剛剛起步,我要學的還很多。只有不斷進取才能容納社會,只有不斷規劃自己的人生,生活才會更加精彩。我雖沒有高調的言語,但我有一生的追求,堅定自己的目標,刻苦學習,每個人的理想都會實現。人生是個大舞臺,要具有挑戰能力、抗衡能力,對自己好一點,給自己一個機會吧,放棄挑戰就是放棄人生。
篇6
關鍵詞:口譯教學;教學現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97(2008)09-027-02
隨著各國之間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社會對口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國高校的翻譯學科建設發展迅速,翻譯教學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翻譯學科的研究體系和教學體系仍不太成熟和完善。翻譯教學,特別是口譯教學依然是我國翻譯研究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口譯教學體系不夠成熟完善,口譯教材單一等等。本文通過分析口譯教學的現狀,提倡口譯教學應擺脫單一的教學模式,開設以技能和專題為基礎的課程,體現口譯教學的新理念,采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中英文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以及專業口譯技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譯實踐的重要性。
一、高校口譯教學的重要性
口譯是一種即席雙語轉換活動,也是跨文化交際中人類所依賴的一種基本的語言交際工具。它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 將信息迅速、準確、流利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口譯課是大學英語專業高年級的必修課,口譯教學已成為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的有二:一是傳授口譯理論知識,包括合格譯員的必備素質;二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專業口譯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中把口譯課列為英語基本技能課程之一。它對口譯課作了如下描述“口譯課是為高年級學生開設的英語基本技能課程。通過講授口譯基本理論、口譯背景知識和訓練口譯的基本技巧,使學生掌握口譯的基本理論和專題連續傳譯的技能,初步學會口譯記憶方法、口頭概述,口譯筆記及公眾演講技巧,以求學生能較準確、流暢地進行漢英對譯。”因此,口譯教學是高校適應社會對外交流日益頻繁的需要,培養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教學目標的不同、教學要求的不同以及教學內容的不同。我們要正確認識口譯課和口譯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口譯課作為英語專業本科學生能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我國高校口譯教學的現狀分析
英語口譯課是高校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一門重要必修課。該課程學習的好壞可以比較客觀、綜合地反映一名學生的英語聽、說、譯等能力,以及他們在英語語言文化學習方面的修養。然而, 長時間以來,口譯在我國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很多高校沒有開設口譯課程。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口譯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人們開始重視對口譯的研究,探討口譯教學的相關問題。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口譯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學時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來說都很不規范, 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沒有統一的綱要和體系來指導口譯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各院校口譯課的開設不但隨意性大, 水平也參差不齊。這種局面給口譯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校際間的互動流。
首先,我國高校口譯課開設的課時數普遍過少,造成了教師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盡管學生一開始對口譯課有濃厚的興趣,可由于教學效果的不理想而大打折扣。至于選用的教材,目前的口譯教材大都片面強調語言的轉換和翻譯的理論方法,與翻譯實踐嚴重脫節,系統性不強,有些教材內容過于陳舊,缺乏新穎,例子不豐富,很難滿足師生的要求,給學生學習、教師備課和研究帶來了困難。
此外,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口譯教師隊伍不穩定,口譯教師隊伍的團結協作、相互支持較少,從而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并且現有的口譯課教師大多未接受過比較完整、系統、正規的口譯教育與培訓,不少口譯課教師缺少甚至沒有口譯實踐的經驗,自身也缺乏對口譯的理論和教學的研究,很難勝任口譯課的教學工作。
同時,學生也是口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課堂教學水平。準備接受口譯培訓的學生一般具有一定的聽力、口語水平和翻譯能力,但這并不等于他們都具備接受培訓的條件。口譯訓練的基本條件是:學生外語水平達到理解不存在問題,表達基本自如,并具備一定的記憶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的口譯教師們反映:接受口譯培訓的學生未曾經過選拔,對母語和外語均未要求,也沒有限制學生的數量,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會聽會講英語就能接受口譯學習并勝任口譯工作。因此,在學習口譯的過程中,多數學生的雙語應用能力達不到口譯訓練的基本條件,在口譯實踐中普遍感到很吃力。
三、對口譯教學改革的建議
由于口譯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因此口譯教學不能僅依賴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應以技能培訓為中心,以培養應用型的口譯人才為目標。為了提高口譯教學效率,改善現階段口譯教學存在的弊端,口譯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對口譯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教學內容、方法和模式的改革
口譯課的教學內容應突出實用性和時效性。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口譯方面的教材,多數是針對高校外語專業高年級學生或相應水平的口譯工作者編寫的。大多數教材是采用主題訓練和技能訓練穿插在各個專題口譯材料練習里,如梅德明的《高級口譯教程》,吳冰主編的《漢譯英口譯教程》等,這類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但是每本教材都各有其優點與不足,因此,除了使用固定的教材外,任課教師應根據本校、本地的實際、形勢的發展、熱點的轉移或涌現,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信息資源,如報紙、廣播、電視、因特網等,來補充課外材料,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靈活,更符合時代的需要。此外,為了突出場景的真實性,教師也可利用課余時間錄制音像資料,從互聯網、書籍等渠道獲得一些錄音材料。
口譯訓練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訓練,因此,在口譯教學中應貫徹實踐性原則,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把口譯課堂設計得像口譯現場,營造真實口譯氣氛,如模擬商務談判、迎來送往、學術會議、場景發言等,以讓學生較好地熟悉未來口譯的實際情況。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較早地熟悉口譯的實際工作。在教學方法上,口譯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翻譯理論知識,口譯經驗與口譯教學能力,還要加強對多媒體課件、語言實驗室等現代教學技術的使用,增加課程的實踐教學,才能適應信息技術應用給口譯教學方法帶來的深刻變化。
我國高校口譯課程的設置還應注重市場需求和實際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學中的理論知識,也應依照不同的培養目標和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理論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應改善傳統口譯教學模式,口譯課堂應由“被動式”教學轉向“主動式”教學,鼓勵“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獲取知識。此外,口譯員最重要的職責是做好不同語言的講話者之間的“橋梁”和“協調者”。在口譯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安排學生擔任在本校開展的與外語活動相關的口譯工作等,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口譯員工作的重要性與口譯現場的壓力感。進一步了解口譯的即席性或突發性、情景交融屬性、雙語轉換等特征,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二)學生雙語能力的基礎訓練及口譯技能強化
“翻譯教學的任務是在學生具備一定語言能力的基礎上訓練翻譯技能,培養他們的雙語交際能力”。譯員必須是能操練雙語的人,所以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對成功地理解源語和最終的語言再表達非常重要。在口譯教學中,學生雙語基礎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口譯教學的效果。因此,注重兩種語言的對比,并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譯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加強學生雙語基礎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注重雙語能力檢測。合格的口譯員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接受口譯培訓的學生需要進行嚴格的入學測試,考察學生的雙語能力,學習動機、人格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適應能力,通過考核,選拔出最合適學習口譯的學生。二是注重雙語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口譯的過程中,只有準確地“聽”懂了源語的內容,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語碼轉換,而“說”則是用口頭表達的形式轉達發言者意愿和傳遞信息。因此,教師在培訓時應首先幫助學生掌握聽得方法和技巧,準確理解原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對原語進行思維加工,分析原語的意義,綜合原語的信息要點,順利完成口譯任務。
同時,口譯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翻譯某些專題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口譯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口譯技能。這些口譯技能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聽力理解及短期記憶訓練
聽力理解訓練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聽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明確他們所聽的應該是文章中語言的主要內容和意義,而非語言的形式。良好的記憶力和得當的記憶技巧是保證口譯質量的重要因素。聽力理解及短期記憶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養成好的理解和記憶方法,為循序漸進的口譯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為聽力理解是口譯的首要前提與任務,所以聽力理解與短期記憶的培訓也應在教學初期進行。
2、公共演說的技能
對于口譯員來說,幾乎所有的訊息都是靠口頭表達,因此,公眾演說技能是口譯員必備的重要技能。教師應多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等實踐活動,盡可能多地提供公共演講機會,使學生在進行口譯實踐時更加從容、自信。
3、筆記法訓練
口譯中的筆記法是用簡單的文字,符號以盡可能快的速度記下講話內容。在訓練時,教師要和學生探討記口譯筆記的方法與技巧,使用的語言,采用的形式,符號,及所記的內容,并幫助學生不斷更新、提高記錄口譯筆記的方式。
4、口譯教師在進行口譯教學時還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一是根據教學內容隨時添加文化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對比。二是要對學生進行文化方面的口譯技巧訓練。如文化詮釋法,文化和諧對應策略等。
(三)口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口譯課既是一門理論課, 又是一門實踐課。因此,口譯教學除了要講解與傳授口譯的理論技巧,還要重視口譯的實踐性。使學生不僅在語言轉換技能上得到培訓,在復雜的交際因素影響下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有進一步提高。在這里,筆者提出兩點建議:
1、在課堂內營造真實口譯氛圍
課堂翻譯訓練的“現場、即時”原則主要是通過模擬現場發言和翻譯來體現的。身臨其境的感受口譯現場的緊張感與壓力感,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了口譯課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到在真實口譯環境下將要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以及應采取的措施。例如,模擬記者招待會翻譯。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兩位學生分別坐在發言席和翻譯席上,其中一位充當發言人,另一位扮演譯員,同時還可安排幾位學生充當記者提出問題,并要求口議員對問答環節進行翻譯。活動結束后,由全班同學共同討論,提出改進意見。
2、在課堂外加強口譯實踐
課后必須堅持口譯訓練,這將有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不斷提高。要堅持收聽英語電臺和相關英文材料,作為合格的口譯人員,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學校與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戰演練的機會,可多組織些口譯比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口譯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口譯技能,積累社會經驗。
結語
口譯課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對教師本人也是一個挑戰,教師需要不斷學習,適時補充新的知識和見解,以保持良好的素養。口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考慮口譯課的特點, 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力求做到傳授理論、培養技能同語言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 我們的口譯教學才能邁上一個新臺階。教師還必須根據時代的發展,市場的需求,以及教學規律進行討論和研究,以規范口譯教學,保證向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口譯人才。
參考文獻
[1]葛艷.口譯教學研究之我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3).
[2]姜克銀.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現狀研究――以寧夏大學為例[J].寧夏大學學報,2007,(5).
篇7
面試是面試官通過與應聘者會面,觀察應聘者對于特定條件的反應,對應聘者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判斷其是否達到勝任某項職位要求的過程。面試官通過各種方法,對應聘者的言行舉止、性格品質、知識技能、能力素質等多方面進行了解,最終達到甄選出最合適人選的目的。
漫談不是漫無目的的談話
漫談法雖然被廣泛使用,但是要有效地使用,難度還是很大的,因此面試官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切不可隨意發問,漫無方向,導致面試效度低下,考察不到應聘者的必要素質;另外,在評分的過程中,也要盡量排除個人因素的影響,做到客觀公正,這樣才能夠提高面試的信度。
因此,在提高效度方面,面試官可以通過制定提問大綱等方式,盡量使面談過程圍繞崗位需求這個中心。
然而在提高信度方面,面試官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比較多了。因為漫談法過程受面試官、應聘者以及雙方互動情況三個方面變量的共同作用,非常的不好控制。人際交往中的許多社會效應,同樣可能滲透到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在使用漫談法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是否存在以下這些不客觀因素的影響。
小云是某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最近讓一個新員工傷透了腦筋。面試的時候,他表現得很積極,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是在大學里面參加過很多的學生活動,是學生會的主要干部,學習成績也很好,口才也相當的不錯。小云對當時對他的印象很不錯,覺得這些簡單的辦公室工作他一定能應付。
但是,讓小云沒有料想到的是,這個新人一點都不懂得跟辦公室的同事相處,還經常擺出官架子來差使老員工幫他辦事,其他員工意見很大。而且他又很粗心,好幾次做的報表都出現了多處明顯的錯誤,以至于他的部門主管也來找小云抱怨。
面試官如何有效控制偏差?
(1)從態度上強化自己,避免慣性思維
面試官不應該把自己放在一個專家的位置上,高高在上,對應聘者進行評判。面談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面試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方向,有效利用應聘者的反饋信息,避免慣性思維。面試官為了提高自己的技巧,也應該時刻注意者提醒自己,是否存在著慣性思維,是否有被應聘者引導的時候。
(2)重視非言語行為
漫談法雖然是以"談"為主,但是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卻不可以"只聽不看"。在面試的時候,應聘者的回答往往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經過培訓排練的。要真正的了解應聘者,面試官還需要仔細觀察他們的非言語行為,包括表情、動作和語調等。
(3)準確詳細記錄,嚴格按照既定標準進行評分
面談的時候應盡量采用錄像或者專人記錄,都是保證面試真實有效的關鍵環節,也是跟面試結束后的評分環節緊密相連的。如果記錄不詳細準確,那么客觀的評分程序也就無法進行了。如果面試官只能根據大體的印象對應聘者進行模糊評價,不管面試官再怎么經驗豐富,要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觀,也是非常困難的。
(4)理性對待認知偏差
在分析面試中的種種認知偏差的時候,我們強調面試官應該盡量避免這些偏差,但是事實上,完全避免也是不可能的,面試官不是機器,也有可能受到情緒的感染。另外,我們推崇漫談法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恰恰是因為面試官可以通過情緒這條通道和應聘者交流,而這是其他任何標準化操作方法所不能達到的。
企業如何安穩渡過危機,人才是企業的渡危的關鍵,如何有效的管理好人才、招聘人才取決于企業人力資源體系的健全和完善。
如何對管理人員面試?
1、考察事務處理能力
我們可將事務處理能力分為三種類型:書信處理,繁雜事件處理和突發事件處理。書信處理我們可以假設該經理已離開本公司一段時期,大量的信件堆積在那里。信件內容包括很廣,如廣告、邀請信、貿易信息、合同草案及私人信件等等,讓經理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輕重緩急進行處理;繁雜事件處理可以假設經理坐在辦公桌前,不停的有員工反映情況,另外,電話鈴也在不停的在響,看看應聘者對各種事件的處理能力。突發事件可以假設發生火災,失竊等情況,考察應聘者的反應能力。
2、考察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可以安排一個即席發言,讓應聘者就一個具體問題發表他的意見。這是考核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方式。另外,我們還可以安排他進行一段演說,比如某年企業虧損,在年終總結大會上面向員工的一段激勵性演說。還可以假設公司某主要職員想調離此地,他的離職將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很大的損失,應聘者必須對他進行說服勸阻。
篇8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教學目標方法
口譯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對某些議題的探討深入廣泛,需要各種專業背景的口譯員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口譯任務。目前,我國口譯員培訓主要集中在各外語院系,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語言背景,非語言背景學生僅占極少比例。這種專業背景過于單一的學員組成,造成我國口譯員隊伍的專業背景過于單一,不利于我國職業口譯員隊伍自身的發展。為改變這一狀況,對一部分英語水平較高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口譯訓練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探討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內容、步驟及方法。
一、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目標
1.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口譯的優勢和劣勢
作為一種符號系統,語言是人類用來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思想的載體。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用這種工具來傳達信息交流思想。而思想與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因個體不同而不同。與同年級的英語專業學生相比,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專業,比如生物工程、醫藥、汽車工程等,英語僅僅是他們的一個工具。理論上講,語言水平等同的條件下,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理解和表達本專業領域及其相關領域的思想信息時,能夠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是英語專業學生所不能及的。
另一方面,正因為非英語專業學生有自己的專業,所以在規定的學習時間內,其專業課程學習的時間極大地擠占了英語語言的學習時間,英語課程及課時數量遠遠少于英語專業學生的課程及課時數量。到了三、四年級提高階段,大量各種專業課程的開設進一步擠占英語課程的課時,使得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程(ESP)大多數高校每周只有2課時,數量上更是無法與同年級的英語專業學生相比。不難理解,整體而言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聽說水平不及英語專業學生。
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和語言方面的劣勢使得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不能照搬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必須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口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遵循不同的步驟和方法。
2.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目標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口譯可以分為多種。Pchhacker認為,從歷時的角度看,口譯最為明顯的分類標準是交際的社會語境(thesocialcontextofinteraction),即口譯發生的情景(setting)。按此標準,口譯可以分為商務口譯、外交口譯、軍事口譯、法庭口譯等。按照口譯所需的技巧和知識可分為會議口譯和一般口譯。會議口譯包括交替傳譯(ConsecutiveInterpreting)和同聲傳譯(SimultaneousInterpreting),需要完整全面的口譯技巧、多領域的知識和極高的A、B語水平。一般口譯可以簡單概括為商務口譯(In-houseInterpreting)和陪同口譯(Escort-Interpreting)等。對于一般口譯而言,交替傳譯技巧就可完成任務,語言水平要求低于會議口譯,一般只涉及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社會對不同口譯人才的需求數量不盡相同。如果把口譯人才總需求比作是一個金字塔形狀,那么,對一般口譯人才的需求就是龐大的占總量達80%的金字塔中底部,會議口譯人才的需求僅僅占為數極其小的塔尖部分。
綜合考慮我國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基礎、專業優勢、課時少的現實,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比較合適的目標應該定位為:在提高學生的A、B語水平的基礎上,主要傳授交替傳譯的入門知識,訓練其交替傳譯(ConsecutiveInterpreting)技巧,為學生所學專業領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培養專業型一般口譯人才,并從中發掘人才,為更高級別培訓(如會議口譯)輸送后備力量。
二、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內容
作為一種專業技能培訓,仲偉合認為口譯教學的內容可以綜合概括為三個模塊,即:語言知識板塊、百科知識板塊和口譯技能板塊。對于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而言,應該以大學四年不同階段所開設的英語課程和專業課程分別為語言知識基礎和專業知識基礎,重視語言水平提高和口譯技能教學甚于百科知識教學,即教學內容應該是依托學生原有的專業知識技能采取語言(英語)知識+口譯技能的模式。
口譯是一種耳聽口說的活動,使用的是口頭語言,口譯語言教學的內容當然也應重視口頭語言。這種口頭語言包括A語和B語。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最需要提高的無疑是作為外語的英語口語(B語)。但是,作為口譯教學內容的B語口頭語言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內容。一般口語課教學往往注重日常生活情景常用言語的教學,如商店購物、機場接人、餐廳就餐等場合使用的日常表達用語,屬于生活口語類。在口譯活動中,譯員雖然也需要這類口語,但是僅掌握這類口語是無法完成口譯任務的。要想做好口譯工作,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是“口譯工作言語”。這是一種在社會的言語交際環境中為了某種工作之故而使用的特定的口語。與生活口語相比,因為使用的交際場合常為正式或者半正式,它的語級較高,可啟用正式或者莊嚴語體;邏輯性較強,有一定的結構完整性;信息量較大較濃縮不易記住需要比如筆記等口譯技能幫助記憶;用詞較為嚴謹,甚至在某些層次上很專業化,比如使用一些生僻的技術用語,這些場合慣用的套話等。“口譯工作言語”在生活中幾乎很少使用,卻是譯員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最需要重視和提高的。
因為教學目標是培養專業型的一般口譯人才,需要用到交替傳譯技能,所以技能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聽解原則;言語類型分析;主題思想辨別;口譯短期記憶訓練;口譯筆記;目的語信息重組;演說技巧;數字傳譯技巧;譯前準備技巧;協調能力訓練等。各種技能的訓練方法不盡相同。比如短時記憶訓練可以通過復述練習、影子練習等進行,表達能力訓練包括當眾中英文演講、就給定的主題和情景用中英文描述等,而筆記技能教學包括筆記符號的選擇,鏈接關系的處理,筆記的布局原則等。
三、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步驟和方法
當前,我國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學四年期間的英語學習可以分為一、二年級的基礎階段和三、四年級的提高階段。基礎階段,學生的專業課開設較少,英語教學注重英語基礎知識學習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提高,多數高校周課時一般為四節到六節。提高階段,隨著所開設的專業課程的增多,多數高校的英語課時被壓縮至二節,英語學習進入專業英語學習(ESP)階段,英語教學強調英文在學生所學專業領域的運用,涉及較多的專業知識內容。同時,很多高校也鼓勵開設雙語(英漢)專業課程。這種以內容為教學重點的課程(content-basedcourse)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做是提高階段語言教學的一部分。
受專業課程的擠壓,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時不論在基礎階段還是提高階段都是較少的。口譯教學安排應該盡可能結合英語課程進行。基礎階段,學生英文水平有限,還不能進行全面的口譯訓練。但這并不是說不能進行任何的口譯技能教學。在此階段,教授某些口譯技能不僅可以進行,而且能夠促進英語教學尤其是聽說教學,同時還能夠減輕提高階段口譯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壓力。但是這時的口譯教學只能算做是提高語言教學水平的輔助手段之一。在提高階段,口譯教學應該結合該階段開設的專業英語(ESP),圍繞學生的專業知識及相關領域知識,強化口譯技能和B語作為工作言語的教學。這時,口譯教學為主外語教學為輔。下面詳細闡述。
1.基礎階段
在基礎階段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一些口譯技能訓練,可以促進英語教學。這些技能涉及口譯的各個環節,涉及聽解、記憶、筆記、表達、譯前準備等操作過程。
在精讀課上,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合適的口語語篇特征鮮明的課文對學生進行口譯技能訓練。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學體驗英語》精讀第二冊第一課的課文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于2001年9月21日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在課文講解之前,教師要求學生了解作者身份,請學生特別注意講話是在9.11剛剛發生之后不久,作者發言的場合及目的聽眾組成等背景知識,讓學生在看課文之前對課文內容等進行預測,然后對照課文檢驗預測的準確程度進而講解譯前準備的口譯知識。進入課文講解階段,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語篇特征,邏輯結構等,熟悉此類講話的結構措辭等。講解完畢,引導學生進行斷句、口頭翻譯成漢語等視譯訓練。為鞏固學習成果,可以提供更多同類型講話,供學生進一步練習。
口譯員在工作現場的聽解要求比一般人日常交際過程中的聽解要求更高,更全面。不管學生將來是否繼續口譯學習,掌握口譯員的理解技巧對其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應對各種學生最為關心的聽力考試及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等都將大有裨益。在聽力課上可以融入口譯聽解技能教學,包括訓練學生通過積極地聽取材料有效理解不同的語體、分析其中蘊含的信息單位以及信息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脫離詞語的束縛獲取其中蘊含的意義、遇到數字、術語、模糊點等時如何應對等。隨著聽力課程的推進,聽力材料的內容在不斷加深,材料長度也逐漸增加。比如到了二年級有些聽力教材的單篇材料長度達到將近400單詞。受人類工作記憶容量(7+2個單位)和保持時間(2~15秒)的生理限制,即使學生完全理解了其中蘊含的信息,也難以在聽完后全部記住,如何記住理解了的信息以應對相關考試(比如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復合式聽寫部分的句子聽寫)就成了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這時,口譯員的腦記和筆記技能就可以融進聽力課教學。比如教師可以講解筆記符號的選用,如何做筆記最為省力,最應該記什么等,并結合材料進行訓練,培養學生記筆記的意識。
當眾清晰簡潔流暢連貫的口頭表達能力不僅口譯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任何一個高素質的人才應該具備的才能之一。口語課上,教師讓學生就某一個話題進行討論并要求大家當眾闡述觀點后,不妨在點評學生的口頭表達時引入公共演說技能的教學,就語速與語調的控制、如何糾正不良表達方式等進行指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口頭表達訓練。
當然,學生在此階段主要是打好語言基礎。口譯技能教學只能見縫插針進行,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同時也為其進行后續的口譯學習準備條件,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2.提高階段
學生進入三、四年級,對部分英語程度較好尤其是聽說水平較高的同學進行口譯訓練的條件更為成熟。首先,其時這些學生大都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英文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基礎更為扎實;其次,學生英語學習進入提高階段,專業英語課取代了基礎英語課程,專業課程比例擴大,部分專業課程使用雙語教學,這些都為口譯教學的正式開展準備了專業知識基礎,同時也為口譯教師解決了專業術語方面的難題。這時,口譯教學應該與英語語言教學脫離,單獨開設。教學對象也不應該再是全體學生,而是英語程度尤其是聽說水平較高的部分對口譯感興趣的學生。教學目標是培養口譯人才,而非單獨的提高英語語言水平。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口譯知識技能和進一步提高B語水平。
此階段,口譯知識技能的教學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進行。微觀方面包括上面所說的口譯分項技能,比如聽取與分析技能、短時記憶技巧、口譯筆記技巧、表達能力、譯前準備技巧等。這些技能在一二年級的基礎階段雖然有所涉及,但也只是有選擇地作為提高英語教學的手段穿行,并非教學重點,學生難以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到了三、四年級,口譯教學應該全面地加強訓練上述各項微技能。訓練的方法可以參考其他類型口譯教學,如采用復述練習、影子練習(ShadowingExercise)等訓練學生的短時記憶;理解過程中的詞語脫離練習等訓練學生的聽取與分析技能等。
宏觀方面教學主要圍繞如何訓練學生把上述各種微觀技巧協調運用于具體的口譯任務。教學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task-basedteachingmethod)。因為該類口譯教學的教學目標是:為學生所學專業領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培養掌握一定交替傳譯技能的專業型一般口譯人才。所以,設計選擇口譯任務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專業、可能的就業領域、甚至該領域內、行業內經常需要口譯的場合(setting)等因素,選取一些典型的出現頻率高的口譯情景進行設計。
至此階段,學生的語言水平尤其是B語言水平雖然與基礎階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離一個合格的譯員所需要的B語水平相比依然有相當的差距。口譯教學依然需要非常重視學生B語水平的提高。不過,這時的英語教學與基礎階段有所不同。首先,英語語言教學不再作為單獨的課程開設,而是融入口譯課程的各個環節,比如在教學生譯前準備技巧時,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口譯任務對可能遇到的詞匯術語等制作并記憶詞匯表,進行聽取與分析技能教學時讓學生分析不同口頭語篇熟悉其邏輯結構等。其次,這時英語學習的內容由基礎階段的普通用語為主轉變為“口譯工作言語”為主,是學生所學相關專業領域的典型口譯情景所需的典型工作言語。比如,企業產品發表會,公司開業典禮致辭等場合的常用語體。
篇9
希臘的政治體制捍衛了民主。在民主的雅典,人數眾多的公民大會象征著雅典的民主,也保障著雅典的民主。原則上年滿20周歲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但證據顯示,公民大會開會時,柏尼克斯的大會堂經常座無虛席。公民大會每年召開40余次,每次會議都討論一些關系城邦的諸如國防與法律等的重要事宜。每個公民都可以針對當時討論的議題到講壇上發言,這使得雅典公民的參政熱情大為高漲。而今盡管不所有的人都把希臘政治體制看作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但雅典的民主制度依然令人向往。但任何一個體制在彰顯特色的同時,也會缺失另一些東西。希臘的民主恰恰是以犧牲法律為代價的。在民主的雅典,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經過陪審法院的審判。但只要男子年滿20周歲一個條件就可以去做陪審員甚或法官,他們中很多公民不認字,更別說受過什么法律方面的培訓。而他們聽完原告與被告雙方的控訴與申訴后投票決定判決結果時卻是威嚴的法官。由于判決是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進行的,故訴訟者需要感染性極強的語言,甚至是哀求和哭訴或是壯烈和令人同情的淚水。除此之外,贏得訴訟的一方更要有激情的辯論和雄辯的演說。因此,希臘的法律沒能與政治保持恰當的距離,最終被淹沒在造就它的政治體制中。以至一位現代研究者很不客氣地寫道:“雖然希臘人有司法制度,卻很難說他們有法律制度(就這個詞的羅馬和現代意義而言)。他們沒有制定出法典。他們沒有報導推理縝密的判決。他們沒有寫出富有學理的論著。他們產生了建筑師、哲學家、雕刻家和畫家,但卻沒有職業的法官或法學家。他們在司法上的一個貢獻——民主陪審法庭,采取了最易流于任性的形式,而與任何法律科學根本地不相容。他們將巨資耗費于寺廟(如奧林匹克的寺廟),而不是像羅馬人那樣,用在法院建筑上面。”
二、智者學派——古希臘的法學家直接導致了形式邏輯的產生
智者學派一詞源出古希臘文sophists,出現于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開始衰弱。有學者認為譯為智者不足以分清是非或不足以還原他們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所以主張譯為“詭辯學派”。這個學派留下的文獻甚是匱乏,但僅有的資料顯示:他們的理論和行為無疑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新的思維方式給后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而且直接導致了亞里士多德形式邏輯的出現。
(一)智者學派的產生背景
從歷史背景看,智者學派的產生決非偶然,而是有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這個學派的全盛時期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后半期。在此之前,希臘哲學有兩個中心。一個是愛奧尼亞,另一個是愛菲蘇,它們都是希臘殖民地。到了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逐漸移入希臘大陸本部,并以雅典為中心。當時各城邦的許多著名學者都到過雅典或定居雅典。這時雅典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在不斷發展、進步,實際上成了整個希臘世界的中樞。隨著社會制度的演變,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實踐的需要,各個領域都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提出了不少新鮮的問題。自然科學方面如此,社會科學方面如此,人類的認識能力方面也是如此。這許多新問題已不能用傳統的學說加以解釋,傳統的理論也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這一矛盾似乎是越來越尖銳了。智者學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敢于發表己見,試圖加以解決的許多學派之一。其次,當時雅典在政治上已發展到民主政治的全盛時代。公民們為了行使他們的民利,必須學習一些新的本領,包括論辯術、修辭術、雄辯術、講演術等,以便恰當地抒發己見、駁斥論敵或在法庭中贏得訴訟。智者學派就是應這種新教育的需要而產生的。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本來就是擅長論辯、講演和修辭的。他們公開招收學徒,收取學費,并教以“本領”。
(二)智者學派的理論和行為
公元前5世紀左右,智者學派的活動常見于希臘各個城邦。他們以收取學費的方式來教授雄辯術和政治、法律思想等知識。從普羅泰格拉提出著名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之后,古希臘關注的重點從神和天轉向了人,重新審視了道德、法律和人類社會,以至于他們倡導的人本主義到今天還是令人敬仰。智者學派的活動是當時陪審法院制度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智者學派幫訴訟者撰寫的辯護詞,給后人留下了重要的了解古希臘法律思想的遺跡。但是,出色的辯護詞畢竟不是“推理縝密的判決”或“富有學理的論著”,智者們也絕非現代意義上的律師。事實上,他們是一種民主審判制度的產物。他們在法庭上發言,跟在公民大會、議事會里的演說、論辯并無不同。滔滔雄辯,目的都是要打動乃至征服對面眾多的聽眾。對面的聽眾,也就是陪審員,與現代法庭上的陪審員有很大不同。因為他們不是以法律為準繩,而是以自己所謂的正義感,多數情況下是有失偏頗的一己之言來決斷。還有,因為陪審員人數可以多大六千人,一方支持者眾多,則多數陪審員會以人民的名義都倒向一端。法庭審判就是這樣進行的。古希臘邏輯史上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名鼎鼎的智者學派首領普羅塔哥拉招收了一個名叫歐許勒斯的徒弟,準備教他學會訴訟。二人相約:在授課前先繳一半學費,另一半學費則待歐許勒斯第一次出庭勝訴后才繳。如第一訴訟失敗,則免交。不久,歐許勒斯學業告成,但他遲遲不去從事訴訟事業。普羅塔哥拉無奈,向法庭,他的打算是:“如果歐許勒斯勝訴,便應按合約規定交學費;如他敗訴,則應按法庭判決交學費。因此,無論如何他必須交學費。”歐許勒斯也有他的打算:“如果我勝訴,則按法庭判決不用交學費;如敗訴,則按合約規定亦不用交學費。因此無論如何,我都不用交學費。”這即是著名的“半費之訟”。“半費之訟”是典型的二難推理,它表明了智者學派是如何在法庭辯論的過程中提升了邏輯技巧。在論辯中,固然高超的邏輯技巧,如歸繆法、二難推理等是克敵制勝的得力手段,而對某些論辯形勢的正確運用與濫用二者的對立也必然引起人們對導致種種規范、約束辯論本身的普遍認識,其結果也必然導致在論辯中自我規約的論辯術,即導向規范推論本身的形式邏輯。智者學派的各種學說,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把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對于教育和論辯技巧的需要,同根據哲學原則對各種理論進行的廣泛批判結合在一起,而形成論辯術及有關方法。雖然其末流成為縱橫馳說、強詞奪理的詭辯,把論辯引向邪路,但是,智者學派為使“柔弱的議論變為堅強”,而講究語言修辭的技巧,注重論辯中內在的、形式的、必然的邏輯聯系,注重于把論辯術運用于辯論以及爭辯的詭辯,這對形式邏輯的產生卻有直接的推動。可見,對于論辯術的探討當是啟動古希臘形式邏輯產生的另一重要杠桿。在這一意義上,古希臘的智者學派雖然未能創立形式邏輯,但實際上卻已經提出了創立形式邏輯的任務。
篇10
一 、作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
“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可以說明師德的重要性。要樹立良好的師德先決條件就是要熱愛教學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同時政府和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也給予了極大的尊敬和認可,教師這個行業“傳道、授業、解惑”所特有的成就感,這些都足以吸引我們全身心的投入這個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師德以我的理解應該表現在對業務的認真鉆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青年教師在師德建設上應該時刻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
二、作好教學工作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寫好教案,這里面要注意要對教學對象定位,是給什么樣的人講課,不同的授課對象要有不同的層次和深度。同時要盡量多的占有素材,寫教案時要備有多種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個英語單詞的要點和英語語法要從多種教參中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種講法學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徹。教案不能多年一貫制,要認識到即使是講同一門課,每次重復對教師來說都是專業知識、學業上的挑戰,力求每次教學對知識要有更深入的認識,內容上則應該不斷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這樣的態度寫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和提高,不僅是對教學工作對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次,在寫好教案的同時,每堂課之前還要做好上課的準備,比如對第二天要講的內容,要預先對內容進行安排,列出提綱。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因為教學經驗不夠導致對教學的控制能力不強,因此最好能夠在每次課前,自己試講一下。 再次,要重視輔導和答疑工作,在上一門課之前有條件的話最好能給老教師先擔任一兩次輔導工作,這樣可以把本門課的內容進行系統的復習同時可以吸收老教
師的教學經驗。不要因為學生在答疑時可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就對答疑充滿畏懼感,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無所不知的,一時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沒有什么可恥的,這反倒可以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查遺補缺和深化理解,甚至有可能幫助你在該領域做出創新。
2.、講課時注意的一些事項。
講臺如舞臺,做好講課前的準備就好比一個演員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劇本中的臺詞,但能否取得較好的舞臺效果,還要取決于演員的表演技巧和臨場發揮,教師講課如同演員表演一樣,講課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師的臨場發揮都決定了教學效果 。首先,要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教風,作為教師要更加嚴格遵守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能遲到早退更不能曠課,教學時間變革應該及時通知學生,儀容和穿著應端莊大方。
其次,教師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應該是專業知識傳授方面天才的演說家。許多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課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在于功底深,知識扎實,更在于他們具有突出的口頭表達能力,具有很高的說話藝術。當然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在說話藝術上可能還達不到老教師的高度對此也不要泄氣,我們應該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以這種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說話不僅要求做到條理分明,生動、流暢、準確,而且要求做到嚴謹、縝密,同時在聲音上則盡可能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生動活潑。
再次,板書就像舞臺的布景,是講課的重要輔助工具。一筆清秀漂亮的粉筆字,整齊美觀的布局都能給學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面的標準雖然我們青年教師大多還達不到,但它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最后,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講課時要脫稿,不要有口頭語,內容要有邏輯性,最好能在開始時簡單回顧上次課的內容,并順勢引出本次課的內容,在本次課結束前對當堂的內容進行總結,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要注意多和學生進行互動。
三、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幾點體會:
學生大多住校,離開父母的管教,孩子的行為會有些散漫。所以我也一直在觀察所有學生的動向,一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我就及時處理,把危險和不健康的心態扼殺在搖籃里。在我帶班的短短幾個月當中,我深知“沒規矩不能成方圓”的道理,但同時我也真正的做到了“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恒”。這十二個字對我來說是我的座右銘,我也一直堅持這樣做。對學生就是要有一種“嚴格要求、
- 上一篇:醫用化學教學案例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