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去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03 11:36:00

導語:市去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去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今年以來,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宏觀調控要求,克服了土地凍結、銀根緊縮、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月份,全市實現億元、工業增加值億元、財政收入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和。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元,同比增長。

由于政策好、天幫忙、人努力,今年我市農業經濟也呈現出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發展態勢。一是糧食生產得到恢復性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萬畝,夏糧單產、總產分別比去年增長和。秋熟作物豐收已成定局,有望超額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二是農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高效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蔬菜、茶葉、花卉苗木等經濟作物呈現面積、單產、價格、效益四增的好形勢,每畝效益在—之間。養殖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農產品質量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年全市新增綠色食品個,有機食品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達萬畝。三是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新增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各家,鎮江市級龍頭企業家。—月,全市家列入省、鎮江市考核的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億元、利稅億元、利潤億元,同比分別增長、和。“三資”投入農業達億元,同比增長。全市基本形成了四個一條龍:木業、小麥深加工、繭絲綢和稻鴨共作。新組建里莊芹菜、折柳大白菜、運河養雞等一批專業協會。四是農業對農民增收作用明顯。—月,我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元,同比增長,其中來自一產的現金收入人均達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元,增長。五是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今年我市已建立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學員人次。—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其中市外勞務輸出人,提前完成了市下達的勞動力轉移任務。六是農機跨區作業亮點突出。今年全市發出跨區作業證多份,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多臺次。截止目前,共跨區機收小麥萬畝,水稻萬畝,作業收入多萬元,為我市農民人均增收元左右。

當前正是秋收、秋種、秋購的關鍵季節,也是推進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最佳時機,我市上下正按照鎮江市的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全面發動,以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為中心,全力以赴打好“三秋”大會戰。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三秋”工作進展情況

⒈秋糧豐產已成定局。今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共萬畝,比去年增加了萬畝,增長。其中常農粳號、“玉豐”等優質品種萬畝,占水稻總面積的。由于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加上今年水稻生產期天氣條件有利,今年我市水稻生產將獲得較好收成。據農林部門測算,預計今年水稻平均畝產可達公斤,比去年增公斤,增長;總產萬噸,比去年增萬噸,增長。受秋糧增產、糧價上漲兩方面因素影響,預計僅水稻生產一項我市可實現農業增效萬元左右,農民人均增收元左右。

⒉秋收秋種進展順利。我市搶抓住晴好天氣,秋收宣傳發動早,機械準備早,開鐮收割早。為適時搶收,我市組織了多臺聯合收割機投入秋收,預計機收面積在萬畝以上。早熟水稻在月日就開始動鐮,秋收進度很快。截止月日,全市已收割水稻萬畝,占總面積的,若天氣繼續晴好,月日左右可全面完成水稻收脫。在抓好秋收工作的同時,我市各地干部群眾克服持續旱情的不利影響,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加快秋種進度。截止月日,全市萬畝小麥已播種萬畝,完成,其中萬畝稻套麥于月日前搶墑套播結束,萬畝板茬麥、機滅茬麥也已播種結束。全市萬畝油菜已播栽萬畝,完成,其中萬畝為直播油菜、萬畝為移栽油菜。預計小麥播種高峰期在月日—日,若旱情得到緩解,小麥在月日前可基本完成播種,油菜在月日前完成播栽。

⒊秋購工作準備充分。我市秋購準備工作立足于一個“早”字。一是宣傳發動早。通過在《日報》上開辟系列宣傳專欄,舉辦學習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宣傳《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增強了收購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二是收購資金落實早。糧食部門與農發行經過協調,已安排秋糧收購資金萬元。三是收購倉容準備早。我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際倉容萬公斤,通過騰倉、并倉、糧食促銷等措施,已準備秋購倉容萬公斤以上。四是收購器材安排早。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及早準備了磅秤、輸送機、油布、鐵手等足夠的收儲器材,并對磅秤、檢化驗儀器等進行了全面的校驗和檢修。

二、結構調整部署情況

月日市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會議后,我市日即召開各鎮鎮長、分管鎮長、農服中心主任和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傳達貫徹會議精神,全面部署我市的秋播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按照“外向型、城郊型、科技型、生態型”的總體要求,做到“兩個確保、兩個堅持”,即確保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堅持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不動搖、堅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不動搖。下發了《今年秋播和明年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意見》,具體工作中突出六個重點:一是通過“調整布局、調優品種、調新技術”,進一步提高糧油生產能力;二是加強畜牧業、穩定水產業、恢復蠶桑業,進一步提高養殖業的比重;三是依托特色,突出品牌,擴大經濟作物萬畝,進一步提高蔬菜、園藝業的規模和水平;四是圍繞“一區兩荒三網四旁”(丘陵山區、荒灘、荒地、道路林網、水系林網、農田林網和村莊四旁)的綠化布局,成片造林畝,建設農田林網萬畝,同時大力推行立體高效復種套養模式,使林地復種指數達到以上,進一步挖掘林業發展的潛力;五是繼續大力引導“三資”投入開發農業,加快建立農業龍頭企業群,突破加工、搞活流通,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六是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建設十大特色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整體認定試點工作。

三、農村政策落實情況

一是降低農業稅稅率。農業稅調減三個百分點,我市農業稅額由原來的每畝元左右,調減到目前每畝元左右,減幅近,全市農民減負萬元左右。

二是落實糧食直補政策。按照規定的操作程序,我市共落實水稻直補面積萬畝,按每畝元的補貼標準,萬元直補資金在月日前,通過發放現金(銀行存單)或抵扣當年農業稅及附加的辦法,公平、公開、及時、足額地發放到了農民手中。

三是落實良種補貼政策。全市共補貼良種萬公斤,按每公斤補貼元的標準,共補貼資金萬元。

四是落實農機補貼政策。截止目前,今年我市共補貼插秧機、小麥播種機、油菜收割機、秸桿還田機等各類農機具臺,補貼資金達萬元。

五是實行一事一議籌勞。取消農村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實行一事一議籌勞。我市一事一議籌勞每個勞力每年不超過個工日,以資代勞不超過個工日,每個工日不超過元。我市籌勞和以資代勞工日,均低于省、鎮江市標準。據測算,今年我市農民可比去年少出工萬個,少繳以資代勞款萬元。

六是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雖然農業稅及附加下調,但我市用于維持村組正常運轉的農村三項資金(農業稅附加、農業稅正稅的、財政轉移支付)仍然保持在萬元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

通過全面落實黨的農村政策,農民負擔總體水平明顯下降。據統計,今年我市農民承擔的農業稅及附加和一事一議籌資,總額為萬元,比去年減少,人均減負元,其中農業稅及附加為萬元,比去年減少萬元,下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三秋”工作的關鍵季節,市委、市政府領導來我市調研、指導農業和農村工作,充分體現了鎮江市委、市政府對我市三農工作的重視和關心。我們將以此為新的動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目標、創新思路、落實措施,一著不讓抓當前,長遠謀劃促增收,全面完成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各項目標任務。

⒈進一步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真正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農民增收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調研、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實。同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實實在在地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充分尊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生產經營權和農產品處置權,用政策引導、典型示范的方法啟發引導結構調整,決不搞行政命令,決不搞一刀切。

⒉全面落實黨的農村政策。全力落實“一免三補”政策,即今年起免征農業稅;繼續實行糧食直補、農機補帖和良種補貼,加大政策支農力度;進一步落實好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搞好土地流轉;繼續實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度,進一步加大對農民負擔的監督力度。著力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操作程序,防止借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之名變相增加農民負擔。

⒊繼續強調糧食生產。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保護好、調動好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對糧食生產實行一條龍、全過程的指導和服務。

⒋繼續堅持農業結構調整。在保護和提高糧食基本生產能力的前提下,繼續圍繞科技型、城郊型、外向型和生態型農業定位,加快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農副產品,把優質糧油、設施蔬菜、花卉苗木、優質肉奶、特種養殖、經濟林果等產業做大做強,逐步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特的基地式、規模化生產格局。

⒌著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全面落實國家、省關于農業龍頭企業在用地、用水、用電和融資、稅收、貸款貼息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鼓勵和引導“三資”進入農村、投向農業,加快培育和壯大一批競爭力強、帶動面廣、產業化運作的農業龍頭企業。

⒍大力發展非農經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激勵政策,放手發展民營經濟,鼓勵和支持全民創業。進一步深化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規模企業上市步伐,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型企業,全面提高鄉鎮企業吸納農民就業的能力和職工工資增長水平。

⒎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繼續按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大力推進勞動力市場建設,逐步形成城鄉一體的分層次、網絡化、綜合性勞動力市場,提高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引導、支持各類培訓機構與勞動力市場、用工單位積極開展合作,通過以需定培和以培供需相結合的“培訓就業”模式,大力推廣“訂單式”培訓,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⒏立足抗災,一著不讓抓好當前。秋熟是糧食生產的大頭,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抓好“三秋”工作事關全年,事關全局。當前一是搶收搶種。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發揮農機作業優勢,以機收為主,人機結合,搶收搶脫,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加快播種進度,積極推廣播種新技術,提高播栽質量,打好秋播基礎。保障電力供應和灌溉用水,保證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供應,加強市場管理,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發生。二是敞開收購。落實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證收購資金到位。提高訂單履約率,對訂單收購的優質稻谷,做到優質優價、單獨存放、單獨銷售。堅持“零距離”服務,實行服務上門,收購進村,做到“政策公開、作價公平、計量公正”。三是防病防疫。落實一種就管各項措施,加強在田作物管理。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防治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各項措施,確保畜牧業生產安全。四是抓緊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廣泛發動群眾,結合農村“雙清雙美”活動,加強河道疏浚、“三溝”清理和農田基本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