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個人剖析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9 01:23: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不忘初心個人剖析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張堅一案體現出在我們法院組織隊伍中,有的同志出現了理想信念喪失,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接受宴請;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收受禮金,縱容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執法犯法、以案謀私,大肆干預插手司法執法活動,甚至違規幫助涉黑涉惡罪犯減刑假釋、再審改判,破壞司法公正,損害司法公信力,在刑罰執行、案件審理、企業經營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等多種問題。
作為法院隊伍中的一員,應以張堅案為典型,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按照院黨組理論學習安排,通告本院和本庭室各項學習會議,我認真學習了關于張堅案的剖析報告,充分認清司法腐敗案件的嚴重危害性,切實增強防范司法廉潔風險的警惕性和自覺性。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我認識到,第一,要堅守理想信念不動搖。黨員干部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動搖,沒有真正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從全國政法系統查處的各類典型案件,包括張堅案,我們能發現他們也曾有過理想、有過奮斗、有過追求,也做過不少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事,但是,隨著權力越來越大,職位越來越高,私欲不斷膨脹,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一失足成千古恨,組織惋惜、家人痛惜、自己悔恨,代價慘重。因此,我們必須從查處的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努力提高拒腐防變的意識,自覺做到防微杜漸,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第二,要堅持道德修養不放松??v觀張堅案以及許多類似案件,都有一條道淪陷的明顯軌跡,或趣味低級,追求享受;或貪婪成性,欲壑難填;或目無法紀,膽大妄為;或妄自尊大,獨斷專行。以案為鑒,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守紅線,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三,要始終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道路??v觀張堅案,其早已忘記作為一個黨員同志,作為一個政法工作者的基本底線。我一定在黨的領導下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篇2
【關鍵詞】教案 啟示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C-0023-03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本文選取德國職業教育教案范本與我國教案樣本進行比較,嘗試分析中德教案設計的異同,比較優缺點,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職業院校的教案撰寫提出有益的參考建議。
一、中德兩國教案設計概況
中德兩國教案設計概況具體可見表1。
(一)中國教案設計的概況
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并沒有出臺統一的教案模板,但整體認識比較一致主要包括要素結構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信息。一般教案都包含有開課單位、授課教研室、課程名稱、授課課題、授課形式、授課教師、授課對象、教材、授課時間及時數等。此部分信息以表格式撰寫為主要,層次清楚。
2.教學目標。根據我國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通常以陳述語句表達,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目標(Knowledge & skills);過程與方法目標(Process & steps);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俗稱三維目標。
3.教學重難點。通常是教師根據本節課(本單元、本主題)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重點,即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教學難點即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4.教學方法、手段及媒介。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可以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中用的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如教鞭、翻頁筆,多媒體計算機,PPT課件等。
5.教學過程。本部分是教案的主體,教師需要詳細描述教學實施的過程以及過程中所涉及的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等。具體包括課程復習引入、課程新授、小結、布置作業等環節。本部分內容有些教案以文本式的結構表達,也有用表格式的結構表達。
6.作業布置。作業布置是教學過程的延續,為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而設計,鞏固加強的內容,作業布置分為書面作業或口頭作業。
7.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一方面幫助教師把握教學主體內容,另一方面方便學生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理,提供必須要參考。
8.教學反思。授課教師在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實施后,對教學的具體過程,教學內容及自身的教學直接感受與學習的反饋進行反思,挖掘優點,指出缺點,以便進一點的改進。
9.參考資料。本節課教學設計過程中所用的文字性材料。
總之,我國教案的撰寫主要以教師個人編寫為主,有部分屬于集體備課,教研組或課題組共同撰寫。
(二)德國教案設計的概況
據了解,德的教案有國家的法律進行相關的規定,提升到國家法律的層面,內容要求比較規范,由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框架。本文德國職業教育教案范本來自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職業教育學教授授課提供的翻譯稿,筆者進行了相關整理內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基本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要求撰寫授課教師的相關信息,主要有:教師姓名、學校名稱、專業、本課時的主題、時間、年級與班級、教室、地點與日期等。
2.闡述本課時的主題意義。要求從教學大綱相關規定,與職業實踐的相互聯系兩方面出發,闡述本課時選取的主題的當前意義,即為什么教學內容對“今天”而言是重要的;未來意義,即這節課對學生的未來有什么意義;典型性意義,即為什么選擇這些教學內容作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同時,本部分填寫課時安排,安排中要求突出本節課的內容與前后的內容之間的關系,必須列出具體的上課時間,主題及內容要點。
3.學情分析。對學生已有的基礎進行全面分析,對學生的人數與性別、學習興趣狀態、家庭背景、居住環境、社會背景、年齡結構、學歷背景等基本信息進行數據統計。對專業能力從四個緯度出發,即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等,描述學生目前的能力狀況。
4.學習目標。從三個維度進行學習目標的設定,即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能目標。
5.教學設計分析與說明。要求教師從教育學角度對教學設計內容進行深層次、剖析式的分析,并說明設計的理由。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說明教學目標對本節課的重要性。二是說明為什么要這么設計教學流程。三是為什么使用主要階段中的檢驗學習成果的方式與方法。四是主要的階段有哪些,做出過程特征描述,設計檢驗學習成果的方式。
6.教案設計表格。本表格細化落實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有基本信息,學習目標與前面的內容要對應,保持一致性。強調了上節課結束前布置的作業或上節課結束前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描述中,從時間,行動階段、教師活動、參與者活動、學習方法、學習媒體(材料、媒介)等方面著手,特別強調每個階段之間的過渡語言行為。本部分是描述得最細致的部分,將直接做好課堂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另外還要進行總結,板書結構布局及家庭作業。
7.參考文獻。列出本節課參考或者引用的文獻。
8.附錄。把本節課用到的材料都需要附上。
9.備注。
二、中德兩國教案設計的異同
中德兩國教案的異同可見圖1。
(一)相同點
中德兩國的教案從整體的結構上來說,結構清楚,層次清楚,有基本信息,學習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描述、參考文獻等相同的結構點。透過整體的結構深入到具體的內容里分析,兩國的教案課時安排包含的要素基本相同。
(二)不同點
通過深入內容的細致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中德兩國教案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具體有以下方面的差異:
1.整體感受。比較中德兩國教案的整體感受是中國教案比較概括精練,采用表格或者文本等表達方式呈現,內容比較偏理論、學科化比較嚴重。而德國教案傾向具體而有可操作性,注重教學內容與實踐的關系,采用表格方式呈現,內容要求細致,而且表述要求有理有據,必要時需指明出處。教學過程中從第一部分進入第二部分都必須要設計相應的過渡語言。
2.設計理念。從教案設計理念分析,中國教案側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權威體現比較明顯;而德國教案更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不論是學情分析還是教學設計的具體過程,較多的細節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的是學生可以學到的內容,而不是突出教要教的內容。對于教學內容選擇,教師必須要說明為什么要學這個知識點,有什么社會意義,情感意義等。
3.學情分析。中國教案的學情分析,在教案撰寫的內容中涉及了一部分,更多是出現在說課稿,內容比較空泛,不夠具體細致,這個方面與德國教案的差異比較大。德國教案對學情分析是細致入微,一是特別強調了數據統計重要性,對學生的基本信息都要求進行數據統計,用表格的形式呈現,一目了然,有助授課教師特別是代替教師迅速了解所教班級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二是學情分析深入學生的經驗背景,這對于教師準備課程的針對性與適切性方面大有裨益。三是突出能力分析,將能力細分為四種進行詳細闡釋,突出德國職業教育的理念,以行動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主。四是分析的內容突顯動態性,與德國職業教育的理念一致。
4.學習目標。關于學習目標,德國分成了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能目標,我國教案將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們強調了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其中最大區別在于,德國教案特別強調了教學目標的分析與說明,不僅要撰寫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還必須分析說明確定的教學目標對本節課的重要性,必須從教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找出其理論的依據,不是教師想當然的確定目標,而是基于一定教育學理論才可以確定。在能力目標方面,中國教案內容更關注學生的學業能力,特別知識能力而非實踐能力;但德國教案除了關注學業能力之外,更關注學生的社會能力與個人能力的發展。
5.教案設計。在教案中的主體部分教學過程的設計中,中國教案一般都是比較精練寫出教師的活動,對于學生活動強調不如德國教案的細致。其區別在于,一是時間安排上,德國教案要求從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必須明確標注。二是設置了行動階段,這是行動導向教學的特色之處;三是強調每個階段的學生方法與學習媒體(材料、媒介)。四是注重每個階段之間的過渡性語言行動,每個環節的細致點都考慮到,教案相當的具體且有可操作性。
6.評價方式。關于評價方式,其實是中國教育的弱點,因此在教案里也體現比較明顯,幾乎沒有涉及,如果有也是比較籠統,沒有具體化。而德國教案特別強調評價,對于教學目的是否實現,都有一定的評價,把評價細化到每一個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需要一一對應。
7.板書設計。中國教案的板書設計放在教學過程之后,而德國教案的板書設計置于教學設計表格之中完成。
8.附錄與備注。中國的教案沒有這兩個部分,而德國教案有附錄與備注,主要原因是與督導評估有關系,盡可能為督導提供更豐富的材料,以便于進行合理、恰切的評估。
三、啟示與思考
經過兩國教案的對比,發現了中德兩國教案之間的差距,比較在于借鑒他人的優秀經驗,更好的改造、完善自身。因引,我們從德國職業教育教案比較入手,學習德國職業教育的優秀經驗。
(一)教師能力培養從細節入手
撰寫教案是我們培養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教案撰寫能力的優劣會直接影響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特別是課堂教學實踐能力,它是指導課堂教學的行動指南。比較發現我國教案存在的弱點,完全可以借鑒德國的優秀經驗。
在撰寫教案上,我們必須學習德國人對待教案的嚴謹、細致、務實等優秀品質。特別是對準教師與新手教師的培養,必須從細節入手,加強教師教案設計能力的培養。注重基礎性,每節課都要撰寫詳細的教案,對知識內容選擇依據、教學中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等,都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是單純在教案出現相關的文本而已,從理念入手改變對教案的表層,粗淺的認識。
在專業化日趨細致的時代,專業性的體現更注重于細節,教書育人不僅需要宏觀理念的指導,更需要從細節中著手,能力培養才可以落實。
(二)教案設計凸顯“以生為本”理念
由于受“師道尊嚴”的影響,我國教案對“以生為本”理念體現不夠,內容設計突出了教師的主導性,學生出現在教案中基本上是被要求完成各項任務,而且答案都是單一的,學生的多元性、個別化完全被忽視,教師關注的是統一的進度,而不是學生能力的發展。
德國教案從多個方面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本節課選題意義中從三個方面強調了選題對學生的價值與幫助。學情分析更是服務學生的又一例證。教學設計從教育學角度闡釋教學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教學設計表格別增加了參與者活動的描述。這些都體現了“以生為本”理念,設計圍繞“促進學生發展”這一終極目標進行。
對于我國教案的改進,可以借鑒德國的教學設計表格,不是學形式,關鍵是學生內在的實質。一是以“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來設計教案,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做好細節學情分析,需要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教案設計提供統計數據支撐。二是在設計選擇教學內容時,問三個問題:“我為什么要學生學這個內容?”“這個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什么社會性意義與價值?”“學生如果不愿意學,我應該怎么辦?”如果能給這三個問題以肯定的、滿意的回答,教案的設計往往能體現“以生為本”。三是教學活動設計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中,而不是被動地聽,關鍵在于動起來,參與進來。這樣考慮學生的參與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性。
(三)教學設計強調有理有據
我國的教案撰寫基本上都是教師的個人行為,對于教學設計從來沒有在教案體現出設計的合理性,沒有強調設計的依據理論。在德國教案中,從目標的確定,選題意義、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成果的檢驗方式、教學過程方式與方法等都有明確的闡述,強調是否有理論依據、是否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是否符合職業實踐的要求。這可能與德國的教育相關文件都上升到國家法律制度有關系,但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有益于我們在撰寫教案去掉主觀性,能從更客觀地角度審閱教案的合理性。
將“以教師為中心”現狀改變,突出“以生為本”理念,需要我在撰寫教案時,必須做到有理有據,不是教師的主觀臆造,“這個學生可能喜歡?這個學生可能需要?”一切都要有事實依據,追究其合理性,撰寫、設計教案時,我們要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設計是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等等,要有問題意識,讓追求真理變成一個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當前的現狀。
(四)教案設計注重集體智慧,強調團體協作
德國教案是按照行動領域、學習領域來撰寫的,一個領域通常由3-5名教師來承擔,教案設計都是小組合作完成,更加注重集體智慧,強調了團體協作,讓每個人的特長盡可能發揮在他擅長的領域,進行優化組合,將團隊建設到最佳的狀態。我們的教案受到學科式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借鑒德國的經驗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不對稱逐步被消除,單靠一個教師的力量備好一節課,上好一節課,越來越難。我們更需要團隊的力量,一起協作完成教學任務。借助互聯網形成教研團隊,參加教師實踐社區,向他人學習,注重教育智慧的分享。同時,在學校里要學會依靠教研組,向教學名師,骨干教師學習,一起共同備課,共同協作,共享集體智慧,享受教學的樂趣。
(五)教案設計突出能力導向
我國的教案撰寫也有能力目標,但不夠細致,在德國教案中不僅對能力進行了細分,并且要求能力目標在教學設計哪些環節進行體現,強調對應的一致性,作為德國職業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突出能力培養的經驗,給予我們諸多好的建議。
要做好突出能力導向,需要教師改變理念,不僅關注知識成長,還需要關注能力發展,找到這兩者之間的聯系,結合學校的實際與學情分析,有步驟地改革,突顯能力導向在教學應用。
教案的設計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時間,需要教師投入精力,明白一個道理容易,重要的是堅持不忘初心,關鍵在于落實到行動。只要我們堅持學習他人優秀經驗,一定可以不斷地完善自身,改進教學,促進自身能力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佘雅斌.信息化環境下幼兒活動指導課程教與學的方法[J].廣西教育,2014(15)
[2]曹周天.教案寫作的概念、問題與策略[J].教育理念與實踐,2014(29)
- 上一篇:改進工作作風個人剖析材料
- 下一篇:三嚴三實自我剖析材料
精品范文
10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