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實訓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2 09:05: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底盤實訓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底盤實訓總結

汽車發動機與底盤拆裝實訓總結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實習目的:

⒈鞏固和加強汽車構造和原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

⒉使學生掌握汽車總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間的連接關系、拆裝方法和步驟及注意事項;

⒊學習正確使用拆裝設備、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識,熟悉零部件拆裝后的正確放置、分類及清洗方法,培養良好的工作和生產習慣。

查看全文

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就汽車底盤電控技術這門課程,首先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的現狀,其次闡述了基于慕課的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的教學改革,最后分析和總結了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轉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反思,即要完善基于慕課平臺的教學實施過程;要加強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的資源投入;要繼續探索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慕課;項目導向法;翻轉課堂

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教育部曾公開發表聲明,信息化教學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向信息化教學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改革和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高職院校,實現教育信息化改革成為衡量學校發展規模的一把標尺。汽車底盤電控技術作為汽車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重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1高職院校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的現狀

1.1課程定位不到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必修課程,更是核心課程。近幾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大力發展,新的先進技術不斷誕生,尤其是以汽車底盤部分的電子控制技術的大量使用,使得汽車行業對掌握高新底盤電控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學生應當提高對本課程的重視[1]。1.2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具的匹配度不夠高。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緊密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故障分析、檢測、診斷能力,而分析診斷的關鍵是要掌握各總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對于這部分理論知識,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具,如液力變矩器,很難講解清楚泵輪、渦輪、導輪的液體流向和扭矩傳遞過程。1.3學生基礎薄弱,理論知識基礎不夠扎實。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普及,招生數量不斷擴大,此類院校培養的學生具有鮮明的特點,普遍存在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思想上存在惰性,學習主動性差,遇到問題,存在回避思想。當然,他們最大的亮點是善于動手。

2基于慕課的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改革

查看全文

高職汽修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實踐

1課程定位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普遍采用“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2”是指在校兩年的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個“0.5”是利用1個學期的時間在校外完成頂崗實習,而第一個“0.5”則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2]。汽修專業高職學生在經過2個學年的校內學習后,基本上完成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大部分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已基本掌握了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原理與維修、汽車電控系統等課程的相關知識。但前述知識多是從知識自身結構出發,逐點學習。從內容上來講,大多數知識點相對獨立,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塊狀的,沒有行成關于汽車整車的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學生未來的崗位以及頂崗實習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應該是將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面對汽車出現的故障,學生需要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功能,就是通過課程的訓練,讓學生將前2學年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將前修課程知識融為一體,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從而形成能夠脫離課本的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的能力。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就是將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以及電控系統維修等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在專業知識學習與崗位技能形成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2課程內容設計

基于課程的定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須滿足以下特點:一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面向崗位技能的實際需求;二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前修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三是要突出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3]。根據以上特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緊跟汽車服務市場

課程的功能定位是為學生頂崗實習奠定技能儲備基礎,因此,課程中所設計的實訓項目應符合未來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維修服務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以往的經驗去設計教學內容,可能會出現脫離企業實際的情況。為此,通過到小拇指汽車服務會所、途虎養車、廣東中域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維修企業深入調查,理清了汽車維修企業技術人員的日常主要工作內容,根據實際的崗位技能需求,確立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按照汽車維修崗位實際工作內容的出現頻次,將工作內容劃分為高頻次工作、常見性工作、一般性工作和偶發性工作四類。其中,高頻次工作主要包括車輛的保養、輪胎更換、發動機系統故障檢修、空調故障檢修、車體鈑金與噴漆等內容。常見工作包括四輪定位、底盤異響檢修、發電充電故障檢修等。一般性工作主要包括發動機大修、空調壓縮機故障、轉向系統故障等內容。偶發性故障屬于不常見、偶爾會遇到的不確定性故障。根據上述調研結果,課程內容設計了汽車保養維護和常見故障診斷兩個大的模塊。汽車保養和維護模塊包括汽車一、二級保養的操作,這是維修工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內容。故障診斷模塊主要包括發動機啟動困難、工作無力、燃油消耗異常以及空調不制冷等高頻出現的故障,也包括了底盤異響、充電發電故障檢修等內容。通過這些項目內容的訓練,學生基本可以應對未來日常崗位工作需求。

查看全文

高職汽修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實踐

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一線的汽車維修服務技術人員,綜合實踐課程是學生在校內完成維修技能提升的關鍵課程,是校內實訓教學的核心環節,對學生消化吸收前修課程知識,完成頂崗實習的技能準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本門課程,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對課程的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1]。本文對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設計、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對我校課程資源建設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以期能為同類院校該課程的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課程定位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普遍采用“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2”是指在校兩年的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個“0.5”是利用1個學期的時間在校外完成頂崗實習,而第一個“0.5”則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2]。汽修專業高職學生在經過2個學年的校內學習后,基本上完成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大部分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已基本掌握了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原理與維修、汽車電控系統等課程的相關知識。但前述知識多是從知識自身結構出發,逐點學習。從內容上來講,大多數知識點相對獨立,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塊狀的,沒有行成關于汽車整車的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學生未來的崗位以及頂崗實習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應該是將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面對汽車出現的故障,學生需要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功能,就是通過課程的訓練,讓學生將前2學年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將前修課程知識融為一體,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從而形成能夠脫離課本的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的能力。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就是將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以及電控系統維修等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在專業知識學習與崗位技能形成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2課程內容設計

基于課程的定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須滿足以下特點:一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面向崗位技能的實際需求;二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前修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三是要突出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3]。根據以上特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緊跟汽車服務市場

查看全文

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摘要:與傳統汽車比較,新能源汽車在底盤、車身和內部裝飾上的差異不大,但是在動力總成、娛樂和高壓安全系統上卻有很大的不同。為此,針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結構原理、失效方式,結合各行業的崗位資格要求,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針對裝配件的維護,確定了理論培訓和實際維護需求,制訂了一套適合新能源汽車的人才培養方案。

1引言

職教二十條的出臺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發展目標,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高職教育的發展與課程改革將進一步深化,目的在于改善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要把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學方法引進到教學中來,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學方式將會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新能源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投放和大學的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它給我國的環境與汽車工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各有關院校要順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的需要,為新時期的全面、全面的創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2新能源汽車發展及專業建設背景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由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必然選擇。這是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的一項戰略行動。人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與轉型的重要因素。根據中國汽車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業有兩百萬名員工,其中17萬名新能源員工,預計到2025年的需求為120萬。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和汽車維修工人的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工人的入職標準不科學,再培訓機制不健全,汽車維修和測試專用設備的使用、電池和控制系統的測試、發動機管理系統的測試,以及汽車控制系統、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的測試和應用技能,這些都會對售后服務的質量產生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是當前社會、汽車企業和高等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3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查看全文

機械類專業實習畢業實踐研究

摘要:專業實習是機械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進行工程師基本訓練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本文根據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給出了同濟大學機械專業的專業實習建設的要求與內涵,說明了教學質量控制要點及具體實施過程和效果,并給出了相關的教學保障過程,最后針對達成評價后所存在的問題給出了持續改進的方案。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課程目標;教學質量控制;專業實習

一引言

在新工業的大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設工業強國的第一戰略資源[1],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自2005年以來我國就開始構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逐步開展專業認證工作,并把實現國際互認作為重要目標。到2016年6月2日,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一致同意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2]。這意味著我國本科工程教育所授學位與其他《華盛頓協議》成員所授的學位“實質等效”。在此精神指引下,同濟大學機械專業經過多年建設,于2018年通過機械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同濟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以堅持先進制造和工程機械為學科發展特色,根據本專業學生的市場定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以及工程專業認證及機械類專業補充標準要求,在征求行業、企業專家以及用人單位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課程體系的設計。專業實習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進行工程師基本訓練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通過專業實習,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生產技術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根據專業認證的要求,專業實習支撐如下。課程教學目標1: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學習生產實際知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的理論知識,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完成專業課的講授打下一定的基礎。課程教學目標2: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其在生產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提煉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為以后的工作和繼續深造學習積累實際經驗。課程教學目標3:通過對我國有代表性的制造生產企業參觀實習,了解本專業先進技術及發展方向、現代化企業的組織管理方式等,了解我國制造行業生產水平,增加對專業的感性認識。課程教學目標4:結合實際動手和參觀學習,拓寬視野,使學生能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認識到自主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可以看到教學目標與畢業要求是一一對應的,符合專業認證的要求(見表2)。實習把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現實具體的設備、生產線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豐富和強化了對專業、企業的一系列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為學生做好就業思想準備、提高崗位操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專業實習實施過程

專業實習教學團隊基于專業認證的精神結合卓越計劃要求和培養機械類專業學員熱愛機械、獻身機械的情感需要[3],建立了科學而系統的教學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及其達成度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近5年持續不斷的改進,拓展了與機械類龍頭裝備企業密切的實踐合作關系,完善了教學管理方法,不斷提高實習教學質量和效果。實習過程由專業老師帶隊,企業一線技術人員指導,結合生產實際講述生產過程和典型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每個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動手參與實踐[4]。每天實習后,督促學生抓緊時間整理、補充實習筆記;待實習完成后,組織實結,交流實習體會,撰寫實習報告。

查看全文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內涵建設研究

[摘要]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自2012年在全國開設以來,各學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各不相同,因此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進行內涵建設標準研究十分迫切。該文主要以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和課程實施面加以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實施

本研究僅針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和課程實施過程進行研究。

一、人才培養方案

針對全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開設情況做一下比較。1.公共基礎課。公共基礎課是按國家要求標準要求進行,教學內涵可在課程實施中加以評價,這里不作比較。2.汽車專業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專業課是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汽車各個系統的共性所能列出的四個系統。按照系統化教學方式應采用發動機、底盤、電氣、電力電子驅動四個系統進行教學,但由于要突出新能源專業核心課,人為的將發動機、底盤、電氣三個系統作為專業課統一在“汽車構造”“汽車電氣”“汽車電控系統”來代替,而將新能源汽車特有的課程獨立成專業核心課。3.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應包括“汽車機械制圖或識圖”“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汽車機械基礎”“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汽車總線技術應用基礎”等。下面針對四門課如何開設加以說明:(1)“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未作知識更新,在直流電部分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高壓直流供電網電路及其防護;在電工交流電部分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交流供電網電路及其防護;電工學中電機部分只有異步電機,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永磁同步直流無刷電機課程。最后,要將晶閘管內容轉置“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中講解,晶閘管明確為電力電子元件。(2)“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據統計截止2020年幾乎沒有一家學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開設“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課程,這是全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基礎課的重大失誤,是脫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國家汽車教學標準的一個證明。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的變頻器、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等全是電力電子方面的應用,從而未開設本課程;二是沒有現成的教材和先例資源,導致教師或專業負責人無法照貓畫虎。(3)“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大部分都開設“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課程,但在內容上未做出相應的改變,屬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在內容缺失上的失誤。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的變頻器、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未來智能汽車零部件等都是采用數字信號處理類的并行單片機,而非8051這種串行單片機,從而未開設本課程;二是沒有現成的教材和先例,無法照貓畫虎。(4)“汽車總線技術應用基礎”。“汽車總線技術應用基礎”在內容上未做及時改變,屬內容缺失。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在LIN/CAN/FLEXRAY/MOST/ETHERNET等五種網絡的都有應用,而僅對LIN/CAN內容進行。目前的狀況是總線共有7層,按要求高職高專只要掌握第6、7層即可,實際第6和7層沒有做到電路原理和應用相結合,這即是教材開發的問題,也是師資問題。4.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核心課。目前全國有三種類型的專業核心課實施方式,優缺點如下:(1)第一種將“新能源汽車技術概論”“純電動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混合動力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燃料電池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這四門課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縱向發展的類型。方案看起來新能源汽車特征明顯,但實際操作時重復內容需要加以避免。(2)第二種將“新能源汽車技術概論”“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原理與檢修”《電機及電機控制系統原理與檢修”“整車控制系統原理與檢修”這四門課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共用的技術進行開設課程,缺點是將電池、電機這種教材中一章級別的內容上升為一門課程有升級內容的趨勢。不利于高職高專定性不定量學習的宗旨,也易割裂電池、電機等彼此之間的聯系。(3)第三種是將新能源汽車的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共性和特性全部提取出來形成“汽車發動機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電氣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電力電子驅動系統構造原理與檢修”四門課程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共用的技術基礎進行開設課程,是未來所有汽車專業開設的課程。目前這種方案中不能明顯體現新能源汽車的課程,并不適合當前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一定要突出顯現的情況,適合新能源汽車大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屆時人們不再稱新能源汽車為新能源汽車。5.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方向課。高職、高專學生的專業方向有汽車研發服務、生產制造與裝配、售后技術與服務三個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方向應側重在新能源汽車研發服務工作、汽車制造與裝配工作、汽車售后技術與服務工作的具體應用的教學內容研究,而不是將新能汽車的結構、原理本身要做明顯的專業區別,因為新能源汽車結構、原理與燃油汽車除電力電子驅動系統外,并無區別。6.其他拓展課。目前,通常將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車聯網技術等作為拓展課,不再說明。

二、課程實施

查看全文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摘要: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教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是高職教學工作的核心,是深化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與掌握知識、技能的有效途徑。這為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指明了方向,因此分析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0引言

高職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主要陣地,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的培養。然而從當前汽車類職業院校教學情況來看,部分院校過于注重汽車專業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動手操作、創新與團隊合作等能力的培養,導致汽車專業畢業學生的技能水平和汽車行業用人單位要求不符。因此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如何培養符合適當發展的人才,已經變成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目標不明確

查看全文

本科院校汽車構造課程改革探討

摘要: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已經是高校培養人才的的一個考核方向,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綜合創造能力的重要性更是培養卓越人才為核心,文章以我校汽車專業基礎課程群教學改革研究為起點,積極探索以培養卓越人才為核心目標汽車構造新型教學改革方式,為后續課程和人才培養計劃做足夠支撐。

關鍵詞:卓越人才;汽車構造;教學改革

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越來越快的提上了教育改革的日程。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須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社會進步提供優秀的人才保障中要積極發揮自身價值,其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出一流人才,建成卓越的高等學校教育。現在多數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已經認識到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綜合創造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學校招生的擴張,專業設置、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加之部分院校根深蒂固的一些傳統觀念,教學改革的主動性不強,教學改革效果不明顯。以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能力,應對本地區發展對汽車類技術人才的需要,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我校積極探索適合實際需求的汽車專業基礎課程群改革,本文以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改革為例進行探討分析。

1汽車構造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

汽車構造是我校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交通運輸(車聯網方向)三個本科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如《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設計》等課程的前銜課程[1],是整個汽車類專業全套課程教學的過渡支撐。該課程主要使學生掌握汽車不同類型的典型結構、主要零部件技術參數,熟悉發動機、底盤相關系統、總成和零部件的基本結構、以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同時講解汽車發展前沿技術、新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趨勢等。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但關系到后續課程學習,同時影響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以及在后期工作就業中對崗位適應和社會對畢業生反響均造成較大的影響。

2傳統教學方法、課程考核及效果

查看全文

虛擬化維修車間在汽車故障診斷的實踐

【摘要】文章分析目前《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人均實訓配套數普遍不足及學生對整車沒有拆解過從而導致對整車結構不甚了解的普遍問題,通過將虛擬仿真游戲融合進傳統的汽車故障診斷技術的實操教學環節,進行課程教學實踐,探索更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實操教學效率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仿真游戲;汽車維修;教學實踐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此課程不僅是學生所學汽車相關知識、技能綜合的運用,并且是學生進入汽車后服務相關職業崗位頂崗實習和就業的直接連接橋梁,此課程學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學生是否愿意從事對這個行業及對這個行業的興趣,但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一直存在人均配套數遠遠不足及實踐造成的教學設備損耗較大的問題,而通過引入“虛擬化維修車間”概念到實踐教學環節中,有望解決這一問題,大大提升實踐教學效率。

1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課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教學內容,以項目化教學方式來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能掌握其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是這門課程教學的典型特點,綜合診斷維修能力的培養是它的核心目標。但課程實踐中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部分院校使用發動機臺架作為教學用具,部分院校使用整車,筆者更傾向于使用整車,因為在實際維修中,維修人員面對的都是整車,而整車相對于實訓臺架具有更加完整性及真實性,更為主要的是,在實際維修中,拆裝其實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使用實訓臺架作為教具的話,此項學習任務就無法完成,導致許多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無法快速的進行作業。可見整車作為教學用具是必然的選擇,但整車在院校中不可能配套到人均1輛,即使一個實踐項目配套6套以上也是不現實的,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一個故障實踐項目也僅僅配套2輛整車,這遠遠不能滿足實踐教學所需,由此必然導致實踐教學效率大大降低,所以基于“虛擬化維修車間”故障診斷實訓能力提升的實踐教學非常適合在這門課程中進行開展和實驗。(2)在實踐教學實施中,大部分維修教學案例都是通過人為的設置故障點,讓學生進行排故,這種項目化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每次排故前,已經具有目標性及方向性,而這在實際維修中并不合理。實際維修中,對于客戶車輛的故障問題千奇百怪,且大部分是機械故障,電路故障實際并不多見,同時維修過程中,少不了各種拆裝和換新,這也是在實際教學中無法完成的,而“虛擬維修車間”的嵌入,剛好可以彌補此.

2“虛擬化維修車間”的引入對課程實踐的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