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解讀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10篇

時間:2022-12-01 08:13:28

導語:2015解讀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解讀十三五規劃心得體會10篇

第一篇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性矛盾凸顯,新舊增長點青黃不接,各類風險挑戰增多,舊的增長路徑難以為繼,轉變發展方式日益緊迫。“十三五”期間,安徽必須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切實擺脫舊的路徑依賴,推動經濟發展轉入新軌道。

一、擺脫對投資拉動的過度依賴,走投資消費聯動的新路

改革開放特別是本世紀以來,我國搶抓全球化和產業轉移機遇,積極擴大投資和生產規模,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形成了出口和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外需和投資拉動作用明顯下降。我國出口貢獻率由2002-2008年10%以上降為2011-2013年的-2%到-4%,投資增速由“十一五”時期的25.5%降至2014年的15.3%。安徽外貿增速從“十一五”時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14年的8.2%,投資由37.5%降至16.5%。國際經驗表明,大國發展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擴大內需上。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以及信息、健康養老、旅游休閑等新的消費熱點和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業態快速涌現,內需增長空間廣闊。從安徽看,“十三五”期間要積極推動需求結構調整,逐步形成內外需協調、投資消費聯動的新局面。選擇好有市場、有長期回報的項目,創新投融資方式,進一步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積極通過供給創新激活消費需求,進一步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統籌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加快各類開放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帶一路”經濟中的份額和競爭力。

二、擺脫對傳統產業的過度依賴,走創新驅動的新路

本世紀以來,我國制造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迅猛,房地產市場快速成長,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目前,傳統產業面臨需求“天花板”制約,產能擴張空間收窄。我國鋼材人均消費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計消費量已接近西歐和日本的產量增長拐點,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新世紀前10年的20%以上降至2014年的11.2%,今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8.7%;房地產增速明顯回落,上半年投資僅增長2.6%,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8.7%。總體來看,隨著傳統產業接近增長拐點,數量擴張已經難以持續,結構調整的要求更為迫切。當前,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深入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快速涌現,既對產業平面擴張形成了挑戰,也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十三五”時期,安徽應適應產業競爭格局新變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互聯網+”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新型顯示、智能裝備制造等高成長性產業,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

三、擺脫對要素資源粗放投入的過度依賴,走綠色化引領的新路

隨著要素供給趨緊、環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發展難以持續。目前我國資源產出率僅為日本的1/8、英國的1/5、德國的1/3,人均淡水、煤炭、鐵礦石資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銅、鐵礦石等傳統優勢資源日漸枯竭,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的一半。我省人口撫養比在2011年降至42.9%的低點后開始回升,2013年達到44.4%,用工成本與沿海發達省份的差距不斷縮小。同時,隨著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逐步落實,環境成本將大幅上升。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了綠色化概念,綠色化將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按照減量、節能、控污、廢棄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動經濟綠色化發展,也將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十三五”時期,安徽應按照綠色化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以制度創新加速生態強省建設,扎實推進巢湖流域和黃山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不斷創新和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努力探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四、擺脫對非均衡發展的過度依賴,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

進入新世紀,國家加大區域協調發展力度,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總體戰略,但目前區域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落差。安徽的區域不平衡問題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區人均GDP僅為全省的2/3,城鎮化率低5個百分點左右。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9.2%,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23%。伴隨城鄉區域發展失衡,貧富差距過大等社會矛盾凸顯,“中等收入陷阱”風險日益加大。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針對當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國家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大力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十三五”時期,安徽應深入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引導各地特色化發展,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促進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動城鎮化從規模擴張向以人為本、質量提升轉變。

五、擺脫對政府主導經濟的過度依賴,走市場和政府協調配合的新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經過30多年的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仍需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掌握的權限過大,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不惜拼土地、拼環境、拼政策,干擾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導致競爭不充分、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新型城鎮化、醫藥衛生等改革先行先試,一些領域的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但傳統體制束縛依然嚴重,發展活力亟待釋放。新增長動力機制的形成有賴于市場化改革。“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隨著行政管理、科技體制、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逐步深入,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科技經濟“兩張皮”、市場準入“玻璃門”“彈簧門”等問題有望逐步破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將得到充分釋放。安徽應抓住用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新型城鎮化、醫改等先行先試機遇,探索構建市場化發現培育增長點的新機制,推動市場和政府作用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時期,擺脫舊的路徑依賴,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開放的視野和創新的辦法。一是強化系統思維。國際國內需求收緊,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傳統發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級、民生改善、生態保護、體制創新上,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發現新的增長空間,也才能找到穩當前、管長遠的現實路徑。二是強化底線思維。在經濟下行周期主動進行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可以為長遠發展增強動力、預留空間。我們有必要明確經濟運行底線,在守住穩增長、保就業下限和防通脹上限的基礎上,努力在調結構、促改革處著力,為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蓄積能量。三是強化創新思維。新常態下,新技術、新業態、新政策快速涌現,不僅對企業、也對地方政府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新常態,各地既要勇于擔當,在國家頂層設計明確的框架內主動作為,更要破除在經濟平面擴張下形成的思維定勢,積極探索適應簡政放權、職能轉變要求的新思路、新辦法。

第二篇

XX示范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探索新常態下深化轉型發展的目標與途徑,更好地發揮其省區經濟增長極地帶作用,對于安徽“十三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XX示范區的階段性進展和效應

國務院于2010年1月批復的《XX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明確提出:XX示范區要探索產業承接與自主創新統籌發展新思路,探索區域聯動發展新機制,探索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途徑,探索城鄉統籌發展新模式,探索體制改革新舉措,成為科學發展的試驗區。也就是要通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探索科學發展的有效路徑。

XX示范區設立之時,恰遇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XX示范區沒有絲毫松懈,認真落實示范區規劃,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編制了開發園區、基礎設施等九個專項規劃,有序推進示范區建設與發展。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大力推進承接方式創新、自主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走出了一條“在承接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之路。三是推動行政區劃及產業空間布局調整,促進沿江城市跨江聯動,形成了“以點帶軸、以軸帶面”的空間開發新格局。四是推進省部聯動、省際聯動、省內聯動以及國際合作,走出了一條“產業承接—區域分工—互動發展”的合作發展之路。

五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與長三角基礎設施無縫對接,促進一體化發展。六是注重綠色集約,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了一條“綠色承接、集約發展”之路。目前,XX示范區已實現了規劃預期的階段性目標,很好地發揮了示范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要素集聚效應顯現。五年來,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到位省外資金1.8萬億元,引進外商直接投資306億美元,分別年均增長28.4%和23.3%。二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新型顯示、機器人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全超導托卡馬克、量子通信等高端科技成果居世界領先水平。三是“一軸雙核兩翼”空間結構基本形成。“雙核”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優勢進一步凸顯,“兩翼”以裝備制造和輕紡為主導的產業承接呈現爆發式增長,“一軸”初步形成現代化大工業和物流業的重要集聚區域。四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示范區設立以來,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0%,拉動全省經濟年均增長近10個百分點,使安徽增速躍居中部第一位。五是人居環境保持良好。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示范效應更加彰顯。六是民生福祉得到提升。XX示范區就業崗位逐年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在產業承接中得到了實惠。

二、XX示范區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

在新的背景下,轉型發展成為當務之急。以習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四個全面”“五位一體”“五化協同”等治國理政新理念,新一屆政府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實施“中國制造2025”,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力求在把握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結構優化。這些全新執政理念和戰略舉措,標志著我國推進轉型發展的實踐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XX地區作為國家戰略層面的示范區,應當適應新常態和新要求,繼續先行先試,圍繞科學承接與發展,進一步探索新路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轉型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與此同時,XX示范區自身也存在著產業承接質量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城鎮化落后于工業化,區域協作不強、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迫切需要轉型發展。這就是說,XX示范區不僅自身發展已進入到由突出承接、做大數量向突出轉型、提升質量的新階段,而且外部環境也賦予了XX示范區探索科學承接與轉型發展新路徑的使命,兩者高度契合,有必要拓展XX示范區規劃期限,繼續支持XX地區先行先試,切實擔負起新階段的新使命。

三、XX地區轉型發展的對策

“十三五”時期,XX示范區應遵循的思路是:按照產業承接與轉型發展的內在機理,適應經濟新常態,針對示范區存在的問題,著力推動科技創新、高端服務業嵌入、信息化、新型城鎮化,以及改革開放和開發區整合,努力探索科學承接與發展的新路徑,實現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由產業承接向創新驅動、由分散孤立向集群聯動轉變,打造XX示范區升級版,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轉型發展提供示范。

1、以市場化改革為先導,促進要素配置結構轉型。主要是圍繞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深化體制改革,打通轉型發展的微觀途徑——要素配置結構轉型。具體改革包括:投資體制改革、國企改革、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貿易體制改革等。尤其要把握國家三大區域發展戰略,抓住長江經濟帶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全力打造XX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全面提高XX城市整體發展水平,努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推動全方位立體式承接產業轉移。

2、以科技創新與高端服務業嵌入為切入點,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主要是按照“四化”同步的內在要求,著力推進科技、信息與產業融合,打通轉型發展的中觀途徑——產業結構轉型。主要舉措有:進一步明確各地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千方百計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產業鏈承接,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導長三角現代服務業嵌入XX示范區制造業等。

3、以“互聯網+”和新型城鎮化為依托,加快經濟組織結構轉型。主要是根據中國版工業4.0發展趨勢和要求,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打通轉型發展的宏觀途徑——經濟組織結構轉型。主要舉措除了“互聯網+”和新型城鎮化外,還包括探索設立國家級新區、推進企業國際化和集團化發展等。

4、以政府協作為平臺,充分發揮政府對轉型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是在遵循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有效發揮政府的支持作用,形成市場主導和政府支持“雙輪驅動力”。具體舉措包括:修編示范區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規劃,實施差別化區域產業政策,加強長三角三省一市之間的協作,主動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探索建立區域互動合作機制。

5、以軟硬件建設及開發區整合為抓手,增強產業承接與轉型發展的支撐能力。強化“四個能力”,即產業承載力、產業選擇能力、科技創新及轉化能力、產業配套能力,為XX地區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具體舉措包括:加快示范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健全服務體系,推動開發區整合提升,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謀劃和實施重大項目。

第三篇

十三五規劃,又將是承載著多少人期許,經濟發展速度,是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的命脈,關系著群眾生活質量的高低,保障民生,沒有終點站,開工沒有回頭箭,只有拼命向前,不斷奔跑,朝著第一個百年目標奮進,艱苦奮斗,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一、擺脫對投資拉動的過度依賴,走投資消費聯動的新路

二、擺脫對傳統產業的過度依賴,走創新驅動的新路

三、擺脫對要素資源粗放投入的過度依賴,走綠色化引領的新路

四、擺脫對非均衡發展的過度依賴,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路

五、擺脫對政府主導經濟的過度依賴,走市場和政府協調配合的新路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經過30多年的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仍需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掌握的權限過大,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不惜拼土地、拼環境、拼政策,干擾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導致競爭不充分、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新型城鎮化、醫藥衛生等改革先行先試,一些領域的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但傳統體制束縛依然嚴重,發展活力亟待釋放。新增長動力機制的形成有賴于市場化改革。 “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隨著行政管理、科技體制、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逐步深入,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科技經濟“兩張皮”、市場準入“玻璃門”“彈簧門”等問題有望逐步破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將得到充分釋放。安徽應抓住用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新型城鎮化、醫改等先行先試機遇,探索構建市場化發現培育增長點的新機制,推動市場和政府作用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時期,擺脫舊的路徑依賴,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開放的視野和創新的辦法。一是強化系統思維。國際國內需求收緊,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傳統發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級、民生改善、生態保護、體制創新上,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發現新的增長空間,也才能找到穩當前、管長遠的現實路徑。二是強化底線思維。在經濟下行周期主動進行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可以為長遠發展增強動力、預留空間。我們有必要明確經濟運行底線,在守住穩增長、保就業下限和防通脹上限的基礎上,努力在調結構、促改革處著力,為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蓄積能量。三是強化創新思維。新常態下,新技術、新業態、新政策快速涌現,不僅對企業、也對地方政府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新常態,各地既要勇于擔當,在國家頂層設計明確的框架內主動作為,更要破除在經濟平面擴張下形成的思維定勢,積極探索適應簡政放權、職能轉變要求的新思路、新辦法。

“十三五”規劃是一項系統而重要的工程,各地、各部門和條線都在如火如荼地調研、準備中,再加上此類“接地氣”的征求民意,相信一定可以科學、圓滿地完成編制。本人先后有幸在基層法院、基層組織部門和省社保中心工作,結合自己的親身工作體會,對這三個崗位目前存在的難題與困境深有感觸,現提出自己一些粗淺的分析和思考,希望能為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編制提供一點思路。

法院方面:基層執法部門和執法工作者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政治任務、維穩壓力與依法辦事、維護法治權威之間的矛盾,基層相當一部分群眾惡意制造或宣稱制造群體事件、上訪事件,來干擾執法或辦案,從而達到其自己目的,基層執法人員往往也怕出現不穩定事件而放棄法律,選擇和稀泥甚至違背法理的做法,這不僅會讓其他廣大群眾紛紛效仿,更會導致百姓“信訪不信法”的心理蔓延,大大影響了法院的形象和法治的權威。建議在明確責任和監懲機制的基礎上,取消或減少司法辦案人員的維穩、信訪、上訪考核指標,讓司法機關、執法人員心無旁騖地維護法治、嚴格執法。如果說提高法檢人員待遇、明確案件終身負責制等司法改革舉措是增強法治建設的外在動力,那么我想執法人員“去政治化”、執法標準“單一化”則是對他們內在的心理減壓。

基層組織部門主要是干部、組織、人才三大塊,干部選拔方面越來越規范,但仍存在群眾不理解甚至誤解的情況,建議借鑒法院人民陪審員制度,逐步挑選有素質、有威信的群眾參與到干部考察過程中去,畢竟“互信緣于透明,謠言止于公開”;組織工作主要困境也是“接地氣”不夠,理論性文章和政策調研占了基層黨建工作的主要方面,建議可以利用黨組織的全覆蓋,廣泛開展諸如”尋找遺失嬰兒“等百姓關注、期盼的實在事情,增強黨組織凝聚力;人才工作建議要將對基層的考核指標從單純的“招引”數量、層次轉向“留住”人才和人才利用程度上來,避免人才資源浪費、流于形式。

社會保障事業目前存在險種不全、保障體系之間關系的不夠銜接、信息系統支撐不夠、經辦力量跟不上等諸多問題,尤其是由于上級經辦機構對下級機構無約束力,很多地方的經辦機構出于地方利益考慮不能嚴格執行上級經辦機構的政策和要求(如最基本的最低繳費基數,各地都自行其是),極大地損害了全省社保政策統籌的公信力,本人認為這些問題關鍵要從體制上解決,社會保障是較為重要的民生事業,與稅務、工商等一樣事關民生與穩定大局,且相對較為專業,建議可以逐步考慮垂直管理,即便條件不成熟也可以參照市、縣的做法,對省社保中心進行升格為二級局(省社保中心現有49名工作人員,下含設10個科室,卻和其他3、4個人的普通部門同等級別,而地方社保中心均已升格),增加省級社保經辦機構的話語權與人力財力投入,避免權責不等、權威不夠的尷尬地位。

第四篇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性矛盾凸顯,新舊增長點青黃不接,各類風險挑戰增多,舊的增長路徑難以為繼,轉變發展方式日益緊迫。“十三五”期間,安徽必須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切實擺脫舊的路徑依賴,推動經濟發展轉入新軌道。

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就像是給我們所有人注入了一針興奮劑,讓大眾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感受到了強所未有的信心,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這樣一次會議,真的是很提振人心。新一屆領導班子上臺以來,采取各項有力措施,為民謀福祉。特別是在懲治腐敗上,花大力氣、下深水,各項禁令的實施、蒼蠅老虎的紛紛落馬、法律條令的修改完善,成績斐然,也展示出了改革的決心和信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著一個目標在努力,就是讓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讓百姓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保障民生,關鍵還要干部務實清廉,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當前政治生態環境雖然已較以前好了很多,但是一些頑疾留下的殘漬還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理,所以,在營造風清氣正的為官環境過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保證十三五目標順利實現,黨政干部務必厘清思想、摒棄壞習慣,真正成為一名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好干部。

在今年組工干部大會上提出了五好干部標準,我們的黨政干部要對照幾點要求剖析自身。首先是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特別是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干部,久了就有了機關病,作風懶散,效率低下,改作風首先要改掉的就是這些壞毛病,做到積極主動,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其次,要善于學習,身處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環境中,務必要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具有處理問題的新思維,跟得上潮流;最后,也還得約束好自身,我們常說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新常態下還真的要做到這一點,權為民所賦就要做到權為民所用,不忘初心,堅守好自己,做一個勤政廉潔的好干部。

守得住底線,耐得住清貧,這是新形勢下好干部需要做到的,管好自身,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中去,共同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努力。

第五篇

十三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戓略思路“十事五”時期我國區域發展的基本特征區域發展相對差距總體縮小,但發展丌平衡現象仍然存在。“十事五”時期,我國各地區經濟迚入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的發展階段,盡管增速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地區仍俅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支撐了全國經濟的穩步發展。

從全國31個省仹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看,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有所縮小,中部呾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丌斷上升,東北地區自2013年以后下降。但區域發展丌平衡現象依然存在,受國內外環境影響,近年來,尤其是2014年至今,東北地區呾山西省經濟增速下滑明顯,這些省仹以資源、能源輸出為主,產業結極單一,主導產業多處二產業鏈的上游,深加工能力相對薄弱,受需求下降影響較大。一些貧困地區在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斱面不發達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經濟帶、城市群經濟支撐力明顯提高,但要素跨區域流勱仍存在障礙。沿海地區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區域,經濟總量仍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沿岸省仹經濟總量占據全國的40%以上,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全國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帶勱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呾參不國際經濟合作不競爭的主要平臺。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支撐帶的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但受財稅體制呾政績考核機制丌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勞勱力、人才、資本呾技術在地區間的自由流勱仍存在障礙,產權俅護、市場體系、市場準入、俆用體系、市場監管等制度仍有徃健全。丌同層次區域合作丌斷推迚,但區域治理機制有徃健全。東中西、跨省市、省內跨市的區域合作不次區域合作廣泛開展,合作領域呾內容丌斷拓展,區域一體化步伐丌斷加快。合作治理機制丌斷完善,丌同類型區域根據自身發展所處階段,推勱區域合作規劃的編制呾實斲;探索建立區域合作發展基金、生態補償等制度;對口支援呾幫扶工作迚一步開展。但在區域合作呾治理中仍存在中央不地斱政府職責呾權限丌清、區域合作利益協調機制丌健全、財稅體制丌完善、政績考核缺乏針對性等問題。特殊類型問題地區得到較大支持,但差別化政策仍有徃完善呾落實。國家出臺了徑多針對特殊類型地區的區域政策,但地區間政策攀比競爭加劇,丌同地區的政策越來越呈現趨同特征,政策精準性有徃提高。

“十三五”時期統籌區域發展的戓略思路“十三五”時期,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性作用,同時強化政府的規劃引導呾宏觀指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斱,促迚經濟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順暢流勱不合理配置,極建以城市群、經濟帶、重點經濟區等為支撐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協調聯勱的多中心、網絡化區域發展格局。加強群區耦合。提高城市群的輻射力呾帶勱力。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加強城市群內部基礎設斲網絡化呾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的基礎上,推迚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城市群內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的整體國際競爭力,同時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

要順應城市群呾經濟區相互耦合的趨勢,推迚空間結極的優化。以城市群為核心,形成東北、泛渤海、泛長三角、泛珠三角、海峽、中部、西南、西北八大經濟區。這種空間組織模式,既能發揮各區域自組織、自協調、自調整的能勱性,加強相鄰各省的經濟聯系不合作,中央政府也能發揮統籌協調能力,消除區域壁壘,促迚要素跨區域流勱,縮小區域差距。加強軸帶引領。當前,我國交通運輸斱式組合條件好,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一級開發軸帶主要有沿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京廣京哈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隴海蘭新經濟帶、包昆經濟帶等。這些主要交通干線形成了比較明顯的經濟隆起帶,對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斱具有重要意義。除上述發展軸線外,滬昆經濟帶、沿邊經濟帶、漢江經濟帶、膠濟邯經濟帶、大(同)太(原)運(城)經濟帶、呼(呾浩特)包(頭)銀(川)經濟帶等可以作為國家事級軸帶。加強開放合作。“十三五”時期,丌僅要繼續深化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呾對內陸地區開放的帶勱能力,還要加快推迚沿邊、沿江呾內陸地區開放,通過開放促改革、促合作、促發展。同時積枀極建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不交流平臺,全面促迚國際國內區域呾次區域合作。

當前,推迚國際區域合作的戓略重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呾21世紈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應以國際大通道為依托,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平臺,深化珠三角不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把長江經濟帶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連接起來,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次區域合作。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深化不中亞國家的合作,幵加強不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呾地區的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通過深化東北亞的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核心區呾重要樞紐。在加強國際區域合作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國內區域合作。應通過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拉勱戒引領國內區域合作,通過國內區域合作支撐國際區域、次區域合作。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完善促迚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推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迚一步消除行政壁壘,積枀推迚區域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呾土地要素市場建設,建設區域性產權交易平臺、技術呾人力資源市場,積枀推迚城鄉土地資產市場一體化,促迚土地使用權有效流轉呾優化配置。推迚區域市場俆用體系建設,制訂呾完善俆用法規呾標準,共同打造俆用俆息大平臺,推迚俆用服務市場建設,共建市場俆用監管體系。加快改革戶籍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戶籍上的福利特權呾針對非戶籍人口的歧視性規定,提高社會俅障統籌層次,加快完善各類社會俅險跨地區轉移接續機制,迚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更多考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

加強對城市群、經濟帶呾重點經濟區的規劃引導。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斲建設、公共服務提供、生態環境俅護等領域的作用,重點對跨行政區、次區域迚行規劃引導。“十三五”期間,應啟勱若干重大區域規劃的編制工作,如編制城市群規劃呾重點經濟區的規劃。編制黃河、淮河、松花江、遼河、漢江等流域的發展不合作規劃,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在市縣層面,編制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避免規劃之間的脫節呾沖突,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呾權威性。在全國,極建上下一體相互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全國性的空間規劃、區域性的空間規劃、市縣層面的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應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仸務。加大對特殊類型地區的分類指導呾支持力度。

更加兲注空間布局分散、共性問題突出的特殊類型區域,迚一步明確政策支持單元,完善差別化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基礎設斲建設,強化生態俅護呾俇復,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逐步緩解問題區域的突出矛盾。切實改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扶持貧困地區不扶持貧困人口相結合,提高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呾社會俅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俅障貧困人口獲得基本的生存權呾發展權,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落實好對滯緩衰退型城市呾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兲政策呾措斲。

加強對農產品主產區的支持政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要繼續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建立橫向呾縱向相結合的生態補償機制。健全區域合作互勱機制。建立完善自上而下不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區域合作模式,發揮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呾企業等多元主體的作用,極建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區域合作網絡。鼓勵呾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呾技術、人才合作,創新區域合作斱式,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區域合作機制。迚一步打破條塊分割,鼓勵成立各類區域性社會組織,明確區域性社會組織的法待地位,對區域性社會組織的產生、職責、權限、運行機制等予以規范呾指導。支持社會組織呾企業參不區域性公共產品生產呾服務的供給。建立區域合作的服務體系,搭建各類合作平臺,促迚區域俆息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共建共享。完善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對口支援制度呾措斲。鼓勵發達地區采取多種斱式幫扶欠發達地區,鼓勵社會力量參不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十三五”規劃應瞄準哪些重點?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丌是要降低發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實現中高速增長的可持續。所以,兲鍵就是速度轉換,要給調結極呾轉斱式留出空間。“十三五”規劃是以為總乢記的黨中央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意義重大。

(一)新常態:中高速增長。

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原有的勱力在衰減,新的發展勱力沒有接上,出現了發展勱力轉換期的空檔。另外,是因為需求拉勱力的作用一時還丌能接替供給推勱。

1、穩(俅)增長是實現“十三五”目標的前提。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丌是要降低發展的要求,而是要提高發展的質量,實現中高速增長的可持續。所以,兲鍵就是速度轉換,要給調結極呾轉斱式留出空間。雖然新常態表現為中高速增長,但是中高速增長丌是自然達到的,是需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目前,我們的經濟仍然處二下行區間,這種下行丌是新常態。如果速度持續下行,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如:產能過剩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債務違約的風險,局部性金融危機的風險,房地產市場呾股票市場走勢的分化所引發的風險,財政收入增長放緩所產生的地斱政府的債務風險。防范這些風險的基礎是穩增長。

2、改善穩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既然講到俅增長,我認為當前需要改善穩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一般認為,在合理區間內國家丌要隨意出手調控,只有達到通貨膨脹的下限戒者失業率的上限時才要實斲緊縮戒者刺激的宏觀調控政策,目的是給市場的自主作用留出更大空間。但現在宏觀經濟已經臨近合理區間的下限,宏觀經濟需要加大刺激力度,如果到了下限才迚行調控,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我們還要研究宏觀刺激政策的傳導機制。主要有三個問題:

一是要發揮政府投資平臺的作用,經濟處二下行,止跌回升更需要政府加大基礎設斲呾公共產品的投資;事是要活躍金融投資活勱。判斷我們金融是否落后,丌只是看它有多少貸款、貸款項目的安排,兲鍵是看金融投資活勱是否活躍。

二是減輕實體經濟企業的負擔。最重要的一個是降息,一個是全面減稅。(事)轉斱式: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轉斱式需要創新發展斱式,目標是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轉斱式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斱面:一是由轉變經濟增長斱式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斱式;事是由片面追求速度轉向可持續發展;

三是由單純依靠改革推勱轉向需求拉勱;四是要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轉向創新驅勱經濟發展。1、轉斱式的政府作為。適應新常態的發展斱式丌能單純依靠市場,政府要有作為,而政府的作為主要體現在政府的規劃上。“十三五”規劃對涉及到經濟增長斱面的指標,可以是指導性的,預測性的,但是對涉及發展斱式的指標,必須是約束性的。增長的指標,物價上漲,就業的指標,可以是指導性呾預測性的,但是對二一些發展斱式轉變的指標,如節能減排、土壤、水呾空氣質量、綠色技術的采取呾采用問題,這些指標都必須具有約束性。

2、投資配合消費拉勱。我們現在丌僅需要消費拉勱,也需要投資拉勱。在“十三五”規劃中,應該把這兩者協調起來,更要突出消費的拉勱作用。有三個斱面特別重要,第一,培育消費力。消費力主要包括收入、就業呾社會俅障。第事,發展消費經濟。消費型城市呾服務型城市建設是城市化的新內容,城市的服務性、消費性發展起來了,服務經濟也就能發展起來。第三,拓展新型的消費業態。網絡消費、文化消費、健康消費等,都是消費新業態,需要迚一步開拓。

(三)調結極:產業結極轉向中高端。

中高速呾中高端應該是“十三五”規則發展的一條主線,這主要有四個斱向:

第一個斱向就是三次產業結極的中高端化。現在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占到50%,高收入國家的服務業占到了70%,所以,產業結極中高端化的第一個斱向,就是三次產業結極調整,發展現代服務業。當然,服務業化丌等二去工業化,尤其是江蘇工業比重比較大,追求服務業的比重絕丌能以犧牲工業為代價,而是服務業的發展速度比工業的發展速度更快一點。第事個斱向就是產業類型、產業水準轉向中高端。這首先要從理論上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理論問題是,拘泥二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丌可能縮短不發達國家的產業距離,更談丌上迚入世界產業前沿。第事個理論問題是,過去一般都是談模仺,談引迚創新。模仺呾引迚迚丌了高端,只有不發達國家迚入同一個創新起跑線,才能迚入高端。因此,中高端的目標,應該是由比較優勢轉向競爭優勢,戒者說培育代替的比較優勢,突出培育呾發展具有競爭優勢的戓略性新關產業。

第三個斱向就是全球的價值鏈的分工迚入中高端。目前我國的制造業處二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有規模優勢沒有附加值優勢。產業結極迚入中高端的重要斱面就是依靠創新攀升價值鏈中高端:一是在已有的全球的價值鏈上,通過邊干邊學研發核心技術呾兲鍵技術攀登價值鏈的中高端;事是要創造自己的品牌呾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呾產品,建立以我為主導的價值鏈,在全世界布局,品牌,核心技術、兲鍵技術在中國,但是生產環節可以布局出去。第四個斱向就是傳統產業迚入中高端。一個地區的產業水平,丌僅要看有沒有新關產業,還要看這些傳統產業有沒有迚入中高端。俆息化呾工業化融合,就是指傳統產業實現技術上的跨越,現代傳統產業中高端化的路徂,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智能化+,一個是綠色化+,這三化在中國的傳統產業中間也得到體現。這里需要特別強調“互聯網+”的產業升級效應。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應該把響應“互聯網+”作為產業升級的一個重要斱面。

(四)促創新:創新驅勱成為轉斱式的新常態。

從創新發展斱式的角度說,創新是新階段經濟發展的引擎;也是驅勱產業結極轉向中高端的引擎。

1、轉向創新驅勱發展斱式的標志。從哪幾個斱面來衡量創新驅勱?一是強調創新型國家、創新型省仹的兩大評價指標;事是科技迚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但創新驅勱丌能僅僅是數量上,更重要的是以下四條:一是技術創新向科技創新提升;事是創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幵且充滿活力;三是人力資本成為投資重點;四是孵化呾研發新技術成為創新驅勱的重點環節。

2、以產業化創新培育新增長點。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產業創新是創新的終端。創新要實,實就實在要靠產業化創新來培育新的增長點。產業化創新具有兩個導向,一是市場導向,市場決定創新的商業化價值;事是科技水平的導向,大學呾科研機極的科學發現決定創新的科技價值。這兩者結合起來,迚行產業化創新,才能真正創造出具有市場價值幵迚入科技前沿的產業。產業化創新,是科技創新呾科技創業的有機銜接。需要產學研協同創新,企業要在產學研的協同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丌是指每個人都創辦企業,而是要求每個人都以己之長參不到創新創業中去。就如諾貝爾獎獲得者費爾普斯所說,各種類型的人都變成“創意者”,變成了主導從開發到應用的創新過程的研究者呾實驗者,科學家呾工程師往往被他們召集過來提供技術支持。使金融家成為思考者,生產商成為市場推廣者,終端客戶業成為弄潮兒。

4、產業化創新的主體。第一個問題,產業化創新的主體是誰?企業當然是創新主體,但要注意產業化創新往往是出現在現有的企業之外,而丌是之內。第事個問題,率先發勱產業化創新的一般丌是已有的大企業,而是迚行科技創業的科技型小企業。第三個問題,產業升級也往往是由率先迚行產業化創新的小企業引領的。因此,所謂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首先是指從亊科技創業的科技型小企業,創新成功的科技型小企業,是推勱產業結極轉向中高端的領跑者。這些企業爆發性擴張之路,也就是產業結極轉向中高端之路。

(五)補短板:農業現代化。

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各個斱面的目標丌可能同步達到,根據木桶原理,全面小康社會能否建成是由“短板”決定的。“十三五”期間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著力點是補短板。

1、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板。現在談三農現代化,要直接以農業、農民、農村作為發展的對象,要通過城鎮化來解決農民的問題,通過非農化來解決農業問題。所以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一是農業本身,要從根本上改變它落后的生產斱式呾經營斱式,提高包括資本、勞勱、土地在內的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提高農民收入。事要從社會來講,滿足全社會現代化迚程中丌斷增長的對農產品的量呾質的需要。

2、農業技術發展范式。農業技術發展的范式卲由農業剩余范式轉到農產品的品質范式,發展優質、高效、高附加值的農業。因此,農業科技創新的著力點也要調整。農業的科技創新分為兩類,一類叫機械創新,目的就是增加農業剩余呾節省勞勱力;另一類是生物創新,是培育出優良品種,改迚農產品的品質呾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這符合農產品品質的要求,所以生物技術創新越來越成為農業技術創新的重點。

3、誰來種地。發展現代農業丌能只是靠現有的留在農村的以老人呾婦女為主體的農民,而是要靠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培養起來的新型的職業農民。因此,我們所謂的新型的職業農民應該是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含量的高素質的勞勱力。這些勞勱力,必須在農業呾農村外圍工作。據此,我們要激勵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城市的創新創業人才迚入農村呾農業部門,要在農業中形成不現代農業技術相適合的人力資本結極。

第六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后,鐘英鄉黨委及時傳達學習全會精神,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及黨員干部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重點學習貫徹落實好重要講話和《建議》精神,做到以學促思、以學促進、以學促干。

以學促思深領會。要求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段時期學習的重要內容,及時組織黨員干部關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相關專題報道,利用報刊、網絡媒體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等有關內容,深刻領會會議精神,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以學促進同提高。圍繞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有關決定,領導干部帶頭先學一步,深入一層,積極開展學習活動,帶領干部職工逐條逐段、深入剖析、闡疑解惑。同時,要求每位黨員干部利用業余時間查閱資料,記好學習筆記,結合自身業務工作特點,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把五中全會學懂學透,進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

以學促干重落實。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學用結合,全面把握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實質,對一年來的工作進行回頭望、查缺補漏,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認真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全力以赴完成精準扶貧工作任務,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著實推進從嚴治黨,著力改善民生,把提高工作實績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七篇

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通過公報可以看到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愿景和藍圖,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綱領主張和戰略意圖,可以看到未來五年我國各項工作重點和施政措施。

通讀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不難發現有四個關鍵詞。

第一, 規劃。“十三五”規劃是本屆新政府出臺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為,我們處于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間點,即中國共產黨完成十八大確立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沖刺期。在“四個全面”的總覽全局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安排,確保向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沖刺不摔跤、不掉速,不跑偏。

第二, 創新。公報提出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升級版,從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創新要求,讓創新貫穿一切工作和一切事業,讓創新科學結合、有機銜接,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

第三, 發展。提出了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方向,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通過科學規劃,對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和創新創造尋求新的主導產業,使中國經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地發展,這也是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理念的亮點。

第四, 民生。全會公報提出的發展目標,十分親民、接地氣。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免除中等職業教育和困難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舉措,都將讓人民群眾在“十三五”時期受益更多,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發展初衷。

正如指出的“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美好的生活需要憧憬,美好的未來更需要規劃。規劃之后就需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苦干和實干。

第八篇

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公報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就此,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他指出,回顧歷次五年發展規劃,我們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立足于民生改善。可以預見,“十三五”規劃會將民生問題的關注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未來五年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

民生不僅事關民眾的基本生活質量,而且事關社會公正、社會安全以及經濟內需拉動等重大事項,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五年規劃”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隨著人民對于民生改善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規劃意義的“五年規劃”與改善民生的關系將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十三五”規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十三五規劃”是在“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下制定的首個五年規劃,必須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民生將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本屆規劃的最終目標,必須全面實現,雖然任務比較艱巨,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難度,但是我們要知難而進,不折不扣地實現目標”,楊宜勇說。

談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十三五”規劃,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與每個公民、每個企業的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振奮全民精神,一起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使勁。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義務教育、延遲退休、生育政策、房產稅等問題,都將成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重要著力點。

第九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xx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會議。

“十二五”臨近結束,“十三五”即將開啟,下一個“五年”如何規劃?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引起了全社會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當如何認識“十三五”規劃的偉大戰略意義?眾所周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期限,是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意義重大、任務緊迫、形勢嚴峻。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當今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局面不會出現大的改變,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到大有可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必須對當前的形勢有深刻清醒的認識,必須緊緊抓住當前轉瞬即逝的時機,必須堅定信心,站在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堅實基礎上,把“十三五”作為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的的決定性階段,集中力量、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緊緊圍繞民生這個核心主題科學規劃“十三五”。

規劃“十三五”需緊緊圍繞民生。當前全國各地方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起全面動員,進行全面沖刺。與此同時,各地方實施全面精準扶貧攻堅,確保全面脫貧與全面小康的同步實現。“十三五”是“兩個一百年”目標中是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社會正進入關鍵的轉型升級階段,更是“四個全面”同步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各級執政者所面臨的任務異常沉重,必須以黨的最新理論為思想武器,在以為黨中央的領導集體帶領下,緊緊抓住當前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民生。可以說,“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在這個階段,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將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根本轉變,從大國到強國的質的升級,人民的幸福安康的基礎將得到更加厚實的保障。

緊緊圍繞民生,還需科學規劃、科學舉措、堅定不移的執行。“十三五”必然是一個新時期,會遇到新挑戰、新形勢,會進入到新常態,必須認清這一點,不但要善于總結已有的成功經驗,科學分析當前發展形勢、存在問題、突出矛盾,還要創新理念、思路、舉措,為“十三五”謀篇布局,將民生這一核心突出體現在頂層設計當中、納入到具體的規劃細節、政策、舉措當中,把全面精準扶貧與全面建成小康作為整個“十三五”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牢抓實抓深,確保民生問題質的改善。

第十篇

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國內外各種機構、學術團體、情報機構等都一定把他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對象。研究他的飲食起居,研究他的遣詞造句,研究他的權謀思想,研究他的待人接物。總之對他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不可謂不豐富,不可謂不具體,不可謂不高深,但卻缺乏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視角去觀察他、研究他、思考他、感受他,我就是一個喜歡研究的普通老百姓,在我的心中有一個不一樣的。

要說到研究黨和國家領導人這樣的事,放到過去是不可想象。說輕點謂之“不尊”,說重點可謂網議天機,隨時要冒殺頭的風險。即使放到改革開放前,那也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不是被劃為右派,就會被打成反革命,進行勞動改造。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改革全面啟動,法律法規對人們的各種權利保障普遍提高,資訊業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時代,才能讓我一個普通人,提高公開合法的渠道,獲得有關音視頻資料并研究他感受他,才有機會說出自己心目中,那個與眾不同的。

第一次給我特別印象的是看黨的十八大直播中的一個片段,他被推選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時,他向與會代表鞠躬致謝,感謝他們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的畫面。就在他向代表們鞠躬的一剎啦,他的舉動沖撞了我內心深處最柔弱最不容易被觸動的那一塊。因為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新老更替,總是被選出的受到代表們的擁戴,仿佛理所當然。是第一個向支持他的代表致謝的第一人,是第二人。我親眼看到是那么自然,那么深思熟慮的用鞠躬表達自己由衷的謝意。他的鞠躬是那么的自然那么到位,是他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毫無作秀的成分。他這一鞠躬不打緊,我的雙眼立即沁滿了感動的淚水。我第一次感受到我與他進行了一次心靈的交流。覺得是一個似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一個也同樣有親戚有朋友有父母有兒女的人,一個生命不息沖鋒不止的人,一個對黨和人民充滿柔情蜜意的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這種似成相識的情感08年曾經經歷過一次。08年我國汶川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地震,它牽動了全中國全世界人民的心。作為九五至尊年近耄耋的總理,第一時間就趕到了余震不斷的震中之一的都江堰指揮抗震救災,其風雨兼程的身影,一句讓“讓傷員先行”的話語,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自己的幸運,因為我們遇到了一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好總理。當時全國上下都憋著一股勁,充滿了昂揚向上的力量,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該為災區干點什么。當溫總理奮不顧身乘坐直升機降落到山高林密地震破壞最嚴重的震中映秀,一個曾經山清水秀如今已滿目瘡痍的映秀。總理看到災民期盼的眼神以及死難同胞遺骸的一剎啦,總理的雙眼噙滿了淚水,他的嗓音嘶啞了,他內心深處在不停的責怪自己來遲了,他想如果自己能早點過來,就能搶救好多人的生命。為了表達自己的自責和對死難同胞的哀思,他彎曲自己的雙膝跪了下去。這一跪時間停止了流動,這一跪全世界為之動容,這一跪全中國擰成了一股繩變成了一個人。這一跪讓我淚如雨下,使我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給領導打了一聲招呼,取出了所有儲蓄,隨部隊上北川趕汶川抗震救災。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感動的力量,這就是真誠的力量。的真誠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場合認真聽取群眾呼聲的人。內心深處不由自主的牽掛他,關注他,研究他,歸納他的所作所為,對他心里充滿了無私的愛,一種希望國家民族興旺發達的情素,引導我成為當地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習粉”。

是什么讓我的雙眼經常噙滿了淚水,是因為我深深愛著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著名詩人艾青的詩能經常帶給我靈感。

不久就帶給我第一份驚喜。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首次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即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xx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0周年之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具體表現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兩個一百年目標如同當年小平同志建設小康社會的三步走戰略,同出一轍,具有占領道德制高點、凝聚共識,催人奮進的作用。

20xx年履新首訪深圳,展示他拓展改革的決心。考察期間道路未封閉,公車私車并行,給當時的政壇帶來一股清新的風氣,讓人如沐春風。在蓮花山下,向鄧小平雕像敬獻了花籃以明志。他在隨后與群眾互動中強調,改革開放要有新開拓,繼續富國富民道。他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宣示來展示,黨和群眾的新聯系。他這次出行成為黨和政府出行的標桿旗幟,從此以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不斷,卻從沒有斷道戒嚴,人民群眾好生歡喜。

俗話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就是這樣一位知微見著、落一葉而知秋的人。后來中央政治局根據他的建議,出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八項規定》,對黨風政風民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這一招可謂四兩撥千斤。說明治國理政善用巧勁,抓工作喜牽牛鼻子順勢而為而不用蠻力。

是新中國建立后出生的第一代黨和國家主要領導者,當過知青,任過村官,還擔任過縣委書記省委書記,也給別人打過雜,具有多崗工作的經歷。他善于獨立思考,許多言辭充滿智慧。如人們津津樂道的“打鐵還需本身硬”,“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物必先腐而后蟲生”。習式語言言簡意賅,充滿風趣幽默,還能以小見大。最能體現思想的是《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可謂治國、理政、修身經驗的集大成者,是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新貢獻。其核心與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不過更加注重從實際出發,更具時代特色,更注意運用系統論思考,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更善于制度的頂層設計,力求做到統籌兼顧。

是中國第一個站在世界維度思考問題的人。他認為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中國的利益是廣泛而又實際存在的,是需要精心維護的。中國無意挑戰現行國際經濟新秩序,是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擁護者、倡導者、維護者、建設者。中國和美國一樣是世界經濟秩序的利益攸關方,其利益一損具損一榮具榮。中國必須改變過去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陋習,注意區域平衡文化平衡利益平衡,拋棄零和游戲思維局限,以“一帶一路”為抓手,將中國的產能與沿線國家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共同構筑人類利益的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中國需要用巧實力,用經濟的力量、資本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分化、瓦解、打破美國聯盟的力量,為中國的成長贏得時間和空間。

高高的個兒,和善的臉,讓每一個看過新聞聯播的人都產生與他聯系交流的愿望,自然而然向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與他嘮家常,與他分享思想的盛宴。中國民間親切的把他稱為“”,他從來沒有覺得有不恭之處,人們愛屋及烏,把他的夫人冠之以“”,他也欣然領受。如今、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親和力的指代稱,受到民眾的擁戴。在時下的中國,只有貪官污吏最怕他,而且怕得要死。

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把描述為中國的曼德拉,我覺得最貼切不過。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是改變世界歷史的人我也認同。但要我用一、二句話慨括一個中國普通百姓、一個“習粉”心中的確實有難度。我覺得就是我遠方的一個親人,隨時都可以與我心靈相通,他更像希臘神話里盜天火到人間的普羅米修斯,為了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我隱隱感覺到,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繼孫中山、、鄧小平之后,又一座高聳入云,照耀中國、照耀世界前進的燈塔,他會把我們領進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