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傳說范文
時間:2023-03-21 04:5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吉思汗的傳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因為陵墓詛咒的傳說的傳播,本想一探究竟的人也都打消了念頭。美國考古隊在成吉思汗的周圍發現了很多身首異處的骸骨,似乎有人已來到這個地方進行著什么活動而慘遭報復。
2、從墻壁和四周中冒出了很多不知名的毒蛇,美國的考古隊成員有很多都被咬傷了,他們害怕了,可就在回去的路上也一路不順。
3、有蒙古國的人說是他們驚擾了蒙古人的先神,不能在繼續挖了,再挖會得到報應的。美國的考古隊在來之前也有所耳聞,成吉思汗的陵墓是極為神秘的,甚至還傳說有下了詛咒,在他們深思熟慮加上已經遇到這些蹊蹺的事件后,考古隊的工作人員也有些后怕,決定停止繼續挖掘成吉思汗之墓。
4、隨著這個考古隊的放棄,成吉思汗陵墓的謎團就更加濃厚了,似乎再也解不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朋友們,在阿巴嘎旗廣袤的原野上,有一處神奇的景觀,那就是成吉思寶格都山。阿巴嘎,蒙古語意為“叔叔”。成吉思汗的同父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后裔所部稱阿巴嘎部,清代設為阿巴嘎旗,沿用至今。成吉思寶格都山,是一座草原上的圣山?!笆ァ痹谀睦?“圣”在它那奇特的象形地貌,“圣”在它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圣”在它那獨特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 水有水的柔情,山有山的偉岸,圣山更有圣山的個性! 成吉思寶格都山景色優美,雄偉壯觀,那山北坡酷似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仰面頭像,輪廓清晰、神態逼真。這座巨山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巧合而讓人嘆為觀止。 讓我們聽聽關于成吉思寶格都山的傳說吧:“寶格都烏拉”據傳是成吉思汗在此山祭拜神靈時命名的?!皩毟穸肌泵晒耪Z是“神圣”的意思,“烏拉”就是山的意思,“寶格都烏拉”即為神圣之山。 相傳,成吉思汗當年率部南下討伐乃蠻部。有一天,大雨過后,天空呈現一道美麗的彩虹,成吉思汗正為美麗的彩虹所陶醉,突然發現草原深處出現一個白點,由小到大。他定睛仔細一看,是一匹雪白的駿馬,嘶鳴著向隊伍飛奔而來。白馬臨近隊伍后,騰空一躍,便在成吉思汗面前立住,溫和而順從地向他點頭致意。大汗意識到這就是令他魂牽夢縈的神馬,心中非常高興,于是命令部下從戰車上取出一副雕花的馬鞍,親自為白馬備上,然后縱身躍上馬背,率部繼續前行。 隊伍穿過幾十里的丘陵地帶后,出現了一馬平川的大草原。這時,大汗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中朵朵白云仿佛向他微笑,成雙成對的百靈鳥在為他歌唱。他舉目眺望,碧綠的草原上微風習習,鮮花綻放。忽然,遠處一座神奇的山峰映入眼簾,此時神馬也不聽主人號令,嘶鳴著飛奔到山前,閃電般騰空而起,躍到山頂。大汗隨即感到渾身發光發熱,眼冒金星,一股神奇的力量突然涌入全身。大汗下意識地大喊了一聲,頓時狂風四起、地動山搖,他拔劍揮舞,只見飛沙走石、山崩地裂。成吉思汗意識到這是上天賜給了他力量,是這座山激發了他的靈性。他不禁仰天長嘆:“我鐵木真就是天之驕子,就是世界的征服者!”眾位將軍見到此情此景無不歡欣鼓舞,俯首祝福。 成吉思汗下令在山下安營扎寨,設立祭壇,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在祭拜儀式上,成吉思汗向蒼天獻上馬奶和整羊,說這座山是登上蒼天的階梯,是大蒙古國的支柱,遂將這座山賜名為“寶格都烏拉”,即“圣山”。周圍40萬大軍齊聲歡呼“成吉思寶格都烏拉”。 成吉思寶格都山從南北兩個方向看都呈四方形,從西面看則呈現高矮不齊的兩座山峰。峰頂上有敖包,高峰上的是旗敖包,矮峰上的是蘇木敖包。從腳下開闊處觀望,自西北向東南,此山卻又宛如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從東南向西北,則儼然一頭凜凜之雄獅。 觀看這座山的最佳位置在其東側。從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頭朝北仰臥的老壽星,他前額開闊,胡須俊美,無論是眼睛、眉毛、鼻子、嘴唇,甚至下頜都清晰可辨,他的頭頂還插著簪子呢。人們說這就是成吉思汗仰面頭像。形態逼真,不怒而威。武纓、頭盔、額頭、眼簾、眼眶、顴骨、鼻梁、人中、嘴唇、下顎、長須,明晰能辨,既像是仰臥沉思,又像是與長生天對話。所有來過這里的人無不驚嘆于此山的形似神更似,這就使它贏得了“世界奇觀”之美譽。 圣山周圍地域廣袤,野趣橫生。清澈透明的季節湖依傍在圣山腳下,與它遙遙相望的是天然的梯形火山臺地——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平頂山。這里流淌著稀有的火山熔巖礦泉水。圣山的北邊環繞著哈喇土里木湖,雨水豐沛時,可形成三個湖,好像是祭奠成吉思汗的三尊美酒。朋友們,讓我們好好欣賞一下這座圣山吧。
·德王府導游詞 ·錫林郭勒導游詞 ·通遼市導游詞·陰山巖畫導游詞 ·麻池古城導游詞
·昭君墓旅游區導游詞 ·清真大寺導游詞 ·內蒙古之旅導游歡送詞 ·柴河旅游區導游詞
篇3
美麗的錫林九曲灣
下午,我們去九曲灣游玩。一路上,綠綠的小草、五顏六色的野花和高遠的天空,襯托著美麗的草原。九曲灣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哪!相傳,成吉思汗同他的夫人一起騎馬遠行,當路過一片草原時,一陣風把成吉思汗夫人的圍巾吹落在大地上,就化作了現在的“九曲十八灣”。雖然現在因上游水流較大,看不清錫林河彎彎曲曲的美景,但放眼望去,寬廣的草原還是美不勝收呀。在草地上,我發現了一只黑色的大大的蟲子,雖然腿很長但爬得很慢。有很多蝴蝶在飛,我悄悄地走過去猛的一抓,但它還是靈敏地飛走了。遠處有很多游人,有的在騎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眺望美景。
天漸漸黑了,那個大型蒙古包飯店門前燃起了篝火。在優美的歌聲伴奏下,人們都情不自禁的跳起舞來,夜色中的草原也變得熱鬧和歡暢起來,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畫。
作者:許令宇,學校:油田學校三年級二班,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內蒙古錫林河九曲灣的美景,讓人無限向往。)
篇4
圖瓦家訪還給我們介紹了一種耐燒的材料,叫紅松木。圖瓦人給我們喝自己釀的奶酒,就是酸奶的蒸餾水,不含酒精度。他們喝酒的時候還要敬酒,唱敬酒歌,“是上敬天,下敬地,三敬我們心中的成吉思汗,四敬世界萬物,”喝酒感覺有好多小針在扎舌頭,喝了還想吐,圖瓦人喜歡打獵、喝酒,喝酒是因為避寒,他們不與外族人結婚,所以他們只有2000多人已經是稀有人種了。
圖瓦人跳舞,吹蘇兒,蘇兒是用蘆葦做成的,吹蘇爾是很難的,還要舌頭和牙齒配合才能吹出來聲音像很遠的地方傳出來的東西。
他們家的墻上還掛著孢子、狐貍、狼、棕熊等的動物皮毛,他們的樂器也很多,還有一個兩根線的樂器,還有古式劃雪板,是單劃雪桿。進圖瓦人家的時候是右腳進左腳出,不能踩門檻,家里面全是地毯,還要光著腳。他們離不開酸奶疙瘩,傳說還發現了印第安人血統。還說是西伯利亞遷過來的,又說是成吉思汗留下來的后人,至今還是個迷。
篇5
4月10日星期四 呼和浩特
從北京到呼和浩特途中,經過康莊、沙城、張家口,只見一路上風卷黃沙,剛剛見綠的草地和樹木都朦朦朧朧的。這大概就是北京沙塵暴的風源。我倆的心情也隨著風沙變得陰郁起來:再往塞外走,指不定得多荒涼哪!
經過將近500公里的奔波,大約下午1時左右,我們如愿抵達呼和浩特。沒想到,這里卻天高云淡,風和日麗,綠草如茵,樹林成片,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風沙??吹浇稚厦晒虐频臉欠浚覀兏械叫缕娑H切,樓房之間空間很大,顯得開闊,沒有北京那樣擁堵的感覺。
心情好了,自然游興大增。我們在市里吃了飯,便直奔大召寺。大召寺在漢語里,又叫“無量寺”,意思是“宏大的廟宇”。始建于明朝萬歷七年(1579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廟,數百年來,一直是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和中國北方最有名氣的佛剎之一。這座金碧輝煌的廟宇,真不愧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沿中軸線建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薩提過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大雄寶殿采用了藏漢結合的建筑形式,莊嚴肅穆。這里香火極盛,我們老兩口也燃香點蠟,拜拜菩薩,祝愿此行順利,生活順心。
4月12日星期六鄂爾多斯、榆林
告別呼和浩特,我們駕車經包頭,來到了“羊絨衫之城”鄂爾多斯。清晨,路上行人稀少。黃河在綠色的的莽原上蜿蜒流淌,在陽光下閃爍著粼粼波光,盡管走近了看,草地沙化還是比較嚴重,但仍使人感到遼闊清新。我們駛過了黃河大橋,在一望無際的河套平原上飛馳起來。經過短暫的行駛,寬闊、高樓聳立的鄂爾多斯出現在眼前。這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城市干凈,道路整潔,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沿省道一直向南,就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史稱“八白室”,是蒙古族歷史文化圣地。這位偉人的遺體到底葬于何處,現在考古證實就有3處,但每一處都認為自己才是正宗的成吉思汗陵。這里只埋葬了成吉思汗的兵器、馬韁和盛馬奶的木桶,坐落在鄂爾多斯市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里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墻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有5萬多平方米,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有濃厚的蒙古族藝術風格。鄂爾多斯部落世代擔負守護管理陵園的責任,其中達爾扈特人專司祭祀供奉之職,完整保留了獨特的成吉思汗祭祀儀式,四季大奠在農歷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九月十二和十月初三準時進行。站在陵前,眼望著碧野藍天,聽著遠處傳來的馬頭琴聲,電視劇《成吉思汗》的插曲立刻縈繞在我的心頭:“風從草原走過,吹散了多少傳說,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釀成了歌……”
進入陜西省的第一站是陜北榆林。榆林曾是古代中國北方的邊關重鎮,擁有號稱“萬里長城第一臺”的鎮北臺,位于萬里長城中段,依山據險,巍峨壯觀,氣勢雄渾,登臺四望,大漠風光盡收眼底,與山海關、嘉峪關齊名。
鎮北臺山下的紅石峽,始建于宋元年間,集奇山秀水、石窟古剎、摩崖石刻、水利樞紐于一體,被譽為“塞上碑林”,是萬里長城上罕見的游覽勝地。我特別喜歡這里,因為它是真正的文化遺產、歷史文物,沒有后人精心雕琢和裝修加工的痕跡。離開榆林后,我們驅車經過豫北,游覽了著名的云臺山,便進入了山西地界。
4月16日星期三晉城
下午抵達晉城,首先參觀了城北的白馬寺。白馬寺是一組非常漂亮的建筑群,游客適量,感覺不錯。更不錯的是,這里竟然不收門票!
隨后我們又來到城外30公里的海會龍泉禪寺。它位于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是一座唐宋帝王兩賜名額的千年古剎。始建于唐末梁初,總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寺內龍泉雙塔、海會龍湫、曲水流觴等名勝景觀確實漂亮,有山有水,地域開闊,真是讓人流連忘返。晚上,我們在賓館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品嘗了極有山西風味的炒涼粉、拌莜面、南瓜粥,我還喝了幾口老白汾,準備好好休息一夜,第二天回家。
4月18日星期五趙縣
終于踏上了返鄉的路,我們心情大好。在京珠高速的元氏縣出口下來,我們順便拐個彎,抵達了趙州橋的故鄉河北趙縣。
篇6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覽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美術作品展”和“2013年新疆國際版畫展”。在幾屆“全國《民族百花》美術作品展”上榮獲過金、銀、銅獎。
烏日切夫, 一名來自北方的藝術家,他跟狼有著同樣明顯的特征。世界的北端,有著刺眼的白色積雪,浩瀚無垠的草原,這景象一下子開闊了藝術家的認知和視覺,攪亂了他們的感官神經,給他們以新奇而驚人的體驗。他們應接不暇,向往自由的戰斗,這是一場追求生存的斗爭。
他的作品中縈繞著狼一樣的野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烏日切夫分說,狼是蒙古族游牧文明重要圖騰的代表動物之一,為保護他們的群體和家園,都會戰斗到最后,誓死如歸。有這樣的勇氣,團結,堅韌和英雄主義者都是參與戰斗時必備的。
因此,狼是英雄。它渾身都體現了原始雄性的特征。草原的傳說中狼是唯一一個有權與人類女性的雄性動物,傳宗接代,生生不息并榮耀永傳。
那么,按照這個思路去想,在蒙古族的傳統中,人們認定狼是成吉思汗的祖先絕對不是一種巧合。毫無疑問,成吉思汗是蒼天的使者―天狼,一個至高無上的,唯一一個有能力與“白鹿”―即歐亞大地,傳宗接代的男人。
我不僅想說狼和鹿的明喻象征著男性和女性,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指代的特征。母鹿是白色的,就如冬日的大草原,潔白如雪,清晰的就如宣紙,在宣紙上寫下文字,圖畫以及描繪這個世界的藍圖。蒼狼,不能僅是藍天,白雪也是墨色,他不僅是傳說更是概念,又是一種力量。就像在草原上白雪融化燎原后的野草根里隱藏著的那些剛剛發出來的嫩芽。
大面積的黑白對比和簡潔大氣是烏日切夫近期版畫的一大特點,創作中木刻的版印力度和水墨融化的結合是畫種材料結合的一大嘗試。在紙上,在畫布上,在木版上,藝術家的雙手呈現了狼那強而有力的質感,在他的土地上,在他的領土,在他的蒙古草原上,唯一一個他想要從之吸取養料和精華的地方打滾。從此狼的力量在這兒發芽,并讓自己成為“根源”的本身。以不同的形式讓人想起那些繁衍后代“生命的源泉”,生生不息而強有力的“生命的圣火”……
線條鋒利果斷,毫不留情也不留半點空間,線條遵循唯一的確定途徑,這是一個男人在潔白草原上走路時留下的腳印。這些軌跡象征著這個男人經歷路途,有意識地留下走過的痕跡,雖然雪會將其融化,但在藝術家烏日切夫的眼中看來,它留下的是不朽的信息,世界的起源就是這,狼。
篇7
這是一個傳說。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次打了敗仗,大汗率兵退至寶格德烏拉山腳下,敵軍很快就追趕上來。此時,將士們又饑又累,只好登山暫避,等待援軍。成吉思汗率兵剛剛到了山上,敵軍就已追至山下大汗仰天長嘆:“難道我命該如此,大山,請保佑我!”霎時間,云霧滿山,山上山下一片云海。敵軍怕有埋伏,遲遲不敢進兵。不久,救兵趕到。成吉思汗在山上揮動令旗,將士奮勇爭先,一舉殲敵,很陜就轉敗為勝。大汗得勝之后,當天就率大軍在此敬拜,組織慶?;顒?,封大山為“圣山”。
多年后,草原連年大旱,寸草不生。人們手捧哈達、奶酒前來圣山求雨。傾盆大雨連降三天三夜,草原從此人畜兩旺,草美花香……
由此,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在寶格德烏拉山上舉辦隆重的祭祀盛會。數百年來,只要是這兩個日子,方圓幾百里,成千上萬的牧民便如期而至。有高僧主祭,為黎民祈福。盛會期間進行傳統的摔跤、賽馬、射箭比賽,還有民族廣場舞、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巴爾虎飲食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多彩的民俗,越來越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來度假、觀光、旅游。
這一天凌晨3時,我就朝50公里外的圣山出發了。一路上車燈閃爍,看來去的人還真不少。夏天的草原天亮得早,4時半到目的地時已曙光初露。這時,已熱鬧非凡。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各種各樣的越野車、轎車、工具車、大貨車、摩托車喇叭聲響成_片。這些年草原的牧民富裕了出行也由騎馬換成了汽車和摩托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5時許一輪紅日從天際升起,照得草原紅彤彤、金燦燦。我隨成千上萬的祭祀者向山頂登攀。圣山海拔922米,但相對高度不算高,半小時后就到山頂。主敖包高約6米,周長約40米,用石頭堆成,中部圍插柳條并在四周掛滿藍白兩色的哈達,形成一種非常壯觀的獨特景象。穿著民族盛裝的祭祀者圍著敖包順時針轉三圈,并不斷地把糖果、餅干等祭祀品撒向敖包。三圈轉完,再向敖包跪地祭拜。作為攝影發燒友,我當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采風機會。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響成―片,兩只相機也顯得不夠用了。
因山下還有騎馬比賽,我在山頂沒有久留就匆匆下山了。騎馬比賽規則是按馬的年齡分為成年馬、8歲馬、5歲馬、2歲馬四個級別,而騎手則無限制。為減輕體重跑得更快,騎手多為十來歲的少年。等我趕到時,前二個級別的比賽已經結束了。不一會,只見前方塵煙滾滾,出現了一紅一白兩匹駿馬,正爭先恐后向終點飛馳。剎那間,紅馬領先一步沖過終點,觀看的人群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他是這一組的冠軍,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蒙族少年,穿著白色的蒙族服裝。不愧是馬背上長大的民族。
篇8
記載了華夏從蒙昧走向文明:
五千年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贊歌,
唱出了華夏兒女的驕傲和自豪;
五千年更是一段奇麗的詩章,
道出了華夏人濃濃地中國情!
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
一段美麗的傳說,一個神秘的國度。
中國,一個古老而強大的民族!
幾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淀,如同一壇陳年老窖;
散發著得縷縷清香是那輝煌時代的余韻!
秦皇、漢武開疆拓土,
唐宗、宋祖開創盛世,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武功赫赫,揚名于萬世。
好一派華夏盛景!
揚子江畔獨尋根,千年情結難分舍。
黃河————偉大的母親河!
千百年風雨滄桑地洗刷,
你依舊那般深情、那般厚愛;
你是否聽到你的兒女在向你深深地召喚?
中國————我愛你!
雖您曾有不平凡的遭遇,
但您用平凡見證了您的偉大:
您寬厚仁愛、虛懷若谷,
成就了華夏人愛好和平、奮勇拼搏的美德。
您看————華夏大地異彩紛放!
改革開放繼往開來;
神五、神六馳騁太空,圓夢華夏!
08奧運攜手北京。
千秋偉業,功勛卓著。
我要向世界莊嚴地聲明:
篇9
回望伊金霍洛旗古老而漫長的歷史,這塊僅有5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充滿了神奇與魅力,無數大大小小的人物曾在這里演繹了或悲壯或平凡的故事。5萬年前的古人類在烏蘭木倫河畔留下了他們刀耕火種的足跡——“烏蘭木倫古人類文化遺址”;4000多年前的“朱開溝人”在這里建設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開創了舉世聞名的“鄂爾多斯青銅文化”。古老的狄人、羌人在這里你方唱罷我登場;陰山下的敕勒人駕著高車,吟詠著“天蒼蒼,野茫?!钡哪粮?,越過黃河在這里高擎酒觴、揮鞭牧羊;戰國時秦人修筑的秦長城至今仍傲然挺立蜿蜒北去;扶蘇和蒙恬督建的秦直道經歷了千年的風霜依然若隱若現,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靈車裹挾著一縷鰻魚的臭味,沿著秦直道從這里行色匆匆地駛過;胡漢和親的絕代美女王昭君曾在這里彈著琵琶幽幽怨怨北眺青山、南望長安;一代梟雄李元昊及其先祖在這里縱馬馳騁,以此為根據地之一,建立了一個輝煌了近百年的西夏王朝;橫掃歐亞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不僅在這里卷起七百多年不散的征塵,而且最終選擇在這里永遠長眠,讓伊金霍洛旗成為全世界蒙古人心中的耶路撒冷,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威武不屈的精神圣地。
閑著沒事的時候,我總要翻閱伊金霍洛旗的前塵往事,品味這片土地上那些亦真亦幻的人物和故事。然而,80多年前,一位從渤海之濱千里迢迢來到伊金霍洛旗的草根學者讓我永遠回首、久懷敬慕。他是伊金霍洛旗歷史上第一個小學教員,更重要的,他還是蒙古族兩部巨著《蒙古青史》、《蒙古秘史》的現代漢語翻譯、轉譯的第一人。他就是謝再善。
二
《蒙古秘史》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帝王家譜,當時稱為“金冊”,一直深藏在元帝國的皇宮,由皇帝代代相傳。從1240年成書至今,它已閱773載滄桑,是蒙古民族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學典籍,被中外學者譽為解讀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書。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之“以獨特的藝術、美學和文學傳統及天才的語言,使它不僅成為蒙古文學中獨一無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當然地進入世界經典文學的寶庫”,并將此書列為世界名著之一。元朝末年,朱元璋派兵北伐,圍攻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兒倉皇北逃,這本原始版本的由畏兀體蒙古文寫成的《蒙古秘史》落入朱元璋的手中。明朝建立后,朱皇帝命人依據《蒙古秘史》編纂了《元史》,從此,原本《蒙古秘史》神秘失蹤,現今保存下來的《蒙古秘史》是明朝翰林依據原本按“紐切其字、諧其聲音”用漢字拼寫的蒙古語而成。
這部奇書充滿傳奇色彩,它記載著從遠古以來蒙古民族的天機和隱秘,是蒙古族創世紀式的回憶、想象和記錄,記述了蒙古族這個狩獵游牧民族的起源、發生、創始的過程,吸收遠古以來蒙古民間文化精粹,開蒙古書面文化先河,是研究蒙古史、元史、世界中世紀史的經典文獻。它充滿大氣磅礴的史詩氣息,它神秘而不外傳,到明清兩代,雖然收入或列名于一些大型類書、叢書,也曾被收錄于《四庫未收書目提要》,但一直藏于皇家宮廷,遠離民間。
謝再善1903年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現蓬萊市)的長山島上。“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白居易曾在《長恨歌》里描述過這個神奇夢幻的地方。
長山島面臨大海,與內蒙古關山遠隔。謝再善生于蓬牗茅椽,繩床瓦灶之家,最高學歷不過是民國小學肄業。他與蒙古文化沒有任何淵源,竟然首次翻譯了漢文版的《蒙古青史》,首次完成了《蒙古秘史》由現代蒙古語到現代漢語的翻譯,進而讓一本異族的皇家奇書走進平常百姓家。
正是謝再善先生,讓我和千千萬萬的讀者閱讀了這部內涵豐富,充滿草原強者氣息的書,讓我們共同走進七八個世紀前由零星的原始部落走向強大帝國的刀光劍影的歷史,知道了曾經雄踞蒙古高原上的一個個傳奇人物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成吉思汗統率英雄的蒙古民族崛起的過程,領略了700多年前北方草原那段真實的社會變遷、文化風俗、、審美精神,乃至于中亞諸民族神話、傳說、、儀式、故事、寓言、詩歌、格言、諺語等,讓我們攀上了一座非常值得重視的世界人類狩獵游牧文化的高峰。同時,這本奇書出現的時代與中原地區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不相前后,它們南北呼應、共同描述了元明之際的東西征戰和南北撞擊的歷史畫卷,迸發出中華民族氣壯山河的生命活力。
這一應由廟堂之上的專業史官或翻譯家承擔的歷史任務,卻由身處偏僻江湖的貧儒抑或是業余作者兼文史愛好者謝再善先生完成,不僅讓人感然慨然。更讓人欷歔不已的是,現在除了在部分大學圖書館、資料室能看到他竟畢生精力留下的珍貴筆墨外,關于他的生平記載卻寥寥無幾,其事跡幾乎湮沒于俗世紅塵。
三
謝再善的人生曲折多舛,一生漂泊,前半生顛沛流離、饑寒交迫,后半生忍辱負重、疾病纏身。他將孱弱的身軀化做一副鐵肩,以一介布衣之身,畢生探尋北方少數民族遠逝的歷史煙云,為《蒙古秘史》記載的那段時光拂去厚厚的塵埃。
20世紀初,中華大地國難當頭、內憂外患,山河淪喪、支離破碎。15歲的謝再善背井離鄉,隨父親告別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家鄉,踏上了闖關東的血淚生涯,風雨兼程輾轉到東北的白山黑水他們。一路跋山涉水,冒著風雨,蜷起轆轆饑腸,時而躲藏胡子的冷槍,時而逃避潰兵的騷擾,時而在路邊小店當學徒,時而跟隨馬幫做雜工,時而誤入深山老林遭遇黑瞎子,時而在冰冷的松花江險入魚口。幾年來,他付出的是辛勞,收獲的是屈辱。肥沃的黑土地沒有他的立錐之地,不得已,只好折身西去,流浪到草原深處的歸綏城(今呼和浩特市)。
二三十年代的舊中國內戰連連、外患不斷,狼煙四起,但蒼茫深處的內蒙古因地廣人稀,封閉落后,相對東北還是較為安定。少小離家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謝再善先生一踏上這塊廣袤的大地,茫茫草原、遼遠大漠、碧綠湖水讓他眼前一亮,蒙地淳樸的民風、悠悠的牧歌、古老的傳說令他耳目一新。
他的命運在草原博大的胸懷里發生了轉折,他的人生之旅從最初的只為打工糊口轉向同時追求學問。對草原文化的新奇與熱愛,在他茫茫的人生前路點亮了一盞心靈的燈火。
落腳歸綏城,他先是受聘于一個蒙古族學校擔任漢語教員。他天資聰慧,特別是從小受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浸潤而形成了勤奮好學的稟賦。在這座邊塞名城里,隨著與當地蒙漢人民交往的不斷加深,他把握住一切機會,伴著三更燈火,陪著五更雞鳴,短短數年,懸梁刺股,從簡單的蒙語學起,直至精通了現代蒙古語文,掌握了古代蒙古語文的基礎,特別是涉獵了很多蒙古族的古典著作,積累了豐厚的蒙古族歷史、文化知識。
他開始給《綏遠日報》寫稿,優美的文筆,顯露出他的才華,不久成為這家報紙的記者、編輯。他的文章開始屢屢見諸報端,雖然仍為一介窮儒,但引起了上層社會的關注,這個操著外鄉口音的年輕人成為歸綏城乃至綏遠地區(現在的內蒙古西部)的文化新星。
正當謝再善先生躊躇滿志、大試身手之際,一觸即發,歸綏上空黑云壓城。
很快東北淪陷、華北淪陷。
日本人沿著平綏線,即將占領歸綏城的消息四起。一時人心惶惶,商賈士人、販夫走卒驚慌失措,大小報館也蒙上冰霜,開始關門閉戶,隨時準備溜之大吉。謝再善也為自己的何去何從而焦慮。
居于黃河內側、近靠長城的伊金霍洛旗有一個美好的傳說:7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征時,路過水草肥美的伊金霍洛旗,勒馬沉思良久,用詩一般的語言說出為自己死后在此選擇墓地的一段話。成吉思汗死后,這位叱咤風云的偉人就被安葬在這里。從此,由大汗生前衛隊組成的800多名達爾扈特人(守陵人)在這里點起700多年沒有熄滅的圣燈,祖祖輩輩在這里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從此這里即是一方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也造就了蒙元文化深厚的礦床。初期,這里尚屬遠離戰爭的后方,是亂世中最安全的一隅。此時,在當地衙門擔任要職的蒙古族開明人士貢布札布在周游北平、西安、歸綏等地后,大開眼界,懷抱教育救國、教育改良民族的夢想,將唯一的王府私塾改造為伊金霍洛旗第一所民國小學,慕名請來了謝再善先生,謝先生也成為伊金霍洛旗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小學教員。
篇10
家族,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它是用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結成的最小的社會生活共同體。而這種生活共同體的組成形式,就是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基本組織。最早記載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范圍的親屬,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組成。小家庭由婚姻關系的締結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員――夫妻,后來又生兒育女。兒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務,男子和婦女分別承擔。放牧,蒙古包的拆遷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負擔。他們除了從事牧業生產外,也從事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手工業,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擠羊奶等。牧區的婦女負擔的家務則比男人繁重,有人說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則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獸糞而干之,制衣制靴,無不任之。乘馬疾馳于原野,不亞于男子。其業務之勤奮,性格之活潑,有獨立生活之資格。此為蒙古女子之特色,較甚于漢女子百倍也?!币陨暇褪菍γ晒抛寮彝嫵杉澳信止さ暮喗?,下面我們來談談蒙古族在家庭教育這方面的觀念。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觀念
(一)胎兒的發育
蒙古人注重讓孕婦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讓孕婦焦慮或生氣,認為這樣對于孕婦腹中的孩子的發育是不利的。蒙古人非常注意為孕婦創造良好、舒心的環境,不讓孕婦長時間處于嘈雜的環境中?,F代科學證明,孕婦的心理狀態與所處環境會影響腹中孩子的遺傳素質。因此可得出結論,孕婦的心態與所處環境對腹中孩子的發育有重要影響。
(二)教育從出生開始
蒙古族主張,應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對其進行教育?!懊晒抛鍨榱俗尯⒆诱莆丈a知識、技能、技巧,注重從小對其進行教育”。蒙古語中有“成人從童年開始,良駒從小馬開始”的諺語,可見他們對教育孩子的重視程度。
(三)重視兒童的交往
蒙古族非常注重正確選擇兒童長期來往的人,比如兒童的伙伴等。他們認為,孩子長期與品德優良的人來往,就會形成好的品德;如果與品德不好的人來往就會形成不好的品德。蒙古語有“近金者變黃,近墨者變黑”的諺語。兒童長期來往的人會對兒童的社會化產生影響,以伙伴為例,兒童會模仿自己的伙伴,和伙伴產生最初的社會合作關系。蒙古諺語中的“變黃,變黑”都是兒童社會化的結果。因此慎重選擇和兒童長期來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四)游戲的重要性
蒙古族注重通過游戲鍛煉兒童?!懊晒湃说膫鹘y游戲是在蒙古族長期的樸素生活環境中產生的,它通過自己的獨特之處,為發展兒童的身心發揮著其特殊作用”。蒙古族的傳統兒童游戲有賽馬、搏克、沙拉哈等。依據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游戲能給予兒童模仿成人實踐情境的機會。從而促進兒童身心發展。
(五)禁忌教育法
蒙古族家長注重利用禁忌教育兒童。禁忌是指“絕對禁止人們接觸的事或人以及與此相應的禁忌觀念”。禁忌是每個民族都有的,“對于兒童來說決不能忽視其教育性”,蒙古族家長非常注意這一點。例如,孩子玩火,家長就會說“不要玩火,晚上會尿床”,這就是一種禁忌教育。
(六)通過講史詩培養孩子品德
蒙古族通過給孩子講史詩與傳說故事來培養孩子的品德?!懊晒湃说膫髡f非常的豐富,“化鐵?F山”的故事膾炙人口,可以啟迪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勇敢、頑強、拼搏和進取的精神;阿闌豁阿五子折箭的故事反映了“團結一致就是力量”的哲理,他們廣泛的利用歷史傳說來教育下一代?!懊晒湃耸来鷤鞒拿晒庞⑿凼吩娋惯_300余部(除去變體也有80余部)一個民族中流傳如此多的史詩,這是世界各個民族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蒙古英雄史詩與傳說故事會影響兒童,讓兒童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家長在給孩子講述史詩傳故事時,通過贊美正面角色的勇敢、機智、拼搏的精神,無時無刻的傳遞給兒童自己的期望,促進孩子形成勇敢、機智、善良、蔑視邪惡的品德特征。另一方面,英雄史詩與傳說中的正面角色很容易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皩W生喜歡模仿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兒童和青少年喜歡模仿那些有名望、有權勢的人”。蒙古族史詩與傳說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在其故事情景中,是那些能把事情做好的、代表正義的人物。因此兒童很容易將其視為自己的榜樣,將他們的行為準則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榜樣的力量能夠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積極的品德。
三、蒙古族家庭教育內容
蒙古族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如蒙古諺語講“冬季的余寒直到春,老人的囑咐給子孫”,父親的教育是黃金,母親的教育是智慧,哥哥的教育是利益,姐姐的教育是慈愛。家教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形式多樣,有道德品質的教育,有勞動技能和知識的傳授,有傳統文化的教育,有環境道德教育和生產知識教育。蒙古人在家庭傳統教育方面,比較注重教育者也就是父母自身的形象。對于這一點,蒙古人常說的一句諺語就是“六畜的前兩只腳踩過的地方,其后兩腳一定能夠踩到”。同時,他們也十分重視對孩子們進行愛父母、愛家鄉、愛民族的教育。蒙古人懂得,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人,是很難做到愛他人、愛社會的,愛父母是培養孩子愛心的根本。
(一)道德教育
蒙古族歷來重視對子女進行道德規范的教育,在蒙古族的傳統觀念中,道德規范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頒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關于這方面格言。例如:“凡子不率父教、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忤其夫,男虐待具已聘之女,女慢視已字之男;長者不約束幼者,幼者不受長者約束;高位達官,信用親近,遺棄琉逖;富貴之家,不急公而吝財;若是之人,必至流為匪類,變為叛賊。家則喪,國則亡,臨敵則遭殃。我嚴加告誡,以防此弊”。蒙古族把家庭的道德教育提高到了關系到國家穩定安危的程度。
首先,道德教育中比較注意的禮儀教育,如讓孩子尊重長者,尊敬父母和老師。蒙古族的諺語說:“金銀可以獲得、父母不能再得?!薄皠e看是鬢發蓬亂,也還是慈愛的母親,別看是草檐茅舍,也還是可愛的家庭。”“對喂乳汁的母親,要敬愛;對教字母的老師,要尊重?!辈蛔鹬馗改负徒處?,要受到公眾的指責和懲罰。
其次,在家中說話要和氣,注意衛生,孩子們要學會團結人,養成純樸的協作精神。尤其是要培養誠信,勇敢的品德。
再次,蒙古族強調的是“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因此,蒙古人一般都不善于張揚。蒙古人在培養孩子勤奮務實精神方面,最經常的一句話就是:“念珠子(喇嘛用的寶貝念珠)、不如飲?!?;“只要勞動,就能啃上骨頭”。其實這些訓言用蒙古語講起來,十分生動,而且都是合仄押韻的。在蒙古人看來,少說空話,多做實事是比較實在的事情,他們認為培養青少年勤奮務實精神的有效途徑,就是從小事做起,逐級深入。這樣,他們盡最大努力不讓孩子們成為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的眼高手低者。
(二)勞動技能和知識傳授
在技能教育方面,蒙古族的家庭教育有著利用游戲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方式。如讓小孩從小就用弓箭木槍做狩獵游戲,模仿成年人打獵。七八歲開始就要練習騎馬馴馬,十歲左右就開始擺弄槍支去射擊飛禽走獸,十一歲時,就可以跟著大人學習打獵,操練射擊技術。女孩在母親的指導下,十一二歲開始學習刺繡和各種針線活兒,個個都成為心靈手巧的人。這培養了女子操持家務的能力也學習了各種社交禮儀。
(三)生產知識教育
蒙古族家庭會教育后代識別牲畜,諸如牲畜的毛色、性別、年齡以及生長發育等方面的知識,這對于生產生活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四)傳統文化教育
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民間口頭文學起很大作用。自古對英雄信賴的蒙古族認為,男人如果是聰明的英雄,可以蓋世。這些教育內容,一般都是借古代歷史上的人和事進行教導的。歷史上對成吉思汗的評述,更使其成為了蒙古民族崇拜的偶像。兒童、青年們都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孫而感到自豪。傳統文化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教育著青少年一代。
(五)環境道德教育
蒙古人在家庭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其子孫后代進行著環境道德教育。眾所周知,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蒙古人在對其子女進行家庭道德教育時,遵循了自然法則,他們有意無意強化了孩子們的環境意識。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