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辦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0 18:44: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辦半年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辦半年工作總結

篇1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根據縣委、政府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工作部署,我單位作為全縣第二批參學單位,從09年3月我單位開始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上級業務部門和指導組的精心指導、敦促下,在全體參學干部的積極參與下,整個活動得以按質按序的推進,并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是全體干部提高了認識,轉變了觀念,增強了對“發展”的認識;二是全體干部振奮了精神,促進邊學邊改;三是實現實際工作新提高,通過活動的學習推進,一方面使全體干部的協調綜合能力、寫作能力、調研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另一方面實現規劃工作和指導員管理工作重點切實轉變。

二、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重視全縣指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經動員,年初共派駐13支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共233名指導員,其中省級8名、市級22名,縣鄉兩級203名,并對指導員進行培訓,共開展培訓29期592人次。召開了由鄉鎮分管領導、工作隊長,省、市、縣指導員參加的指導員管理業務培訓會3次。目前,各級指導員按照六大員職責要求扎實開展工作。共為當地群眾協調項目61個,爭取資金784.2萬元,辦理實事553件,調處糾紛693期。

(二)抓好以自然村為單位的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為了切實完成好今年26個自然村的規劃工作,我辦于1-4月份深入鄉村展開情況調研,征求意見活動,于5月份確定了英村、昌和村等26個自然村為今年重點規劃單位。并于6月25日召開了全縣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業務培訓會,結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今年規劃工作重點進行了部署安排。在規劃工作中我們注重一邊因地制宜抓好文字部份規劃,一邊抓好村莊外業測繪工作。目前已完成4個自然村的外業測繪工作。整體規劃工作有望于12月30日前完成。

(三)切實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推進工作。根據縣委政府關于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安排,2009年我縣共鞏固打造100個試點(其中典型示范22個,重點建設21個,扶貧推進57個)。通過項目整合、群眾建設,使各試點新農村建設得以較好較快推進。目水長下村、太平水頭等66個試點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正在抓緊實施,已完成投資2041.69萬元(占全年計劃投資2500萬元的81%),其中上級補助1218.13萬元,群眾自籌532.4萬元,其他291.18萬元;比上年同期(試點)增投361萬元,增幅21%。

(四)抓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

1至4月,我們繼續抓好去年已審批的“一事一議”項目的后續掃尾實施工作.同時積極組織相關責任單位人員對上年實施項目的村莊進行項目實施跟蹤并進行項目初級驗收。4月下旬,在做好初級驗收的基礎上,去年全縣“一事一議”項目順利通過省市級復查,項目施工申報過程中均未出現違法違紀行為。復查項目共涉及165個自然村,完成總投資3001.87萬元,其中:村民籌資103.88萬元;村集體資金實際投入71.24萬元、暫墊暫借397.79萬元;社會捐贈贊助299.25萬元;村民以工折資784.22萬元;村民以物折資32.69萬元;整合其他項目資金(扶貧整村推進、特少民族扶持項目、國債人畜飲水、)684.82萬元;鄉級投入16.38萬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611.6萬元,(省級預撥352萬元、縣級撥付獎補資金259.6萬元)。

6月下旬,結合全縣實際,在去年實施的基礎上,對09年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實施提出了計劃和安排。全年計劃實施100個左右的自然村建設項目,計劃獎補資金600萬元左右。

二、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

通過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實踐,我們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農民群眾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力量。二是科學規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前提。三是加快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一要務。四是選準路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五是改善條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工程。六是建好班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證。

盡管我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

(一)部分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和理解不全面,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化、項目化,重硬件、輕軟件,重眼前、輕長遠現象突出,主體意識不強,“等、靠、要”思想突出。

(二)新農村建設投入與需求矛盾突出。

(三)新農村試點建設推進力度參差不齊。

(四)今年“一事一議”項目省市至今未出臺政策,這將使下半年我們工作量過分集中增大,同時也較大的影響到了我縣“百千萬”工程的實施與推進。

三、下半年工作重點

(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繼續做好駐村指導員的日常管理培訓和考核表彰工作

(二)、進一步強化認識,把握規劃重點,切實抓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

全年計劃完成26個自然村的規劃,做到圖文齊備。

(三)、加大力度,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推進工作

廣泛動員,傾力打造,四方整合,力爭到年末實現試點整合投資不少于2500萬元,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基礎設施得到鞏固加強。

(四)、上下聯動,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

篇2

一、圍繞村級年終分配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1.對本鎮8個行政村XX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年終分配審計,根據《XX年度村定員干部報酬考核結算辦法的實施意見》,做好分配復查工作。

2.配合鎮黨委、鎮政府制定好本鎮《關于XX年度村定員干部報酬考核結算辦法的實施意見》。

3.做好8個村XX年度財務預算方案。

二、圍繞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化。

1.深入學習宣傳農村土地承包的法律政策。通過業務培訓的機會,深入貫徹學習《農村土地承包法》、《xx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等相關法規,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切實增強農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和農民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積極性。

2.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行為,進一步優化我鎮農村土地資源配置,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合理引導規范我鎮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健康發展,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圍繞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規范農村財務行為。

1.加強村級管理。圍繞“制度健全,公開規范,管理民主,群眾滿意”的要求,認真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村務、財務公開制度,指導各村在組織、程序和方法上規范和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嚴格按照《xx市村務公開目錄》的工作要求,不斷完善公開內容、時間和形式。4月份,我辦對8個村一季度的村務公開工作進行了檢查。針對檢查中出現公開欄建設不規范、存在公開內容不細化、公開不及時等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

2.進一步健全村賬鎮制度,注重完善手續,規范村賬鎮管行為,堅持嚴格核算,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加強村級資產管理,規范建賬核算制度,抓好跟蹤管理,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和不流失。同時不斷加強“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四、圍繞農民增收致富,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設。

1.xx市經濟薄弱村三年為一期,XX年是這一期經濟薄弱村的最后一年。為加快經濟薄弱村的脫貧致富,幫助經濟薄弱村樹立信心,理清思路,解決難題,農辦對我鎮6個經濟薄弱村進行指導和聯系工作,爭取更多的扶持和幫助,同時做好扶貧村的報表上報及臺賬工作。(XX年xx市扶持經濟薄弱村有:xx村-xx市農林局,xx村-xxxx海事處,xx村-xx市公安局,xx村-xx市水利局,xx村-xx市交通局,xx村-xx市監察局,其中被列為xx市扶持經濟薄弱村的有:茂花村-xx市公園景區管理中心,太平村-xx市國稅局,石門村-xx市公共建設工程管理中心。)

2.促進農民增收是農村發展的關鍵,我辦繼續加強服務水平,強化管理、加快發展,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登記注冊、經營管理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指導,積極推進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

3.根據市農辦要求,扎實做好我鎮家庭農場的認定與登記工作,完善家庭農場名錄制度。截至5月31日,我鎮共有30個家庭農場進行申報,其中15家已被xx市委農辦認定頒證,4家已工商注冊登記。

4.做好XX年度我鎮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4個家庭農場的省級項目申報工作。

五、其他工作

1.參加市委農辦組織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培訓會議,做好鎮級XX年度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培訓工作,全力推進太平村確權登記試點工作,積極開展xx村、茂花村、乾元村確權登記工作。

2.參加由市委農辦組織的村會計培訓班。

3.積極配合、指導橋涯村、茂花村做好XX年度xx市幸福村的創建工作。

4.做好XX年xx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名錄申報工作。

5.做好云湖村村會計移交工作。

6.做好石門村書記的離任審計工作。

7.做好有關土地補償、流轉結算工作。

XX年下半年度農村辦工作計劃

篇3

(一)上半年的回顧

圍繞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優勢產業規模得到擴大,促進了高效農業又好又快發展。上半年農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其特點為:

(一)夏熟大面積豐收。今年,經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雪災害的嚴峻考驗。面對災情,狠抓應對抗災措施落實,夏熟取得了災年豐收的可喜局面。全市26萬畝小麥(去年23.2萬畝),平均單產323.3公斤,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9.3公斤,全市7.6萬畝油菜(去年9.8萬畝),平均單產168公斤,比去年增7公斤。

(二)高效農業大步發展。上半年完成省下達我市高效農業面積2萬畝,其中新增水產3000畝、果品4769畝、瓜類1萬多畝、蔬菜500畝。其中葡萄新增3695畝、梨300畝、桃348畝、其它426畝。全市果品面積首次突破萬畝,達到1.25萬畝,其中葡萄7680畝、桃1439畝、梨900畝、小雜果等2480畝。茶葉生產穩中有升。蔬菜生產戰勝雪災造成設施損壞、春種推遲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大棚設施蔬菜影響嚴重,由于科學指導,干群努力,實現了災年不減產。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20萬畝次,其中設施大棚蔬菜2.5萬畝,蔬菜總產量51萬噸,總產值4.5億元,比去年增加7.1%。

(三)特種養殖大幅上升。抓住陽澄湖拆圍機遇,大力發展特種水產品,今年全市放養蟹種32.46萬公斤,比去年增長62.3%,放養面積8.72萬畝。青蝦套養面積5.02萬畝,比去年增93.08%。“四大家魚”生產呈現轉機,放養魚種737.2萬公斤,比去年增長18.9%,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7.8萬畝。上半年生豬存欄16.92萬頭,比去年增加13.1%。

(四)農業效益較大提高。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雖然遭受特大雪災,由于抗災措施有力,救災政策及時到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恢復生產、奪取豐收的積極性,使全市農業在大災情況下,增效7143多萬元,其中小麥增收1180多萬元,油菜增收1030萬元,蔬菜消化農資漲價后增收XX多萬元,水產增收2500多萬元(魚增收1200多萬元、蝦增收800多萬元、蟹蝦苗種增收500萬元),全市畜牧增收433多萬元(生豬增收205萬元、苗豬增收150萬元、家禽增收78萬元)。

上半年,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抓了七個方面:

一、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

以物質裝備能力建設為抓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一)新農機推廣應用有了新進展。制定和落實各項鼓勵政策及指導意見,推動農機化發展。今年財政補貼農機具購置總投入1731.6萬元,同比增44.3%。其中財政補貼占59%,農民自籌占41%。全市新增各類高性能插秧機311臺,比去年同期增40.4%,還新增大中型拖拉機95臺,高效植保機158臺,增氧機、投餌機151臺。今年夏種期間,全市投入插秧機近1000臺,完成機插面積12.75萬畝,增幅達47.9%。機插秧技術推廣應用到全市十個鎮和80%的水稻種植村。夏收期間,投合收割機1063臺,其中自走式聯合收割機達到622臺,加快了夏收進度。今年我市被列為江蘇省農機更新試點縣之一。在政策引導下,上半年更新舊拖拉機近70臺。

(二)高效示范基地建設有了新成效。在繼續推進四個蘇州市級現代農業規模化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上半年新增百畝以上果品基地5個、蔬菜基地1個、畜牧養殖基地1個、水產基地1個。新增設施栽培面積1萬畝。上半年全市基地、設施、果品、溝渠路等總投資達5000多萬元。

(三)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有了新發展。以改造中低產田項目為載體,著力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上半年完成了辛莊朱家橋和尚湖常興兩個規模化優質化水稻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并通過了蘇州市級驗收。今年被省批準立項并組織實施了古里鎮優質水稻基地和支塘鎮高效果品基地2個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520萬元。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

二、組織化程度得到增強

1、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良好。全市44家農業龍頭企業,上半年資產總額45.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9.7%,經營銷售收入超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3.4%,利稅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2.5%。今年推薦江蘇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佳峰食品有限公司申報了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推薦常熟市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常熟市海明蔬菜園藝場申報了蘇州市級龍頭企業。

2、專業化生產得到發展。今年成立了由規模葡萄種植企業近四十家參加的葡萄協會,成立了由60戶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參加的水產專業合作社,還成立了由45戶養殖戶參加的秋萍蟹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組織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3、“三資”農業經受了宏觀環境的考驗。由于受國內外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今年農業利用“三資”和農產品出口放緩。上半年完成農業利用“三資”3.2億元,其中完成利用注冊外資1773.6萬美元,內資12636萬元,完成農產品出口創匯424.8萬美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三、科技興農得到增強

1、大力培育水稻新品種。圍繞優質、高產、多抗和熟期適宜的育種目標,繼續加大選育力度。高產優質育種取得了重大進展,繼常優1號、2號、3號通過國家審定后,常優4號今年五月份通過國家審定,常農粳5號通過省審定,有5個品系(組合)參加國家和省區試。

2、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今年我市同時實施了蔬菜、農機、生豬三個省級科技入戶工程,其中生豬科技入戶工程是首次爭取到省級項目。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在全市所有農業產業中全面實施。全市科技示范戶數3393戶,比去年增886戶,主推了36項新品種、新技術。還申報了省級科技項目11項、省級農業三項更新工程項目6項、省級農業信息化工程項目1項,申報了蘇州科技項目10項,長江名特優水產品鳡魚人工繁殖獲得成功,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了新進展。

3、大力組織開展農民培訓。扎實開展了以“農民培訓工程”為主題的“農民創業培訓工程”、“農民致福工程”(電腦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工程,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7期,培訓人員7350人,舉辦農民創業培訓班6期,培訓297人次,農民電腦培訓班4期,培訓90人。與電辦“農林專家進直播室”欄目24期,開展科技下鄉活動5期,發放技術資料1萬多份,明白紙20多萬份。編寫《現代農民知識手冊》、《常熟特色高效農業》兩本培訓資料。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增強

1、抓好農業“三品”認證。已申報無公害農產品8個,綠色食品16個,有機食品4個。制定各類農業生產技術規程26個,其中5個生產技術規程申報省、蘇州市地方標準。已申報蘇州市名牌農產品12個、江蘇省名牌農產品6個。全市擁有無公害農產品128個、綠色食品109個、有機食品22個,蘇州市名牌農產品36個,省名牌農產品9個。“劍門牌”、“虞山牌”綠茶,“海明牌”超市蔬菜,“常農牌”、“白禾牌”大米等一大批名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2、搞好農業環境監測。加強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對糧、蔬、果產地土壤進行檢測,對種植業、水產業產地水質進行定期抽檢,對農業投入品檢測,提高了農產品安全性。

3、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大力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上半年,部、省、蘇州市及常熟市食安委先后9次抽檢各類農產品87只,合格率100%。

五、生態農業建設得到增強

1、綠化造林進展快。圍繞“綠色常熟”建設目標,大力實施“綠色通道建設工程、濕地林營造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林果增效工程、村莊綠化示范工程、城鎮綠化工程”林業七大工程,村莊綠化142個村莊通過驗收。新增綠化面積18000多畝,其中綠色通道2767畝,綠色基地5472畝,綠色家園9761畝,完成了蘇州市政府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1.7萬畝)。

2、生態技術推廣力度大。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夏熟小麥施用配方肥面積21.67萬畝,每畝節約氮肥1.5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每畝比常規施肥增產26公斤,全市小麥增產5634.2多噸,增收845.2萬元。示范推廣商品有機肥3100噸。

3、污染源普查效果好。污染源普查,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壓力大。我局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總體要求,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具體抓。及時制訂了普查實施方案,開展宣傳工作,把污染源普查宣傳資料、畫冊等及時發放或張貼各鎮;組織業務培訓,先后舉辦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技術業務培訓8次,人數400人次,入戶督查20多次。做好普查資料的匯總,共收回各類普查表格13790份。目前,污染源普查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達到預期目標,并順利通過國家級抽樣核查。還選擇了高中低三種不同收入類型的農戶各1戶作為省級農村生活污染源監測點,上半年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采樣2次,送上級主管部門檢測。

六、依法治農得到增強

1、開展農業專項整治。上半年開展農資執法檢查35次,出動執法人員112人次,查獲高毒農藥100公斤,冒假農藥800袋,劣質肥料132.08噸等,調查各類農資案件8起,立案7起。依法開展了100噸偽劣肥料立案調查,并妥善消除不良影響,保護農民利益。加強水稻種子質量管理,拒絕調入1萬公斤不合格的武粳15號種子,轉商處理0.46萬公斤雜粳種子,確保了水稻用種安全。

2、加強動植物檢疫。積極開展各類重大動物疫病的春防工作,防疫密度100%。上半年產地檢疫生豬9.2萬頭,屠宰檢疫生豬20.3萬頭,檢出病豬40頭,全部作無害化處理。開展“瘦肉精”尿樣殘留檢測,抽檢419戶2759份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辦理檢疫證5126份,運輸證5038份,清理疫木1863份,把好了檢疫關。

3、強化農業安全監管。上半年出動漁政檢查1020人次,查處漁業違規33起。我市長江春禁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查處了漁業水域污染事故8起,為漁民挽回損失30.5萬元,昆承湖及南湖死魚損失賠付正在落實之中,維護了漁民利益。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檢查活動6次,培訓80多人,檢驗漁船215艘。年檢大中型拖拉機827臺,聯合收割機234臺,道路運輸拖拉機394臺,組織農機人員安全學習1600人次。

七、服務效能得到增強為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加強效能建設,打造“農林人”良好形象,更好地發揮農林部門在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作用,今年以來,局黨委從抓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工作、作風入手,切實加強了隊伍建設,在全系統繼續開展了爭創“六型”機關和“三個一流”為主題的作風和效能建設活動,開展了以“憑良心、黨性做事”為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機關作風有了進一步轉變,勤奮學習之風、開拓創新之風、求真務實之風、廉潔從政之風在全系統已基本形成,服務質量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今年特大暴雪災害面前,我局急農民所急,當暴雪天氣剛出現,就召開農服中心主任會議,對抗災工作及早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多次下發了突擊抗災救災的緊急通知和技術意見。局領導多次帶領有關人員分頭冒雪到田頭察看災情,深入一線,慰問受災戶。在春節長假期間,局有關領導和有關站所2次深入田頭,察看災情變化,為制定災后自救、恢復生產掌握第一手資料。在雪災中市民菜籃子受到影響,我局想市民所想,根據市政府的要求,突擊組織蔬菜上市保供應。僅用了半天時間就與董浜鎮政府商定了組織蔬菜直供事宜。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分別在體育館、報慈北路、紅旗橋旁、泰安街快速落實了四個市政府抗災蔬菜直供點,從局系統組織100多名同志從上午7點供應到下午5點,中間每天還要搬卸蔬菜一直供應到小年夜,供應平價蔬菜10萬多斤,既平抑了市場菜價,受到市民歡迎,又減輕了農民損失,保護了農民利益,“農林人”在全市社會各界中的聲譽逐步得到提高。

上半年農業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必須看到仍然存在制約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1、“三資”農業發展減速。今年用地指標趨緊,生產資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增加,融資貸款難,美元匯率下降和農產品進口國人為設置綠色壁壘,造成今年“三資”農業發展減速。

2、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偏小,對本地農業帶動能力不

強,龍頭企業與農民的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尚未真正形成。

3、農業規模經營推進緩慢。我市農業生產小而散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變。由于受多種因素制約,農業規模經營推進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農業建設。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研究對策,積極應對,努力化解,繼續推動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

全市上半年的農業生產,由于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加上比較有利的氣候條件和生產技術

服務指導的進一步加強,夏糧生產經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冰雪災害的嚴峻考驗,仍實現了豐產豐收,農機獲得了大發展,綠化取得了大進展,林果得到了大拓展。下半年,全市的農林工作,將以市委第十一屆六次全會(擴大)會議精神為指針,以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為抓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為著力點,以提高服務質量水平為立足點,努力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體將重點圍繞“五大建設”,搞好“四個規劃”,完善提高“三大體系”,促進常熟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突出“五大建設”

一、突出“科技”農業建設。農業科技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是農業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是高效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證。要突出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加大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和技術研發力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提高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放大科技對高效農業的支撐作用。在繼續抓好科技入戶工程和農民培訓、科普宣傳和科技下鄉、種質資源保護等工作的同時,下半年,一是重點抓好1個國家、4個省水稻區試品種。二是規劃建設好600畝“蘇州市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確保11月份動工建設。三是抓好常優系列水稻新品種推廣工作,重點在湖北、安徽兩地新增水稻制種點100畝,同時突出“07-1”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力爭在兩年內通過國家審定。組織好省、市各項農業科技項目和省農業“三項工程”的實施,加快成果引進與轉化,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二、突出“基地”農業建設。高效示范基地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高效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平臺,是高效農業的展示窗口,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在圍繞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產業發展布局規劃,推動農業產業基地連片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同時,要提高各類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水平,努力建設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耕作機械化、產出高效化、環境優美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下半年,重點抓好塢丘4萬畝基地建設、大義生豬養殖區、董浜楊塘村蔬菜基地的建設。同時,要抓緊古里、支塘農業開發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

三、突出“品牌”農業建設。堅持以工業理念指導農業,發展品牌型農業。農業“品牌”是農業經濟的一種集成組裝,是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成果體現,是附加值,是競爭力。要把品牌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載體,通過品牌戰略實施,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和組織化水平。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操作規程來組織農產品生產。在現有259只農產品品牌的基礎上,下半年力爭再有20只農產品成為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力爭有10只農產品成為省、蘇州市名牌農產品。精心組織好八月份舉辦的“常熟提子展銷會”,做大做強常熟水果,打響常熟水果品牌。同時加強品牌運作,擴大品牌效應,努力實現“創一個品牌,立一個名人,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要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著力加強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監管,著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監管,著力加強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監管,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計劃分別在7-8月和11-12月開展2次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生產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對70-80只農產品進行質量抽檢,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不出問題。

四、突出“設施”農業建設。設施農業是綜合利用水、土、熱等資源,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的有效途徑,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提高農業集約化和提高生產能力的需要。下半年一是重點發展大中棚蔬菜和高檔葡萄避雨栽培。計劃新增蔬菜設施栽培200多畝,建設節水灌溉農田3000畝。二是大力發展設施水產業。重點推進標準化魚池、網箱養殖、工廠化育苗等設施建設,擴大水產、水果冷藏保鮮能力500噸。三是發揮好農機具功效。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優勢,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完成更新農業機械100臺,進一步優化農業裝備結構。

五、突出“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利用與保護相結合,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合理有效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是高質量完成好今年綠化任務。加強對38個尚未達標村莊綠化“補綠”、“增綠”工作,組織今年新拓經濟林面積核查,完成耿涇塘綠色水廊建設任務,確保全年綠化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二是加強農業環境監測。組織好農業面源污染調查和農業生活污染源監測,開展好耕地質量監測,重點抓好四個省級監測點建設,抓好農業環境抽檢,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作用。三是加強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治理,治污率達到85%以上。四是推廣生態農業技術。開展好測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采取綜合防治手段,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推廣高效機動藥械,提高農藥利用率,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擴大冬綠肥種植面積。

“四大規劃”

1、水稻產業化發展規劃

水稻在滿足農民基本口糧的同時,有著其他產業不可替代的生態、文化、規避市場風險的功能。抓好水稻產業化發展,有利全市生態建設。水稻田是最好的人工濕地,有著很強的蓄水、凈水功能。水稻田可平均積水深度10至15厘米,全市目前36萬畝水稻可以積水近4000立方米,可以有效防澇。同時,水稻生長時從水中汲取營養,還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

用。一個水稻區域內的河水經過水稻一個生長季節的凈化,水質至少可以提高一個級別,再是水稻是一個功能巨大的天然降溫“空調”,一畝水稻的降溫作用相當于125臺5匹空調。除此,水稻葉片能很好地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又是天然“吸塵器”。常熟被譽為“魚米之鄉”,常熟之名來自水稻為主的農作物年年豐收,因此,水稻還有著承載和延續常熟悠久文化的獨特功能。有利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目前水稻占據全市農業種養面積的近60%,資源最為豐富,同時,水稻栽培農藝與農機可以完好結合,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解決歷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作業,實現水稻種植基本現代化指日可待。有利規避市場風險。“民以食為天”,以水稻為全市現代農業突破口,以水稻產業化為全市現代農業抓手,米業產業可以規避市場風險。(1)定位。按蘇州下達27萬畝,與“兩大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銜接。2009年支塘、古里、辛莊、尚湖、虞山鎮、海虞、梅李每鎮1萬畝基本連片的規模經營,在鎮域版圖上標出。(2)方法。大戶、村集體生產、經營。(3)措施。領導重視,建議土地流轉,給予市鎮兩級補助。

2、高效農業發展規劃

全市規劃明年2萬畝,重點在水產、水果等,區域在海虞、碧溪、梅李、董浜、支塘、辛莊、虞山鎮。

3、2009年綠化規劃

設想規劃面積2.2萬畝,重點綠色水廊(10條),綠色通道,綠色村莊(300個村),綠色基地(林果6000畝)。著手工作:一是

各鎮對村莊綠化、河道綠化、林果、道路綠化規劃要在8月中旬結束。二是全市行道樹單排都要增一排,挖掘綠化覆蓋率潛力。三是綠辦要與園林、交通、建設局、二個旅游區溝通,讓部門及早在8月中旬將明年綠化規劃敲定,以利形成全市2009年綠化規劃。

4、養殖污染治理規劃

(1)繼續控制穩定全市畜禽養殖規模;(2)以村民小組或村為單位,建立養殖小區;(3)糞便治理。

“三大體系”

森林管護體系。隨著我市綠化面積的增加,森林覆蓋率的提高,不僅要植綠,更要護綠,尤其是增強森林火災的防控能力,嚴防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力爭連續21年不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動物防疫檢疫體系。重點推進集中屠宰,加強生豬檢疫,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肉”。要突出防疫保安全,強化責任落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照《動物防疫法》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要求,進一步細化措施,強化責任,確保動物疫病防控和疫情應急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在實施常年免疫基礎上,重點抓好生豬夏季高熱病防控和秋冬防疫,確保全年無重大疫病發生,把疫情降到最低點。

病蟲害防治體系。進一步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加強農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確保今年秋熟穩產高產。一是加大農業重大病蟲害監測力度,加強測報人員培訓,建立測報調查規范制度,提高測報工作效率,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良好基礎。二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大力推廣機動施藥機械,發展多元化植保專業防治組織,重大病蟲害實施聯防聯治,提高防治水平。三是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及配套技術,減輕農藥污染。

1、與財政、農辦商量制訂好農業產業化政策。

篇4

(一)上半年的回顧

圍繞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優勢產業規模得到擴大,促進了高效農業又好又快發展。上半年農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其特點為:

(一)夏熟大面積豐收。今年,經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雪災害的嚴峻考驗。面對災情,狠抓應對抗災措施落實,夏熟取得了災年豐收的可喜局面。全市26萬畝小麥(去年23.2萬畝),平均單產323.3公斤,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9.3公斤,全市7.6萬畝油菜(去年9.8萬畝),平均單產168公斤,比去年增7公斤。

(二)高效農業大步發展。上半年完成省下達我市高效農業面積2萬畝,其中新增水產3000畝、果品4769畝、瓜類1萬多畝、蔬菜500畝。其中葡萄新增3695畝、梨300畝、桃348畝、其它426畝。全市果品面積首次突破萬畝,達到1.25萬畝,其中葡萄7680畝、桃1439畝、梨900畝、小雜果等2480畝。茶葉生產穩中有升。蔬菜生產戰勝雪災造成設施損壞、春種推遲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大棚設施蔬菜影響嚴重,由于科學指導,干群努力,實現了災年不減產。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20萬畝次,其中設施大棚蔬菜2.5萬畝,蔬菜總產量51萬噸,總產值4.5億元,比去年增加7.1%。

(三)特種養殖大幅上升。抓住陽澄湖拆圍機遇,大力發展特種水產品,今年全市放養蟹種32.46萬公斤,比去年增長62.3%,放養面積8.72萬畝。青蝦套養面積5.02萬畝,比去年增93.08%。“四大家魚”生產呈現轉機,放養魚種737.2萬公斤,比去年增長18.9%,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7.8萬畝。上半年生豬存欄16.92萬頭,比去年增加13.1%。

(四)農業效益較大提高。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雖然遭受特大雪災,由于抗災措施有力,救災政策及時到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恢復生產、奪取豐收的積極性,使全市農業在大災情況下,增效7143多萬元,其中小麥增收1180多萬元,油菜增收1030萬diyifanwen.com 第一元,蔬菜消化農資漲價后增收XX多萬元,水產增收2500多萬元(魚增收1200多萬元、蝦增收800多萬元、蟹蝦苗種增收500萬元),全市畜牧增收433多萬元(生豬增收205萬元、苗豬增收150萬元、家禽增收78萬元)。

上半年,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抓了七個方面:

一、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

以物質裝備能力建設為抓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一)新農機推廣應用有了新進展。制定和落實各項鼓勵政策及指導意見,推動農機化發展。今年財政補貼農機具購置總投入1731.6萬元,同比增44.3%。其中財政補貼占59%,農民自籌占41%。全市新增各類高性能插秧機311臺,比去年同期增40.4%,還新增大中型拖拉機95臺,高效植保機158臺,增氧機、投餌機151臺。今年夏種期間,全市投入插秧機近1000臺,完成機插面積12.75萬畝,增幅達47.9%。機插秧技術推廣應用到全市十個鎮和80%的水稻種植村。夏收期間,投入聯合收割機1063臺,其中自走式聯合收割機達到622臺,加快了夏收進度。今年我市被列為江蘇省農機更新試點縣之一。在政策引導下,上半年更新舊拖拉機近70臺。

(二)高效示范基地建設有了新成效。在繼續推進四個蘇州市級現代農業規模化示范基地建設的同時,上半年新增百畝以上果品基地5個、蔬菜基地1個、畜牧養殖基地1個、水產基地1個。新增設施栽培面積1萬畝。上半年全市基地、設施、果品、溝渠路等總投資達5000多萬元。

(三)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有了新發展。以改造中低產田項目為載體,著力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上半年完成了辛莊朱家橋和尚湖常興兩個規模化優質化水稻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并通過了蘇州市級驗收。今年被省批準立項并組織實施了古里鎮優質水稻基地和支塘鎮高效果品基地2個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520萬元。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

二、組織化程度得到增強

1、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良好。全市44家農業龍頭企業,上半年資產總額45.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9.7%,經營銷售收入超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3.4%,利稅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2.5%。今年推薦江蘇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佳峰食品有限公司申報了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推薦常熟市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常熟市海明蔬菜園藝場申報了蘇州市級龍頭企業。

2、專業化生產得到發展。今年成立了由規模葡萄種植企業近四十家參加的葡萄協會,成立了由60戶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參加的水產專業合作社,還成立了由45戶養殖戶參加的秋萍蟹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組織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3、“三資”農業經受了宏觀環境的考驗。由于受國內外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今年農業利用“三資”和農產品出口放緩。上半年完成農業利用“三資”3.2億元,其中完成利用注冊外資1773.6萬美元,內資12636萬元,完成農產品出口創匯424.8萬美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共5頁,當前第1頁1

三、科技興農得到增強

1、大力培育水稻新品種。圍繞優質、高產、多抗和熟期適宜的育種目標,繼續加大選育力度。高產優質育種取得了重大進展,繼常優1號、2號、3號通過國家審定后,常優4號今年五月份通過國家審定,常農粳5號通過省審定,有5個品系(組合)參加國家和省區試。

2、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今年我市同時實施了蔬菜、農機、生豬三個省級科技入戶工程,其中生豬科技入戶工程是首次爭取到省級項目。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在全市所有農業產業中全面實施。全市科技示范戶數3393戶,比去年增886戶,主推了36項新品種、新技術。還申報了省級科技項目11項、省級農業三項更新工程項目6項、省級農業信息化工程項目1項,申報了蘇州科技項目10項,長江名特優水產品?魚人工繁殖獲得成功,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了新進展。

3、大力組織開展農民培訓。扎實開展了以“農民培訓工程”為主題的“農民創業培訓工程”、“農民致福工程”(電腦培訓)、農民實用技術培訓

工程,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7期,培訓人員7350人,舉辦農民創

業培訓班6期,培訓297人次,農民電腦培訓班4期,培訓90人。與電辦“農林專家進直播室”欄目24期,開展科技下鄉活動5期,發放技術資料1萬多份,明白紙20多萬份。編寫《現代農民知識手冊》、《常熟特色高效農業》兩本培訓資料。

四、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增強

1、抓好農業“三品”認證。已申報無公害農產品8個,綠色食品16個,有機食品4個。制定各類農業生產技術規程26個,其中5個生產技術規程申報省、蘇州市地方標準。已申報蘇州市名牌農產品12個、江蘇省名牌農產品6個。全市擁有無公害農產品128個、綠色食品109個、有機食品22個,蘇州市名牌農產品36個,省名牌農產品9個。“劍門牌”、“虞山牌”綠茶,“海明牌”超市蔬菜,“常農牌”、“白禾牌”大米等一大批名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2、搞好農業環境監測。加強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對糧、蔬、果產地土壤進行檢測,對種植業、水產業產地水質進行定期抽檢,對農業投入品檢測,提高了農產品安全性。

3、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大力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上半年,部、省、蘇州市及常熟市食安委先后9次抽檢各類農產品87只,合格率100%。

五、生態農業建設得到增強

1、綠化造林進展快。圍繞“綠色常熟”建設目標,大力實施“綠色通道建設工程、濕地林營造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林果增效工程、村莊綠化示范工程、城鎮綠化工程”林業七大工程,村莊綠化142個村莊通過驗收。新增綠化面積18000多畝,其中綠色通道2767畝,綠色基地5472畝,綠色家園9761畝,完成了蘇州市政府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1.7萬畝)。

2、生態技術推廣力度大。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夏熟小麥施用配方肥面積21.67萬畝,每畝節約氮肥1.5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3.5個百分點,每畝比常規施肥增產26公斤,全市小麥增產5634.2多噸,增收845.2萬元。示范推廣商品有機肥3100噸。

3、污染源普查效果好。污染源普查,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壓力大。我局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總體要求,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具體抓。及時制訂了普查實施方案,開展宣傳工作,把污染源普查宣傳資料、畫冊等及時發放或張貼各鎮;組織業務培訓,先后舉辦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技術業務培訓8次,人數400人次,入戶督查20多次。做好普查資料的匯總,共收回各類普查表格13790份。目前,污染源普查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達到預期目標,并順利通過國家級抽樣核查。還選擇了高中低三種不同收入類型的農戶各1戶作為省級農村生活污染源監測點,上半年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采樣2次,送上級主管部門檢測。

六、依法治農得到增強

1、開展農業專項整治。上半年開展農資執法檢查35次,出動執法人員112人次,查獲高毒農藥100公斤,冒假農藥800袋,劣質肥料132.08噸等,調查各類農資案件8起,立案7起。依法開展了100噸偽劣肥料立案調查,并妥善消除不良影響,保護農民利益。加強水稻種子質量管理,拒絕調入1萬公斤不合格的武粳15號種子,轉商處理0.46萬公斤雜粳種子,確保了水稻用種安全。

2、加強動植物檢疫。積極開展各類重大動物疫病的春防工作,防疫密度100%。上半年產地檢疫生豬9.2萬頭,屠宰檢疫生豬20.3萬頭,檢出病豬40頭,全部作無害化處理。開展“瘦肉精”尿樣殘留檢測,抽檢419戶2759份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辦理檢疫證5126份,運輸證5038份,清理疫木1863份,把好了檢疫關。

3、強化農業安全監管。上半年出動漁政檢查1020人次,查處漁業違規33起。我市長江春禁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查處了漁業水域污染事故8起,為漁民挽回損失30.5萬元,昆承湖及南湖死魚損失賠付正在落實之中,維護了漁民利益。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檢查活動6次,培訓80多人,檢驗漁船215艘。年檢大中型拖拉機827臺,聯合收割機234臺,道路運輸拖拉機394臺,組織農機人員安全學習1600人次。共5頁,當前第2頁2

七、服務效能得到增強為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加強效能建設,打造“農林人”良好形象,更好地發揮農林部門在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作用,今年以來,局黨委從抓全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工作、作風入手,切實加強了隊伍建設,在全系統繼續開展了爭創“六型”機關和“三個一流”為主題的作風和效能建設活動,開展了以“憑良心、黨性做事”為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機關作風有了進一步轉變,勤奮學習之風、開拓創新之風、求真務實之風、廉潔從政之風在全系統已基本形成,服務質量與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今年特大暴雪災害面前,我局急農民所急,當暴雪天氣剛出現,就召開農服中心主任會議,對抗災工作及早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多次下發了突擊抗災救災的緊急通知和技術意見。局領導多次帶領有關人員分頭冒雪到田頭察看災情,深入一線,慰問受災戶。在春節長假期間,局有關領導和有關站所2次深入田頭,察看災情變化,為制定災后自救、恢復生產掌握第一手資料。在雪災中市民菜籃子受到影響,我局想市民所想,根據市政府的要求,突擊組織蔬菜上市保供應。僅用了半天時間就與董浜鎮政府商定了組織蔬菜直供事宜。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分別在體育館、報慈北路、紅旗橋旁、泰安街快速落實了四個市政府抗災蔬菜直供點,從局系統組織100多名同志從上午7點供應到下午5點,中間每天還要搬卸蔬菜一直供應到小年夜,供應平價蔬菜10萬多斤,既平抑了市場菜價,受到市民歡迎,又減輕了農民損失,保護了農民利益,“農林人”在全市社會各界中的聲譽逐步得到提高。

上半年農業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必須看到仍然存在制約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1、“三資”農業發展減速。今年用地指標趨緊,生產資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增加,融資貸款難,美元匯率下降和農產品進口國人為設置綠色壁壘,造成今年“三資”農業發展減速。

2、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偏小,對本地農業帶動能力不

強,龍頭企業與農民的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尚未真正形成。

3、農業規模經營推進緩慢。我市農業生產小而散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變。由于受多種因素制約,農業規模經營推進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代農業建設。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研究對策,積極應對,努力化解,繼續推動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點

全市上半年的農業生產,由于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加上比較有利的氣候條件和生產技術

服務指導的進一步加強,夏糧生產經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冰雪災害的嚴峻考驗,仍實現了豐產豐收,農機獲得了大發展,綠化取得了大進展,林果得到了大拓展。下半年,全市的農林工作,將以市委第十一屆六次全會(擴大)會議精神為指針,以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為抓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為著力點,以提高服務質量水平為立足點,努力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體將重點圍繞“五大建設”,搞好“四個規劃”,完善提高“三大體系”,促進常熟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突出“五大建設”

一、突出“科技”農業建設。農業科技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是農業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是高效農業發展的根本保證。要突出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加大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和技術研發力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提高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放大科技對高效農業的支撐作用。在繼續抓好科技入戶工程和農民培訓、科普宣傳和科技下鄉、種質資源保護等工作的同時,下半年,一是重點抓好1個國家、4個省水稻區試品種。二是規劃建設好600畝“蘇州市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確保11月份動工建設。三是抓好常優系列水稻新品種推廣工作,重點在湖北、安徽兩地新增水稻制種點100畝,同時突出“07-1”水稻新品種的選育,力爭在兩年內通過國家審定。組織好省、市各項農業科技項目和省農業“三項工程”的實施,加快成果引進與轉化,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二、突出“基地”農業建設。高效示范基地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是高效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的平臺,是高效農業的展示窗口,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在圍繞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業產業發展布局規劃,推動農業產業基地連片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同時,要提高各類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水平,努力建設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耕作機械化、產出高效化、環境優美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下半年,重點抓好塢丘4萬畝基地建設、大義生豬養殖區、董浜楊塘村蔬菜基地的建設。同時,要抓緊古里、支塘農業開發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

三、突出“品牌”農業建設。堅持以工業理念指導農業,發展品牌型農業。農業“品牌”是農業經濟的一種集成組裝,是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成果體現,是附加值,是競爭力。要把品牌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載體,通過品牌戰略實施,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和組織化水平。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操作規程來組織農產品生產。在現有259只農產品品牌的基礎上,下半年力爭再有20只農產品成為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力爭有10只農產品成為省、蘇州市名牌農產品。精心組織好八月份舉辦的“常熟提子展銷會”,做大做強常熟水果,打響常熟水果品牌。同時加強品牌運作,擴大品牌效應,努力實現“創一個品牌,立一個名人,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要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著力加強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監管,著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監管,著力加強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監管,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共5頁,當前第3頁3

計劃分別在7-8月和11-12月開展2次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生產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對70-80只農產品進行質量抽檢,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不出問題。

四、突出“設施”農業建設。設施農業是綜合利用水、土、熱等資源,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提高農業效益的有效途徑,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提高農業集約化和提高生產能力的需要。下半年一是重點發展大中棚蔬菜和高檔葡萄避雨栽培。計劃新增蔬菜設施栽培200多畝,建設節水灌溉農田3000畝。二是大力發展設施水產業。重點推進標準化魚池、網箱養殖、工廠化育苗等設施建設,擴大水產、水果冷藏保鮮能力500噸。三是發揮好農機具功效。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優勢,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完成更新農業機械100臺,進一步優化農業裝備結構。

五、突出“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利用與保護相結合,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合理有效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是高質量完成好今年綠化任務。加強對38個尚未達標村莊綠化“補綠”、“增綠”工作,組織今年新拓經濟林面積核查,完成耿涇塘綠色水廊建設任務,確保全年綠化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二是加強農業環境監測。組織好農業面源污染調查和農業生活污染源監測,開展好耕地質量監測,重點抓好四個省級監測點建設,抓好農業環境抽檢,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作用。三是加強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治理,治污率達到85%以上。四是推廣生態農業技術。開展好測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機肥推廣應用,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采取綜合防治手段,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推廣高效機動藥械,提高農藥利用率,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擴大冬綠肥種植面積。

“四大規劃”

1、水稻產業化發展規劃

水稻在滿足農民基本口糧的同時,有著其他產業不可替代的生態、文化、規避市場風險的功能。抓好水稻產業化發展,有利全市生態建設。水稻田是最好的人工濕地,有著很強的蓄水、凈水功能。水稻田可平均積水深度10至15厘米,全市目前36萬畝水稻可以積水近4000立方米,可以有效防澇。同時,水稻生長時從水中汲取營養,還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

用。一個水稻區域內的河水經過水稻一個生長季節的凈化,水質至少可以提高一個級別,再是水稻是一個功能巨大的天然降溫“空調”,一畝水稻的降溫作用相當于125臺5匹空調。除此,水稻葉片能很好地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又是天然“吸塵器”。常熟被譽為“魚米之鄉”,常熟之名來自水稻為主的農作物年年豐收,因此,水稻還有著承載和延續常熟悠久文化的獨特功能。有利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目前水稻占據全市農業種養面積的近60%,資源最為豐富,同時,水稻栽培農藝與農機可以完好結合,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解決歷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作業,實現水稻種植基本現代化指日可待。有利規避市場風險。“民以食為天”,以水稻為全市現代農業突破口,以水稻產業化為全市現代農業抓手,米業產業可以規避市場風險。(1)定位。按蘇州下達27萬畝,與“兩大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銜接。2009年支塘、古里、辛莊、尚湖、虞山鎮、海虞、梅李每鎮1萬畝基本連片的規模經營,在鎮域版圖上標出。(2)方法。大戶、村集體生產、經營。(3)措施。領導重視,建議土地流轉,給予市鎮兩級補助。

2、高效農業發展規劃

全市規劃明年2萬畝,重點在水產、水果等,區域在海虞、碧溪、梅李、董浜、支塘、辛莊、虞山鎮。

3、2009年綠化規劃

設想規劃面積2.2萬畝,重點綠色水廊(10條),綠色通道,綠色村莊(300個村),綠色基地(林果6000畝)。著手工作:一是

各鎮對村莊綠化、河道綠化、林果、道路綠化規劃要在8月中旬結束。二是全市行道樹單排都要增一排,挖掘綠化覆蓋率潛力。三是綠辦要與園林、交通、建設局、二個旅游區溝通,讓部門及早在8月中旬將明年綠化規劃敲定,以利形成全市2009年綠化規劃。

4、養殖污染治理規劃

(1)繼續控制穩定全市畜禽養殖規模;(2)以村民小組或村為單位,建立養殖小區;(3)糞便治理。

“三大體系”

森林管護體系。隨著我市綠化面積的增加,森林覆蓋率的提高,不僅要植綠,更要護綠,尤其是增強森林火災的防控能力,嚴防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力爭連續21年不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動物防疫檢疫體系。重點推進集中屠宰,加強生豬檢疫,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肉”。要突出防疫保安全,強化責任落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照《動物防疫法》和《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要求,進一步細化措施,強化責任,確保動物疫病防控和疫情應急組織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在實施常年免疫基礎上,重點抓好生豬夏季高熱病防控和秋冬防疫,確保全年無重大疫病發生,把疫情降到最低點。共5頁,當前第4頁4

病蟲害防治體系。進一步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加強農業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確保今年秋熟穩產高產。一是加大農業重大病蟲diyifanwen.com 第一害監測力度,加強測報人員培訓,建立測報調查規范制度,提高測報工作效率,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良好基礎。二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大力推廣機動施藥機械,發展多元化植保專業防治組織,重大病蟲害實施聯防聯治,提高防治水平。三是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及配套技術,減輕農藥污染。

1、與財政、農辦商量制訂好農業產業化政策。

2、與國土商量出臺農機管理用房用地政策。

篇5

今年以來,我們因勢力導共發展天戶、三水種植合作社等10個,__家庭農場1個,種養大戶3家, 1-5月份流轉土地3280畝,全鎮共完成土地流轉17188畝,全鎮四分之一的耕地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有力的推進了我鎮農業發展。

首先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在__、__、__發展低灌 1200畝,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其次是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今年以來共種植優質花生10491畝,節水小麥8960畝,深松土地20200畝。第三是3月份聘請市科協相關人員在__、__等9個村開展了“科普之春”活動,上周一又特意邀請的科協有關技術人員在大集上開展科普宣傳日活動,講授種養殖的相關技術,為農民增收持續給力。

今年以來,以重點扶持____的40畝大棚和__村__的2000只規模養豬為切入點,以堅持無公害發展,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實現農超對接為目標,在技術管理、信息、銷售上給這兩家種養大戶給予全方位支持。現正在幫助__注冊__惠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辦理‘惠神’商標,爭取辦成__乃至__省的龍頭企業。4月2日,市農業局相關領導對這兩家種養大戶的發展現狀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在緊緊抓住這兩家龍頭的基礎之上,我們鼓勵和引導別的種養大戶積極調整種植結構,蓋官莊的蓋樹旗、西舊館的王天戶、官莊店的蔡憲志,中官道的趙振杰等23個合作社發展綠化樹木、大蔥、生姜、西瓜、肉雞特色種植和養殖,有效的促進了農民增收。可以說,今年以來我鎮農業發展呈現出了千帆竟過,百柯爭流的良好局面。

緊緊抓住“達標”這個關鍵詞,提前謀劃,明確責任,經第三方省林業廳測量,今年我們廊道綠化完成1709畝,片林綠化完成2200畝,河渠綠化完成1450畝。是河間市栽種面積最多、無死角、成活率最高的鄉鎮,多次受到市領導的好評。上周四,聘請市林業局技術人員對種樹大戶進行了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防春尺蛾和美國白蛾做到了應防盡防。

今年全市50個揚水點,我們爭取了14個,為將來的農業灌溉打牢了堅實的基礎;完成了210眼機井、98條溝渠、23個坑塘的確權工作,是__市工作量最大,也是__市底數最清、情況最明、填表質量最規范的鄉鎮之一,受到了局領導的一致好評;同時,完成了5個危橋的核實工作;完成了__村300米的溝渠清淤;完成了兩個水場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及22個村的水費收繳,并成立了__鎮農民用水者協會。

篇6

一是認真落實購機補貼政策,優化了農機裝備結構。今年,我市第一批購機補貼資金1260萬元,我們按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農機裝備結構”的要求,繼續把玉米收獲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深松機械和經濟作物機械作為補貼重點,采取措施,推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快速進行,截止目前,補貼資金基本落實到農戶手中,受益農戶7000多戶,直接帶動社會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新增各種農業機械6200多臺(件)。有力地促進了春夏農機化生產和農機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精心組織“三夏”農機會戰,確保小麥豐產豐收。三夏期間,全市農機部門強化管理,完善服務,及早準備,合理調度,充分發揮了農業機械的主力軍作用。作業高峰期,全市上陣各種農業機械2.3萬多臺,其中400多臺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晝夜奮戰,連續作業,全市25.5萬畝小麥,僅用7天就全部結束,機收率達到了95%以上。實現了小麥的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在保證本市用機的基礎上,我們還根據小麥南北成熟規律,組織300多臺小麥聯合收獲機,南征北戰,展開了跨區作業,每位參加跨區作業的機手,收入都在2—3萬元。與此同時,我們還加大宣傳,加快了玉米貼茬播種技術的推廣,嚴格禁止小麥秸稈焚燒,推廣了小麥秸稈切碎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良好的服務,顯著的效益,極大地提高了農民購買小麥聯合收割機的積極性。

三是依法加強農機監管,提高農機“三率”水平。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為了抓好農機安全生產,我們堅持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抓好重點農時季節、關鍵生產環節安全生產為突破口,把提高農機“三率”水平作為搞好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是對拖拉機、聯合收獲機進行專項整治,努力提高農機“三率”水平。加強農機安全管理是農機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上半年,全市拖拉機掛牌率、年檢年審率、駕駛員持證率達到了76.89%。二是深入開展了嚴厲打擊農機安全生產違法展項行動和“農機生產安全月”活動。三是積極組織了開展了農機銷售市場專項治理活動,對農機生產和銷售單位進行了全面檢查,嚴厲打擊了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保護了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四是積極開展了農機維修網點的登記、掛牌發證以及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農機合作社穩步發展。繼續把農機合作社建設作為重點,加強培育扶持。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門新注冊登記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32個。農機作業服務組織185個,擁有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的農機大戶1000多個,從業人員8000多人。

五是圍繞提高農機形象,很抓了政風行風建設。1、圍繞貫徹落實“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按要求完成“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了行政服務服務標準化,落實了服務承諾、首問首辦和現實辦結制度,簡化審批程序。所有到市農機監理站辦理車輛入戶、過戶、行車證、駕駛證年檢年審及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等手續的機手,只要手續齊全,能當日完成的當日完成,不能當日完成的也嚴格控制在了3個工作日。2、在農機系統內部繼續推行“一線工作法”。在辦理農機購置補貼等業務時,堅持“人性化、親情化”服務,發揚“白+黑”、“5+2”、“晴+雨”精神,及時為農民群眾提供系列化、一條龍優質服務。3、及時與群眾溝通。積極參加市電臺舉辦的政風行風熱線欄目,與群眾連線溝通,答疑解惑。真正實現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

六是積極開展了招商引資工作。今年,市委市政府分配給我局招商引資任務5000萬元和完成一個過億元的大項目。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從全局抽調業務素質過硬、有招商經驗的人員,成立招商辦公室,組成招商小分隊,并將任務層層分解,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擔子。上半年,我們已組織招商人員赴深圳、上海、廣州和本省濟南、淄博、青島等地,有重點的進行招商洽談。現在已和河北衡水客商達成了在建設一個投資5000萬元農機配件加工項目意向。和子奧集團談成了在投資一億元建設“鋼鐵深加工項目”的意向,現在兩個項目正在積極運作中。

二、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市農機部門將按照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這次會議工作部署,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繼續把招商引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市委“高境界、高標準、高起點、大作為”要求,對在建項目靠上服務,加快建設進度,對在談項目積極爭取,力爭早簽協議早落地。以正在洽談的“鋼鐵深加工”項目為抓手,在盡快談成落地的基礎上,繼續尋找招商目標,爭取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給我們的指標任務。

二是認真抓好第二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落實。嚴格實行“五制”、“四到戶”,切實把工作做實作細,規范程序,加強監管,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黨的惠民政策全面實施。

三是全力搞好三秋農機化生產各項工作。三秋期間,一是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作用,努力提高解決農機作業的組織化程度;二是積極推廣玉米機收、機械深松、小麥免耕播種一條龍作業模式,努力加快作業進度,提高作業質量;三是認真做好機具供應、新機具推廣、維修、保養、調試、技術培訓等工作;四是借鑒小麥機收的經驗,積極組織玉米機收跨區作業。

四是抓好農機安全監理,努力打造平安農機。繼續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圍繞提高農機“三率”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重點加強農機手的安全意識教育,減少因拖拉機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五是強力推進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農機合作社“四有”和“五有”建設標準,加強農機合作社建設,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

篇7

上半年,區農業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各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科學發展觀為總要求,精心謀劃,狠抓落實,全區農業生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農業生產各項指標基本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一、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1、農業增加值指標。據統計部門反饋,一季度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億元,同比增長**%;預計上半年全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億元,同比增長**%。

2、農民增收指標。預計上半年全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5293元,同比增長12%。

(二)農業產業化優化工程

一是糧油生產。全區糧食種植面積**萬畝。夏糧6.98萬畝、總產預計達到1.24萬噸,同比增長18%,其中良種示范田平均畝產達到527公斤,最高單產達到676.09公斤。秋糧作物面積達到9.52萬畝,其中玉米面積達到8萬畝,目前長勢良好。油菜播種面積1萬畝,預計總產量超過1300噸。全區共建立糧油示范點5個,其中小麥2個、玉米高產示范點2個、油菜高產示范點1個;二是畜牧業。我區春防工作于5月底全面結束,全區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建檔率、掛標率均達到100%,并順利通過上級業務部門檢查驗收;萬頭生豬場改造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落實“120”模式養豬10戶;完成能繁母豬保險2641頭,完成任務量的147%;奶牛保險267頭,完成任務量的178%;人工種草5340畝,完成任務量的101%;創建動物防疫示范村10個;省級標化場和市級標化場創建方案已報市農業局;開展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七項工程”建設培訓1次,采集畜禽流感病源學樣品380份,布病樣品320份,經過檢測均為陰性;據統計:上半年全區存欄牛10009頭,其中奶牛1893頭;羊10677只,生豬10829頭,家禽84.4萬羽;肉蛋奶總產量可達到10000噸。三是蔬菜種植。我區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19萬畝。發展設施蔬菜村2個,設施蔬菜基地4個,蔬菜專業合作社9個,設施蔬菜面積0.4萬畝,截止目前完成蔬菜生產0.5萬噸。四是中藥材種植。新建了百畝黨參示范點1個,新建百畝丹參示范點1個;培育連翹種苗5萬株,預計栽植面積達到200畝;培育中藥材種植大戶10戶;截止目前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

(三)農業經濟主體培育工程

我局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重點放在抓好農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上,全區已在農業部門登記備案農民專業合作社**個,認定家庭農場13個。一是開展“五有”社創建工作,深入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檢查指導,使其完善規章制度、檔案管理、財務管理、發揮帶動作用等,共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檢查指導整改通知書26份,規范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16 個,帶動農戶850戶;二是申報市級示范社8個,已上報待審批;三是對家庭農場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實地考察檢查,認定家庭農場6個,《家庭農場管理辦法》正在起草中。

(四)農業園區升級晉檔工程

一是認定命名了兩個區級園區,推薦上報兩個市級園區,完成推薦**園區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工作;二是三個省、市級園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園區完成了園區內蘋果樹、桃樹等進行剪枝、病蟲防治、施肥等春季管理工作,園區土建正在施工籌備。**園區完成1500平方米綜合辦公樓室內外裝修及配套設施安裝;選購景觀樹苗3600多株對園區予以了綠化;修建寬6米的水泥混凝土園區主干道路2公里;擬新建蓄水池三座,現已完成平整土地,扶貧園區項目實施方案已批,待國投備案表報批后即可實施。**園區完成園區服務中心綠化,栽植圍欄3000米,園區沿山路完成路基整修,全面完成葡萄園設施建設;密植園移栽大田櫻桃樹1500株;對園區內櫻桃樹、葡萄樹進行剪枝、病蟲防治、施肥、灌根、除草、疏果等;園區服務中心倉儲樓正在裝修。三是四個區級園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園區完成了“山居坊民俗文化街”的整體規劃和項目用地的前期準備工作。栽植優質蘋果7.5畝、櫻桃5.25畝、葡萄3畝、孟姜紅仙桃9.75畝、優質核桃50畝;完成500平方米綠色主題餐飲接待服務中心以及配套休閑廣場建設,目前正在裝修;7000平方米垂釣休閑魚塘完成加固,鋪建景觀道路2000米、休閑長廊200米;200平方米游客停車場、1500米玉蘭苑休閑道路、2個觀景亭閣及辦公區改造工程完工;采購5000羽烏苗,引進孔雀、梅花鹿等。**園區建成150畝綠化苗圃,完成大棚智能監控設施的安裝,栽植綠化苗木5000棵,建成園區宣傳網站,一期30孔窯洞已建成主體;平整土地200畝,完成3000畝果園管網鋪設、2000米生產道實現水泥硬化和2000米生產道路砂石硬化;新建500方蓄水池1個,園區500米色長廊正在準備階段。**園區完成2000畝核桃,300畝連翹栽植。北塬園區4000立方米氣調庫建設完成,制冷設備安裝到位,待調試驗收;新建1000畝有機蘋果,改造老化果園1700畝、培訓果農300人次、購買高效噴霧設備216套;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工程土建已完成,準備安裝設備。

(五)農村土地流轉促進工程

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努力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建立了區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區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對全區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及數據庫建設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6月1日在陜西正大招標有限公司進行開標,確定陜西圖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中標單位,并簽訂了土地確權登記項目合同,土地確權測繪工作將于7月份開始展開。

(六)農業保障工程

1、農業科教工作。一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項目,已建成示范基地2個,培訓基層農技人員100余人次,與300戶農業科技示范戶簽訂了《技術服務協議》,主導產業包括(玉米、蔬菜、果業),目前已開展技術指導30次,發放物化補貼卡300張,共計肥料、種子24000斤;二是圍繞種養殖、蔬菜等方面開展培訓45場次,培訓農民5500人次,其中實名制培訓800人。

2、農業信息化工作。開通了“**農業”政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完成全區涉農網站摸底調查,截止目前,全區共開通涉農網站10余家,并有2家農業電商交易平臺相繼上線運營;各類信息108條;完成農業視頻會議系統一期項目的選址工作;完成金圪塔農業智能化日光溫室大棚管理系統研究與推廣項目的上報工作。

3、農機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區共發放農機購置補貼指標告知書55份,發放補貼資金60萬元,補貼各類機具55臺(件),受益農戶43戶;全區共完成機耕8.5萬畝,玉米機播7.82萬畝,機械深施化肥5.5萬畝﹔小麥機收6.11萬畝,秸稈還田面積6.11萬畝,小麥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共檢審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236臺,新增登記68臺,辦理農機互助保險210份,簽訂農機安全目標責任書460余份,農機登記率達到95%,檢驗率達到23.3%,持證率達到31%;共組織農機安全巡查21次,糾正違章137人(次),受理農機事故3起,事故處理人員出現場3起,現已全部處理完畢。    

4、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動植物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根據省市區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新《安全生產法》全面貫徹落實,5月初制訂農業生產監管“鐵拳執法行動”百日行動,期間出動安全檢查人員300人次,排除各類安全隱患150余處,發放安全生產宣傳冊3000余份。一是對農產品生產基地采取“定人、定責、定期”的跟蹤檢查措施,對我區9家農產品生產監管基地進行了5次檢查,對符合要求的種養殖生產基地,制作了“一對一”監管公示牌;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通過“鐵拳”執法行動對全區的蔬菜種植大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投入品經營門店等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檢查,糾正不法行為20余次,取締不具備經營資質銷售戶8個;上半年,共推廣無公害標識10萬枚,完成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樣品2560個,合格率100%。二是實行產地檢疫“鎮(辦)官方獸醫檢疫,區縣官方獸醫出證”的模式。截至5月底,共檢疫生豬6042頭,活雞687971羽,產地申報檢疫率達到了100%;全面完成春季防疫工作,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四種疫病進行了強制免疫,免疫密度和掛標率均達到100%,免疫抗體達77.6%以上;三是在全區共建立的各類有害生物監測點8個,通過病蟲檢測、現場指導等措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設立蘋果蠹蛾的監測點44個。

(七)農業生態工程

一是農村環境衛生。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整體要求,今年重點對210國道、305省道、銅罕線、益陳線等主要交通沿線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整治,對各鎮辦農村環境衛生以及城郊環境衛生進行了6次督查,發現整改問題56處;期間全區共開展“清三堆、治六亂”集中整治行動60余次,出動車輛900余臺次,出動勞力14000余人次,清理垃圾600余方,清理三堆3000余方,清理野廣告6000余處。二是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已完成井家塬村旅游規劃編制工作。 按照創建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重點任務,完成湫洼村巷道綠化4800米(綠化涉及村東、村西及村內未綠化地段),完成新建蘋果園500畝建設任務;完成西村三組防護欄110米,改造居民門頭48戶。長城墻、花壇綠化、墻體美化工程、150畝高標準蘋果示范園等工程正在實施當中;完成井家塬村主巷道長城墻建設200米,文化墻美化工程已到收尾階段;完成崾先村74戶農戶門前雜物間建設工程,對全村8條水渠進行維修改造,完成安裝路燈57盞,建成休閑文化廣場一個。六個區級美麗鄉村的前期摸底調研工作已備案完成。下一步將聯合有關部門進行協商評審;三是加強了對減排企業的監管和督查,完善污染減排設施。

(八)一村一品示范工程

一是全力抓好以蘋果為主的一縣一業各項工作。重點抓好示范園的建設、蘋果生產關鍵技術推廣和**蘋果公共品牌建設;二是完成了**鎮國家級示范鄉鎮的申請;三是加快**區一縣一業項目和**鎮上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建設,目前項目建設已經完成,等待審計驗收。

(九)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為不斷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解決缺乏爭創一流進取精神的問題,農業局今年決定在全系統開展以創建“學習型、服務型、群眾滿意型、務實型”四型機關為主題的“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并下發了《**區農業局服務能力提升年實施方案》,年初至今,系統干部承諾事項共計70 條,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廣泛開展科技下鄉、結對幫扶和科技服務;開展“微講堂、微黨課”共計9期。

(十)項目建設工作

一是農村能源建設項目2個養殖小區沼氣工程已完工;二是設施蔬菜產業項目。2000平方米育苗智能溫室主體鋼架和內外風機及頂部遮陽板已安裝完成。三是開工建設了2個500頭奶牛場,其中鑫瑞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已完成地基平整正負零、通水通電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牛舍的地基土建工程;四是由豐盛農產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奶牛改造提升項目進展順利,青貯窖和3棟牛舍的新建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五是3個肉羊規模場和10個牛羊家庭牧場的分戶實施方案已制定完成;六是種公豬站建設項目土建工程、儀器設備采購已基本到位,從陜西華陽良種豬有限公司購買的50頭種公豬目前正在隔離中。

二、存在問題

半年來,經過農業系統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我區農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在加快,但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自然災害頻發,農業設施裝備水平還不高,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土地、水資源約束加劇,環境保護,刻不容緩,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二是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現代生產要素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農業生產領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土地、勞動力要素價格上升,農業生產成本提高,高成本導致糧食和農業比較效益下降,種糧口糧化、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糧食和農業安全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嚴峻。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4%;

2、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萬畝,總產3萬噸以上;種植蔬菜2萬畝,產量2萬噸;種植中藥材在1萬畝;

3、肉、蛋、奶總產達到2.1萬噸;

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

(二)重點工作

1、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是2015年農業工作的重點。要確保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一是要穩定全區糧食播種面積,大力推廣旱地作物間作、套種栽培技術措施,加大小春和冬季農業開發,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在抓好全區糧食面積鞏固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銅麥6號的推廣工作。三是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認真落實抗災減災工作措施,提高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降低糧食因災損失。四是根據省、市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要求,狠抓玉米高產創建工作,促進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

2、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支農惠政策。進一步扎實抓好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宣傳貫徹和組織實施,確保農民生產資料增支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畜牧支農補貼、種糧補貼、小麥其它各農作物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促進全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3、全力以赴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制定完善種植業、養殖無公害技術措施,大力推進農產品安全執法“鐵拳行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三品”申報認證和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提高我區農產品進入市場、占有市場的能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投入,逐步提高我區農產品檢測能力和水平。

4、加強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

以實施農業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組織化生產經營為重點,大力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如優質畜禽產品、水果、蔬菜等,努力培育支柱產業,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積極協調引進、培育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大力推行訂單生產,逐步引導建立完善利益連接機制,依法加大農村土地流轉程度,提高現有耕地的規模利用,建立多種形式并存,利益連接緊密的新型產銷合作關系,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進程。

5、強化農機監理工作,加大農機技術推廣,推進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

一是牢固樹立“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責任思想,認真履行法律法規和規章賦予的職責,切實抓好農機安全監管工作,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確保全區農機“掛牌率、檢驗率和持證率”達95%以上,確保農機安全事故指標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篇8

宿州市農機局

2021年6月14日

2021年上半年,市農機局在市農業農村局黨組領導下,全面實施農機化提升工程,努力促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認真落實惠民政策,切實強化農機服務,有效推進了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1.扎實開展三夏農機化生產。及時印發了《宿州市2021年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方案》、《關于做好2021年全市三夏期間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全市三夏農機化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三夏期間,組成3個督查組先后深入各縣區督查三夏期間機具準備、保養維修、教育培訓、安全生產等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工作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提高意見,有力促進了三夏農機化各項措施的落實。三夏期間,全市共組織各類農機具70萬臺套,其中拖拉機18.7萬臺,聯合收割機3.6萬臺,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9.9 %以上,6月12日全面完成了小麥機收任務,目前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已轉入夏種。

2.認真落實農機惠民政策。2021年上半年,根據《安徽省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皖農機計財〔2018〕50號)精神,宿州市農機局嚴把補貼政策,規范操作,認真監管,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有序開展。2021年上半年全市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9億元,為妥善應對疫情影響,全市農機部門推廣使用APP辦理農機購置補貼,實行線上辦理,方便群眾辦事。截至5月30日,已補貼資金7205.548萬元,補貼機具5814臺套,受益農戶5096戶,拉動農機消費25219萬元。

3.提升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以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為抓手,加快新機具更新換代步伐;以機收提質減損確保顆粒歸倉為目的,全力以赴推廣應用高質量小麥機收新技術;積極開展不同耕整地模式試驗示范;加大對農機合作組織和農民機手的宣傳教育培訓,促進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農藝融合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今年上半年,全市培訓各類農機技術人員6730人,其中培訓農機管理人員190人;農機技術人員2780人;農機操作人員3760人。

4.提高農機化項目建設水平。抓好各類農機化項目的實施和管理,重點積極爭創國家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持續做好農機深松整地工作,抓好深松機具、地塊和作業合同的落實,做好土壤深松作業面積和作業質量信息化監管。繼續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

5.加強部門聯動保障農機安全生產。加強農機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落實,繼續擴大農機安全宣教范圍,加大力度,深入一線,突出抓好宣傳教育的盲點和死角,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營造更好的安全生產氛圍;繼續深驗、方法,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加快創建步伐,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農機主抓,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1.持續做好重要農時農機化生產組織工作。進一步組織農業機械會戰“三秋”活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確保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計劃投入70萬臺套農機會戰“三秋”,實現玉米機收率92%,大豆機收率93%以上,小麥機播700萬畝以上,機播率100%。圍繞農業生產,切實提高農機化生產的組織化水平,把農機跨區作業向耕、種、管、收等其它作業環節延伸。

2.持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積極爭取并認真組織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根據我市農機實際,圍繞提高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適當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杠桿傾斜糧食生產安全薄弱環節急需推廣的機具進行補貼。圍繞推進畜禽養殖現代化,優先補貼糞污處理設備以及智能、復式、高端產品。對報廢補貼政策適當調整,進一步簡化程序,刺激老舊報廢的聯合收割機及時更新換代。

3.持續深化全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重點積極爭創國家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推動碭山縣爭創國家級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持續做好農機深松整地工作,抓好深松機具、地塊和作業合同的落實,做好土壤深松作業面積和作業質量信息化監管。繼續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

篇9

1、落實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通過廣播等方式使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上半年及時為群眾發放小麥“一噴三防”農藥1次,包括功夫、磷酸二氫鉀、丙環唑三種農藥共計11.47噸,為糧食生產安全奠定了基礎。

2、加強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政策宣傳,嚴格審查購機者資格,協助群眾辦理補貼的相關手續,本次共計審核48戶農機戶。

3、農情信息的調查與。一是制定出小麥各個生育期的生產管理措施,指導農民進行分類管理;二是隨時調查掌握農業生產現狀,發現存在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1、制定全鄉南排河流域水利建設整體規劃,積極協調上級部門資金,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2、大流口節水灌溉工程,已鋪設1000畝節水灌溉管道,并新建揚水站一個。

3、積極落實農村管網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后棗園、小張莊、小官莊、小六口4個村,馬臺子、大張莊正在進行中。

4、積極推進大白頭、小白頭修建排澇灌溉工程,目前已爭取縣水務局投資20萬元,預計近期開工建設。

5、協調縣水務局對廖家洼排水渠進行清淤,強化排水功能,目前該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認真落實各項上級政策,做好2015年春季防疫工作,保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在防疫中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畜。免疫檔案、免疫證的填寫和發放規范化。耳標佩戴率、防疫密度達到100%,圓滿完成了上級交辦的任務并順利通過驗收,保證了我鄉疫情不發生、不擴散。重點扶持養殖大戶,位于大白冢的__渤興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3000萬元,占地3000畝,現羊存欄7000只,驢160頭,牛150頭。

高度重視、認真謀劃廊滄高速出口綠廊工程建設,春季在大白頭、達子店等2個村與52戶農戶簽訂綠化用地協議,植樹面積82.9畝,種植品種為速生楊;對望海寺、曹莊子兩個村的3個坑塘進行改造升級,種植垂柳200株,金葉榆750株,該項工作目前都已完成。為做好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我們提前動手,對誘蛾器材進行維修,向各村發放防治白蛾藥品,落實了各村監測員,隨時監測疫情的發展,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并組織防治專業隊,對各公路沿線和重點村莊進行重點防治,堅決控制好第一代美國白蛾。

五、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認真做好龍頭企業建設、基地建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現在我鄉望海食品有限公司和__添望飼料有限公司為省級龍頭企業,并獲得__省著名商標稱號。加強了小六口和小白塚肉雞養殖基地、望海寺肉鴨養殖基地建設,對全鄉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共計調查了35個合作社,并對合作社的非法集資情況進行了6次檢查。

六、做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確定前棗園、后棗園、曹莊子、達子店、大白冢、小張莊等6個村為重點村,在2015年5月19日,鄉政府組織鄉領導班子成員、6個重點村的書記、村主任、包村干部,及其他15個村的書記,共計50余人到海興縣趙毛陶鎮的大張莊、孫莊、劉莊、劉家院、大尤村、小尤村、北三村、北四村等8個面貌改造先進村參觀學習。海興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長旺、趙毛陶鎮黨委書記劉文輝全程陪同,劉書記介紹了趙毛陶鎮努力打造美麗鄉村的經驗,鎮宣傳委員介紹了孫莊的發展情況。隨后,全部人員又到汪家鋪鄉的孫佛莊、楊橋進行參觀。通過參觀學習,鄉村干部開闊了眼界,樹立了目標,表示積極行動,發動黨員群眾全力打好面貌改造提升攻堅戰。

1繼續做好面貌改造工作,將重點村的面貌提升達到應有的標準。

2、繼續做好各種農業補貼,包括玉米良種補貼、小麥良種補貼。

3、認真做好“七下八上”關鍵期間防汛工作,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精神,立足于防大汛,扎實做好防汛工作。

篇10

我辦在委黨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的關懷下,緊緊圍繞加大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力度,認真落實市政府下達我委農村與農業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沼氣建設與管理水平,大力推廣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上半年全市新建戶用沼氣4000戶,占計

1、加大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建設力度

2、積極申報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治理環境污染和資源再利用

3、強化沼氣服務網點建設,確保項目持久發揮效益

隨著農村沼氣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戶用沼氣保有量已達3.6萬戶,急需配套沼氣服務網點建設。2009年我市五個縣(市、區)爭取國家扶持資金93萬元,省級配套24.8萬元,新建村級沼氣服務網點62個,到5月10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全市應建服務網點目標任務60%以上,配備專用抽渣車15臺,設立專人服務,配置沼氣灶具配件,使項目區用戶得到及時技術服務,方便了群眾。

4、重點開展項目建設和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專項督查

5、組織全市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調查工作

我市是農業大市,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低,長期以來以燃料消耗為主,作為飼料和肥料利用率不超過30%,浪費了大量資源,污染了環境。根據農業部要求,組織了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調查工作,并開展相關部門的培訓。目前各地正在組織調查和測定工作,預計7月底可完成資源調查報告,為我市今后秸稈資源利用做好規劃,以爭取國家項目扶持。

二、存在問題

1、發展不平衡

我市目前有7個縣(市、區)承擔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任務,正在實施有07、08、09年等歷年項目,大部分項目縣都能按期按質完成。但也有少數縣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項目施工進度緩慢,工程一拖再拖,直接影響到全市進度和全省排名位次。

2、服務網點運行效果差

目前全市已建成62個沼氣服務站,設立了村級服務站,設置了門點,有專人服務,配備了專用設備和灶具配件。但有償服務市場化運作仍不夠完善,群眾一時還不適應有償服務模式,長效服務機制不健全。

3、沼氣綜合利用率低

全市沼氣保有量已達到3.6萬戶,目前90%以上用戶以沼氣作為能源使用,其沼液沼渣作為有機肥料與現代農業種植業結合較少,其經濟效益與農民增收沒有直接掛鉤,推廣與示范力度和培訓較少。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安排

1、加大對項目督查與監管

我市2009年新增農村沼氣民生工程第二批建設任務3000戶已全面啟動,要求12月底全面完成,因此要加大對項目實施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的督查與監管。同時督促其它年度任務未完成項目縣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提前完成。

2、組織對2009年農村沼氣民生工程實施考核。

3、督促4個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