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17 04:41: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握手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及地位
本課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關系基礎》一書的第六章第一節,課本圍繞握手技能的形成詳細介紹握手方式和禁忌。握手技能即是公關人員必備的基本的素質,也是公關活動不可缺少的外交語言,所以本課上承《公關人員素質培養》下啟《公關活動策劃》,地位十分重要。
2.學情分析
我設計的班級是機電08—1班,學生第一次接觸公關禮儀,全新的知識能激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作為我校尖子班,該班學生文化基礎普遍教高,學習人數相對較多,課堂活躍,能很好的與教師互動,這為我設計教學提供了重要依據。
3.教學目標
根據課改要求以及崗位對中職生的需求,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學會握手禮儀。
(2)能力目標:能綜合運用全課知識點解決具體握手問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評判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尊重是人際交往的核心準則,從而樹立正確的禮儀觀。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的伸手姿勢,伸手的先后順序。
依據:禮儀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自身修養,樹立良好形象,怎樣伸手、誰先伸手是有標準的,處理不好就會泄露個人的教養秘密,所以掌握標準的握手方式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握手的禁忌。
依據:握手是國際上最為通行的見面禮,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為體現對不同民俗、不同地區、不同信仰的人的尊重,握手禮儀出現了一些禁忌。我的學生對民俗了解甚少,所以禮儀禁忌理解起來會有一定困難。
二、說教學方法
設計教學方法時我以突顯學生的主體性為原則,注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因,引導學生將感情注入到課堂上來,并且我注重把思維過程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思考的主動權,真正找到學習的感覺,品嘗自主構建新知的樂趣。
1.教法:具體教學中,我以合作—探究法為主要教法,并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
2.學法:我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的構建上著手,引導學生用合作探究法、嘗試體驗法學習,讓學生在體驗、實踐、觀察、思考、討論中構建新知,提升學習品質。
三、教學過程
遵循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順序,我將教學過程劃分了四個層次:導入——探究新知——總結提升——拓展訓練。遵循新課改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注意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
1.導入
我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列舉了同美國總統杜勒斯之間載入史冊的握手事件,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杜勒斯的做法有失風度,而的做法得體充滿著睿智,進而引出新課握手禮儀。如此設計考慮到利用名人效應,更能引起學生思考和探究的熱情,認知也更加深刻。
2.探究新課
新課部分包含三個知識點,第一個知識點是:正確的伸手姿勢。這部分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握手技能的主體,為了讓學生真正會用,我采用了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在“做中學”。我將學習過程分為“演——評——示——練”四個步驟。先請兩名同學按自己的想法慢動作演示握手姿勢,引導全班參與討論評判,之后教師做標準示范,最后我鼓勵全班同學兩人一組,做握手實踐,期間教師做適當檢查和指導,確保所有學生作對。通過以上四步,每個同學都掌握了正確的握手姿勢,獲得了技能。在所有的搭檔中我又找到了一對特殊的異性組合,讓他們重新演示,就此引出了新課的第二個知識點:伸手的先后順序。
到底該男生先伸手還是女生先伸手?我將問題拋給學生。學生激烈討論,但認為男生先伸手的聲音明顯占上風,在此情況下我巧妙的運用一句哲學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否定了大多數同學的意見,引出了 “女士優先”原則,并告知學生,禮儀的核心就是尊重,“優先伸手權”體現的是對優先伸手人的尊重。為了鞏固認識我又拋出另外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位高者和位低者之間誰先伸手?長輩同晚輩之間誰先伸手?學生遵循尊重原則舉一反三很快得出了正確結論,至此本課第二個教學重點迎刃而解。如此設計,將思考過程還給學生,學生經歷了知識生成的重要過程,鍛煉了思維能力的同時,認知更刻骨銘心。
握手的禁忌是本課的第三個知識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將其分成兩個步驟解決,第一步先將難點化整為零:按禁忌種類將班級分成5組,每組合作探究一種禁忌原因,此間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及時點撥,正確引導思維方向,然后全班分享探究成果。針對學生反映的最難理解的握手禁忌——“忌用力過大和長時間不放”我進行了二步加工,我出示了兩段握手禁忌的視頻,《灌籃高手》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集體記憶,是他們童年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學生喜愛,該視頻的播放點燃了全課學習興趣的制高點,示范效果顯著,葛優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笑星,《過年》中他將握手禁忌演繹的淋漓盡致,兩段視頻寓教于樂,以最形象、直觀、輕松的方式突破難點。通過視頻學生也懂得了正確的握手方式既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我的尊重,至此我的情感價值目標得以實現。
3.總結提升
總結提升環節我出示了本課的板書設計,通過系統梳理,學生對握手禮儀的認知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4.能力拓展
能力拓展環節,為了促進學生綜合運用全課所學,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我創設如下問題情境,假設你在外企工作,當遇到你的美國老板時,你如何運用握手禮儀?我鼓勵之前演示握手姿勢的兩名同學再次來到臺前大膽表演,其他同學充當評委,參與評判并適當提出合理化建議。整個能力拓展環節強化了學生的握手技能,鍛煉了學生處理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
四、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以兩只手的報畫形式出現,圍繞尊重這一核心理念展開,左手是本課教學重點,右手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上邊的“伸手先后順序”知識點也以尊重為核心原則,所以我用箭頭將其相連。整個板書設計將知識與德育無縫連接,形象直觀,一目了然,新穎獨特。
五、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基本實現了教學設想,切實將合作——探究法運用到實處。
成功處:
1.解決教學難點時我用直觀形象的視頻巧妙地化難為簡,貼近學生生活又寓教于樂效果顯著。
2.當課堂出現超出設想的情況時我也能巧妙地處理,體現了教師教學的機智性。
3.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錯誤觀點,我盡量讓學生糾正,切實營造了濃厚的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不足之處:遺憾的是在處理第一個知識點握手姿勢讓學生演示時學生提出了雙手握情況,難能可貴,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和拓展,但是我并沒有及時捕捉到這個細節,這應該是我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
篇2
面試中握手作為一種禮節,還應掌握四個要素。
①握手力度。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在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方與女方握手不能握得太緊,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②先后順序。握手的先后順序為:男女之間,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男方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在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敬,以示尊重。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③握手時間。握手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握手雙方認識程度靈活掌握。初次見面者,一般應控制在 5秒鐘以內,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松開。即使握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但時間過短,會被人認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④怎樣握手最適宜
面試雙方見面,通常會互相握手。除非面試官沒有意圖跟你握手,否則你應等面試官伸出手來,你才迎上去,握,握手的時間應為 3! 5秒,不可拖得太久,尤其對方是異性時候。
握手的時候,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手要清潔,指甲經過修剪;
篇3
小溪潺潺的訴說
像不像一支美妙的音樂
/
你看 你看
天空游動的云朵
像不像你起舞時的婀娜
/
這個世上最美的享受
就是閉上眼睛 聆聽兩顆心一起唱歌
/
你是我心里的一首歌
時時刻刻演繹著快樂
五線譜上的小蝌蚪
跳躍著每一次心動感覺
/
你是我心里的一首歌
反反復復鳴唱著你我
篇4
在我夢里
溫柔的流淌
往事纏綿
如一首詩
鏤刻在我的心上
//
我在一首詩里
想你
讀你
溫柔的目光
讀你
朦朧的心事
//
時光
悄然滑過我的指尖
青春
已花開花謝
篇5
這一次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
從兒時的嘻嘻哈哈,到如今的成熟懂事,我已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離別,我厭惡這種感覺,可我又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
都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可我說朋友是一輩子的,即使離別,內心深處的特殊位置也仍為她保留著,無論何人何時闖進,那一份純真都不會變,我的心中也激不起一絲漣漪,因為那份情已深埋心底,無法觸動,但這并不是冷血無情,只是一份眷戀。
還記得中考后的我們,沒有太多的聯系與不舍,因為家就在不遠處,可以隨時聯系,隨時見面;但高考后的我們,多了一絲牽掛,多了一份憂愁,我不知道自己竟也有這樣的小情緒,一時無法控制。
踏入大學的校門快一年了,日子過得頹廢不已,身邊的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我想我還是喜歡高中時的那一份純真,可畢竟社會太復雜,而大學無疑就是一個小社會。
我不適應這樣的環境,可我又不得不努力去接受它,最終我還是隨波逐流了。
又是一年高考時,那些曾經落榜的摯友經過一年的奮斗也已有了大豐收,但那只是一小部分,還有的依然繼續努力著。
深深記得那一次與朋友的聊天記錄,高考再一次的失利,讓他再也沒有讀書的想法,我很無奈同時也擔憂著,我說沒考上本科又怎樣,你的人生還是得繼續,但他還是說不讀大學了,就連志愿也不填了,我苦苦的勸著,可是依然沒改變他的想法,我不知道他最終會如何選擇,但我相信,讀書畢竟還是好的,他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每一年的夏天,我們迎接了一次又一次的離別,歡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摯友, 離開了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地方,走進了一座又一座陌生的城市,我不知道這樣的場景還會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多少次,唯一確定的是我是個念舊的人,無論時光如何變換,那些人永遠在我心里。
那一夏,我們揮手訴離別;那一夏,我們轉身成陌路;那一夏,我們背對背擁抱;那一夏,留給了我太多的回憶;那一夏,是永遠也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我期待著,在某個夏天,我們一起,手牽著手,訴說的不再是離別,而是,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篇6
天才少女的多重定義
10歲的國際影后算得上是天才了吧?“但這不是阿女第一次拿獎,”經紀人李先生透露,“她2012年已憑電視劇《足印》拿到馬來西亞金視獎的最佳新人。”
身為馬來西亞當紅童星和文化大使,樣靚歌甜的李馨巧5歲就開始登臺表演和拍廣告,第一次“觸電”剛滿6歲,8歲那年更擔綱影片《天天好天》小主角。小姑娘不僅具有國、粵、英、馬來語“四聲道”即時切換的語言能力,在斬獲金爵影后之前還拿了個全校第一。如此天才少女如何養成?李先生坦言:“阿女天賦好,且做事 專心。因為大馬人都講馬來語,阿女和媽媽只有在拍戲時看劇本來學中文,一本字典幾乎被她翻爛,所以她中文才這么流利,但一些發音還是不標準。”
小小年紀已同張家輝、謝霆鋒等眾多華語電影大腕飆戲,李馨巧在這些實力演員面前會否怯場?李先生笑言:“阿女從不膽怯,亦不懼怕任何有難度的劇情。”接拍的劇集很多都有豐富的內心戲,如《激戰》中的小丹,“但馨巧曾跟我說,只要導演說需要做到怎樣她就可以做到。而且阿女好聰明,多長的對白都能即刻背下來。”
陳明老師的“鎮班之寶”
這位全面發展的蘿莉影后也是《新聲代》舞臺上頗受矚目的小明星,不僅Rap功力了得,一首《我的驕傲》更令楊宗緯雙手豎起大拇指,最后以絕對優勢幫陳明的“粉紅班級”贏得周冠軍。
陳明老師對小姑娘疼愛有加,將她視作“粉紅班級”的鎮班之寶:“她從馬來西亞來,比較有演出經驗,所以我對她舞臺表現不會給太多意見,讓她自由發揮就好。而且她小小年紀就拿影后,實在是很厲害!”這位10歲小影后雖然在舞臺上老練成熟,眾人卻紛紛“爆料”她私下淘氣又八卦。“她最喜歡班里的‘小帥哥’蹇佳成和年紀最小的劉樂樂,”陳明老師說,“一次有個小朋友忘詞了,沒表現好,下來后李馨巧就和她哭成一團。其他班上的孩子表現不好她也過去安慰,有時抱在一起就開始哭,所以我經常安慰完這個安慰那個。”
南都娛樂周刊 李馨巧
“會努力讀書,不想被人家覺得是貪慕虛榮的小朋友”
南都娛樂周刊:在《新聲代》中表現不錯,當時為什么會選擇陳明老師?
李馨巧:因為這么多年媽媽一直照顧我,我和媽媽有很深感情,而且我來《新聲代》之前對四位老師印象都不深,只有陳明老師第一次錄影時就讓我覺得她像很好的媽媽,所以第一時間選了她。陳明老師很疼我,第二次錄影正好是我生日,陳明老師聽說后特別在意,給我買了個大蛋糕,那次我和30幾個不同班級的同學一起過了個很開心很難忘的生日。
南都娛樂周刊:老師對你進行過怎樣的指導?對《新聲代》里其他小朋友印象如何?
李馨巧:我們時間都比較匆忙,但陳明老師每次出場前都很照顧每個同學,會細心教導我們這首歌哪里唱得好哪里不好,在化妝間里也會做最后的努力,有次上場前她還按著我的肚子教我怎么唱歌。至于其他小朋友,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之前從沒接觸過中國小朋友,但他們對我特別親切,跟大家在一起玩很開心。而且大家都那么喜歡唱歌,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像回到學校一樣。
南都娛樂周刊:曾與謝霆鋒、張家輝、周杰倫、彭于晏等許多大牌合作拍戲,對他們有什么印象?
李馨巧: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張家輝哥哥,因為《激戰》里我和他有最多對手戲,而且我這次能拿獎最要感謝的人也是他,因為他戲演得很好,可以帶動我進入角色找到感覺。家輝哥哥很專業,現場“埋位”時特別投入,完全不出聲,給我很深的印象;謝霆鋒哥哥就像個爸爸,因為他有兩個小朋友,比較懂得怎么和小朋友相處,在現場會特別照顧我,有次拍夜景,我有場海上的戲要在水中浸兩個小時,當時心里特別害怕,霆鋒哥哥就在一旁不停鼓勵我:“要頂住,你一定可以的!”這也是我拍戲過程中最難忘的事;與周杰倫哥哥相處就比較開心,他不“埋位”的時候會走過來跟大家玩些小魔術,像個有趣的大哥哥,我很開心可以和他玩到一塊兒。至于彭于晏哥哥就最有特色了,他的廣東話講得不是太好,但整天都喜歡和我一起玩粵語繞口令,看誰說得快,所以平時我會教他講廣東話,他就教我國語(笑)。
南都娛樂周刊:拍戲時有被導演罵過嗎?
李馨巧:好像沒有,從小時候到現在,每個導演都很疼我,和他們一起拍戲都特別開心。不過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超賢導演,他平時給人的印象很嚴肅,但對我非常好,不拍戲時都會讓我在他那里做功課。
南都娛樂周刊:拍戲和唱歌更喜歡哪一樣?今后的理想是?
李馨巧:我很喜歡唱歌也很喜歡演戲,更喜歡照顧小動物。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歌手兼演員的獸醫。我家里有好多好多小動物,有好幾只小狗、小猴子,還有好多條小魚、烏龜和小兔子,有機會可以過來參觀一下!
篇7
關鍵詞:社交禮儀;行為規范;關系;大學生
作為一名華夏兒女,我們都知道我國是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明古國,一直以來文明禮貌傳統代代相傳,因此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千百年來中國璀璨多樣的傳統文化孕育了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也在傳承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禮儀體系。
當今,在各種信息文化競相綻放的環境下,禮儀的內涵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而能夠嫻熟靈活地掌握禮儀技巧并且得心應手地運用禮儀知識則會對一個人的成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所謂禮儀就是指人們在各種社會交往中為了互相尊重而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和程序,它是禮節和儀式的總稱[1]。社交禮儀是禮儀修養中的一種。
社交禮儀即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交際能力等[2]。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通過社交,人們可以溝通心靈,建立深厚友誼,取得支持與幫助;通過社交,人們還可以順利進行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而在大學校園中,我們和朋友、同學、老師們相互交流也是一種社會交往。
社交禮儀的意義主要有四點:
一、社交禮儀是一種道德行為規范。即社交禮儀是一種約束與規范人的行為舉止的法則。每個人做事的方法方式各有不同,同樣一件事業會因人們的不同處理方法而產生不同的結果。比如進老師辦公室,應該先敲門,得到允許再進入,而不是直接開門進去,這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這種行為就是一種社交禮儀。而社交禮儀的遵守就要依靠我們每個人自覺地約束與規范,即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范。
二、社交禮儀表示對他人的尊重。這是社交禮儀的直接目的。尊重是社交禮儀的本質。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精神需求,在社交禮儀中如果我們自身做到了對他人足夠的尊重,那么,在給他人帶來愉悅和滿足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使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對自己的發展也會有好處。
三、社交禮儀維護社會正常生活秩序。這是社交禮儀的根本目的。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循社交禮儀,以為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是一種怎樣的局面,難以想象。如果我們能夠自覺遵守社交禮儀,主動約束自我行為規范,那么我們的社會才會是如今的這樣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
四、社交禮儀要求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中遵守。這是它的履行范圍。雖說社交禮儀很重要,但它一定適用于一定的范圍,而一旦超出了這個范圍將無法適用。比如在家里穿拖鞋,而在公眾場合穿拖鞋就顯得失禮了。因此,運用社交禮儀一定要分場合分地點,要靈活運用。
社交禮儀的主要目的有四點:
一、交流信息。交流信息即信息資源共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需要獲取大量的信息以方便我們這樣或那樣的需要。然而,僅憑我們個人直接獲取我們所需的一手信息資源是很繁雜的,也是無法實現的。這時,人際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而日常生活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比如某一天要停水停電,相關單位是不會直接告訴你的,我們更多的是通過樓道里的通知或是其他人那里得知這一消息的,我們會提前接一些水,準備好手電筒或蠟燭以備停水停電,這樣就避免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措手不及。
二、增進感情。社會交往是一個人與人相互溝通的過程,它是雙向的,需要雙方都投入其中,因此在社交中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會為我們的友誼和感情帶來收獲。比如經常與朋友一起休閑娛樂則會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使雙方更加了解彼此,相處更加融洽。
三、建立關系。社交在彼此熟悉的人中會增進感情,而在陌生人之間,很多時候則會促使彼此之間建立關系。比如在很多情況下會建立商業合作、感情姻緣等關系的紐帶。而當關系建立,我們則要注意跟進關系,加強聯系,以免忘記,以致淡化關系,失去聯系。
四、充實自我。在與不同人群、不同的社會環境接觸的時候,會豐富我們不同方面的經驗,從而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與人生情感。
下面介紹幾個社交禮儀的具體相關禮儀:
一、 握手禮
握手禮是在一切交際場合使用最頻繁,適用范圍最廣泛的見面致意禮節。它表示致意、友好、寒暄、道別、祝賀、感謝等多種含義。有時候握手往往比語言更具有親和力,更充滿情感。
握手禮的場合:迎送客人、拜訪告辭、久別重逢、初次見面等。
握手禮的規則:行握手禮是存在先后次序,其次序主要根據握手雙方所處的社會地位、身份、性別等條件來確定。通常是上級在先、長輩在先、女士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級、晚輩、男士、客人應先問候,在對方伸出手后再伸手同他握手,如果兩個人身份、年齡、職務等相仿時,先伸手為禮貌。如果男女初次見面,雙方可以不握手,互相致點頭禮即可。如果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那么另一方應立即回握,以免尷尬。
握手禮的正確姿勢:握手時雙方相距約一步,上身稍前側,伸出右手,四指并攏拇指張開,兩人的手掌與地面垂直相握,持續二至三秒,力量適中,注視對方,微笑或用簡單的語言致意或寒暄。
二、 鞠躬禮
鞠躬禮是一種人們用來表示對別人的恭敬的致意禮節。
鞠躬禮的場合:莊嚴或喜慶的儀式、演講、演員謝幕等。
鞠躬禮的方式:一鞠躬,行禮時身體上部向前傾斜15―20度,隨即恢復狀態,只做一次;三鞠躬,行禮時身體上部向下彎約90度,然后恢復原樣,如此連續三次。
鞠躬禮的正確姿勢:行禮者和受禮者互相注目,不得斜視和環視,行禮時不可戴帽,脫帽所用之手應與行禮之邊相反,行禮者在距受禮者兩米左右進行。行禮時,以腰部為軸,頭、肩、上身順勢向前傾約20度至90度,雙手應在上身前傾時自然下垂放兩側,也可交叉相握放在體前,面帶微笑,目光下垂[3]。
三、 介紹
介紹時社交場合中互相了解的基本方法。通過介紹,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好地交流,更好地深入了解彼此。
自我介紹:時間應選在對方有時間、心情好、有認識你的興趣的時候。態度要親切、友好、自信。內容包括姓名的全稱、供職單位、負擔的工作。
禮儀就仿佛一張人際交往的明信片。尤其是社會交往,它可以幫助我們規范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尊重;架設友誼橋梁,通向成功之路。因此禮儀又是一張我們人生的通行證,它能幫助我們獲得成功,從而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與人生。在這個發展迅速,注重人際關系的社會中,社交禮儀無疑成為每個人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
作為當代大學生,社交禮儀對我們來說更是至關重要。有利于我們同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形成和諧美好的氛圍,從而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有利于促進我們大學生更好地與社會接觸,鍛煉心智,增強心理承受力。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視禮儀修養,一個人只有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才能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的氣質,更好地為他人所接受所喜歡,從而塑造更好的自我,實現更有價值的人生。(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遼寧;沈陽;110034)
參考文獻:
[1] 黃菊良:《大學生禮儀修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8
關鍵詞: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問題;建議
非稅收入主要指的是政府通過合法程序獲得的除稅收以外的一切收入,它不僅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彌補地方執收單位經費不足及平衡財政收支缺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通過執行票款分離,避免了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和項目、截留、坐支非稅收入的發生。二是將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統一管理,通過非稅收入預算的正確編制,合理安排人員經費,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并調動了執收單位的積極性。三是取消執收單位非稅過渡戶,使“收支兩條線”規定得到貫徹執行,使分散在各執收單位的賬戶得到了有效的監管。四是通過對收費票據的統一,可以從源頭上掌握執行單位非稅收入真實規模,避免非稅收入被貪污、挪用。
一、非稅收入管理的基本現狀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綜合性改革。因此,在推進管理創新的同時,必須與財政局相關職能科室配合,做到改革同心、工作同步、業務協調,才能保證財政改革有序推進,平穩運行。
(一)整合財力,與部門預算對接。首先是參與編制部門預算,抓好非稅收入項目核對環節,與部門預算中收入項目轉換對接。其次是抓好非稅收入測算環節,組織專班進行科學測算,在一下階段,由非稅局根據前三年收入實現平均數下達非稅收入建議數,在二下階段,非稅局對部門上報的非稅收入預算數進行審核,保證收入測算數據的真實性,為部門預算中非稅收入部分的編制提供翔實基礎數據。
(二)把好關口,與國庫集中收付銜接。一是把好銀行賬戶關。全面設立非稅收入匯繳結算戶,對非稅收入、待結算資金、往來資金實行結算匯繳。二是把好資金劃解關。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定期劃解,將非稅收入資金及時足額劃繳國庫,通過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實現一個渠道進、一個池子蓄、一個口子出的資金高效運行體系,確保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的正常運行。三是把好資金甄別關。將行政事業性收費、其他收入、專項收入、待結算資金、往來資金、代管資金等項目資金性質進行嚴格清理甄別,發現收入混庫問題,及時反饋信息,同時,實行國庫、非稅局、執收單位三方同步調賬更正解決,確保收入真實完整。
(三)信息共享,與部門管理科室銜接。部門管理科室要準確掌握各預算單位的收入進度,合理安排月度支出計劃,這就要求非稅中心每月分單位分收入項目明細將收入報表傳遞到相關部門管理科室,同時將財政綜合口管理的專項資金按單位申報、非稅中心審核分解、局領導審批、預算科將指標上線、傳送部門管理科室、下達支付計劃、國庫科執行的程序進行管理,保證部門預算的順利實施。
(四)科學化精細化,與執收單位協同管理。規范和強化市直的非稅收入征管工作,確保依法收繳,并充分調動執收單位的征收積極性,既做到應收盡收和及時足額入庫,又能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建立科學的非稅收入報表分析制度;建立約談催繳和欠繳公告制度。建立臺賬管理制度,摸清非稅收入家底,實現非稅收入精細化管理。建立財務報表報送制度,使我局能全面地掌握了解單位的收支情況,更加合理地安排征收經費和核定收入返還比例。我市非稅收入管理工作通過這一年多的摸索與實踐認為改掉與革去的都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淘汰的,但需要不斷建設與完善的路程卻沒有止境與終結,道路任重道遠。
二、我國非稅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問題
(一)執收主體轉移,導致非稅收入流失。一是個別執收單位為了規避財政監管,將本單位收取的非稅項目轉移到下屬事業單位、直屬企業征收,將本應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非稅收入在下屬單位核算,作為上級單位核銷經費、發放福利的“大金庫”。二是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作經營性收費,轉移由下屬單位征收,造成非稅收入游離政府監管之外。
(二)執行主體不明確,造成監管困難。一是主體過多。我國目前非稅收入執收主體既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還有協會等社團組織,各主體之間出于本部門利益的考慮,時常出現亂收費、提高收費標準等行為,嚴重阻礙著非稅收入征管的正常進行。二是個別中央、省垂直管理執收部門直接將非稅收入越級繳入省、中央國庫或財政專戶,導致出現上級部門只掌握實際收取金額,無人對下級執收單位是否應收盡收進行監管,同時地方政府無權監管的局面。
(三)非稅收入預算編制不科學。個別預算單位在年初編制非稅收入計劃時,沒有對下一年非稅收入進行科學預測,而是按照上年一定增長幅度確定計劃數,造成的后果為:一是根據收入制定的支出計劃無法得到資金保證,無法發揮預算約束的作用。二是為完成計劃,人為調節非稅收入上繳時間,未充分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三是收入與支出的脫鉤,使執收單位缺少積極性,擅自減免收費標準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國家財政收入的流失。
(四)政府部門監督管理力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國《預算法》、《非稅收入管理辦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均對執收單位在征管過程中存在的違紀行為有處罰規定,但實際執行中卻缺乏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導致大量非稅收入被執單位隨意截留、坐支,削弱了非稅收入在調節財政收支平衡、彌補地方經費不足中的作用。
三、規范我國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的建議
(一)完善非稅收入征管法律體系。一是通過制定法律,明確執收單位收費范圍、標準,執收單位在收費前必須持國家法律支持的收費項目申請到財政、物價部門審批、備案,并持《非稅收入委托許可證》進行征收。二是明確執收主體地位,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移至下屬單位的權利收回,避免非稅收入的流失。三是通過法律進一步明確垂管執收單位解繳權限,加強上級部門對中央、省級分成非稅收入的監管,同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積極與執收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取得溝通、配合,使基層執收單位做到應收盡收。
(二)繼續深化財政專戶改革,保證非稅收入及時入庫。一是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財政專戶清理的規定,繼續清理預算單位非稅收入過渡賬戶,將除教育收費與彩票收入以外的非稅收入納入預算內管理,避免執收單位截留、轉移非稅收入。
(三)合理編制非稅收入年初計劃,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執收單位在編制非稅收入征收計劃時應運用零基預算法,充分考慮下一年經濟形勢及國家政策等影響因素,從實際出發,制定完整、科學、準確的征收計劃,避免與實際征收差距過大,為合理編制經費支出預算提供參考依據,發揮預算編制在約束支出方面的作用。
(四)從內外兩方面加強對執收單位的監管。一是執收單位內部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強化財務核算工作,制定詳細的內部財務管理辦法,保證非稅收入票據的安全保管與使用、收入及時登記入賬并上繳國庫;嚴格區分行政事業性收費與經營性收費區別,并加強內部監督審計,及時發現、糾正違反《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問題。二是財政監督檢查部門應定期組織對各級執收單位進行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給予相應處罰,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加大違紀問題懲處力度,對執收單位起到震攝作用。同時,可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實時對執收單位、代管銀行等的征收管理過程進行監控,提高監督效率。(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財政局)
參考文獻:
篇9
距離講座開始還有10分鐘,琳已經在等候同學們陸續到場。第一次被老師迎接進教室,學生們多少有些羞澀。能容納300多人的階梯教室,很快便座無虛席,這些平日喧嘩慣了的孩子們此時卻出奇安靜,她們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這位漂亮的“女神講師”和她的禮儀文化上。
琳教學生第一項是“握手禮”。為了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禮在生活中的應用,她特意請了幼教專業唯一的男同學上臺互動。當男同學怯生生地伸出手,琳卻沒有伸出手回應,而是徑直地走回到了講臺旁。意想之外的一幕讓大家摸不著頭腦,男同學伸出一半的手僵在半空,尷尬的晾在臺上。這時候琳又微笑著走近男同學,主動伸出手,男同學納悶的和琳握了手,心里難免犯嘀咕,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呢?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琳開口了。原來當初次見面作握手禮時,男士先伸出手是很失禮的。紳士要尊重女性,只有女士想和男士握手的時候,由女士主動伸出握手才算是有禮數。同樣的,下屬與領導或者晚輩與長輩初次見面的時候,應該輩分或級別高的人先向晚輩或下屬伸手,而絕對不能顛倒。對于這些習慣了說“嗨”的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來說,握手大概就是步入職場的第一課,所以都聽得特別認真。
篇10
關鍵詞:傳統收益理論;全面收益理論;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F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2-0018-02
目前關于全面收益理論的探討有很多,全面收益應取代利潤成為業績呈報的主要指標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理論界和實務界的支持。那么,傳統收益理論是否存在著某些重大的缺陷,以至于面臨著被取代的命運?如果傳統收益理論存在著重大缺陷的話,為什么還能在歷史上被長久的廣泛的應用?如果全面收益理論可以取代傳統收益理論,那么它藉由的優勢又是什么?本文將從以上幾個疑問出發,通過對傳統收益理論和全面收益理論的對比,指出后者取代前者的必然趨勢,并對全面收益理論在我國的應用前景進行討論。
1 傳統收益理論內容及其受到的批判
早期的會計理論與實務中,與我們現在強調收益相比,人們更注重的是對企業的財產狀況,即只要某一期期末的財產金額超過了該期期初的財產金額,就說明企業有不錯盈利能力。復式簿記出現以后,人們開始用每一個會計期間實現的收入減去與相應期間相關的成本的方法來確定收益,但是“收益”并沒有作為一個準確的概念在相關著作中得到定義。到了20世紀30年代,股份公司作為一種新生的公司形式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出現,由于企業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的投資者越來越多,收益作為衡量企業收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其重要性在會計實務與理論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與此同時,理論界研究收益概念的人也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對收益概念的論述也就日漸豐富起來。但是有一點是得到共識的,即收益是主體在一個期間內由于交易而實現的收入與其相關的歷史成本之間的差額。這一概念被稱之為傳統的會計收益概念。
20世紀中期以來,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通貨膨脹較為嚴重,按傳統會計收益概念提供的財務報表越來越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經濟決策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自此以后,對傳統會計理論的批判,特別是傳統收益指標的批判不絕于耳。
2 全面收益理論產生的背景及其優點
2.1 全面收益理論產生的背景及其含義
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涉足行業越來越廣,日常的經營活動也越來越復雜,參與資本市場的程度也越來越深,各種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更是紛至沓來,而各種舞弊案例也是層出不窮。這些新的經濟環境的變化會給會計理論界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眾所周知,會計的發展與經濟環境的發展密切相關的。而傳統的會計收益理論恪守于實現原則,因而總是不能對經營業績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對資產風險的進行充分的計量,它局限于對企業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的收益進行“事后”報告,滯后于經濟事項的實際發生時間。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面臨著諸多質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面收益理論,作為一種全新的收益理論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并日益為人們所接受。
1980年12月,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3號《企業財務報表要素》中首次提出了一個不同于傳統收益概念的新概念――“全面收益”概念,其定義是:企業在報告期內除去業主投資和派給業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項和情況所產生的一切變動的權益(凈資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及英、法、澳等國都紛紛頒布實施了業績報告準則,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要求報告全面收益。
2.2 全面收益理論與傳統收益理論相比的優點
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不僅豐富和發展了收益理論,而且為改進或擴展收益報告提供了理論基礎。那么,與傳統收益理論相比,它的改進之處在哪里呢?
首先,全面收益包含的內容更多,更能體現企業的實際業績。全面收益是計量交易、事項和情況對一個主體所產生影響的總括指標,它不僅要求確認構成其主要來源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與其他主體間的交換交易的結果,而且也要求確認傳統凈收益難以處理和反映的物價變動或其他一些外在環境事件所引起的未實現的資產變動,從而能夠更好地反映在報告期內產生(而不是實現)的凈資產的全部變動。
其次,全面收益要求區分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全面收益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要將不創造價值的分配活動從創造價值的活動中區分出來,認為如果不作這種區分,會計人員就不能對權益變動進行適當的會計處理。全面收益要求確認和計量所有形式(包括現金和非現金的)的權益變動,但應當排除由于業主投資和派給業主款所引起的變動,避免業益混淆價值創造項目(全面收益)與價值分配項目(如資本投入和股利分派)。
再次,全面收益趨于以現行價值作為主要計量屬性。全面收益的計量屬性是混合屬性。近年來,在迅速變化發展的經濟環境挑戰下,特別是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后續計量日趨增加,而后續計量必然要求采用現行價值。因此,全面收益將不再以歷史成本作為主要計量屬性,而將趨于以現行價值作為主要計量屬性。
最后,全面收益更多地考慮財務報表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當前,財務會計所處的經濟環境與傳統收益理論產生時的經濟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公司的所有制結構日趨復雜,以潛在投資者為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對財務報表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財務報告需要披露的信息逐漸增加,社會、政府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有了更大的關注,等等。所有的這些都要求企業披露更多的更準確的與決策有關的信息,與傳統收益理論相比,全面收益理論更強調這個方面。
3 對全面收益理論在我國的應用前景的討論
由之前的討論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采用全面收益理論來衡量企業的業績無疑比傳統收益理論更可取。此外,無論是從會計國際趨同考慮,還是從解決目前我國金融工具會計所面對的問題以及促進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等的角度考慮,在我國推行全面收益理論都是遲早的事情。
但是,我們也不能全面照搬國外對全面收益理論的實際應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我國來說,一方面,很多大型企業(尤其是一些重要行業的龍頭企業)都是完全國有化的或者國家控股的;而在上市公司中,國家控股的比例也很大。在這種股權高度集中的環境中,基于受托責任觀建立的傳統收益理論及其計量體系,因其在報告受托責任、報告可靠的及可驗證的財務信息方面的優勢,因而往往更有適用性。另一方面,考慮到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諸多非上市公司,其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值得擔憂,對全面收益的誤解或者曲解會更容易導致弄虛作假;再加上這些非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構成比較簡單,財務報告對于企業利益相關者的作用有限等因素,引入全面收益是否只會增加企業的成本而不會提供實質上更有效的信息?這些都值得深入的探討。
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制定相關的規定:在上市公司,尤其是在沒有絕對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中首先推行全面收益計量體系以取代傳統的收益計量。通過對推行結果的考察,再結合未來我國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和未來非上市公司財務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的要求,謹慎地決定是否要在我國全面推行全面收益理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1).
[2]葛家澍,劉峰.會計理論―關于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1).
[3]袁建國,李鎮西.經濟收益、會計收益與全面收益[J].湖北社會科學,2005,(6).
[4]劉懷山.企業全面收益的確認、計量及報告[J].企業經濟,2008,(3).
[5]曹偉.論全面收益和全面收益表在我國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