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講剖析材料范文

時間:2023-04-05 03:13: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七不講剖析材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七不講剖析材料

篇1

1、研究討論領導班子分析檢查集體發言材料??陀^分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存在問題的主客觀原因進行深刻分析,在今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要方向、總體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等方面形成共識。

2、班子成員進行個人發言。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刻剖析個人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3、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班子成員要緊扣民主生活會主題,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班子成員要敢于查找和正視問題,注意防止和避免空泛議論、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只談工作不談思想、只講成績不講問題、只講集體不講個人等現象。要防止把民主生活會開成總結匯報或研究部署工作的會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一般應先班子、后個人,先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后其他班子成員,逐個進行。

4、正確對待批評、意見和建議。領導班子成員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精神,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對正確的意見,要誠懇接受,并認真剖析根源;對意見較集中或重大的問題,要做出負責任的說明;對不符合事實或不完全符合事實的意見,要實事求是地做出解釋。

5、形成會議紀要。

六、民主生活會整改落實

1、認真撰寫民主生活會分析檢查報告。根據班子、個人發言材料,完善、修訂分析檢查報告,并組織群眾進行評議,廣泛征求各部門、各單位、各階層對分析檢查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2、對民主生活會中班子、個人存在的問題,以及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梳理,進一步明確整改重點,制定整改措施。

3、召開支部會議研究、完善整改措施,使整改措施更加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4、結合公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的要求,逐項落實各項整改措施。

篇2

xxx局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工作總結 文章作者:案板上的魚 文章加入時間:2005年9月7日14:48 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工作總結 先教辦: 按照《xxx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分析評議階段實施方案》,結合xx局實際,緊緊圍繞“關鍵是要取得實效”和“必須始終緊密聯系實際,必須始終抓住本單位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的總體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了分析評議階段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F將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認真制定實施意見。按照xxx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認真制定了xx局先進性教育分析評議階段實施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活動進度表,制作了分析評議階段工作流程圖,既使每個黨員對活動時間、內

容、方法、步驟、要求等一目了然,一環扣一環,又防止了錯步和漏項。我們并將實施意見和圖表印發全體黨員,讓大家心中有數,內容清晰。 (二)認真做好思想發動工作。xxx先教工作會議后,黨組書記、局長xx同志及時在全體黨員和群眾中作深入動員,做到“三個講清楚”,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在鞏固第一階段教育學習成果的基礎上,按照先教辦“七個環節”、“六個步驟”的具體安排,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搞好分析評議階段的各項工作。強調要堅決克服松勁思想,防止走過場,繼續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務必在廣泛征求意見、深入交心談心、撰寫好黨性分析材料、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視自己的問題和同志們的評議等方面有所作為。 (三)認真征求群眾意見。為確保分析評議工作更具針對性,本著“心要寬、胸要廣”的原則和“不怕露丑、歡迎揭短”的精神,通過不同渠道、不同層面廣泛地征求意見和建議,取得了較好效果。一是利用組織xxx工作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現場征求對意見和建議;二是積極深入社區,把意見表送到居民手中,直接向群眾征求意見和建議;三是組織召開全區xx個街道懇談會,面對面聽取他們對xx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四是深入到駐場單位、企業等服務對象,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五是進一步深化“黨員進萬家”活動,將幫扶結對對象具體落實到人頭,xx名在職黨員定期不定期深入幫扶對象聽取呼聲和意見,切實為他們排憂解難;六是主動到上級業務部門征求意見和建議,積極爭取上級對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先后共征求收集到各類意見和建議xx余條,為找準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保證。 (四)認真開展談心交心活動。談心交心是搞好分析評議的基礎性工作,是找準問題的重要步驟,我們認真組織黨員談心交心,做到“五必談”。交談心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既談思想和工作,又談體會和感受。既善意地提出對方的不足,又誠懇的接受對方的幫助。通過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加強了溝通,促進了交流,增進了友誼,化解了隔膜,為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打好了基礎。我局先后共開展交談心xxx人次,基本做到人人談、普遍談,縱向談、橫向談。 (五)認真撰寫黨性分析材料。無論是領導班子還是領導干部,無論是黨支部,還是每個黨員,在黨性分析材料的撰寫過程中,都體現了“認真”二字。在下筆之前,都閱讀了許多可供參考和可供借鑒的文件資料,認真清理了自己的思路,從思想、工作、學習等方面反復思考,在此基礎上,對照,對照新時期*黨員先進性標準,認真檢查自己存在的差距和突出問題,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查找原因所在。每一份黨性分析材料都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有的同志多方征求撰寫意見,幾易其稿,反復修改,使其寫出來的分析材料像自己,符合自己的情況。為了保證分析材料的質量,班子成員嚴格把關,逐一審查。 (六)認真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x月xx日,xx局黨支部按照xxx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督導組的指導下,認真地召開了專題組織生活會。會議由支部書記xx同志主持,全局所有在職黨員和部分退休黨員參加了會議。xx同志到會指導并作了重要講話。會議開得很成功,達到了要求,受到了到會領導和督導組的充分肯定。主要特點是: 1、準備工作充分。為了切實開好這次專題組織生活會,會前作了大量準備工作。一是采取不同方式,多渠道、多層面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二是撰寫好黨性分析材料,支部書記對每個黨員的黨性分析材料認真審閱,嚴格把關,反復修改后形成正式的文字材料;三是召開支委會,根據黨員在黨性分析材料中自己查找的問題和平時所掌握的情況,實事求是地對每個黨員提出了以批

評為主的評議意見(提綱),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其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提前召開黨員大會作好思想發動工作,要求大家端正專題組織生活會的態度,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特別是要敢于拿起批評這個思想武器,開展積極的斗爭。 2、敢于露丑揭短。每個黨員,包括領導班子成員都敢于在領導和黨員群眾面前亮相,按照先進性要求和黨員義務,從學習、思想、工作、模范作用等方面直言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講問題時,不避重就輕,遮遮掩掩,而是實實在在,敢于觸及“痛處”。黨員同志之間都本著一種關心、愛護、幫助的態度,敢于提出批評意見,在提意見時,不輕描淡寫,不敷衍了事,而是“一針見血”,直擊“要害”。整個評議過程中,只講問題,不講成績。會場氣氛熱烈,發言踴躍。大家深有感觸地說,這樣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我局以前未曾見過。 3、領導高度重視。組織部xx部長和第x督導組的全體同志都是早早來到xx局,及時了解會議準備情況。會議開始后,他們又專心聽取每一位同志的發言,認真記錄著大家的發言要點。在聽取班子及班子成員的黨性分析和同志們對班子成員的評議意見后,xx部長作了重要講話,在肯定分析評議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兩點希望,一是要真正認識,二是要真正行動。同時,針對xx局的工作實際,還提出了五點要求,即目標要有高標準,工作要有新思路,管理要有新方式,狀態要有新變化,行動要有緊迫感。xx副x長在參加完政府常務會議后立即趕到xx局參加會議,并對xx局的黨性分析情況作了點評,他指出,無論是班子還是班子成員,黨性剖析是認真的、客觀的,問題找得準,努力方向也比較明確,同志間的批評也是忠肯的。希望今后工作標準再高一些,思路再寬一些,管理辦法再科學一些,全面提*部隊伍的綜合素質。他還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了xx局支部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對自己認真進行了黨性剖析,并虛心聽取了基層黨員的意見,以實際行動給大家作出了表率,帶了一個好頭。 分析評議是這次先進性教育的重要環節,為了不走過場,取得實效,我們采取一人講、相互提、大家幫的方式開展分析評議。鑒于xx局領導班子目前只有x名同志的實際情況,按照先教辦的意見,實行“兩會合一”。首先,由xx同志代表xx局黨組作領導班子黨性分析報告。然后,兩名班子成員分別作了黨性剖析,與會黨員在聽取班子成員黨性分析后分別對兩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批評意見,善意地給予了幫助。在此基礎上,由督導組在現場進行了班子成員黨性分析滿意度測評。緊接著,xx同志又代表xx局黨支部作了先進性分析報告,而后,xx名在職的普通黨員逐一進行了黨性分析和評議(會前,支部將對每個黨員同志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的評議發言提綱印發全體黨員),并按要求對每個黨員進行了黨性滿意度測評。 會議從上午x時正式開始至下午x時結束,每個黨員都一直以良好的狀態、積極的態度認真對待分析評議工作,既虛心聽取同志們的不同意見,認真記錄同志們對自己提出的批評、建議和殷切希望,又忠懇地負責任地對其他同志提出批評或幫助意見。大家爭先發言,從未冷場,發言中,既不回避問題,又注意了方式和語氣。整個分析評議活動既充分體現了黨內生活的嚴肅性,又不泛團結、和諧、友好的氛圍。 (七)認真貫徹邊評議邊整改的精神,立說立行。對在分析評議階段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征求到的意見或建議,凡具備立即整改條件的就不等不靠,立即整改,如深入基層,指導社區體育工作不夠的問題,xx局已分成x個組對全區xx社區開展xx活動方面的情況進行走訪。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xx工作實施方案,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社區開展xx活動,并不定期舉行x

x活動;對xx工作宣傳不夠的問題,已在xx個社區的上百個宣傳欄上進行宣傳,對轄區的xxxxxxxxxxxxxxx進行公示,使群眾進一步了解xx的重要性,增強xx意識。對一時不能馬上整改的創造條件,作出整改計劃,采取相應措施,堅持摒棄“查找問題很認真,時過境遷不過問”的弊端。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分析評議階段,雖然按照區委先教辦的要求,認真開展了各項活動,但通過“回頭看”,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少數同志不同程度地存在松勁情緒,參加教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有所減弱;二是在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上,還顯得比較膚淺,沒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去追根溯源;三是對存在問題的整改力度、思想上重視的程度、整改的進度上還有待于加強;四是對有關資料的歸納整理和報送方面有時顯得滯后。 三、下一步打算 (一)搞好“回頭看”。在認真進行第二階段工作總結的同時,按照“七個環節”、“六個步驟”的總體要求,搞好“回頭看”,把重點放在查找問題是否準確、原因分析是否確切、努力方向是否明確上,采取缺什么補什么。 (二)教育和動員全體黨員以新的姿態,飽滿的熱情,認真負責的態度,參加到先進性教育活動整改提高階段的各項工作中,并認真反省自己在保持先進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按照區委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扎實推進先進性教育,在區委先教辦、督導組的領導和指導下,努力完成好第三階段的各項任務,為先進性集中教育活動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文章出處: 【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篇3

【關鍵詞】煤礦機電;問題;對策

要進行煤礦開采,機電運輸是生產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每一個環節。煤礦機電事故是煤礦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它不僅造成人員及設備的傷害,還可能成為煤礦煤塵、瓦斯爆炸的一個誘因,使采區乃至整個礦井受到嚴重破壞。如何預防煤礦機電設備事故的發生,是一個煤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一、煤礦機運事故頻發的原因剖析

(一)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沒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違反了“三大規程”及有關安全規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時有發生。

(二)特種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掌握特種作業技術不嫻熟。根據我們平時工作統計。在煤礦機電出現事故中,大多是因為職工對技術工種安全操作知識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夠,是造成多發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采掘一線電機車司機不穩定,農協工、農換工多,文化基礎差,工作無長期打算,學習業務技術的積極性差,素質極低,給機電運輸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三)對機電標準化工作認識不足。

一些礦井沒有專職機電標準化管理人員,多為兼職。部分機電職工標準化意識差,未能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四)特種作業人員的頻繁調換,崗位的調整,給安全埋下隱患。特別作業人員大都是經過當地勞動部門或供電部門專業培訓取得操作合格證后作業者,對他們的工種不宜隨意予以變動。但是,礦山某些技術性工種,有些企業領導不去考慮學識水平,不講究用工要求,而是當作好工種,并通過人情關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員充塞進去,加之一些人員不鉆研技術業務,違章違紀現象比較突出。另外,臨時性工作調整時安全培訓工作沒有及時到位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五)安全基礎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嚴,機運標準化工作難以到位;二是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不夠,特別是用人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并崗之后,職工都在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狀態下工作,有的崗位還打破了8小時工作制做連班,要抽出人員進行脫產培訓的確很難。

(六)安全制度不嚴,遺留安全隱患。一是崗位責任制不健全,對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落實;二是安全制度執行不嚴,對安全考核不夠嚴厲,安全獎罰不及時兌現,影響了管理人員反“三違”的積極性;三是對事故處理未嚴格按“三不放過”原則分析處理,處罰太輕甚至層層保護,不嚴肅追究責任,職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結果是事故重復發生。

(七)設備陳舊老化

在煤礦建設時,煤礦設備的投入必須成套,而且相互之間必須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資金數目相當大,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難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礦機電設備更新速度較慢,設備相對老化。另外,我國煤炭行業的設備制造業,由于科學技術、工藝設計、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檢測手段等綜合配套能力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電子、液壓及機械零配件等行業的能力不相匹配,導致煤炭行業整體裝備相對落后, 設備維護工作量大。

(八)煤礦設備選型不合理

我國煤礦生產設備品種少、水平低、質量差,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和機械基礎產品還不能滿足煤炭工業迅速發展的要求,比如液壓支架、采煤機、掘進機、重型刮板輸送機等都是在引進技術基礎上完成的,對我國煤炭工業發展的現狀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外,機電設備的選型要求配套化,對不同的地質條件、使用人員及管理水平等有較強的適應性。而實際情況則是設備與條件不相適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磨合期內,往往事故率較高。

(九) 煤礦設備檢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規煤礦大多采用了采煤機、運輸機、掘進機、支架等一系列的先進采掘設備,逐步由機械化向自動化邁進,但長時間運行和在運行當中職工操作的失誤都會引起設備的損壞,這就要求對設備檢修必須做到認真、細致、全面?,F在的煤礦職工整體素質不高,再加上設備陳舊, 本身維護工作量很大,所以對設備的檢查維修只能是哪壞修哪,年檢月檢工作很難進行下去。據統計,發生的機電設備事故約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規范、檢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及時檢修,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煤礦機電事故對策

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對各種設備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強培訓,嚴格管理,減少和杜絕機電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

(一)統一思想認識,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要強調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礦采用承包機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監察力度,要時時事事把安全工作擺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

(二)要嚴把質量關

在加強礦井質量標準化管理的同時,煤礦在購進機電設備時,各個廠家所生產的配件在細節上存在差異,更有一些小廠家為了自身利益,偷工減料、降低成本,這也給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檢修帶來了一定影響。

(三)加強用工制度管理

篇4

試卷講評課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課型之一,試卷講評課的重點有二: 一評,即對試卷本身和學生的答題狀況作點評或評價;二講,即講解知識點、解題策略和答題思路。講解的重點是學生答題中的疑點和誤區。上好試卷講評課對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大多把精力放在講授新課或復習某專項內容上,即使教研活動或公開課也都選擇新授課,很少選擇試卷講評課為內容。這種輕視試卷講評課的觀念不利于教師的教也不利于學生的學,試卷講評課的探索和研究,應引起每位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高中英語試卷講評課的現狀,筆者在本校10個班級進行抽樣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及聽課觀察,試卷講評課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忽視試卷講評

20%學生認可存在考試后讓學生自己對答案、有疑自問的現象。部分教師僅對照答案看遍試卷,沒有深入分析,更談不上研究試卷的出題角度和考題趨勢。用寶貴的課時進行測試,卻沒有針對性的分析,學生收效甚微。

(二)試卷講評沒有時效

20%學生認為考試后教師批卷用時過長,且統計分析不及時。等到講評時學生對試題內容已沒什么印象。這極不利于學生及時修正錯誤,鞏固知識。大部分學生考試結束后急于知道成績,而且對試題及解題思路印象較深,盡快講評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直接核對答案,缺乏思維訓練

42%學生認為在課堂的參與度不夠,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記,學生幾乎沒有或偶爾參與課堂活動。一些教師為趕進度,提前給學生答案讓學生核對,僅對錯誤率高的題目直接說明原因,沒給學生思維訓練的機會,導致學生對教師依賴性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弱。

(四)忽略建構知識網絡及歸納解題方法與技巧

80%學生希望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能舉一反三適度拓展。只有10%學生希望教師就題論題。對學生所做的題目就題講題,沒有任何拓展延伸,就會忽略學生知識的網絡建構和解題技巧、方法的歸納,不能觸類旁通。

(五)講評重點不突出

高達90%的學生希望教師在考試后發答案,最好有每題的詳細解答。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基礎差,只有面面俱到才不至漏掉某知識點。教師講的過多而學生練的不夠,學習效率低。

(六)重視詞匯語法講解,忽略語篇能力培養

70%教師講解單選時重視知識點的講授。比如對于動詞用法、動詞搭配等詳細羅列,而學生被動接受。在處理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時,也重在講解語法點和詞匯,忽視學生解題能力和語篇能力的培養。時間花得多,但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七)缺乏積極情感交流

52%學生認為試卷講評課上教師常批評分數低和退步的學生,極少表揚。表揚時,教師只表揚各題型做得好的或得高分的學生。調查表明有些教師只是分析試卷上的失誤原因,忽視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甚至用消極情感打壓學生,使學生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沒興趣。

(八)無相應的鞏固練習及補救練習

調查顯示近30%教師在上課前對要評講的重點問題沒準備針對性的鞏固練習及相應的變通講解。對于評講中所發現的問題沒有適當的補救練習或補救不及時,這些都使得試卷講評課效率低下。

二、提升試卷講評課效率的對策

(一)認真做好講評前的準備

課前精心準備,找準學生的問題所在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才能提高試卷講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分析試卷的內容結構

教師要分析試卷考查的知識點分布情況,并判斷其難易程度;要分析試題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圖,并對試題做出總體評價。

2.統計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

計算機分析為試卷講評提供了重要依據,教師要利用好相關信息,建立學生解題情況的檔案,掌握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及典型錯誤,并分析答題錯誤的原因,對哪些內容重點講、少講或不講能心中有數。

3.及時閱卷和留存典型案例

平時的測試卷應盡快閱完,盡早了解學生得失,以便在講評前充分探究、修正問題。反饋不及時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錯誤與偏差不及時糾正易使學生形成錯誤思維定式。若幾天后才講評,學生對當時的思考過程已記憶模糊,糾錯效果將大打折扣。

閱卷時要留存優中差典例,試卷講評時用典例真題,效果明顯。多數學生出錯的試題往往迷惑性綜合性較強,應多用典例重點講評,配以針對性的補救練習,達到鞏固目的。同時要求學生準備“錯題集”,收集錯題典例并經常反思。教師可以把典型錯誤編成不同題型,放在聽寫或檢測中反復強化,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二)重視和優化試卷講評過程

1.講評要有針對性,注重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高中英語課時緊,逐題講評既浪費時間又使課堂平淡乏味。講評前認真分析試卷,對學生的普遍性典型性錯誤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數,選取代表性、普遍性的問題進行重點備課和講評,并從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發散,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般來說,期中期末或模擬考試涵蓋面大,但也不可能考察每一個知識點。講評試卷是查漏補缺、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的時機,因此講解重點難點題目時不能就題論題,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引申出類似的知識體系,使得考查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學生通過做一道題而得到與此同類的或有關的較系統的知識,利于記憶和掌握。例如,___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roken down. A. That B. As C. It D. What. 該題考查特定語境中使用關系代詞的能力。根據句意和結構判斷是關系代詞as引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答案B。若改為_____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 that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roken down.逗號變成that,就成了對主語從句的考查,答案C。通過這樣的延伸變化,學生理解了as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和主語從句的區別。

2.課堂要體現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講評試卷并不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要運用啟發式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對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考題,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歸納總結,由教師綜合點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敏捷性,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能講的教師不講,體現自主性;學生能議的教師引導,體現探究性;學生能悟的教師等待,體現包容性。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樣一道題,有的學生做對有的學生做錯,可以引導他們闡釋觀點。做錯的學生在討論中修正錯誤理解,做對的學生展示了自己,增強了學習積極性。

3.講評要注重指導解題方法和技巧

講評試卷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要把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交給學生,講評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時更是如此。例如完形填空,可這樣指導學生:瀏覽全文,掌握大意;避難就易,逐句填空;仔細斟酌,解決疑難;通讀全文,驗證答案。對于做閱讀理解題可指導如下:選項觀點本身錯誤時舍去;選項正確但與題干或文章內容無關的舍去;選項和文章有聯系但其外延或內涵與文章不一致的舍去。這樣就避免了學生脫離閱讀材料選擇的現象。

4.講評后要糾正補償 精心設計鞏固練習

考卷中暴露的問題都是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不可能通過一節講評課就夯實,有必要設計練習進一步加強。鞏固練習是針對重點疑難點進行的鞏固提升、使知識進一步系統化網絡化的練習,可以是原題改頭換面一題多用或類似的題型,給學生充分的操練機會。例如講評寫作,在范文中融入學生的典型錯誤讓學生改,既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又練習了短文改錯,可謂一箭雙雕。

5.講評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表現出好勝性和榮耀性的心理傾向。試卷講評應保持和強化這些心理動機,把表揚和激勵貫穿整個講評過程。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要努力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勵的言語。尤其對英語學習困難生,要挖掘其閃光點,多鼓勵表揚,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情感等積極因素。此外,教師要耐心客觀地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和化解心理壓力,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

試卷講評課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起著查漏補缺、提綱挈領的作用。教師在講評過程中要充分啟發學生思考,精講精析,抓住典型錯例選擇要點加以點撥,注重指導解題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系統化和網絡化地構建知識,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從而逐步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率。教師在分析試卷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剖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更有效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篇5

關鍵詞:新課程;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意義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备咧兴枷胝涡抡n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可見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堅持生活化教學。

一、生活化教學的含義

所謂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是指將社會生活,特別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貫穿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每一環節之中,將學生從枯燥、抽象的思想政治課教材知識中解脫出來,向學生提供感受自然、社會的機會,使學生在對可親可感的日常生活、在與現實世界的交流與對話中產生對未來生活的追求和熱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是生活的內容,學習是學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學的源泉,這就說明教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實施生活化教學,使師生的課堂生活更加豐滿,充盈學生生活經歷,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及意義

(一)導入生活 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什么樣的事例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學生日常生活事例。因為這些事例跟學生密切相關,因此,以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日常生活事例導課,引出政治課的主題,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和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展,使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時,在導入第一目“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時,我設計了一個“列舉廈門人生活巨大變化”的探究活動。學生是怎樣認識這一問題的: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了很多,如居住條件的變化,瓦房變樓房,兩層樓房變五層樓房;還有出行工具的變化,自行車換成摩托車,摩托車換成小轎車;還有家電變化,小屏幕彩電換成大屏幕彩電,大屏幕彩電換成等離子彩電等等。學生們在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中,進一步感受到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取得了偉大勝利,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這一活動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走出課堂后自覺運用理論知識去關注周圍的人與社會,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二)貼近生活 激活思維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甚至自身就是參與者的事,學生往往非常重視,對這些事情有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以教材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感悟生活,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例如在學習生活與哲學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第一目――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中的“當部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構成的整體,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這一哲理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建設,特別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以及俗語“三個和尚沒水吃”等具體事例加以理解。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舉例加以說明:學生列舉了校運會4×100米接力、班級拔河比賽等,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能夠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深奧的哲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建設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感悟生活 反思提高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與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把知識與現實的生活相聯系,真正實現了課程組織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幫助者。生活化教學貼近生活實際,有利于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面;使他們懂得一些生活常識和生活理論;有助于了解社會,體驗生活,規劃未來;如在學習經濟生活第九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一框《市場配置資源》中良好的市場秩序依賴市場規則來維護,而市場規則之一市場交易的誠實守信原則時,我聯系了“三鹿奶粉” 事件。三鹿奶粉、液態奶曾被確定為國家免檢產品,并雙雙榮獲“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 “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一,被商務部評為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但由于三鹿奶粉奶源添加三聚氰胺,使三鹿集團陷入信用危機,并導致銷售困難、資不抵債,最后只能宣告破產。學生在對有關“三鹿奶粉”的材料分析的基礎上,自覺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守信興企,失信毀企。這是被市場所證明的永不改變的真理。同時,我還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講誠實不守信用的行為。通過把學科知識和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不僅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不斷進行反思,從而促使他們個體經驗不斷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四)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學習的目的不在于解釋生活,而在于改變生活、發展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政治教學生活化策略既要強調源于生活,又要注意高于生活。要讓學生參與生活,對生活素材進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理論元素,在不斷反復解釋生活現象,嘗試運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領悟理論價值。如在經濟生活第六課投資的選擇教學時,我引入廈門市東海域整治開發、建設的具體事例。由于經濟建設占用耕地、蝦池,造成大量的失地農民,農民由此獲得政府支付的土地補償款。我設置了一個探究活動――請學生為家長制定一個家庭理財方案。那我們的學生又是怎樣理財的。學生中有根據儲蓄存款獲得利息收入,建議將錢存入銀行;有根據股票獲得分紅和股息,建議將錢用于炒股,學生制定的理財方案多種多樣。學生在制訂家庭理財方案中感受賺錢的艱辛,增強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習慣。同時自覺把所學的理論運用于生活中,用所學理論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逐步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

總之,讓課堂回歸生活,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將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自然相融,在與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進而獲得個體的自由與發展。實施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政治新課程優選策略,是思想政治課和政治教師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出路。生活化教學策略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來推動、實施生活化教學吧。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生活化教學將會開出更加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篇6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利用這次暑假培訓班和大家共同探討,共同思考,共同成長,也很感謝分團委能夠給我這次交流的機會。今天可能有些同學抱怨,早來這些天干嘛呀,為什么學生干部要參加寒暑假培訓班,原因有二:

第一、新學期的新任務需要我們盡快投入到工作狀態。在假期中,大家在假期在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或者有的在家過的比較懶散了?,F在開學了,就需要我們學生干部率先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狀態,通過暑假培訓班,可以為大家營造一種氛圍,引導大家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做好新學期的打算。

第二、新學期的新要求需要我們提高素質。為什么說有了新要求。我們知道,大一的學生最好管,大四的學生最難管理,這說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工作越難開展,就很難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黨員投票)。作為學生會干部需要提干(升職),也需要我們提高素質,不然工作很難開展。

這兩方面就說明新學期的新任務新要求就需要我們學生干部在培訓班上認真聽,多思考,多學習。提高認識,自我剖析,理清思路,學習好的工作方法,在接下來的工作學習中去實踐應用。

這應該算是我經過的第六次,也應該是最后一次參加吧,于老師昨天下午打電話說,你呀想怎么講就怎么講,不給你限定題目,只要盡可能多的把經歷經驗將給大家聽,我就整理了一下,為了節約大家的時間,我專門打印成了演講稿。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學生干部的模范作用和工作藝術”,既然咱們大家都是基層干部,那我今天就不講“學習馬列,努力實踐,歷史使命時代責任”就從實際出發,就是提出我們學生干部間存在的現實問題,和服務同學應該達到的現實要求。

模范帶頭作用

一、做思想品德的模范,讓大家認可你的人品。這就是做人最基本要求。(不給同學起一些不好的外號,按時值開會離場)是人品還行,還算厚道。胡老師飛信簽名。

二、做專業知識的模范,讓大家認可你的專業。這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記住這里所說的專業知識素質不光說的你學年的學習成績,要想真正在同學間樹立威信,絕不僅僅靠的是突擊出來的學習成績,需要認可的是你的學習態度,勤奮的精神。(課上勤于思考,能夠配合老師活躍課堂氣氛,課下勤學苦練。武術健美操新動作,排球足球顛球)怎樣處理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在我看來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是做學生干部才不斷敦促我要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要加倍努力。

三、做能力的模范,讓大家認可你的能力。這是做干部的基本的要求。讓大家感覺你有能力勝任工作,要有決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交與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

有的老師或同學說(某某班班長人挺好,挺為同學著想,就是表達能力欠缺,下通知或交流老是影響工作;某某部部長聽從老師指揮,認真負責,組織能力欠缺,工作容易混亂;某某部副部長都挺好,就是讓寫個通知策劃的時候,word一些格式字體等等有欠缺;當然也有同學反映,某某學院主席一開會就挺能講,一講就至少四十多分鐘)這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四、做服務奉獻的模范,讓大家認可你的工作。這是做合格干部的要求。讓大家感覺你有心做好這份工作。學生干部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為廣大同學服務。不是被動的在其位謀其政,是主動的因為你服務了奉獻了,同學們才認可你。

做到為同學服務不是簡單的事,有的干部奉獻了也許沒達到服務的效果,甚至是適得其反,在學生會最常見的是舉辦活動,一個活動如果大家都沒興趣,或者組織宣傳不得力,就不是在為同學們服務。還有一些實際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處處有服務意識奉獻精神,要有利于同學的學習生活(籃球課借球),有利于你同事的工作任務,按照老師德工作要求(你不給我榮譽,我就不給你工作)出發點就不對,要維護校園的穩定和諧(帶頭鬧事)。

所以,要想真正為同學們服務是要用心感悟,用腦去思考,感同學所想,思同學所需。要求同學們能奉獻,會服務。

五、做心理素質的模范,讓大家欽佩你的精神。這是做優秀干部的要求。

1、大仁大忍。仁愛之心,忍耐克己。無須再忍,咬咬牙繼續忍,一如既往仁愛(宰相)

2、激情熱情。Ucantry你可以去嘗試,去證明,去改變,這樣才會有成長。恐懼心理。

3、永不放棄。Nevergiveup.班里的刺頭不支持工作,關系不好,冷眼相對。學生會干部對某個部長或者是某件事情有意見,就記在心理了,不去客觀的評價。

學生干部的責任心,體現在他不管是對人還是對工作,都要有一種大仁大忍,要有激情和熱情,并且永不放棄。這就是優秀的學生干部應有的模范精神。

以上是說的是學生干部應如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層層遞進,大家可以比照一下你自己。希望大家不斷提高,切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談下一話題如何發揮學生干部的工作藝術。指導了你應該做到的,咱就看看你應該怎樣做。

一、決策的藝術(審時度勢集思廣益)需要干什么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調研)

作為一個學生干部要面對很多的決策,例如這個活動是否要搞,什么時候什么形式搞(個人演唱會);可能是比較小的決策,找老師或部長談話,交材料。

二、組織管理的藝術(統籌兼顧具體落實)

班里或學生會舉辦活動或者接到一份工作時,要總攬全局把事情具體到人(通知,準備物品,維持秩序),科學發展觀講統籌兼顧,統籌規劃,兼顧各方,讓事件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發生。迎新晚會,財務組,節目組,后勤組,宣傳組,安保組。

三、用人的藝術(以事定人以人定事)

我不說遠了,就說我的兩個副主席吧,孔德志和徐文莉,我給他們安排的是孔德志負責學生會常規的管理性工作(上操或夜不歸宿),徐文莉負責志愿服務類型的工作(接待工作)。

再說一個鮮活的例子,一個剛正不阿,一個圓滑靈活,就這樣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等候組織給他們分配任務。抱怨你的部長或者副部長為什么有缺點但是還在崗位上,因為他們的有一種或多種優點就適合站在這個崗位上,只是你沒看到。

四、溝通的藝術(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是目的,換位思考是方法。要求通過溝通有和諧的關系,和老師領導之間溝通要揣摩體現協助的關系(打電話在外面,他們都不聽);和同事之間要交流體現合作關系,和同學之間要相處成為朋友關系。(高認識,低姿態)和下屬溝通需要多提下屬著想需要。

五、批評與表揚的藝術(晴轉多云提出要求)

山雨欲來風滿樓,批評之前先對另一方面給予肯定。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要提出新要求,讓挨批評的有目標,讓受表揚的再接再厲。

六、樹立威信的藝術(制度管人以人為本)

一把尺子,運動會寫稿子

七、做思想工作的藝術(燈光音響鋪陳殿后)

我說過由干事做干部的過程就是剛開始抓事情,然后抓人,最后抓思想。知道干什么,安排誰來干,讓他怎么干。去引領你的思想。電影一樣,開例會的時候(時間地點會場程序)

作為班干部還必須理解到三個詞匯,個人魅力,朋友,和集體。

我們要將個人魅力展現在工作中,或者你是工作熱情高,穩重務實,或者你表達能力強,或者你有好的歌喉,好的外表,或者你會武術,跆拳道,每個人都會有閃光點,不要等著別人去發現,你要積極的去展現,去發光,每個人都發光,我們的組織才會更亮,把個人魅力展現在工作中吧,ucantry

我還想對班干部說一句,無論任何困難請熱愛你的集體,做班干部是不容易,但班級工作總得有人干,我們是班干部啊~!上學期我們支教回來的時候,我們班組織了一次聚會,那是我期盼了好久的一次聚會,我想在大三之前把我的工作找一個點來發泄,來輕松的迎接我的大四生活,因為在三年里,我曾經輾轉反側、食不下咽,曾經焦急緊張,殫精竭慮,也曾經將委屈和惱怒的苦水咽到肚子里,但是酸甜苦辣都是快樂的,我們是班干部啊~!那晚上我和同學開懷暢飲,開口暢談,是我在大學里第一次喝醉了,別問我為什么喝的這么醉,因為我深愛著這個集體,同學們,請全身心的去愛你的集體吧~!超級秘書網

篇7

關鍵詞:安全施工管理安全意識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說道安全防護與安全事故就不得不從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的特點說起,眾所周知施工項目安全生產具有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點:

一是施工作業場所的固化使安全生產環境受到局限。

二是建筑產品體積的龐大性。

三是施工周期長和露天的作業使勞動者作業條件十分惡劣。這個特點在建筑施工中帶有普遍性,都是安全生產需要克服的難題。

四是生產工藝的復雜多變,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予以保證。

五是施工生產的流動性要求安全管理舉措必須及時、到位。

六是手工操作多、體力消耗和勞動強度大。

七是施工場地窄小,對于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提出較高要求。

上述這些安全特點使項目施工不安全隱患多存在于高處作業、交叉作業、垂直運輸及使用電氣工具上,發生在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和起重傷害、觸電、坍塌等方面的傷亡事故占安全事故總數的75%.因此,施工項目流動資源和動態生產要素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關鍵點。

1、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形成

通過對大量事故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事故發生的原因。其主要取決于人、物和環境和管理4個方面。

1.1人的原因

所謂人的原因,就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事故。不安全行為是人表現出來的,與人的心理特征相違背的、非正常的行為。人在生產活動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為,必然是不安全行為。有統計資料表明,具體的不安全行為有:操作錯誤(啟動操作不給信號、忘記關設備)、奔跑作業、送料過快、以不安全的速度作業;使用不安全設備;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體的擺放不安全;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在起吊物下停留作業;機器運轉時加油、清潔、修理;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必須使用防護用品時未使用;不安全著裝;工作時說笑打鬧、帶電作業等。人的失誤有2種類型,即隨機失誤和系統失誤。隨機失誤是由人的行為、動作的隨機性質而引起的,與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關,它往往是不可預測,也不重復出現的。系統失誤是由系統設計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狀態引發的,與工作條件有關,類似的條件可能引發失誤再次出現或重復發生。造成人失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自身因素對過負荷的不適應原因,如超體能、疲勞、疾病時的超負荷工作,以及環境過負荷、心理負荷,都能使人發生操作失誤;由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時,出現要求與行為的偏差的原因;對正確的方法不清楚,有意采取不恰當的行為等,都能引發不安全行為。另外,魯莽、草率、懶惰等性格,也是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原因之一。非理智行為在引發事故的不安全行為中,占很大比重。冒險蠻干、麻痹大意等非理智行為的產生多由于僥幸、逆反、惰性、逞能、湊趣、從眾等不良心理所支配。

1.2物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物的不安全狀態。這里的物是指生產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的機械、物料、生產對象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質的能量,有出現能量意外釋放、引發事故的可能性。據統計資料表明,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狀態,就是物的不安全狀態。物的不安全狀態具體指:防護、保險、信號裝置的缺乏或有缺陷;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個人防護用品缺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對建筑行業來說,“物”包括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設備、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機械、機具、設施、能源等。通常,事故涉及的物要比人復雜得多,其形態多種多樣,其所擁有的能量的狀態更是千差萬別。一方面,在生產活動中一刻也未間斷過能量的利用,人們給以能量種種約束與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進行流動和轉換,正常發揮能量用以做功。另一方面,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會立即超越約束與限制,自行開辟新的流動渠道,出現能量的突然釋放。突放的能量如果涉及人的身體并且超過人體的承受能力,就會釀成傷害事故。

1.3環境的原因

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直接引起的。但不考慮客觀的情況而一概指責施工人員的“粗心大意”、“疏忽”卻是片面的,有時甚至是錯誤的。還應當進一步研究造成人的過失的背景條件,即不安全環境,如照明光線過暗、作業現場視物不清;光線過強;作業場所狹窄、雜亂;地面有油或其他影響環境的東西等。與建筑行業緊密相關的環境,就是施工現場。整潔、有序、精心布置的施工現場的事故發生率肯定較之雜亂的現場低。到處是施工材料、機具亂擺放、生產及生活用電私拉亂扯,不但給正常生產生活帶來不便,而且會引起人的煩躁情緒,從而增加事故隱患。

當然,人文環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某企業從領導到職工,人人講安全、重視安全,逐漸形成安全氛圍,更深層次地講,就是形成了企業安全文化,那么這個企業的安全狀況肯定良好。反之亦然。

1.4管理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都與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可以通過安全教育、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安全獎懲機制等措施減少甚至杜絕。物的不安全狀態可以通過提高安全生產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設備保養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達標等活動予以控制。對作業現場加強安全檢查,就可以發現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避免事故的發生。常見的管理缺陷有制度不健全、責任不分明、有法不依、違章指揮、安全教育不夠、處罰不嚴、安全技術措施不全面、安全檢查不夠等

2、安全事故的形成及其發展過程

為了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首先必須了解事故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1)孕育階段。事故的形成必然有其基礎原因,如不考慮客觀條件,搞獻禮工程和首長工程,盲目指定工期;施工企業安全制度不健全,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人員素質不高,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差;設備、機具及勞動防護用品存在質量缺陷等等。這類隱患出現就使事故處于孕育階段。人們可以感覺到他的存在,估計到事故可能會出現,但無法肯定會出現或者無法得知事故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具體形式。

(2)發展階段。由于上述基礎原因的存在,再加上企業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導致了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出現,就構成了生產中的事故隱患,即“事故苗子”。此時事故已處于萌芽狀態,人們可以預測到它發生的形式和時間。

(3)發生階段。生產中的事故隱患被某些偶然事件觸發時,事故就發生了。這些偶然事件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等。事故的發生必然導致人身傷害和財產的損失,阻礙生產的正常進行。

3、事故致因理論

事故致因理論就是對于形形的事故以及人、物環境等要素之間的無窮變化進行研究,從而找到防止事故發生的方法和對策的理論。根據參考文獻我們得知的最重要的兩個理論是:

3.1多米諾骨牌理論

多米諾骨牌理論認為,事故是由下述A-E因素按一定順序發生而造成的。社會環境和管理上的缺陷A促使人為過失B的發生,又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質及機械危險C的發生,C導致意外事件(包括險肇事故)D的發生,并因而產生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失E的發生。這5個因素是彼此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因果關系,5個因素的連鎖反應就構成了事故。

把A-E因素看成5張豎立的骨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5個因素以一定的因果關系依次發生。前面的骨牌倒下,則后面的骨牌也隨之倒下。如果是排除了觸發危險的因素A,B,C中一個或多個,就會出現避免骨牌D和E倒下的空檔,從而防止了事故的發生,不會引起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失E的發生。由此可知,只要使事故發生的連鎖系列中斷,即清除D前面任一個或多個因素,就可以達到避免事故發生的目的。實際上,就是要研究如何采用管理手段使事故發生的連鎖中斷,如特殊崗位持證上崗制度,可以杜絕不具有一定安全技術的人員從事危險工種;安全檢查制度可以及早發現隱患等。

3.2綜合模型理論

綜合模型理論認為,在分析事故原因、研究事故發生機理時,必須充分了解構成事故的基本要素。研究的方法是從事故的直接原因入手,找出事故的間接原因,并分清其主次地位。

直接原因是指最接近事故發生的時刻,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物質技術的(即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為的(即人的不安全的行為)2個方面。間接原因指管理上的缺陷,它使直接原因得以產生和存在。管理缺陷與不安全狀態的結合,就構成了事故隱患。當事故隱患形成并偶然被人的不安全行為觸發時,就必然發生事故。通過對大量事故的剖析,可以發現事故發生的一些規律,據此得出了事故發生的綜合模型理論??梢?,管理缺陷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里的“管理”是狹義的管理,僅指對工作過程的管理。廣義上來說,人、物、環境都是管理對象。本文的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研究是基于廣義上的,是研究如何對人、物、環境等諸要素施加有效的管理,從而達到施工安全生產的目的。

4、強化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產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工作,必須貫徹執行,同時,也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促進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健康發展基本條件,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企業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體,必須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施工項目作為建筑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載體,必須履行安全生產職責,確保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不僅僅是保障生產、生活順利進行的必然要求,更是促進生產、發展經濟的必備條件。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代表著勞動人民的利益。安全生產直接關系到每個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經濟建設能否順利進行。同時,安全生產也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安全生產是精神文明在生產中具體體現,而精神文明在經濟建設中具體表現就是安全生產。安全生產關系千萬人的安危,是廣泛的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傷亡事故多,職業病嚴重的國家算不上是文明的國家;傷亡事故多,職業病嚴重的企業,也算不上是文明的企業。

篇8

棚民的對徽州山區的無序墾殖和惡性開采,對徽州山區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并直接影響到了所在山區原有社會生產與生活秩序,形成了較為嚴峻的“棚民”與土著居民對立的社會問題。

關于徽州棚民問題的研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總體而言,尚嫌不夠深入。本文擬通過對徽州方志、家譜、檔案、碑刻和文書等材料的分析,對棚民進入徽州山區后,給徽州山區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所造成的影響與破壞,以及徽州本土官民的應對措施,進行系統剖析和論述。

一、棚民進入徽州山區的時間和數量分布

關于棚民進入徽州山區的時間,清代安徽道憲楊懋恬在《查禁棚民案稿》中云:“查徽屬山多田少,棚民租墾山場,由來已久,大約始于前明,沿于國初,盛于乾隆年間?!盵4]對照上面所引康熙《婺源縣治》的序文,楊懋恬關于徽州棚民起源于明代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如楊懋恬所指出的那樣,徽州山區棚民最盛的時期是清代中葉的乾隆時期。婺源縣棚民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時間是乾隆三年(1738),其他如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和績溪等大體也介于乾隆初年前后。考慮到祁門地當徽州府往安徽省盛會安慶孔道,故安慶進入此地的棚民應當不會晚于婺源。

進入徽州山區墾殖和經營的棚民數量,以毗鄰的安慶等府為最多,其次為鄰省的江西和浙江,遠者甚至還有來自福建的棚民。“該民等籍隸(安慶府)懷寧、潛山、太湖、宿松、桐城等處,間有江西、浙江民人,徽屬距伊等原籍甚近?!盵5]

棚民進入徽州山區租地種植苞蘆和挖山燒炭等活動,曾經和當地土著居民產生了嚴重矛盾,導致紛爭和訴訟不斷,但這種矛盾都還是小范圍的。直到嘉慶十二年(1807)才因休寧縣耆民程元通赴京控告棚民方會中等逞兇釀成命案,棚民和土著居民的矛盾方才引起朝廷的重視。但徽州山區究竟聚集了多少棚民,不同的記載,數量也差異較大。據辦理撫剿徽州棚民事宜的高廷瑤估計,約有萬余人,“棚民之多,以萬計也”。[6]還是高廷瑤,在辦理棚民事宜后,他又說:“余思徽郡屬境,俱有棚民,不下數十萬人。”[7]而據楊懋恬飭令徽屬各縣確查,其具體數字8681丁口?;罩莞h棚民的具體分布如下表:

所在縣|棚民所搭棚數|棚民丁口數

歙縣|334|1415

休寧|395|2522

婺源|74|295

祁門|579|3465

黟縣|9|69

績溪|172|915

合計|1563|8681

以上統計相對較為精細,但由于徽州是高山縱橫,加上棚民本身想方設法隱匿不報,因此,其數據難以完全與實際完全一致。至少黟縣的數據就不夠準確。根據黟縣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嘉慶十年(1805))和嘉慶十六年(1811))連續頒布的四份關于嚴禁棚民造窯燒磚、水口燒煤、租山開墾和開煤燒灰等禁令的情況來看,黟縣的棚民之害應是相當嚴重的,其棚民數量絕非表上統計的69丁口。又據道光四年(1824))安徽巡撫陶澍編查皖南棚民保甲事宜統計,此時,在大量棚民已被驅逐和勒令退山回原籍的情況下,編入保甲的徽州棚民依然還有156戶,具體分布是:[8]

所在縣名|棚民戶數|選充棚頭數|備注

歙縣|156|17|

休寧|231|24|

祁門|432|24|

黟縣|10|1|

績溪|12|——|居住分散,不便編設棚頭。

合計|841|66|

不管是數萬還是數十萬,清代中葉以后徽州棚民的數量不會是一個小數字。我們今天在徽州調查期間,發現很多以“棚”為名的村落,如祁門喬山,休寧回溪、南塘,以及歙縣柘林、藍田等地,都有大量以“棚”為村的村落。這些棚村在乾隆以前是沒有的。更為要緊的是,這些棚民聚居村,至今竟然還能操著一口流利的安慶方言。可見,當年棚民的數量是極其可觀的。

二、棚民對徽州山區生態環境的破壞

數以萬計的棚民大規模進入徽州山區,進行無序甚至野蠻開開墾與開發,給徽州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

徽州“郡之地隘,斗絕在其中。厥土骍剛而不化,高水湍悍,少瀦蓄,地寡澤而易枯。十日不雨,則仰天而呼,一驟雨過,山漲暴出,其糞壤之苗又蕩然空矣。大山之所,多墾為田,層累而上指,至十余級不盈一畝,快牛剡利不得田其間?!盵9]如此惡劣而脆弱的生態環境,使得徽州的糧食生產始終不能自給。“徽介萬山中,地狹人稠,耕獲三不膳一。即豐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論歲饑也?!盵10]因此,徽州經濟結構中,以養山植樹、販運木材為主的山林經濟產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這一經濟結構早在宋代即已形成,“山出美材,歲聯為桴,下浙河?!盵11]“祁門水入于鄱,民以茗、漆、紙、木行江西。……休寧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種杉為業。杉又易生之物,故取之難窮”[12]山場林木不僅是徽州人賴以維生的主要資源,而且,由于它們可以涵養水源,使徽州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始終保持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狀態。

棚民的大規模進入,并進行無序的墾山種田和煤炭等礦物開采,造成了水土流失,使得徽州山區的生態環境受到了較為嚴重的破壞?!扒∧觊g,安慶人攜苞蘆入境,租山墾種,而土著愚民間亦效尤。其種法必焚山掘根,務盡地利,使寸草不生而后已。山既盡童,田尤受害。雨集則砂石并隕,雨止則水源理竭,不可復耕者,所在皆有。大溪旱不能蓄,澇不能瀉,原田多被漲沒。一邑之患,莫甚于此。”[13]休寧人程元通在赴京控訴棚民罪狀時,就曾聲淚俱下地陳述棚民對休寧山區生態的破壞。他說“我們住居地方,環抱皆山,禍遭流匪方會中等向無業地棍程金谷等盜租山場,搭棚糾集多人,私行開墾,種植苞谷,以致山傾石瀉,漲塞河道,山上墳塋盡行挖掘,山下田廬皆受其害”。[14]

在徽州一府六縣棚民聚集人數最多的祁門山區,因棚民租山種植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生態災難也最為劇烈。祁門西鄉箬坑,向為王氏宗族聚居地,在棚民到來之前,這里的居民安居樂業,過著一種相對富足的生活,“我環溪基遷于宋,跡發于明,聚族而居,歷年有所。向來田少山多,居人之日用飲食,取給于田者,不敵取給于山。當年興養成材,年年木棄取,絡繹不絕。所以家有生機,人皆樂利,……無不衣食余饒。”[15]然自乾隆三十年(1765)棚民進入之后,這里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居民平靜富有的生活環境也如明日黃花,“自乾隆三十年以后,異民臨境,遍山鋤種,近日地方效尤。每遇蛟水,山崩土裂,石走沙馳,堆積田園,國課永累。且住后來龍山場,合族公業,亦盡開挖鋤種。人居其下,命脈攸關。此日坑河滿積,一雨則村內洪水橫流,祠前沙石壅塞。目擊心傷,人皆切齒?!盵16]祁門北鄉的程氏宗族聚居村善和也是倍受棚民之害最烈的地區之一,同箬坑一樣,山場林業是善和經濟的命脈,誠如《竇山公家議》所云:“田之所出,效近而利微;山之所產,效遠而利大。今治山者遞年所需,不為無費。然后利甚大,有非田租可倫?!盵17]就是這樣一個仕宦、商賈輩出的山村,清代乾嘉時期,也遭遇到了棚民的大肆侵襲。為此,全族父老集議,由程鈍根主筆撰寫了程氏宗族驅逐棚民的檄文——《驅棚除害記》。在這篇驅逐棚民的檄文中,程鈍根歷數了棚民的九大危害,其中前三項均系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危害?!胺ッ郑诟辏匠慑忍Y不生,樵采無地,為害一也;山賴樹木為蔭,蔭去則雨露無滋。泥土枯槁,蒙泉易竭。雖時非亢旱,而源涸流微,不足以資灌溉,以至頻年歲比不登,民苦饑謹,為害二也;山遭鋤挖,泥石松浮。遇雨傾瀉,淤塞河道。灘積水淺,大礙船排,以致水運艱辛,米價騰貴,為害三也。”[18]

可見,棚民大規模進入徽州山區租山墾殖苞蘆和賃山挖煤燒灰,直接造成了徽州生態環境的惡化。根據有關史料,棚民對徽州山區生態環境的破壞,大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植被的大量破壞。徽州歷史上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境內山巒重嶂,河川縱橫,森林植被面積廣闊,所謂“重岡複嶺參天際人,巖谷幽阻林莽叢茂”。[19]茂密的山場林木,不僅涵養水源,使徽州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還給徽州帶來豐厚的財富資源。清代中葉以降,棚民的大規模入境,進行野蠻的墾殖與開采,使得徽州大量的山場林木遭到砍伐,植被覆蓋率急劇降低,特別是在一些棚民聚居較為集中的山村,不少林木豐茂之山被砍削殆盡?!白耘锩褡夥N以來,凡自棚民租種以來,凡崚嶒險峻之處,無不開墾,草皮去盡,則沙土不能停留?!坏恢膊涣?,而且根株盡掘,甚至草萊屢被燒鋤,萌芽絕望?!盵20]在黟縣,棚民“或開土黨鑿石,或租種苞蘆,草木不留,山石立斷,一邑之生靈受害。”[21]

其次是水土流失的加劇。植被受到破壞的直接后果,必然導致水土流失的加劇。黟縣知縣吳甸華在嘉慶十六年七月頒布的《禁租山開墾示》的禁令中,對棚民租山開墾所造成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有著深刻的揭示,禁令指出:“石山戴土,一經墾松,適遇暴雨,沙石滾下,其勢猛悍,山下成熟田畝,多被沖壓,以致失業。邑境內現有虛糧,或因此故。其為農田害,一也;山坡溜水,有澗達溪,墾后夾沙帶石,壅滯灘河。舟楫難行,竹簰亦礙。其為水道害,二也?!盵22]水土流失不僅使得徽州的生態平衡受到破壞,而且阻礙了道路的暢通,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罩莞ㄍ矐c的必經之路——祁門大洪嶺山道,就因棚民于道路兩旁砍伐樹木、種植苞蘆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而一度變得“木濯草斬,泥松沙削……積塞道途”。[23]至于因水土流失而影響居民正常的生活,更是觸目驚心。如果說祁門社景村嘉慶九年(1804)的《奉府憲示禁》所說的“棚內有禍人之,每逢霉雨,河壅溪漲,遂使良田高平低沒,……將來住宅墓址難免無虞”,[24]還只是一種預測的話,那么,在祁門箬坑和休寧田,由水土流失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則已成為活生生的現實。在箬坑,箬溪“水為一村血脈,屢歲洪水暴漲,人則棲息無所,物亦漬濕難堪。且祠內污泥壅積,靈爽何所憑依?沿坑屋宇,長在水中,居者寧無痛恨?”[25]在休寧浯田,因遭棚民開墾,導致“溪圳盡塞,河水泛濫,田園交漲,房屋沖坍?!盵26]

最后是自然災害頻繁。植被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徽州的自然災害逐漸變得頻繁起來,尤其是在棚敏為害最烈的山區僻壤,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在歙縣北鄉,“邇為外郡流民賃以開墾,鑿石刨山,興種包蘆。土人始惑于利,既則效尤。寢致山皮剝削,石阞沙傾,霉月淋,亂石隨水而下,淤塞溪流,磕撞途徑,田廬漲沒?!盵27]祁門在棚民涌入山區進行野蠻開墾最烈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曾經發生了一次大洪災,這次洪災一共造成了六千人溺斃。這年五月,“初六日,夜大風雨。初七日清晨,東北諸鄉蛟水齊發,城中洪水陡起,長三丈余??h署前水深二丈五尺余,學宮水深二丈八尺余。沖圮譙樓、倉廒、民田、廬舍、雉堞數處,鄉間梁壩皆壞。為從來未有之災”。[28]雖然這次祁門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不一定全部因棚民墾山而發生,但棚民濫砍亂伐開山種田所導致抗御自然災害能力的降低,至少說是引發這次損失慘重的洪災的重要因素之一。

棚民在開發徽州山區、發展山區經濟方面是有貢獻的。但是,比起其對山區生態環境的破壞來,這一開發山區活動的積極作用是有限的。它對徽州山區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損害,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消除,直接導致了徽州山區各種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

三、棚民對徽州社會的影響

徽州社會原本是一個宗族聚居的社會,宗族和鄉村民間會社組織,在當時的徽州鄉村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如趙吉士所指出的那樣,新安聚族而居,絕無一雜姓攙入者,其風最為近古。出入齒讓,姓各有宗祠統之。歲時伏臘,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禮,彬彬有度。父老嘗謂新安有數種風俗勝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動一抔;千丁之族,未嘗散處;千載譜系,絲毫不紊。主仆之嚴,數十世不改?!盵29]徽州鄉村這種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在棚民大規模涌入下,發生了變動。社會治安形勢也變得異常的嚴峻起來。

概括而言,棚民對徽州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徽州平靜的社會生產與生活秩序被打亂。在棚民大規模進入徽州山區之前,徽州人按照歷史上沉淀下來的相沿數十百世的生產與生活方式,過著一種以宗族血緣組織為共同體的鄉村社會生活,“農力最為勤苦,緣地勢陡絕。……大山之所落,力墾為田,層累而上十余級不盈一畝。刀耕火種,望收成于萬一。深山窮民,仰給雜糧。早出偕耕于山,耦樵于林,以警狼虎;暮則相與荷鋤,負薪以歸?!叶喙逝f,自六朝唐宋以來,千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誼,講世好,村落家構祖祠,歲時合族以祭。貧民亦安土懷生,雖單寒亦不肯賣子流庸?;榕湔撻T第,重別臧獲之等”。[30]棚民來到徽州山區后,相當地宗族成員私自租山耕種或開采,并與當地居民通婚,所謂“在徽屬已久,業經置買田產,與土著民人締姻”。[31]棚民初來時,由于徽州山場大部分實行宗族成員股份制經營,故族中一些貪利之輩,便將自己的股份租與棚民墾種、開采,“初起于租山者之貪利,荒山百畝,所值無多,而棚戶可出千金數百金租種。棚戶亦因墾地成熟后,布種苞蘆,獲利倍蓰。是以趨之若騖,或十年,或十五年,或二十年至三十年。迨山膏已竭,又復別租他山,以至沙土沖瀉,淤塞河道農田。伐木搭棚,毀傷墳塋薪木。本不利于地方,歷來奉文查禁,無如人情見利必趨,不肖之土民陽奉陰違,無業之異民遂爭先恐后,日聚日多”。[32]這種局面最終導致了當地土著居民和棚民的矛盾不斷加劇,原先宗族社會的生產與生活秩序被打破。

第二,社會治安形勢惡化,棚民的野蠻開墾與開采,在經濟與社會文化上,與當地土著居民的經濟利益發生沖突,各種土棚紛爭與訴訟事項增多,加上一批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異籍賭棍、乞乞丐組織也隨棚民一道進入徽州,致使賭博、盜竊、強討強索事件屢屢發生,直接造成了徽州社會治安形勢的惡化。棚民“越境租地,開墾山場,其人刁玩成習,強悍為多,居民每不勝其擾。是以占地侵山,動成訟案。……近年以來,棚民恃無所鉤稽,故智復萌,斗毆、搶奪之風又熾”。[33]乾隆中期以來,舉凡祁門洪迎瑞、洪大由案,休寧程金官案,直至休寧程元通赴京呈控等土棚相爭案件,都是徽州社會治安惡化、土棚矛盾激化的直接反映。至于帶有黑社會組織性質的賭博、乞討、盜搶之徒,更使徽州社會治安形勢日趨嚴峻。在休寧,“邇年,時有無籍游民,多屬少年壯丁,結黨成群,借丐為名,強討惡索。小竊叉雞,其名曰單。其單有首,散則莫其蹤,聚則難清其數。一遇婚娶喪祭,遂行糾集男婦,戶開則升堂入室,戶并則拋石擊門,強索酒食,議折銀錢。稍不遂欲,動輒滋端”。[34]祁門新安,“地當孔道,商賈往來,行李絡繹。向則肅然,安居無事。近則惡丐結黨聯群,有號石埭陳貴地方王喇子、廬州王陳草包等等,名為甲頭,以約束丐為辭,實則四黨擾害,眷黨旬肥。……外來匪徒,以討乞為名,恃強滋擾,最為民害”。[35]祁門多通包括新安、彭龍、桃源等地立于嘉慶、道光年間的禁止賭博和流丐入境碑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棚民以及隨之而進入徽州的乞丐、賭徒和黑社會組織,給徽州社會治安形勢惡化所造成的影響。

第三,良田受損,物價特別是米價騰貴,給徽州當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困難?;罩荼緛砭褪且粋€山多田少的山區,糧食不能自給,每年居民所必需的糧食要有三分之二靠從境外輸入。棚民入境墾山、挖礦,不僅使居民的良田受損,賦稅、柴薪供給受到影響,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所需的糧食(主要是大米)因為河道被棚民墾山造成的水土流失所堵塞,致使境外糧食不能即使運進徽州,導致糧價飛漲,直接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正如《驅棚除害記》所列舉的棚民給徽州社會所帶來的九大災害中所指出的那樣,“山遭鋤挖,泥石松浮,遇雨傾瀉,淤塞河道。灘積水淺,大礙船牌,以致水運艱辛,米價騰貴,為害三也;山河田畝多被{上為“入”字,下為“水”字}積,欲圖開復,費倍買田。耕農多嘆失業,貧戶永累虛供,窮困日甚,為害四也;久之衣食無出,饑寒為非。法律雖嚴,莫可禁止,為害五也;河積水漲,橋崩屋壞,往來病涉,棲息遭危,為害六也”。[36]“柴薪價值,較之數年前頓增幾倍。居民樵蘇之利,當然無存”。[37]顯然,因棚民對生態的破壞,給徽州土著居民社會生活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直接導致了他們生活的貧困化。

第四,精神生活受到嚴重傷害?;罩菹騺碇匾曣庩柧犹幁h境的選擇。在他們精神和內心世界里,祖先的墳墓風水直接關乎到后代子孫的幸福與否。棚民的濫砍亂伐,使土著居民祖先墳塋龍脈和蔭木受到了破壞,“至于龍脈之傷戕,丁財折耗;古冢之平毀,墳墓遭殃,此尤禍之慘烈者。”[38]而且,在信仰和講求風水堪輿風水的徽州,不僅是宗族祖先的墳塋,而且各縣的縣龍也因棚民的大肆砍伐而倍受荼毒。于是,休寧、婺源、祁門和黟縣等士紳和官府,都紛紛發出了??h龍、禁棚民的呼吁和告示。棚民這種對徽州人精神和心靈世界的傷害,是直接導致土棚矛盾激化的一個最為直接的要素。正是這種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使得黟縣知縣吳甸華在連續發出三份禁令之后,還賦《安龍吟·禁種巴蘆燒石煤以筦山脈鑰水口也》詩,以示對棚民的憎恨與忿懣。詩云:“茲土安且敦,扶輿積之厚。連山絡其脈,曲水環其口。秦縣直至今,寧宇閱年久。如何牟利徒,甘受外奸誘。賃山恣墾發,鄰患于焉狃。(休邑、祁門近奉憲驅逐棚民——原注。)不知崔嵬巔,沖沙裂石陡。石壅逈溪流,沙板失畦畝。山越況匪馴,是用驅之走。保民舊田河,完我好岡阜?;蛴质偈?,山骨目擊剖。豈忘名在碑,何貪利斯藪。(嘉慶十年,有呈請示勒石——原注。)水駛山停之,鈐束亮非偶??鲜褂魠墸ā皬S”頭下“義”字),化為缺培塿。漬言共驚詫,公吁來耆茍。任天即民福,因地乃官守。筦鑰吾弗嚴,翳誰執其究。去弊當拔根,汛防議干掫。(屢禁燒煤,業已停止??秩站脧U弛,因晉省請于撫憲,準移駐墩鋪,分兵看守,為久遠計?!?。)但期長謐寧,無復自紛糾。兩禁不可捍,有如山水壽。”[39]

總之,棚民對徽州社會的影響是深刻的,即使在道光年間根據朝廷制定的章程和規定,大部分棚民被驅逐回原籍,少數棚民定居下來,他們也未能完全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他們的住宅還保留著原籍的建筑樣式,“低小之屋,或以土為墻,或以草為瓦,四都源瑤、碣源之棚民,以及燒炭挖栲、種山蔔苞蘆者,大率類此。不講光線,僅蔽風雨,床與灶接,人與畜居。或一室一婦也,或十室八室而無二三婦也?!盵40]他們的語言也基本保留著家鄉的鄉音方言。

四、徽州官府和鄉紳對棚民的態度及其處置方式

數以萬計的棚民大規模開進徽州山區,開墾與開采以后,引起了徽州地方官府和鄉村士紳階層的震動。如何對待和處置棚民這一陌生的社會群體,成為擺在徽州官府和士紳面前的一件棘手的問題。同時,僻居徽州深山老林從未與外界接觸過的宗族社會社員,面對陌生棚民的無序開墾和野蠻開采,無論在心態和行為上,也都出現了急速的變化。

徽州地方官府和官員對待和處置棚民的態度是有分歧的,即使是在嘉慶十二年(1807)休寧土棚相爭釀成命案、程元通赴京控訴之后,徽州地方官府和官員也對棚民持有不同的意見。就休寧、祁門、黟縣和婺源知縣而言,他們偏重于對棚民進行驅逐,以維護地方社會秩序的穩定。而就辦理棚民事宜的蕪湖道憲楊懋恬和高廷瑤,他們在奉命對棚民進行調查后,一方面堅決執行朝廷查禁棚民的政策,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棚民與傳統的強租霸耕之兇惡匪棍不同。因此,楊懋恬認為,“各縣尋??匕?,每縣不過數件、數十件而止。至黟縣、婺源歷久,土棚相安,從無控案??梢姡髋锩窬阆捣N地良民,并非兇惡匪棍,亦無不法擾害實跡?!盵41]高廷瑤在會同蕪湖道憲楊懋恬率兵四百前往徽州擒剿棚民時,就對棚民抱有深深的同情。他認定程元通赴京呈控棚民之案有誣,并與諸知縣協商,暫時駐兵縣城,待廉得其實后再行定奪。他說:“此輩雖棚居,然力農事、長子孫,由來歷久,迥與游民托名種山、支棚匿奸者不同。況附郭不及百里,果其聚眾肆行,胡被害者不聞一人?而閭長里胥又皆毫無覺察?夫豈無畏牽連之禍?赴訴長官者,乃獨不遠數千里而京控?此其挾仇誣陷情弊彰矣。今不按虛實,而遽加之兵,彼被控者心懷疑懼,鋌而走險,勢將激成抗拒。兼以眾兵涌入,難免秧及池魚。我輩為縣司牧,可不計出萬全慮而后動乎?”[42]于是,高廷瑤親自輕騎進入山區,“于是,保甲來迎,諸棚民跪謁者踵至。其遠近男婦紛紛千百人夾道歡呼,絕無驚懼情狀?!嗯c縣尹留宿數日,徐察其跡,親閱各棚民家,全無影響”。[43]

當然,由于聚居休寧浯田的程氏宗族族長程元通以“棚民方會中等糾集多人、踞種山場、逞兇釀命等情”,于嘉慶十二年親自赴京呈控。引起了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不安。盡管安徽巡撫初彭齡奉命委勘后,認定程元通所控之詞多有不實,“程元通系族長,年已七十六歲。程怡仁所遞之詞,系祠長程紹蘭主意。詞內所稱掘濠筑壘、祖墓遭掘、程柏押斃、尸匿不交、程靳被捆無蹤等情節,均屬架捏”。[44]但是,清王朝中央和地方政府還是采取了以驅逐棚民退山回籍為主、編查棚民入保甲為輔的政策,制定了《棚民退山回籍章程》,這就是所謂的“十二年遞解之法”。“除在徽屬已久,業經置買田產,與土著民人締姻,編入保甲者,另冊送部備查,毋庸勒令回籍外,其余棚民以租典地契內年限為斷。其載有年限者,概俟限滿后退山回籍。現在年限已滿,及不載年限、承種已久者,令再種二年,于嘉慶十四年退山回籍。其近年承種,不載年限者,應令該撫轉飭地方官,諭令嚴立年限,至遲不得逾十年各等語,并經修《戶部則例》,一并載入在案”。[45]對租山招棚之山主,清王朝更采取了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用《酌議棚民退還山場章程》制定者安徽巡撫初彭齡的話來說,就是“棚民固利其土膏,若無山主召租,亦無從托足,是棚民與山主實表里為奸。此次查辦之后,若不嚴定專條,有犯從重科罪,恐日久玩生,復蹈故轍。應請嗣后如將山場混召異籍之人,搭棚開墾至五十畝者,無論公業私業,均照子孫盜賣祖遺祀產至五十畝者,照投獻捏賣祖墳山地例,發邊遠充軍。不及五十畝者,減一等,租價入官。承租之人不論山數多寡,照強占官民山場律,杖一百,流三千里,為從減一等。父兄子弟同犯,以凡人首從論。族長、祠長失于查察,照不應重律科罪。令該族族長、祠長勒石公祠中,庶棚民絕跡,土民益臻寧輯”。這條規定不久即以例的方式,載入《大清律例》之中。

徽州鄉村宗族社會中的士紳階層對棚民的蜂擁而至,采取了堅決的嚴禁和果斷的驅逐舉措。可以說,在清代中葉的驅逐棚民活動中,他們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包括清王朝中央和徽州地方官府最終能夠下定決心驅逐棚民,這批鄉紳們所做的努力是不可低估的?;蛘哒f沒有鄉紳的疾首頓足般的呼吁和影響,中央和地方官府在對待棚民的問題上或許不會那么堅決、果斷和嚴厲。我們在文書、碑刻、譜牒和其他相關文獻中,發現了數量可觀的關于鄉村宗族、會社和在野鄉紳在禁止和驅逐棚民方面的史料。

在棚民潮涌動的初期,徽州宗族、會社和鄉紳即發出了強烈的禁止和驅逐的呼聲。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二月,休寧北鄉儒村吳氏宗族族長吳懋長、吳世宗、吳鐘溪、吳家漳、吳世茂和監生吳地保、吳興等即以棚民“匪數潛滋?;蛟恍芯?,或夜起狼偷,砍樹藥魚,肆無顧忌”的名義,呈請到徽州府和休寧縣,由懇請徽州府頒發禁示,“勒石永禁,保蔭保族,以杜侵害”。[46]乾隆四十六年(1781),黟縣知縣在闔邑士紳的強烈請求下,以棚民“江西窯匠鄒國仲等于芙蓉嶂山下窩僻之處、縣龍正身地方,覓租北向地業,將來龍山塝劈入,造窯燒磚,火灼龍脈”為由,勒石頒布《??h龍脈示》,嚴令“有關縣龍之處,永遠不得自行出租與人開砌劈挖泥土、燒造磚瓦。附近居民,亦不許鑿挖有關縣龍石土,并種山藥、種苕、埋苕窖等項損傷龍脈,一概禁止”。[47]乾隆五十年(1785),婺源汪口俞氏監生俞大璋等因汪口向山自“乾隆四十三年,無藉之徒盜行砍伐”,而集體向婺源知縣彭家桂懇請頒示勒石嚴禁。[48]次年七月,汪口俞氏宗族族長、監生俞奎茂等十數名鄉紳,再次就蓄樹垂蔭之向山林木,遭受“旦旦斧金,害及數十年冢也。累累鍬鋤,坑逾數仞;天根斬削,地脈陵夷,所以財賦蕭條,人文寥落?!倍卣堟脑粗h予以勒石嚴禁。[49]在棚民為害最劇、土棚矛盾最烈的休寧浯田嶺,乾隆五十九年(1794),聚居于此的程氏宗族鄉紳程華蒼等,“因異地棚民挖山墾種、地方無知貪其小利,濫召妄租”,使得“山遭殘廢,樵采無資,砂石下瀉,田被漲荒?!钌酱鬂桑愖逵В瑖[聚成群,恐貽害匪淺”為由,懇請休寧知縣“吁恩示禁、寧民杜害”。[50]

在棚民規模最大、為害最劇的嘉慶時期,徽州一府六縣鄉村士紳紛紛以各種不同方式,發起了禁逐棚民、保衛家園的運動。

在休寧聚居棚民最多的地區——浯田嶺、江田村、嶺南、牛嶺、青山、方圩和橫源七村,以程氏宗族族長程元通、祠長程紹蘭為首的鄉紳組織,不遠數千里,親赴北京呈控棚民方會中等。在祁門,善和程氏宗族以附貢生程國華為首的鄉紳,邀集合族父老,以棚民“開墾鋤種為慮,嘉慶年間,恐請張憲驅逐棚匪五十四座,合境胥安”,[51]并親撰《驅棚除害記》,歷數棚民九大危害,云“棚匪之害地方也,甚于兵燹”。[52]在黃古田、環砂、渚口、社景、箬坑等棚民墾山最烈的地區,宗族和鄉紳都奮然而起,組織起了規模龐大的鄉村力量,對棚民進行驅逐。宗族、鄉約和會社在這一時期發揮了積極的基層堡壘作用。祁門善和、環砂和休寧浯田嶺的程氏宗族、休寧商山和儒村的吳氏宗族、祁門黃古田的汪氏宗族和箬坑的王履和堂養山會,祁門侯潭和婺源汪口的鄉約,都在驅逐棚民、捍衛家園的運動中,起到了中堅的作用。

不過,在論述針對棚民這一社會問題時,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徽州鄉村社會宗族和鄉紳組織,必須借助地方官府的力量。無論是訴諸詞訟,還是敦請官方出示嚴禁,這些組織和力量都離不開官府的支持。正是宗族、鄉約、會社等組織與封建地方官府的協調與互動,才最終將棚民這一社會問題加以解決。盡管這種解決方式不一定完全滿足宗族、鄉約和會社以及鄉紳的全部要求,但至少通過對棚民事件的處置,我們看到了徽州社會中的民間組織和鄉紳勢力在處理基層事務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清代中葉的棚民,作為徽州歷史上最后一次可稱為是移民的運動,給徽州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他們對徽州山區的濫砍亂伐、對徽州生態環境的破壞,直到百余年后,依然使徽州承受著這一惡果。清末徽州知府劉汝驥在探究徽州由富變窮的根源時,就曾把深林資源的破壞當成了最為主要的原因,并將“興樹藝”作為振興徽州經濟的頭等事務。他說:“自唐宋以來,(徽州)便號富州,今何忽貧瘠如此?當務之急,莫要于講樹藝之事?!币虼?,在肯定棚民對山區經濟開發的同時,我們千萬不要忽視他們對山區生態環境和社會穩定的破壞及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實事求是地復原歷史、闡釋歷史。

注釋

[1][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六十一《贈程君五十敘》。

[2]康熙《婺源縣志》卷首《舊序·詹養沈序》。

[3][清]高廷瑤:《宦游紀略》卷上。

[4]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

[5]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

[6][清]高廷瑤:《宦游紀略》卷上。

[7][清]高廷瑤:《宦游紀略》卷上。

[8][清]陶澍:《陶澍集》上冊《奏疏·日記·編查皖省棚民保甲折子》,岳鹿書社1998年版,第425頁。

[9]康熙《徽州府志》卷二《輿地志下·風俗》。

[10]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汪偉奏疏》。

[11]淳熙《新安志》卷一《州郡·風俗》。

[12]淳熙《新安志》卷二《物產·木果》。

[13]同治《祁門縣志》卷十二《水利志·水碓》。

[14]《嘉慶十二年二月十四日左都御史賡音等為安徽休寧耆民程元通呈控棚民占山擾害事奏折》,轉引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嘉慶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載《歷史檔案》1993年第1期。

[15]祁門《環溪王履和堂養山會簿》,清嘉慶刊本。

[16]祁門《環溪王履和堂養山會簿》,清嘉慶刊本。

[17][明]程昌:《竇山公家議》卷五《山場議》。

[18]光緒《祁門善和程氏仁山門支譜》第三本卷一《村居景致·驅棚除害記》。

[19]同治《祁門縣志》卷三十六《雜志·祥異》。

[20][清]方椿楚《頌山房雜著》,轉引自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道憲楊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21]同治《黟縣志》卷十一《政事志·塘堨·附嘉慶十年知縣蘇禁水口燒煤示》。

[22]同治《黟縣志》卷十一《政事志·塘堨·附嘉慶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禁租山開墾示》。

[23]《清道光二年十一月祁門大洪嶺道路兩側山場永禁種植苞蘆碑記》,原碑現立于安徽省祁門縣大坦鄉大洪嶺頭。

[24]《清嘉慶九年五月十七日祁門社景黃一本堂奉府憲示禁碑》,原碑現置于安徽省祁門縣橫聯鄉社景村。

[25]祁門《環溪王履和堂養山會簿》,清嘉慶刊本。

[26]《清嘉慶八年十月休寧浯田嶺嚴禁棚民入山懇種碑》,原碑現嵌于安徽省休寧縣龍田鄉浯田嶺一家雜貨店墻壁上。

[27]乾隆《橙陽散志》卷末《歙風俗禮教考》,轉引自許承堯:《歙事閑譚》卷十八。

[28]道光《徽州府志》卷十六之一《雜記·祥異》。

[29][清]趙吉士:《寄苑寄所寄》卷十一《泛葉寄·故老雜記》。

[30]乾隆《橙陽散志》卷末《歙風俗禮教考》,轉引自許承堯:《歙事閑譚》卷十八。

[31]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國朝汪梅鼎驅逐棚民奏疏》。

[32]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道憲楊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33]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道憲楊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34]《清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休寧縣奉憲嚴禁無籍游民強討惡索碑》,原碑現立于安徽省休寧縣齊云山鎮唐頭村。

[35]《清道光五年閏六月初二日祁門奉憲永禁匪丐入境碑》,原碑現立于安徽省祁門縣新安鄉政府。

[36]光緒《祁門善和程氏仁山門支譜》第三本卷一《村居景致·驅棚除害記》。

[37]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道憲楊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38]光緒《祁門善和程氏仁山門支譜》第三本卷一《村居景致·驅棚除害記》。

[39]道光增補《黟縣志》卷十六《藝文志·詩》。

[40][清]劉汝驥:《陶甓公牘》卷十二《法制·民情習慣·休寧風俗之習慣》。

[41]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道憲楊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42][清]高廷瑤:《宦游紀略》卷上。

[43][清]高廷瑤:《宦游紀略》卷上。

[44]《嘉慶十二年五月初二日安徽巡撫初彭齡為休寧縣浯田嶺等七處棚民已拆棚退山事奏折》,轉引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嘉慶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載《歷史檔案》1993年第1期。

[45]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營建志·水利·國朝汪梅鼎驅逐棚民奏疏》。

[46]《清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休寧縣儒村奉賦憲禁示棚民砍樹藥魚等不法事碑》,原碑現立于安徽省休寧縣儒村鄉。

[47]道光增補《黟縣志》卷十一《政事志·塘堨·附乾隆四十六年知縣顧??h龍脈示》。

[48]《清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婺源知縣嚴禁盜伐汪口村嚴禁盜伐向山林碑》,原碑現置于江西省婺源縣汪口村鄉約所內。

[49]《清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婺源汪口村奉邑尊示禁碑》,原碑現置于江西省婺源縣汪口村鄉約所內。

[50]《清乾隆五十九年四月休寧浯田嶺嚴禁召租棚民種山碑》,原碑現嵌于安徽省休寧縣龍田鄉一雜貨店墻壁中。

[51]光緒《祁門善和程氏仁山門支譜》第一本卷十二《東房新春顯派泰支昂分世系》。

篇9

眾所周知,語言文字既是人們交際的工具,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載體;而“文化”不是別的,正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最主要的標志,是民族內部各類人群不可缺的粘結劑。著名作家余光中說得好:“中文乃一切中國人心靈之所托。只要中文長在,必然漢魂不朽。”(1)著名教育家于漪則說得更加直白和干脆:“梁衡同志說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我認為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化之根,也就是‘根之根’。”(2)明乎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提高中小學生(特別是九年義務制學生)的語文水平,確實是關系到一代又一代國民能否具有高素質——牢牢把握民族‘根之根’的重大問題!

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的情況很不理想,可以用四個字加以概括:“高耗低效”。早在1978年,呂叔湘先生就大聲疾呼改變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現象,他嚴肅指出:中小學生學了十年語文,花了2700課時,幾乎占了全部課時的三分之一,結果語文仍不過關。從那時以后,又過去了許多年,可是語文教學的情況仍未基本改觀,1987年5月,國家教委曾委托華東師范大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次語文水平的調查,結果表明經過10年教改的閱讀教學,基本上沒有取得明顯進步(3)。最近又在報上見到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在某所高校,一屋子大學生居然不會寫“鑰匙”二字。對此,連著名紅學家周汝昌也不由得痛切陳詞:“鑰匙之為物,體不甚巨,量不太重,而丟了它就麻煩大了。”“我愧非教育專家,自己拿不出辦法。但還想請專家們多動動腦筋,把語文教學如何在重視上再重視,提高上再提高,改革上再改革(改進、改善、改正錯誤認識和錯誤教法)?!?4)

有人也許會問:這些年來語文教學不是進行了許多改革嗎?不是總結了很多教學經驗嗎?對此得作具體分析。一方面,語文教育界固然出現了于漪、錢夢龍、寧鴻彬等優秀教師,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但另方面改革中也不乏形式主義和繁瑣哲學的東西,誠如張志公先生所說:“再有,就是這個‘論’那個‘論’,這個‘性’那個‘性’,不可勝數?!薄艾F在的問題是,這種‘論’,那種‘性’患多不患少,教師們應接不暇。”(5)張志公先生的本意自然不是反對進行理論研究,而是感到語文教改中不著邊際、經不起實踐檢驗的高談空論太多了,為此,他又懇切地要求大家好好研究:“中學語文教學如何往前走?我們喊了多年‘教改’‘教改’,改了些什么?改向何處?”(6)

如今尊敬的張志公先生已駕鶴西歸,怎樣不辜負這位教育前輩的囑托和期待?看來,只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下一番正本清源、去偽存真的功夫,才能走出誤區——切實改變語文教改中的種種形式主義傾向,進而踏上教學改革的康莊大道。

誤區之一:片面理解知識和能力的關系

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誤區是:沒有辯證地如實地理解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關系。

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一個現成的習慣的答案是:把學生學到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能力。

乍聽這番回答似乎無可非議,學習其他學科不正是遵循“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普遍規律嗎?學習語文又怎能例外?但若深入思考,此種回答就大可商榷了,須知在語文教學中,知識和能力的關系,要遠比其他學科來得復雜,我們平常愛說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表現在這里。

究竟應該怎樣把握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關系?筆者認為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達到共識:

一、學習本民族語言并非從零開始,很多情況下常常表現為“能力在先,知識在后”

學習母語和學習外語迥然不同,不是一無所有,不是從零開始。每個人從牙牙學語起,就一直在母語的環境中模仿著,學習著,這就決定了母語的知識和能力的關系有其獨特的表現。按照語言學理論,人們學習母語可分為兩個過程:一是兒童時期在不知不覺中自發地學得的過程,語言學家把“這種無明確目標的、自發的掌握語言的過程稱為‘語言習得’。”(7)需要補充的是,這種過程可以伴隨一個人的終身,不少成年人有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但你若是問他們究竟學習了哪些語文知識?他們很可能答不上來,這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另一種過程是有目標有步驟地掌握語言的過程,語言學家稱之為“語言學得”。凡是一個人從上學讀書,開始接觸語文課本,接受老師的講授和指點起,就開始了“語言學得”的過程。當然,有目標有步驟地學習語言文字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上語文課一種。另外,即使開始了“語言學得”的過程,也并不排斥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習得”,對此不能截然分割,作簡單機械的理解。

明確了“語言習得”和“語言學得”的區分,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探討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關系了。不妨說,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能力在先,知識在后”是普遍規律。就拿幼兒園兒童來說,別看他們年齡小,他們已經會說不少互相連貫的話,具有相當可觀的口頭表達能力了。這種能力是如何形成的?當然是不斷模仿和實踐的結果,而不是先學習知識再轉化為能力的結果。他們拿著蘋果,會說它像自己的臉龐,吃著月餅,會說它像天上的月亮,這說明他們已經開始學習打比方了,此時有無必要告訴他們有關比喻的定義?我看是大可不必的。

有人也許會問:你舉出的是兒童的例子,如果是中學生,情況就會不一樣吧?我們說,中學生、成年人當然不同于兒童,但正像我們上面說過的,不能把“語言習得”和“語言學得”截然分開,前者可以伴隨一個人的終身,就此而言,“能力在先,知識在后”可說是人們學習語言的普遍規律。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只有在日常的不間斷的“語言習得”的過程中積累、熟悉了大量的語言材料,到一定的時候傳授給他們語文知識,后者才會發生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說這樣的“語言學得”過程才會是切實有效的。就象兒童們先學會了打比方,等到年齡稍長,有實際必要的時候再告訴他們有關比喻的知識,才能事半功倍,否則一切知識的傳授都會變成水中之月,鏡中之形,一旦轉過身去,就會白費精力,一無所有!

二、學習語文知識只是手段,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

章熊在《語文教學沉思錄》(8)中發表過一番精辟的見解:“準確地說,語文課所涉及的,不是‘語言’,而是‘語言的運用’。沒有注意到二者的區分,是當前語文教學的弊病之一?!保ㄖ靥柺窃木陀械模┻@番話值得廣大語文教師三思。想想吧,我們如果把學習母語所遇到的問題和語言學所研究的問題簡單地等同起來,如果要學生像研究語言學一樣來學習語文,那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弊?。海ㄒ唬┚徒虒W內容而言,勢必把語文知識不斷地深化、細化、系統化,結果導致學生無所適從,負擔過重。(二)從教學方法來說,因為不少語文知識如專門的術語、概念、規則等都是學生未曾聽說過的,勢必導致教師滿堂灌輸,學生被動聽課。(三)從教學目的來說,很容易產生本末顛倒、主次易位的結果。教師在課堂上傳播必要的知識和概念,本應該緊緊依附于課文的語言材料,始終著眼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但由于教師的認識發生了偏差,結果讓學生圍著這些知識、概念打轉,把好端端的課文丟在一旁,而把語文知識上升成為學習的目的和中心,這就難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常見的語文教學的通病正是如此,有一位中學語文教師作了如此深刻而形象的概括:“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教‘春天來了,燕子飛回來了’,其實即使不教,孩子們也會說這句話。到了三年級四年級,就教他們:‘春天’是‘主語’,‘燕子’也是‘主語’;‘來了’和‘飛回來了’是‘謂語’。到了初中,要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復句。到了高中,他們知道了,盡管是個復句,但它是‘并列關系’、‘承接關系’還是‘因果關系’,還可以商榷……”(9)請看,這種教法不正是主次顛倒、把手段當成目的的典型表現嗎?筆者當然不是籠統地反對講授有關主語、謂語、簡單句、復句等語文知識,問題是在此時此地(而不是彼時彼地——非講這些語文知識不可的時候),如此糾纏于復句的性質有無必要?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又有什么作用?把這些要商榷的內容留給語言學家去研究不是更好嗎?

三、知識要求分門別類,能力重在綜合運用

語文知識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要認真研究,必然要求分門別類,條分縷析,不能亦此亦彼,忽此忽彼,混沌一片,不明所以,不管是研究語音學、文字學、語法學,還是研究修辭學、文章學、邏輯學,盡皆如此,概莫能外。但一旦談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就不同了,我們并不要求學生成為精通各類語文知識的專家,只是希望他們切實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而運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就在于綜合性,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寫下的幾行文字,都會包含各種不同的語文知識在內。這就在語文教學中產生了一個尖銳的矛盾:學生既然不可能先分門別類地學完文字學、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等系統知識,然后才開始執筆作文,開口講話,那又該怎樣將這些自成系統的語文知識有效地滲透在語言的綜合運用中去呢?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是一個龐大的學術研究課題,本文只想簡單地談兩點看法:(一)必須堅持語言運用的綜合性特點(幼兒識字情況有些特殊,此處不贅),引導學生好好熟讀課文,不斷積累語言材料,學習時重在整體感悟,力求融會貫通。任何語文知識的講授都不應該和上述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規律相悖離。(二)要把語文知識從各自的系統中分解出來,根據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要求,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交織和滲透,同時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要貫徹精要、易懂、有用的原則,注意和學生的語言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切忌分門別類,求多求全。遺憾的是有些語文教師不懂得或不愿理會知識的系統性和能力的綜合性這二者之間的現實矛盾,常常對前者情有獨鐘,誤把知識的系統性當成了教學的科學性,以致在課堂上不講比喻則罷,一講就是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互喻等一大套,不講論證則罷,一講就是歸納論證、排比論證、遞進論證、正反論證、因果論證……據說這還不算多,有一本“教學指導書”竟然列出了十一種論證方法要學生掌握,照我們看,即使是精于議論文寫作的名家大師也未必會把這些條條框框藏于胸中,又怎能如此要求莘莘學子!這顯然是看錯了對象,把學生當成了研究修辭學、文章學的特殊群體,把有關修辭學、文章學等專門知識原封不動地搬到中學課堂上去了,如此這般,學生怎能不畏而卻步?日積月累,語文教學又怎么會不“高耗低效”?

還應該談談當前語文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語感教學”。不少語文教育前輩對“語感”作過扼要的敘述,如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于語言的銳敏的感覺?!?10)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11)有些教師大概鑒于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把目光轉移到“語感”問題,進而提出“語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突破口(12)”等口號。這些教師的想法是無可非議的,問題是要正確把握“語感”的精神實質。照筆者看來,所謂“語感”,乃是指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受能力,它是一種悟性——一種滲透了理性的感性,一種經過長期的漸進的訓練以后迅速作出的直接反應。究其實,“語感”的核心仍然離不開語言運用的“綜合性”。不能設想,一個只掌握了若干語文知識而缺少語言綜合訓練的人會具有較強的“語感”。要把葉圣陶等前輩有關“語感”的教導付諸實施,就得做到:(一)緊扣語文的“綜合性”特點,使學生積累盡可能多的語言材料;(二)語文知識的講解要精到,易學,緊密結合學生運用語言的實踐;(三)在培養學生“語感”的時候,要善于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譬如學生聽到別人所說的話,憑自己的“語感”覺得不怎么通順(這種直覺是很可貴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這時就得引導學生好好想一想:為什么不通?是語法上不通,還是邏輯混亂?或是語法、邏輯都對卻不那么符合情理?(這種理性的點撥雖然不必長篇大論,卻是極其必要的,也是衡量教師本身語言功底的一個標志。)

由此可見,只有聯系語言綜合性的特點,才能領會“語感”的精髓,舍此而另搞一套,另砌爐灶,去搞誰也說不清的“語感實踐”、“語感機制”等,恐怕難免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四、對各類知識應區別對待,不宜一概而論

張志公先生早在十年前與《語文學習》編者談話中就指出:“知識與能力,何者在前,何者在后,并不是都一樣的。有的知識可以立即轉化為能力,有的知識多少天、多少個月、多少年才能轉化為能力,而且有的知識可以化為能力,有的好象不能轉化,不能一概而論?!边@番話十分重要,它告訴我們:“知識”和“能力”二者并不是如響應聲,如影隨形,始終存在著完全對應的關系,下面對此再作一些補充。

有一類知識是基本的,如字的形、聲、義,應該隨時點撥,要求學生認真記住。

有一類知識技能性較強,如按部首查詞典,不必多講,但要學生反復練習,逐漸熟練。

有一類知識彈性很大,回旋余地很廣,如造句時要求詞語搭配得當,籠統地講,講不了多少,但若聯系到語言實踐,可說是層出不窮,變化莫測,有時連著名作家也會出現搭配不當的現象,如《北京人》原稿中有這樣一處文字:“江泰(口里叼著一個煙斗,冒出縷縷的濃煙。)……”修改稿中刪去了“煙”的修飾語“濃”字,因為“縷縷”多半表示細長的意思,和“濃”字搭配不當,所以應刪去。象這類知識,教師不必抽象地空講,而應選擇典型例句,適當講解,讓學生舉一反三,了解用詞造句的奧妙細微之處,象上舉作品中這個例子,就是頗富啟發性的。

有一類知識理論性較強,如修辭中什么叫比喻、象征等,就要從學生的水平出發,深入淺出,即既要講準確,又不能太繁雜太深奧。其實,古人也有這方面的例子,如古人講“賦比興”的“比”,常常援引朱熹的說法:“以彼物比此物也。”倘按現代語言學觀點分析,此話在邏輯上犯了“同義反復”的錯誤,講了等于沒講,但既然古人都能理解朱熹所說的是什么意思,這就夠了,何必非要扭住詳盡的抽象的定義不放?

有一類知識不必記住,讓學生學以備查,日后到需要時再去查閱有關的書籍即可,如干支、職官等古代文化史知識,典型、意境等文藝理論知識,教師不必多講,讓學生有些粗淺的了解就可以了。

在區別對待語文知識時,我們還應該懂得以下兩點:(一)語言知識有很強的實踐性,不少語言現象是約定俗成的,很難完全用純而又純的理論、條條去概括,如漢語中數量詞的運用就是如此。人們常說漢語數詞多用“三”、“九”等詞,這自然不錯,但成語中不也有“說一不二”、“朝三暮四”、“學富五車”嗎?又該如何解釋呢?筆者有一次與外國留學生聊天,問他們漢語中什么最難學?他們的回答大出我的意料之外,說是量詞最難學。不過仔細想想也對,量詞的形成雖然有一定的規則(如與衡量的對象的形狀有關),但這些規則并不是萬能和囊括無遺的,為什么我們說“一頭馬”而不說“一頭狗”?說“一張紙”而不說“一片紙”。(我們不也有“紙片”這樣的詞語嗎?)總之,明白了語言的實踐性和約定俗成的特點,我們就不會過分迷信于理論,就會花大力氣抓好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

(二)按理說,語言知識是從語言運用中抽取出來的帶有規律性的認識,學習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自覺有效地掌握各種語言現象。但世上的事情是復雜的,有時候這種“抽取”即理論概括未必科學,未必經得起語言實踐的檢驗,張志公先生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實事求是地說,到現在為止,恐怕還沒有任何一部是真正的漢語的漢語法”,中學語法難教的“根本原因在于語法系統無論哪個流派哪個學派都是從西方引進的?!?13)這類現象是否只限于語法學?不一定??傊靼琢诉@一切,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依歸,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主動揀取,而大可不必因為自己不是“學者”、“專家”,就對有些“知識、理論、專著”誠惶誠恐,忙不迭地販賣給學生。

誤區之二:忽視了習慣的中介作用

提到習慣,人們并不陌生,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人們經常談到,也有督促和要求,為什么這里還要用整整一節的篇幅來談論它呢?

現實情況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近年來論語文教學的專著出了不少,但其中以足夠的篇幅論述語文學習習慣的并不多見;語文教師們平時談論教學改革,可能是對“一分為二”作了簡單的狹隘的理解,常常在“知識”和“能力”這二者之間兜圈子,獨獨忘了培養習慣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包括家長和學生本身)盡管也籠統地知道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究竟應培養哪些習慣以及這些習慣的實際意義何在,卻不甚了了……

筆者認為,盡管“習慣”既非“知識”,亦非“能力”,卻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中介,是學生們主動提高語言能力的內在動力和可靠保證,不妨先從一個例子談起——

六十年代初期,葉圣陶先生曾到上海召開過一次小型的語文教師座談會,筆者有幸與會聆聽葉老談話。葉老談著談著,順手拿起一本教科書朗讀起來,與眾不同的是他竟然連文中所有的標點符號都一起讀了出來,與會的七、八位教師莫不面面相覷,不明其所以然。只見葉老微微一笑,隨即談了他的主張,大意是:現代印在紙上的文章都是有標點符號的,但一旦讀了出來,除了少數問號、感嘆號等易于為聽眾所察覺外,多數是聽不出來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妨有選擇地把一些精彩的段落連同標點符號一起讀出來,這樣做有助于培養學生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此話一出,大家才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三十多年過去了,可我仍未忘記葉老慈祥的笑容和懇切的教誨,后來我又讀到了葉老一些相關的教導:“其二,是關于語文教學的任務: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薄敖淌菫榱瞬唤??!?14)更感到獲益匪淺。寫到這里,順便談一點想法,像葉老這樣眼睛向下,真正從莘莘學子學習語文的現實狀況出發,總結出一些帶規律性的理論,才談得上“真性情”、“真學問”,才是教育大家的風范。遺憾的是當前語文教育界的學風和文風并不那么正,有的坐而論道,不著邊際,有的堆砌術語,晦澀難解,還有人如于漪老師在一次講話中所說:“現在搞科研、寫論文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即用貼外國標簽的辦法,仿佛寫文章是為了替外國人的觀點提供一點例證,結果是搬用外國名詞講了一通中國人聽不懂的話!”兩相對照,真令人感慨系之!

回過頭來,再聯系葉老在座談會上朗讀課文的例子,我們認為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第一,要把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到“語文教學任務”的高度來認識,予以足夠的重視。

第二,為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本身要以身作則,帶頭實行。

第三,學習習慣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必須從實際出發,提出明確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措施。

明確這幾點以后,再來看看習慣所具有的“中介”作用和“保證”作用。

語文學習中有些要求,如單以“知識”角度而言,難度并不大,但如要使之轉化為“能力”,卻非得經過良好習慣的“中介”不可,譬如寫文章要做到句逗分明、段落分明,誰不知道不贊成呢?什么地方該用逗號,什么地方該用句號,寫到哪里該另起一段,并不是什么復雜難解的語文知識,要不了幾分鐘即可講完,可是不少學生從小學讀到中學畢業,不寫作文(也包括平時的書信、通知等說明文字)則罷,一寫就是一逗到底,只在最后用上一個句號;一段到底,眉毛胡子一大把,令人難以卒讀。有些教師對此并不著急,以為學生反正已經懂得了分清句逗和區分段落的知識,只要以后正式考試作文時能照著辦就是了。殊不知學生作文時區分段落和分清句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理清思路、使自己的思考和表達具有嚴密的層次感和邏輯性的過程。如果平時學生不養成這方面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必然會削弱自己縝密的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光在道理上懂得分段、標點等知識又有何用?我們前頭提到的習慣的“中介”作用,其真實的含義即在于此。

還應該強調指出,“習慣”不同于“知識”和“能力”。知識不講就成空白,能力不會就是不會,習慣卻永遠不會是空白,永遠在起作用,不是對學習起良好的推動作用,就是起負面的消極作用。而一旦消極的不良習慣形成以后,很可能伴隨終身,貽害無窮!所有教師對此不能不高度重視,嚴肅對待。

葉老多次強調指出:“教是為了不教?!比绾呜瀼剡@一主張?我看關鍵就在于教師執教過程中有意識地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用。同樣,目前有些教師提倡“大語文教育觀”,認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認為教師在課堂之外指導學生學習語文,也應以培養習慣為主,這比單純地傳授一些知識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譬如遇到不懂的字(詞)就查詞典、寫文章以前先擬提綱、閱讀范文隨時圈點等習慣,對學習語文所起的作用不管怎么估計都不會高。有時一些良好習慣的形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日后自覺地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錢夢龍老師就曾敘述過自己讀書時的體會:“我遇到了一位極好的國文老師”,“喜歡用評點法,讓我們在書上圈圈點點,并在書眉上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做,“不僅提高了我學習國文的趣味,而且鍛煉了閱讀、思考的能力,對寫作也產生了有益的影響。”錢夢龍老師動情地說,他今天的讀寫能力,“尋根溯源,就是在那時打下的基礎?!?15)即此一例,就可看出良好習慣的影響是如何既深且巨了。再聯系葉老把培養習慣看作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等言論,我們當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問題的緊迫性。

培養習慣既然如此重要,廣大教師也不否認這一點,為什么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仍然收效甚微呢?恕筆者直言,癥結在于不少教師本身就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不良習慣漠然置之,并無切膚之痛。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頗能說明問題,六十年代初筆者在上海一所重點中學擔任語文教研組長,有一次華東師大中文系應屆畢業生來校實習,我發現有二、三位實習生課堂教學語言不流暢,帶有不少“這個、那個”等口頭禪,由于我過去也有這方面的問題,以后花了好大氣力才改正,所以當即向他們指出:不許在上課時出現口頭禪,否則將影響實習的成績考核。當時這幾位實習教師思想不通,認為在“語文教學法”一類書籍中固然提到教學語言要干凈、有感情,但并未規定不許講口頭禪,再說自己講口頭禪已成習慣,一時間如何改變得了?我回答他們說盡管自己沒有學過很多教育學、心理學專著,但教學實踐告訴我,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這個、那個”,一是必然使學生感到疲勞、厭倦,二是也表明自己的思想沒有高度集中——“頭腦”管不住“嘴巴”,久而久之,必然影響自己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這幾位實習老師后來照我的意見做了,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有趣的是實習結束以后,我接到了其中一位實習生的來信,提到他此次學習的最大收獲是改變了動不動就講口頭禪的習慣!這封來信使我思考了很久,是啊,師范大學學生的知識要考核,能力要評估,唯獨習慣無人過問。我們什么時候能夠看到這樣一本“語文教學法”專著,其中以足夠的篇幅對各類習慣的作用詳加剖析,并以實際的調查數據使人們一目了然呢?什么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更好的教學經驗總結,像福州一中陳日亮老師那樣“以自己聽、說、讀、寫的方法習慣認真指導學生”(16),開展“得法(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養習(訓練良好的讀寫習慣)”的教改試驗呢?

誤區之三:機械理解語文教學的“序”

語文教學有沒有“序”?如何看待語文教學的“序”?這是一個長期以來困擾著語文教師的主要問題。

對此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認為語文和數理化不同,語文教材前后的連貫性不強,教學中的隨意性較大,學生多學幾課少學幾課沒有關系,因此無序可談。大多數教師認為語文教學同樣有序可尋,應該努力克服教學的無序狀態,有些教師還圍繞“系統化”、“序列化”進行了探索,如陸繼椿老師的“一課一得,得得相連”的教學方法,魏書生老師繪制的“語文知識樹”,就是兩個突出的例子。

“序”是各門學科的科學性的必然要求和外在表現。語文教學從根本上來說,當然也應遵照“循序前進”的原則,問題是語文教學的“序”有其特殊性,這個特殊性就是大體須有,具體則無。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仍然會使我們走入誤區。

一、語文教學的“序”不是簡單地呈現為直線發展的形式

數理化教學的“序”表現為“甲乙丙丁”這樣不斷遞進和發展的形式。一般來說,“難”(丙、?。┌恕耙住保?、乙),“后者”(丙、丁)包含了“前者”(甲、乙)。會解代數二次方程的,肯定會解一次方程,會乘除的肯定會加減。學習語文就不同了,它需要時時回顧,不斷反復,據專家統計,小學一年級學生所識的字,大約近40%要回生,除少數外,大部分要在二年級返熟;小學二年級所識的字將近20%要回生,大部分要在三年級返熟。這就說明小學生認識了新的字,不等于記住了以前認過的字,“后者”并不一定包容“前者”。又如中學生寫作文,一般來說,先練習記敘文,其次練習說明文,最后練習議論文,但能否說到了練習議論文階段,寫記敘文就不成問題了?不,還得時時回過去練習記敘文,否則就不可能寫出“夾敘夾議”的好文章。再如寫說明文是否一定比寫議論文容易,也不盡然。凡此種種,說明語文學習的“序”大體須有——否則就會陷入完全的“無序狀態”,但具體則無——不是呈現為直線的形狀。那種“一課一得,得得相連”的“直線”般的教學模式恐怕是并不科學的。

二、不能用知識的“序”代替能力的“序”。

六十年代初期語文教育界提倡“落實雙基”。從不要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來說,這一主張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也有局限性,就是把語文教學看成是先講授“基礎知識”再來進行“基本訓練”的過程。其實,語文課要訓練的是“能力”而非單純的“知識”。此中道理前頭已作了詳盡闡述,此處不贅。遺憾的是,“知識”的系統性對教師的“誘惑力”很大,稍不注意,就會輕車熟路,逐點講來,至于如何由淺入深地排列能力訓練的“序”,那就顧不上了。舉例來說,你要是翻開一本修辭學論著,可以在目錄頁上發現幾十個“辭格”一字兒排開,煞是壯觀,要是逐項講授,該是何等系統而又方便!可惜那是知識傳授的“序”,不能照搬,只得另作安排:(1)有些辭格如回文、頂針等,用得并不普遍,可以略而不提。(2)設問、排比等辭格在課文中用得很多,但可以結合“句式”進行講授,不必單獨進行。(3)比喻、象征等辭格,使用既廣,把握又難,就得作為重點內容,不過這中間仍有區別,以先講“比喻”為宜,因為象征從廣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比喻。此外還有第4、第5等點可談,總之必須結合學生的語言實踐,按照能力的難與易、簡與繁作出新的組合和排列。語文教學(包括辭格教學)的專家之所以不同于語言學家(包括修辭學家),不也由此可見端倪嗎?

三、以“讀”為本安排教學的“序”。

語文能力可以分解為“聽、說、讀、寫”四項,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時如何處理好這四者的關系?我認為應以“讀”為本,帶動其他幾項,做到有機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五十年代提“聽說讀寫”,到了1986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前后的順序改為“讀寫聽說”??梢詳嘌裕@一變化反映了語文學習的內在規律,并不是任意安排的,目前那種不重視閱讀,只搞大量書面練習和“題海戰術”的做法,顯然是和語文教學的“序”相悖離的。至于“讀寫聽說”之間種種錯綜復雜的關系,那就說來話長,無法展開了。

誤區之四:片面追求新奇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好幾位語文教學前輩提出要反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劉國正先生向筆者說:“語文教學要返樸歸真?!睆堉竟壬f得更加尖銳:“目前,新花樣,新術語,華而不實的玩意兒,患多不患少;新方法,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患少不患多。要總結出這可操作的,有實效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17)”

凡是成功的“教學模式”,都是優秀教師們長期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升華,是他們“高素質”、“厚功底”的綜合體現。不少語文教師反映那些優秀教師的課確實上得好,但自己學不了,其原因蓋在于此。至于功力不夠而又急于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或是滿足于堆砌一些“新術語”,那就不可取了。

“學不了”怎么辦?通常的回答是“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樣回答自然沒有錯,問題是提高素質是漫長的過程,當前怎么辦?少數語文教師全面提高素質以后,也許可以成為又一批“教學新星”,但大多數教師怎么辦?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感到張志公先生主張多研究“可操作的、有實效的辦法”是多么切合實際了。

照我看來,語文教學中求“新”求“異”固然很重要,求“同”或者說得確切一點“同中求異”,也不能缺少。語文學習是有內在規律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惫磐駚?,大體如此,這就是“同”,當然,時展了,要學習的課程很多,讀上“百遍”已不可能,得再研究一下,這就是“異”。又如古代啟蒙時學習“對對子”,既生動又有效,可讓兒童逐漸了解詞性和詞義,三味書屋的塾師提出“獨角獸”,少年魯迅立刻對之以“比目魚”,何等的聰慧機智!對于這種“行之有效”的作法,我們在教學中不也可以作一番“同中求異”的改造和發展嗎?此外,古人和今人在“讀寫聽說”方面摸索了很多“可操作”的作法,均值得我們認真借鑒、發展和改造。

總而言之,與其眼睛向上,急于求成,構建“整套”的“全新”的“教學模式”,還不如腳踏實地,逐項進行,圍繞一些“可操作的作法”共同研究,彼此揣摩。沒有疑問,這種研究和揣摩不是你攻倒我,我否定你,而是“同中求異”——不斷的積累、充實、補充。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是會有收獲的,不知語文教育界人士以為如何?

注:

(1)《語文學習》1995年第1期封二題字。

(2)《上海教育學院院報》第128期。梁衡同志的說法參見梁衡:《語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載《語文學習》1996年第2期。

(3)轉引自權曙明:《閱讀教學的觀察與思考》,《語文學習》1996年第6期。

(4)《會寫“鑰匙”的大學生……》,《光明日報》1997年8月6日。

(5)、(6)《迫切需要研究一些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中學語文教學》1997年第1期。

(7)章熊:《我們是怎樣學習語言的》,《中文自修》1997年第2期。

(8)《中學語文教學》1997年第2期。

(9)吳非:《天空只能是“藍藍的”嗎?》、《新民晚報》1996年5月4日。

(10)《葉圣陶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

(11)《學習語法培養語感——訪呂叔湘先生》,《語文學習》1985年第1期。

(12)見王尊政:《漫談語感教學(上)》,《中學語文教學》1993年第10期。

(13)《答<語文建設>記者問》,《語文建設》1995年第2期。

(14)《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15)《從我學語文的經歷說開去》,《文匯報》1992年4月10日。

篇10

一個成功的項目,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描述并傳達給創業者,然而,這種傳達在啟示的基礎上很難達到警示的效果,因為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埋藏著許多可能釀造失敗的種子。本刊之所以剖析服裝零售業的反面案例,原因有三:第一,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每三個創業者,就有一個創業者的理想創業項目是經營服裝店,雖然很多人在經過多重篩選后可能轉投其他項目,但無疑服裝店是一個頗具投資吸引力并且備受創業者關注的行業;第二,服裝店本身是一個可持續發展項目,創業者可以通過一家經營成熟的服裝店,繼而設計加工獨具風格或流行熱門的服裝,打出自身品牌,走專業化和市場化道路。因此,一個小小的服裝店,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一項大工程的前身,前期的仔細雕琢和打磨勢在必行;第三,兼有“最容易成功項目”和“最容易失敗項目”的服裝零售業,它令成功者引以為傲,而正因為它的“容易成功”,才讓失敗者更加沮喪并不知所措,同時,它的普遍性和大眾化,滋生了創業者潛意識的輕視和怠慢,以至于當失敗降臨時,如同晴天霹靂。

那些生活在服裝行業最底層經歷幾起幾落,最終三振出局的創業者們,他們不過是在選址、定位、貨源選擇、營銷策略和一些細節問題上發生了失誤,但這些失誤往往可能對小店的現在或將來造成致命一擊。本刊旨在以小見大,通過各地服裝零售店經營不善的典型案例,形成像一面銳利的鏡子,綜合反射各行各業失敗者們疲于改善的問題。

選址與進貨之困

開店選址和進貨相輔相成:當店鋪選在商圈附近,由于經營費用昂貴,貨源的利潤空間就要足夠大;如果開一家靠熟客維系生意的普通街邊小店或樓中店,貨源則要注重性價比。如果選址和進貨錯了位,或對高端目標市場的調查和分析不夠詳盡,小店很容易因資金鏈斷裂而導致失敗。

選錯店址賣錯裳

2009年6月,王曉宇在廣州的北京路上閑逛時,發現了一家非常符合他的審美觀的服裝店,雖然產品價格非常昂貴,但全部是意大利、法國的進口成衣,是中高端服裝店的標桿。早就醞釀開高檔服裝店的王曉宇,花200元買通了導購員,拿到了該店上游批發商的資料。

一個月后,28歲的房地產職業顧問王曉宇在北京寸土寸金的隆福寺街租了一間12平方米大小的門面,準備開一間歐洲進口高檔服裝店,取名“華歐服飾”。福隆寺街是一條以服裝店聚集而聞名的商業街,1.5萬元/月的租金幾乎是王曉宇兩個月的工資,但創業心切的他卻認為,只要利用高檔的裝修、產品和服務來立體包裝小店,很可能在京城站穩腳跟。

裝修期間,王曉宇馬不停蹄趕去深圳進了3萬元貨。至此,王曉宇對小店的投資已接近10萬元:轉讓費2萬元、當月租金1.5萬元、裝修2.1萬元、首批進貨3萬元。開業后,王曉宇蒙了,整整一個星期沒賣出一件衣服,堅持了一個月,銷售情況慘淡。

王曉宇當機立斷,將第一批貨全部虧本甩賣,利用回籠資金再次前往深圳,進了一批跟上批服裝風格不同的產品。這批貨不僅有進口服裝,為了兼顧各種消費水平的顧客,王曉宇特意增加了部分當下流行的相對進口服裝便宜的外貿服裝,比例達到了該批產品的1/3。

新品出爐后,華歐的銷售額猛漲,平均月銷售額迅速躥升至3萬元。王曉宇大膽設想,按此速度發展下去,三個月內銷售額突破5萬元應該不在話下,屆時整個小店便能盤活。但始料未及的是,無論之后王曉宇如何促銷、增加顧客消費頻繁的外貿服裝的比例,“3萬元”就像一把利劍,將華歐的銷售額增量斬斷,之后的四個月,銷售額始終突不破這個讓人揪心的數字。

3萬元銷售額,除去產品成本和一個月的運營成本,王曉宇拿到手里的錢已所剩無幾。與房東數次磋商減租未果的王曉宇,再也經不起高支出低收入的折磨,于2010年3月關門歇業了。

之后,王曉宇在其博客中寫道:

曾經自視甚高的我以為,即便自己沒做過生意,也有足夠的精力、魄力和閱歷去填補相對空白的創業經驗,直到五年北漂生活辛苦掙來的13.5萬元付之東流,我才不得不深刻反省自己當初的稚嫩和大膽。

我開店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

1.選址錯誤。作為一個僅有不到20萬元存款的創業者,我只是一味大膽假設各種成功的可能,從沒想過連續虧損半年甚至一年,是否能承擔得起高昂的租金和囤貨成本。由此看來,適合作的服裝店,店租應該在5000~7000元以內,即便連續虧損一年,最后按成本價清倉處理服裝,損失也不會超過5萬元。

2.選擇貨源錯誤。在一個高價位服裝云集的地段開店,要想求得生存,要么有絕佳的貨源,要么有強大的顧客資源。之前我以為自己的貨源有優勢,但我忽略了一點,沒有以消費市場的現狀為進貨思路,而在進購服裝時摻入了太多個人喜好。之后的失敗則驗證了那句“產品好是一回事,有沒有市場是另一回事?!?/p>

之后我才了解到,周邊的四家同檔次服裝店,其中兩家已經經營了七八年,擁有眾多回頭客,這是市場早入者的先天優勢,我沒法比;而另外兩家,分別擁有一些企業客戶,指定供應服裝,這也是我無法比擬的人脈積累。后來我加入外貿服裝后生意有了起色,卻由于周圍也有幾家外貿店,市場迅速飽和后形成了動態平衡,銷售額也就上不去了。因此從一開始,我就應該在西單找一間便宜的門面,直接做外貿服裝。想起入行前曾嘲笑過一個開服裝店的朋友,他開的是一家外貿男裝店,我當時認為很沒檔次,賺不了錢,一個月累死累活掙七八千塊錢,不如到企業打工?,F在想來,才發現我根本不懂做生意的意義和殘酷的現實。

專家點評

浙江星星服飾貿易公司營銷總監李新柯認為:服裝店選址注重商圈效應固然重要,但創業者在行動前,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和自我實力評估。選址和貨源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條件,店鋪選在人流量大、租金高昂的商業街,無疑增加了創業者的經營風險,因此在貨源的選擇時,則應更加強調貼合商圈消費者的口味,一方面不能與周邊大店硬碰硬,另一方面又要有鮮明的特色。在王曉宇的案例中,將選址和選擇貨源分開來看,其實都沒有明顯的問題:店鋪租金高,則可以銷量大取勝;貨源利潤空間低,則可以租金較低的店鋪對運營成本進行控制,但王曉宇既選擇了高租金店鋪,又選擇了無法薄利多銷的產品,失敗乃是必然。

成功案例鏈接

鄭州的羅惠珍女士有一間名為“小小家”的服裝店。這間店約25平方米大小,租金5500元,位于新綠洲小區業主每日進出小區必經的一條街上。除了小區業主會為小店帶來大量消費之外,這條街附近還有一所重點小學,而小店又處于小學的下游位置,由于人在走上坡路是通常會放慢速度,則增加了“小小家”被關注的幾率;與此同時,該路段只有很窄的兩車道,經常堵車,開車接學生放學的家長也很可能在堵車過程中發現“小小家”。羅惠珍判斷,附近業主和重點小學學生家長,大部分是非老板或工人的中產階級,店內服裝則以中檔品牌服裝和優質外貿服裝為主,淡季時銷售額有2.5~3萬元,旺季則可達7~8萬元。這是一則非常典型的選址與貨源完美結合的創業樣本。

經營決策失誤之困

通常情況下,創業者會針對消費者制定各種策略,以達到吸引消費者、促成銷售的目的,甚至跟風模仿周邊同行的生意伎倆,這原本是正確的,但是這種摸索式方案其本身由于忽視了消費者的不確定性及其喜好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在執行過程中造成一些新的弊端。

新手不可輕易改弦易轍

緊追時尚元素的湛江人張健,在廣州蒂豪女人街開了一家韓式風格的服裝店“韓流來襲”。為了經營好小店,張健早在網上搜集了大量韓式服裝商和廠家的資料,并進了1萬元首批產品。由于該地段人氣旺、時尚氣息濃厚,加之張健選貨眼光獨特,開張不久就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開業第二個月純利潤就達到了1.1萬元。

首戰告捷的張健自信隨之膨脹,開始大量進貨。連續幾個月,張健的“韓流來襲”門庭若市,嚴重制約了附近另一家服裝店“雨后初晴”的銷售額。7月的一天,正沉溺其中的張健,突然發現莫名少了許多顧客,四處打探后得知,原本經營中國風服裝的“雨后初晴”也開始跟風拓展韓式服裝業務。對方為吸引顧客,大張旗鼓地將與“韓流來襲”的類似款進行促銷,使得張健當月的生意額急劇下滑了1/3。

一個成熟的經營者遇見同質化競爭時,通常不會選擇用價格戰與之抗衡,但稚嫩而又無計可施的張健為了站穩腳跟,只能降價狂攬顧客。

8月中旬,“雨后初晴”上了一批新款韓裝,這批貨款式多、單件數量少,與此同時,經驗老到的對方暗地里開始大量進購秋裝,卻只在店內掛出了夏裝。焦急的張健并沒從競爭對手處得到任何有效提示,他緊隨其后從另一個批發商處進了3萬元夏裝,并開展了一系列促銷活動,比如滿200元省20元、滿500元打八折,還將在當地批發市場采購的一批小商品作為“進店即送”的贈品。然而,經過一周的促銷,“韓流來襲”的銷售額不上不下,一直保持在2萬元左右。

10月,當張健忙著清倉處理夏裝、進購秋裝時,“雨后初晴”早已賣完了第一輪秋裝,并且由于資金回籠快,開始降價促銷,變相拉低了張健新裝的起步價。當月只賣出一件衣服的張健,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加重風險的念頭――他悄悄托人進購了一批名牌仿貨,希望以此增強其在同質化競爭中的優勢。

由于打著名牌的大旗,價格適中,店內100~300元之間的仿貨很快被搶購一空。重拾信心的張健,隨即向朋友借錢進購了大量仿貨。但世事無常,張健萬萬沒想到,為小店贏得銷售態勢空前好的仿貨,竟為自己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很快,麻煩接踵而至。

一些顧客在買回衣服、褲子后發現了質量問題,紛紛要求張健退貨,更甚者還在論壇發帖,指責無良商家賣劣質仿貨。每天處于同顧客周旋之中的張健,再無心思打理生意。幾天后,當地工商部門也接到舉報,使得整個事態泥沙俱下。2010年2月,入不敷出的張健,終于關門歇業。他臨走時撞見一個老顧客,對方嘴角抽動兩下后,迅速竄進了“雨后初晴”,張健這才感悟到:“做生意不僅需要充足的資金,更需要周全的思維模式和誠實經營?!?/p>

同質化競爭優勢的三大特征:

1. 有抗消耗能力,即資金充裕,經得住前期損耗。

2. 有降價產品,為新產品推出打開局面。

3. 有針對性地降價,并有完整的降價后鞏固陣地的措施,不至于光消耗成本沒有收益。

創業老將,大意失荊州

當一個經驗豐富對市場駕輕就熟的創業者,遭遇到突如其來的沖擊時,一切原有理念和執著,都將隨著競爭的殘酷而變得不堪一擊。

這是一個曾經擁有過巨大成功而后急轉直下被市場淘汰出局的案例,也是本刊過去的一個采訪對象,鑒于主人公目前不愿透露姓名,本案例人名、店名和地名均為化名。

2008年,陳婷的“童夢緣”童裝店開張了。在她看來,童裝市場很特殊,兒童感性,往往掏錢的家長又相對理性,凡不能兼顧二者的小店,大都經營慘淡。雖然價格不能太高,但陳婷堅持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打折,因為一旦給人留下低價的印象,日后就算有更上乘的貨,也勢必不好提價銷售。而要讓人不討價還價心甘情愿地消費,除了產品獨特,至少是本地絕無僅有的款式之外,還須定價合理。因此,為了規避在本土批發市場拿貨的同質化競爭,陳婷通過朋友引薦,成功拿到了一批日本在港代工的品牌童裝尾單。

陳婷選擇在主城區背街、租金便宜的服裝城租了一間22平方米的小店,取名“童夢緣”。陳婷的童裝店位于童裝專區最當道的交叉路口,為了營造兒童天地的氛圍,“童夢緣”采用全通透落地玻璃設計,店內色彩鮮艷搶眼;地上、天花板上到處陳列和懸掛著裝飾品;左面玻璃自上而下掛滿了“穿著”品牌童裝的布偶……裝修費用花了近5萬元!

如此一來,小孩子玩得舍不得離開,就給了一旁的家長逛店的機會,這是變相營銷;談及產品,從普通棉布到優質竹節棉,甚至帶人工刺繡的童裝,價格在30~500元之間,基本能輻射所有檔次的消費者。價格在100~200元之間的童裝,其質量和做工讓顧客一眼便看出與國產品牌之間的差距,雖然價格較普通童裝店偏貴,但深得小朋友喜愛,很快這批產品就被一搶而空。

為了推進高檔童裝的銷售,陳婷開始跑影樓推銷童裝。由于她的貨質量好、款式獨特時尚,很快便引起了當地最大的全國連鎖影樓“金攝影”的關注,雙方磋商后,陳婷以零售價七折的價格供貨給“金攝影”,并要求將“童夢緣”的小店手冊放在“金攝影”展示。由于“金攝影”名氣大,逐漸有媽媽顧客慕名到“童夢緣”購物。很快,“童夢緣”成了一個“媽媽沙龍”,有的單純購物,有的交流媽媽心得,陳婷不用做任何推銷,只要將話題焦點集中在孩子身上,形成一種氣場,一天下來不知不覺能賣幾千元童裝。

然而,就在這個將小店做大的節骨眼上,陳婷卻因為去臺灣旅游時喜歡上了當地的工藝品,回來后開始在商業街找店鋪,突發奇想稱要開一家本地獨一無二的工藝裝飾品店。陳婷認為“童夢緣”已經形成氣候和固定的消費人群,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永續經營。為了搞好新項目,她專門請了兩個員工輪流守童裝店,甚至連進貨都交給店員打理,去童裝店的時間愈來愈少。

無獨有偶,幾家實力強勁的童裝店先后進駐了“童夢緣”所在的服裝城,雖然貨源不同,但對方自稱是韓國品牌童裝或原創手工自制童裝,頗有噱頭,并且價格適中,隔三差五搞促銷。而“童夢緣”雖然地理位置當道,銷售額卻每況愈下,陳婷更堅持之前的理念,不講價不打折,要有品牌尊嚴。殊不知,“日本品牌童裝”、“媽媽沙龍”也會有讓顧客審美疲勞的一天,消費者始終會從即興消費回歸理性消費,最看重的還是價格優勢。

當可供選擇的店面太少,陳婷關于開工藝品店的夢想被擱置而回頭時,童裝店的生意已經一落千丈,而大多數顧客,也已散落到了別人的領域。

點評:

在本案例中,陳婷是比較典型的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創業者。對于中小型創業而言,前提是做好重點項目,即便增加項目,也應該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開源節流多元化產品,而不是在精力和資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投資另外的領域。

陳婷目前有兩種方式可能挽回頹勢:一是在統一調低價格的基礎上繼續以“媽媽沙龍”的形式經營童裝店;二是開展新的促銷方式,或與服裝城內的男女裝店、家居用品店進行異業聯盟,拉動消費。

過度營銷,顧客反感

北京朝陽區的真伊服裝店外,一位姓方的消費者告訴記者,“我很不喜歡導購的虛假熱情,尤其是寸步不離、喋喋不休的過分推銷?!?/p>

真伊是一間以銷售品牌女裝為主的服裝店,該店有一個營銷方式――每位進店的顧客,都伴有一個服裝導購員,目的是要挑選彰顯顧客氣質的衣服。當方女士隨意拿起一件衣服,導購員并不是以專業的方式介紹該衣服的質地和特點,而是急切地告訴她,這件衣服很適合她的身材,而且買兩件有九折優惠……方女士對這種功利的營銷方式大感不悅,隨便翻了翻掛在衣架上的衣服,便轉身離開了。

點評:

即便把控好了服裝店的資金流、貨源等至關重要的問題,為小店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店內營銷卻也不可忽視。一般來說,在不清楚顧客的消費習性時,一定要察言觀色,最好先問一句:“需要我幫您什么?”再根據顧客的反應,見機行事。

細節之困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痹诜b零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面對產品質量以及服務的同質化趨勢,細節營銷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許多服裝店店主在其經驗和知識面的極限范圍內摸索出了一套大的營銷方式,而對于市場本身和顧客的心理,卻并不一定拿捏得精準。

案例一“進貨時機”失誤,導致客源流失

每當到了該進貨的時候,艾童總是會覺得焦慮。因為原來積壓了不少庫存,如果再進新貨的話,她既害怕前面的“吃不了”,后面進的還得“兜著走”,更害怕進一步加大庫存風險,形成惡性循環。

創業之初,艾童選擇了一處成熟的社區,她認為那里居民集中,只要自己的服裝款式好、質量好,這樣的選址對于培養老顧客有著天然的優勢。然而,由于艾童過于擔心庫存的風險,一個月最多上新兩次,而且為了減少庫存,她通常決定只進少量新貨,讓舊貨跟新貨一起賣。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新貨過少,顧客購買時總是碼數不全或缺款式顏色太少而沒法滿足顧客的需求,最后舊貨和新貨一起成了存貨。

一旦存貨產生,艾童就覺得很緊張,不斷地推出特價促銷的活動,比如原價198元的外套,老顧客買了不到一周,艾童就做了六折優惠處理。殊不知,對于一個靠培養老顧客、回頭客為根本的社區服裝店來說,這是十分不利的。簡單地說,新款上架時,顧客覺得喜歡買了,但是沒過幾天,她忽然發現自己原價購買的衣服現在開始打折處理了,心里難免有種被忽悠的感覺。并且艾童把打折作為清理庫存的惟一手段,經常采用,久而久之,老顧客都覺得不舒服,也就慢慢轉投其他店了。因此,艾童的“魅影”女裝店,銷售額逐月下降,從2009年開業三個月后的2萬元/月,降到了目前的8000元/月。

另外,艾童對服裝經營的認識有一點很致命,就是只拿新款,舊款即使好賣也不會再補貨,以使店鋪新品保持流動。其實,有經驗的人會抓住市場需求迅速補充貨源,并且持續銷售到勢頭減弱或者此款銷完為止。因為熱銷款式一旦贏得市場認可,銷售額便會屢創新高,這比試銷其他款式容易得多,而且能夠帶來更大的利潤。

點評:

這個案例說明店鋪在選擇進貨時機時一定要膽大心細。貨是店鋪的“本”,貨太少或不符合顧客的需求,就成了無本之木。只有掌握并利用好進貨的時機,店鋪才具備吸引顧客的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進貨時機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開店或裝修后進貨;

2.因顧客購買造成缺貨,或因新款商品推出,以及促銷活動計劃安排而補貨;

3.在季節更換時采購某些季節性較強的商品。

像艾童這樣以老顧客為主的店,選擇清貨時機更要謹慎,她可以采用會員制,然后把存貨拿出來針對這部分會員進行換季的回饋活動。這樣,雖然同樣是打折,但顧客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盲目清貨會讓她們覺得商品貶值,而回饋性的清貨計劃則會讓她們覺得自己被優待,更對這個店產生信任感。

案例二裝修不當,導致莫名失敗

李梅的服裝店開在重慶一個比較成熟的商圈,她創業之前對比分析了周圍的服裝店,發覺女裝店的生意普遍較好。這些女裝店多是以日韓流行風格為主,而且大多數小店為了節約成本,裝修相對簡陋,李梅迅速在心里勾畫出一家有品位的女性休閑服飾店。基于這樣的前提,李梅從進貨到裝修都狠下了一番功夫。

然而,自2009年10月開張以來,小店“休閑時光”一直慘淡經營,李梅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走進李梅的“休閑時光”,一種溫馨的感覺油然而生:李梅別出心裁地用樹皮在木板上打底,用一截一截的原木橫截面拼出了小店的漢語和英文店名;店內的墻上,看似隨意地掛著用來打版的新款服裝,窗邊飄著橄欖色的輕紗門簾;舒緩動聽的音樂襯托出小店的雅致;“休閑時光”內的營業員說話輕言細語,服務態度很專業;店鋪內總是被打掃得干凈清爽,室內的燈光柔和而唯美。李梅從未意識到,在裝修上的這一番用心,反而成了她開店過程中最大的敗筆。

店鋪外觀如同人的面孔,即“店鋪是臉面”。這是顧客瞬間斷定一家店鋪形象的依據。休閑服飾的理念在于自然、自主、自由,因此,一家經營休閑服飾店的店內氣氛必須輕松、隨意,商品要方便觀看和拿取?!靶蓍e時光”這種裝修風格的失敗之處在于:

1. 無法吸引路過的潛在顧客。有休閑服飾消費需求的人,很可能從外觀判斷這是一家流行品牌女裝店。

2.氣氛和環境決定購買力。進店的顧客雖然覺得店面很有特色,但李梅把大多數衣服都掛在墻上打版展示,顧客想試衣服還需要專門取下,失去了輕松自在的感覺,如果打著休閑服飾的旗號賣的卻是嚴肅,顧客自然就在無形之中流失了。

點評:

消費者習慣通過服飾來表達他們的價值觀念,而市場則以迎合這些觀念而生存,因此,店主應根據不同的經營風格、客戶群來進行視覺營銷的設計。

店鋪怎么裝修、商品怎么陳列,都應該圍繞服裝的定位,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從眼球上吸引到潛在的消費者。

裝修陳列須知:

1.門頭字體以及大小設計要與門面大小結合;2.收銀臺的設置要簡單,不宜在通道位置;3.試衣間里要有凳子、掛鉤和拖鞋,方便顧客換衣;4.最好有一張長凳或兩把椅子作為休息處,再配置一臺飲水機;5.陳列道具時要注意,一是要將各種款式選一件并排掛在陳列架上,方便顧客挑選或取拿;二是將熱門款式或流行顏色的衣服放在顯眼位置,吸引顧客眼球;6.店內死角最好能放一些小裝飾品,遮擋灰塵;7.燈光以柔和溫馨為主,不要太明亮,否則會給人過于嚴肅和正規的感覺。

合伙之困

與他人合伙創業,已成為一種商業形態: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雙方的人脈關系,另一方面可克服資金短缺的壓力,還能把風險降至最低。但在合伙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問題考驗著雙方智慧和處事能力。

傷心的生意:

意見不合分道揚鑣

這是麥迪的創業故事,失敗讓他至今心頭還有一道傷口。

麥迪女友的哥哥(以下稱武哥)提出開一家服裝店,而且他的一個朋友在做服裝批發,價格會比別人優惠。他說開一個服裝店啟動資金也就5-6萬元,但是利潤豐厚。麥迪當時正在失業中,當即同意合伙大干一場。

通過中介,他們找到了一個流動人口密集的商業繁華區,租下了第5樓,200平方,租金1萬元一月。本來可以半年一付,但武哥說,要做就做長,不如一次性付一年,這筆開支遠遠超過投資預期,麥迪雖然保留自己的意見,但武哥還是按自己的意思付了一年的租金。為了節省開支,店面的裝修有很多都是自己動手,就連電工材料和風扇等等也是麥迪和女友跑到批發市場買的。半月后,店面裝修結束了,花費又去了3萬元。

接下來是進貨,麥迪的意見是,在商業繁華區,應該主賣男裝和女裝,武哥卻說要滿足各個階層的需要,各類服裝都要進一點。又是一個星期,他們的“陽光服裝店”終于開業了,乍一看,像個大雜貨鋪,前半月,由于和商場聯手做返券銷售,生意一度火爆,麥迪和武哥還去進過好幾次貨。之后店里的生意并不怎么好。于是,麥迪提出,對所招的幾名服務員進行提成考核,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對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也有好處。財務主管卻反對說,還是固定工資好,至少可以保證人員穩定,她還說,現在成熟的服務員不好招,特別是新開的店,服務員更要穩定。武哥聽后,當場就稱贊財務主管的主意好。

通過前幾件事,麥迪感覺武哥根本沒把他放在眼里,麥迪的任何建議,無論合理與否,武哥從未考慮過,麥迪于是心頭萌生去意。

陽光服裝店進貨基本在武哥朋友的批發店批發,麥迪發現服裝在換季上總比其他店慢半拍,失去了很多商機,特別是在款式和價格上都沒什么優勢,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源。針對此情況,麥迪給武哥進行了說明,并說是不是可以考慮從其他地方進一些貨,以免在一棵樹上吊死。武哥聽后非常不耐煩地說“我這樣做還夠得上朋友嗎?”麥迪一聽,再次萌生去意。

不久,麥迪試著和其他批發商談進貨業務,他突然發現,同種款式及同品牌的服裝價格竟然懸殊兩個百分點!他立馬把這一情況告訴武哥,沒想到武哥除了表示氣憤外,根本沒考慮改變進貨渠道。這次,麥迪忍無可忍了,最終和武哥決裂,提出了分手,盡管武哥苦苦挽留,麥迪還是和他分手了。

后來,武哥的生意很快敗落。麥迪自己開了一個小店,生意紅紅火火。麥迪說,合伙做生意,最基本的就是相互傾聽意見,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最忌諱的是任人唯親。他和武哥合作,自始至終沒傾心交流過,在他心頭留下了一道傷口,他說,如果武哥稍稍做得好一點,二人是可以一起賺大錢的。

經驗之談

三次合伙做大做強

鄭尚創業有4個年頭了。其間與他人合作過3次。結果大家發財,皆大歡喜??偨Y起來就是:合作只要原則清楚,合伙生意更好做,合力更強大。

鄭尚第一次和別人合作是2006年的6月,他與同事合作開起了兒童服裝店,二人資金合在一起,鄭尚負責整個經營,同事因為還要上班,負責財務,其間遇到很多從未遇到的問題,他們一起協商解決,在困難的時候二人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問題面前有商量,困難面前共同想辦法。他們經營得很好,不久又做起了這個兒童服裝品牌的項目,同行在競爭中紛紛敗落,二人成為最后的贏家,當地市場他們最大。

第二次合作在2007年10月份,隨著他們合作發展的不斷進步,鄭尚的其他朋友要求一起參與做全國市場,因為各種原因,由鄭尚的一個朋友做法人,全權負責經營,但他不懂得他們這塊業務,這次合作,帶來很大的風險與危機,結果一步步走向失敗。這次合作出現分工不明確,合作沒有書面嚴格的原則要求,出現外行管理內行,合作不信任,運作不踏實,內部沒有原則制約辦法的現狀。

第三次,他們組建了股份公司,在吸取第二次合作失敗的基礎上,鄭尚選擇的合作伙伴,雖然比較精明多疑,但雙方在合作前制定了合作原則協議,大家必須遵守,包括財務制度。雖然多次發生股東意見分歧,但是面對原則,大家不敢妄動。運營漸漸走好,現在他們的主打項目,已經打開全國市場,并且地方市場呈現良好態勢。

總結三次合作:第一次合作2人,簡單約定,一個全面負責,一個負責財務,下班去幫忙一下。經營很好。主要是分工明確,處理好合作的原則問題,財務互相監督,分配規則大家意見一致。第二次合作5個人,合作前只有股份分配辦法,沒有發展的原則綱要,沒有良好的監督以及預算機制。不能很好的制約,出現多頭管理。失敗是情理之中。第三次合作3人,合作伙伴各有特長,外行雖為大股東,剛開始主要全盤操控市場,但是因為合作前的協議原則,對于企業發展不能提出好的發展方案,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動退出管理層,財務等各項監督機制完善,各股東明確自己的責任,嚴格遵守原則規定的內容,保證了市場的開拓力量的通暢。

從上面可發現,合作人員多少不是成敗關鍵的因素,關鍵因素是:第一,合作原則要明確,要能夠互相監督,財務清晰;第二,能者上,庸者讓;第三,合作是智慧的結晶,一致對外,所向無敵;第四,合作盡量要優勢互補。

選合伙人五注意

1. 注意人品。選合伙人的標準“人品第一、價值觀第二、工作態度第三、能力第四”,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合伙人必須在同一個單位共事過一年以上的時間。因為人的工作面和生活面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可以當很好的朋友,但不可以做很好的合作伙伴。

2. 先小人后君子。股東要簽訂競業及商業保密協議,合作期間和合作結束兩年內不得從事同行業和高相關度的行業。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個人私心的膨脹而導致分裂。競業協議可延伸到企業核心人員和中高管理層,在新員工入職前就實施。

3. 科學對待能人的方式??捎酶咝?分紅方式來留人,而非用股份的方式。

4. 做好最壞的打算。股東間出現分歧,自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到心中有底,處理問題時就會以比較平和的心態、理性的去面對,讓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在不違反原則性前提下,要本著不傷和氣、好聚好散前提處理事情,合作不成還可以繼續當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