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考試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1 00:20: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一診考試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而愛奇藝CEO龔宇此前曾表示,將發力自制劇,愛奇藝2015年自制劇單位成本的投入已超過了電視劇,自制綜藝的投入也超過了電視臺。
電視投靠電商陣營“叫賣”商品和明星
當電視節目被電商“承包”,有網友調侃:“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好好看電視了?”上周剛結束的東方衛視《女神的新衣》開啟“真人秀”加“電商”模式,讓明星在臺上鉤心斗角地為“女神同款”大力吆喝,而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在PK歌藝的背后,也開始“販賣”明星為天貓商家做廣告。
據了解,《女神的新衣》由于收視火爆,一度躍居微博話題綜藝榜榜首。“女神同款”也開始在電商平臺熱銷。該節目制作方藍色火焰的首席品牌官李紅山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節目播出第一期時,我們四大買家的電商店鋪當晚的流量就增加了10倍,第二期節目播出后增加了300倍。第二期節目后,平均每家店的同款每天約有300件的成交量。”
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也加入了電商這個大賣場,阿里巴巴旗下的蝦米音樂聯手《中國好聲音》,在天貓開設“好聲音”官方旗艦店,除了出售音樂作品外,還將一個個“好聲音”學員“標價出售”,天貓商家可用最低5000元選擇一位明星學員在短期內為自己的店鋪做“微代言”。
在每期《中國好聲音》播出后,人氣學員會在次周的周一至周二以最低5000元的“微代言”費用上架,等待商家上門合作。到了周六,該學員的代言價格將被重新評估,代言價格視學員是否被淘汰及學員的人氣變化來重新評定。當時,“微代言”中排名前兩位的“好聲音”學員是張碧晨、陳冰,其中張碧晨一周的代言費就高達3萬元。
視頻網站忙自制來反擊
失去了電視臺這個內容靠山,視頻網站似乎開始變得捉襟見肘。不過,有百度撐腰的愛奇藝底氣十足地掀起了反擊戰,大規模地推出原創作品。在2015愛奇藝營銷廣州分享會上,龔宇表示,截至2014年底自制劇總共制作了15部劇集,共計302集6785分鐘。愛奇藝2015年將投入30部劇自制劇,總計500集大約15000分鐘,超級網劇《盜墓筆記》每集投入達500萬元。
此外,繼續延續今年合伙人模式,2015年愛奇藝將與高曉松、瘦馬等5位合伙人打造多部自制綜藝脫口秀,由高曉松和蔡康永聯袂主持的《奇葩說》已獲得美特斯邦威的5000萬總冠名,成為網絡自制綜藝史上最大單。
篇2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我院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兩個自然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對照班(n=44)和實驗班(n=48)。對照班中,男生23名,女生21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19±1.87)歲;綜合測評成績(70.23±8.52)分。實驗班中,男生25名,女生23名;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19.98±2.03)歲;綜合測評成績(71.44±7.86)分。兩班在年齡、性別及綜合測評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t=1.38,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學路線設計
針對診斷學實踐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班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兩班學生使用的教材、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學時數均相同。1.2.1對照班:為傳統教學法,即教師集中示教-學生自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教師總結。1.2.2實驗班:實施新型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具體包括:(1)課前準備:首先,實驗班所有學生與教師在課前通過圖書館、網絡平臺查閱相關資料,分析最新進展后,師生一起制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例如,肝臟腫大的分度,要求學生在課前查閱肝臟腫大分度的標準、常見于哪些疾病有哪些體查方法可以對疾病進行鑒別診斷以及處理措施等;其次:實驗班同學選出8名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小組長,其余同學根據綜合能力平均分成8組,每組6名;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學習和討論;(2)教師引導:教師的角色由傳統教學中的領導者變為活動的引導者、學習的輔導者和主持人。教師將知識點轉化為問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匯集每個學生的智慧與知識,最后得出結論,教師再對此進行總結點撥,使每個學生在討論式互動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擔負著組織協調責任,控制課堂節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3)評價:首先學生對各自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價,讓學生知曉自己的優缺點;然后學生進行互評,在互評中相互促進;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的評價及解析;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互評行為,通過提出啟發式的問題,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觀點;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學生抗挫敗能力,讓人人參與教學評價。總結時,對學生進行關鍵問題的解讀和強化,評估是否達到教學的目標。
1.3觀察指標
(1)診斷學期末理論考試成績:課程結束后,從試題庫隨機抽取一套試卷,采用機器閱卷,均為選擇題,滿分為100分,并嚴格考場紀律,防止舞弊行為發生。(2)診斷學體格檢查、問診考核成績:教學全部結束后,參照《湖南醫藥學院臨床技能考核評分細則》,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診斷學體格檢查及問診考核,包括頭部檢查、頸部檢查、淋巴結檢查、肺部檢查、心臟檢查、腹部檢查、脊柱檢查、四肢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問診等十項檢查,每一項操作滿分為10分,考核結束后取其算術平均分。(3)教學效果評估:教學結束后,依據自行制定《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評價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要求學生同時在規定時間內填寫問卷,并當場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92份,收回有效問卷92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結果
2.1兩班學生診斷學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對照班44名學生診斷學期末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74.29±14.86)分,實驗班48名學生診斷學期末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為(78.16±12.93)分,兩班診斷學期末理論考試成績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值=1.42,P>0.05)。
2.2兩班學生診斷學實踐技能考核成績
實驗班學生頭部、頸部、淋巴結、肺部、心臟、腹部、脊柱、四肢、神經系統檢查及問診等診斷學實踐操作技能考核評分均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兩班學生對診斷學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實驗班學生認為能夠激起學習興趣、增強臨床思辨和臨床實踐能力、提高文獻檢索能力、提升獨立工作能力、增加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3.1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符合現代醫學教育目標的先進教學方法
現代醫學教育目標體現一體化模式,要求突破傳統醫學課程體系,重視對學生多元化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填鴨式”醫學教學模式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灌注多啟發少、學生學習主動性發揮不足等弊端;而行為導向教學法通過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目標)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它的出發點和目標是對人的“關鍵能力”的培養,它改變了“一人講,多人睡”的傳統教學模式[9]。本研究表明,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在診斷學實踐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能明顯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學生的臨床思辨、臨床實踐、文獻檢索、獨立工作、溝通和人際交往、理論聯系實際、團隊合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均得以提高,完全符合現代醫學教育改革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3.2行為導向教學法融入診斷學實踐教學是明智選擇
篇3
關鍵詞:標準化病人;醫學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5-0158-02
美國人巴羅斯(Barrows)于1963年首次提出了標準化病人的概念。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簡稱SP),也稱模擬病人(simulated patient),或者病人指導者(patient instructor),指從事非醫療工作的正常人或輕癥病人經過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臨床癥狀、體征和(或)病史而接受臨床檢查者,用于醫學生及初級醫師的培訓和考核,具有被檢查者、評估者和指導者三種能力[1]。目前在國內外醫學院校中,標準化病人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生和醫生臨床能力的教學、評估及職業素養的培育等領域,如美國執業醫師考試、香港外科學院住院醫師第三階段考試等[2]。我國自1993年開始,九江醫學專科學校、華西醫科大學、浙江醫科大學三校在美國紐約中華醫學基金協會的援助下,在聯合培養了第一批標準化病人之后,標準化病人便被開始運用于醫學和護理課堂及臨床教育,這種教學和考試方式能有效解決臨床病人缺乏的狀況,可以增加學生接觸病人的機會,并提供標準統一、客觀公正的教學和評估,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行為舉止和人際溝通技巧[3]。
一、標準化病人產生的社會背景
1.教學資源缺乏。從1997年以來,高等醫學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加,而教學醫院病床數卻增加不多,造成每個學生管的病人數達不到要求,從而導致學生臨床能力下降。
2.學生動手機會減少[4]。從1999年《執業醫師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醫師的執業走向法制化,但該法對醫學生沒有明確的定位,使得醫學生不能合法地進行醫療操作。此外,從2002年9月1日起實施《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患者有權復印其門診病歷、住院病歷、醫囑單、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病理資料、手術同意書、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和麻醉記錄單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使得醫生的醫療行為更加透明,執業醫師為避免因醫療操作造成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一些技術要求較高的醫療操作均由執業醫師親自完成,導致醫學生動手機會減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患者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有些患者拒絕醫學生為其進行醫療操作,這也使得醫學生動手機會減少,臨床教學質量受到負面影響。
綜合上述,標準化病人就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這對提高醫學生臨床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標準化病人的應用
1.系統問診。標準化病人應用于醫學教學是通過扮演病人的角色來完成的[5]。正常問診教學訓練包括問診內容和問診技巧兩方面[5]。問診內容的教學是通過標準化病人仿真不同主訴的成人、兒科病例,當學生詢問時提供恒定一致的病史資料,包括主訴、現病史、過去史、系統回顧、個人史(婚姻史和女性病人的月經史、生育史)及家族史[5]。問診技巧包括問診的組織結構、時間順序、過渡語言、問診進度等[5]。通過標準化病人的評估與反饋指導,反復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問診的技巧,重視交流技能的培養,如:如何介紹自己、如何使用過渡性語言、如何安慰病人、如何更好地獲取病史資料等[6]。
2.全身體格檢查。在體格檢查教學中,標準化病人接受學生全身體格檢查,應做到被動順從、恒定一致,絕不可給以任何暗示或不合作[5]。在體格檢查完畢后,標準化病人發揮教學指導作用,指出并糾正學生的錯誤。此外,在體格檢查訓練中,標準化病人指導學生重視人文關懷的教育,如自我介紹,體格檢查前當著病人的面洗手、暖手,在體格檢查中關心、體諒病人等。
3.臨床技能考核評估。在問診和全身體格檢查的訓練過程中,標準化病人必須對學生的每一個問診和體格檢查的步驟、順序、手法暗記在心,一旦訓練完畢,迅速填寫評估表,對學生的查體技巧、交流溝通、職業形象等方面進行評分,并及時反饋和指導[7]。
三、標準化病人應用于教學中的優點
1.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臨床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充足的機會鍛煉問診和體格檢查的能力,并及時得到評價和提高,學生面對的是標準化病人,不涉及倫理問題,學生可以更專注于能力的學習與掌握,而不必擔心醫患關系的問題[8]。
2.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他們的人文素質,提高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臨床實踐能力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9]。
四、標準化病人的局限性
1.標準化病人雖經過一定的訓練,能夠模擬出一些病人的癥狀與體征,但不能模擬出所有學科和所有病種的癥狀或體征。比如呼吸困難可以模擬,可病人由于呼吸困難而出現的紫紺和三凹征等體征卻很難模擬;再如肝腫大、水腫也很難模擬[10]。
2.標準化病人扮演的都是典型患者,而臨床上經常會碰到不典型的患者,學生從中獲得的臨床經驗很有限。
3.標準化病人要經過專人招募與培訓,要付給一定的報酬,需要有一定資金的支持,由于國家在醫學教育投入上經費有限,使醫學院校在此方面經費壓力較大,面臨財力和投入的問題,給標準化病人的應用帶來了困難[11]。
參考文獻:
[1]魯建國,趙華棟,南菁,等.對標準化病人教學模式的認識與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3):286-287.
[2]趙峻,陳未,葉葳,等.標準化病人應用于醫學教育過程中的標準化與質量控制[J].協和醫學雜志,2012,3(3):361-363.
[3]劉霖,沈潔,葉旭春,等.“標準化病人”考試方式優化策略探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47-348.
[4]韋思明,戴玉英,蔣建平,等.影響臨床教學質量的因素與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88-90.
[5]楊耀防,涂明華,占永平.標準化病人技術與臨床技能多站考試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3,2(1):23-25.
[6]吳麗萍,張建軍.標準化病人在醫學生臨床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4):441-442.
[7]唐紅梅,鄒楊,黃鋼.標準化病人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啟示[J].醫院管理雜志,2007,14(8):610-611.
[8]李曉丹,李偉峰,韋莉萍.臨床醫學教育中培訓和使用標準化病人的意義初探[J].現代醫院,2007,7(12):140-142.
[9]鐘玉杰,王敏,李勤.從10年文獻回顧分析我國標準化病人教學的發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259-261.
[10]陸玉瑩.學生標準化病人在健康評估實踐考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0):90-91.
篇4
1.1構建思路(1)“以學生為本”是靈魂。“以學生為本”的自主學習理念貫穿于教學設計過程的始終。教師只是學習的促進者,負責引導、監控和評價學習進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中醫診斷學“自主學習”模式強調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讓學生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有一種歸屬感、責任感和緊迫感。(2)“任務驅動-解決問題”是主線。在宏觀教學目標指導下,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為主線,有目的地確定和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熱情。(3)“開放式教學”是核心。“自主學習”模式遵循“學生自學、教師導學”,創建開放的學習課堂,克服了傳統“填鴨式”教學活動的缺陷。“開放式教學”使大學課堂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利于教師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由交流、互助提高,促使學生思維和認知能力在開放環境中得到提升。(4)“信息技術支持平臺”是保障。“自主學習”模式應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來支持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在運用“自主學習”模式時,教師應時刻關注、更新和監控信息支持平臺,保證平臺的暢通,及時從平臺獲得學生的學習情況,保障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
1.2構建方法在以上思路的基礎上,構建中醫診斷學“自主學習”模式。教師由“教書”向“教學”轉變,由單純重視“課堂”到“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組織教學;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以自身為主體,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制定學習計劃,自覺控制學習過程。(1)課前———運用信息技術支持平臺,指導學生熟悉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制定學習計劃。課前通過中醫診斷學習交流QQ群,提前課程預習提綱,促使學生在課前圍繞教學大綱自主預習相關知識、收集所需資料;課后對下一次預習提出具體要求,并發放案例卡片。鼓勵同學們針對預習內容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及時反饋至教師。提問采取積分制,每月提問名列前十位、回答問題前十位的同學給予相應獎勵,既能激發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又能使教學更有的放矢。(2)課中———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我們充分運用中醫診斷信息支持平臺,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疑惑、新鮮感等,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動機。教師創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促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倍增。另一方面,我們采取小組式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討論、交流、啟發、協作中,各抒己見,大膽探索,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3)課后———運用信息技術支持,跟蹤學習效果。自主學習是在教師指導、監控下的學習,及時了解學習效果,對于改進、調整教學計劃非常重要。我們運用中醫診斷學計算機無紙化學習考試訓練系統,每次課后讓學生及時登錄該系統進行學習測試,對測試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通過中醫診斷學習交流QQ群集中,引導學生在交流群里開展討論,協作解答,教師做總結點評;對于個性問題,因材施教,采取“小組成員互幫-教師針對性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總之,構建“自主學習”模式要抓住“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既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又要保證其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目的的學習。
2中醫診斷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
舌診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以2013級中醫七年制4班舌診教學為例,介紹中醫診斷學“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設計。
2.1學情分析
2.1.1平臺使用情況分析課程實施依托中醫診斷信息技術支持下“舌診訓練考試系統”、“中醫診斷學習交流QQ群”、“中醫診斷學數據信息庫系統”進行;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利用平臺上傳作業,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以分組的形式進行,但部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對舌診基本理論掌握較好,但仍停留在機械記憶階段,在理論與臨床的聯系方面比較欠缺。
2.1.2學習風格分析教學設計之前,我們首先采用Reid感知學習風格問卷[4]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習感知模式中:視覺型占41.5%,聽覺型占16.3%,觸覺型占10.7%,動覺型占19.6%,沒有明顯傾向的占11.9%。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該班學生傾向于視覺型學習風格,其次是動覺型。針對該班學習風格的特點,舌診教學設計上以色彩鮮明的舌診圖片、視頻等各種視覺刺激手段為主充實教學平臺,完善舌診訓練考試系統;同時,圍繞教學目標設置問題,讓學生進入角色以提高學習效率。
2.2教學方法
采用“課前復習預習—多媒體講解—提問互動(分組案例討論)—點評小結—課后思考實踐”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分工合作。
2.2.1教師促學模式(1)設置問題,運用“中醫診斷學習交流QQ群”引導學生課前復習及預習;(2)提供舌象觀察記錄表、案例卡片、圖片、視頻等教學材料,編制多媒體課件,調試舌診訓練考試系統;運用多元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3)結合臨床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和討論;(4)動靜結合,運用舌診訓練考試系統請學生“看圖辨舌”;結合臨床案例,培養“舌癥合參”辨證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動性;(5)發放多媒體聽課提綱,以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參與空間。
2.2.2“自主學習”操作程序(1)登陸“中醫診斷學習交流QQ群”,在教師指導下課前自主復習、預習,完成舌象觀察記錄表,閱讀案例卡片并按照問題思考;(2)積極思考,參與課堂討論、回答問題;(3)登錄舌診訓練考試系統進行訓練和考試;(4)課后把舌象觀察、分析常規化,并做好記錄;(5)遇到問題時,通過小組交流學習、師生互動,協作求解;(6)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情況。課時單元結束,教師點評總結課程內容,學生及時反饋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難點,教師予以解決并提出新的問題。
2.3教學流程(見圖1)
3體會
篇5
一、增強服務意識,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力促部門工作上臺階
一年來,行政部加大了對部門教職工的教育力度,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在為學校舉行的各種大型會議和活動的服務中,提高教職工的服務意識和協作精神,進一步推動了部門的工作。
二、健全和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力求工作規范化。
1、規范了各種辦公文件的收發、登記與處理,做到了學校發文行文規范、表達準確。同時做好來電接聽登記、信函處理、來訪接待工作,確保上級有關指示、會議文件精神以及基層學校的情況反映得到及時的傳達和落實。
2、協助校長擬訂學校計劃和總結,起草各種規章制度。本期以來為迎接重慶市渝中區教研機構建設和教研工作督導評估起草了《學校自查報告》,擬訂了《學校引進區外優秀人才實施辦法》、《學校教職工獎金、津貼發放辦法》、《學校關于規范競賽組織和資料征訂辦法》、《渝中區教師進修學校保密工作制度》、《學校檔案鑒定銷毀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學校工作的規范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搞好協調和服務工作,力保學校工作順利開展。
近兩年來,學校的各方面事業發展很快,各種會議、交流考察、考試閱卷、學校設施設備改造等比較頻繁。因此協調好學校與上級部門之間、學校各部門之間、學校與基層學校之間的關系,是關系到學校各部門高效運轉、學校對外形象和聲譽的大事。作為學校的窗口部門和聯系紐帶,行政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精心籌劃,周密部署,盡心盡力地組織好每一個會議,協調好每一次活動,安排好每一次接待,使學校的人、財、物發揮出了最大效益。如搞好重慶市區縣教研機構建設和教研工作督導評估的迎檢工作、全區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會等各種會議和迎檢工作的服務工作;協助教研部完成了全區高三“一診”、“二診”考試,高中“四區聯考”、初中畢業暨升學考試、小學調研考試等各項大型考試的前期組織和閱卷、成績復核、成績錄入工作,教研員申報經費培訓活動的會標制作、音響、攝(照)像工作,教研員下校蹲點反饋意見的回收等工作;協助培訓部開展教師繼續教育評查驗收和即將開始的全區新課程師資培訓等工作;協助科研部順利召開全區第三屆教育學會換屆選舉大會。完成了學校圖書閱覽室、檔案室的裝修改造工作,使之成為學校硬件設施中的亮點。
四、積極組織和開展對本部門教職工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
篇6
關鍵詞物理診斷學教學
診斷學是醫學院校學生首先接觸的臨床醫學課程,它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是研究疾病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的學科,對醫學生尤其是臨床醫學生而言,既是學習臨床醫學課程的基礎,也是將來從事臨床醫學工作的基石。現代醫學科學發展迅速,其趨勢是由傳統的經驗醫學向實驗醫學模式發展,但是醫學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學科,新的診斷技術并不能取代一般物理診斷學的重要地位。在疾病的診斷中,問診、體檢等物理診斷方法與實驗室檢查及影像檢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理診斷學是臨床醫師必備的基本功,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1]。但是,由于教學方法、內容和時間安排等方面的原因,使物理診斷學臨床實踐和體檢操作基本技能往往不過關,這就要求我們在診斷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其教學方法非常值得探討,現就本人1991年至今15年診斷學教學實踐中的感受,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重視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師隊伍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重視物理診斷學師資隊伍的建設才能提高教學效果。物理診斷學教學內容看似簡單,但其內容多而枯燥,有些內容還比較抽象,難以講解,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理論課最好由具有良好臨床技能及教學經驗的高年資醫師講解。為了讓學生得到正確、標準、統一的診斷學知識,必須重視集體備課,共同參照國內外重點醫學院校編寫、拍攝的教學資料,統一標準、規范的操作程序和檢查手法,學方案。對于初次從事診斷學教學的年輕醫師,應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以老帶新,互助互學,幫助其明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及講解技巧,并從帶教實習課和見習課開始,不斷積累經驗,走向成熟。
二、改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加強技能訓練
(一)改變教學模式。目前我們的教學模式仍然多是傳統的“灌輸式”及“填鴨式”[2]。教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埋頭記筆記;見習時,教師示范,學生則多以看為主,動手機會少,也沒有動手的意識;考試時死記硬背應付考試。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動少,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積極參與才能獲得良好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變“填鴨式”為“啟發式”,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和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提問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二)關于理論課教學的教學方法。物理診斷學教學過程一般分三個環節,一是課堂講授,二是實驗課,三是臨床見習。課堂講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教學法,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講授中教師可以親自向學生呈現學科的基本內容,直接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可用學生易懂的形式有效概括學科內容。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備課,教師首先應該對所講授的內容加以深刻理解,對內容結構進行合理安排設計,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和工作體會融合于教學中,并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進行備課并反映到教案中。診斷學內容繁多,理論課講授應該做到基本內容少而精,重點突出[3],易于理解的內容和查體等技能操作可以放在實驗課或見習課結合實際進行講解、練習。物理診斷學中,有些內容很抽象、枯燥,在理論課講授中,應充分利用診斷學教師多為臨床醫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優勢,在講解中多舉臨床病例,以增加系統性、完整性和趣味性,使學生猶如接觸病人一樣,提高學習物理診斷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理解中記憶。比如,在講解胸部的體表標志“胸骨角”時,可以穿插一張自發性氣胸的胸片,并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簡單介紹該病例的病情,然后引出治療方法——胸腔穿刺術,并介紹胸腔穿刺抽氣時,胸骨角是一個重要的定位標志,使學生在理解中記住了這個重要內容。教師要善于調動和控制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逐漸下降,為克服這一缺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舉一些易引起學生興趣的臨床病例,并穿插一些簡短的提問和對話。隨著科技發展,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多媒體在教學中地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知識儲存、傳播和提取方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知識組織形式更佳,利于知識同化[4]。通過教學設計,以多種媒體地交互作用,形成了聲、光、形、色、動等直接對學生地視覺和聽覺器官共同進行作用地情境,具有良好的強化效果和整體效應,有利于最佳教學效果的獲得,又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簡潔性,使一些抽象的癥狀、體征的描述更形象,易于接受與記憶。比如心臟檢查這部分,利用多媒體制作技術,可以動態顯示心臟的“泵”作用機制,結合血流動力學變化圖譜,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做為一名診斷學教師,應該熟練掌握網絡教學技術,以其能將自己精彩的教學構思用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淋漓盡致的表現。診斷學是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梁,對于不易理解掌握的內容,可以運用已學過的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知識,應用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使其變得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比如在講解肺與胸膜的觸診時,先講解觸覺語顫的檢查方法,再分析手掌觸到的震顫是如何產生的,引出產生原因為喉發音沿氣管、支氣管、肺泡、胸膜腔,傳導到胸壁,由手掌觸及。理解了產生機制,語顫增強及減弱的臨床意義,學生就自然而然的非常容易理解與記憶了。物理診斷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就是檢體診斷,檢體診斷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檢體診斷的理論教學應采取小班教學形式,每班10~15人,便于教師授課輔導,個別答疑,還可以手把手進行操作示范,近距離接觸還有利于師生互動了解、因人施教。課堂講授時,教師還可以借助模型、模具、掛圖、標本來輔助教學,比如講授肺與胸膜的體表投影時,可利用肺的解剖標本講解,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加深印象,便于記憶。為增加趣味性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講授一些簡單的體檢時,可以穿插1~2分鐘學生自檢或相互檢查,以活躍氣氛,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形象。不易描述、模仿的體征,比如各種呼吸音、心臟雜音等,可以利用錄音、錄象、VCD等直觀形式輔助教學,往往可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三)實驗課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學習物理診斷學,要適應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的轉變,講究學習方法,不應一味的死記硬背,而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基本技能訓練。為了增加更多的實踐機會,物理診斷學課程安排可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安排一定比例的實驗示教課,播放生動形象的體檢錄象或光盤進行示范,統一手法,規范操作,再由教師示范并指出常見體檢錯誤和注意事項,最后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相互之間檢體練習,教師巡回對學生進行手把手的指導,及時糾正錯誤手法。隨著科技發展及教學條件的改善,我院自2000年已建立了物理診斷實驗室,學生在學完理論課進入臨床見習前,可采用教師輔導或自學形式在全天開放的物理診斷實驗室的電子標準化病人模擬教學系統上進行檢體訓練,加深對理論課的理解記憶,熟練檢體內容,培養正確的檢體手法,為進入臨床見習打下基礎。同時,這一教學手段也有效的彌補了教學資源的不足。
(四)通過臨床見習,強化臨床技能。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問診、體檢及病歷書寫是醫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學好這些技能對臨床醫生是終生受益的。由于臨床教學資源的不足,目前的物理診斷教學大多是理論講的多,實踐體驗少,學生缺乏與病人接觸與交流的親身體驗,不知如何進行問診與體檢[5]。物理診斷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與患者良好的溝通,熟練問診、查體。這一步的完成主要依靠臨床見習。臨床見習是完成理論向實踐過渡的重要一步。在課時分配時,應增加見習課時,如肺與胸膜的檢體診斷應安排兩次以上的見習。見習前帶教老師應精心挑選病人,向病人解釋以取得配合幫助,并安排好見習順序,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多接觸各種病種和體征。見習可以分為四步完成,第一步是安排觀看體格檢查錄象或光盤熟悉見習內容;第二步是教師示范問診、查體,囑學生仔細觀察老師如何與患者溝通交流,如何問診、查體;第三步是學生與患者直接接觸,鍛煉溝通交流技巧,練習問診方法及檢體手法,學習異常體征,教師在一旁指導糾正;第四步是設計、組織典型病例討論,聯系學生所學內容進行分析,啟發學生主動性思維,使學生從中得到診斷疾病的樂趣和成就感,也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理解。見習中教師還應注意對學生進行醫德醫風的教育培養。為解決臨床見習中學生多病例少的矛盾,可以通過增加教學醫院、適當給患者一些報酬以取得配合、收集并制作典型少見病例的聲像教材等方法改善教學條件。
三、完善考試制度,促進學習積極性
考試是檢查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通過考試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牢記所學內容。我院物理診斷學考試一直采取理論考試和體檢操作考試相結合的考試模式,經過實習期后,畢業前再進行一次檢體操作考試和一次問診、病歷書寫考試。通過以上考核制度,促使學生即重視理論課學習,也不會忽視臨床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在畢業時不但熟練掌握了物理診斷學的理論知識,也強化了臨床技能,為走上臨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診斷學是醫學教育的一門主干課程,為了給國家和人民培養更多、更好的合格醫生,做為一名物理診斷學教師,應該不斷努力探索,總結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云劍,趙景宏,楊惠標,等.診斷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12(5):606~607
2.林宇.提高《診斷學》課程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26(10):1192~1193
3.黃衛衛.診斷學教學中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8(5):379~380
篇7
診斷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是學習各門臨床課和從事臨床工作的基礎[1],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尤其是其中的癥狀學和體格檢查,是醫學生認識疾病的鑰匙。診斷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臨床思維、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臨床實際能力的提高。筆者結合多年來診斷學的教學實際,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培養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臨床綜合能力,從而提高診斷學的教學質量,談些粗淺體會。
一、更新教育理念,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教師滿堂灌為主,教師把教科書的內容用口頭表述的方式背一遍或復制一遍[2]。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僅是教師的自我或單方的表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在師生之間形成互動,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未能受到足夠重視,這樣難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固化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3]。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的是“如何教好”。新的教育理念,適應新時期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臨床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深入學生實際,了解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厭惡什么。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學好,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臨床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是目前醫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和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基于此,在教學中我們先引導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實踐操作,觀察他們的操作手法,然后再針對存在問題予以糾正,讓他們在操作中體會動作要領,總結檢查中的注意點。讓學生在問診過程中記住問診的內容;把病史長、病情復雜的病人的繁雜癥狀提供給學生進行討論,從中學會歸納主訴,仿照病歷格式書寫病歷,然后教師批改講評。鼓勵學生多動口問診,勤動手操作,善于動腦思考,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己主動獲取知識,由“觀眾”轉化為教學活動的“演員”,教師則由獨角戲的“主演”變成“導演”。
二、注重教師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藝術
診斷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教師應具有相關科目廣博的知識,并將其融會貫通。對診斷學本學科的知識應潛心鉆研,仔細琢磨,透徹理解,力求達到深入淺出。同時還應具備豐厚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教學藝術,善于啟發式教學。還要提高繪畫藝術,善于畫示意圖,增強板書、畫圖的藝術效果,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教師應善于模仿病人的神態、步態與姿勢,如模仿蹣跚步態、慌張步態、偏癱步態,使講授內容生動形象,直觀有趣,提高藝術感染力。一個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教師,必受到學生的愛戴,親其師而信其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
三、改革教學內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以往的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基本形式的診斷學教學,由于和臨床實踐相脫節,在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再從學科性質來講,診斷學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增強診斷學教學的針對性,突出技能訓練,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模式是先進行實踐技能考核,過此關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理論考試。因此,加強臨床技能教學,是現今醫學法規的需要,也是醫學教育的發展方向。對此,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每級同學都適時選用適合本級學生特點的最新版本的診斷學教材。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學制,修訂《診斷學教學實施計劃》、《診斷學授課計劃》,反復修正、提煉、完善講稿教案,精煉課堂理論教學,突出技能培養理念,增加實踐課學時及見習課學時。開展診斷學實踐技能大練兵大比武活動,舉辦診斷學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體會、鞏固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如此培養的醫學生動手能力強,基本技能操作功底扎實。編寫《診斷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使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能抓住重點,提綱挈領。利用習題,使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刻領會理解知識,帶著問題去學習,啟迪思維,開動大腦,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科在發展,新知識、新思想層出不窮,我們適時將本學科的新觀點,新進展融入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習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知識,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了學生的鉆研探索精神,為將來的科研奠定基礎。
四、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多途徑提高教學質量
1.運用多媒體教學
傳統的教學媒體是教材、掛圖、模型,教學方式單調,學生易形成視覺疲勞和聽覺疲勞,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比如對肝病面容、玫瑰疹、蛙腹等體征,教師用語言抽象地描述,學生只能坐在教室里被動地聽,難以在腦海里形成具體印象,理解不深刻,記憶也不牢靠,以后在臨床上真正遇到了該體征,也回想不起來,不認識。學生在校死記硬背課本內容和筆記以取得高分,但在臨診時,不能理論聯系實際,造成學生普遍實踐能力低下,考試成績卻優秀的“高分低能”現象。而多媒體教學以數碼攝像機、掃描儀、計算機和數字投影儀等先進的設備為主要手段,是集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視聽媒體為一體的綜合技術。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配一些病理圖片、插圖、典型體征的視診攝影圖片,也可以配一些觸診、叩診手法錄像,還可以配一些叩診、聽診音響,從而達到圖文并茂,聲像俱現,視聽共享的效果,使學生如到現場,面見其人,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課堂板書的時間,避免了因板書而引起講課的間斷,使講課內容更加流暢緊湊,從而使教學的信息容量大幅增加,拓寬了學習內容,同時緩解了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適時選取不同的字體字號及一些藝術字,再配以優雅動聽的輕音樂,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易于接受新知識,享受學習,提高學習的樂趣,從而加深印象,增強記憶。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能從聲音、圖像、動畫等多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汲取速度和效率。
2.運用網絡技術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使教學手段和方式大為改觀。我們為學生介紹一些優秀網站,推薦一些“精品課程”網址,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網絡資源,學生可以在網上觀看體格檢查錄像,查看一些典型體征,觀看“精品課程”。學生可以在宿舍、網吧、家中學習,不受地點、時間限制,這樣使傳統的“教室”觀念發生了變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自己欠缺或喜好的內容進行學習,并且可以多次重復,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樣,利用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手段,上網共享優質的教學資源,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3.運用模擬化教學系統
全身體格檢查是每個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診斷疾病的主要依據,也是各級醫學考核的必考內容,對醫學生來說是最需要加強和訓練的環節。長期以來,結合臨床病例的床邊教學方法,可增強醫學生的感性認識,尤其是對陽性體征的理解體會。但近年來,醫療行為的法制化,醫療觀念的轉變和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病人維權意識增強,有時涉及病人的隱私或違背病人的意愿,則會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目前,醫患矛盾突出,患者中能夠接受實習、見習的人群越來越少,讓每個學生都利用患者學習和體驗操作手法越來越困難,見到陽性體征的可能性更少。這一現實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大受限制。為解決這方面的矛盾,我們建立并利用模擬化教學系統,建立臨床技能模擬訓練室,多媒體臨床技能綜合訓練實驗室,引進一流的教學設備,如TYIV型自動心肺聽診觸診模擬儀,JCFGP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電子標準化病人等教學設備。電子模擬人是借助于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虛擬仿真的人體,可逼真地再現臨床上常見的體征和生理特征。心肺聽診模擬人可以使學生在聽心音、雜音的同時,看到心臟跳動、瓣膜開閉;又可在聽呼吸音、羅音的同時,看到肺泡、支氣管內的情況及其活動。腹部觸診模擬人可供學生進行反復地技能訓練,讓其觸到近似于真實的陽性體征。這樣為學生提供了生動逼真的診斷學體格檢查模擬實習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和體驗,使教學更具趣味性,給學生以深刻的感性認識,且不受時間限制,并能反復訓練。這樣避免直接在病人身上操作練習,增加病人的痛苦,也避免了學生早期親臨病人身邊產生的緊張和慌亂感。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參與實踐操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五、善于利用身邊現成的資源,理論聯系實際
在診斷學實踐操作課上,選擇性格開朗、善于助人、樂于奉獻的男生為模特,令其扮演病人。教師先在其身上視、觸、叩、聽操作演示,學生再模仿練習。課后在宿舍分組練習,交互扮演醫生、病人,進行“實彈演習”,使學生先熟悉正常人的表現。這樣彌補了病人少,實習、見習生多,難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對病人進行體格檢查的缺陷。同時,不忽視學生群體中的現成“病人”,如有人患扁桃體炎、心肌炎、膽囊炎、闌尾炎等,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利用身邊現成的資源,就地取材,對患病同學進行問診,全身體格檢查,使學生學會扁桃體的檢查及分度,體會早搏的特點,觸診膽囊壓痛,闌尾壓痛等陽性體征,再書寫完整病歷,全班同學針對同一個病人書寫病歷,再對病歷展評,然后讓學生相互比較,這樣他們就容易區分優劣,選出優秀病歷,最后引導其取長補短,把病歷修改完善。
六、加強教學管理,保障教學質量提高
加強教學管理,改進考核方式,提高約束機制,發揮考試向導作用,保障教學質量提高。傳統的診斷學考試一般只采取理論考試,考查的只是學生的記憶程度,背書的功夫。偏重知識測試,忽視臨床基本技能考核。而診斷學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理論內容相對簡單,容易理解,而其對基本技能的要求卻很高,往往這一點被忽視了。考查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單純的理論筆試很難達到理想的目的,學生操作手法是否正確,單憑筆試很難了解到。這樣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在臨床實際中,遇到病人常茫然不知所措。對此,我們根據診斷學中不同章節的內容建立形式多樣、規范化、標準化、知識與技能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專門針對實踐技能又制定了考核方案和詳細的評分標準。比如,教師扮演不同疾病的病人,由學生來問診,問完后由學生書寫病史,考查問診的內容是否記全,記熟,問診的技巧是否掌握。或者兩名學生為一組,分別從備選題中抽簽選取某部分體檢試題,互為對方扮演病人,相互查體。查體時,先敘述檢查的名稱,一邊敘述操作手法,一邊檢查,然后敘述正常表現和陽性表現。教師從中考核其對身體某一部位的視、觸、叩、聽檢查手法的掌握及熟練程度。此實踐操作成績占總成績的25%,并且作為學生參加下階段理論考試的準考資格,凡未通過實踐技能考核者,不得參加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核嚴重不達標者不能進入臨床實習。這樣不僅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也促進了有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兩者相得益彰。
總之,更新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實踐技能培養,有機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技能相結合,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授課內容,選擇一種或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多動口問診,多動手操作,多動腦思考[2],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精神,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核成績均明顯提高。經過我們的努力,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基本技能操作功底扎實。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運用自如,實習醫院對學生的滿意度提高,畢業后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提高了學生就業率,從真正意義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長生.診斷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
[2]施華秀,王挹青,張亞強,等.創建診斷學精品課程的探索[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7,6(1):85.
篇8
關鍵詞:婦科;本科臨床實踐技能;傳統臨床教學;現代臨床技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7-0096-02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科臨床實踐技能教學需培養出具有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實用型醫學人才,這是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理念。婦科教學是整個醫學教育體系中重要的門類,在培養知識全面、技能多樣、具有一定專科特長的全能型醫學人才的過程中,婦科教學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但婦科專科性強且患者群為女性,許多疾病均涉及患者的隱私問題,加之招生規模的擴大,臨床實踐學生人數多、機會少等問題均導致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存在相當大的阻力。近幾年的婦科本科臨床實踐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學生只是掌握了大部分理論,技能上仍處于脫節狀態,對婦科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如何有效的使理論和臨床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我們對本科臨床技能教學改革所不斷追求的目標。
一、傳統臨床教學及其弊端
1.傳統臨床教學。傳統的物理診斷教學方式是學生通過臨床實習和病人接觸、交流完成病史采集、病例書寫及臨床技能的培養。傳統本科臨床教學模式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臨床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只是知識接受的客體,并具有極大的被動性,無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也忽視了學生自主思維和認知的特點,對于學生在教學中獨立思考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無形的桎梏。
2.婦科患者群體的特殊性。婦科疾病主要局限于女性生殖器官,大多數疾病直接涉及患者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等隱私問題,受傳統觀念影響,許多患者以保護隱私為借口拒絕實習學生觀摩和參與診治過程,同時婦檢如雙合診、三合診等均具有侵入性,實習學生的操作可能會加重患者的不適感,因此常拒絕作為臨床教學對象。另外,近幾年患者的法律意識及維權意識提高,進一步限制本科臨床實踐活動,久而久之造成臨床實踐機會少,加之許多男生對婦科學習存在著抵觸情緒,臨床實習熱情不高缺乏主動性,學生常處于回避、只觀察不動手狀態,進而容易產生厭卷感,婦科臨床實踐基本處于被動應付狀態。
3.角色定位不強,實習時間較短。婦科所涉及臨床技能操作項目較多,由于缺少足夠的臨床實習時間導致本科生臨床技能掌握程度偏低。目前,臨床教學并不要求實習醫生獨立管理病人,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缺乏一種責任定位,實習重于形式,無法深入角色,對患者及疾病只停留在表面認識上,忽略了疾病的處理及急癥的應對措施。婦科急診、急救等相關疾病如異位妊娠失血性休克、卵巢囊腫蒂扭轉等急癥,雖然從課本上學習理解搶救過程,但能夠參加搶救實踐機會較少,學生不能夠深刻地認識急救的處理原則及診療思維。
4.臨床技能考核制度不全。由于雙合診、三合診、窺陰器及陰道鏡使用等操作的局限性,使婦科實踐技能考核處于紙上談兵階段。部分學生對臨床技能的學習,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機械記憶,不能夠與臨床實際相結合,加之訓練模型缺乏,都使我們的考核處于口述或紙質考試,學生沒有了實際操作的緊迫感,就出現了學習不積極、動力不足、臨床技能缺乏、理論與實踐脫節等問題。
5.帶教老師風險意識增高。現如今醫療環境風險高,醫患關系緊張,《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明確規定,醫學生在見習中所發生的差錯事故全部由帶教老師承擔,許多帶教老師既不“放手”也不“放眼”加之自身已有較重的工作任務,使許多帶教老師對帶教實習沒有足夠的熱情,直接影響臨床教學效果。
上述情況在我們傳統的實踐技能教學中隨處可見。本科臨床教學面臨的困難越來越顯現,醫學教育資源的不足、患者的維權意識增強、醫患矛盾的加劇,使婦科的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脫節,這就需要我們改革傳統教學理念,開展新的教學方法。下面是筆者將近幾年國內外現行的實施性強的教學模式加以總結,以尋求更加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
二、現代臨床技能教學模式
1.認識婦科專業的現實意義及其特殊性,使本科臨床教學模式由被動型轉化為主動型。加強同學的角色定位,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明白,人是一個整體,作為一名臨床醫生,不論從事哪個專業,都必須具備全面的知識,如果不了解婦科疾病的特點就有可能誤診誤治,延誤患者的治療,并以鮮明的例子警示學生臨床上曾有異位妊娠患者就診于內科或外科誤當胃腸炎或闌尾炎治療,結果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的病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好婦科的重要性。婦科是一門充滿生命理念、醫學倫理、醫學道德、健康價值等具有醫學人文教育意義的特殊的臨床學科,加之,病人的保護和維權意識隨之增強,相當一部分病人不愿意配合醫學生的臨床技能操作,我們必須加強倫理教育,重視學生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婦科患者群特殊,有些患者甚至不能接受男性學員觀摩操作過程,在這種形勢下,進行模擬練習的臨床技能培訓設備就顯得非常重要。臨床教員應充分認識模擬訓練設備的價值,盡量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購置一些設備,努力提高模擬訓練水平,使訓練場景盡可能接近疾病真實狀態,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訓練環境和條件。
在臨床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建立系統疾病網絡,組織其獨立完成病史詢問、鑒別診斷、診斷、診療等過程,成立小組形式,最后將其討論結果總結,由老師及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可將每次討論過程每組的表現進行一個客觀評估,并計入最終的考核成績中,這樣有力于形成一種學習的動力,進而提升臨床技能教學的質量。
2.“1+3”教學模式。“1+3”教學模式即“職業價值觀”+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知識+以“情景模擬教學為中心”的見習+以“病人為中心”的實習教育。結果發現“1+3”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的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和通用能力的培養,培養的學生頗受雇主歡迎。
3.從以講座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 Based Learning)到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轉化。PBL模式的關鍵要素包括:作為導向的問題、教師指導、團隊合作與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的引導作用,學生帶著問題探索性學習,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性、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通過PBL使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精神得以培養。在婦科臨床教學中,PBL教學法優于傳統LBL教學法,能提高婦科實習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醫學生模擬標準化病人在婦科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模擬標準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erdized patient,SSP)是指經過一定培訓的醫學生充當某一疾病的模擬病人,以輔助學生臨床學習或訓練。鄭嬌陽等研究結果顯示,在內分泌教學實踐中,應用SSP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還可以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更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和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標準化病人可以為醫學生提供標準化查體及病史采集的訓練,這種訓練是作為一名病人來向醫學生訴說自己感受,并系統地描述較為特征性癥狀及體征,通過學生模擬標準化病人的培訓使學生對臨床問題的掌握更加準確、明了。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出強烈的興趣和熱情,還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SSP扮演的病例均為該科常見典型疾病,各病例的難易度相差不大,避免了因病人疾病難易不等造成評估誤差,因而能客觀地評估學生的臨床技能能力,同時給予學生最簡潔準確的信息及合理的指導。
5.多種考核方法相結合。加強臨床技能考核制度。將學生在婦科實訓室及臨床大查房中的表現列入到考核體系之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婦科實訓室學習及大查房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婦科知識,更會對提高學生日后面對婦科病患時的自信。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近二十多年來在全球醫學教育領域興起的一個新觀念,其基本思想是“以操作為基礎的測驗”。即在模擬臨床場景下,使用模型、標準化患者甚至是患者來測試醫學生的臨床能力。OSCE方法,避免了傳統考試的偶然性和變異性,減少了主觀性,增加了考試的客觀性。
婦科本科臨床實踐技能培訓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適應現代化醫學教育的要求,我們從上述革新的教學體系中聯系實際情況,總結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角色責任性,積極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自導自演患者與醫生,以形象生動的場景設定婦科常見病及各種急癥,并對其作出處理,由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由組長總結出該疾病的診療思維,將整個過程隊員的表現納入年終考核成績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本科臨床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學生的臨床技能、社會適應能力及創新性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馮碧云,李廣太.婦產科臨床見習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醫學教育,2003,(5):50-51.
[2]楊娟,楊紹田,張艷慧,等.“1+3”教學模式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3):245-247.
篇9
【關鍵詞】標準化病人 培訓 醫學教育
【Abstract】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Standardized Pati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but the standard SP lacks effective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to explore effective forms of SP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 applic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standardized patients; Training; Medical 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38-01
隨著醫學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考試在我國逐步開展,為保證醫學生和住院醫師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和醫療工作質量,標準化病人SP應用而生,但規范有效的培訓方式尚是熱點之一。標準化病人分別作為“提供病史和體格檢查者”、“評估者”和“教師”所應采取的培訓形式,以促進SP參與醫學教育應用的發展與成熟。
1.標準化病人(sp)的概念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又稱模擬病人(simulatedp?鄄
atients),或者病人指導者(patientinstruc-tor),是指從事非醫療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患者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患者,其經過培訓后,能發揮扮演患者、充當評估者及教學指導者三種功能[1][2]。
2.標準化病人( SP)的準備
2.1 SP 的招募
目前我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非醫學專業的大三以上學生作為預報名對象。
SP必須具有以下基本素質:1.根據SP角色的需要,盡量有合適的年齡和性別,根據經驗,正常成年人基本都可勝任,SP受訓者文化程度越高、體力、記憶、注意力越好,具有守時,可靠,時間有彈性等良好的品質,培訓周期就會明顯縮短[3];2.SP受訓者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并能接受學生的檢查及檢驗。在進行問診及體格檢查時能夠很專注,結束問診后 ,能夠正確回憶學生的表現,并能記錄下來。并且可以直接給予學生回饋意見;3.SP必須在一段時間內重復演出數遍,而他每一次的表現都能完全相同;4.角色扮演是SP的主要工作,所以他們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能夠表現出真正病人的反應,SP需要非常熟悉所扮演的角色,并且還要盡量演出該病人的應有表情、聲音與動作。5.具有敬業精神并樂意做此項工作;6.最好為非醫務人員。
2.2 SP的培訓
2.2.1培訓計劃和隊伍
首先成立SP培訓專門組織機構并制定SP培訓工作計劃,實行培訓對象預報名和面試,盡可能選擇符合上述基本素質的參與者作為培訓對象。培訓工作既有領導支持和教師參與,有計劃實施的指導。陜西中醫藥大學在首次承擔國家中醫藥類執業醫師考核改革工作后,在臨床技能考核項目啟動的初級階段,就建立以教務處為項目領導機構,教務處、專項辦公室、診斷學教研室負責人為負責人,組織相應教師負責培訓和后續的教學工作。教師組織有診斷學專職教師、內、外、婦、兒等科的教師和醫學教育研究與管理人員參與,學習SP培訓方法及應用,互相磋商和學習。熟悉SP角色作用和培訓方法后,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包括培訓地點、時間安排排、內容進度和分組情況。
2.2.2 培訓方法
確定SP 人選后,根據“腳本”( 國家中醫藥院校執業醫師考核改革項目試點試用試題或學校教務處統一制定的考題) 對SP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問診病人的培訓、體格檢查的培訓和表演病人的綜合能力訓練。用完整示范腳本培訓SP, 培訓老師由各診斷學教研室骨干教師進行專門訓練。并以中醫專業畢業實習生模擬考試 SP,檢查培訓效果,同時經過校專家驗收。
2.2.3 具體培訓內容
根據SP所起的三種作用(“提供病史和體格檢查者”、“評估者”和“教師”[4])進行培訓。可以以此為培訓方向,為培訓做指導。
(1)首先開展集中授課,通過視頻網絡學習其他院校SP的培訓方法,學習SP的職責及意義,SP應用現狀等,調動SP們 的學習積極性, 培養其職責感。
(2)按照診斷學的學習要求和臨床特點,使SP熟悉問診的一般過程和思路,學習問診的技巧和內容,學習配合和評價醫學生的問診過程。充分熟悉病案材料,讓每名SP掌握1~2個病例,由培訓老師介紹該腳本涉及疾病的發生發展、臨床癥狀表現等,使SP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基本地掌握所需模擬的病例。把SP分為4-5個組,用以下流程進行培訓:講解―示教―演練―討論―互查―提問―評估―總結。
(3)流程培訓完成后,讓SP背誦腳本內容及評分標準,由專業醫師模擬不同水平的醫學生與SP進行一對一考核訓練, 由培訓者和 SP 分別評分并對比,并記錄每次訓練的成績和評語。實戰演練。熟練掌握腳本和評分標準后, 由專業醫師或不知情的醫學生與SP 反復演習鞏固,SP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換腳本,互相問診查體。一般經過兩個月左右SP即能完成以上培訓步驟。
3.SP 在培訓中的應用體會
如何對醫學生和住院醫師臨床技能進行客觀、公正、可靠、有效的考核評估,多年來一直是醫學教育中探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多個院校如浙江醫科大學等幾所院校用標準化病人( SP)對本專科學生進行考核評估臨床技能的經驗,SP考評已作為學生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臨床技能考核的重要手段。SP運用可以建立客觀有效地臨床技能考核體系;能夠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有助于實現醫學模式的轉變[5]。
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的培養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醫學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三基訓練,其中基本技能操作就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訓練,以適應中醫藥院校執業醫師考核的改革,通過參與SP的培訓工作,我們將在未來把SP的應用擴大到診斷學教學等臨床課程中來,希望通過今后的教學改革,能夠更好地發揮中西醫結合SP的作用,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任飛.SP 訓練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運用及效果探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0):79-80
[2]張健,蘇曉琳. 標準化病人的培訓、考核及管理[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9(23):1833- 1834
[3]沈婷,鄒揚,繆青等.標準化病人(SP)的培訓[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9):87- 88
[4]沈婷,鄒揚,繆青等.標準化病人(SP)的培訓[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9):87- 88
[5]姜宏,汪悅,唐宇宏等.中西醫結合標準化病人在臨床技能考核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06―107
篇10
1969年,在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首先提出并實施了PBL教學法,該模式理念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如何自我更新知識,最終成為終身學習者。[1]自從上世紀90年代,整個美國超過50%以上的醫學院校采用了PBL教學模式。[2]近年來在中國的一些醫學院校中,教師開始在部分課程中嘗試PBL教學,[1-5]均處于探索階段。本研究以在作者所在單位臨床醫學專業實習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PBL教學法進行評價,探討PBL教學法的效果。
二、對象和方法
第一,學生與帶教教師在2014年-2016年期間,在作者所在單位實習的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生78人,隨機分成兩組。PBL教學法組38人,應用PBL教學法;傳統教學法組40人,應用傳統教學法。入科前進行統一考試,試卷測試內容包括普外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入科后根據入組情況,分別給予PBL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兩組學時和授課教師均相同。第二,教材與內容PBL教學法組和傳統教學法組均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學》(第8版)作為教材,選取適合互動式PBL的肝癌、急性闌尾炎、腹股溝疝3個專題,根據教學大綱選擇具有一定數量的典型病例進行備課。PBL教學法組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互動式PBL教學法。傳統教學法采用目前傳統教學方法,現有教師對課程進行簡單講解,然后組織學生問診、查體、書寫病例、確定治療方案等,最后由教師對整節課進行總結。第三,教學方法的實施。為了保證PBL教學法的實施,授課前向學生介紹PBL教學法,做好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并將準備的案例交給學生,讓其查閱書籍和文獻,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并做好記錄。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時機,組織學員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第四,評估方法。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組織考試,并統計考試成績(以問診、體格檢查、病例分析3項總成績計算,滿分為100分)、病歷書寫成績(滿分為100分),數據整理后量化評價教學效果。第五,統計分析使用SPSSl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成組資料和配對資料t檢驗。
三、結果
第一,基線資料比較:經對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和入科前考試成績進行了統計學處理,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第二,兩組學生考試成績與病例書寫成績比較。PBL教學法組學生出科考試成績及病歷書寫成績均優于傳統教學法組(P<0.05)(見表1)。第三,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比較。兩組學生的調查問卷結果表明,PBL教學法在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深理解記憶和多方面才能培養等四個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教學(見表2)。四、討論普通外科作為外科中的基礎學科,具有較高的操作性,同時兼具解剖、生理和病理為一體的學科。教師在帶教過程中,先提出問題,注重對臨床思維的引導,學生根據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地檢索相關文獻資料,借此,在臨床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強化了對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能的學習,注重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激發,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3]。目前國內所采用的教學法忽視了學生是認識事物的主體,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PBL教學強調的是實習生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主體。本研究目的比較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和學術與臨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干預前人們通過采用考試的方式檢測了兩組的基線情況,兩組基線具有可比性。教學前所有準備的病例均為臨床典型病例,教師只負責簡單減少病人的基本情況,提出問題。學生通過病史采集,初步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為推進診斷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相關檢查,然后復習目前病人所做得的相關檢查,了解能否滿足診斷所需,若不能滿足,何種檢查需要考慮;根據目前考慮的診斷,如何進行治療,采取的不同治療方案的理由是什么,都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應該思考的問題。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和書籍的查閱,豐富問題的答案,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這樣,使學生真正成為討論過程中的主導者,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對明顯偏離主題或學生通過努力查閱資料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予適當引導,并最終總結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方案、學生對臨床思維的把握和綜合素質評價等。通過這一模式的使用,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路,有利于積極性和創新性的培養,不但加深了對臨床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更重要的是將臨床知識融入解決具體臨床問題上來,真正地嘗試了理論聯系實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協作和語言表達能力。顯然,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優越性及有效性已逐漸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5],成為醫學教學改革的新思路之一。當然,P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6],如:問題是突出教學重點的前提下由教師提出,還是學生通過病例學習自己提出,哪個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使各個問題間有明顯邏輯關系,以利于教師最終總結和升華。人們應該繼續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增強PBL教學法的可行性和實踐性,使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取得更好成效,有助于推進教學改革。
作者:孫大力 安麗婭 徐鵬遠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胃腸外科二
參考文獻:
[1]郭茂娟,姜希娟,杜歡,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0):92-93.
[2]高雪.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在醫學教育中的利與弊[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4,34(1):142-144。
[3]胡貞貞,周曉燕,蔡震宇,等.主線式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5,31(10):1889.
[4]晨光,馮常煒,黃壯士,等.小班化教學的課程編排及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